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临睡前,补完了《英国式丑闻》这部剧,很短很幽默,也够苍凉。我们这一生,由于生理机制的衰败,会忘掉许多事情,某个人,某个场景,某段时光。可一定会有那么灵光一闪的瞬间,破败的记忆蜂拥而至,我们美好的,坏死的,遗憾的,它们无法自行筛选,毫无理性的,涌上眼眶。
整部剧都充斥着黑色喜剧轻快幽默的配乐,节奏轻快,仿佛真是轻描淡写的一生,却身负历史沉痛的镣铐,被禁锢的欲望,被欲望支配的本性,以及被本性唤醒的理性。第三集的最后,Jeremy举着香槟与媒体们庆祝“胜利”,一个镜头停留在他眼里的远方,落日余晖都不及他眼底那一刻流露出的苍凉。他,终于和那个人,以法律为界,人情两清。再相见,不必相认。
在法庭里,在媒体的镜头下,Scott的坦荡和他的孤勇,以每一句陈词,一寸一寸敲碎时代的枷锁。最后,他坐在空荡荡的巴士里,在没有交错的镜头里,无声的回应,也像是一种默契的告别。
所以啊,全剧我最喜欢最后十几分钟,所有真切的情感都藏于镜头之后,暗潮涌动却发不出声音,如鲠在喉。那是一段难以启齿的岁月,相偎相伴的岁月和误以为爱情的厮磨,在之后哪怕终究被辜负得寸缕不剩,他仍会因一句“you loved him”轻而易举恍然,不爱吗?
老来多健忘,爱不爱,红尘依旧。
期待许久的《英国式丑闻》终于开播,作为本老师的脑残粉,自然是义不容辞的看完第一集,并来为他爆上一波灯。
其实,我也曾认为,本喵这些年接演的“同性恋”角色过多了。但是看完第一集,我似乎发现——正是这些形象各异的同性恋角色,才体现了本喵业务能力到底是多强大。
《英国式丑闻》里的Norman,一直寄人篱下,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还患有精神疾病。因此,他敏感,无助,紧张不安的。他容易信任别人,却同样善于保护自己。只不过是在雇主家见过JT一面,拿到了一张名片,他就能在一年后选择偷出信件,立刻去伦敦投奔JT,仿佛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善伪装。可是当他和JT闹翻后,他能毅然决然的到警局自首,并选择只拿出一部分证据,保护自己。Norman是天生的icon,审美独到,镜头感极好,可他却无法自控,一次次的迷失在酒精与药物中。
《伦敦间谍》里,丹尼同样是同性恋,却又是另一番气质——勇敢,坚韧,顽强,聪明。虽然,生活曾黑暗到放任自己去滥交,但是当他遇到自己的真爱时,他还是会选择奋不顾身。
《云图》里,那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那位在夕阳下眼含热泪,沐浴余晖的钢琴家,那位冷静,怀着对新世界的向往,在浴缸里扣下扳机的费罗比舍!
三位同性恋角色,可是你会觉得本喵把他们都演成了一个样么?
