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看似荒诞、实则令人心酸的法国电影(这个故事用话剧演出效果也会一样的好)!所有的村民都欺负一个“所谓”的傻子,想以他无足轻重的牺牲来换取村里十个头面人物的保全,简直同把一头没有知觉的牲口来作为贡品奉献在祭坛上没有两样——赤裸裸地展现出人性自私卑劣的一面!在所谓的头面人物这里,当他们命悬一线的时候可以把伊普的“牺牲”说得何其伟大,把他死后的“哀荣”形容得那么催人泪下,甚至还勉强地把最好的土地和数额巨大的善后费用作为伊普死后的补偿赠送给他家人。而战争在伊普去德国人那自首前戏剧般地结束了,故事的走向由此发生惊天般的逆转,对人性的揭露却也更进一步尖锐——这些头面人物伪善的面孔纷纷暴露:这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必须马上毁掉承诺伊普的补偿契约,以避免自己的经济损失。而主人公伊普心理瞬间发生的落差是这些头面人物毫不关心的!前一晚,他们认为伊普的牺牲可以通过作价(或通过死后哀荣的方式变相作价)来达成,而当伊普意外地无需牺牲自己时,这种作价也就失去意义了。此时的伊普在他们看来依旧是个呆傻蠢笨的家伙……他们无法体会当一个人决定去死时,这种决心和勇气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伊普在一个晚上发生了质变!伊普是真正的英雄,无论他的自我牺牲最后有没有遂行,他都已经是英雄了!这种主观上的视死如归是懦弱的头面人物无法企及的;这种以个人牺牲换取群体利益的英雄主义精神,哪怕有那么一些妄图自我成就的虚荣,都是无可指责的!因为生命是最可贵的……!愿意放弃自己生命的人,其他人还有什么脸面去非议他的行为和出发点呢!?傻子伊普是法国真正的精神贵族,代表了世风日下的年代仅存的那种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永远寄人篱下、不受人待见的他希望以悲壮的自我牺牲来换取周围人的尊敬,他极为享受前一晚全村人为他进行的隆重的葬礼预演,那一晚的他毫无临死前对人生的留恋,因为他知道自己死得伟大,并且有幸能在死前体会一番他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全村人的尊敬,他无比享受,因为他渴望被认可,哪怕付出天大的代价他都愿意实现这种心理层面的满足!!!因此,这是一部精神至上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文艺片!影片最后,无法接受惊天逆变的伊普神情恍惚,依旧视死如归的他甚至想沿着原来的精神轨迹就此自戕,来证明自己的确是勇敢的自我牺牲者,他要用行动证明给周围人看——他原本就“不惜死”!还好小男孩说出了心里话:“伊普,你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并且此时留声机中播放出雄壮的“马赛曲”。伊普这才扔下了准备自杀的手枪,因为马赛曲激荡中的他意识到一种更高层面的(国家的)认可和自我肯定,与其说他这时清醒了,不如说是他精神深华了……当然,如果是话剧,我觉得把伊普的结局处理成悲剧或许更震撼人心、更振聋发聩!
一部看似荒诞、实则令人心酸的法国电影(这个故事用话剧演出效果也会一样的好)!所有的村民都欺负一个“所谓”的傻子,想以他无足轻重的牺牲来换取村里十个头面人物的保全,简直同把一头没有知觉的牲口来作为贡品奉献在祭坛上没有两样——赤裸裸地展现出人性自私卑劣的一面!在所谓的头面人物这里,当他们命悬一线的时候可以把伊普的“牺牲”说得何其伟大,把他死后的“哀荣”形容得那么催人泪下,甚至还勉强地把最好的土地和数额巨大的善后费用作为伊普死后的补偿赠送给他家人。而战争在伊普去德国人那自首前戏剧般地结束了,故事的走向由此发生惊天般的逆转,对人性的揭露却也更进一步尖锐——这些头面人物伪善的面孔纷纷暴露:这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必须马上毁掉承诺伊普的补偿契约,以避免自己的经济损失。而主人公伊普心理瞬间发生的落差是这些头面人物毫不关心的!前一晚,他们认为伊普的牺牲可以通过作价(或通过死后哀荣的方式变相作价)来达成,而当伊普意外地无需牺牲自己时,这种作价也就失去意义了。此时的伊普在他们看来依旧是个呆傻蠢笨的家伙……他们无法体会当一个人决定去死时,这种决心和勇气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伊普在一个晚上发生了质变!伊普是真正的英雄,无论他的自我牺牲最后有没有遂行,他都已经是英雄了!这种主观上的视死如归是懦弱的头面人物无法企及的;这种以个人牺牲换取群体利益的英雄主义精神,哪怕有那么一些妄图自我成就的虚荣,都是无可指责的!因为生命是最可贵的……!愿意放弃自己生命的人,其他人还有什么脸面去非议他的行为和出发点呢!?傻子伊普是法国真正的精神贵族,代表了世风日下的年代仅存的那种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永远寄人篱下、不受人待见的他希望以悲壮的自我牺牲来换取周围人的尊敬,他极为享受前一晚全村人为他进行的隆重的葬礼预演,那一晚的他毫无临死前对人生的留恋,因为他知道自己死得伟大,并且有幸能在死前体会一番他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全村人的尊敬,他无比享受,因为他渴望被认可,哪怕付出天大的代价他都愿意实现这种心理层面的满足!!!因此,这是一部精神至上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文艺片!影片最后,无法接受惊天逆变的伊普神情恍惚,依旧视死如归的他甚至想沿着原来的精神轨迹就此自戕,来证明自己的确是勇敢的自我牺牲者,他要用行动证明给周围人看——他原本就“不惜死”!还好小男孩说出了心里话:“伊普,你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并且此时留声机中播放出雄壮的“马赛曲”。伊普这才扔下了准备自杀的手枪,因为马赛曲激荡中的他意识到一种更高层面的(国家的)认可和自我肯定,与其说他这时清醒了,不如说是他精神深华了……当然,如果是话剧,我觉得把伊普的结局处理成悲剧或许更震撼人心、更振聋发聩!
