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季居然就这么结束了...上周看完第9集的我还美滋滋地坐等这周呢,结果仔细一看介绍,摔!没有第10集???
当初看完第1集,我就认定是《黄石》肯定是2018年的优秀电视剧之一。如今看来,我简直料事如神啊!
这部剧最大的优点就是踏踏实实讲故事。
首先剧本过硬。故事情节围绕着男主角John展开,循序渐进的燃烧每个细节。第1集非常重要,长达1个半小时,完全讲清楚了剧中的关键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很多事情发生在观众完全没意识到的时候。但在导演和编剧的巧妙安排下,观众完全不会感到突兀,因为大家会马上意识到:啊这个情节前面有铺垫耶!
即使没有过去西部片里的黄沙与枪战,我们也能从《黄石》中感受到美国西部独有的野性。这也多亏了导演泰勒·谢里丹,他再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丰满而生动的美国西部。
之前有他担任编剧的《边境杀手》《赴汤蹈火》已经够好看了,这次他又亲自参与了《黄石》剧本的编写,请大家放心,导演泰勒·谢里丹完成的很好。他笔下的人物接地气、有人味儿,所面临的困境也非常贴近真实。
当然,男主角John的扮演者凯文·科斯特纳也是《黄石》成功的原因之一。凯文·科斯特纳本身就很善于表演硬汉角色,早年他在自编自导的《与狼共舞》中塑造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还有2012年的迷你剧《血仇》。《血仇》取材于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导致了美国两个州多年来的争夺和血战,凯文·科斯特纳在其中饰演两大家族之一的大家长,是个稳准狠的“恶魔”角色。
所以到了《黄石》,凯文·科斯特纳简直轻车熟路。他饰演的男主角强悍又固执,他的家族一直很强大,他更希望能一直强大下去。所以当遇到外来的侵占之后,他一定会团结整个家族来防止外来事物改变他的世界。
这个角色的设定本身就很丰富,凯文·科斯特纳的表演使其锦上添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坚强的西部牛仔、一个深爱着子女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一个残忍凶狠的家族领导者。
除了男主角,Dutton家族里其他几个角色也都非常引人注目。我最喜欢的两个人,一位是男主角唯一的女儿Beth,另一位是他在牧场的得力助手Rip.
女士优先。虽然男主角有三个儿子,可只有女儿Beth继承了他的性格,凶狠干练是Beth的常态。Beth早已靠着自己的聪慧与果断在商界打下一片天地,但得知父亲的牧场受到威胁、父亲自己也陷入困境之后,她二话没有,立刻回到了父亲身边,倾尽自己所有去帮助父亲。
剧中也通过分散在四处的细节,详细交代了Beth性格的成因。Beth小时候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子,甚至有些胆小,而她母亲却是个强悍独立的人。自然的,母亲也希望Beth能够像男孩子一样独当一面。
同时,母亲的死也是Beth永远无法跨越的心理障碍。所以成年后的Beth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她对父亲的绝对忠诚虽令人感动,但也让人觉得可怜。
男主角在牧场的得力助手Rip曾被人讽刺为“一条狗”,因为他对男主角的忠心比儿子还要儿子。所以虽然难听,也确实是Rip本人的真实写照。不过导演让他“狗的”有理有据。
首先,Rip小时候亲手杀了继父,因为继父长期虐待自己的妈妈。当年男主角毫无芥蒂地收留了他,所以他甘愿为男主角做任何事,杀人放火都不是事儿,报答男主角的养育之恩和知遇之恩才是Rip的人生目标。第二,因为从小就在Dutton牧场里长大,他和男主角的女儿Beth算是青梅竹马,俩人的感情线是剧中最可爱最性感的。所以,感情线的存在也无形中巩固了Rip的忠诚。
你得承认,在影视剧中,所有忠心耿耿的硬汉形象都很招人喜欢。这是为啥?
