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X档案

HD

主演:爱德华·诺顿,爱德华·福隆,比佛莉·德安姬罗,艾弗利·布鲁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国X档案 剧照 NO.1美国X档案 剧照 NO.2美国X档案 剧照 NO.3美国X档案 剧照 NO.4美国X档案 剧照 NO.5美国X档案 剧照 NO.6美国X档案 剧照 NO.13美国X档案 剧照 NO.14美国X档案 剧照 NO.15美国X档案 剧照 NO.16美国X档案 剧照 NO.17美国X档案 剧照 NO.18美国X档案 剧照 NO.19美国X档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国X档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德瑞克(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一名黑人毒贩射杀,从此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原来德瑞克功课很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自从父亲遇难后,他就将一切心机都放在了对付有色人种上面。他积极组织起一帮白人青年混混,到处和有色人种对着干。一次,他射杀了两名黑人,因此入狱。  入狱后,德瑞克加入了一伙新纳粹的白人。后来,因工作关系他和一名黑人成了好友,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当他意欲脱离狱中新纳粹组织时,遭到了拳打脚踢。德瑞克出狱后,决心和以前自己组织的帮会脱离关系,带着弟弟远走他乡开始新的生活。你是凶手爱的救赎豆蔻年华2013兔女狼之窃爱迷情纯真小镇的夫人斯特莱克探案集第二季天黑摩登家第十季女人万岁生活2015阿嬷的梦中情人2023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 第五季博比成长记安魂2022完美的他人金鱼妻抱养奇缘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粤语成长吧!大熊猫成长461个便当Fly To The Dance铁面战警1993暗影2职场杀手纳兰大爷大侦探皮卡丘爱情盲选第三季罪案终结第四季公主与侠客小二班之变身老爸花甲少年趣旅行第二季自然世界:沙漠狮福岛核灾武士凌晨两点半变节之潜罪犯仙武苍穹

 长篇影评

 1 ) zz野兽良民和愤青

无论如何,我还是被这个文字感动了。当初我看的时候可没这么多的感想。
如今看这部剧,的确有了更深的感受。作者说得对,主人公就是把命运的不公转嫁到了对其他人的憎恶。我想,寻找情绪的根源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自觉自愿去自省和发掘的事,所以这对我还是有启示的。


from 天涯 作者:天涯太猛

      很多熟识我的人都会说我是个愤青,我不想承认但不得不接受现实,如果有这么多人说我是愤青,那我应该是。这促使我开始思考愤怒的根源。
  
  抛开父母家庭对我的影响,抛开成长过程中发生过的一切。我想起了野兽良民里导师在监狱里问男主角的一句话:Did you do anything to change your life?
  
  "No" 然后他就哭了,接下来我也被感染了
  
  说实话看过很多这部影片的评论,我始终觉得他们的理解都太浅
  
  并不富裕的家庭,底层的社区,父亲的意外死亡,主人公把命运的不公转嫁到了对移民和有色人种的厌恶和憎恨,他们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捣毁商店,朝黑人开枪,残忍的杀死了他们,锒铛入狱。这样的事情并不仅仅是剧本。
  
  “永远不要迷失”导师一再的告诫,但年轻的我们有时候搞不清楚愤怒的对象,无谓的愤怒只能使自己把精力渲泄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主人公在监狱发现,那是黑人的地盘,白人甚至要向黑人交保护费,感到自尊受伤的他选择了独立,既不跟白人交朋友也不跟黑人交朋友,结果双方都要置他与死地。他感到迷茫,他动摇,他不知所措。当他恳求导师帮助的时候,我也觉得心里有一个声音在问同样的问题。
  
  影片中,有个好心的黑人最终帮了他,他幸运的没死,并且刑满出狱了。但是片末,他的弟弟被黑人开枪打死。这是代价,这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主人公的将来该怎么办?是继续跟黑人死磕嘛?还是接受弟弟被黑人打死的现实?
  
