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水爱逍遥子,巫行云爱李沧海,而逍遥子和李沧海互相爱慕,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终结了昔日三个曾神仙眷侣般在一起生活的好友的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总是想,她们三个的名字是不是由此而来?更令我困惑的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应该让李秋水和巫行云成为盟友,而她们却为什么反目成仇呢?
我特别喜欢金庸写的武侠小说,最喜欢的当属天龙八部,里面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遗憾的是至今未看过原著,众多版本中唯独对TVB的82版情有独钟。而TVB94年拍的电影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虽然改编了原著的本义,不过当成一个新故事来看未必不可。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小时候,时间久了故情节残缺不全。近两年在偶然在电视上看过几个片段,不过看的也不全。不过这三次看的时候我有一点未变,就是莫名地喜欢巫行云。看见巫行云和李秋水互骂“贱人”,甚至打斗,我的心始终偏向她。我不是很喜欢李沧海,她的性格偏内向,不过她温婉善良,相信也是因此得到了巫行云和逍遥子的青睐。而剧中的逍遥子却始终未露庐山真面目,只一背影示人。林青霞的演技真的不错,剧中李秋水秋波盈盈,风姿翩翩,只可惜她太自负,误入歧途,练就邪门神功却失去了珍贵的亲情、友情、爱情。她爱的人爱着她的孪生妹妹,虽长相一样,却性格迥异,是不是对她的莫大讽刺呢?
巫行云爱着李沧海,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很震惊,不过自己对此却并不反感。也许像巫行云那样坚强的女子,只有李沧海能打动她的心吧。
张敏的阿紫让我想起黎姿演的赵敏,真真是人与戏合二为一,惟妙惟肖,两人都古怪精灵,狡黠中带着些许善良,我是男子,也会为之心动。
当年的林文龙还处于青涩年岁,他演的虚竹虽没有黄日华的呆板,却也有些意思。很难与其之后演的布衣神相中精通武功和相术的李布衣联系在一起,也看出了他的成熟。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不管昔日多么亲密的好友也会因追逐名利、爱情而反目成仇;待一切过去之后,往事如过眼云烟,所有的爱恨情仇也终究不复存在。只是我们之间终究错过了这么些年,是否为时晚矣?
【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如今看真是神片。
如今我们再也看不到林青霞巩俐张敏这样的神仙级阵容。
当然,整部大片里有太多宣传大战:如今娱乐圈的争名夺利,都是天山童姥们玩剩的。
整部电影围绕#谁是天山童姥一番#展开。
关于天山童姥的名号,李秋水和巫行云争了好久,双方难分高下。
巫行云给七十二洞洞主种了生死符,洞主们只能唯命是从......
李秋水立刻嘲讽:天山童姥是你自封的呀?通稿这么猛,谁是真·天山童姥,你心里没有点AC数么?
一个是灵鹫宫的天山童姥,另一个是天涯海阁的天山童姥,各自都有簇拥。
七十二洞洞主虽然算不得巫行云的真爱粉,但毕竟有利益捆绑,算培养了一批职粉。
只不过这时候,职粉出现的时机不对,被对家抓住把柄嘲讽,巫行云气死了。
武林高手,除了要拼宣传热度,业务能力也是必拼项目。
拼武功的时候,还不忘靠气场型文案来彰显自家威慑力,毕竟每次围观群众还挺多的:
阳灵归元,宙霆动九天
阴灵护体,霹雳扫千里
「天大地大,我巫行云最大」,艳压型金句必须要有。
丁春秋PK少林高僧的时候,双方也要用文案互相碾压一番:
一柱擎天
天外有天
武林高手出场,都是自带文案技能,蒸煮直接下场撕,轰轰烈烈,地动山摇。
李秋水凭借丁春秋送过来的通天仪,选了「天狗吃月」的日子去挑战巫行云。
月亮能赐予巫行云力量,没有了月亮,巫行云立刻糊。
李秋水和巫行云如果单纯斗武功,不分伯仲。
这时候策略就很重要,李秋水心机很多,她知道如何挖掘对手致命弱点?她还懂得假扮自己妹妹李沧海,来套虚竹的话。
这一场,李秋水胜利。
巫行云的职粉立马倒戈,转投李秋水。
两边管理团队的方法也不一样,巫行云走的是严苛路线,加上有生死符的控制,有点类似军事化管理。
李秋水走的是「酒池肉林」路线,完全是散养式管理。
可说到宣传阵仗,谁能比得过丁春秋呢?
