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全4集

主演:内详

类型:美剧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23

 剧照

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2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3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4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5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6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3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4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5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6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7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8疯狂开斋节第一季 剧照 NO.19

 长篇影评

 1 ) 《绝望的主妇》片头分析和人物介绍

片头制作起源:片头制作的想法来源于Cherry,为了让这部片吸引大众,在寻求了16个公司的意见后,制作方决定雇佣yU+co公司专门定制了这个片头。根据yU+co公司的说法,这个片头的主旨在于“唤起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另一面,自信与夸耀”。整个片头也按照这个观念,选取了超越年龄和时空的八张艺术图片。

Lucas Cranach the Elder (1472-1553), Adam and Eve, 1526, The Samuel Courtauld Trust, The Courtauld Gallery, London

“根据亚伯拉罕宗教的创世神话,亚当和夏娃是地球上第一个男人和女人。”这个故事是人类原罪的起源,蛇引诱了夏娃,夏娃又将苹果分享给了亚当。从这以后,他们知善恶辨真假,有了自己的思考但也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个画面有趣的是,亚当被苹果压倒了,我看了大部分的分析是说这代表着本剧强调女性的地位。

但我的解读是,在婚姻里挣扎的不仅仅是主妇还有丈夫,虽然片名为《绝望的主妇》,但里面男性的日子并不比女性好到哪里去。Bree过于苛刻的生活要求,让Rex感到窒息,性取向也无法大方坦白,因为他知道高贵优雅的Bree肯定难以接受。Lynette因为不希望Tom去另一个地方工作,假装无意地让老板太太阻止了Tom的升迁。

画面一转出现的是埃及风格的壁画,首先要搞清楚性别,不是什么法老被王后打到,凸显了女性地位的提高。这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第一任妻子尼斐尔泰丽(Nefertari),她为拉美西斯二世生育了很多的孩子。所以镜头上出现了被众多的孩子包裹着而喘不过气,这暗示着女性婚后生子回归家庭,整天围绕着孩子打转而分身乏术。

接下来的画面是介绍四位主角,第一位是Lynette,她家的孩子最多承接上一个画面也非常自然。男方随意丢掉垃圾,大着肚子的女方还要收拾的场景,暗示Tom从来不管家务事,用当下最流行的话就是“丧偶式育儿”。

原画是《阿诺菲尼的婚礼》,又名《阿尔诺非尼夫妇》又名《阿诺菲尼的肖像》,画中人都脱了,代表圣洁,暗示正进行神圣仪式,即结婚。画中女人头纱,亦暗示正在结婚。只有一枝蜡烛,就代表了上帝代表了财富,亦是代表神圣的。小狗则代表忠诚,借此为婚姻祝福

第二位是Bree,一看就是受过良好传统教育的女性,出身条件应该要优于其他女主。但是她过于压抑自己的情感,恪守传统道德,有点儿像我国古时深受三从四德洗脑的女性,她的生活趣味比较保守,也非常善于做家务。但是Rex觉得和她生活过于压抑,也无法坦白自己的性癖好,只能从外部寻找解决之道。这也非常像我国古时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男性,娶回来的老婆难以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只能出入烟花柳巷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正如画面上展示的那样,原本愁眉苦脸的男子搭上娇俏女郎后喜不自禁。

原画是《美国哥特式》(或译“美式哥特”)是格兰特·伍德绘画的一幅油彩画,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格兰特·伍德的灵感来源于现在被称作为“美国哥特式”的房屋,亦来源于一种想法。格兰特·伍德想绘出一间房子,这间房子要拥有“我所喜爱的那一种人才应该住进那间房子”的意图。这幅画作展现了一位老农民站在他的单身女儿身旁的场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画家的姐妹和他们的牙医为原型。画中的女子身着一件有着19世纪美国乡村风格的美洲殖民花纹的围裙,画中的男子手握着一个三叉钉耙,这象征着艰苦的劳动;位于女子右肩膀处的一盆鲜花则表明他们十分爱家。这幅画作是20世纪美国美术中最为常见的画面之一,也是在美国流行文化中最经常被隐射的美术作品之一。

第三位是Gabrielle,Gabrielle很像当下爱自由不生孩子的女性,崇尚物质。钻石和豪车就能让她开心很久,她无法离开丈夫与情人厮守的原因就是丈夫才能给她优越的物质生活。镜头中的女性罐头都抱不下了也不松手,其中一个罐头还是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金宝汤罐头》,而安迪的作品就是基于消费主义的创作,这一切都暗指Gabrielle心中一等重要的就是物质。尽管物质无法让她真正开心,但她就是无法割舍。

原画是Am I proud!和《金宝汤罐头》,《Am I proud!》是二战时期的著名海报。《金宝罐头汤》利用流行文化作为创作主题,并带领着波普艺术荣登大雅之堂,打入主流的艺术运动。

第四位是Susan,Susan是儿童绘本作家,多愁善感。有观众形容Susan是双鱼女,爱浪漫但缺乏实际,她的心情完全由男方掌控。Susan可以理解为我国语境下的文艺女青年,一生寻找自己的爱人但不停受伤,依然对爱情怀有期待。这个画面也暗示了Susan情路坎坷。

罗伊·利希滕斯坦 《溺水的女孩》
原画的风格与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相似,他是美国波普艺术家,其作品常以卡通人物如米老鼠唐老鸭大力水手等作为画中主角,后又模仿通俗连环画,创作了一批以少女为主题的爱情画和以空战为内容的战争画