  有很多的答案
  
  法西斯头子认为要跟黑人永远的斗下去,最终取得胜利,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
  
  宗教倡导人要为善,要忍,说白了就是让大家不要闹事,平静的接受,说难听点就是逆来顺受。
  
  各种古语,各种心灵鸡汤,各种“社会经验”,说什么换位思考,说什么忘记过去才能有为了,说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算了吧。
  
  再比如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吃吃喝喝,麻木不仁
  
  这些答案要么是错的,要么就是很肤浅
  
  老罗说过,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如果有一天我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再愤怒了,那就是我老了。那就是我被这些答案腐化了,堕落了
  
  只是,要把愤怒藏在心里,要了解根源,要知道谁才是真正应该被问责的人,乱发脾气是不成熟的表现。最最关键,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来改变这一切
  
  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觉得那是扯淡,对于我这种人,寻找真理的路永远没有尽头。因为我的心永不麻木和腐朽,那才是愤青的真谛。

 2 ) 不錯的片子

沖著愛德華諾顿,找出來補看的。不錯的片子,老土土地說:充滿著反種族歧視的教育意義。某位看不懂The good shepherd的好同學一定很滿意此片。

 3 ) 美国历史与爱情无关

  毛主席曾经说过:要读历史,要懂历史。我们每个人从小学便开始学习历史,从秦皇汉武,到四大文明古国,我们都统统浏览了个遍,那薄薄的几本课本便涵盖了人类全部的历史。于是,我们会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选择标准答案填在上边。我们会把历史课本中得原话大段大段的背下来,然后近乎完整的填在考卷上。于是,当年的我极度反感这种学习历史的方式,从小学一毕业便发誓只学理科,绝对不学文科,后来坚定的选了理科。

  可是,认真的说来,对于历史我却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历史不考试的话,我会很认真的把历史课本仔仔细细的慢慢阅读。我曾经记得高一我最后学习历史的那学期,我们的历史老师就很有意思。他也考试,他出的考题和别的老师没什麽区别。可是,他会把我们所有人的成绩都开方乘十,打算学文科的同学们都说这个老师没本事,可我却非常喜欢他。他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课本,他给我们讲故事,把历史事件当作故事一个一个的讲给我们听。把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现代社会,他不是让我们学历史,他是让我们去感受历史。可是,他不给我们总结,从来不,他只让我们课后自己去总结。对历史的感悟,其实是从他那里才真正开始的,虽然我后来学习的是计算机。

  废话了这麽多,我其实想说的就是那部王小波曾经说过他看过最好看的电影《American Histroy X》(美国历史档案,又名野兽良民)。这部片子由托尼凯(Tony Kaye)导演,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爱德华·弗朗(Edward Furlong)主演,这也是Tony Kaye的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讲的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种族主义。

  可能很多人并不曾经深刻的了解过种族主义这个词语,他们只是在电视上电影上报纸上杂志上看到这个词,但是他们不曾有过真正的亲身体会,包括我在内。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民族,却一般来讲只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这四类。或许人类的天性就是互相残杀,这些杀气腾腾满眼仇恨的人,他们看到的只是肤色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其实,那个和自己外表略异的个体也是人类。于是,这个世界上有了3K党、光头党,有了黑奴,有了印尼大暴乱……于是,德瑞克温亚剃着光头,带着纳粹纹身、满嘴脏话四处惹祸,仇恨所有有色人种,成为新纳粹的追随者。他带领着社区的一大批青少年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直至后来在一个深夜,射杀了两名来报复的黑人之后被警察逮捕,投入监狱。

  我是从这部电影起开始关注Edward Norton的,片中他开始是一个在父亲的种族教育下成长的略带反抗的少年,当父亲被黑人射杀后,迅速的将仇恨转化为种族歧视。而在监狱中他被白人鸡奸,与黑人合作,在以前的黑人校长的帮助下,慢慢发现,人各有好坏,并不能单纯的用肤色来划分。再然后,从监狱出来,企图挽救正在重蹈自己复辙的弟弟……他把这样一个经历复杂的角色扮演的丝丝入扣。从扭曲的脸部直到后来平和的眼神,一个新纳粹主义者的心路历程在他身上完全的得到了重现。他也因此得到了1998年的Oscar最佳男主角提名。

