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记录那些让我感到触动的瞬间:
第一集:造物的完美令人惊叹
甚至一片树叶都可以选择吸收自己喜欢的光而让其他的反射掉;人类却时常感觉自己“没有选择”。
变幻莫测的美丽极光,这绚烂的自然景色诞生在本来是的一个危急时刻——来自太阳的极高热量的风暴粒子冲撞地球,进入了大气层。它没有对地球造成伤害还能成为风景,是因为地球的引力设置。那些绿色是撞击氧气分子产生的,而紫色则是氮气。
第二集:太阳系现在的有序是在混乱的撞击中形成的。
土星E环,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着的土卫二号,它一面布满撞击形成的坑疤,另一面却形成了光滑的冰源,而这个看起来的冰球,内部温度竟然比赤道还要高,在表层有着向外无限喷射的冰泉,而这些冰粒又形成了E环。这极高的温度是引力切换的结果,这颗星球走的环路并不是圆,而是椭圆。
不确定我理解对了,但是这复杂的构造实在是让人着迷。
科学家们从土星和它的光环的形成角度来研究太阳系的秩序,认为土星和它的光环的形成就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而最终看到的有序都是从混乱混沌中形成的。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的一个纪录片《神秘的混沌理论》 “他们发现了真正惊人的东西,就是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深深联系,一种真正无尽的联系,存在于自然界自组织的神奇力量和蝴蝶效应的混沌结果之间”
第三集:大气层
“生命在对这层巨形气体毫无觉知的情况下在地球表面延续,我们就像游走在海底的龙虾”
“陨石从数亿公里远的地方来的这里,是太阳系结构中的被弃者”
对上面者两句话印象深刻。但是对第二句并不认同。看了塞斯资料资料后已经开始慢慢转变时间观念,且相信万物皆是意识单位创造的——即便最小的粒子也具有意识。所以我相信那些冲撞至地球并在地球大气层和引力的护持下碎裂的陨石是选择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并不存在被抛弃。
大气层和引力,完美CP,让地球可以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的地方,水在这里循环,塑造地貌;既不会被太阳风暴灼伤,也不会温差过大而使生命无法生存。
太阳系中,没有大气层的水星表面千疮百孔,有大气层太厚的金星,引力太强的木星,只有地球的大气层和引力刚刚好适宜生命存在。
而在土星的六号卫星上,甲烷以另人惊诧的方式形成了和地球上类似的气液循环,创造出类似的地球湖泊的地貌特征。
第四集:相同物理规律 差异的结果
在地球上适用的普遍自然规律,在其他星球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结果。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是自然法则运作产生的“一种”结果,而火星得到的是另一种结果。
地球是刚刚好的。不太大,你太小,不太冷,不太热。它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层、质量、体积和引力。它有水。
而远在五亿公里之外的木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掌握着地球的命运。它的引力会使得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偏离轨道撞上地球。(但注意木星在占星学中一直是富饶、幸运、开阔的象征)
也就是说,的确有很多小行星在一些可能性中会撞击地球。而人类已开启了监测预警。
如果不以线性的时间视角,也就是历史上曾发生的、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来看待撞击这件事,所有情况同时发生,当它发生的那些时候,地球上还未有人类;而人类则选择了一种最适宜自己生存的情况。我们的确身在其中,却恰到好处。
在太阳系最寒冷的地方,物理学规律创造了一个炙热的卫星(艾奥,木卫)
第五集:广袤无边的宇宙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有着以硫化物为食,排出酸的活着的生命,住在岩洞里,倒挂在岩壁上。
有着以地下泉中的其他物质为食排出甲烷的生命体,被称作痰球儿。
有着住在冰川里把自己变成融冰剂的活着的微生物。
而在火星上检测到随季节变化的大量产出的甲烷气体。在木星二卫泛红色的光滑冰川表层下则存在着海洋。
太阳系中的所有物质都由相同的成分组成的,而在人类认为严酷的地方,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命存活着。
塞斯说过,人类文明只是所有存在着的文明中的一种。
公众号:Mae有光疗愈(yaoyoulight)
许多现象背后的逻辑: 1. 为什么地球被绿色植物所覆盖? 吸收太阳光中以数量取胜的红色,和以强度取胜的蓝色,反射回去了绿色。 2. 极光如何产生? 太阳风带电粒子来到地球大气层,地球强大的磁场引力与之交锋时,在极地产生的光,颜色主要为空气中的颜色。 3. 目前探索阶段,推测可能其他星球存在的外星生命?
