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ah,爱的方舟
The affair终于看完了。我跟随男主(奇怪,而非女主),走过了从盛年到苍老的漫漫人生路。
Noah这个名字,是挽救人类和万物生灵的方舟的缔造者,也是这部中年外遇、走过名利场的男主人公的名字。方舟的noah,用他的坚韧执着和担当,存续了地上的生命,护佑了万物的前程;而此片的noah,却在离家和回家的欲望交替煎熬中,在作家、爱人、父亲的身份交织中,领悟了生命的秘密:生命是一次受伤的旅程,永远在痛苦困惑中挣扎;生命也是一次被爱的旅程,永远在被疗愈、被呵护,生命更是一次付出爱的旅程,永远不要停止去爱。爱和伤痛交织蝶变,最后由子女来完成生命的接力,这就是人生。
Noah是个作家,他的创作力,来自他童年失去母亲的痛。母亲的离世,让敏感的他愈发孤独脆弱,而这样的气质,在靠近强大独立、关心他人的Helen时,一拍即合,走进婚姻,陆续养育了4个孩子。幸福的关系在持续了十多年后,在他以为他仍享受美满婚姻的时候,意外跌进危机。他遇到了龙虾餐馆的服务员,少妇Alison。一种几乎是神秘的激情让二人迅速卷入了一场不伦恋,而这无可抗拒的吸引力,或许是因为Alison也曾失去过至亲的人——她的四岁幼子。
童年失母的中年男人,经历了幼子死在怀中的少妇,这一对男女在人海中相遇了。如果说伤痛会遗传,那么伤痛也会互相感染,但却不是以痛苦的方式,而是以激情的方式。这种激情是要创造什么,还是要毁灭什么,不得而知;就如上帝当时决定要毁去人类一般的冲动和无名。他们毅然离开了原来的家庭——虽然并非完全是因为对方的缘故——重新结合了。如果说,这样一种所谓“伤害了无辜者”的自私的结合,总是会以悲剧收场,那么他们遭遇的悲剧,似乎更为残酷一些。
因为有了Alison缪斯的给养,noah写出了他的第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坠落》。这部小说给他带来了空前的人气,他情场得意,事业成功,但随即而来的车祸毁去了一切。noah和Helen因为酒驾,撞死了Alison的小叔子。虽然车祸的肇事者是helen,但是noah坚决替她承担了全部法律责任,“她是我孩子的母亲,不能坐牢,”他入狱了。在狱中,他精神逐渐崩溃,对家庭的愧疚,对前妻的负疚,对Alison的思虑。写作是解药,也是迷药,他似乎分不清真实和虚假,出狱后,他和alison分居,逐渐有了其他的女性渐渐进入他的生活。而Helen也遇到了另一个深爱她的男人医生乌拉。
观众如我也弄不明白的,为什么noah和alison会渐行渐远。孩子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Alison后来有了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却是她和前夫孩子,而当时他们已经分手。一直以来就有抑郁症和自杀倾向的alison为了入院治疗,将孩子留给了前夫Cole。当她半年后从疗养院出来,想要领回孩子时,一方面遭遇cole和他现任妻子的拒绝,一方面也因为孩子的法律名义上的父亲noah是“杀人犯”。而只有让孩子脱离“杀人犯”的影响,她才可能拥有监护权。她挚爱她的女儿,为此,她毅然决然与noah离婚了。