“二战”期间,罗马尼亚是一个复杂又不讨好的角色,因为领土问题,在德国支持下,先后两次跟苏联军队作战,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罗军队加入了德军阵营,随着德国法西斯的战败,这也注定了它加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结局。
即便在这种大背景下,罗马尼亚人民也并没有停止对于德军的反抗。博格丹·德莱叶的《永别了傻瓜》,让臃肿不堪的德帕迪约遭遇到一头银发的哈威·凯特尔。1944年8月13日,注定肥德要栽在神父老哈手上,谁让肥德是三十年前从法国浪迹到罗马尼亚的傻瓜呢。
一个德国兵被杀后,德军限令13日5小时前交出凶手,否则将处死村子前十位名人。神父当然首当其冲,被列出的十位名人大摆鸿门宴,请老德舍生取义,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灯,一会要上好的棺木,一会要十位名人的房产地产,还要葬在风水宝地。
为了保命,皆悉数应诺签字画押。德军来了,刑场已摆好,傻瓜也如约前来,让名人们松了口气。可德军开着车转了一圈就开溜,原来德军投降了。
人们在庆祝,失落的唯有老德,他想把所有财产赠给小男孩的愿望落空了。影片乱烘烘的闹腾对应着德国即将溃败的现实。问题是,导演煞费苦心,找来这如此卖命的二老,只是人约黄昏后,何况这几个角色对于影片并没有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也只是插科打诨逗个乐子而已。也罢,笑一笑十年少。永别了傻瓜。
2014.6.4
影2070:博弈式奉献。拿命换的应该很有谈判筹码。看人性一个个崩塌。
判断人格高下的,是最内在的内在。
前段黑色幽默,尾声赴死而来却是德国战败士兵撤退也不错,可惜他未举枪毙了那9个乡村贵族,而Alex坐在缺胳膊少腿的椅上目送他离开。(因为想到迷雾了,够... Alex后段角色定位模糊,有种邻村路人视感,或者说是午休从隔壁摄影棚去买罐头汽水的过路小家伙,功能性弱。另,Ido(是叫这?)有几个神情片段与北野武重叠
几次不忍其虚假做作退盘边缘,都被大鼻子的气场拉回来接着看
荒诞不到位 喜剧无张力 经此而已
高兴的太早了,德国人走了,苏联人来了。。。
虎头蛇尾是真的,本来开场心里默默打了满分,结果后面开始滑坡。常人想要活命,傻子想要留名,模拟葬礼,百鬼夜行,黑色荒诞戏谑都有了,却唯独没做深度发掘,好可惜,旁边的法国大叔不停叹气。两位评论音轨被清出场了,大快人心。
虎!!!头蛇~~~~尾 #SIFF2013#
好简单的故事,到结尾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结束了。前面铺垫很好,可惜结尾太没有力度。神经有问题的老兵听见马赛曲就会条件反射的敬礼,但在结尾处敬礼的时候扔了枪,怎么都说不过去。电影只值三星,一颗星给德帕迪约。
根据1972版本重新拍摄
上海电影节的许多电影给我的感觉如同早泄!刚要到高潮就无声无息的结束!
在腾讯视频看的。
这种60块钱比平时电影值多了!
两个欧洲影帝也无法拯救电影的平庸
6。战争背景的喜剧小品,孩子向往拿破仑的笑脸,以及唯一未受考验的真诚,大鼻子细腻的脸部表情。
我看的第二部英语字幕电影。关于如何忽悠他人成牺牲品、当英雄的故事,洞见人性的丑恶。不是喜剧,是哲理剧。
简单的主线,合适却又突兀的转折,可以看做一个人的史诗,也可以看做对人性毫不留情的讽刺,加上大牌云集的精彩表演,漂亮的让人窒息的取景。很棒的电影。
#SIFF 莫泊桑般的辛辣讽刺,但结局太拖沓,突如其来的惊讶感在画蛇添足中完全失去效果。小镇和原野的风光拍得相当美,音乐超赞,特别是结尾出字幕之前那首。德帕迪约演的真好,可惜了。而且这地方的设定到底是哪里啊?所有人都说着口音怪怪的英文。。。
上海电影节上的小惊喜,恶搞背后有着对人性伪善的辛辣嘲讽和深刻剖析,不辱东欧电影的盛名。大鼻子德帕迪约演一个被人忽悠的傻大个,应是他近来演得最好的一部。这片没见怎么宣传,名不见经传,但绝对值得一看。
這是一部一波三折的荒誕劇,劇情如同鏡子折射出所謂高貴家族的虛偽面具,宴會進食的時候眾人故作淑雅,而後撕破臉皮的發作,最後目中無人唯利是圖,與天真率性的伊普做強烈的對比,并諷刺地使用鮮亮的色彩、歡愉的音樂作為佈景來訴說人世的悲涼,和那些唯一擁有童心的人的無奈。我很喜歡這樣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