其实这部纪录片是15年年底的期末考试周看的。躺在回乡的硬卧上看完了最后一集,脑中一直在想着我已经过世十年的爷爷。
他也曾是这支光荣的部队中的一员,他也曾在还没有我现在的年龄大的时候,蹲在铁原简陋的坑道里,直面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的进攻。
放一段五年前在火车上写的话——
看到这个纪录片想起了我爷爷。
爷爷曾是63军187师师部医院的医官,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四年级时候我恰好看完了纪录片里出现的这本志愿军战史,就问爷爷他的抗美援朝经历,爷爷给当时只知道上甘岭的我讲了他所经历过的铁原阻击战。
那是我记忆中爷爷最自豪的时刻。他面带微笑,神采奕奕,目光如炬。
多希望这部纪录片可以早推出几年;多希望寒假回家能和爷爷一起重温那段光辉岁月;多希望我能听他亲口讲述转战宁夏甘肃、血洒朝鲜铁原的故事。
可爷爷已经走了五年了。
抗美援朝的故事,他只给我讲过一次;今天我只能在百度百科中找寻爷爷战斗的经历。当我不再懵懂无知,最爱我的人却早已不在我身旁。
子欲养而亲不待,相顾惟有泪千行。
第一集:
李奇微在慌忙撤离汉城指挥部时,还不忘亲手在自己办公桌上写下一行字:第八集团军司令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敬。
进攻极限20公里,携带干粮只能维持7天左右的进攻周期。
第二集:
部队火锅就是捡美军丢的过期罐头等搞的大杂烩。
把新衣服、新鞋、新帽子都穿上了,随时都准备死。
这些人都没在了,那时候战士真好,那战士真好啊,那时候指挥员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没有二话可说的。
第三集:
美方前线观察员:我们用任何武器都不起作用,我们用飞机轰炸也不起什么作用,我们派炮兵上去也不起什么作用,我们把美军所有的装备全用上了还是无济于事。利用所有武器我们无法攻下这座山,因为我们试着强攻的时候,我们损失了成千上万的士兵。
志愿军第63军188师指导员:我们到了阵地上没吃的了,没有水,舔树叶,有的战士因为舔树叶负伤了。
这美国鬼子离开坦克掩护,离开航空兵,他打仗就不行了。(说得好!)所以这两个高地都是才六七个人守着他都没攻上来。
说铁原阻击战打得最苦的,我们一个连队就剩了12个人,最后这12个人有的在战场上被敌人的炸弹大炮打得都震昏了过去。
副营长亲自操纵重机枪,这个牙都打掉了。我们叫82迫击炮配属我们的(战士)下阵地,战士们不下,我们要战斗到底,他们都没下来,当时要下来了就牺牲不了。
那轰炸炸得太厉害了,后来在草地旁边有咱们部队挖的小防空洞……到防空洞一看,根本都没法进去,那防空洞里头全部是血。
团长就说我们现在没人了,伤亡太大了,我准备组织机关干部,组成一个排,我当排长,上前线去,第一线去。师长就听到了,说不行,政委拿过电话来就说,缓和的口气就说:老马,不能太激动,你是团长,你不能上前面去。志愿军第63军188师第563团 马召民 团长:我说你放心,我说我对这个团呢 (哽咽)有感情。像这种情况,我不会离开。
后来是师长亲自给我们打电话,你不知道在战场上我们才21岁,接到师首长团首长的电话,当时那个激动,就好像是亲人给来的电话,那是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一接电话(听里面)说是:“我是张英辉”(188师师长),马上我就哭了,我们没几个人了。
八名战士,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越战越勇,直至弹药用尽,突围已不可能,纵身跳下来悬崖。最后有三人被崖下的树枝托住,带伤穿越敌人的封锁,一步步爬回了自己的部队,剩余5人壮烈牺牲。
第563团共迟滞了“联合国军”七天,最后撤退时全团1600多人仅剩247人。
第188师第563团一连二排被评为“特功排”称号,八连连长郭恩志在后来的战斗中,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伤美军八百余人,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第四集
范弗里特用弹量再一次疯狂上演,美第一军军长米尔本带给第564团团长曹步墀炸开水库的回礼是8架战斗机和2个炮兵群共40多门重炮持续半个小时的连续轰炸。(2个排70几个人死守一个小山头,草泥马 ,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狂扔啊,山都炸秃了,707架次飞机 200枚500磅破片弹和凝固汽油弹,丑国人丧心病狂!)(团长过后不愿提起,说牺牲的才是英雄,我想可能是提起就是在揭他的伤疤吧。)
第五集
40公里,车程不到半个小时的距离,志愿军第63军的将士们硬是用血肉之躯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死死阻挡了13天。
美国老兵:因为我跟他们打过仗,较量过后当然知道他们实力不凡,我知道他们很出色(特意佩戴了中国旅游买的红色领带,上面有熊猫图案),中国人虽然已经回家了,但是他们在世界赢得了更多的东西;他们似乎根本不怕死,美国士兵也被要求做到这样,但我们认为我们只会在那儿待一年,然后我们就能回家。他们很棒,他们训练有素。
美军前线观察员:我们非常尊敬中国军队,毫无疑问,他们打败了美国,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专家:世人惊讶于中国军队是如此的有实力,中国敢于对抗比自己强大许多的美国,所以这对于中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让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尊敬,也赢得了美国的尊敬。