女主们手拿苹果,代表着突破禁制。

这部电视剧虽然创作于2004年,但其反映的家庭与婚姻的问题对于当下的中国有不少的启示,如今女性主义兴起,值得讨论的问题还有很多。幸福的亲密关系对于双方都大有裨益,而不是让仇男的倾向加剧。后续我会借剧情来探讨一系列育儿和亲密关系等婚姻问题。我觉得所有两性之间的问题,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因为孤独所以渴望陪伴,因为自私所以向往独立”。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讲。

感谢阅读。

参考链接:

亚当与夏娃

//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7%95%B6%E8%88%87%E5%A4%8F%E5%A8%83

《亚当与夏娃》

//en.wikipedia.org/wiki/Adam_and_Eve_(Cranach)

尼斐尔泰丽

//zh.wikipedia.org/wiki/%E5%A6%AE%E8%8F%B2%E5%A1%94%E8%8E%89

《阿诺菲尼的婚礼》

//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8%AF%BA%E8%8F%B2%E5%B0%BC%E7%9A%84%E5%A9%9A%E7%A4%BC

《美国哥特式》

//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BD%E5%93%A5%E7%89%B9%E5%BC%8F

Am I proud!:I'm fighting famine-- by canning food at home.

//digital.library.unt.edu/ark:/67531/metadc541/

《金宝汤罐头》

//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5%AF%B6%E6%B9%AF%E7%BD%90%E9%A0%AD_(%E8%97%9D%E8%A1%93%E4%BD%9C%E5%93%81)

如何欣赏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艺术作品?

//www.zhihu.com/question/20768421

罗伊·利希滕斯坦

//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8A%C2%B7%E5%88%A9%E5%B8%8C%E6%BB%95%E6%96%AF%E5%9D%A6

波普艺术

//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6%99%AE%E8%97%9D%E8%A1%93

《10秒错杀一部好剧——美剧片头全解析》

http://i.mtime.com/ustvseries/blog/1404631/

 2 ) 将四幕结构做到极致的一部女性剧集

文/刘起 (原载公众号“虹膜”)

观看一部电视剧,与观看一部电影,是完全不同的生命经验。

从篇幅来看,电影接近戏剧或短篇小说,只需要两三小时就能看完。

观看电视剧,更像是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它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才能占据你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如果时间够长,故事中的人物就会走进你的世界,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的生命经验,于是就跟电视剧中虚构人物的生命经验有了某种程度的重合。

记得《老友记》和《海女》完结之际,虽然明知是虚构的故事,我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是要分别的老朋友一样,于是不想离开那个虚构的世界。因为这些故事已经不再是故事,而成为我生命经验的一部分。

正因如此,我始终没有勇气看《绝望主妇》的最后一季,因为害怕离别。

前段时间重看第一部,还是非常惊艳,无论人物、剧作还是叙述风格,都令人击节赞叹。

上一篇写《最完美的离婚》时,谈到坂元裕二的剧作方式,是最大限度地做减法,将戏剧转折、矛盾冲突,都减到无法再减,只剩下最基本的生活素材。这当然是非常高级的手法,但几乎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

《绝望主妇》则是坂元裕二的对立面,两者处在故事坐标轴相反的两极,却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有多纷繁复杂、跌宕起伏。

这部剧展示出美剧编剧最擅长的,对于剧作结构的把控。虽然是做加法,但绝不是将事件简单地堆积起来,而是通过严谨的叙事结构来控制节奏。于是,就建构起一个充满戏剧冲突、但同时高度精密、层层叠叠的戏剧结构。


一、当代女性困境的戏剧化呈现

《绝望主妇》是一副描绘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全景图,虽然充满了戏剧冲突和巧合,但故事所呈现的当代女性的困境,却是真实存在的。女性的个体价值与家庭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日常生活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通过一种高度戏剧性的方式,被展现出来。

通过四个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完美主妇Bree、性感主妇Gabrielle、强势主妇Lynette、甜美主妇Susan,描述了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的各种可能性。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身的困境——与家人的关系、对自身价值的困惑、对爱情的渴望、对孤独的恐惧,各不相同。

为了制造戏剧效果,编剧故意在人物性格和其困境之间,制造某种反差。Lynette曾是女强人,放弃了事业做家庭主妇,但偏偏不擅长做一个好妈妈,经常被几个淘气的孩子弄得手忙脚乱,狼狈不堪。Bree是追求细节的完美主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都游刃有余,但家人却丝毫不感激她的付出而冷嘲热讽,丈夫也要跟她离婚。Susan是离婚主妇,性格甜美却做事迷糊,但偏偏有一个最聪明体贴最听话的女儿,她渴望爱情,但却总是阴差阳错地与缘分擦肩而过。Gaby拥有美貌与财富,能够自由的享受生活,但却害怕孤独,而丈夫偏偏经常忙于生意而不能陪她。

相信每一个已婚的女性,都或多或少能在某个主角身上找到共鸣。这部剧集能如此风靡,多少也因为其呈现的女性困境的普遍性吧。


二、类型糅杂与风格混搭

《绝望主妇》是家庭肥皂剧与犯罪悬疑剧这两种类型的杂糅,同时以喜剧的方式呈现。

当代女性的生活困境这一主题,被放置在一个犯罪故事的容器中,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反差性的独特风格。家庭主妇单调的日常生活的沉闷乏味,与扑朔迷离的犯罪故事的悬疑刺激,形成一种强烈反差,带来复杂的观影感受——轻松愉悦混杂着紧张恐惧。

