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郭明义》讲述了鞍钢工人郭明义助人为乐的事迹。郭明义深受劳动模范的父亲的影响,面对工作,他尽忠职守,毅然拒绝了外商七倍工资的邀约;面对苦难,他时刻冲向第一位,及时组织救援,挽回了国家财产;面对群众,他甘为孺子牛,连难得的假期也用来为白血病少年寻找干细胞配型。
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几乎是郭明义的人生座右铭,作为一名鞍钢工人,这些不计回报的帮助,将自己的生活水平拖向了“寒酸”,有人认为他傻,而郭明义面对同样是党员的报社老板,进行了狠狠地回击,他愤怒地反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先锋素质,不能只懂为自己谋福利,而要为民谋福利”;对于女儿的置疑,“为什么你总能找到比我们苦难的人”,郭明义用朴实地语言说道:“只要心里有就看得见。”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对党和人民尽忠尽职,与对家庭奉献自身时,郭明义同志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党和人民。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郭明义同志的义举告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党带领大家走出来的,是牺牲了部分人利益而换取的,当我们过上自己小日子的时候,一定要心系那些在贫困边缘挣扎的人们。
不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企业家,都应该具有一种反馈社会意识。就像郭明义所说的,帮助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心里有就能看得见”。
郭明义像邻家大哥一样亲善平易,友爱他人。他是一位工人,担任班组组长职务。我最爱看他穿着工作服亮相春晚的样子,戴副眼镜,笑容憨朴。郭明义很时尚,2010年就开通了新浪微博。他用三星智能手机发微博,发图片,也发原创诗歌。图片多以工地上的煤堆、机床、矿井、机车为背景,有时也关照花草和老伴准备的美食;那些诗洋溢着强大的正能量,歌颂党歌颂幸福美好的生活朴实可爱的人民。我也是郭明义的微博粉丝,他的粉丝现在多达2100多万。可见,慈善也是一种时尚,好人也可以成为潮人。
看侯勇主演的《郭明义》,感叹主旋律电影就应该由侯勇这样体健貌端、正气凛然、又红又专的角儿提纲挑梁。与郭明义相比,侯勇的气质里多了几分刚毅。但谁说生活里的郭明义不是柔中有刚呢?郭明义是当代雷锋,而且是活着的雷锋。他作风扎实,生活俭朴,不事张扬,永远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不是一个人在做好事,而是通过现代通讯工具潜移默化地发动成百万上千万人做好事。从这一点上来说,科技无罪而且有功。那些鼓吹科技使道德堕落的人可以闭嘴了……
如今各地都有郭明义爱心服务队的分布。看郭明义的微博是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儿。郭明义的事迹不是虚张声势得来的,不信你可以问问他身边的街坊邻居、工友同事,没有一个不折服老郭的品格:那真叫舍己为人、克己奉公啊!郭明义没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来,有的只是献几次血,捐几回钱,照顾几次孤儿寡母这样的平凡点滴小事儿。但滴水穿石、聚沙成塔,单丝不成线,群木长成林。凭群众的口耳相传,老郭的精神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可见好事也是可以传千里的,就怕你好事做得不够多,不怕你好事做得小。
郭明义人好,活儿好,心眼儿好。微博上戴着安全帽的那幅头像看着尤其暖人。像有的官员向大众公示自己的个人财产,他敢在互联网上向全世界人民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见他是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他做的好事不会搀假,他肯于并且乐于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值得全中国的公务员学习。人民不信任我们,是因为我们工作的透明度和诚意还不够。既然说没做亏心事,那为什么不预算细化、政务公开呢?不然百姓会笑话我们欲盖弥彰、做官心虚的。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做一辈子好事也不难,难的是生下来到死只做坏事不做好事。如果我们养成天天、处处做好事的习惯,把做好事当成快乐,当成吃饭穿衣一样的生理本能,则人能思安、民能乐业,国能中兴!