Alison的命运比这更孤独凄凉。 虽然拥有了孩子,但失子之痛从来没有被完全弥补过,她依然在抑郁和自杀的边缘自我挣扎。但她通过难以想象的努力,从一个抑郁患者变成了心理医生,从事起靠近人、帮助人的职业,渐渐找回了生的活力。一个复员军人再次打开了她的心门,但他向alison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当她说她再也经不起这样与已婚男人的恋爱而提出分手时,他出于愤怒,误杀了她。
一切似乎都在为noah和Helen的复合作铺垫,为此不得不牺牲很多完美的人。医生乌拉,罹患癌症死去了,虽然他们也在一起幸福生活了多年。而noah,出于对四个孩子的责任和爱,跟随着helen的新家庭四处迁徙,从西到东。他一直是个努力的父亲,虽然他的长女一直憎恨他对家庭的背叛。但他终于以他的热忱和付出,赢得了孩子对他的尊重和爱意。而helen,事实上一直也是爱着他的。当他们的长女举行婚礼时,他们也自然而然复合了。
这似乎还是一部对家庭的礼赞片?所谓家庭,不仅是配偶,也是子女;不仅是性爱,也是亲情;不仅是乐土,也是挑战。而所谓外遇、出轨——这部美剧的片名就是婚外情——不仅是错误,也是缘分;不仅是激情,也是创伤;它是倒退的时光,是人生的变奏,甚至,也会是毁灭和重生的缩影,其含义,总是无穷尽的。他爱helen,也爱过alison;而谁能成为唯一呢?这得看当下的情感天平,但最后取决于陪伴的时间。而独一无二的、专属一生的爱,似乎真的只是一种乌托邦。这部片子中,虽然helen一直纠结为什么noah不再爱她——她关注的是不爱,而不是出轨——她自己也没有选择从一而终。人生,迟早是要去爱的;只要时间够长,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人;只要自己依然有魅力,我们迟早会吸引别人,也会与别人共享生命的激情。
一部剧,总是要写一个道德故事的。如此看来,道德又是什么呢?这样一部跨越人生数十年的大型美剧,主题显然不是一声叹息的婚外情。它诉说的是无疑是宏大的人生。这里有生老病死,有牢狱之灾,有婚变之苦,有失子之痛,有抑郁伤痛,有童年创伤,有家庭甘苦,有愤怒,有原谅,也有逃避,流亡。年老的noah遇到了Alison的女儿,他对同样迷失的她说:“我们不能爱身边的人,而是不停地换着崭新的形象去遇到新的人,开始一段毫无瑕疵的相处,那只是因为我们害怕死亡。”可我们能战胜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吗?谁都没有办法夸下海口,除非他以努力生活践行了他的全部人生,而且始终怀着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的目标。
大结局,耄耋之年的noah来到alison死去的那片海边,跳起了女儿婚礼上的快闪舞。那歌词和曲调真的酷毙了。“我看到新月,你看到满月;我看到雨水弄脏了山谷,你看到是仙境。”人的幸福,与他的眼光息息相关。新月满月,脏污和清澈,全在于他的眼光,他的境界。noah从来不是完美的男人,他有情有欲,有力量也有软肋,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放弃过他爱的人。人可以被改变、可以向死而生,也可以尽兴追求爱和快乐。没想到,人之初的方舟的主人,今天是一个活得这么无怨无悔的男人。
新月出满月,人间即仙境。除了人间,难道我们真的有仙境可寻吗?