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尔虞我诈、精打细算的人太多了,能忠于自我、知恩图报的人成了稀缺。大家都喜欢忠于自己的人,可遇上了这类人又控制不住地占人家便宜。啧啧。
导演对男主角二儿子的塑造也非常成功。二儿子Jamie在前7集里一直是男主角的贴心小棉袄。Jamie是个律师,除了自己的事业,他专职为老爸打官司、收拾棘手的争端。而且男主角也需要有个亲信涉足政界,二儿子Jamie当仁不让。
但导演也在前7集描写了Jamie的弱点,比如面对问题时的软弱和犹豫,比如他更希望自己摆脱父亲的掌控、做出一番事业。所以在8、9集中,当父亲的目标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之时,Jamie最终选择背叛的结果也就顺理成章了。
遗憾的是,塑造了这么多完美的人物,导演还是漏掉了一个。《黄石》中不够完善的一条人物线,是男主角的小儿子Kayce。从头到尾我都没明白这个人为啥要和自己的老爸过不去。虽然导演也铺垫了很多细节,但它们没能够说服观众。
就算母亲早逝曾给Kayce带来莫大的痛苦,就算他老爸本人确实独断专行,就算他自己爱上了一个印第安女人。但以上所有都不足以支撑这个角色能一直与自己的老爸作对,并坚持到了最后一集。
后来我意识到,可能不光是Kayce这个人物的问题,还有他的印第安老婆,简直太烦人了,希望她第二季不要再出现,也请导演把握住最后一集的大反转,挽救一下小儿子Kayce的整体形象。
虽然观众都希望Dutton家族能够干掉印第安人、干掉政府、干掉房地产商人,继续谱写现代美国西部牛仔的传奇故事,但,《黄石》毕竟不是超级英雄电影,凡人都不可能永远成功,永远站在高处。会不会,最终我们发现会发现《黄石》里没有胜利者,只有牺牲者?
第二季可能得2019年6月才会播出,叹气。
咕噜本猫,没有修图
第一季没看完就看不下去了,看这剧我先查了一下,9.2分。故事背景,好家伙美国西部最大农场主,对抗外地开发商和印第安土著,这不妥妥的“西部权游”嘛,抱着这样的期待我打开了这部剧。但是结果却是一集一集的让我失望,首先,第一集确实能看,把该交代的角色都交代了,该去铺设的背景都铺设好了,比如 :达顿家族这个大“地头蛇”(老爷子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外地开发商,美国政府,以及新上任的印第安部落首领。并且这集我还认为导演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就是小儿子一枪打死了自己的印第安大舅子,为自己大哥报仇,但是我很好奇为什么他毫不犹豫的开了好多致命枪,毕竟对面也是自己家人(老婆的哥哥),我很期待接下来围绕这个线展开铺设。可是,结果呢?接下来就完全变成了家庭伦理撕逼大剧,首先小儿子杀人去警局直接摆平,然后花了很大一部分篇幅讲了小儿子和自己老婆孩子的故事,自己有骨气不想靠家里,然后带着老婆在外边过着苦日子,老达顿看着急想让他回家,然后他又选择回归家族带着老婆孩子去陪父亲,父亲想让他接管家业,可是他又果断拒绝,然后又走了,自己老婆在学校被学生误伤,然后脑出血送医院,就是这样有的没得扒拉扒拉的剧情。再说女儿的这条线,一开始给按的人设是上市公司强势女高管,可是这个剧情就5分钟左右,后边就是回到农场豪宅开始各种抑郁,痛苦,又介绍了一下原因,原来是小时候犯了错误,导致自己妈摔下马,没有及时救援,所以很自责导致自己磕药、酗酒来缓解抑郁痛苦,后边又和自己二哥,老爹各种撕逼,说好的不是要来帮助自己家族吗?唯一不让人烦的是二哥这个人设,高学历、律师职业,很有前途从政,对家里面也是兢兢业业,该做的都做了,然后就是不受老爹待见,自己忙着城里参加竞选,没有接电话,回家直接就挨了一顿打,wtf什么剧情?这里我并不是不赞同导演去细挖每个角色的故事,我觉得丰富角色的情感这是戏剧必要的,但是您没必要花5-6集的时间去丰富吧,那您直接拍一部《老牛仔的家庭生活》不就得了,或者把主线背景的人物(印第安首领、开发商老板、女州长)和达顿家族的人角色背景情感一起丰富从而推动大的剧情发展也行啊,这里明显剧本和节奏出了很多问题,没有主线剧情,我仿佛看了“权游第一集和家有儿女”的混剪。这导演您要拍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我也认了,可是你一上来就是各种大人物,动刀动枪的,结果后边就这?好比我酝酿半天了,坐到马桶上就是仅仅放了个屁……再说一下那一集导演自己加的“私货”吧,美国法律规定“私人领地神圣不可侵犯”在未经主人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私人领地是违法的,这是个去美国旅游的人都会清楚吧,老达顿都明确告知游客了,是个人都会在这种情况下立刻撤离吧,就算我没上过学的二大爷去美国也不会说出:“你有土地你了不起,土地就是用来分享的”这种话,或者也没有那个脑残导游还把这话翻译给主人吧,在我看来这是毫无逻辑的尬黑、硬黑。总之这剧后边那怕剧情飞上天,演员演出花,我也不会再追了,单凭第一季就是失败中的失败
