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上映时我还在读高一,出于对历史细节的爱好,当时我特别关注了这部电影,尽管看完后感觉电影在叙事线索方面欠佳,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了四星。只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部电影不应该忽视另外7位英雄。
本片根据詹姆斯·布拉德利的同名著作改编,他的父亲约翰·布拉德利就是升起第二面国旗的6位旗手之一,把他父亲作为故事的主角无可厚非,只是,原著和电影里都过于突出他父亲和另5位升起第二面旗帜的士兵,而对于升起第一面的旗帜的士兵们,居然连姓名都没有完全列出,这一点非常令人失望。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第一面飘扬在硫磺岛上空的旗帜远比第二面旗帜更有意义,而且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升起第一面旗帜的时候山顶还有部分日军,第一批旗手们升旗时冒着生命危险,而升起第二面旗的时候,山顶上的日军已基本被消灭。相对来说,第二批旗手安全多了,然而升起第一面旗帜的士兵们却没能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只因为他们没能出现在那张由罗森塔尔拍摄的著名照片中。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我们还是可以在电影里看到部分第一批旗手的身影,登陆开始后,美军遭到日军痛击时,手持火焰喷射器烧日军地堡的士兵是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在后来的战斗中接电话时被日军击毙的是恩斯特·布茨·托马斯(Ernest Thomas),而汉克·汉森(Henry Hansen)牺牲的镜头也出现在了电影中。
我希望大家能记住升起第一面旗帜的旗手们的名字,共7人,他们是:
Col.Charles Lindberg
Sgt.Howard Snyder
Pry.Phil Ward
Sgt.Ernest Thomas
Sgt.Henry Hansen
Pfc.Raymond Jacobs
Lt.Harold Shrier
1945年2月至1945年3月,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进行了一场激战,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硫磺岛战役。在这个仅8公里长、4公里宽的小岛上,美军苦战一个多月,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共伤亡28686人,其中死亡6821人,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
1945年2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师第28团哈罗德·希勒中尉率领的一支44人的小分队,一路血战,上午10时30分,终于冲上了硫磺岛制高点——拆钵山山顶。他们随即决定升起美国国旗。美联社随军记者乔.罗森塔尔闻讯赶来,在路上他碰到刚从山下来的《海军陆战队杂志》记者路易斯·苏莱上士,后者得意地说他已经拍到士兵在山顶升旗的照片,这使得罗森塔尔有些失望,但他仍决定继续上山去看看。
巧合的是第一次插的那面旗太小,只有54×28吋,其他部队难以看到。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山顶的旗帜,他们决定换一面更大的国旗。于是,指挥员命令779号坦克登陆舰紧急将一面更大的国旗送上岸。希勒中尉小分队中的6名官兵奋力将这面大旗插上山顶。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正好被错失上次良机的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了下来,这才有了那张家喻户晓的补插旗旗照,而残酷的战争仍在进行着,此后美军伤亡依然惨重,六名升旗手中的三名在战役中牺牲了。
照片发表后,影响巨大,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看过这幅照片之后,认为这张照片是第七轮军券(为筹措军费而发行的国债)购买的极好宣传品,于是下令辨认照片中的士兵并带他们回国。
无意成为英雄的三名青年人感到无比内疚,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只是“换了一下国旗”而已。我们需要英雄,所以我们臆造了英雄,可是这让我们的英雄远离他们自己。
艾拉·海耶斯不愿独自逃离炮火连天的战场,享受万人敬仰的荣耀,他渴望回到战友的身边,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影片中雷内.加农在巡回演讲上一直强调“英雄是那些岛上的人们,”因为演讲是为了筹钱,我们轻易地忽略他讲话内容的真实,那些话恰恰是导演想通过他的口向我们表达的。
借着影片中主人公回忆的画面我们目睹了硫磺岛战役的残酷,很容易就能认识到硫磺岛那些死去的战士是英雄,却漠视了三个竖旗者的贡献。三名生还者在军券的巡回销售活动中共卖出了263亿美元,两倍于当时的目标。
在战后无论是硫磺岛的英雄,还是人们臆造的英雄,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在国家危难困苦的时候挺身而出,损伤了他们的灵魂,牺牲了他们的生命,只为民族得以延续,国家能够得胜。演讲过后,人们转身就忘了刚刚为什么感动涕流,仿佛一切都是应该如此,英雄们的付出都是天经地义,这伤了他们的心,让他们的鲜血白白的流淌。
而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会遭到硫磺岛那样的巨大伤亡。
第一次插旗相片中人物:
查尔斯·W·连特贝格(Charles W.Lindberg)
小恩尼斯特·I·汤姆斯(Ernest I. Thomas Jr.)