重刷第二遍的时候开了弹幕,没一会儿就受不了关了。让我忍受不了的是,弹幕里肆无忌惮评论别人感情生活的人。也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很多人。指点别人的生活头头是道,背地里却也做着一些让人看不起的事情。真的恳求一些人当你没有陷入别人处境的时候,不要随便对别人指指点点,首先别人的行为和选择没有影响你的生活(影响你生活的另当别论),其次你遇到相似的情况的时候并不一定处理的就比别人好。开口容易,但有时候你开口带来的结果不一定你能承受得起。所以可不可以少一点傲慢,多一点宽容,尝试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因为当你随意judge别人的时候,总有一天你会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想起一句歌词——唯一能judge的就是上帝。
好了,我来说一下我为啥子喜欢这个剧,因为这个剧把感情生活复杂的一面变现出来了,让我重新思考了婚姻和爱情。
看了这部剧我知道了其实两个人选择婚姻可以有很多原因,而这些原因并不都是因为爱情。或许现实中很多婚姻就只是一方爱着另一方,爱并不是相互的。读大二的时候,我们年级辅导员就给了我们一个关于以后选伴侣的意见——如果实在找不到你喜欢也喜欢你的人,如果你是女生就找喜欢你的男生,如果你男生就找你喜欢的女生。在我看来这是中肯的意见了,这样的选择可能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幸福感,但或许会少点悲伤吧。但其实这也是权宜之计,并不能解决两个人并不相爱的事实。就像诺亚并不爱海伦,科尔并不爱路丽萨,艾伦并不爱乌拉,但他们都曾选择一起步入婚姻,后面又分道扬镳的结局。又或许婚姻里面根本连一方的喜欢都没有,毕竟婚姻的本质更倾向于交易——两个人在一起办公司而已。而在一场交易里面理性>感性,而爱情又是感性>理性,所以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而很多人都还在幻想因为爱情而结婚,我只能说这样的几率真的很小。因为很多人可能连爱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结婚了,或者把很多爱情的假象当做了爱情。
就像诺亚当初认为自己爱艾伦,但其实只不过是海伦能让他摆脱以前贫困而糟糕的生活(糟糕体现于他只能亲手杀死他母亲才能读大学),他尽力当过一个好丈夫来报答海伦,体现在他拒绝游泳馆向他搭讪的女生,刚开始搞婚外情的时候他说你别指望我离开我妻子,以及他也想像他岳父一样写出一本销量几百万的小说来支撑这个家庭的开支。但这种负责任和报恩其实是他爱她的假象,在他爱上爱莉森的时候就灰飞烟灭了。
在科尔和路莉莎以及海伦和乌拉医生的婚姻中,发生一些变化那就是刚开始科尔和海伦心底就知道自己爱的不是他们,但在当时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路莉莎和乌拉是真正适合他们的人。路莉莎可以让科尔不那么孤单,可以努力逗科尔开心,可以给科尔安全感;而乌拉可以分担海伦独自养四个孩子的重担,而且和孩子们都相处很好。所以他们做了当时最正确的选择,也拼命地想爱上对方。感触最深的就是乌拉医生要去世的时候,海伦在医院哭泣着说我并不爱他,大概海伦很内疚,因为乌拉医生至死身边都不是爱他的人,想想也是遗憾。但爱情就是这样,不会仅仅因为你们家境相配,年龄相配,或者你们有了孩子,甚至是性格相配而产生。这也是每个人都渴望爱情的原因之一。
还有很多感触,但就像这个剧所展现出来的复杂一样,不知道从何说起了。生活和人性真的复杂,希望大家都多多思考吧
在其他的作品里,主角往往是带有主角光环,但在《情事》中,每个故事通过男女主人公的两方视角来讲述,让旁观者能看到更多的不同面。
其实婚姻本来就有很多面,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两个人在一起会经历太多的故事,慢慢才会知道谁是你最珍惜的那个人。
就像其实明眼人都看的出来,Noah和Helen,Alison和Cole,他们都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那段affair只是萍水相逢的相视一笑罢了。Finally time will tell.