  片中,德瑞克温亚弟弟的扮演者Edward Furlong曾在《魔鬼终结者II》中和阿诺演过对手戏,不过在本片中他已经长大成人了。片中他是一个崇拜哥哥,因此跟随哥哥的脚步一步一步的称为一个新纳粹主义者。在学校里他歧视有色种族的同学,在自己身上刺上许多新纳粹的图腾,眼见丹尼就要踏入他哥哥的后尘,他的黑人老师于是规定他,要他回忆当时他哥哥的种种行为,编写成一份报告,透过这份报告,我们能够轻易地看出这个家族的悲伤过去与无奈,这份作业的名字就是‘美国X档案’。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这份报告,他终于真正放开心扉用全新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看身边所有白色的、黑色的、黄色的……人们。可是,在他到学校交报告的那个上午,他被一个黑人同学射杀在厕所里边,血溅在白色的瓷砖上,触目惊心。

  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然有着不少的种族歧视者,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自由平等的。有些白人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孩子,不要把有色人种当人看,是有色人种污染了这个世界。我始终不明白,为什麽要把人类普遍存在的竞争局限在肤色问题上来看待呢?那些人到底是懦弱还是偏执,抑或外强中干?自然只是用肤色来划分人们所在的区域,后来人类社会发展了,不同肤色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在一起,没有谁比谁低贱,没有哪个种族比哪个种族高贵。希特勒的亚利安人种论曾经蛊惑过多少人,因此演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难道不该从中接受教训嘛?我们不该被人利用,被某些怀着个人目的的人利用,我们都是人,我们应该和平的相处才对啊。

  《American History X》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强烈关注种族歧视的影片,它与爱情无关。导演仅仅把目光投射到种族主义以及暴力问题上,所以才让我们如此震撼。其实,爱情真的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唯一,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关注,还有很多事情等待着我们的感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生活的惬意安详的,如果我们把地球仪旋转一周,我们会发现绿色在地球上所占的甚至还不到1%!仅仅如此……

 4 ) 未知数的选择

美国历史,一个宏大的课题,一个优秀的老师将他作为一份作业,让一个叛逆中学生Danny Vinyard一夜之间完成,唯一不同的是,“历史”之后有一个大大的X。
X是未知数,未知正是发挥的空间;X也仅代表一个未知数,这未知数是以单体的形式呈现;X也可能有无穷多解,这取决于函数等式本身。在片中,X便是Danny的哥哥,Edward Norton(爱德华.诺顿)饰演的Derek Vinyard,而函数等式,便是“美国历史”。
开始作业之后,Danny发现X似乎变得极为难以琢磨。在他心中,这个X从来就是确定值,一个伟大的象征,而当他归来过后,一时间X有了新的一种值,隐隐约约指向一种新的解,这解让他费解而不安。出于作业的要求,发自内心的好奇,他试图找出X的演化过程,而Derek也痛心的向他讲诉了过去三年的监狱生活。
当一个数值满足一个等式的未知数要求的时候,在另外一个等式中却不一定成立。未知数本身并不携带值,而是由函数等式为它赋予值。
当种族之间的藩篱已经根深蒂固之后,任何一点激发都会将人分化为不同的群体和阵营,拖入仇恨的深渊。美国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仇恨函数,任何在里面的未知数都很容易被抛离出天然的生存轨迹,落入固定的肤色象限,从此纷争不息、狼烟四起。
然而,人是未知数,也仅仅是未知数。任何未知数并不天然隶属于某一个函数,他可以选择,他可以成为。那么作为人,作为未知数,他的基础价值究竟何处?是被抛入某个函数过后,从此便承认这是天定的命运、是神秘的启示、是无法抗争的生存境遇,还是对自己开始问一个问题,一个简单、正确却难以面对的问题:“Has anything you've done made your life better?”
我相信,所谓的大奸大恶往往都是大苦大弱。目不视物,挥刀狂砍不过是本能求生;自卑渺小,伤害众生也只为忘掉自己。人性本善,正如在影片结尾时,作为又一个仇恨函数牺牲品的Danny,拾取了以下的句子作为他的《美国历史X》报告的结尾:
‘We are not enemies, but friends. We must not be enemies. Though passion may have strained, it must not break our bonds of affection. The mystic chords of memory will swell when again touched, as surely they will be, by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我们生就是朋友而非敌人,也不应该是敌人。一时的狂热,无力冲破情感的牵连。我们天性中天使般善良的一面,终将轻拨起神秘的记忆之弦,而最美的乐音,也将从此奏响。”)