故事发生在一个光鲜亮丽的美国中产阶级小区紫藤道,开场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中产阶级家庭,然而,伴随着Mary自杀的一声枪响,一个犯罪的故事主线侵入故事,带出主题——Everyone has a little dirty laundry(每个人都有一个肮脏的小柜子)。这是类型电影的典型开场方式,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虚构世界原本的平衡状态。

此外,《绝望主妇》也是传统情景喜剧和情节剧这两类剧集的混用。

《绝望主妇》在艾美奖申报的是喜剧类奖项,虽然不同于情景喜剧那种纯粹的喜剧段落,但《绝望主妇》中确实充满幽默的台词、夸张的表演以及喜剧的桥段,人物的很多困境也是以喜剧的方式来建构,因此具有高度的娱乐观赏性。比如Gaby的每一次偷情,都变成一场滑稽的躲猫猫游戏。

这种喜剧性当然也有弊端,就是或多或少消解了女性困境的现实意义,将其变成一场精彩的闹剧。

然而,这部剧还是在喜剧风格之外,保留了现实的某种残酷性,以黑色幽默作为日常生活残酷性的底色,以误打莽撞来化解犯罪故事的暴力。同时,混杂了悲剧的调性,这种悲剧性来自于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困境。


三、强大的四幕结构

《绝望主妇》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我认为其实是这部剧集的剧作。结构工整、精巧、缜密,特别是前几季,堪称一部编剧教科书。

每一集的情节密度都非常大,几乎没有一场多余的戏,每场戏都承担了叙事功能,层层递进,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叙事高度精密准确。

为什么这部剧集能建构出如此高效的叙事?一是多条叙事线保证了每一季的每一集都有足够的戏剧性,来撑起每一集的时长。二是将每一个戏剧事件用四幕剧结构呈现,保证了叙事有条不紊的展开,同时起承转合的剧作方式保证了每一个事件都足够精彩和跌宕起伏。

为什么有些国产家庭剧看起来冗长拖沓?这是因为30集围绕一条主线和一两条副线展开,即便故事主线的戏剧冲突足够强烈,但用30集铺垫这一条情节线,到后面就捉襟见肘,狼狈不堪。前面几集还是比较精彩,到后面就力有不逮,于是被迫开始插入各种狗血剧情,来拖住故事主线的推进。

《绝望主妇》则完全采用了另一种思路,这也是情节剧与情景喜剧两类体裁混用的好处。即,除了设置每一季24集的故事主线、副线之外,在每一集内部,又安排了几条故事线,并用严格的四幕结构来设置情节。

以第一季为例,来看这几条故事线是怎么结合并推进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单集副线的剧作方式。

首先是故事主线。犯罪谋杀(Mary 自杀的秘密)作为第一季主线贯穿24集,并在每集结尾处,设置一个剧情的钩子,吸引观众看下一集。这条主线的人物是Mary的丈夫Paul和儿子Zack、社区的闯入者Mike,这三个人物推动故事主线发展,制造悬念、引发暴力事件。本剧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贯穿24集主线的人物,却并不是剧集的主角。

其次是故事副线。四个主角每人在这一季,又各自有一条情节线,形成人物发展的弧线。比如第一季是Bree与丈夫的离婚、Gabrielle与园丁的偷情、Susan与Mike的感情、Lynette在家庭问题上与丈夫的冲突。

第三是单集副线,这也是《绝望主妇》剧作上最关键的一个手法。每一集中,四个主角分别有一条故事线,可能是一件戏剧冲突强烈的事件,也可能是主角在生活中面临的一件小麻烦,但事无大小,每条故事线都按照一个完整的四幕结构来写,都有起承转合。于是,每一集除了故事主线的推进,都另外还有4个四幕剧穿插在一起,每个人物都不会脱离故事的轨迹。

以第一季第2集为例,短短43分钟,在Mary自杀秘密这一主线之外,还有ABCD 4条单集副线,ABC复杂,D相对简单。

A线是Susan约Mike吃饭,6场戏分别对应四幕。Susan约Mike吃饭(起)—Eddie强势加入晚餐(承)——吃饭时Susan为赢得Mike好感而让狗误吞了她的耳环被送去医院(转)——Mike讲述狗是前妻的宠物(合)。
D线是Lynette管不住三个淘气的孩子在车里打闹,有3场戏。Lynette因孩子不系安全带被巡警拦下(起)——Hubert太太给Lynette出馊主意(承)——Lynette把孩子丢在路边开车离开,回去发现孩子失踪,被胖女士责骂(转),孩子们推到女士,并迅速系上了安全带(合)。

这两条单集副线,虽然与人物在这一季的故事有一定关联,但却是自成一体,讲述人物遭遇某个困境,困境又通过何种方式被解决。

第四是单集次副线。每一集中,其他配角人物(比如Eddie、Huber太太等)也有一条行动线。

于是,每一集中,四个主角的单集副线,每人包含4-6场戏,共20场。加上本季故事主线剧情推进发展的3-4 场,次副线2-3场,一集就有将近30场戏。这种每集多个四幕结构,是一种近乎强迫症般的高效叙事方法,但却保证了每一集高密度的情节。


四、电影化的视听语言

电视剧自诞生之初,在形式上与电影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电影是视听的艺术,电视剧虽然也是视听艺术,但本质上更重视听觉。因为从功用上来看,早期的肥皂剧就是为了让家庭主妇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观看,于是重要的情节,一定要用语言对白表达出来。造成的后果就是电视剧在视听语言上,不像电影那么讲究,往往采用简单有限的机位、单调无变化的景别。这些在早期剧集中尤其明显。

