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着刘诗诗去看了一遍《辛十四娘》,第一感觉就是,辛十四娘这个形象被刘诗诗演绎得真好,一袭白衣,一头盘发,虽为狐妖,却仙气十足,仅仅20岁的刘诗诗,简直把这个形象给演活了。
这部作品取材于《聊斋志异》的《辛十四娘》篇,基本沿袭了原作品的剧情走势,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确实比原作品更显得有血有肉。电视剧讲述了狐妖辛十四娘经历了人世的情爱磨难以后,除掉恶魔,最终得道成仙的故事。十四娘在铲除豺狼妖的过程中与男主冯生相识相爱,却又接连遭遇磨难,一家姐妹都惨遭毒手,最后甚至还遭到了自己的爱人的背叛。善良的十四娘,终究还是原谅了冯生和无知的村民,虽然最终得道成仙,但是,其中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呢,当自己的善心都被人们所误解,当自己最信任的丈夫都犹豫不决,只有阿禄一个人还在默默的支持她。
男主冯生,是典型的古代书生形象,很有才华,但是在关键时刻却显得十分懦弱,过于在意礼法与封建家长的看法,以致于都蒙蔽了自己的内心,不敢维护自己的爱妻。并且由于他的交友不慎,最终带来灾祸。不过,可圈可点的是,冯生的专情确实是一大亮点。他不同普通人一般把妖看作害人之物,更能逾越人妖界限,爱上十四娘,确实难得。
剧中另外两位配角的形象也非常鲜明,尽管妖媚却大胆泼辣,做事果断的胡媚,以及看似懦弱胆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阿禄,尽管她们戏份不多,却也在剧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部电视剧歌颂了几位机智勇敢,形象各异的女性,在《辛十四娘》这一篇里,十四娘的善良勇敢,无私奉献,让刘诗诗完美的演绎了出来。作品依然宣扬的是惩恶扬善,歌颂美好的爱情。最后冯生和十四娘虽然不能白首,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足以让观者所动。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总是被编剧一改再改,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正如《聊斋志异•侠女篇》,化为娈童的白狐变成剧中上了月芙肉身的白狐。不仅让同性恋元素淡出屏幕,还牵出另外三段情爱和纠葛。
一段是温文尔雅的千金小姐月芙和顾生,二人因病相识,在顾生讲故事哄月芙喝药的日子里,彼此互生情愫,若故事顺延下去发展,恐怕落入穷大夫和富小姐为争取爱情而抗争的故事俗套之中。
第二段便是附着在命垂一线的月芙上的白狐和她单相思的顾生。白狐一开始觊觎顾生的俊朗外表,加以亲近和迷惑。但我相信,这本来只关乎外表的花痴情最终变成了一份爱情,不然白狐也不会为顾生舍弃百年真身,甘愿附着在一凡人女子上(此处情节可斟酌,之前白狐也是上了月芙肉身,真身都没事。有一种可能,白狐说谎)。只可惜狐性不改,为得爱郎曾想伤害顾母,最后关头胁迫爱郎。
还有一段,便是月芙的生母和生父。母亲被父亲伤害后,下了一个关联女儿的诅咒。这恰恰因为这诅咒,才有了月芙喝药听故事,遇见顾生相缠绵。这又回到了第一段情。也正恰恰因为月芙病重,才逼迫月芙生父向白狐求救,才有了第二段情。这三段可谓相关相连,互为因果。
而当观众为这其中剪不断的复杂关系看得如痴如醉之时,编剧才开始慢慢诉说蒲松龄所写的侠女正文。不得不感叹,如今观众的审美需求已不止于传统的单线叙事发展脉络。他们经过无数次视觉上的小清新和重口味的洗礼和冲击,倘若情节不复杂错综,不曲折离奇,不双线三线进行,都难以调到众口都基本满意的高度。
于是,侠女这故事便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插曲中顺叙讲下去。侠女慕娥,从小爱女扮男装,好习武惩恶,虽容貌清灵可人,却无一丝闺女姿态。由一开始无忧无虑地帮捕头父亲和青梅竹马无愧抓采花贼,到后来眼睁睁看着她的亲人一个个被奸人所害——先是父亲和无愧,而后是母亲和二娘——一个活泼爱笑的女孩几日之间变成不苟言笑、一心寻仇的孤女。而正是这样一个集悲剧和侠气于一身的女子,和男主角顾生之间的爱情最让我耿耿于怀。