每次丁春秋出场,都是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应援阵容非常耀眼。
应援口号、粉头效应......丁春秋自成一派。
扫平了全真教和少林寺后,丁春秋很懂得为「星宿派」增强品牌星光度。
他甚至想让少林寺改名,叫「星宿少林分舵」,香火钱占七成,这种企业兼并争夺最高话语权,并且严格控制红利,丁春秋真是算盘精。
当李秋水战胜巫行云,要兼并星宿派的时候,丁春秋鸡贼地想推脱。
丁春秋野心很大,他先弱弱地带了一把节奏,让李秋水和巫行云内斗。说起来,丁春秋是李秋水的黑粉头目,先让两大童姥内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李秋水性格浮夸,原本是「天山派女团」里的舞蹈担当。
虚荣心极强的她,从不掩饰自己的各种大幅度表情。
也是因为这种典型的名利场型性格,李秋水很容易被带节奏,喜怒哀乐都能被带着走。
星宿派小花旦阿紫抓住了机会。
说起来,阿紫笑到最后,成为新一代「天山童姥」,源于她非常单纯的野心。
阿紫属于小算盘打得很精的人,她时不时会自导自演「我是女王」的戏码。
看得出,她对丁春秋早就不满了。
虽说业务能力很一般,但阿紫胜在机灵。
全程围观李秋水PK巫行云天上斗法,阿紫完全是用迷妹脸来围观的,因为她有女王梦,而眼下的两大女王就是她的榜样。
阿紫也很聪明,她不轻易站队,关键时刻,懂得装傻。
怕李秋水的马屁,也懂得抓住受力点,嘴巴甜也是要有策略的。
顺便也被李秋水预言成功:下次不做童姥了就让你来做吧。
虽然阿紫后面又转投巫行云,还成功地给李秋水种了几张生死符,但她的这种左右逢源和丁春秋还是有区别的。
阿紫是顺势成为新一代女王,她不需要灭了前任女王。丁春秋是要灭掉别人,成全自己。
阿紫对业务能力有一种渴求,最后打败丁春秋,她全程热血沸腾,执行力超强。
虽然吃了玉玲珑的红利,但她还是甘愿被李秋水和巫行云调教。
这部神片的故事线简单粗暴,却有着恒古不变的职场规则。
丁春秋一人独大,妄自尊大,树敌无数,不懂得强强联手的意义。星宿派撕遍各大派,相当于企业兼并过于频繁,兼并但不懂得管理,后遗症太多。他的眼里只有敌人,却不懂得共赢的利益。
李秋水和巫行云最后懂得强强联手,并且在关键时刻辅助新人阿紫上位,这才是团魂的力量。「天山派女团」真是slay,单打独斗大家都没有绝对优势,还不如强强联手。
首先,我不得不承认这个铁一般的事实:我是上世纪初期武侠港片脑残饭,因此严重抗议豆瓣评分太低下(PS:简介也写错了)!所以,我的起评分是7,然后有一个萌点就加分~
这个故事很简单。
一对双生姐妹(李秋水、李沧海)同时爱上了她们的师兄(逍遥子),但逍遥子的心眼儿没那么大,只爱善良的妹妹李沧海,同时她们的师姐巫行云也爱上了李沧海。李秋水、巫行云都因爱上不爱自己的人而相知又相互嘲笑。受奸人丁春秋的挑拔,两人间的感情进一步发展为“恨不得砍了对方”的高级阶段。这仙侠世界的悲剧是,奸人丁春秋不仅有神一般的企图,还有神一般的意志。数十年前就毒害师傅逍遥子,并且一直扩大势力,修炼邪功,导致这颗社会的毒瘤拙壮成长,直到危害江湖的和谐发展,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故事就此进入高潮,然后结束……
虽然我是脑残饭,但我的起评分也不是乱给的。在我看来,它凭着“是一部有诗意禅意的武侠片”这一评价就足以拿得上这个分。
诗意的文字
