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我觉得,好多人说这个剧烂尾,其实我觉得,这个剧太牛了。
先说导演的拍摄手法吧,律师的皮肤炎每次都跟案件反转有关系,这应该都看得出吧。然后,说个印象最深刻的,之前每次律师来牢里找贤秀的时候,是从来都没有光的,就好像是一个很封闭的环境,没有窗户没有光亮,但是贤秀的眼睛里是有希望和挣扎的。但是最后一次律师来看他的时候,是有阳光洒落在两个人脸上的,轻描淡写地对他说找到凶手了你可以出去了,但是贤秀脸上除了阳光几乎没有情绪,他已经很麻木了。
他出狱以后走在大街上,他很自由,但是这么大的世界,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是没有什么归属感一样,这跟第一集里他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走是可以前后呼应的,然后他在便利店买了东西抬头看摄像头跟他第一集在车里看行车记录仪时也是首尾呼应的,他现在可能看什么都很讽刺,对比他在牢里拍的那张照片和出狱后在便利店摄像头定格的照片,环境不一样,他自由了,但是他看清了真正的现实,而以前就算他穷他在学校是个大学生,他一样沉浸在自己以为的很快乐的世界中,但是这一次的杀人案是让他看清现实,他看到街上很多人走路公交车上很多人,世界上有那么那么多人都那么开心,但是他只会觉得他们的开心都是假象,因为现在他是真正看清了。
他出狱的时候他爸妈来接他,妹妹没有来,妈妈之前坐在下面听审的时候,就是给人一种她儿子杀人了的感觉,说白了就是不相信他,然后甚至放弃他,不接他电话,他跟妹妹打电话,她把他们家所有的不幸都怪罪在了哥哥身上,却没有问一句哥哥在里面过的怎么样有没有被欺负。出狱来接他的车是大哥托人弄出来的车,所以他愣了一会儿发呆了,出狱他们一家人吃饭,好像是很开心终于能团圆了。可是妈妈却没有准备一块肉,这里有一个可能是打官司打没钱了家里本来就穷,还有一个就是他们并没有觉得他出来也是好事,根本也没重视。然后妹妹对于自己之前对哥哥的责怪一句也不提,父亲努力在圆场,这个家信任他的人只有父亲了,但是生活太苦了,他们家人也没有办法。
他站在楼顶,把烟扔下去,随后紧接着响起来警车救护车的声音,好多人说他跳楼了,这个结局挺开放式的。但是我觉得他并没有跳下去,因为就算他现在对于自己的生活或者是外界这些其他人都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是,所有人都不信他的时候,大哥对他的无条件信任和保护,还有他被律师感动了无数次的泪水,律师一直一直很信任他,律师只是在为正义行事,他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黑暗,他就算穷就算没钱,他也不会接家暴男的案子,他只接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案子,他也在用自己方式去对抗黑暗,而且结尾彩蛋中他也确实一直在这么做,他的接单价格还是没有变,或者他这一辈子都是这个价格,都是这样平庸,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律师这样的人,心里总比一味锁定凶手而不去认真查案的警察和只听从警方而不自己做准备工作一口咬死人的检方要更好受很多。
其实我认为,就算贤秀他现在无论对这个世界有多少失望,他都不会选择跳楼。不会觉得自己再生活下去没有意义,因为在他这里,律师和大哥的存在就算在别人看来再微弱,他们都是他的光,或许别人会觉得很渺小,包括看剧的我们。但是贤秀也绝对不会辜负他们,他会替大哥好好活下去,因为他的本心本来就是善良的。
至于结局里,为什么没有拍出来凶手怎么杀菊花的,他怎么做的,他为什么,又为什么是十三刀。都不重要,因为这个剧本来就是用来讽刺和批判的,他们没有人在乎谁是凶手,除了律师,甚至贤秀都不在乎谁是凶手,不是嘛?为什么也不拍出来律师和前妻和好的后续啊,为什么没有贤秀重新做人啊,为什么会让大哥突然就死啊?其实我认为就是想表达在这种黑暗的形势下,或者是这样虚假的世界中,人们自认为的幸福根本不重要,因为它太脆弱,很容易就被碾压消灭,就像大哥一样,他很强,他坐在牢里也能管到外面,为什么,因为他有钱,但是最后还是突然就死了。导演就是想表达都是虚的。都是假的,就像剧名一样,菊花死了不重要,怎么死的不重要,谁杀的也不重要,哪一天死的也不重要,甚至没人关心她,她身边的人甚至都有杀人动力,她死的那一天,贤秀被抓起来的那一天,都不重要,只叫某一天。
最后就是想说。贤秀肯定没死,起码在我这里是的。再微弱的光,对于贤秀来说,都是救赎。如果没有律师,他可能都要自我怀疑有没有杀人。如果没有大哥,他可能早就死在监狱里了。其实无论人活着有没有意义,但最终的结局是他出来了,他活着出来了,重获了自由,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念想更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达到的。于他自己而言,他会想要活着,因为他现在不像第一集第五集的他,他变强了,他变得通透了,以后他也会努力去生活,不为自己,也会是为了大哥。