Norman的脆弱敏感,丹尼的勇敢无畏,费罗比舍的隐忍与决绝,本喵都做到了让这些角色光彩四溢而无一重复。
所以说,能把《演播时刻》里的弗莱迪演的很直,说明了本喵是个好演员。
能把都是同性恋的角色演出独特风采,说明本老师是个厉害的演员。
这就是一个本老师脑残粉,贡献的第一篇不叫剧评的剧评。
不散作者 | 十井
最近,除了被疯狂安利的由卷福主演的《梅尔罗斯》之外,还有一部英剧也绝对不能错过~那就是由BBC One出品的迷你剧《英国式丑闻》,上周刚刚播了1集,豆瓣评分就直飚到9.1分。
这部戏是根据英国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当时的自由党领袖为了掩盖自己的同性恋丑闻,而派人暗杀曾经的同性情人,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主演这部戏的两位男主角,其中一个是用颜值征服世界的“英伦绅士”休·格兰特,饰演剧中的政客杰瑞米·索普(Jeremy Thorpe)。这是休叔近25年来首次出演电视剧作品,而且也是继1987年经典同志电影《莫里斯》之后,时隔多年再次饰演同志的角色。
电影《莫里斯》剧照
另一个男主角则是已经公开出柜的英国演员本·威士肖,在剧中饰演索普的情人诺曼·斯科特(Norman Scott)。与休叔不同的是,小本已经在多部作品中出演过同志角色,比如电影《云图》《轻轻摇晃》、电视剧《伦敦谍影》和《酷儿们》,尤其是他在《酷儿们》中饰演的从一战战场归来的士兵一角,令人印象深刻。
电视剧《酷儿们》剧照
两人虽然年纪相差20岁,但在这部戏中谈起恋爱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第一次见面时,诺曼裸着上身在马棚中擦身体,见到有人来赶紧慌张地把衣服穿好。而这种稚嫩、敏感的气质(美好的肉体)深深地吸引了成熟优雅的杰瑞米,杰瑞米主动示好递出名片,告诉诺曼来伦敦时可以去找他。
第二次见面就是一年之后了,诺曼从继父家中逃离来到了伦敦,无依无靠之时想到了杰瑞米。正在办公的杰瑞米听到是诺曼来找自己,上了年纪的他竟然在走廊里轻快地小跑起来,整个人似乎都年轻了20岁。因为诺曼没有身份,所以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杰瑞米就理所应当地金屋藏娇,与诺曼开始了一段甜蜜的、但私密的恋爱关系。
但好景不长,诺曼见到杰瑞米的机会越来越少,他并不知道杰瑞米已经开始钓其他小鲜肉了。而面对自己越来越严重的抑郁症,终于在杰瑞米到出现的一天彻底爆发,决定离开这里。
小本虽然已经验过了很多同性恋角色,但这次的表现依然令人惊喜。初见时开朗、天真、以及满满的少年感,在一年后来到伦敦时,已经变得阴郁失落、脆弱不堪,而又在离开时呈现出一种极端的病态,暴怒、失控的情绪拿捏得十分准确。
而休叔虽然颜值已不复从前,但对角色的诠释似乎也摆脱了从前单一的模式。不再是《诺丁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那样的英国式爱情喜剧的套路,在《英国式丑闻》中成功塑造了一个老奸巨猾、心狠手辣的同志政客形象。
电影《诺丁山》剧照
电视剧《英国式丑闻》剧照
最近几年,英剧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同志元素,《神探夏洛克》、《极品基老伴》都被奉为经典之作,因此英国也被戏称为“腐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英国历史的数百年里,同性恋都是一种犯罪。那么英国是如何从一个迫害同性恋的国家变成如今我们口中的“腐国”的呢?
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剧照
当时的欧洲大多数国家都认定同性恋是有罪的,其中英国镇压同性恋的法律最为严厉。1533年英国亨利八世制定的法律对“鸡奸罪”判处死刑,而且这条法律一直沿用到了1861年。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尽管同性恋仍被视为犯罪、不道德的事情,但男妓充斥伦敦,英国上流社会的男子寄宿学校中也盛行同性恋。
电影《王尔德的情人》剧照
所以1861年以后,死刑终于被改为监禁,10年有期徒刑到无期不等。
其中最知名的案件就是影片《王尔德的情人》中,王尔德的父亲因无法忍受儿子的同性恋情,而送王尔德上法庭最终被监禁的故事。
电影《心之全蚀》剧照
同时代的,还有《心之全蚀》中的魏尔伦和兰波以及《模仿游戏》中的图灵这些大艺术家和天才也都没能幸免。
电影《模仿游戏》剧照
然而越是压迫,越会反抗。随着二战后普世观念的传播,1954年英国内务部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经过了长达3年的激烈讨论和质证,委员会终于指出“同性恋不是一种病”,并在1967年将同性恋行为“除罪化”,可以说体现了现代文明的最高道德与思辨。
而在2013年7月,众所周知的英国同性伴侣婚姻法通过,彩虹旗终于得以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飘扬。
虽然在《英国式丑闻》中,同性除罪法案已经在出台,但当时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的容忍度依然很低。因此连剧中推动同性除罪法案的Jeremy都说,“如果我自己的同性丑闻被公开,我就吞枪自杀。”所以才最终导致他派杀手去谋杀Norman。
英国经历了长时间的激烈斗争才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可见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640 期 文章,追!