然而,《绝望主妇》虽然是室内剧,场景多局限在室内,但在视听语言上,却是高度电影化的,一点也不单调,场面调度也非常丰富。比如每一集都有四个主角聚在一起聊天的场景。懒惰的国产剧,往往就是几个人物围坐在桌子前,通过简单的正反打,谁说话就把镜头给谁,来表现这场对话。而《绝望主妇》中,四个女主角聊天的场景,则设置了复杂的人物站位和人物运动,通过多个机位来做多角度复杂的正反打,并根据剧情和人物关系来选择镜头呈现对象。

人物运动、景别变化,为整场戏的视觉带来节奏感和动感,简单的对话场景也由此脱离了单调枯燥的电视感,而具备了电影性。

《绝望主妇》中,还有一种交待人物背景的独特表现方式,用一组蒙太奇镜头,并列在一起,交待人物的背景。这是一种特别华丽流畅的镜头组合方法,同时使得单个视觉画面内包含了最大的信息量。比如第一集开头,Mary为家人做早餐、洗衣服做家务、完成手工制作、取回干洗的衣服,用快速剪辑的一组镜头,交待这个家庭主妇最平常的一天。

另外,这部剧集在形式层面,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一开始就自杀的人物Mary的旁白来贯穿始终。死亡使Mary作为叙述者,获得了一种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类似小说中的全能叙述者。通过反讽的口吻和一种转折的叙述技巧,她随时插入故事进程,对人物的故事、心理状态进行讲述评价。

比如第1集Mary自杀后的旁白。「第一个发现我尸体的,是我的邻居Huber太太。她被这一声枪响打断,受好奇心驱使,她想到一个不请自来的理由。她决定把半年前借走的搅拌机还给我。」
在发现尸体后,Huber太太报了警。旁白继续,「然后,有那么一会儿,Huber太太静静的站在厨房里,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但是,仅仅是数秒而已。如果说Huber太太有什么优点,那就是凡事她都往积极的一面去想。」对应的画面是Huber太太把Mary的搅拌机放进柜子纳为己有。

可以体会一下这段旁白中的一些措辞,比如「半年前」、「数秒」、「积极」,这些狡猾的用词,奠定了全片旁白的语言风格——带有分寸感的幽默反讽。

每一集结尾的旁白也写得非常妙,语言机智华丽,同时也是对本集剧情的一个总结性概括。

比如第三季第2集结尾的旁白:“你有没有遇到过完美的一对?灵魂伴侣,他们的爱永远不死;一对恋人,他们的爱情从没受到过威胁;丈夫和妻子,完完全全信任对方?如果你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一对眷侣,让我来给你介绍这么一对:他们站在奶油蛋糕上。他们成功的秘诀?——从一开始,他们就从不正视对方。”伴随着旁白,镜头一一展现四个主角和她们伴侣(对应旁白中那几句话:丈夫和妻子……),最后落在了奶油蛋糕上的一对手牵手的小糖人上(正是这一集Bree的结婚蛋糕,而她的结婚对象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种由旁白形成的反讽味道,使整部剧集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讽刺意味,但同时,这个旁白作为四个主角的好友,对她们的处境感同身受,因而又包含一种怜悯和同情。这种怜悯与嘲讽混合的口吻,简直接近简·奥斯汀的语调了。

 3 ) 生活是一场绝望的战争



我知道很多男人被《美国丽人》深深打动。在那里,凯文·斯派西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重新吸上大麻,每天早晨跑步,和年轻的女孩子上床,就可以回到对生活一往无前的青春期,他如此怀着美好愿望自欺欺人,以至于他死得像个真正的悲剧英雄。可是,把影碟倒回去,再倒回去,你会不会注意到她的妻子安妮特·贝宁?每天早上,在洗手间里,她都要深吸一口气,笑着对自己说:“你会成功的。”才有开车出门的勇气。如果导演肯从她的角度去想问题,或许他也会拍出一部《疯狂主妇》——安妮特·贝宁会喜欢看《疯狂主妇》么?会的,她一定会。
《疯狂主妇》不是《美国丽人》。在紫藤街,房舍干净整洁,男人们谁都不会像凯文·斯派西一样自讨没趣,他们忙于工作,很晚归家;他们的老婆不像安妮特·贝宁一样咄咄逼人,她们都乖乖待在家里,在丈夫归家时送上完美的晚餐和微笑。可是,像潜水那样,深入下去,你就会发现水面下的真相:清晨晨跑是一场邻居之间相互较劲的过程,失败者甚至愤怒得犯了心脏病;草坪清理也是一场主妇们暗较高下的过程,失败者竟然能把犯了心脏病的老先生推到胜利那方,让救护车来毁掉对方草坪的阴损招数。更多的时候,对手就是他们自己,甚至他们最亲近的人:不论丽奈特从前在职场上多么运筹帷幄,她永远无法做到让三个宝贝儿子坐车的时候乖乖系上安全带,永远无法像布丽一样把花园里绣球花种得欣欣向荣,把银器擦得雪亮;布丽看上去似乎是完美女性的典范,她的草坪是整个紫藤街最平整的,她的头发永远一丝不乱,嘴角微笑保持在30度,只有她能烧完一只火鸡而围裙上不沾半点油污;但是她的丈夫宁愿和别的女人偷情,儿女们以激怒她为乐。或许她偶而会羡慕加布丽尔?这位前名模成功地钓上了金龟婿,拥有拉风跑车和一柜子可以随时上红地毯的华衣美服,可是她一边厌恶只知道赚钱的丈夫,和17岁的园丁偷情,另一边又无法拒绝丈夫给她的钱。
余华曾说他以为司汤达是大师,因为他能够在《红与黑》里将于连和贵妇人的桌上调情描写得好比一场普法战争。《疯狂主妇》的编剧完全做到了,她把丽奈特、布丽、加布丽尔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描写成了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比普法战争残酷万倍的战争,因为任何一方都没有取胜的希望:你如何能在一场与灰尘作战的战争中取胜?你又怎样像拿破仑砍掉敌方将领头颅一样无情地砍杀自己的儿女、丈夫、邻居?布丽坚强地维护着自己家庭的完整,即使丈夫正式提出和她分居也要让儿女们在餐桌上看到一对慈父慈母,却终于在擦洗银器的时候伏案痛哭;丽奈特用吃镇静剂的方式让自己坚持做一个耐心的母亲,却终于逃不脱歇斯底里的崩溃一刻,在那一刻,如果有人递给她一把手枪,她会毫不犹豫地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看惯了好莱坞的美丽神话,那些锐利真实的细节,就像一把针,狠狠扎在你的心上。在央视播出之前,《疯狂主妇》一度被翻译为《绝望的主妇》,这的确是一个更能点题的译名。
所以,不难理解扮演单身母亲苏珊的泰瑞·海切尔和荡妇伊蒂的妮可莱特·谢里丹的走红。尽管最精彩的戏份都不是她俩的贡献,尽管苏珊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软弱性格远比不上丽奈特和布丽愈挫愈勇的坚强;胸大无脑的伊蒂也远比上加布丽尔的风情万种。但是只有她们还是单身女人,只有看到她们,女观众们才会觉得生活还有希望。