火星: 地表结构下存在液态水。依据: 30亿年前表面曾经有过水(以现在地表重刷带峡谷为根据),地底洞口上方存在大量甲烷。 木卫二: 冰球下可能存在液态水,星球上空各种各样的色彩。 4. 太阳系中每个行星的特征?
水星: 距离太阳最近带一颗行星,无大气层,类似月球,陨石坑较多。 金星: 太阳向外带第二颗行星,重力质量跟地球类似。但大气层被硫酸覆盖,二氧化碳太多。
火星: 由于某些原因,内核热量供给源停止,造成原来锁住的太气层被太阳风暴剥削,地表水资源被榨干,流下目前的沟壑。不过地表下很深之处,可能存在固体冰或水资源。另外,尘暴频发。 木星: 大气层厚,风暴眼。 土星: 距离太阳较远,外环很美,由冰块组成,呈现各种色彩。目前人类发射卫星🛰️到达土星,以及观察到了周边众多卫星情况。
里面着重介绍了多颗卫星。只有一颗有大气层的存在,由于轨道运行,与母星和其他卫星之间形成的拉缩力,产生了热量。不过不管是大气层还是地表湖泊,主要由甲烷构成。
有的是火山🌋频发,有的是冰泉频发地带,直接喷到星球上,太空中,形成类似喷泉⛲或蘑菇云☁️的形状,壮观。
海王星: 高强度闪电⚡无处不在。
以上所有火山爆发🌋,尘暴,风暴,闪电⚡,强度都至少目前地球上的几百倍。
根据本片,综合分析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和众多卫星中,为什么只有地球上能创造出生命,一切都刚刚好,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所有的生命和物质,包括任何恒星行星卫星,都会有消失的那天,同时逝去也意味着另一种的物质的新生,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
接下来,可继续探索《宇宙的奇迹》《生命的奥秘》。
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倍(更准确是396倍),但巧合的是,日地距离也是月地距离的400倍(396倍),所以当我们的月亮经过太阳前面,月球就能够完全地掩盖住太阳,现在在太阳系,大概有145或者167个卫星,看你怎么计算了,它们都没有像地球与月亮那样完美的日食。 那里是银河系最寒冷和最偏僻的地方,在一些云层的中心,温度只比绝对零度(-273.15℃)高10摄氏度,因为温度是衡量物质能运动得多快的尺度,因此,这些云中,氢分子团和尘埃团块,移动得非常缓慢,也只有在这种极端寒冷的环境,引力才能抓住黑云的粒子,数千年后,它们开始凝聚,这意味着,引力微弱的力量可以接管和开始聚集氢分子团,现在,我们可以称呼这些在自身引力坍塌的氢分子团为--星状物,那些坍塌的氢云越来越挤,在引力作用下,它们开通升温,最终,它们的核心,变得足够的热,开始了氢变氦的热核反应,星星点燃了,云不再是黑色,一个新的恒星生命开始了。 整个太阳系都充满着节奏,每个行星在其太阳轨道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水星是最快的,最靠近太阳,它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0万公里,短短88天就走完了它的轨道,金星的自转非常缓慢,它自转需要的时间,比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还要长,因此在金星,一天比一年要长,更远的地方,行星绕轨道转得越来越慢,木星,最大的行星,需要12年才能完成一次公转,而太阳系最远的地方,远离太阳45亿公里,海王星走得太慢了,甚至我们都没有看到它完成一次公转,因为它是1846年发现的。 我听说,当你阅读关于闪电号资料时,它说“海拔高度:预计6万英尺,最高上限:机密。”,因此,我不知道它到底能飞多高,传闻说,它可以到达80000英尺(24公里),好吓人哦! 