看的我很难受。
在一个同性恋仍然是犯罪的年代,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包养了一个小男孩,继而抛弃了他。小男孩为了生存,曝光了政客。政客为了事业,企图抹去这一段情史,包括让小男孩人间蒸发。最后这件事情也是因为权利斗争,才被摆到了公众眼前,有了一次公开的审判。无罪。从此山水不相逢。
故事主干就是如此。亮点在辅线,在点缀上。比如:一个深谋远虑叱咤风云的政客在亲笔信里面竟然使用Bunnies;一个时尚界的新星因为酒精和毒品终于走投无路;copy不走样地一层层传递杀人的指令,最后找了个三脚猫杀手;等等。第一集结束的时候我以为所有桥段所有drama都演完了,呵呵,没想到后面又整整drama了两集。
我觉得难受是因为我的理智和情感在看剧时是冲突的。在审判时,我情感上倾斜于政客,希望他无罪释放,看到小男孩大放异彩,我是侧目的。但理智告诉我,政客应该收到惩罚,同性恋不是罪恶。小男孩在这个故事里面是弱者,但我就是爱不起来。他一直以来都强调因为没有社保卡,人生无法继续。但是他明明有过机会,他是一个成功的模特,没有人在意他的过去,他只需要做好这份工作,就可以生活的不错,但是机会被他自己搞砸了。这和政客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凭什么谴责别人毁了他的生活,凭什么就此质问大众为什么当他是invisible。他所能要求的只有是政客应该承认两人曾经的爱人关系。其他的主张都是趁火打劫。
最后小男孩得到了他想要的关注,政客也情理之中地毁了仕途,天苍苍野茫茫,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再无遮掩,反而倒消停了。虽然最后他还是没有社保卡,但是他还是好好地活了下去。所以,社保卡根本不是重点。
还有一个原因让我对政客恨不起来,就是他也是社会压抑同性恋的受害者。权势让他自我感觉在食物链的最上端,尤其是面对小男孩的时候,但可惜从他的回忆来看,并不是每一次都如此顺利,他也被打被骗被唾弃。即便这不是他可以渣的理由,他还是制度下的弱者。他有错,所以他的渣让他付出了事业上的代价。
观察配角们,不难发现,两位主角周围都有爱他们的人,帮助他们的人,和背弃他们的人。而不是一边倒的配角。这让这出戏立体了,渲染出他们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
总结,这不是丑闻,是历史。
英国记者约翰·普雷斯顿曾写过一篇名为《一个典型的英式丑闻:性,谎言和权力中心的谋杀阴谋》的报道,矛头所指向的是曾被预言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杰瑞米.索普。
他曾是1967年到1976年的英国自由党领导者,是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就在大家以为他会参加首相选举的时候,他却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指控谋杀的政治家。
同性恋丑闻和党内的政治斗争使得他无法翻身,是的,那时候同性恋是个丑闻,英国在1967年才真正的实现了同性恋的除罪化,在那之前,同性恋者都会受到法律上的惩处。
而多年后被爆出的新闻,发生在1965年,自由党的领袖,原来是一个违背国家法律的人。
他的丑闻曝光之后,有一名自称“牛顿”的男子说自己受雇于索普,取他同性恋人的性命,但索普当时却未被起诉,直到三年之后竞选失败,才接受了法庭的审判,虽无罪释放,但政治生涯也随之结束了。
2018年,BBC将这件事情拍成了三集的迷你剧《英国式丑闻》,英式的幽默讽刺愣是用一起政治丑闻来逗笑了观众。
休.格兰特时隔25年再次出演电视剧,而我看到那个满脸褶子的索普的时候,竟一时没认出来,曾经的英伦情人也已经58岁了。