 4 ) 一切或由时间安排(S5E1)

    看了许多科幻类的美剧,光怪陆离,引人入胜。却在《绝望的主妇》第五季播出时,只看第一集即发现最爱的依然是此剧。

    过了大半年,播出的这一集甚是平淡,平淡地似乎让人感觉任何事都无波澜,只有时间静静地流淌。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故事发生在五年之后。

    那个深爱的人,曾经兜兜转转离离合合终于在一起的人,如今却形同陌路,只在重见时刹那交错的眼神中或许还能找寻昔日的眷恋。而这眷恋也终究化成一个苍凉的背影,离门而去。此生难道真的只能是对方生命里的过客?SUSAN拿起一家人的幸福合影凝神,这个世界上原来并不是只有死亡才会让人分开。

    容颜、体型,以往是生活的重心、人生的骄傲,如今却成了最大的梦魇。GABY一改前四季光彩照人的形象,镜中的人体形肥胖,不饰边幅。流年偷换,那个曾经只注重个人享乐的靓丽模特变成了平凡的家庭主妇、两个孩子的母亲,是毁灭?是新生?孩子或是安慰,可青春的身影也从此一去不返。

    总是在为教育孩子而努力,甚至放弃过如日中天的事业;总是能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甚至包括战胜癌症。LYN能控制各种事情,只是无法控制孩子的成长,每次处理孩子的问题或者会有小小的胜利,可是孩子却最终向着另一条轨道前行。

    以往的兴趣爱好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成功的事业,谁都认为BREE该是最幸运的,经过了前四季的磨难,上天也该眷顾她了吧。只是,当我们看到她的姓恢复了前夫的姓,知道她再一次当母亲的机会已被剥夺,终于明白,原来那成功的事业,不过是一种对绝望情绪的补救而已。完美、风光的背后竟仍是痛苦,也总是痛苦。

    离开几年后又回到原来住的地方,EDIE依然光鲜。她结了婚,对丈夫温柔而顺从,成了名副其实的主妇。她不计前嫌,以一种愿意原谅其他主妇的姿态出现,等着其他主妇对她的道歉,得到的结果却是她被原谅了,很讽刺,也很可怜,她注定融入不了主妇圈。而那个她所依赖的丈夫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不知道她的前方是什么样的悲剧命运。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或许是这一集最好的诠释。MIKE落寞的眼神,GABY忧伤的哭诉,BREE闪回的记忆,平淡的叙述之下掩盖不了迷失的惘然,掩盖不了难言的无奈,更掩盖不了锥心的疼痛。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想来不过是时间。它带走了我们所深爱的,所骄傲的、所拥有的,当我们发现,当我们感慨,当我们接受,我们便渐渐老去。一切无奈、一切绝望,希望能在时间中蒸发,却最终在时间中沉淀,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生命中。既然无法挣脱,只能就把一切交给时间安排。

 5 )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Desperate Housewives是女人必看的一部剧,同时也是男人必看的一部剧。剧中每个角色都被编剧赋予了一个正常人所具备的各种品性,善良、邪恶、慷慨、自私、宽容、小气,等等,并将它们放大到富有喜剧效果。从任何一个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人类光明温暖的一面,同时也有阴暗冷酷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阴暗的一面往往也是为了他们所爱的人的幸福,或者自己免受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令我们又爱又恨,这是何等的真实!我们生活在跟Desperate Housewives一样的世界里,尽管夸张,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就是那剧中的人。

Desperate Housewives第4季的第10集,McClusky在撒Ida的骨灰之前朗诵的这首小诗,感人至深。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f snow.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s rain.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不要在我墓前哭泣
我未曾停驻
我不曾沉眠
风是我的呼吸
看皑皑白雪为我起舞
在西部荒野金色田园中漫步
雨是我的流连
不要在我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
我从未离开