第一,三个女主的名字:秋水、沧海、巫行云都出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而这句诗又隐喻了他们的情感关系。其二,这电影有一系列诗般的台词,诸如“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一念不平,万恶丛生”、“人生得意须尽欢,笑看沧生红尘事”、“天山鸟飞绝,故人两相忘”……其三,各个宫殿的名字也是如此,诸如天涯海阁(阁字在广州方言中与角相同)、灵鹫宫等等。所有美词美句,不能尽数凡举。
诗情画意的视觉效果
特技虽不如现在电影的真实,但特技效果却符合电影仙侠片的意境。而且更不用说林美人和巩美人服装造型飘逸灵动,行止间的天人仙姿。若要评个整片的“最佳视觉效果片段奖”,则非以下这一幕莫属。李沧海、巫行云、李秋水在如琼楼仙阁的天山中轻歌曼舞,如梦如幻的场境令人疑似身处万仗红尘外的清气之地。
空灵诗性的配乐
配乐很有港产武侠片的感觉,打斗时的干净利落,感情戏时的抒柔缓慢,对剧情的烘托都比较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主题曲。王菲唱的一曲《只有我自己》婉转动听,为影片增色不少。
禅意一直贯穿在这部电影中,我在此略数一小个片段。
令我印象颇深的是电影伊始时,破棋局才能得到稀世武功的电影桥段。而这个棋局非一般意义的对弈,更是与心灵深处的执念对话。直白地说,如果你跨不过心里的那道坎儿,你将极易做出错误的选择,一生不得安宁。而且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人得到极致的武功却无足以凌驾它的心智,其害无穷。人生如棋,每走一步都是一个选择。看到电影这段时,我不禁记起两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一子错,满盘皆落索”与“一失足,成千古恨”。这让我豁然了悟:原来在中国人的语境中,棋局与人生竟如此相似。所以,为什么看似憨傻的小和尚虚竹能破局,而苏星河却不能?难道这其中没有透露着一种淡淡的禅意,让每个观众去细细品悟吗?
说罢电影的诗意和禅意,我得给电影加分。
电影进行到少林寺将被攻打时,方丈大师与虚竹的搞笑互动令人忍俊不禁。本来形象严肃的方丈大师在一瞬间像个老顽童般动作,实在是出人意料地好笑可爱。
在为电影大唱几百字的赞歌后,我还是得提出几个令人不满的梗。
其一是李沧海的一番“死去活来”交待得不够清晰,让人摸不着头脑。我推测应是李沧海为找玉玲珑要灵魂出窍,造成躯体假死状况。她找到并交出来后,又力竭死去。
其二是小和尚的退场有点不清不楚。好歹是个重要配角,无缘无故问了巫行云一句话就没了,令观众有点不知所云。
其三是关于丁春秋如何谋害逍遥子的情节交待得太过简略。为何李秋水对加害逍遥子的叛徒丁春秋毫无知觉,有点令人迷惑。这可以稍加详述。
其实造成这些不明不白的梗的原因就是影片时长太短,在一个半小时里要求讲清楚每个故事情节实在有难度。
对这部电影的“不客观的评价”,我得套用别人的一句话:我只要看到三大美女飘来飘去就很满足了,但你还有音乐、还有令人思考的、还有搞笑!一次满足我N个愿望,我不给好评你,不给你80分,我都对不起我的小心肝了~
在最后的最后,我想反思一下李秋水和巫行云的结局:两大女主角最终没有得到她们苦苦追寻百年的爱情,但也许她们得到了凡尘中最珍贵的赠礼——几许美丽的回忆,一份真正的宁静。在人生百年的轰轰烈烈过后,她们作出如此选择。那仍在挣扎生活的我们,终曲将如何演绎呢?