抗美援朝之后,西方有个经典的评论: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也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也就是这些人,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塑造起好多东西,留下了好多遗产,但其中有一条遗产直到今天为止,同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定位等等都有关系,所以我就觉得,当人们重新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你不能简单去讴歌这种英雄主义,就这个遗产你怎么看,我相信在任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构建当中,这种遗产都是有用的。(迷一样的东方精神是丑国傲慢到不想了解我们的历史为自己的战败找借口,如果了解了就会明白。)
没想过活着回来。
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也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是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人数参考:
1、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
2、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有30人左右;
3、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大约在120人左右;
4、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
5、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
6、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
7、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
8、军: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铁原位于三八线的铁三角地区,是连接南北朝鲜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志愿军缺衣少食,饥寒交迫,弹尽粮绝,却仍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这里,抵挡武装带牙齿的美国现代化机械化部队,只能用血肉之躯去迎接敌人的枪林弹雨,与敌人拼刺刀,在敌人的猛烈炮火轰炸下尸骨无存,在异乡化作一缕青烟一捧黄土……
活下来的士兵在半个世纪后回想起牺牲的战友,仍然眼泪夺眶而出,脸颊肌肉嘴唇颤抖,久久字不成句。身体的伤可以痊愈,但那些地狱般的场景,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恐惧愤怒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永不能忘。
就像以为老人调侃说,一个弹片卡在骨头里,取不出来,医生建议带到棺材去,这些记忆,他们没有哪一日曾忘却,也会带到棺材中去罢。
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十六岁、十七岁、二十岁,在他们最灿烂的青春年华,跨过冰封的鸭绿江、翻越大雪连绵的长白山,把热血撒在了冰冷彻骨的异国群山之上。他们的骸骨已埋青山,但精神却给我们每一个人传承着。他们的名字理想美好:志愿军。 他们为谁的志愿呢? “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朝鲜战争的胜利绝不是所谓的“人海战术”,我们没有坦克,没有充足的补给,没有制空权,我们的战士还拿着抗日战争时的武器,他们枕风宿雪,很多时候连粮食都吃不上却在这样绝对劣势之下打赢了这场残酷的战争。近三年战争,拥有现代化武器的联合国军不仅没能向前推进一米,反而丢掉了大面积土地。 英勇的邱少云、黄继光、李家发、杨连第,绝对不是个体,在志愿军的阵营里,有无数个他们坚守阵地到最后一刻,直至流干身体里的最后一滴血。我们还有无数像张桃芳、胡修道、郭恩志、孔庆山、蒋诚这样的战神。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斩获214杀,而自己毫发未伤,全身而退。这也绝不是虚构和神话。 还有总司令员,“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你看,我们有着最出色的指挥官和最英勇善战的战士。还有着最坚定的信仰。为什么总有人提起这场战争能轻而易举抹杀他们的功勋反而去涨敌人的威风呢? 是的,朝鲜战争很苦很惨,冰雪长津湖、绞肉机上甘岭、铁原战役提起来都是无法想象的伤痛,我们二十多万好儿郎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寒冬,那是最寒冷的冬天。 在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经济水平、后勤补给极端不对等的情况下,你说他们能胜利吗?能!这群英勇无畏的小伙子们胜利啦! “敌人腐烂成泥土,战士辉煌化金星。” 敌人永远不会理解理想主义的伟大。 这场战争是当之无愧“立国之战”,一扫了整个近代史的屈辱,我们都不应该忘记。 但如果有人要拍朝战,要拍上甘岭、长津湖,这人至少不应该是管虎和陈凯歌。不会是金刚川。 我十二分真心给大家推荐朝鲜战争纪录片《铁在烧》,没人能忘记63军在铁原的壮烈。当然志愿军最不缺的就是像63军一样勇猛无畏的战队。