旅程将带我越过构成大气层的绝大部分的气体分子,为了到达那里,我要去体会,是什么让闪电号如此出名,垂直飞行。哇,啊!几需短短几秒,就达到了9公里高, 但我仍然在大气层最厚的地方,所谓的对流层,进一步的攀升,大气变得越来越稀薄。达到58000英尺(17.4公里),90%的大气在我之下,唯一在我头顶上的人,住在国际空间站,如此美丽,现在我在60000英尺的高空,18公里高了,这是我能去到的最高的地方了。我上面的天空,深蓝色,我所看到的,我们的大气层,确实是蓝色的薄膜保护着我们,所以...脆弱得,太纤细了,只是一层蓝色的小薄片,令人惊讶。 55,000至60,000英尺,反转,那里,地球曲率,5G的加速度,垂直上升,这仅仅是一个感觉,很明显看到的,你可以看到,这...薄薄的,脆弱的,你可以看到大气层从浅蓝,再到深蓝,再到黑色,真的是惊人啊。蔚蓝的薄膜,使地球有了多种多样的地方。 大自然的基本力量,引力,引力是目前为止,宇宙中已知的,最弱的力,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我很容易做到,即使是整个地球,拽着石头下来,我也能把它拿起,令人难以置信的弱。但很重要的是,它是唯一能够维持住地球的大气层的力量,越是庞大的星球,它的引力就越大,地球有足够的质量,严格控制住气体分子,以维持大气层,使我们能够呼吸。 大约离太阳5800万公里的地方,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烤焦的石头,它接受着最高温度的折磨,从白天的450摄氏度,到晚上的零下180度,一切的原因都是它没穿衣服,实际上它一点大气都没有。 太阳风是过热流,带电粒子流,持续不断地,以超过百万公里的时速远离太阳,这种极强的原子波足以撕裂行星的大气,地球,我们受一个无形的盾牌保护,免遭攻击,我们称之为地球磁层。磁层由地球熔化的铁核心形成,核心旋转时,它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贯穿两极,包裹整个地球,这就是磁屏蔽,强大到足以偏转太阳风。 在地球,我们有明确的分界线,气态天空,液态海洋和坚实的地面。但在木星,没有这样的分界线,这是一颗巨大的气体行星,由宇宙中最轻和最多的元素构成,氢和氦,但是当你深入到木星大气层里,这些气体发生了一些很奇怪很有趣的事,木星的大气层是如此厚重,它的引力如此强大,2万公里云端下方,压力为两百万倍于地球的表面,这样巨大的压力,使大气中的氢气,转化为一种陌生的金属液体,由于气体压缩,大量能量释放,足以点燃太阳系中最大的风暴; 它们中最大的是,大红斑,这巨大的逆转气旋已经持续数百年,大致足以吞下地球的3倍以上,大红斑是一个绝妙的景象。这个巨斑我并不惊奇,我惊奇的是一个小得多的世界,巨型气体土星的卫星,离地球15亿公里,我们发现这个小世界极为惊人,土卫六,它有1000公里深,密度4倍于地球大气层。 如果你想看看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你最好的去处,这里的土壤都比医院手术室卫生(无菌),事实上,科学家在这里寻找生命的最基本形态,细菌,阿塔卡马的一些地区,根本找不到。
第一集,介绍了巨大的引力和对人类以及地球的影响,还带我看了这辈子都可能见不到的日全食,那一刻整块黑都下来的景色实在让我惊叹,相比之下,北极光远不如这个震撼。还有很多天文知识,比如太阳风,太阳黑子,还有极为庞大的太阳帝国,几万个天文单位?100×500,好像是这样算的吧,非常震撼。
第二集,科普土星,土星环和土星的卫星,这一集本来是介绍太阳系的形成的,不过后来大篇幅都在讲土星,因为土星系的构造很像微型太阳系,还有几大奇观,一个寒冷的土卫星喷出了几千米的冰晶,还有整个太阳系唯一一个有大气层的卫星,甚至还有土星环缝隙的科普,这都是我以前很想知道很好奇的知识啊,感谢BBC,用视频的方式为我讲解。