事实上,这首小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在国外的葬礼上、或是纪念战争的追思会上往往都可以听到它被朗诵。它有很多个版本,至于哪个版本是首创,众说纷纭;甚至对于它的原作者,也存在争议。因为从开始到现在,它就没有被正式出版过。
为了证实这首小诗的出处,有人专门做过调查研究,从目前已有的证据来看,生于美国巴尔的摩的Mary Elizabeth Frye (1905-2004)最有可能是它的作者。据说当时Mary Frye的一位朋友的母亲去世了,这位朋友是德国籍犹太人,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法回去尽孝。朋友的遭遇点燃了她的灵感,尽管自称是第一次真正尝试写诗,这首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却在后来感动和安慰了无数人。又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德国家族的一些朋友把这首小诗印刷到明信片上使用,通过这种比传统的印刷出版更有利于person to person传播的“虚拟出版”,它得以广泛使用。当然,这种传播方式带来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无法认定最初的起源,另一方面也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版本。直到1998年,才第一次有人正式宣布了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的起源——Abigail Van Buren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它的作者是Mary Frye。

鉴于Kelly Ryan的研究,以下是最初出现在明信片上的那个版本: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在2004年9月British Times报纸上,Mary Frye's的讣告里写的又是如下这个版本: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light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在2000年CBC 电台广播Kelly Ryan对Mary Frye的采访中,Mary Frye证实如下才是她最初创作的版本: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in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softly falling snow.
I am the gentle showers of rain,
I am the fields of ripening grain.
I am in the morning hush,
I am in the graceful rush
Of beautiful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the starshine of the night.
I am in the flowers that bloom,
I am in a quiet room.
I am in the birds that sing,
I am in each lovely thing.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die.

所以,究竟哪个版本是首创的,是个悬案;Mary Frye是原作者这个论断,也只是依靠目前已有的证据得来的,而事情的真相,恐怕只能是千古之谜了。但是至少,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这首小诗带来的感动,是确确实实的。

【注】:本文中提到的部分考据来自http://www.businessballs.com/donotstandatmygraveandweep.htm

 6 ) 信任为什么这么难?我看《绝望的主妇》

昨天晚上,总算看完了最后一集《绝望的主妇》,好看啊,真好看啊!推荐所有的朋友去找来看看。
 
一部如此幽默的电视剧,却看得我心情非常的沉重,信任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Carlos和Gabrielle就不谈了,这两口子互相之间毫无信任可言,Carlos为此都打伤了两个同性恋男人了。从始至终,我们就在看他们两个聪明人,是如何地相互“算计”,相互“试探”,高手斗法,真是精彩纷呈!
 
Rex和Bree呢?他们两个人都很可怜,两个都有心理问题,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一个有受虐狂倾向。这还不够可怜,最可怜的是,当他们都在试图努力的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时,相互之间的信任却极为脆弱。Rex临死前,写下:“我能够理解你,我原谅你”的时候,真是锥心刺血啊!
 
Mike和Susan呢?Mike太神秘,而Susan又太好奇,他们之间要建立信任,的确是比较难,从这点来说,Susan还是值得同情的,不过她有一个实在是很不错的女儿,应该会幸运得多。
 
Tom和Lynette,我和我老婆还在争论,究竟这个Tom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尚未暴露的外遇,如果不是的话——我倾向于认为没有——他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家伙了。不过就算他有的话,也是Lynette怀疑出来的,一个人被这样长期怀疑自己的忠贞,并且进而干扰了自己的事业,就算是本来没这个打算的,也说不定起了这样的念头。
 
除了这四对夫妻,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人际关系之间存在着的信任问题。大家都不愿意被当成傻子,“他(她)要是对不起我,我总不能最后一个知道,那就成了周围人嘲笑的傻瓜了。”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寓言,大概的意思是:“爱就像手中的细沙,你握得越紧,它就流失得越快。”
 
也许,宁可被当成傻子,也应该尽可能的信任吧!

 7 ) Desperate CCTV?

属于剑走偏峰的风格,观众永远猜不到情节的下一个转折,或是剧中人物后一秒钟的台词和反应。
剧中最大的那个悬念稍有点弱,中间过半已经十分明显。
当然作为观众不可以太挑剔,有太多剧本把观众当傻子,设计一眼可以看破的谜题,而DH至少没有把我们当作幼儿园小朋友对待。
不过,和所有美剧一样,一旦决定拍摄第二季,故事的节奏和完整性就被打破,故事演进过半,很明显开始为下一季专门设置伏笔。
比较出人意料的是Felicity Huffman(Lynette)得到艾美奖,而非饰演Bree的Marcia Cross,估计是因为后者的耀眼更大程度上来源于角色设计本身。
当然最最出人意料的还数CCTV要播DH的决定,莫非CCTV也已经彻底desperate?
要引进受欢迎的美剧,CCTV完全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选择,CSI,Lost,Alias全都可以。就算是关于婚姻和家庭,也有Gilmore Girls和Six Feet Under等。是的,我觉得葬礼社加同性恋,恐怕也仍然比DH来得适合。
估计只有如下两种原因:
1)CCTV并不真正了解DH是什么样的故事,中间设计哪些情节。只是听说是部收视率很高的女人戏,于是盲目决定将其引进。
2)CCTV决定把相关内容一剪到底,同时也坚信,自己麾下的译制人员出色到可以把残缺的故事依然讲得滴水不漏。
当然,也有可能我完全猜错,也许CCTV这次会让我们大吃一惊,那就只有让我们下个月拭目以待。