亨利·O·"汉克" 汉森(Henry O. "Hank" Hansen)
路易斯·C·查洛(Louis C. Charlo)
詹姆斯·米歇尔斯(James Michels)
第二次补插旗相片中人物:
迈可·史达兰克(Michael Strank)
雷内·加侬(Rene Gagnon)
艾拉·海耶斯(Ira Hayes)
富兰克林·苏斯利(Franklin Sousley)
约翰·布拉得利(John Bradley)
哈伦·布洛克(Harlon Block)
《父辈的旗帜》。8分。
改编自詹姆斯·布拉德利的小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制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瑞恩·菲利普、杰西·布拉德福特、亚当·比奇主演作品。
虽然就我个人观影兴趣而言,它不及《硫磺岛的来信》,但无疑作为一部反思战争的大片,它是相当优秀的。很遗憾,我们还远远没有到这一步。
不得不承认东木老爹的本事,76岁高龄时同时操刀两部这样的战争巨片。《父辈的旗帜》的叙事手法并不复杂,一条线是父辈们回忆当年的战争场景,一条线是当时的战争,一条线是三位被临时请回国家做宣传演讲的士兵,三条线互动,交叉但不凌乱。
战争的残酷无须赘述,在诸多的影片中,各种桥段各类镜头都有表达;但更残酷的是当仅存的英雄们回到战场时,他们面对的巨大的政治欺骗;而最最残酷的是他们在人们对战争英雄热情过后的正常生活——印第安人Ira死于暴晒, Bradley承包了殡仪馆过着鲜为人知的生活,而Rene后来在做保安看门。
人们需要英雄,但人们也很快就会遗忘英雄。
当打开《Flags of Our Fathers》时,并未对该片抱有多大希望,感觉会是一部和《珍珠港》差不多的影片。尤其贯穿全片的血腥镜头差点没让我关掉电脑,直呼:战争太残忍了,太残忍了。一个个被剖开的肚膛,大肠、小肠、盲肠,还有不知名的器官,顺着血一起流出来,前一分钟还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这一刻只剩脑袋和那双圆睁的眼睛--身体已经不知在何处,更别提那一排排的尸体,犹如那几乎望不到尽头的大海,悲伤却也无能为力。
庆幸自己坚持下来,看完了这个二战时期的故事。由于战地记者的照相机问题,登上高地插上胜利旗杆的那一瞬间未能拍下来。于是,另外四个士兵接受了再次插上旗杆的任务,这一刻,被相机记住,也被历史记住。也因这一刻,他们成为美国的战争英雄。他们提前从战场上退下来,回到祖国,在军方、在政府的策划下,他们成为插旗英雄。掌声雷动的演讲、五光十色的宴会,人们为之欢呼,美女为之倾倒,一瞬间,财富、荣誉接踵而至。
对于这几个“插旗英雄”,有人欣然接受这一切突入而来的荣誉,自如地面对各路记者,带着漂亮女友出席各种聚会、演讲;有人为此感到战战兢兢,将这所有一切活动当作军令,虽然也会为自己并非真正的插旗英雄感到难过,却也无奈地接受政府的一切安排,包括名利!也有人为此不安,每当他站在演讲台上讲述着战争中的一切见闻感受时,便如同重新回到了战场,他看到了战争,更看到了战争中死去的兄弟。他为自己所得的荣誉感到不安,仿佛欺骗了奉其为英雄的国民,更因为,每一杯美酒都让他想起战场上兄弟们留下的血,每一次掌声都让他想起不断的枪炮声和兄弟痛苦的哀嚎。他觉得自己这个英雄如此卑劣,而那些真正的英雄却被人们所遗忘。于是,他选择重新回战场,回到那个让他成为英雄也让他不安的血腥之地,向真正的英雄致敬,也希望成为真正的英雄......
影片的镜头在美国国内各种聚会和前方战场之间切换,歌舞升平的后方和炮火连天的血肉模糊的战场形成鲜明对比,心情也随着主角一起沉浮,或许和他一起隐隐作痛。
也许有人要为军队和政府如此卑劣的造假行为而愤怒,为第二次插旗的幼稚行为感到荒唐。可是,当看到成千上万国民因为这四个人而欢呼,而骄傲,甚至为他们而重拾生活勇气时,政府的行为真的错了吗?事实上,他们四个也是战场上凯旋而归的英雄,虽然不是真正的插旗英雄。大众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偶像,无论对象是谁,只要能给大家勇气,便已足够。只是,这么巧,他们四人拥有一张可以成为英雄的照片,于是,政府便策划了这起对民众善意的欺骗。
也许,对和错真的没有界限,历史没有真相,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就如同影片结局所言:hero is something we create, and hero is something we need.