慕娥对顾生的爱,来自于上山采药的相伴,来自于顾生初见女扮男装的慕娥却不拆穿其身份的特别。谁知日后为月芙和顾生天天当信鸽,当红娘,她把这份小女生的好感埋在心内,铸于剑中。练剑之时,心绪紊乱,往日种种,竟浮眼前。无奈命运弄人,当慕娥心中充满了报仇和悲痛时,再遇顾生,眼中已毫无昔日小女生见到初恋那种闪烁之意和强掩饰之行。最后,为了不愿逼迫顾生和她成亲,用一颗还魂丹成全顾生和月芙,只留下儿子,独自离去,给观众留下敬佩和唏嘘。当日林间饯行,慕娥一句,“你知道慕娥对你的心思吗?”直率而诚恳,久久难忘。
而我认为,顾生对慕娥是有真感情的。这份感情是在月芙死后、二人重逢开始。一开始,顾生只是同情慕娥而已,只想着救济当日这位相识的可怜人。可是后来,顾生不仅对医治慕娥母分文不取,而且送柴送铁棍,有事找慕娥商量,送木偶逗其开心,声称生死之交是也。直到有一天,顾生喝醉,反复思索花木兰居军营多年没被揭穿之理,又重提当日初见一眼识破慕娥女儿身,得出慕娥是个美人胚子的结论。又到了后来,顾生说“对不起,我喝多了。”“我会负责的,我不是个始乱终弃的人。”“从此顾郎会好好待你,安心养胎吧。”看到这里,难怪慕娥会误认为顾生对自己没有爱,只有愧疚和逼迫。然而顾生那一次冲口而出,“难道这些天我为你做的事,你都没有看见吗?”是的,慕娥没有看见,那复仇之刀已经明晃晃地挡住慕娥看到儿女私情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胆量好好地感受他人的关怀。顾生最后阴差阳错,帮助慕娥铲除奸人,其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无不表现出对慕娥(不仅仅是慕娥腹中胎儿)的关爱。几年后,当他听到月芙说慕娥离去,是因为不想顾生为了胎儿而不情愿成亲时,他说这的确是慕娥的性格。这一份了解,与当初一眼识破女儿身的了解,可谓进一步,从外表到性格。也许,顾生对慕娥,一直都是了解的;而慕娥对顾生,只有误解和成全。
不可否认,顾生对慕娥爱得不够深。但这不能以那些才子佳人的小说定位,说什么顾生朝三暮四,月芙死了又爱另一个,说什么顾生爱得不深,不肯舍弃一切觅慕娥。我们对懦弱书生和勇敢女子的刻版印象烙印太深,以至于我们总在苛责一切变心,期盼一颗不顾一切的真心,唯爱情至上。蒲松龄笔下的顾生对侠女百般依恋,甜言爱语,可也没有舍弃一切的决绝。家有老母,怎可说舍弃就舍弃?男子本爱温柔女,他和月芙的爱情顺理成章,月芙死后,因和慕娥出生入死,暗生情愫也顺理成章,这份爱因为前者的轰轰烈烈,而难以全身心投入,也是顺理成章。若我生为顾生,恐怕也不过如此。
也许,是因为慕娥和顾生的爱不完整,才愈发使我深刻。也许,是因为钦羡慕娥那一身侠女气质,佩服慕娥离去的豁达和洒脱,才让我对此念念不忘,萦绕心间。辛十四娘的演员和情节,是最为网友欣赏的。可弱水三千,为何我偏偏只取那一瓢饮?
哇,都是美女,好看
即使有吴奇隆和范文芳也没法掩盖这片子的薄弱。前半部分连城和乔生婚宴上那场戏有些动容,后来就没味道了。
《辛十四娘》挺好
刘诗诗刚出道时已经很有灵气了,最烦无脑黑了。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吧,别人云亦云的。
这个里面只能说刘诗诗真的很让人惊艳,不管是造型还是她的演技都很棒!
那个十四娘真是感动阿,神人,神的最高境界,为他人。当你帮助过的人,曾经爱戴你的人都要你死,你还在原谅他们,为他们心疼。
刘诗诗那部分还可以。
从这里认识刘诗诗
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很美!
辛十四娘 月高高 心寥寥
刘诗诗!美翻了!
好喜欢刘诗诗的辛十四娘啊
辛十四娘好看
好看,刘诗诗古装好漂亮。
喜欢侠女
补上,四星单给辛十四娘这个故事~
最爱刘诗诗的十四,好美腻
十四娘!!!(那时候喝水时总会想起连城吐血那场戏,之后就是showtime了)
我真的特别喜欢唐人的聊斋系列剧,最喜欢《聊斋奇女子之侠女》《辛十四娘》也不错,但是人设没有徐幕娥好,我更喜欢侠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