好片儿,我愿意给它7.8分,为了它的纯粹和用心。
看的过程我几度感动落泪。看了豆瓣评分确实让我意外,这样一部片子,怎么样都是能上7分的,却评分跟《小时代》差不多。
然后看了第一篇影评,终于了解了原来是豆瓣网民对于主旋律影片的一种抗议,刷低分,大多数网友可能都没有看过就评了低分。
其实刚开始我看影片之前,也对它有偏见,我总是会对这种显性歌颂的片子怀有偏见,文艺青年的共性,相信很多网友和我有一样的想法。
但是看了以后我为这种偏见羞愧,如果一味地只是因为影片主旋律,却都没有看过就评低分,那真是对这些用心的创作者最大的伤害。他们怀着满满的热情和爱来传递一些人类之间美好又无私的情感,如果你用心的看,用心去体会,一定会备受触动。影片几乎每一处细节都非常用心,从主演到配角每一个人的表演也都自然动情,相信大家都是在一种善意的感召下完成这个片子。
说实话,现在的观众很多或许喜欢看《复联》和《红海行动》这类的影片,却不了解,这才是真正深度的主旋律大片,只是好莱坞的主旋律很隐性,《红海行动》也是在商业包装和框架下的主旋律大片,本质上异曲同工,电影从本质上从古至今和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就是有很大的宣教作用的,我们确实无法避免。
相信,伴随着电影人们的探索,主旋律影片会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能被更多人没有偏见的接受,让我们去尊重用心的创作者,不要让他们寒心。
P.S.关于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改天我可以拉片,具体分析。
2020.7.6 谷雨,于北京
每次有这种带有红色情调的电影出来总会有很多愤青在那边调侃。你们到底是不是中国人啊。。有些东西做作我们可以拿出来批评!但是这种好人难道我们也要打压!难道真的你们就和那种在大街上围观的无知群众一样!那这样你还玩个毛的豆瓣啊! 你可以不为这部电影掏一分钱! 你可以 只看看不说话! 但是 你这是对别人的 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说起这个又让我想起那个建党X业来。。
有些宅在家里的人每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你们到底有没有切身实地的去考察人民群众!我推荐你们 每天去每个地方的 市信访局,去劳动局,去人事局,去残联,去工会你们去坐一坐,体会一下。。你们去权衡一下,有些人该不该尊重同情。。有些人 该不该恨!
举个例子,有些人在当年真的没有努力,真的是在玩,在浪费光阴,在单位虚度时间,甚至惹是生非。这些人大有人在。但是到了老年的时候却四处上访,为了就是要钱。。说到底就是钱。你当年干什么去了?你年轻的时候怎么不努力?不要说国家政策问题。。国家这么多政策大多都是为了群众好!但是真正实行下来却没有到实处。。这不是党的问题!这不是国家的问题!这完全是个人问题!这完全是个人的官僚主义问题!你们不信可以去你觉得有嫌疑的地方去实习。不是不愿意搞。是不想搞!是个领导的个人问题!冤有头债有主!最BS那种笼统主义者!就像一人迟到全班受罚一样!可笑!
话回到这部电影。我不会花钱去看!但是我赞赏这部电影。就算这部电影的导演和投资商打着红色标题来赚钱。我也不排斥!因为我肯定郭明义这个人做得对!他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学习去做好一个人!一个爱国家的人!
最后,其实真正 大家讨厌的人 就是那种 处处刁难人 却自己无所作为的人!!!就是那些打一星的! 给差评的人!
一切 是因为 系统原因给的 1分!我在这里声明 不好意思 没有说你们!! 我指 的是那些 不欣赏这部电影的人的一分!!‘ 因为系统给的一分 我和你们一样的心情!但是那些 一开始上来就给一分的人!我表示不能理解!!!
对于豆瓣评分,我还是很赞赏的。因为一直觉得豆瓣是一个精英所在地,是一群读书人的交流天堂。尽管偶尔看到一些小组内容的开放(不能称为粗鄙,很正常的生理讨论),也觉得读书人也可以偶尔幽默调侃一下。这帮精英,评出来的分,还能说没有价值?还能说不值得一看?
每次看电影、买书之前,都会先在豆瓣上搜索一番。如果分高,就看看评论,看之买之;如果分低,也看看评论,或看之买之。分数高,但不一定自己感兴趣,分数低,也不一定自己就不喜欢。豆瓣的分数其实是一种智慧或者说审美的加权,不可能所有人都给5星,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给1星。因为,既然这是一部电影,一本书,就会有其可取的地方和思考的价值。
这周,无意中听到两个同学聊起一部电影的豆瓣评分,《郭明义》,仅仅2.9分。电影被贬低的一文不值,评分过程也极其梦幻——最先上映时,水军不断刷分,评分一度达到7.0+,结果大家看不下去了,开始疯狂地刷1星,终于,变成了现在的2.9。那位同学以一种胜利者的口吻讲述了整个过程,可以感觉得到他对于《郭明义》电影的厌恶和对于他所谓的水军的憎恨,以及与他在同一战线的刷一星战友的骄傲与自豪。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没有看电影就说他很烂?为什么只要是你们心中所谓的颂扬党的电影,就一定要一棒子打死?只要是孔繁森、郭明义,就是党宣传的工具么?那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应该向他们这种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人学习吗?