”请你离开我家的土地”,这句话的意思不止是让你走出他家门院门,而可能是让你滚出他家所在的这个省。
中国有句俗语这样说:富不过三代;在西方同样有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的说法。甚至还有拿一人对食物的品味来评判其家传的:第一代吃饱,第二代人吃味,第三代人吃精。
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人让全家人都吃上了饱饭,第二代人让全家人都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风味,到了第三代人才会开始关注世界上那个地方产出的牛肉适合做成七成熟牛排。
千万不要以为哪一个世家的形成是偶然的,你甚至可以从这些衣食住行的小细节,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仪式感。就像有句网络语说的那样:"不要以为那是在装逼,可能是他真的自带逼格",这其实就是对一个人家教和修养的另外解读。
这部美剧的仪式感,可以说从代表了派拉蒙影业的标志性雪山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风卷残云般把观众所有的杂念吹散,这可是拍出了《教父》《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碟中谍》等等等等的那个电影史高度的派拉蒙,心存谦卑, 静听老者一言。
说起《权力的游戏》里的九大家族,每个观众都可能有不同的喜好偏向,比如大部分人会喜欢以冰原狼为代表的史塔克家族,又比如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喜欢以怒吼雄狮为代表的兰尼斯特家族。但是,每个喜欢《权力的游戏》的观众,是绝对不会认错自己喜欢那个家族的族徽和家族姓名的。因为一族的族徽和家族姓氏所代表的权力,是三位一体的。每个人都可能基于不同的原因强迫自己去记住那些其他家族的族徽和姓名,有的是因为爱戴,也有的是因为厌恶,也有的是因为恐惧。不要觉得你的感观是单一的,因为世人的那些爱戴,厌恶和恐惧,已经被世世代代地写进了那些家族的骨子里了。就像那些族徽和姓氏一样,已经如同标本化石一般,就矗立在那儿,见识过太多风雨而纹丝不动。
而本片《Yellow Stone》,就是讲诉这样一个传承了 132年的家族在现代社会所遭遇的挑战和机遇。这个家族有自己的独特而且唯一的族徽,有一个甩出来就能周围的人避让三尺的家族姓氏,有自己的警察局,甚至还有类似古代领主治下需要通过考验才授予佩戴族徽的‘骑士’。如果观众对中世纪欧洲的骑士制度不熟的话,曰本大名的‘家臣’,中国古代大家族的‘死士’也大概可以借鉴着理解一下。现代社会还存在‘死士’?说句不好听的,科技和法律都这么发达了,还能有这种东西存在?
所以说这是一部写实的美剧,架空演绎一个以140年前欧洲移民入侵本土印第安人土地以后宣告土地私有的白人大地主后代是如何以一种古典而又浪漫的牛仔姿态对待蜂拥而入的金钱世界和信息时代。他的家庭已经被每日一变的外部世界改造得天翻地覆了。
随着寄希望于继承衣钵的大儿子的意外死亡,让身体已经出现危机的大地主必须谨慎地挑选继承人,同时应对内内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故。
因为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里真的解决不了。就如同剧中的台词一样,全世界有能力买下这些土地的人,不超过十个。 所以当一个全球十大首富而且是坐拥全球最大私人土地财产的大地主,跟你好好的说请你离开我家的土地的时候,他的意思虽然很直白,但是你真要执行起来,恐伯真的要买一张飞往附近其他省的机票才行。
而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养的马,听不听话,然后和自己小弟骑上马到自己家地里看看有没有母牛生患子有困难的,说些有困难找ZF,一家有难大家来帮忙之类的场面话。而这些,就是他们家族一百三十多年以来,每天顶着那个三笔就能画成的族徽,说出来惊天动地的姓氏族人的日常,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仪式,只有这样,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才能证明你配得上那个姓氏和背后所蕴涵的意义。
而不是那些虚构小说里说的,早上起来飞到纽约吃早点,中午到日本吃牛排,下午去香榭丽舍喝下午茶之类的爆发芭拉。
所以,我们一起来睁大G眼,好好看看世家子弟都是怎么个自带逼格,还有这种逼格,都是怎么传给下一代的吧。