(文章稍微有些长,你忍一下😊)
先说下都教授这次饰演了位有些嘴笨又冲动、胆小懦弱的穷困大学生,没有任何违和感实在是驻颜有术啊,演技也是很在线。把小人物面对强大的司法系统所呈现的性格表象,表演的非常形象了。只是我们在看时,心理总是期待着他能瞬移,离开这些祸害,或说希望他能反败为胜,戳穿那些邪恶嘴脸,然并未如此,他是一败到底,可能这反而是触动我的地方吧。
主要剧情是讲都教授饰演的大学生因为一夜情而产生误会成为了谋杀和他发生一夜情女人的嫌疑人,他和他的律师为洗脱冤屈而激烈斗争的故事。刷完此剧呢,主要还是引发我对司法制度的一些浅薄思考,剧中的司法制度几乎是韩国司法制度的影射,而韩国的司法制度大多是采用他们美国爸爸的,而美国的司法制度其根源是来自英国,此剧也是翻拍英剧《司法正义》,但这些我就不深究了,所以我重点也是想说说美国的司法制度。
众所周知,美国是属于三权分立的制度,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机构相互制约平衡。对此,有个很直观的感触,就是代表美国行政权力机构的有好几任总统曾在在任时,收到司法诉讼,如尼克松、克林顿,川普等,所以无论你是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那是否会让人以为是美国司法系统的独断与黑暗呢,搞的总统都不能安安稳稳当总统,享受着这个国家赋予他的权力,并非如此。首先那些总统确实犯了事,人无完人嘛,有法必依,锱铢必较。然后司法部门除司法系统外没有任何行政权力,且美国刚开始建设三权分立时,司法还是属于最弱的一个分支。而且司法制度中恰恰有很多保护人民或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财产等的一些规则条款。
如米兰达规则,就是警匪剧中常听到的“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用作为你的呈堂证供……”,要是警察叔叔抓你时没说这句,所有口供无效,正确回答“我要找我的律师”然后沉默,行使自己权利,可能还能为自己开脱😏;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主要是保护当事人的基本人权;
还有未有搜捕状得到的证据或未经当事人同意搜查的证据全部无效不能呈堂,海派大叔周立波在美国因被警察在其车中搜到枪支与毒品,但未经周立波允许搜查,最终无罪释放,庭审结束笑的可开心了;
超越合理怀疑的证据,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辛普森杀妻案,事实几乎已确定辛普森是杀了他前妻(从之后死者家属对辛普森的民事诉讼佐证,问题证据指向等判定),但呈庭的证据破绽百出又有警官作伪证,最终没有超越合理怀疑的证据,无罪释放;
还有个很重要的陪审团制度,就是说案子的最终判决人是有12个普通人组成的陪审团判定的,辛普森杀妻案就是陪审团最终判决无罪,而法官主要职责是维护庭上秩序是,是否合法理,所以就会有很多犯罪的戏精在陪审团面前表演。
对于后面两点,在司法制度中相对比较重要,再作些解释。先说关于“超越合理怀疑”这是对证据链的一种非常严格的标准制度,也就是说证据需要经得起一切合理质疑的推敲,不存在任何的疑点,才能作以判定依据,就比如上次说到未有搜捕状或未经当事人同意而搜查的证据无效,它的合理怀疑点就在于,可能是警察叔叔出于一些原因伪造的[惊讶]。辛普森案就有涉及到警察未经同意也未有搜查证在辛普森家中发现了一些非常关键的重要证据,最终证据差点都不能呈堂,因为检方强力要求,警察辩解才得以呈堂,但这已经成为了漏洞,已经成为了合理怀疑点,所以也就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再说关于陪审团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这也是争议性比较大的一个制度,都有说绝对不是好的制度,但也绝不是差的,也可说没有比之更好的。
有看过一部老电影《12怒汉》的会有深深的感触,12个陪审人员都是很普通很普通的公民,充斥着主观、偏见、无知、歧视、浅薄、人云亦云,轻视生命等缺点缺陷,首次投票只有一人秉持着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持反对意见,他反对的不是那位住贫民窟有前科的18岁嫌疑犯不是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虽然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他反对的是证据存疑。最终他说服了其他11个人,证据中有很多疑点,统一投票嫌犯无罪(但不代表确实没杀人哦,只是证据存疑不充分)。