我来反驳一下独立思考者的如下言论。在豆瓣上看到这个言论“ 此战中方(第63军)称之为铁原阻击战,开始于1951年6月1日。美方将这次作战归于Piledriver行动反击战一部分,起始于1951年5月末。美军参战部队为第1骑兵师与第3步兵师进攻铁原,第25步兵师进攻金化。此战志愿军伤亡惨重,几乎减员一半,而美军伤亡根据美方公布数字为231人死亡、1787人负伤。 ”
我就想问问你:美国第一和第三师在进攻铁原前,2万人总有吧?按你说法其死亡劲200多人,累计伤亡不到2000,而志愿军减员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几乎最强大的美军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下拿下铁原呢?难道美军再承受200多人的死亡都承受不起?还是你认为美军可怜咱们不想咱们死人太多而放弃其战略目标的达成?拜托你能不能动用你脑子好好想想?
为中国军人竖起大拇指 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什么是视死如归,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军人是在与联合国打啊呢 不是一个两个国家这场仗打的太苦了 这些浴血奋战的军人不值得崇拜吗 为什么评论这么少呢 是不是有太多的年轻人不知道这段历史,这场战争太震撼心灵了,中国军人值得全世界人称赞
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讲述了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时期的铁原阻击战,63军凭借层层阻击,阻挡美军十多天的进攻,为后方铁原物资、人员的撤离,以及第二道防线的构建争取了宝贵时间。如果没有第63军用全军将士换来的这十几天时间,不说改变朝鲜战争的最终结局,但至少是多挽救了几万乃至十几万志愿军的生命。
当时的战士,一腔热血,保家卫国,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凭借“月亮攻势”、“礼拜攻势”(打夜战、带着的粮食弹药最多只能支持7天),硬是能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了个平手。印证了一个道理:战场上,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补给、武器不足,但我们的战士们有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精神。
今天的和平生活,不是别的国家施舍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先辈们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拼出来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更要缅怀先烈,砥砺前行。
实话说纪录片拍摄的一般,有些拖拉,铁原阻击战的一些细节讲的也不太清楚,但也值得高分,因为再不拍,这些战场上的亲历者就都去世了。时任63军军长傅崇碧于2003年去世,188师563团团长马兆民在纪录片中出镜讲述当年的故事,但也于2018年去世,享年97岁。趁这些当年战争的亲历者们还健在时,多拍一些吧,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他们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战斗,值得一直传颂下去。
2021年6月28日,看完了一部纪录片——《铁在烧》,片中讲述了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段,铁原阻击战的始末经过。 摄制组在拍摄时,采访了无数幸存的老兵,其中一位老人隶属志愿军第63军188师,当他用朴实的语言去解释志愿军为何如此英勇无畏时,一首插曲《我的祖国》缓缓响起,顿时潸然泪下: “我们路过平壤时看到一个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一个三脚架,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这种情景之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是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许多国家不理解朝鲜战争中的中国,他们称之为谜一样东方精神。那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一个长期被压抑的民族,最后在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时候,火山一般爆发的能量。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国才有家!时代远去了,九死一生的亲历者都已是风烛残年,70年前的中国志愿军,我们这代人永远不会懂。但是,我希望当现代的人们去看待当年那段历史的时候,不要仅仅停留在对英雄主义的讴歌。精神的遗产,在立国、建国、兴国之中,都是有用的。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但是,评价这场战争,一将功成万骨枯绝不恰当!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牺牲,绝不是为了某个朝廷的延续,更不是为了某个将帅的功成,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家庭,为了那些爱他们和他们爱的人。