P.S. 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的传统能教会我们接受、歌颂,美国电影告诉我们思考,战争不是像地道战一样,只有勇敢的八路、人民群众,和残忍的日本兵和汉奸。战争有太多让人无能为力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东西。如果你还小,看国内红色片,小孩子怎能承受这么多,如果你已成人,学着像美国电影一样思考,当所有事情都变成历史的尘埃,一切都将成为事件,而非历史。因为,历史没有真相!
1945年2月,欧洲战场上的硝烟渐渐隐去,太平洋战场上的炮声却在不断升级。其中最关键也极血腥惨烈的一场当属硫磺岛(Iwo Jima)战役。从2月19日海滩登陆开始,美军在长达36天的时间里,阵亡6821人,伤21865人。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
此次交战,美日双方伤亡比例1.23 :1,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方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不过,正是由于此战伤亡惨重,美军才没有进攻日本本土。
美军士兵在硫磺岛折钵山上树起国旗的照片曾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电影《父辈的旗帜》围绕折钵山上插旗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了硫磺岛战役背后的故事,主题思想落脚在关于英雄的反思上。
故事原著作者詹姆斯•布莱德利,其父约翰•布莱德利是当年硫磺岛幸存的插旗英雄之一,电影导演和监制分别是大名鼎鼎的伊斯特伍德和斯皮尔伯格,强强联手,耗资9000万美元。既有战争对峙场面的恢宏惨烈与真切,也有人物个性纷繁人性纷存之一览无余。电影音效真切,电影配乐也很美。第79届奥斯卡奖中获最佳音响效果与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提名。与《父辈的旗帜》同时拍摄的还有个姊妹篇《来自硫磺岛的信》,该电影也由伊斯特伍德披挂上阵,反转使用日语从日本人角度讲述的战争。
电影里有三条线场面交叉互放,一是原著作者采访当年战场老兵及其家父在家中的生前场景,一是硫磺岛的战况实景,还有就是三位幸存的插旗战士在全美各地巡游募捐的场景。主角自然是三位插旗的战士:John Bradley, Ira Hays和Rene Gagnanon。
一张照片的新闻轰动效应,比战争本身更有意义,甚至可以左右到战争的结果。那张战争胜利后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插旗照片,后来成为邮票、海报、不可计数的杂志和新闻头条的材料。照片背后的故事却是很别样的普通寻常。
战场上,2月23日,登陆战第五天,进展极为缓慢艰难。全天,只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毫无进展。唯一的战果是在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那一刻整个海滩舰船齐鸣、所有战士欢声雷动,电影场景壮观恢宏,美丽动人。后来,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军高级官员注意到折钵山山顶飘扬的国旗:“这面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之后五百年的荣誉!”军部领导人要收藏那面旗。电影里那个接到换旗命令的指挥官怒而愤言:“去死吧,这面旗属于全营的兵士。那个王八蛋以为我们在这拼命,就是为了把那面旗送给政客挂在墙上?真他妈的脑袋有毛病!”
四小时后,迈克的小分队更换掉第一面旗,插上另一面。那一刻天气晴好,美联社记者灵感一现,镜头拍摄下来的照片效果清晰。第一面插旗拍摄的胶片被海水溅湿了。
没人知道这是第二面旗,都只是看过照片就编造故事。英雄故事里的六个人,汉克甚至不在照片上。他升的是第一面,哈伦.布洛克才真在这张升旗照片里。
那真正带来欢愉与欢呼的旗帜是哪一面不重要,那头一次树起旗杆的六位英雄究其名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张照片刊登在两百多家日报首页后所带来的新闻效应。国家政客要的只是小小图片带来的新闻效应。这插旗英雄带来的新闻效应导致三位幸存的硫磺岛战士John Bradley, Ira Hays 和Rene Gagnanon被从战场上召回。
历来的战争,是要强大的军备资金支持的。电影故事里,在国家面临财政赤字、人们开始愤世嫉俗、厌恶战争的时候,插旗照片就是政客眼中最煽情最鼓舞人心的新闻噱头。
John Bradley, Ira Hays,Rene Gagnanon,从世界末日样枪林弹雨中逃出来的三位战士,接受全国人民的拥戴,接受杜鲁门总统的召见:“既然你们能在太平洋攻下敌山,相信你们也能攻下金山!”