但这样的情况不代表都有这样的可能性,都有这么幸运,有可能12个陪审员会在5分钟内就投票确定嫌犯有罪,从而误判了一个清白的人,将他送上电椅执行死刑处决,或正确的裁决了一个罪人,或也可能放走了一个凶手,都有可能……这些都是这个制度不完美的地方。1994年的辛普森案因这些制度,某种意义算是逃过法律的制裁,逃过正义的审判。我们感受到司法的缺陷,正义的缺失。
但同样94年我们国内的湖北佘祥林杀妻案和后来02年河南赵作海杀同乡案,都是等到“被害人”,“复活”后回到家乡,两位“凶手”才得以死里逃生(一审都是判决死刑,可能就是因为存疑太多,都未能大胆的执行),沉冤昭雪,但那已经是10年多之后了。我们也不必去共情他们这10年多之久的心理影响,生存状态,来作过激的思考和言论。但却要理性思考的是对此的司法系统,证据采集,裁判过程等,难免会使人质疑。那么这又会让我们有什么感受呢。当然这些都是一些相对极端的案例,不具有普遍性,但这些案例后面的制度合理性却是要发人深省的。
回到《某一天》剧中,此剧本就是揭发韩国司法系统黑暗的剧,主要他们还是采用美国爸爸相对比较民主的司法制度,但也同样是充斥着滥用职权、司法交易、破坏规则、轻视人权等。这就难怪都教授在剧中受到无以言表的委屈无奈,以至于他慢慢的积攒着对司法系统对体制的失望,到最后也直接放弃做个坏银得了,跟着都志泰哥哥在监狱快乐的玩耍。
对此,当然就会有人说,辛普森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也是因为他很有钱,他请了很强大的律师团,确实如此(顺便再骂下我,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崇洋媚外,吧啦吧啦……don't care)。但也不要忘记他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也是基于在法律之下的行为,他并没有把他的钱用来贿赂司法找找关系等解决问题。要是关于他的证据链不存在不该发生的问题,他也是逃脱不了的,这些也一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那么对于在法律之下用钱请律师解决问题和跳到法律之上通过关系利益解决问题,哪个更有失公允呢。
民众会愤恨正义得不到伸张,但正义也不会缺席。大家也应信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道义上谴责,但也必须接受和坚守这程序上的正义,判决的公正,这是大家共同遵守和维护的规则。在美国宪法的《权利法案》中,第四至第八条都是关于在司法方面民众或疑犯的一些权利保护。美国的司法制度和体制也始终是基于在宪法之下不论贫富贵贱平民亦或权力层而良性运作的。这也能说明规则在一定时期内的可持续性。
关于“程序正义”,通俗讲就是看得见的正义,是指从案件的开始到最终判决,这过程中在法律的规则和精神之下,始终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能够完全得到公众的信服,符合公众对公正、正义的要求。上篇举得我们国内的两个极端的案例就是属于没有符合程序正义,委婉些说,判决有失偏颇。
是否追求程序的正义,才能体现判决结果的正义呢。法律第一追求应该是客观事实,即程序上的正义,再去追求结果判决上的公平正义,最后才是价值观判断上的正义。这应该才是符合法律法理和精神的既定顺序。若法律只追求道德上的正义,难道就不会变成道德的侩子手吗。貌似这样的悲剧故事古今中外还是不少的。
其实这一切还是源于美国建国精神的体现,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司法制度也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建国精神的需求。美大法官霍姆斯认为:“罪犯逃脱法网与政府的卑鄙非法行为相比,罪孽要小的多。”滥用权力贪污腐败造成的社会危害,要远远超过普通犯罪分子的影响。所以,夸张些说对于罪犯哪怕漏网一千,也不冤枉一个。更不希望法律变成了权力的武器。
相比较美国的司法制度我们的司法系统,多少还是有些脱离不了法后王的思想桎梏,所以也多为诟病的人治大于法,可想而知规则怎样才说了算。所以就产生了以打击犯罪为核心的司法系统,但这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过度执行,立功立业的欲求,也是容易大于追求法律公平公正公开精神的需求,以至于多少有些成为政治目的的工具化了。还有若是一个完全没有罪恶的社会出现的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作恶的权力已被统治者独占了。
而美国司法制度多少有些法先王的意思,因为他们司法进步的脚印都是由最高院的一个个判例组成的。但这却也是文明进步的阶梯。可是法先王的先进思想在我华夏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诞生了。却也无法逃避的是法后王也是我们两千多年前的糟粕。不过我觉得经过两千年历史的经验,也足以证明其危害性,难道不该试着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吗?