将迷茫思辨融入奇幻武侠的荒诞,将人间取舍抉择化作名利俗欲的争夺,这是那个时代港影的独特气质,也是天龙八部四字意旨,这个牛鬼蛇神醉生梦死的时代,人们拼命思索拼命求索,虽然思索不出结果求索不到结局,但这种思想挣扎的痕迹遗留下来就成为后世瞻仰的经典。
当时这部电影只是一般般,但现在回顾一遍简直是跪着看的!跟现在的电影对比起来就是神作!没一句不相干的台词,没一个浪费的镜头,每一个改编都恰到好处。编剧写的台词简直超越现在广告文案几条街,既有诗意有哲理深刻,剧本里还穿插着无数人生反思。少林方丈的双重思想让人即笑且悲,整部电影都浮动着怀疑和思辨,对世道转换的思考,对价值观的质问,但即使怀疑,即使明知道世道幽冥晦暗,还是凭着一己近乎痴傻的执念去飞蛾扑火,这个精神状态特别可贵,特别有趣,简直是那个时代港片的共性。
开篇我还懵逼为何逍遥派挺好的名字要改作天山派,难道只因为天山童姥的名头?直到嚣狂的李秋水也不禁意兴阑珊地吟诵:天山鸟飞绝,故人两相忘。~跪着鼓掌!这句诗改的太好了,是对这个天山派最好的诠释和诅咒。现在的编剧和文案,谁还会花这种巧妙的心思?现在的所谓有才不过就是文辞华丽的辞藻堆砌,随便背两句古诗词就装逼了,根本不会走心,不会有这么巧妙的改编和呼应。
巫行云和李沧海的名字更无须多讲,简直不能更诗意!与原著灵鹫宫相对应的就有了天涯海阁~天涯海阁,人间乐土,天涯海角,已然尽头,那么尽头之后是什么?极乐之后有什么?
还有一个侧面碾压现在电影的地方:作为整个故事的始作俑者,最关键也最牛逼的人物,无涯子,从头到尾没漏过脸的镜头,连死去尸身都被丁春秋一掌炸成渣渣~想象一下,这种角色如果放今天那是多少僵尸脸鲜肉男打破头都要争夺的角色啊,然后为了满足粉丝的意愿给无涯子会各种加戏加戏直到整部剧的走向完全跑偏~~当时那个年代导演编剧还真是很纯粹的,对自己电影的走向把控牢牢的,分毫不让,不得不赞叹!
镜头节奏感真心好,以前只知道赞叹青霞一代美人不可方物,现在仔细观察发现其实也算是她们生得其时,遇到了会拍戏的人,举个例子: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巩俐啊巩俐!都能在天龙八部里如此惊艳非常与青霞平分秋色!这说明什么?现在电影的衰败真的不能光骂小鲜肉没演技,电影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做成功的事,必须的方方面面群英荟萃,如果无法荟萃,那么就更该将就纯粹。
好片!!!个人感觉这是林青霞古装最美扮相,把一个嫉妒、好胜、得到一切后又神情落寞的李秋水演的入木三分,媚态十足。还说了不少名言:“天山鸟飞绝,故人两相忘。”对巫行云“天山童姥?你自个封的?现在假名牌多得是!”。对丁春秋“论武功、论才智她哪里比得上我,她只不过比我早两天入门的”、“你们在这吃顿饭吧,不过没菜啊~”。“再这么下去,神仙也要变神经了。”假冒师妹听完虚竹的话说“我真是太感动了”转身却小声嘀咕一句“气死我了”哈哈~~而那个年代的配音也的确是好!