本喵扮演同性恋已经驾轻就熟,而这部剧中,诺曼那种黏腻而又敏感,坚强却又神经质,不堪一击却抓住每个希望的形象,诠释的无可挑剔。
众所周知,他不仅承认自己的出柜,而且还大大方方的结了婚,虽然现在腐国成为了英国的别称,但承认并尊重同性恋,这是英国社会的进步,是众多民众抗争的结果。
因为,同性恋也是爱情啊。
风和日丽的一天,索普到朋友家做客,自己闲逛到马厩遇到了正在洗头的诺曼,抬起头的瞬间四目相对,确认过眼神,索普遇到了对的人。
当他和朋友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明白的说了,他是八分弯,二分直,虽然他并没有改变法律的能力的,但却有豢养几只金丝雀的能力,这不,几句聊骚之后大方的递上自己的名片,让诺曼有需要的时候去伦敦找他。
原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对有钱男人的这种自信潇洒都没有抵抗力啊,索普递名片的动作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而诺曼却只收到过这一次。
诺曼真的来了,抱着一只狗,找到了议院,当索普听到他来的时候,更是小碎步的跑了过去,这个动作是很浪漫的,那代表了这中间有期待,有想念。
当天晚上索普就带诺曼去了他妈妈家,而他们两个的纠缠,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之后索普给诺曼找了一间公寓,诺曼每天都在房间里,等待着索普的到来,衣食不愁,只是没有了自由,就像是现在有了家室的老板的情妇。
无所事事的日子是难熬的,索普成了诺曼唯一的期待,本就有些神经质的他在禁锢之中逐渐的倾向抑郁,而索普这个时候却大方的给其他男人送名片,承诺有事找他。
争吵终于来了,诺曼选择了自由,离开之后还顺便去警察局告了索普,交上去的所谓证据一层层的往上交,最终被锁了起来。
虽然三集的迷你剧注定了节奏很快,但这里的蒙太奇也真的绝了。
离开金主的诺曼去了爱尔兰的都柏林,但没人供他吃穿后才发觉,他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他的社保卡在原主人那里,因为他是逃走的。
社保卡是两个人纠结点,它相当于我们的身份证,我们都需要身份证来证明自己是自己,所以,没有社保卡的他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连失业救济都没法申请。
索普是当时唯一能帮助他的人。
多情男人,无情政客,索普才不会顾及情谊,他只在乎自己的情欲得到发泄,自己的政治前途可以一帆风顺。
好吧,那就威胁吧,可诺曼的信却被索普嘲笑连勒索都不会。
虽说都是男人,但诺曼怎么会有力量与政党领袖抗衡呢。
正走投无路之际,诺曼摇身一变成为服装模特,他身上的阴柔,他眼神里的忧郁,时尚宠儿是没错了,顿时,深陷灯红酒绿的生活,摄影师看着镜头下的他,忍不住的说好。
但他的忧郁越来越厉害了,生活无法离开酒精,既有自由又有钱,他飘了,所以,他被fire了。
为了生存,他结婚去了,他没有掩饰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但还是有女人愿意嫁给他,这个女人,对爱情的态度真不一般,后来还有了孩子,但他没有社保卡,连孩子的奶粉钱都买不起。
这个女人没介意他是同性恋,但介意他穷,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然后抱着孩子跑了。
走投无路的他又想起了索普,这次直接惹怒了仕途大好的他,为了政治前途,一个同性恋都结婚生孩子了,现在却出现了可能会危及自己生命的威胁,所以,这次索普动了杀心。
而诺曼,只不过是想让索普帮他办一张社保卡,他保证不会再烦索普,只是一张社保卡吧,这对处于索普那个地位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一直闹到杀人,闹到法庭,那张卡都没有办成。