养牛很赚钱吗?可以贿赂整个州的公务员队伍?和开发商合作度假胜地抄高地价卖房产修赌场不香吗?自己不干还要档别人发财?干掉一个这么讲理的金斯顿有用吗?后面肯定会有第二第三个更不讲下线的开发商过来投资都能档的住?目光这么短浅产业这么low的人居然可以是一个州的地下皇帝这样编剧合理吗?把二儿子当做自己的夜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里明明不喜欢还要强迫二儿子放弃自己苦心的追求为自己的夕阳产业效力去螳臂当车的面对开发商,这样公平吗?三儿子灾星一个害死大哥还是个没有能力保护妻小的废柴却深得老爸喜欢?狗屁不通的美剧了
《黄石》中的这两位女人,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回味空间,对整个剧集来说也至关重要。
《黄石》做为派拉蒙电视网出品的美剧,默不作声杀到了豆瓣九分、IMDb八分半——
中文网络上的讨论声,却好像寥寥无几。
为啥在国内这么冷,大概传统西部题材向来就不是多数内地观众的口味;
看到不少人拿这剧和《权力的游戏》以及《西部世界》做比较,有叫好的也有唱反调的。
没有《权力的游戏》中的万千狗血,没有《西部世界》中的亦真亦幻,尺度尚不算张扬,角色全隐于故事——
比起前两者,去掉了这些可以炸翻热度的爆点,反而是我更喜欢《黄石》的原因之一。
老西部荒蛮故事、印第安保留地纷争、后工业时代社会渗透,三者碰撞,基于现实;
不用什么科幻烧脑或玄邪戏码,讲一段土地边缘浸满血泪、交织着暴力和谋略的现代史诗,足以让人神魂颠倒。
泰勒·谢里丹+凯文·科斯特纳的配置,一说你们也都懂了是怎样的绝妙画风;
拍西部就要拍牛仔——这几乎毋庸置疑,《黄石》也不例外,主要角色中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各类男性。
那么女性角色的定位呢?
本剧主打的两位女性角色,毫无疑问成为了剧中无可比拟的亮点。
故事、摄影、配乐,等等等等,都有太多可夸的地方;
而我们现在,就挑出这两位女性角色,专门聊一聊。
一个是达顿家族和外界斗争的焦点人物,一个是剧中印第安裔和达顿家族的重要纽带;
她们的设定,对整个剧集起到了怎样的关键作用?
男主角约翰·达顿的女儿贝丝·达顿,绝对是本剧埋下的最大惊喜之一。
最开始,她看起来只是个心狠手辣的企业家;
越到后面,越能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深度。
她的城府,她的忠诚,她的性感,她的气场,无一不震慑着整个剧的走向。
被招回家帮忙,憋在乡村闲下来了就到处怼人,跟谁都看不出感情联结,对老爹的忠心倒有点黑帮父女档的感觉。
不近人情、不通人性的高冷姿态,看似慵懒实际雷厉风行,随机的性爱、明显的心结——
一切都暗示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她好像什么都能看透,却也什么都不在乎。
但当剧情逐渐展开,她的决定性作用也显现了出来。
作为约翰·达顿这号人物的唯一闺女,她在当地的地位显著,和各路大腕皆有来往;
聪明的头脑,凌厉的性格,若即若离的态度和牵着别人鼻子走的能力,都给她的事业——或说是她父亲的事业,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这强悍到能一手遮天、翻云覆雨,又阴柔到能爱恨纠缠、纷扰皆受的女子形象,当然也不是凭空而来。
她的性情是否生来如此?剧中很快给出了答案。
尽管后来她回忆起,用她母亲的话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贝丝“比大多数的男人都硬汉”;
但母亲以幼小的贝丝难以接受的方式、甚至最后以死、就为给贝丝教训的举措,对于她来说,还是过于残忍了。
表面上,她比谁都玩得转、比谁都高傲、比谁都风流;
而她心里的那个小女孩,却也比谁都脆弱。
正是生命坎坷带来的这份默契与忠诚,使她成为父亲最强力的助手——
面对大哥的死亡,剩下兄弟里一个摇摆不定一个不想搅入浑水;
如果不是贝丝,达顿家族保全土地之战不会这么有侵略性,故事也不会这么戏剧化。
大家都以为她会以性与残暴玩弄敌手的时候,她却以更出人意料的策略,攻破了对方最薄弱的环节。
她向与她家人、遗产作对的所有人,亮出了她的獠牙——从来抢土地的富商,到理念不合的家庭成员。
爱搞大动静,真正的致命招却是无声的;
惹了老娘,都没好果子吃。
而对她没有恶意、没有伤害、真诚待她爱她、她也真正关心和爱的人,最终,她也不吝真心和笑容。
贝丝·达顿这个女人,看似是个破碎的存在,看似随时都会威胁到家族关系的运转;
她似乎有着毁灭一切的能力,就像她说的“死的都是我爱的”;
但正是她,真正成为了维系这个家族生存的关键纽带——
她或自私或无私的举动、蛮横的情绪和控制欲下,无一不显露着她父辈的精神,她的每次出场都仿佛伴随着征服的号角。
《黄石》中的另一名主要女性角色,以完全相反的姿态撑起了故事的另一半边。
莫妮卡的身世背景、生活状态和处事方式,都与贝丝截然不同,故而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但纵观全剧,两位女性各自的视角,不管是从作用上还是情绪上,都能算是平衡了剧情的两端。
莫妮卡又是怎样的人?