战争的实际,像战场的炮灰,残酷得让人难以置信。三个普通战士,募捐巡游中在眼前不停回放的,是战场中一起插旗的战友,在枪炮浴血中一个一个地离去。在政客眼里,插旗英雄是谁才不重要,照片是一钱不值的东西。与插旗烈士的“金星”母亲见面聚餐会只是最好的募捐噱头。这次发起的140亿军债促销叫强势第七届,前三届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于是,经受过炮火洗礼的“英雄”,要在运动场的礼炮声中再来一次插旗道具表演,在人群的呐喊声与礼花齐鸣声中,Ira与Bradley(约翰.布莱德利)眼中不断回放起战场里的场景,痛苦难忍地与眼前的欢景一一反照。两个月的巡游,个性敏感甚有道德良知的Ira实在无法忍受,他授受不了一路的英雄颂扬而一路不停地酗酒、呕吐,终至提前返回战场,返回之前想去看一眼老母亲的要求都没能满足。Bradley是一个很理性也很有头脑的人,他负责走完整个巡游。在两个月内双倍完成二百八十亿的募捐任务。只不过,募捐之后,他避隐到一家殡仪馆靠静悄悄打理冷门生意渡过余生,儿子生前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二战英雄。Gene不一样,在战场上他是表现最差的战士,只落得被迈克留给首长做通信兵。没拉开过一次枪栓,可是在募捐途中却很享受英雄的荣誉。只是这荣誉也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巡游过后,作为一个过气的英雄,他只落得个守门人的职位了却后半生。
华盛顿广场,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落成仪式上,五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的巨型雕像揭幕,尽管汉克有份升起硫磺岛上空飘扬的第一面国旗,其父母却没受到典礼邀请。仪式之后不久,Ira死于暴晒。Bradley也开车到威斯康辛州另一头伊格母亲的住处。伊格妈妈获悉儿子阵亡后,曾不停地去了解他的死因,但没人告诉她。Bradley一生在梦中不停寻找的,也是硝烟战场中的伊格。那次激战中,Bradley要去救伤,留伊格在原地等他。可等他回来,怎么也找不着他了。电影里Bradley的梦中一再回放寻找伊格的场景。事实是,伊格在战场所呆的坑道下面,是一个日军的地洞井口。他们将伊格拖进地洞。在那里,伊格受到了非比寻常的非人道磨折后死去。Bradley后来在地洞找到他的尸身时,已无以辩别生前身份。伊格的死是Bradley心底最深的痛。他见到伊格的妈妈,自然不能告之真相。他只是要告慰解除年迈母亲百思不得求解的痛苦而已。当然,Ira从战场返回之后,也曾找到了弗兰克林的母亲,告诉她插旗照片中确实有她的儿子,那个背影是弗兰克林,不是汉克。因为新闻报道将图片中的弗兰克林误作汉克的事实,弗兰克林的妈妈不相信那个背影不是他儿子,从而也没能原谅其父亲将儿子送往战场的事实,夫妇离婚失和。Ira带去的真相,在其夫妇的关系上有很大程度的缓解。
电影里最动人也最有寓义的,是海军陆战兵医护人员Bradley在战场四处救助伤病的场景。影片开篇就是铁灰战场上四处喊叫“医护兵”救助的梦景。影片后半部分,一名医护兵倒下了,脖子上血如泉涌,Bradley已经尽全力救治。而那个医护兵仍旧望着他,他明明知道脖子中弹意味着什么,他知道自己快死了,但是,他仍然期盼医生能救他,可是Bradley办不到。影片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硝烟战场处处升起的Doc(医生)或Corpsman(医护兵)的唤叫。Bradley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医护兵。他在未能救活另一名医护兵的神志恍惚中,腿上中弹。痛苦万分里,又听到不远处corpsman的叫声,在战地的雨中,Bradley拖着伤腿移到伤兵的身边,后来,几因失血过多而死。那战场演员表现分外动人的一幕幕让观众不由沉沉反思战场救助的真切意义?