原本以为S05E10,Noah和Helen从野火森林中走出来,最终解开了心结,便是本剧的最终集,(当然也是因为Helen的帽子上写了The end)再往后就是开放式结局。
今天无意刷到居然还有S05E11,喜出望外。打开就看到Noah为Whitney准备婚礼上的快闪舞蹈,感动哭了。
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真好。真的。
一直以来,每当听到别人发出 “有意思”,这样的评论时,不知为啥,都会让我感受到一丝的 “爹味”。 今天想起来这幕情节,翻出来看了下台词,想了想。也许“有意思”与“爹味”之间的关系是:“有意思”~“凝视”~“权利”~“爹味”。
写评论必须得凑够140个字,只好摘抄一点关于“权利凝视”的理论:
“凝视是携带着权力、欲望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观者是“看”的主体,也是权力和欲望的主体;被观者是“被看”的对象,也是权力的对象,是观看者所欲的对象。看与被看的行为建构了主体与对象、自我与他者。
拉康认为凝视本质上是一个主体的镜像机制,观者借此确认自我,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进而生成主体意识。因为,自我与主体的构成分别与某个特别的结构性时刻关联在一起,自我的完形是通过观看、通过镜像的凝视完成的,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则是通过语言或言语的调停实现的。因此,凝视既是一种权力机制,创造或巩固等级化的象征秩序,具有整合、控制与社会承认的功能。凝视也是“精神的眼睛”,是现实的主动创造者,介入并侵占特定的空间,并生成意义。”
很喜欢的一部剧,反映了很多人性和现实。“爱情”、“婚姻”、“出轨”构成了这部剧的中心主题。
“爱情”是电视剧反复在探讨的主题之一。对于Noah来说,爱情是“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 to me”,是对Helen的崇拜与爱慕,是看到Alison瞬间的怦然心动。对于Cole来说,爱情是脑海里挥之不去的Alison的面容。对Witney来说,爱情是一遍遍受到伤害的“在乎”。对于Alison来说,爱情则是一种救赎。每个人,每个生命阶段,对于“爱情”的看法都不一样。Noah在女儿Alison被Furkat打了以后,告诉她这不是爱情,爱情是让人开心,让人变好,或许这是这部剧想向观众传达的爱情的真正面目,但对于身处在独立空间的每一个人,爱情就是某时某刻的某种情感体验,或许也可以被诠释为自我缺失的某一角得到了修复。而正是由于这样爱情如此地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发明了婚姻制度,对爱情进行约束。当我爱你的时候,我是自由的,我的目光可以在别人身上游离,但当我marry你了以后,我就作出了承诺(committement),我就是只属于你一个的。毕竟情感是飘忽不定,但对现实的对抗需要稳定的关系。但婚姻远远不止“承诺”。
婚姻是“相互扶持”(co-dependence),是两个人携手共同应对未来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挑战和危机,像Cole和Alison在丧子之后共同承担伤痛,像Helen陪着Vik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甚至很多时候,婚姻像是一张织密的网,把相互关联的两个人罩在当中,防御甚至是抵抗来自外界的威胁。婚姻是“责任”,是对于父母、配偶和子女的责任,是见证孩子的成长,出席每个家庭重要时刻的责任,像Vik在遗嘱录像中所呈现地他代替Noah完成了为人夫为人父的应尽职责。甚至可以说,婚姻是一种契约,没有婚姻束缚的两性关系最多涉及道德上的责任,但有了一纸婚约,在现代社会,就要负担起法律责任。
“婚姻是围城”,城外的人因为对安全感的追求而想要进城,城里人却因为渴望外界的自由和刺激想要出城。因而就产生了在城墙边缘游走的出轨现象,身处在城内的人,或是因为对安全感的厌倦(安全感在时间的催化下会演变为枯燥),望着墙外的大好春光而心驰神往,或是被婚姻的束缚压得喘不过气来,想要寻求一种解脱。剧中每一个角色的出轨原因,无不在于此。出轨的结果大多是背弃了家庭,背弃了子女,虽然得到了短暂的欢愉,甚至是重组了家庭,却发现出轨其实只是个借口,当婚姻问题真正的症结没有破除的时候,出轨的剧情只会再次上演。