最后再说回剧中,在结尾部分有种悲凉的真实感,司法无视程序正义,无视陪审员的决定,当法官说出“根据陪审团的多数决议宣告了无罪,不过陪审制的法庭,陪审员决议结果仅供参考……”放大了说,这是亚洲文化思想与民主自由思想冲突的缩影,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为了他们的新时代、新文明在找寻新的思想根源从而迷茫的原因吧。不过这也已经迈出了一步,谁知道他们后面的路会是什么样子呢,但起码中影与韩影的差距是事实。
最后,因为律师的坚持找到了真凶,都教授又很乌龙的被无罪释放了,司法方面经过粉饰居然无过反而有功,回到社会的都教授也早就看清了这个世界,无非只是个更大的牢笼。我相信艺术源于生活,剧情的刻画是一方面,现实中残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的。这也就是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的诠释吧。可能他看到的世界已不再是之前的五彩缤纷,而是整个的蒙上了一层灰色。(完结)
(我的公众号“孙立行观”,也有分享,喜欢的请关注)
(金秀贤新剧《某一天》剧评 下。版权归原作者“自在净琉璃”所有)
表演的本质是反应,所以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这么做。
提前切入的画外音是新闻发布会上检察官的朗朗发言。发布会现场被收入电视屏幕之中,推移镜头显现出观看发布会的贤秀的背影,镜头调转,呈现出贤秀的脸。你试图在那张脸上寻找到愤怒或者激动或者畅快,然而好像并没有,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这似曾相识的慷慨表演,然后一偏头,一瞬目,掉头而去。他叹息了吗?他冷笑了吗?好像没有。他只是离开,把检察官喋喋不休的自我夸赞丢在身后。如果说观众还在等待一个平反昭雪后的道歉,那听过百十次这套说辞的贤秀自己,则什么也不期待。
手松开,烟蒂坠落,随着一声从耳边坠落的音效,接着是7秒之久的黑屏和一片死寂。镜头渐渐调亮,天台上站着的贤秀的侧脸终于在黑暗中重新浮现。中近景中的他,依旧还是刚才的那个姿态,目光依旧望向深渊。此时导演选择了自然音效,城市的噪音远远地弥散开来,夜风吹动他的衣衫,胸膛起伏,深深呼吸,他好像在积攒某种勇气。你试图猜测,却无法从他毫无表情的脸上,判断他究竟是要向前一步还是向后一步。就在此时镜头却突然加速,挟裹着重新响起的音乐,仿佛从后方袭来的风向贤秀推去。观众被这样的镜头语言再次推向不安,不由得急于了解贤秀最后的选择。此刻警笛响起,这是一个无限繁华但又四处潜藏着不安的城市。镜头毫不迟疑地继续向前推高,推向远方,最终把贤秀留在了镜头之外,也把贤秀的选择留给了观众自己去解读。
演员的表演究竟是情绪饱满,还是用力过度,是内敛克制,还是干涩呆滞,其实很难通过一个几十秒的剪辑孤立判断。既然生活中的情绪是有语境的,那么影视作品中的表演也无法脱离角色和情景。表演的本质是反应,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主体在做什么,而是主体为什么这样做。 因此,导演对情节、景别、角度、光线、剪辑、声效的选择,对于表演的最终效果影响莫大。天台这场长达4分钟的独角戏,导演给了金秀贤足够的表演空间,也通过镜头支持了他的表演,使得这场戏在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观众心里留下了重拳出击般的震撼。
在已经黑屏出现导演姓名之后,电视重新开启了一个“番外式的尾声”。这个尾声我认为透露出三个信息—— 其一,这个体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切如常,贤秀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客串角色的暗示); 其二,申律师的三流生活并没有因为这次胜诉发生任何变化——没有和前妻复婚,也没有成为知名律师(啊!这真让一部分观众不爽); 其三,申律师的内心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救贤秀的时候他一直走出警察局大门外才返回,这次他还没出拘留室就返回了。通过这样一个番外式尾声,导演再次强调了本剧的主旨:不是寻找真凶,而是通过一个年轻人的经历揭示体系之病。
总体而言,我认为《某一天》最后一集是电影化程度相当高的一集。在当代数码拍摄已经全面取代胶片摄影的技术环境中,电影和电视的区别究竟是什么?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来说,我认为是“时长”。同样一个故事,是要在两小时之内讲完,还是要在16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内讲完,这必然带来内容选择和表达手法上的区别。为了节约时间,电影中必须采用大量的隐喻、符号来简化表达,这要求受众更主动地思考并完成镜头语言的解码。相对而言,电视剧提供的细节更多,侵入性更强。