诺曼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因为每次置于绝望的境地,总是会得到适时的帮助,他虽然有些神经质,但他是善良的,善良的人会被温柔相待吧。他甘于平凡的生活,不奢求被太多的人认识,而且,尽管未得到索普的任何帮助,但他爱索普。
然而政党领袖不一样,他最爱的人是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也不过是自己的政治前途,都说无情政客,因为感情会影响仕途,更何况那个人还是一个男人。
碍于当时英国的社会环境,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是很难的,诺曼和索普是同性恋,但他们都觉得这是肮脏的。
诺曼在离家索普的时候气愤的说,是索普把同性恋的病毒传染给了他,而索普,也未曾支持过法律对于同性恋的宽恕。
老议员的弟弟是同性恋,看着弟弟的尸体,他说谋害弟弟的,是这个国家的法律,这个八分弯的政党领袖,并未表现出任何的动容。
虽然同性恋现在在英国已经合法化,但索普和诺曼的故事,却以丑闻的方式记录在历史上,或许这不是因为性取向,而在于他身为一个政客的虚伪。
除了诺曼,他的两任妻子也是爱他的,但他却谁都不爱。
打死狗的那一枪也打死了诺曼的希望,他选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没有避讳自己是同性恋,在当时无疑给了同性恋者以力量,此案结束,他们两个又各自自己的生活。
政治生涯结束的索普在疾病中离去,诺曼虽依旧在世,但仍未拿到自己的社保卡。
最近,腐国又出了一部神剧——豆瓣9.1分的《英国式丑闻》。
这部BBC的三集迷你剧由两大英国男神本喵(本·卫肖)和休叔(休·格兰特)联袂出演。
他俩分别代表了英国男人的两面,一个忧郁多情,一个英气俊朗。
本喵具有天生的文艺气质,每一个笑容,都让人在温暖中感到心碎。
2004年,他在伦敦剧场界以哈姆雷特一角引起轰动,并被誉为下一个劳伦斯·奥利弗(20世纪英国最著名和最受尊崇的男演员)。
《故园风雨后》里,他是任性痴情的英国贵族。
《云图》里,他饰演了那位吞枪自杀的同志作曲家。
《轻轻摇晃》里,他还饰演了郑佩佩儿子的同性恋人。
而休叔,则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英国味道的男人。
在《Time Out》票选出的英国浪漫电影前十中,休格兰特参演的电影就占了5部。
《诺丁山》里慵懒的笑容。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里百看不厌的回眸一笑。
《莫里斯的情人》里逆天的侧颜。
当他们二位相遇在一部剧,注定是一场攻受分明的绝世好戏。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英国,休叔饰演的角色是一位腹黑的政客,刚一出场就表明了自己的性取向。
在和政坛密友聊天中,他的密友透露自己曾经和男性有过一腿,在他的情史中男女比例是8:2。
休叔说自己也是8:2,不过自己八成是同性。
还说自己日常撒网小鲜肉,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服务生。
年轻单纯的小鲜肉,遇到有权有势的帅大叔,总是轻而易举就上钩,比如,我们的本喵。
一次去乡下,休叔邂逅了本喵。刚洗完澡的本,鲜嫩多汁的肉体在大叔面前展露无遗。
大叔内心OS:又一条鲜美小鱼。
直接递上明信片,来纽约找我就好。
没过多久,小鲜肉抱着小狗就找上门来了。
还说自己是偷偷跑出来的,在伦敦无亲无故,没有住处。
并且,还向大叔暗送了一个秋波。
听他这么一说,大叔心里乐开了花,顺势就把小鲜肉领回了母亲的家。
当天晚上,大叔就准备拿下三垒。
先是给了小鲜肉一本睡前读物——《乔凡尼的房间》;
这是啥书呢?