 5 ) 浅尝辄止的新纳粹史诗

这样的译名总是令人费解,不管是译者的随手臆造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但那种扑面而来的粗俗直露的意味让人不禁猜想这是部血腥的黑帮片,或者是讲述一匹披着羊皮的狼的故事。但英文原名(American History X)却透露着史诗片的磅礴气味,似乎像《纽约黑帮》一样,是要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黑社会正史。但主题的传统和严肃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是一段真实历史的演绎,一场浪子回头的悲剧。

几十年来种族歧视这一主题在美国电影里被翻来覆去地强调,可见得这一问题在美国社会的尖锐程度。本片首先令我心悸的,是在美国并非只有黑人受到歧视,犹太人、拉美人、亚洲人,凡是外来移民,在大街上一律都要忍受那异样的眼光。看着韩国人开的超市被砸得稀烂,黑人售货员被当众侮辱,黑人劫犯在大街上被踩爆头颅,我不知道号称在民主的美国如何会教化出这样一代崇尚纳粹的青年。青年人血气方刚易受蛊惑煽动,这在国内也有现成的例子,但如这般毫无理智泯灭人性的事迹,实在是骇人听闻。在我看来,野兽这个比喻也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劣行,野兽伤人只会出于生存或自卫的本能,恐怕不会因为某种固执的偏见进行公然的挑衅和杀戮。其次是对一种信仰的崇拜痴迷竟能到罔顾亲情的程度,并非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只是因为观点难以统一就对妹妹和母亲大打出手,这样的蛮横霸道着实令人发指。

本片的叙事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并用彩色和黑白对今昔进行区分,我倒觉得这样的手法并未见好处。其实本片最应着重描述的应是男主角的一段心路历程,如何耳濡目染成为光头党的领袖,又如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两处应傅以浓墨重彩,让他的心态转折有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可惜的是,这两点都被放在了黑白色的回忆当中,不但与现实衔接的略显僵硬,而且篇幅长度不够,使得主题所带来的厚重意味大减。对他青年时期的经历,只是提到了父亲的种族歧视观点对他的影响,以及杀父之仇在心中埋下的阴影;对他监狱里的遭遇,只是一次被性侵犯的经历和与一个黑人狱友交心的过程。我不敢确信就凭这些人生经历能够对他的世界观产生多大的影响,至少电影的叙事让我觉得有些轻飘,无法从那些偶然的外在事件中得出必然的内在结果来。此外,哥哥的一场倾诉能让已深陷泥足的弟弟醍醐灌顶,这也颇有点理想化,不知道诺顿的口才能够把他的狱中经历描述得如何动人,反正我是很难从视觉化的故事中得到那种精神上的翻天覆地的震撼。

第一次看诺顿的表演是在《搏击会》,一直觉得他的典型化小白领形象要比以神秘身份出现的皮特更出彩些。在本片中除却由于叙事的缺憾导致他的言行转折略显突兀外,其他表演依然无懈可击,一场雄辩演说带着希特勒般的感染力。让人难忘的是片头他杀死黑人被警察制住后,转过头来脸上竟毫无惧色,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似乎是为了某种理想可以义无反顾死而后已的表情,由此可见那种偏见他的灵魂中根深蒂固的程度,说他被最终感化还不如说他被消磨尽了意志更为可信。不管怎么说,本片的失败之处还是拍得太短,虽然有朝霞海潮和重音和弦这样大气的背景,但故事本身的缩手缩脚浪费了这样一个极具深度和广度的题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Qiao_Daddy。