什么叫做侵入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贤秀在楼顶徘徊的时候,如果导演通过剪辑加入都志泰的身影,或者加入贤秀自己当初在校园中的身影,或者加入最初被收监的情景…… 就是在引导甚至规定观众的理解,这就是侵入性。 正如马尔库塞和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这种“侵入性”其实是很多观众乐在其中的。因为自主解读会带来不安定感,所以很多人期待导演把一切说得“明明白白”。与之相应,也有一部分观众认为,适当的留白造成的多种解读空间和不安定感,才让作品更有回味和后劲儿。
无论如何,《某一天》的导演李明宇的选择是相信演员的表现力,相信观众的解读力。他用无比凝练、无比简约、无比沉重的35分钟,写下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剩下的,他交给观众。
剧集到半,且在第四集进入正题并紧紧抓住了我,有了一吐为快的冲动。
第一集交代背景,所以节奏很快,只有50分钟,交代了许多事情,整集都没感觉到哪个镜头是多余的。而作为第一集给人第一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片的摄影和制作,包括片头和片尾,真是有电影质感啊。
第二集、第二集节奏缓了下来,主要就是让人物更加丰满,让该登场的人物都逐一登场。作为一个8集的剧作,我觉得导演这样安排得有张有弛是合理的。而且虽然是铺垫,但其实也没有不必要的剧情,甚至台词。比如申律师奉劝他的诈骗犯委托人应该适时收手,在公交车上阻止色狼偷拍,都在说明这位三流律师其实良知未泯。后面精英律师的助理,说自己没有刑事案件的经验,确实也不是说说而已,第四集测谎的部分就得到了印证,果然她都不懂得宣告权利,甚至不知道要先看一下测谎的问题内容。而她在一开始自以为跟上了风光的大boss表现出的雀跃,后面估计就会有多失望,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成长的人物。
这是一个司法剧,其实案件的悬疑并不是重点,监狱戏和庭审戏才是重头戏。第二集、第三集监狱戏的铺垫让男主几乎彻底精神奔溃,所以才会有第四集他对量刑交易的犹疑,对比第一集他已经逐渐放弃了坚持为自己辩白的希望。
第四集作为目前最长的一集,也是最精彩的一集,果然是进入了正题也没让我失望的一个剧。这一集让人最想批判的就是所谓的精英律师、警方还有检方。老警察为了退休前的业绩,使出了各种手段试图逼人就范,检方为了胜率同样也是利用男主的各种弱点咄咄逼人。而最让人厌恶的就是那所谓的精英律师,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抢过了这个案子,可是却连一点点的基本功课都不做,压根都不去见委托人,以至于男主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被警方和检方各种施压,做测谎的过程更是让人揪心。就这么一个所谓的精英律师居然不和委托人做沟通就擅自和检方做了量刑交易,然后美其名曰这是对男主最好的结果。看来她才是真正的不在乎真相是什么,而三流律师虽然一开始就各自告诫男主事实真相是什么不重要,但其实他从开始打心里就觉得男主不可能杀人,并且是强奸杀人。所以他其实对案子是很上心的,采取了各种行动了解真相。甚至在监狱里会见委托人时都想到了给其买内衣,存保管金,而这是连其父母都没做到的,这也是这剧到目前为止唯一让我感觉到有一丝温度的地方。虽然他被男主父母解聘了,但还是出于本能在跟进着案子,我想这时候他已经不再单是把男主当作委托人了吧,估计情感上已经有了一些羁绊。所以他在得知男主可能会要接受量刑交易时,及时地劝诫他前科的记录是无法抹去会伴随终生的,怎么可能几年后重返社会正常生活。幸好男主在最后时刻坚持了自己的主张,让这么微弱的烛光没有彻底熄灭。
至此,我想要为编剧和演员们都点个赞,虽然是改编剧,但让我忘了和原剧去做对比,这应该就算是改编成功了。这是一个需要用心去看的剧,有多细节需要观众自己去发现和体会。全剧演员的演技真的都在线,包括让人觉得对司法和正义是莫大嘲讽的警方、检方和精英律师,都演得让人印象深刻。作为男主的金秀贤,他自己在访谈中说选择这个改编剧的理由就是本·卫肖,为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点赞。说实话,改编剧应该是最吃力不讨好的,珠玉在前,想超越何其难。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儿,所以为这份勇气和自信点赞,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觉得要吐槽。
对于表演对于角色,金秀贤应该是下过功夫的,他对男主的定位就是单纯而愚蠢,但最后会成长,虽然这过程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点。但是如果不是这么一个单蠢的人,又怎么会做出一系列错误的选择,让自己陷入了绝境。但你能因为一个人的单蠢,就觉得他活该承受没有的罪名么。他是犯了很多错,但他确实没有杀人。过程中他的惊慌失措、害怕到奔溃,包括第四集最后他内心的挣扎,当所有人都说自白接受量刑交易是最好的结果时,能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一个20多岁还在大学里没有涉世的年轻人,做这么重大的决定该有多纠结啊,而演员的表演让我随之揪起了心,这就是成功的表演吧。