 8 ) 因为绝望所以成功

接连碰壁陷入绝望的马克-切瑞(Marc Cherry)遇上了同样焦头烂额的绝望不已的ABC电视网,绝望之余他们准备赌一把,结果就诞生了横扫全球的热门电视剧《绝望的主妇》——单单全美就有超过2000万的忠实观众,全球有130个国家以最快速度购买了它的海外播出权,连美国第一夫人劳拉都自称是一位绝望的主妇。
很快,中国的国家电视台也引进了该剧,并准备在一周内播完。(是不是打算在被有关部门叫停之前就自我了结?)这部被主流媒体称为反映了资产阶级富人们光鲜生活背后自私自利带来的绝望和痛苦的电视剧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悬疑的故事情节+充满智慧的讽刺喜剧+四位充满魅力的女主角这一切的确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我看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恰当的时机
《Friends》谢幕和《Sex and the city》收场意味着浪漫的友谊和激进的女权主义已经成了美国主流群体的过去式,“朋友们”和“女人们”终于都结婚,观众同样如此。但传统的家庭喜剧已经引不起当代人的兴趣,而类似《黑道家族》的后现代主义电视剧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绝望的主妇》的第一集中就出现了谋杀、通奸和极端行为,而这一切就在风和日丽的高档住宅区的众多体面人之间发生,主角们的美语很纯,脏字和黄字很少,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画外音不仅声音甜美而且更是语言优美,这一切都引人入胜,随着情节的逐渐展开,观众越来越投入,而不断跟踪的观众调查也让剧组逐渐摸清了观众的口味。可以这么说,《Desperate Housewives》的走红有一定的偶然性,美国的电视剧市场就是这样,每年有无数剧集播了不久就被cut off,但是只要有一部出彩就会财源滚滚,《Desperate Housewives》的钱途无量。
 
现代婚姻危机的喜剧元素
戴安娜王妃消香玉殒暗示了王子和灰姑娘之间的悲剧,童话结束了,生活还得继续。现在结婚和离婚都很方便,看看小甜甜的婚姻吧,简直是一场无法收场的闹剧。有的人为了避免麻烦,干脆独身。《Desperate Housewives》中Suan的母亲和房产经纪人Edie就是两者的代表,但主角们不是这样的。她们依然渴望爱情相信婚姻,越是悲观的时代,她们就越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现实生活常常让人窒息,《Desperate Housewives》放大了这种不幸——追求完美的女人无法创造完美的丈夫和孩子反而失去了他们,有着一群可爱孩子的母亲被家务和小冤家占据了生活的每一分钟,嫁了个百万富翁的美女靠血拼和未成年少年满足空虚,从小一帆风顺且拥有完美家庭的善良女人年过三十却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抛弃成为了单身母亲。这些不幸如果拍成悲剧会得个什么金奖,就像很多莫名其妙、哭哭啼啼的国产电影一样,但绝对不会有多少人要看。所以老美就拍成了喜剧,即满足了观众的同情心又不至于太让人受不了,但喜剧很难编,尤其是黑色喜剧,幸好美国人有自嘲的天赋,要是换成法国人或德国人绝对不可能拍上3集以上。《Desperate Housewives》巧妙的利用了人物的性格缺陷——Bree的爱面子,Susan的单纯(也有人说是“花痴”),Gabrielle的贪婪,Lynette的自我牺牲,将其置于一个又一个两难的境地,造成戏剧化的冲突,让人又爱又恨,又笑又哭。
 
恰到好处的煽情
《Desperate Housewives》的剧本创作是一流的,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画外音,构思巧妙,堪称经典。举个例子,Mike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充满魅力又有情有义,但美丽善良却不太聪明的Susan却始终和他擦肩而过,每次都有复杂的原因同时又让人惋惜,而这却很能抓住一些女性的心。最近的一集中,当Susan穿着婚纱追着Mike的车时不小心跌倒了,却依旧声嘶力竭地喊道"No, Mike, Mike! Come back! Come back!"时,画外音响起:"Yes, every little girl dreams of a big white wedding. But some dreams just don't come true."没有大雨也没有眼泪和鼻涕,就几句话足以让未婚的MM眼泪水嗒嗒滴。又如一集中,不喜欢小孩的Gabrielle把子宫内婴儿的B超照片当茶杯垫,但是当她从楼梯上跌落被送往医院时,却在手里紧紧抓着那张照片,画外音响起:"Most amazing of all, cameras can quietly and clearly reveal to us our dreams. Dreams we didn't even know we had."煽情的恰到好处!不过对于没有看过的人来说,结构上的巧妙只有在看了之后才能领悟。

中和的配角

《Desperate Housewives》的配角各具特点,奸诈的老太婆,让人讨厌的小孩子,尖刻的上司,古板的父亲和他抑郁的儿子,早熟的女儿,还有清一色溺爱儿子的母亲们。他们给我们的女主角带来了种种麻烦,也让她们某些极端的行为变得有情可原,减少了我们对她们的排斥。这里面最出挑的就是放荡直率的Eddie了,有很多人就喜欢她,她和Susan之间的针锋相对同时吸引了两类互相仇视的女人——好女孩和坏女孩。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

绝望的是什么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对人类的绝望已经有了最好的描述——全是真相的生活比全是谎言的生活更难以忍受。主妇们平静的生活无法掩盖她们想要的和实际所得到的之间的差距,她们是坚强和能干的,所以她们就渴望更多,结果就不得不付出代价,最大的绝望在于她们就算知道这样却已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绝望已成了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现代生活最大的追求就是“不断的成功”,而这和现代人无比神圣的“自我的解放”有着天生的矛盾,两者都是不可达的却又是我们无法放弃的,更为致命的是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不得不经常面对这种困境。