另,BBC涉嫌造假,我不置可否,纪录片,虽然事实很重要,但一些根本无法拍摄的内容,能摆拍出来给我们看,这也是为了观众们的眼福,只是些小小的缺陷而已,不影响BBC在我心中的信仰。
教授好帅…这里的帅不只是指外貌外貌,而是那种令人心折的魅力。他会摸起一个甜瓜说“金星的一天比一年还要长”,随手拿一些石块当做某某行星,拿饮料调味罐之类作一个太阳系模型…不知道为什么,那种简单的模型却给我一种奇妙的说不清楚的美感TT。他总是用一些随随便便的东西去做实验,但当他用一把雨伞一桶水一个温度计就计算出了地日距离、然后笑着说“that's why i love physics”的时候,我真的有心动的感觉。 更绝的是他的一些观点和评论,太美了,原来真的有人能用简单的言语描述就能让别人(在这里特指我)体会到那种深沉辽阔的美感。我好爱他。 我觉得本片很好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地球上寻找和太阳系的行星卫星上类似的景观来给观众讲述,这种方式比单纯的计算机模拟要好很多。 但就知识性来说,知识点其实挺稀疏的,讲的也浅。本片的主要受众应该就是普通大众。或许会有一些青少年感受到天文的魅力然后努力学习投身科学事业吧hhh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第2集中,教授主持人说他小时候写信给美国宇航局,向他们索要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拍下的火星地表照片,宇航局就寄给他了,教授说这段话的时候是很平淡地一笔带过,但我当时立即点了暂停,顿了几秒钟,倒回去重看一遍,然后眼眶就湿润了……
好震撼!
易懂的科普。2010的片子似乎没有更新全面,片中土卫六NASA传说发现生命迹象,水星据说也有大气层,很稀薄...9.2
物理学的基努里维斯。。。。。宇宙真神奇
we r dust ! that's all
很不错,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
傲遊太空
英伦帅锅带你踏上一场赏心悦目的太阳系旅程。
Brian Cox是多么伟大,为了他我都看起物理了【喂。很打动我的一点是他的态度,他不停地在说beautiful,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啊。我很喜欢他说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候羞涩的小表情和直白的赞叹。
另一角度解释太阳系的形成、发展。值得一看!
不知道是主持人还是宇宙更迷人,反正他每说一次breath-taking,我就被breath-taking一次
为毛欧美纪录片都这么深入浅出,科学家讲的话能让普通观众明白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我们的纪录片刚好相反,必须复杂化抽象化数据化。出镜的科学家也都非常有魅力,相比我们的老学究,唉。ps,配乐很好听啊!第五集最后居然用了thexx。。给bbc跪下了。。
信息密度不高
wonderful!神奇的极光,土卫六的甲烷湖,艾奥卫星的绚烂伤痕,金星炼狱般的表面,火星上的尘卷风,土星冰冻的气体,欧罗巴卫星的冰层之下居然是深达10000米的海洋,火星洞穴下可能潜藏的生命?……
品质绝佳,感动得姐风中飘零泪眼婆娑……主持是个传奇型帅哥物理学教授,和太阳系搭在一起相当养眼(啥?!)教授的解说风格基本可以归纳为:煽情卖萌凹造型
一向对宇宙记录片木有抵抗力。单纯的喜欢那片星空~男教授太帅了!!!!!!!!!!!
老婆很喜欢里面那个男物理学家。郁闷。
很震撼的纪录片
文艺科教片。。这个commentator好自恋!我还想知道天体生物学家都在研究神马。
于我而言,教授也是太阳系的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