我也是熬到三点多看完结局的那批剧迷。看到豆瓣上有很多人都在骂第八集的烂尾,对比我是不认同的,我来说说我对结局的不同理解。以下仅代表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大家最不满意的点,总结起来无非是这几点:没有看到出狱后的金贤秀和律师大叔的庆祝场面。没有看到律师大叔和前妻的再续前缘。没有看到金贤秀和那个律师助理患难见真情然后磕CP。真凶最后为什么会是个打酱油的啊?为什么有爱的狱中大哥莫名其妙的嗝屁了啊?喜欢反转的观众朋友甚至会觉得为什么最后没有看到之前预测的金贤秀出狱后邪魅一笑,原来凶手真的是他的大反转啊?这几种情况我一一解释。
1.为什么导演没有把结局设置成金贤秀是真凶,之前所有的软弱、慌乱全是伪装出来的,是为了脱罪。出狱后其他人都抱在一起庆祝欢呼,这时金贤秀回头,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邪笑!屏幕一黑,全剧终。我靠,这个结局想想都很过瘾对不对!那为什么导演没有这么拍呢?因为这么拍就和此片的中心思想背道而驰了。这部剧是韩国司法剧,韩国的这种剧类一般都是以讽刺和批判为主旋律,此剧也不例外。之前一直都是在描写警方、检方是怎么狼狈为奸,是怎么为了一己私欲置公平正义于不顾,如果最后金贤秀是凶手,那老刑警就变成了慧眼如炬的正面角色,那之前表达的一切都成笑话了。所以不能把金贤秀设置成凶手。
2.真凶为什么是个打酱油的路人甲?其实按照导演的思路,只要金贤秀是被冤枉的,那么真凶是谁根本无所谓。不要把这部剧当成推理剧来看,当成现实题材揭露司法系统的黑暗与腐败的正剧来看会更准确一点,揭露的过程就是剧中审判的过程。当你一边看剧一边骂警察和检察官不是东西的时候,导演其实就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所以不必纠结真凶,不重要。
3.为什么狱中大哥莫名其妙就被割喉领盒饭了?这也是我最喜欢这个结局的原因之一,具体一会再说。
4.为什么结局没有出现观众期待的出狱后大团圆场面?因为对于金贤秀来说,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外面早已变成了另一座监狱。从一座监狱换到另一座监狱有什么可庆祝的?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最后一集中金贤秀出狱后的状态,就算律师大哥要开趴给男主庆祝,你们觉得就最后一集里金贤秀表现出来的状态,他会去参加吗?他不会,因为经过这次的杀人案,他已经对外面的世界,特别是外面世界的法则产生了质疑。
金贤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第七集的小标题是“变身”
就是从这个时候金贤秀开始了改变。我看到很多网友说最后两集金贤秀黑化了,其实比起“黑化”这个词,我倒是觉得“自我救赎”更贴切一些。第六集结尾的庭审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金贤秀一直在哭,在发抖,在绝望的摇着头。他觉得冤枉,觉得委屈,但是却毫无办法。在这之后金贤秀不哭不闹了,剪了头发,开始锻炼身体,爆锤了刀片男,眼神也比之前坚毅了许多。
那是什么促使他这些改变呢?没错,是“失望”。对检察官失望,对法官失望,对众审团失望,对自己的父亲母亲妹妹失望,对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失望。之前指望父母帮助他,指望法律还他公道,后来却发现母亲不愿接自己电话,妹妹把遭受的所有不好事情全部全怪罪给自己,警方和检方一个个张牙舞爪想致自己于死地以换取他们的升职和荣誉。金贤秀见识到了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恶意,他发现谁也靠不住,唯独只能靠自己,于是他变身了,割掉了自己的懦弱,完成了自我救赎。
5.反过来讲讲为什么狱中大哥突然就暴毙了。
金贤秀的自我觉醒和救赎离不开这位人狠话不多的大哥的指引。当金秀贤发现了现实世界肮脏的生存法则之后,见识了亲情在生存法则下轰然崩塌之后,他几乎心灰意冷。这个时候还能给他一丝温暖和光亮的也就只剩这个狱中的引路人——志泰哥了,所以在败诉被判无期徒刑时金贤秀选择了不上诉。他已经对外面的世界失望透顶了,比起出狱,他更想留在志泰哥身边。
然而突然律师大哥过来说真凶抓住了,你自由了。这才是最大的讽刺,之前费劲心思想逃离却被判无期,现在只想留在监狱但是却被释放,亦师亦友的志泰哥在自己身边说被割喉就被割喉。金贤秀被命运捏在手里想怎么玩弄就怎么玩弄,一丁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不讽刺吗?这一刻我觉得金秀贤真是太可怜了,但是转念又一想,可怜的何止金贤秀,屏幕前的我们不都被捏在命运的大手中吗?