 6 ) 青春与成长,自由与爱

先说点实的:青春与成长

Derek的家庭在美国太常见,父亲不太过问孩子的意识形态问题,偶尔发现他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书,才没头没尾的发两句牢骚表示异议。剧情简介上说,正是这几句话,“在Derek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开始逐渐靠拢新纳粹帮派。直到父亲被黑人打死,他彻底变成了白人至上主义者。

假设,那天早餐,父子聊的是球赛或者数学,仇恨的种子没有被播撒,Derek的人生是不是就会改变?首先,人的一生中有太多机会接触仇恨,CCAV,网络,朋友,路人甲,一则动机不纯的新闻,一个抱怨,一句诅咒。Derek和父亲的谈话并不是唯一制造麻烦的机会。其次,如果没有这次谈话,Derek必定会顺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种族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种族平等的结论来。可过于顺畅的思考过程往往因为流于片面,逻辑脆弱得令人不安。不出所料,父亲那几句抱怨的话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居然就让Derek招架不住了,直到彻底投诚。

我觉得,影片说的不仅是种族问题,其主旨更关乎青春和成长。冲动是魔鬼,特别是年轻人的。

直到后来,Derek因为监狱的经历,重新回归到他高中老师渴望他回归的轨道上来,重新认识了种族,认识了生命的意义:“你曾努力让你的人生更好么?”(高中老师的提问)。

很多人认为电影对Derek狱中转变刻画得太突然,我不这么想。种族主义热衷的是宏大叙事,其逻辑推理的主要策略是忽略个体差异。在狱中,Derek才第一次有机会去认真的观察一个作为个体而存在的黑人——说脏话,偷懒,喜欢死对头湖人,爱好姑娘,说黄笑话,有点义气。一旦开始观察,他逻辑里脆弱的一环又被凸显了出来:黑人和白人,或者他这个黑人和我这个白人又有什么不同呢?Derek能在一夜之间心魔顿生,也能在一夜之间立地成佛。

911发生的时候,宿舍刚好熄灯,我的一个同学通过拨号上网关注着新闻动态,那一刻,宿舍楼里所有人都不睡,在传递新消息的同时传递着幸灾乐祸的表情。第二天,我们去上课,一个女老师面容憔悴,但掩饰不住的高兴,她跟我们说,她的女儿就在世贸附近上班,她刚刚确认了女儿的安全。我这才知道,昨夜我有多么残忍。

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成见,极端的成见造就了种族主义,克服成见的最好方法是去了解,交个“对方阵营”里的朋友。

我们也或多或少都还年轻,没人成熟到可以洞悉一切。但越早经历波折,越多接触不同的观点,距离成熟的标准就越近。我相信,Derek的种族观念在未来也许还会反复,还将因为不同的事件——比如影片结尾他弟弟的死亡——作出修正,但他的逻辑基础已经足够坚固,足以禁得起任何扰动。而这,就是成长。

 

再说点虚的:自由与爱

这个片子让我懂了一个道理:自由和爱,这两个概念如此紧密。而我以前竟未察觉,恨,在渴望限制对方的同时,也绑架了自己。Derek身上的纳粹刺青一直是压在他胸口的一块巨石,无法轻易抽身。

可是,这个世界上的确有那么多可恨的事情。比如腐败,官僚,谎言和愚昧。其实,我们不如去可怜他们,不如去歌颂廉洁,公平,真诚和智慧,我们不如因此去更爱那些美好的事物。我最喜爱的博客作者之一,饭饭,曾经这么说:“连岳过得越好,我就越爱国”。一句反体制的话,却说得这么动听,只见得玫瑰,闻不到任何血腥气,令我叹服。如此举重若轻的表达,在我最喜欢的歌手之一,张楚,的歌词里也有:“朋友来作客请他吃块西瓜皮,仇人来了冲他们打个喷嚏。”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偶尔为之可以,旁观者清可以,但不能作为全职,比如民运,打假和一夜情。天天把同一个事物摆在眼前,想尽各种方法去恨,长此以往,就不知道怎么去爱了。天天把不同的事物摆在眼前,想尽各种方法去爱,时间一长,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爱了。不知道爱的结果很可怕,因为丧失了体会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的能力,从而变得不怎么像人类了。

 短评

Has anything you've done, made your life better?