相较贝丝颇有震慑力的出场,莫妮卡从一开始就是个波澜不惊的形象。
她和丈夫凯西开着爱人之间的小玩笑,她沉稳、甜美、幽默、睿智;
她是一个妻子,她是一个母亲,她是土生土长的印第安女人,她是这片大地的孩子。
她对公公的微微介怀,也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和对孩子的保护,但她也并没有阻止、或是以任何形式干涉几人之间的交流。
她的角色,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处于“观察者”的角度,前面的部分被她主动调动起的情节较少;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她身上、在她周围人身上发生的种种变故,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角色。
尽管夫妻俩的立场较为中立,但莫妮卡的哥哥是维护保留地主权的狂热分子,她的哥哥射杀了达顿家大哥之后,被凯西乱枪打死。
暗流涌动的土地纷争,也由这一显性转折点,以暴戾的姿态浮现在了众人面前。
莫妮卡原本的存在,事实上代表着他们夫妻二人共同持有的“平和无争”态度;
但这以小见大的裂痕,成为了故事急转直下的关键,暗示着未来的爆发。
转折点对于两人的关系,对于整个巨大的家庭,对于整个州的政治动向,都带来了无法扭转的影响。
莫妮卡也由“观察者”的位置,开始向“参与者”转变。
凯西要开枪结束烧伤者痛苦时,她给出了允许;面对着亲友的自杀,她一语道出本质;凯西被警察带走时,她的沉着冷静、深情爱意,刻画得无比真诚触动。
她已成为了稳定剧情的一方:总在最需要的时刻,站在故事的天平另一端——没有土崩瓦解的那一端,让局面不至于彻底倾覆。
在“参与者”的角色站稳之后,她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朝着“主导者”的定位前进。
这全部过程中,她都呈现出静默的姿态——以不躁动的方式,只言片语引导着正轨行进。
从此处起,随着她的角色变化,她的家庭状况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儿子有了不同的生活,自己有了更优的工作,丈夫有了全新的开始。
有意思的是,这个转变过程中,表面上看,她完全是被动的——意外事件的不断发生,迫使她的角色状态向前推进;
然而仔细想想,根据莫妮卡本身的能力和魄力,这个角色注定要以这样的路线发展,不管有无选择。
随之而来的就是,转向“主导者”的角色这一过程,终于引发了以她为中心的事件:
而完全以她主导的事件产生了之后,便导致了她自己生活的失衡——辅助剧情线中,戏剧化的全新可能性,由此开启。
一向处于稳定状态的莫妮卡,也迅速转变为随时都可能呈现出脆弱的一方。本来在作祟的情绪,因为短时间内的诸多变化,也被疾速放大,她内心的矛盾开始叫嚣——
由“观察者”转向最终的“主导者”的过程彻底完成,她主动做出了彻底改变情节结构的选择。
做出选择的前后,也如一贯,呈现得相当缓慢。
至于她的选择是否合大家的意,正确还是错误?怕是众说纷纭,不做评论了。
塑造这个拥有平静力量的同时、也怀着强大动能潜力的女性形象,本身就特别有趣。
因为被平淡化了的出场而忽略?不可能的。
不管是上文的贝丝还是这里的莫妮卡,不管是惊雷般还是春雨般的角色,《黄石》中的这两位女人,带给我们的都是无限的回味空间,对整个剧集来说也至关重要。
-
文: 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这里面只有被rip从监狱里招来的那个吉他手是个正常人。
其他人都tm的不正常。
大哥死最早,二哥阴阳不定,女儿是什么体质? 老么简直就是个死神....