不是结论

《Desperate Housewives》对于一般人是一部惊险的喜剧片,外加温情和煽情。敏感的知识分子则欣赏其类似《傲慢与偏见》的反讽所带来的快感。当生活的荒谬被个人的自嘲所战胜,当女人们穿着“I am a desperate housewife”走在街上,21世纪好像真的开始了。

PS:《绝望的主妇》的编剧马克作为一个男人,却是创作女性题材剧本的天才。对此他坦言:“我是同性恋,所以我对这个问题更加熟悉。我从小到大都没有把女性作为欲望的对象,而是作为朋友和知己。女人们的种种经历总让我心驰神往,我能看见她们生活中内在的戏剧性,但只是处在旁观者的角色。” 这又一次证明了我的观点——真正懂得女人心的男人一定是个同性恋

 短评

S01E02,很少有人能懂得珍惜一支玫瑰的价值。“从我的角度,世界看得异常清楚,但是很遗憾,人们总是不愿意多停留一会,而是一直前行。”

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克拉纳赫名作亚当与夏娃,古埃及王后Nefertari,扬凡艾克的木版油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格兰特伍德的<美国式哥特>,二战时宣扬美国家庭妇女奉献精神的<Am I Proud!>,安迪沃霍尔的<坎贝尔的金宝汤罐头>"——片头的这些人物和艺术画的设计可以说相当巧妙且用心了,因为都能跟四位女主的性格和当时女性地位环境一一对应上。难得有一部女性向的爱情喜剧,特别经典!

10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果然第一眼最得眼缘的Susan成了最讨厌的人,总是给别人惹麻烦还一副无辜小白兔的样子,一点都不争气,反而喜欢上Bree,又心疼她又替她叫好!故事真是没的说,每集开头结尾配上画外音简直绝倒,Bravo!

1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生活剧拍成悬疑喜剧👍,四个女人都爱,各有魅力。同时边看剧边学习英语,一举两得。

17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推荐

精彩的画外音。

19分钟前
  • Cherry
  • 推荐

那个药剂师简直是变态!然后四个主妇我最讨厌susan

22分钟前
  • 哪吒
  • 推荐

We all honor heroes for different reasons , sometimes for their daring , sometimes for their bravery , sometimes for their goodness, but mostly we honor heroes , because at one point or another, we all dream to be rescued.

24分钟前
  • 爱因斯坦后脑勺
  • 力荐

我从我妈妈那听来很多社区八卦,有些桥段就是欲望主妇的平民阶级版本~~~人性是相同的~~~

29分钟前
  • kusicat
  • 推荐

能看到和《致命女人》的很多相似性,有一点最为触动的是:我们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进行隐瞒或是欺骗,尤其在亲密关系中,自私虚伪原形毕露,就算少部分人是因为爱对方为对方考虑,自以为可以掌控住局面,用一个个巧合来不断伪装,但到最后一定会造成比原本的问题更为严重的后果和关系创伤。经营一段好的关系需要两个不错的人品以及真诚为辅料,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开始和结束,而是在一次次事件中不断升级彼此的爱和信任,人们不想给自己留遗憾,也不要为此给别人留下遗憾。

33分钟前
  • 淼 淼 芋
  • 力荐

从一个完全负面的角度教给了我应该如何去正确的爱。

35分钟前
  • 佩吉
  • 力荐

有种看了一部加长版《致命女人》的感觉。相较于《致命女人》,《绝望主妇》里人物更加立体,几位女主角各自优缺点明显,没有特别讨人喜欢的角色,但人物性格十分的鲜明!主打每个人,每个家庭光鲜背后阴暗面的设定很有趣。几乎每集都有金句,戏剧感和喜剧感拿捏的也很到位,还有一个大悬疑主线牵引着。确实可以称得上经典美剧。但20多集感觉太长了也,有些单集剧情就是为了凑数。

37分钟前
  • bay135
  • 推荐

每一集结尾:“Yes,……”

39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学习美式英语最佳电视剧,发音特别好听。剧情其实也狗血,还是很能反映现实婚姻家庭,适合女生看。能把这样的剧情拍的不尴尬不色情不恐怖不容易了。集家庭伦理,悬疑惊悚,幽默搞笑为一体。学口语的不可错过,可从第一集开始学。

40分钟前
  • 东方既白
  • 力荐

绝望主妇们有时有点愚蠢,有时又自鸣得意,每个人物都很可爱,虽然不完美却容易让人接受

45分钟前
  • 东篱
  • 推荐

真不愧被誉为世界范围第一肥皂剧!紧凑热闹智慧惊心你想要什么元素它都给你:同性两性凶杀欺骗警匪出轨教育畸恋一应俱全。女人间的友谊既坚固又脆弱上一秒亲热转瞬间撕逼究其原因无非是男人孩子那点事。她们的生活令人绝望而不自知但我们的生活何尝不如此?观后对结婚生子真是恐惧得不行。旁白已经超神

50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力荐

“你可曾见过这世间有一对完美的夫妇,真正的灵魂伴侣,没有猜忌愤怒?我倒认识一对,就是结婚蛋糕上的两个小人,因为他们从不需要面对彼此”这段话送给围城里的人。

51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力荐

当年还买了碟呢 最烦susan 偏偏配了个大帅哥!!!

53分钟前
  • 朱朱朱古力♥
  • 力荐

编剧很牛,中产阶级女性的琐碎生活也能搞成悬疑喜剧,前几集真是很惊艳,之后虽然剧本越来越肥皂,但是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仍然不错

57分钟前
  • 马赛克
  • 推荐

太受不了susan.大爱Bree!其他都很欣赏.

59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很讨厌Susan那种性格,不过片子还好,希望后面四季不会让人失望

60分钟前
  • 鏡花可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