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1956年的一本同志小说,讲的是一个居住在巴黎的美国男人在gay吧里遇到了意大利的服务生,并与他相爱的故事。
单纯的boy翻了一下书就开始紧张起来,他的紧张不仅仅因为怕大叔要猥亵自己,更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同性恋行为被发现是要定罪判刑的。
这个法律就是1885年英国议会颁布的《Labouchere修正案》。
1895年,王尔德被他同性恋人的父亲控告,被判处两年苦役。
1952年,阿兰·图灵因为同性恋身份被控“严重猥亵”,在接受两年的化学治疗后被迫自杀。
正在小鲜肉心神不宁时,大叔推门而入,注意大叔手上拿了一瓶润滑油和毛巾。
随便东拉西扯了一会儿,大叔就直接说:好了,我现在要亲你了。
大叔横刀直入,小鲜肉半推半就。
于是小鲜肉的第一次就这样很不浪漫地给了大叔。
那晚之后,大叔给小鲜肉租了个房子,两个人就开始过起了没羞没躁的二人生活。
看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既然知道同性恋被定为犯罪,小鲜肉为何还要跟大叔在一起?
因为,他足够单纯。
单纯到只相信一件东西——爱。
大叔耍的一些撩汉子入门级套路,在这个从小就不知生父为何人的乡下男孩眼里,却被视若珍宝。
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
这样单纯到偏执、为爱不顾一切的人,在影视剧里俯拾皆是。
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游坦之,任由阿紫百般捉弄也心甘情愿,更是自挖双眼给心上人。
亦如《色戒》里的王佳芝,为了保护易先生,不惜毁了暗杀计划,牺牲掉同伴和自己的生命。
即使后来因为小鲜肉抑郁发作、大叔朝三暮四,两人分道扬镳了,当他再次在电话中提起大叔时,还是会声泪俱下,用的称谓依然是“爱人”。
但情痴总是遇到渣男,在大叔的眼里,小鲜肉只是一时的消遣。
和小鲜肉在一起没多久,大叔就厌倦了,开始四处拈花惹草。
而且,对他来讲,政治野心才是第一位的,其他都可以让步。
为了提高5%的民调指数,他甚至可以隐瞒自己的同志身份和一个不喜欢的女人结婚。
身为同志政客的他,本可以像剧中其他进步人士一样,为取消同志的罪名而奔走。
但他没有,他甚至对自己的同志身份感到耻辱。
他认为,即使同志除罪化了,同志们依然是一群被人可怜的人。
第一集最后,为了不让小鲜肉阻挡自己的大好仕途,大叔居然谋划着要将他杀掉。
如此鲜明的人物,劲爆的剧情,并不是编剧一时脑洞大开。
该剧其实改编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政坛真实发生的惊天丑闻。
剧中本喵饰演的小鲜肉原型叫Norman Scott,1975年,一个杀手准备暗杀他,但好巧不巧,人没杀掉,把他的狗给杀了。
后来警察在调查中,牵扯出当时身居高位的自由党领袖Jeremy Thorpe,也就是剧中休·格兰特饰演的大叔。
在70年代,英国已经取消了同性恋的罪名,但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依然大量存在。
于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原告Norman Scott因为自己公开的同志身份,遭到了某位法官的当庭责骂,称他肮脏、下流,而被告Jeremy Thorpe却被无罪释放。
虽然该剧整体流露出一种英式的黑色幽默,但偶尔也会有几处严肃的台词和场景,展现出当时社会上至政界、下至民间对同志的普遍敌意。