对了,jimmy也稍微正常一点,这剧就他演的最好。
酋长和房地产商也相当的弱智...特别是酋长,感觉就是特别关爱老么啊。
另:RIP太硬派了
西部日常枪杀埋人斗狗熊,贿赂栽赃炸停尸房;大儿丧命,二哥倒戈,小儿归家,女儿话事,农场黑道老爹腹背受敌。“恨我能让你不那么恨自己的话,我随时在这里。” Taylor Sheridan自编自导全九集,有点强,就是收尾太急太仓促了
从黄石可以看出谢里丹作为导演有多缺失掌控力,第一集情绪该起来的地方几乎全部痿掉,比起一脉相承的血仇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如此大的格局很难想象后面会如何展开收尾,当然整体品质还是在及格线以上,口碑差无非是因为韦恩斯坦制片,这帮媒体看个剧都要考虑一下zzzq真的不累吗
泰勒·谢里丹,西部题材专业户,部部拿出来都如雷贯耳,不限于《边境杀手》《赴汤蹈火》《猎凶风河谷》。难怪,德州是他故乡。派拉蒙看中这个IP,眼光独到,人设为最大亮点。
在找到人性的解药前,要和自己的人站在一起。
苍茫天地,难以容下浅薄的感情。看每一集都是莫大享受。
达顿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直到有一天牧场主捡到了一张照片,从此变得神志不清;而他的女儿偶遇了一个叫做威廉的男子,他们渐渐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不存在美劇慣常的分集導演和編劇,Taylor Sheridan獨立編導,呈現出難得一見的完整和宏大氣魄,無論人物、情節、製作細節皆呈現出一部真正意義的長篇“電影”,這是一部西部片框架的《Godfather》,法外之地的長篇家族史詩,熱切期待第二季!!
一部电视剧拍出《燃情岁月》的史诗感。近年看过最好的美剧初章,壮阔的蒙大拿草原和高山,牛仔vs印第安人vs现代资本,再加上大师级配音,好像梦回美国电影的黄金年代。#当无脑超级英雄片占领荧幕,好编剧都来做电视了# 强烈推荐
90分钟第一集节奏慢热,看到最后,戏剧冲突的点个基本人物介绍都到位了。卡司也很强大,取景地超棒。感觉一场大战在即,期待!
第一集就这么高能,开着直升机和印第安人直接开战,主人公丧子的悲痛为后续剧情开了个好头。一如既往的谢里丹风格,西部荒野与广袤土地的美感,人狠话不多的硬汉,暗流涌动的纯爷们感情。平常十分克制,但是爆发时的张力是其他剧作无法比拟的。
今年迄今为止最好的美剧了、比那个假冒的《西部世界》好很多
Kelly Reilly这个女儿绝了,每场戏都是惊艳,服。
蒙大拿州现代西部,牧场主、印第安人、开发商、政府在这篇毗邻黄石公园的土地上为了利益厮杀,没有对错, 狂暴凶残。城市是文明的黄昏,这片土地是文明的朝阳。达顿一家个性迥异,老爷子只是为了团结起来维护家族传承,悍守传统的大哥李、放荡不羁的贝斯、唯唯诺诺的杰米、离经叛道的凯西当意外扎堆发生在达顿家时走向了不同道路。印第安人与地产开发商的加入激化矛盾,黄石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当代西部片,达顿一家也是标准的美国精神体现。
看到最后竟生出一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悲壮。
凯文科斯特纳真是最适合的演员
太尼玛好看了…………隐隐有教父的影子…………分崩离析的家族和心思各异的儿女用桌椅喻指,亲人间的相爱相杀,却是彼此不明对方的爱。父亲犹如帝王般维系一个老迈的帝国,却能看到所有父亲的影子……最好看的戏全是家人间的彼此扶持以及渐行渐远。看似是茫荒的黄石,却是挣扎的世间。
泰勒·谢里丹TM吹爆!!!前一小时基本把主要人物关系身份性格矛盾描写的差不多了。选角真他妈对胃口。期待凯文·科斯特纳和吉尔·伯明翰的对手戏。地头家族,新旧土著,资本三权争霸,第一集就死人,三弟争议最大预测是真主角。感觉网剧比起电视剧集主创自由度更高赞。
谁不想做Beth那样的女人?!谁不想?!
当最好的编剧都来拍电视剧,怪不得无脑超级英雄片占领大荧幕。
充满了传统美国右派意识形态的一作 和左派当道的 新闻编辑室可以对比者看。看完就会明白,真正的右派或左派都是有底线 有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