你说水军刷了星,把分数抬高了,那为什么不倒过来想?其实本来大家对于他的评价还算不错,给了4星,结果一帮愤世嫉俗的、不管电影看过与否就给一星的道德卫士们看不惯《郭明义》的高分,开始疯狂刷,以海军之势让《郭明义》瞬间降至3分以下。当然,我这么想,也只是想想而已,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但是,既然不知道,我们就不应该妄下评论。
从《郭明义》的豆瓣评分,其实可以看到一种公众的社会态度。豆瓣,已经算是一个精英的部落了吧,就算是这样的精英部落,我们依然看到了他们对于这种电影的严苛与不负责任。我想,无论《郭明义》拍的有多好,只要里面的台词红又专,那么就是铁定低分。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其实我本身就有一种偏执,就是红又专的偏执。大家都在说d的腐败,d的无能,d的执行能力有多差,但是,你想过什么样的d能适合中国呢?一味地搬出西方那一套就一定能适应中国么?有些人说,改革。改革必然会有阵痛,不问结果,只要阵痛。阵痛之后,到底是不痛还是陷入永久的痛,谁能知道?所以,循序渐进,现在算是一种过渡阶段,谁都想让中国好,但是偏执地认为现在就是不好,现在就是最黑暗的时代简直是最无知的偏执,最疯狂地偏执。
偏执也是一种状态,没人可以随便评议他的对与错,好与坏。但是,将自己的偏执,偏执的存放于别人的领地,恐怕就是一种偏执的自私了吧。
这么多一星的还7分喇。。。当我们瞎了啊尼玛。。。
2012.3.21 17:10 好喜欢李沁啊
我一直在思考为何让这样一个中国满地都是不足为奇的普通工人能一下子跳到公众的眼前。活雷锋并非只是一个属于政治的标榜,当看完老郭各种义举和助人为乐、慈善热心时。我明白了这正是整个浮躁社会缺乏的道德和素养。知识水平也好财富收入也罢都不是能让社会进步的,真正的进步是每个公民最本质的良心!
瞥一眼,以为是郭敬明。。。
不如《第一书记》
看成了 郭敬明 。。。。。。。。。。
配乐烂成屎
旁边两个姑娘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恭喜本片荣获华表奖最佳影片,一同获奖的还有飞天,杨善州,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8部影片……………………
这片居然还有植入广告
我难过的在于 一个好人被一部电影给毁了 我们不要再纠结于评分了好不好 郭这样存在于现实中的人已经是个奇迹了 如果他依旧默默的存在于城市的角落 或多或少会感觉一种真实的存在 可是一旦这样的人“被宣传”“被电影”以后 我很想知道他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如果换成我 只有一声叹息了。。。
这一堆破五毛....... 都快顶的上这片的成本费了。
第三种人类欢乐多…
我是五毛 啦啦啦
终于被我截取到传说中的宏观调控了!是贡献了16年才被发现吗?是贡献了16年才被发现吗?一个党员干好事儿了就能说明XX党整体是好人吗?为啥非要宣传人家呢,难道就不觉得反衬自己贪赃枉法很可耻吗!
3.7都很假,92.6%1星居然还有3.7分。当然,比之前逆天7分还是好多了。从首页撤下不得不说是明智的决定。
笑点竟然奇多…这样的片子不应该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嘛…
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个好媳妇儿。
一部在外人看起来做作的主旋律电影,有人在提党,我个人不喜欢是否用党来评价一个人,不是党员就一定要像这样,而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当中其他贫困的人尽一点力。每年的感动中国,有多少真挚的故事,爱心需要传递,正能量需要传播,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冯远征对着广播电台讲自己女儿的那段,太考验演技了。。。话剧界出来的演员,果然都是用灵魂在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