张敏的演技也属一流,把机灵、聪慧又爱耍阴招的阿紫演的极其到位。“没魔就没佛,这个道理你明不明白!”最后终于得偿所愿做了灵鹫宫主人,颇有霸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林青霞就是这样的女子,美成这样子,而她自己却完全不自知。
昨晚重温了一遍,为啥豆瓣评分这么低嘞?
加上唱插曲的王菲,这片子真是女神如云啊。巩俐最美的扮相,可惜这类片子拍的少,把最美的年纪都留给了秋菊。
演员的气场是多么的重要!
CCTV6,奇片,抽了一根线索大加演绎,倒也不失原作意味,要紧的是这是一部做性别分析的绝好例子,缺位的男人(逍遥子),搞Les的女人相爱相杀神马的…… 2018-12-26资料馆重看:金庸魔改之老娘们儿大撕逼……这对白也太市井泼妇了吧哈哈哈。王家卫-杜可风的影响很深远啊……
用武侠包装,拍几个女人发脾气,甚是可爱。
噗…哭唧唧…童年的回忆毁了,记得租碟片看过好几遍,根本没想到是蕾丝情节啊。当年看的相当奇幻有想象力的视效现在大银幕上一看基本已经没眼看了,极其低劣的三毛钱特效@资料馆
人生如雾亦如梦,情如朝暮去匆匆ps其实觉得张敏更好看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人真是敢想敢干,把金庸原作抽出来一块改成了父权缺位的女性故事真是先锋大胆,即便放到现在也不失前卫,林青霞巩俐张敏三人更是光彩照人,就是落到实践上就变成了Biu~Biu~Piu~Piu的乱神片:手射激光原力移物瞬间转移,最后虚竹和阿紫还一人攒了一个元气弹,我踏马......
好多人不喜欢这个电影哦,不过我最喜欢看人飞来飞去,然后被巴掌拍的吐血~
有林青霞,巩俐和张敏还要啥自行车?!
好家伙这哪是武功啊,简直是星球大战,BiuBiu~地发光标跟激光枪似的,中国古人好先进!而且思想也很先进,古时已经开始有蕾丝边了。打小看的时候感觉就很好,现在回味也别有一番滋味,很不错。90年代的电影经典模式和那个年代的纯真记忆是永远磨灭不了的。“人生如雾亦如梦,情如朝暮去匆匆”
这片还挺神的,好像那个年代的电影脑洞和尺度都较开放的现代大得多的多,大概是包容性更广的原因吧,一直记得李沧海还是巫行云吟的那句诗“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雨月”,记了很多年
人生看的第一部蕾丝片,还算不错的商业片,美工加分。巩俐一扫村姑印象,在戏中美若仙子。话说林青霞、巩俐都是山东人,山东盛产绝世大美女,不同于南方的小家碧玉。张敏也正值巅峰,可惜的是古装第一美王祖贤此时已离开娱乐圈,如果戏里有她就完美了。
“曾经惺惺相惜,以为一生总有一知己,不争朝夕不弃不离,原来只有我自己。” 林青霞和巩俐暧昧的纠缠令人欲罢不能,一部很女人的电影。
当年这三位女主美得简直不像话,还看什么剧情,看脸就算是赚到了。
林青霞好美,好不喜欢张敏和巩俐。中间一大段错过了。男主不错。结尾滚大蛋的情节挺无语的。少林方丈教训弟子的部分蛮搞笑,“这么多人,怎么说是两个人呢?”“是两个人啊,一个是名,一个是利。”笑抽抽了。
江湖儿女日渐少,贱人就是矫情多。行云秋水俱耐寒,月里霜中斗婵娟,鸿飞冥冥仙袂飘飘,斗入天山第几峰,天涯海阁第几重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三个女人三种不同的味道。说不上哪个更好些。
重温。是童年时看过最仙气飘飘的港片,没有之一。借天龙八部的壳,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诗为原材,衍生化解出李秋水、巫行云、李沧海等几个女性角色,真是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