在第四季中,Alison问Helen为什么她总会成为出轨对象,就好像自己身上有着某种磁力,能够吸引已婚人士的目光。Alison告诉她,改变想法才能够改变现实,更进一步说,其实她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这也是Alison在临死之前能够反抗Ben的精神动力。出轨的人可以把出轨的原因归咎于外界,出轨对象魅力太大,婚姻生活不堪重负,生活缺乏激情甚至是写作缺乏灵感,凡此种种都能成为出轨理由,但无论什么理由,出还是不出,决定权在自己手上。是选择婚姻、家庭、责任,还是选择自私、逃避、伤害,是每一个面临出轨诱惑的人在出轨之前必须理性作出的选择。
“回家很难,”白发苍苍的Noah对Jona说,“和某人待在一起,无条件爱他们是很难,找到新人很简单,在他们面前展示你的新形象,尝试一次没有瑕疵的生活。但迟早你会意识到,你逃避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死亡,不是什么别人,是死亡,是当你最终要面对死亡的时候,你最渴望的就是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懂你的一举一动,等你走了会记得你。”
这,大概是对出轨最好的注。
《The Affair》是我目前的影视top1,这是我2021看完的第一部剧,但我预感今年不会有能够超过它的了,可能以后也很难有。S4又是这五季里的top1。23号看完的第四季,最后一集给我的冲击太大了,我那天晚上后来几乎啥都没做,一直听音乐平复心情,甚至第二天也没完全缓过来。它重塑了我的自我观。
我妈几年前有一次说我内心承受能力很差,我当时不信,觉得自己调节能力很强。但这个评价我后来时不时会想起,慢慢发现她可能是对的。我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遇到一些问题时,经常会内心有很大的起伏,调整过程也比较长,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一般我能短暂压下一些情绪,暂时让生活基本回归正常轨道。可是真正的平静,我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时不时地,那些情绪就会翻涌上来。这些在我看来,是我不够“好”的表现。我为什么就如此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为什么不能强大一点?为什么不能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为什么我总是处理不好“crush”,总是让它影响我的生活和学习?我会感到自卑。我会不自信。我觉得真正自信的人,不是这样。
我一直是一个不够坚定的人。常常摇摆和动摇。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挺牛。但更多时候会自我怀疑和否定。从前我觉得,要足够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足够自信,才能坚定起来。包括感情方面,总是觉得要自己够独立和强大,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才有意义。不然都是在消耗自身的能量。因此,当我内心平静,对生活充满积极态度时,我觉得自己有了“糖”,可以分享给别人,我觉得自己可以去追逐自己喜欢的人;而一旦稍有不如意,我又会内心沮丧,不知所措,觉得自己其实没有“糖”,连自己的生活都处理不好,也没有资格去喜欢和爱别人。我就这样充满矛盾地过完了十二月。当我跟朋友倾诉时,了解到我当时内心状态极不稳定,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她们都会觉得那这样就很没有必要了,我这样子不适合追我的crush。这些又让我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中,为什么我是这个样子?我也分析过很多,跟我从小的社交经验缺乏有很大的关系。那段时间,我还看心理学的书,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那段时间,过得比较煎熬。很不快乐。想了很多东西。
为什么说S4E10重塑了我的自我观呢?就在最后的十几分钟,Helen和Noah坐在医院外聊天,Helen当时状态不太好。Noah对她说的话:
忽然让我有如醍醐灌顶一般的感觉。Noah列举的那些Helen的缺点,大多数甚至全部我也有。就是因为这些,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并且感觉不自信。可是在Noah眼中,在我们观众眼中Helen依然是一个很棒很棒的人。我就是在那一刻才突然明白,尽管我有着这么多这么多的缺点,我仍然是一个“wonderful”的人。我是。我值得被爱,也有能力去爱。