都志泰死了,金贤秀出狱了。家里的接风宴上母亲口口声声说着高兴但是一块肉也没有准备,妹妹对之前对金贤秀的责备绝口不提,父亲坐在一边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话好。金贤秀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出门后看着墙上“杀人犯”的喷漆陷入了沉思。
结局的最后十分钟没有台词,金贤秀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坐在公车里,站在市中心的楼顶。身上穿着最普通的便装,但就是显得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本身就是这座城市的一份子,为什么这时会显得格格不入呢?想到第一集第一幕了吗?同样也是没有台词,金贤秀骑着单车穿梭在校园里。为什么第一集第一幕就毫无违和感,为什么最后一集最后一幕就格格不入的让人心里特别不舒服。
因为这个世界已经病入膏肓了,第一集的美好都是假象,最后一集的残酷才是现实。金贤秀完成自我救赎之前可以与这个病态的世界融为一体,但是自我救赎之后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了。看到这里我觉得导演开头和结尾的这种对比他么是绝了,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宛如做梦一样的感觉。
还有一个画面耐人寻味。金贤秀去超市买烟,望着超市的监控图像陷入沉思。熟悉吗?这个监控图像跟监狱里的监控像不像?
我觉得导演可能是有意而为之的。这不正是从侧面说明了外面的世界是个更大的监狱吗?虽然出狱了,但你依然无时无刻不被监视,依然没有一片净土可以逃离。悲凉吗?但是你毫无反抗的余地。
最后金贤秀把烟头扔下高楼,俯视着楼下的芸芸众生。我一度以为他会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对于金贤秀来说,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更大的、更陌生的监狱罢了。
之前那个监狱只要坚信自己没有杀人就可以摆脱,但是现在这个“监狱”想要摆脱就只能一跃而下。我不知道最后金贤秀跳了没有,但是我只想替他说一句: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End.
纯属手打,从凌晨两点多一直到早上六点多,码字码到手软。如果这篇影评对你有帮助,那就给个赞鼓励一下我吧!谢啦~
为了剧情能够顺利发展,而把主角的人性扭曲,脱离现实,真不是一个好方法。
1. 都已经2022年了,1万个人里面,有多少个看到女主被杀死,而不是自己杀的情况下,会选择主角的行为?
2. 有多少嫌疑人也好,凶手也好,被诬陷的也好,会说出我不记得发生了什么这样的话?
3. 有多少人关在监狱中,自己的狱友上吊自杀了之后,会选择疯狂逃走的?
等等等等,细节书之不尽
如果有,那主角的性格就是极度内向,内向到扭曲,那这样一个人怎么样第一天偷了爸爸的车子去参加私人派对不成,半路上遇上女主,喝酒吸毒然后一炮震天响?