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Hate is baggage. Life'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 It's just not worth it.

10分钟前
  • 浪味仙
  • 力荐

在美国教堂枪击案后重看这片真是分外感慨。以及,豆瓣的top250毫无数据说服力...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们的思想中都有一个本我和一个超我存在。本我就是我们的欲望,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而超我则是我们的理性,是我们用来约束自己的欲望的东西。在本我的支配下,我们都是野兽,而超我使我们压抑自己,成为一个良民。

1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上帝不回答,那是因为你问错了问题

21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被蒙蔽尚可原谅,丧心病狂的偏执才应当被"射杀"。所有人类中因种族、宗教、性向、地域、意识形态等的不同而造成的歧视,会否有彻底消灭的一天?

22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几个慢镜很给力。

2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诺顿演技真是够拿一个小金人了。。。

29分钟前
  • 凤凰妞
  • 力荐

好片!不过诺顿的人性转折来的太快了点,欠缺了点说服力.

33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力荐

诺顿的谈吐竟有德尼罗既视感。转折和升华都有种小学作文式的牵强,依仗狱内一个黑人正面像和一场白人的浴室爆菊说明不了问题,在最关键的人格转变上处理欠奉。除此之外运镜、表演都是一流,影像黑白模糊肤色黑白,调配人性共有的灰。论种族问题,还是《撞车》诠释得最好。

36分钟前
  • Ocap
  • 推荐

Hate is baggage. Life'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

39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憎恨是包袱,生命短暂,不该老发火,根本不值得。

44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导演是英国人,一直在美国工作。看这种片子,一定是期待看见纳粹大杀四方血流成河才过瘾啦,但是这片子完全不是,千万别误会,它讲一个过气新纳粹出狱,出狱了变阳痿了,然后教育崇拜纳粹的弟弟当个好学生,是个教育片来的!

4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138王小波"时隔十年,再来考虑信仰问题,我忽然发现,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渎神是罪名,反民族反传统、目无祖宗都是罪名。只要你能举出一种可以狂信而无丧失理智危险的信仰,无须再说它有其他的好处,我马上就皈依它——这种好处比

52分钟前
  • 蕊蕊
  • 推荐

整部影片太流于表象,很多镜头显得非常仪式化。过于强烈的对比——影像抑或是情节——使得影片说教意味太浓。

5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好莱坞的电影就不贯对中心的体现很紧凑,但是我还是觉得没新意,可能在美国关于种族歧视的事情谈得太多了,而这部片子对于种族问题的复杂性完全当不到《Crash》,当然,这个片子主要还是讲无谓的仇恨而不是真正的社会问题。

57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转变太快欠缺说服力,和开场的杀气帅气不成正比;说教味较浓,仇恨不会轻易消失,憎恨是人类杀戮的毒牙,绝非靠“真善美”和所谓信仰能消弭;为诺顿加一颗星,只是仅靠演员演技,还真撑不起如此沉重宏大的主题。

6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最最最震撼性的结尾。种族、肤色、仇恨是否有一天可以结束?青春是一个坑,别人往里面丢什么,它就接收什么,所以,需要一个引导者,来归类这些东西。有时候别人并没有要你做什么,只是认为你需要了解而已。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黑人是不幸的,黑人也是幸运的。至少还有那么多探讨黑人的电影,却没有几部探讨黄种人的电影。

1小时前
  • 朝暮雪
  • 推荐

被爆菊后大彻大悟!杀死2个黑人判3年,抢劫1台电视机判6年,到底是什么左右这些!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在某些美国人脑中,恨有色人种无所事事领失业金过活,恨占有本该是他们的职位!憎恨是包袱,生命短暂,不该老发火!有些报应会报应在最亲的人身上,真恨不得死的是自己!爱德华•诺顿演什么像什么!

1小时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