比如当有议员拿着为同志消罪的提案寻求大法官的帮助时,大法官干脆地拒绝了,还说不要再跟他提起这个肮脏的话题。
大叔的妻子知道了自己丈夫的同志恋情时,拒绝和他讨论这个话题,满口都是恶心。
许多同志因为社会的歧视选择了自杀。
虽然在该剧中,休叔饰演的Jeremy Thorpe渣到极点,但其实他本人同样是这种社会歧视的受害者。
看到这里,或许你应该懂了。
《英国式丑闻》并不单单指同志政客Jeremy对昔日恋人Norman的暗杀,它真正想暗喻的,是那个时代里整个社会对同志群体的歧视,其实才是一场残暴的屠杀。
【为什么不给他社保卡!!】没想到真的是喜剧诶!BGM超欢快 小本真的是我见犹怜 第一集就哭了好几次…他一哭我就融化了啊…… 剧情节奏还满快的 Norman真的很勇敢
前有雨果维文变态,本尼磕药。后有休格兰特腹黑,谋害本喵。今年初夏的英剧,老戏骨配新戏骨,剧本不要太虐,演技不要太屌。
自由党领袖办不出假证?只能私下买凶取了小男友的狗的命?花钱都封不住别人的口?还被捕上法庭?还为此断送了仕途?哇,英国人真的该为自己的政府自豪。
恭喜我本拿下第一个金球奖~么么哒~剪辑凌厉,一个小时内交代清楚了很多线索。本喵不是被定型演同性恋,他是能把每一个同性恋角色都演的光彩十足,毫不雷同!休叔老了也很有风采,勾搭别人是一把好手啊。期待后续的正面对峙!I am queer,I am myself!
轻浮流畅,欢快奔放,和“黄瓜”一个编剧,连画风都一模一样。让历史事件改走喜剧路线,BBC的求生欲也是很强了23333333。阴柔的本喵妖气冲天,“very very very very very”完了我要被休叔传染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无良渣男 还我社保卡
本老师的业务能力真是让人放心
I was rude,I was ville,I was queer,I was myself。
只要活得久 英国男演员都能互🐔
哇小白兔就是要配大灰狼啊。
休格兰特年轻时演恶人还有颜值和品行的反差感,现在简直是专业恶棍都不用化妆了。
休叔睡了帕丁顿熊的错觉。
前两集真的一般,再加上休·格兰特与生俱来的纨绔子弟气质就显得特别轻佻;但收尾集真的极为有力,浓缩了芸芸众生中的世间百态,最后诺曼·斯科特真人出镜,配上“他至今仍未领到社保卡”的字幕,偌大的英国式黑色幽默。
本喵真他妈是最能完美诠释脆弱感的男演员。在最黏稠和最轻盈中间,他最接近神性。甜蜜的恐怖分子,整夜整夜,用肉渣、体液和玫瑰,填充一颗炸弹。而休叔是玫瑰,玫瑰永远不会老,只要有血,我的玫瑰就是最美的月亮。
只有我一个人把这剧当喜剧看吗?从头到尾都是梗。休格兰特太适合演这种衣冠禽兽,当他拿着那罐润滑油走进房间时我只想送他三个字:老·畜·生。你们本老师的头发越来越好了,发际线叛国。
不愧bbc三集片,这节奏,嗖嗖嗖,一集过去俩人已经相识相知相恋翻脸走人了,休魅力不减啊,勾搭小本一套一套的,但是我求求了把社保卡给他办了吧……
你失去的只是你的政坛前途,Norman失去的可是他的社保卡啊!(神他喵社保卡从头到尾刷存在感
年轻时专演深情浪漫角色的男人现在都在演拔屌无情了,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本质吧……
诺曼遛狗,杀手啪啪两枪把狗打死了。诺曼大怒:你杀我的狗干什么?!杀手冷笑一声:有人花大钱,让我取了你的狗命!诺曼看了一眼杀手,激动地握住他手说:你的语文老师是谁?我要给她发个红包!
英国版《大叔之爱》,不同的是,日本大叔还在强掰,英国这边第一集就上床了,腐国就是腐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