刻画人物性格要前后一致,不能矛盾,不能剧情要往哪里发展,人物就具备如何的潜在精神动力,完全是狗屁。
剧情不评价,我是来看人的,看到一个狗屁不通的人,牙痒痒
金秀贤这么大岁数了演大学生毫无违和感!而且好喜欢他演这种有点儿废柴的角色……c戏尺度也好大啊有点儿意思
收尾还是挺高级的哈,开放式结局在前面铺垫得好,确实会将整个剧集的思想性拔高一个level。从最初猎奇、香艳,中间对于法律“公正”性的“描述”,直到最后其实是道德困惑和拷问,对与错,能拍着胸脯说100%吗?最后检察官和金贤秀的对话很犀利,有没有罪是一回事,有没有错又是一回事,当错引发了罪,那怎敢说没有罪只有错呢?而wuli小金的哭和反复的“不知道”,更是将这种纠结推到顶点
看到第六集 不必纠结开头那位少年为什么三次有机会都没有自首 大哥靠山劲爆 贤秀哭戏扎人 律师脚气膈应 坏人太帅,三观正在重塑 观片过程真是享受弹幕和别人都不知道凶手是谁没法剧透的懵逼状态
甚至不用看简介就知道是翻拍的欧美剧,男主毫无逻辑的放纵,偷开父亲的车,不会开口让社会姐下车,人家让他干啥就干啥,吃冰淇淋不付钱,去陌生人家里喝酒磕药玩刀子一夜情,这种剧情在欧美剧里很常见但搁到韩国就很违和。除此之外,警察局内部布局也直接照搬国外,律师搞了个不伦不类的长发,又不是没见过邋遢的韩国大叔是怎么穿衣服的。金秀贤演技是很好,但是剧不太行,后面估计也不会着重描写破案,应该是想突出司法各环节的腐败和不公,让人没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金秀贤演大学生一点儿也不违和,代入感极强,期待后续~看到有吐槽第一集太多巧合的,原版英剧里这些都不是重点,不过是为了描绘司法正义的背景画纸,后面才精彩
翻拍自BBC英剧《司法正义》(criminal justice),这是继美国、印度后的第三次翻拍。原剧本敦实强大把司法制度从头黑到了尾(yi)巴根根,台词“This is justice. It‘s rough but it's right"感受下。当年原剧Luke Watson演技彪悍,而Ben Whishaw小本当年又是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又是裸戏以“颠倒众生的美丽”技压群芳,双男主吸粉无数,连同配角如女律师也都好评连连(英剧配角常出彩也是正常),这次两位翻拍能稳住就是成功。近期终于有一个大制作韩剧没扑街了
那个女生家里装修风格,我一下子想到了雪莉。R.I.P
第一集如此高能!!!
结局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一位普通的大学生被韩国司法制度黑暗和漏洞彻底毁掉,虽然无罪释放,但人格完全变了,再也回不去了,让人唏嘘,让人心酸💔💔💔,很有深度的好作品👍👍👍
男主吞下小药丸的那一瞬间 我就念叨 “活该倒霉吧”
最后两集,贤秀终于变身,墙内墙外一样,都需要生存,弱者被欺,强者存活。无论警方还是检方,都需要一个犯人,这就是司法正义。一点儿也没错。
金秀贤细腻的演技将如何展现?超级期待新剧上演😘
所有人都演的很好,监狱里的大哥形象超级高大,最后被偷袭真的令人唏嘘。结尾突然就抓到真凶了,突然就释放了,正义来得太迟了,但是他的人生却无法回到过去了。中段节奏稍显温吞,但全剧对于司法的讽刺意味还是很浓的,公检法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凶手而已,并不是真相。韩国监狱太可怕了……
节奏好奇怪……金秀贤的惊慌失措大特写太多了,刚看还觉得演技不错,但是不要一直重复啊!而且除了惊慌失措没有别的,就很emmm…… 去看了英剧原版,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四集弃。
小姐姐死得不怨,男主被冤枉不冤。加油站竟然丢烟头,吃冰激凌不给钱,和陌生人嗑药一夜情。翻拍总体剧情保持不大变,有细节改动。对监狱部分描写增加,突显了男主不管事发前是什么样的人,入狱使其性格变化产生了巨大变化,再也回不到曾经那个天真善良的傻孩子了。车叔演技太好了吧,本剧使我对金秀贤的看法也有所改变,演技还是挺棒的。结尾留梗,或许拍2,不知道和英剧二版,家暴案是否有关。
好看 完事
金秀贤完全剧抛脸啊,演技简直炸裂!非常精彩,剧情好紧凑!
这不就是韩版的罪夜之奔嚒
11.26晚上11点Viu与韩国Coupang play同步直播!上个月就早早下载好了App坐等直播!对一年才拍一部作品的演员金秀贤来说,能等到他的作品太不容易了,无比珍贵!每次都是全身心投入付出很多心血的作品,角色也是赋予超高品质的演技,真的等待也是值得的!昨晚看了第一集,完全超出预期值以上,不仅画面感,剧情节奏,人物关系,故事铺垫都非常好!完全是电影质感,喜欢秀贤的特写镜头,每个表情状态和自然反应都给人真实感! 单纯却又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没能抵住诱惑,做出的错误选择,从惊恐到逃离,一路局促不安,心慌失神,直至最后搜身被发现,突然崩溃大哭,前后的情绪起伏,细微的表情动作都拿捏的很到位,看的人心都揪紧了,实在太好了!比想象中要好很多倍,秀贤真的是不负众望的好演员!
金秀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