我后来在S4的收藏语里写到,那是我第一次我真正地感到自信,真正地接纳自己。
我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
我现在对自信的理解是,它不该是来源于外界的肯定,而是来源于自身,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是对自我的完全接纳,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缺陷,仍然能够肯定自己,认为自己wonderful;认为自己值得被爱,并且确信自己拥有爱别人的能力。
我记得上个月,我感到痛苦的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我迷失了自我。我太在意一些事、某个人,患得患失,不断地自我怀疑,焦虑、不知所措,生活一团糟,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轨道。现在回看,觉得其实也不尽然吧。我从前根本没有自我观念。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内心高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未察觉。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左右。活得稀里糊涂,懵懵懂懂。
那并不是迷失自我,只是生活的平静状态被打乱了。自我与外界有了冲突。确切的说,我是在寻找自我而感到痛苦。
我现在觉得,一个能真正接纳自己的人,是不会那么容易迷失自我的。他们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而动摇,更不会轻易自我否定与怀疑,他们不需要外界的关注。我从前在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上并不坚定,会有自卑情绪,这让我很难肯定地说我值得被爱。
我觉得我开始自信很简单。我承认了过去所有不愿意以及很难接受的真实的我是什么样的,尤其是我觉得不好的那些方面。这些就发生在一瞬间。就在Noah列举Helen缺点的那几秒里,我将那些名词一一代入,那也是我一直以来不愿意承认的我的性格上的缺点。我过去太过于纠结那些不好的方面,看不见好的地方,也看不到全局。
也是在那个瞬间,豁然开朗的瞬间,我确信了自己值得被爱以及能够去爱别人。我坚定了。
这些review其实也不全是因为这部剧。恰好这段时间在考虑专业分流的事情,想了很多,去了解了很多,听了很多人的意见,最终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设想。这应该也是我现在能够坚定的重要原因。
我这段时间得到的最多的建议就是“不要想太多”。以前一听到这种话,第一感觉就是自己的问题,是我想得太多了。强迫自己不去多想。现在觉得,为了不想太多而强迫自己不去多想,实际上就是一种麻痹。《Call me by your name》里的爸爸说,为了让自己没有感受而不去感受,多么浪费。《Educated》里,小女孩在被哥哥家暴后,强迫自己不能软弱,不可以哭,多年后的作者写,她在当时掏空了自己。
所以,刻意地不去想太多,维持内心的平静,是真的强大,还是仅仅在麻痹、掏空自己而不自知?
看到最后一季最后一集才明白Alison才是真正的强大。Noah才是最懂Alison的人。
很多人包括之前的我会觉得Alison软弱,因为她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一直背着包袱生活。Alison自己也清楚:
再回看,惊觉她才是真正的强大。她正视苦痛,不逃避、不麻痹,深深地感受。她也因此有过想不开的时候,自残、自杀。但最终她都选择了继续生活。这难道不才是真正的坚强吗?与此相比,她身边的人麻痹地生活着,反而责怪她一直沉浸过去、走不出来。
至少对我而言,我想去体会各种滋味,我不想要麻木地过一生。我想像Alison一样去深深地感受。
那些还不能肯定的事,有待体验的各种说法。最终,都能够 figure it out 。
最后附上S4E10结尾,Helen去了天台,推开门的时候,那个惊艳了我的截图。
天台上,阳光灿烂,暖意洋洋。这一集充满了离别和死亡,本该阴沉暗淡。冷暖交融,明暗相生,或许就是生活。
You saw the whole of the moon, Whitney 婚礼大团圆,感动!
没有任何文学可以表达如此细腻的情感连接,也没有任何影像可以捕捉如此精确的情感因素.