“上去一个师,下来时候只有一个营了”“我们班长枣强人,让炮弹炸的没了,就找到一只鞋”“我们在这里吃雪,是为了祖国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点一盏灯,亮亮堂堂的想吃啥就吃点啥”向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热泪盈眶 拼命的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不知道那些老兵如果看到90周年的大阅兵 会不会都成了泪人 美军陆空军拥有无与伦比的夸张优势 可是 我们硬是顶住了……
用一句那兔的台词:我们在这里钻防空洞,是为了祖国的亲们不用钻防空洞,我们吃炒面配雪,是为了亲们可以为甜咸豆腐脑战上十页,亲们,你们的梦想,交给我来守护吧
看完了改五星。向那支天下第一轻步兵致敬
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是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情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看完热泪盈眶,长久沉思。国内关于抗美援朝难得的高水平纪录片,最可贵的地方是对参战人物命运的挖掘,无论是中国将士还是美国将领。大量三八线附近的航拍解读更是罕见,强烈推荐。
讲的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引用的史料分量够,节奏把握好,bgm给力,我这个看电视基本不怎么掺感情的都看哭了。狠狠的抽了那些说志愿军用人海战术的人的脸。向老兵致敬,那个年代有信仰的脊梁
既然能拍出这么好的纪录片为何关于朝鲜战争只能拍个《我的战争》?63军以连、排为单位阻击美军,顶着“范弗里特基数”的火力,顶住了一波一波的进攻,不也是传奇吗?唉😔,希望有个好导演拍一拍真正的抗美援朝大片
“他们出生于苦难的旧中国,却从来勇敢无畏。”60几年前他们在半岛浴血奋战,才保住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喜乐平安,才让键盘侠们能够坐在电脑前吹着空调吃着零食质疑他们的不朽功绩。
和数天吃不上食物,还要承受每小时约4500吨的大口径炮弹的火力覆盖相比,我生活中遇到的那点困难真的根本算不了什么。
幸福并感激着
“我们在朝鲜,路过平壤看见一位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那个三脚架挂着一个道轨,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那种情景以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着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来了,来欺负我们
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精神绝不是谜,我们的精神绝对是爱国,就觉得我们在朝鲜有一个信念,我们中国遭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受过这个罪,到了朝鲜一看,朝鲜老百姓受的那个特别是北部受的那个苦,我们就有一个信念,这种惨状不能在我们祖国再重演,所以我们就是死,也要把敌人顶回去……我们在朝鲜,路过平壤看见一个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那个三脚架挂着一个道轨,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这种情景以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抗美援朝可以拍100部五星级大片,可惜无能的中宣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向老兵致敬
看完减一星,五星献给志愿军和历史。
大年初一组织留队的战友们看的这部纪录片,集合后大家问我看什么,我说看看个让我们过年不想家的纪录片,虽处和平年代,或许我们精神层面再也回不到那个年代的军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奉献对个人牺牲的不吝,但是,我还是要瞻仰老一辈革命军人的民族气节。
此战中方(第63军)称之为铁原阻击战,开始于1951年6月1日。美方将这次作战归于Piledriver行动反击战一部分,起始于1951年5月末。美军参战部队为第1骑兵师与第3步兵师进攻铁原,第25步兵师进攻金化。此战志愿军伤亡惨重,几乎减员一半,而美军伤亡根据美方公布数字为231人死亡、1787人负伤。
一口气看完 哭了一下午 如今步履蹒跚的老人们 曾经是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斗士 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在改变山河的模样 困于异乡的尸骨 失落在战火中的姓名 这份恩情要如何才能偿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