这部剧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原谅。
trauma will pass down generations, unless you pick up the resilience from your parent
10年一个故事,看完仿佛自己过完了一生
最爱的片头,最爱的故事。
最后一季了吧?第一季的时候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故事能走得这么长久,还越来越醇。
人人上那些弹幕大概都是没有结过婚的孩子们留的,婚姻有什么谁对谁错,一路上一堆堆的事故一次次包容跟抱怨就走过了一生。
还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Can Noah Solloway be redeemed? 5星完结,最后一集有两个地方处理得太棒了:婚礼上Helen看着歌手和其后的镜头,所有观众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了,按照爱情故事的常理,这里是抛下一切犹疑和顾虑奔向对方的环节,在Noah开门的那一刻两人会心知肚明地拥吻起来,然而编导并没有这样处理,在所有经历之后,褪去了年轻时的激情,她即使决定遵从内心也没有朝他奔去、而他在开门时的表情更是彻底打碎浪漫主义的幻想,但现实主义的浪漫才是本剧的感人之处;第二处是孩子们决定离开婚礼奔向父亲,这一举动替代了前面似乎缺失的奔跑,作为激情与和解的象征,完成了全剧爱和原谅的结局。
角色虽来来往往,但每一个都能被充分发挥刻画,台词功力甚为深厚。
近几年家庭类爱情类电视剧里最出彩的一部,每一个角色每一段感情描述得都很细腻。
大结局的婚礼好俗气哦,但是是那种可以给满分的俗气。高中生嫁为人妻,身边的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大家各自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又彼此交织,深爱的人一个个缺席,自己还是要硬着头皮与生活和解。老丈人最后那番话,终于让我相信他是个畅销作家了(哪怕是有点痴呆的),一生中有很多机会愤怒,但很少有机会去真的爱别人,不要因为年轻而浪费啊。以及,Noah米兔那段有点想到伍迪艾伦,最后这个海边独舞又很难不令人联想到赵涛……
直到最终季结束,Noah一人的崖边独舞让我知道,这不是一部简单关于夫妻、子女或家庭之间感情纠葛的故事,它更深入内心,向自我审视,让每个人经历一场离别或分裂最终得以完成内心的救赎。对我而言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某种家庭分崩离析的狗血故事,它更像一部小说、一篇寓言,让我看到男性、女性、青年人、中年人对真实的赤裸渴望、对欺骗背叛的残忍抉择以及对兜兜转转后再次直面自我与对方时的坦然与从容。再回头重看第一集,将会发现当初一个选择引发的巨大破坏力和对生活彻底山呼海啸般腾挪之后每个人的变化,是如此真实可感,又心生喟叹。
很多事情都在证明生活就是一坨屎,但从没有人告诉你how to fix it,你可以去发泄愤怒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真正付出爱的人却很少,而面对生活,永远无法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许就是拥抱这一切吧。这一家人真的是幸福的,他们一起经历了这一切,这些狗血难道不就是人生么,这一切风浪过后的平静也会更幸福而不易乏味吧。
其实《婚外情事》和《This is Us》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拯救我于去年最难熬一段时间的剧集,只不过它相较于后者的正面温情疗愈,这部,可以说相当残酷赤裸了——它打破了道德、善恶的“正确”至上,以毒攻毒般让我直面自己的丑陋和错误。到最终季,它将所诠释的每个角色的人性深度,和从台词节奏所呈现的文学美感,展示的淋漓尽致,更不用说各个POV让你知道,人生,哪有什么纯粹的真相。人的漫漫一生,这简单的命运二字,到底源自基因,性格,原生家庭,还是自己做的每个选择?抑或所有?而更简单的爱字,又是否可以fix them all? 当你犯了错误,你会遭遇内心的挣扎、亲友的背离、舆论的谴责、命运的惩罚——而这些,又是否应该就此否认你的人本身?若你对这一切问题依旧无解,并颇为确定这一辈子不会有解了,你又会如何继续过下去?愿我们最终,都找到自己
最后一集太感动了。我终于意识到,只要深深相爱过的人,无论结局如何,彼此之间就永远有连接。
真是一个冗长的,俗气的,又浪漫至极的最终季。
这一季的叙述时间差开始混乱,在第一集中可能还摸不着头脑,但是光看到Helen和Noah还是很高兴,希望我爱的女主Alison的死能真相大白,加入真爱的女主,也是我喜欢的角色,此剧导演是不是对女演员的嘴有特别偏爱,哈哈哈哈。
人的情感和选择的动因是如此复杂,微末之处可能改变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有人一直问为什么,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不过是下意识的选择,今天想喝甜汤,明天想喝酒大醉一场。难道代表今天喝甜汤的我,明天成了一个失意的醉汉吗?谁能来做评判。其实我爱喝茶,只是今天没有喝而已。为什么?不为什么。这就是人,爱就爱了,走就走了,回头就回头了。只有时间,永不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