硫磺岛,很厚的火山灰,有硫磺的气味,很臭,外形像一块猪扒一样。不到八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双方伤亡人数近五万人。战争的残酷令人难以想像。电影里,最优秀最男子气指挥若定的陆军军官迈克,那么年轻那么勇敢机警,却死于自家的炮火。汉克,弗兰克林,伊格……他们还不到二十岁,那么年轻,被子弹打中时甚至都不相信:“医生,他们杀死了我!”
医护兵Bradley,电影中叫得最多的Doc从来没跟儿子说起过英雄或插旗的事,唯一一次聊起的,是他们插完旗后,就下到海边游泳的场景。
“那真是有趣的一幕,战争还在继续,我们却像孩子一样在水里嬉戏,我记得伊格的也就只有这件事了……”
画面上游泳的场景很美,影片快结束时,片尾升起特别优美的全排兵士游泳曲目音乐。
父亲是对的。也许根本就没什么英雄,都是些像父亲样的普通人。所谓的英雄,只是人们想像与自身需要的产物。为什么那些人愿意为我们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对父辈来说,他们曾经的冒险与受伤,只是为了身边的战友。也许他们是为祖国而战, 但他们的死是为了自己的同胞,为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我们如果真心想纪念他们,就应该明白这些,像父亲那样去怀念他们!
时下战争片都是讲人性,说白了就是撇清:怕死和孬种不是一回事儿,大好青年干什么都胜过上战场。这剧本的立意高明在把美国战时的几百亿债券和政经要人们拉过来作批判对象,让观众们误以为好莱坞要作自我批评了。其实人家只是表个姿态而已,从来不玩真的。量美国沙发上的土豆们也看不懂,更不感兴趣。锅盖头里说战争是如此扯淡,这片子一开始就摆明,英雄也是如此扯淡。但剧作和导演们可不仅仅停止与此。
其实梦工厂不如称作世界最佳教育学院,寓教于乐,学费源源不断。把两部姊妹篇看完,好莱坞让俺明白,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爆发,死也不能被征兵……如果人人都这么想,克导的苦心教诲,总算没有白费。
不假装正经了。战争片的好处之一是有很多eye candy可以看。演列兵的小帅哥,演中尉的精壮男,加上偶尔一两个少校级别的酷头儿,让俺的眼睛花差花差的不知往哪里看。片子一开始,很多小嫩男生身着紧身白T –shirt在兵营里晃。你说人家选演员就是有眼光,那白T-shirt虽然没有banana republic刻意的紧胸紧袖设计,但随便穿穿就不经意的性感。其实是‘即心是色’也。
当然,克导花这么珍贵的时间表现这些健康茁壮,活蹦乱跳的正太们,不是为了让我等发花痴的。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给人看。而喜欢悲剧的那种劣根性使得我急不可耐的要看这些年轻蓬勃的生命去做炮灰。私下里很羞愧:原来这也是偶喜欢战争片的原因之一….其实不过是里比多痒痒而以。古希腊人不是也喜欢看安德罗玛刻趴在赫克托尔的尸体上,没完没了的哀歌么?
Ryan Phillippe其实已经过了花朵儿般的年纪了。不过人家长了个娃娃脸,又生活优越,护肤彻底,居然可以出演二十出头的一等兵Doc。相对于在黑鹰坠地里的大批帅哥(Orland Bloom那个摔下飞机的倒霉蛋除外),这片子选的演员都显得嫩。话说回来了,毕竟50年差距,美国人民的饮食营养和体质都有提高嘛。二战时期,上战场的白种人居多,而且中西部的大多是北欧裔,盛产周正帅哥;到了索马里,军队里开始有墨西哥裔;到了现在,除了长官,兵营里又黑又棕,乌丫丫一片。所以,(坚定而激动地)这是另外一个俺喜欢二战片的原因!
在大军中惊喜地发现了Robert Patrick那坚硬冰冷的面孔。这个当年的T1000机器人星运不济,一直在演二流片子,或者一流片子里的二流角色。但这并不妨碍偶对他那酷到有些符号化的脸崇拜的五体投地。老天爷造他基因的时候,一定正在看约翰米勒的黑白漫画。果然,仅有的两句台词也非常有风格,自然是F字打头。
另外一个熟悉的面孔,是fast and furious里的Paul Walker。他不幸长得漂亮而没有特色,即使眼睛颜色很浅,浅得象蓝天一样让人想入非非,也在片子的炮火中被飞快的埋没了。俊男Paul的台词主要有两段:第一段是眯着眼睛说,掉到水里那个二百五没救了,第二段是安慰打头阵的大兵,说敌人从来不会撂倒头阵的,因为需要后面的人来上钩。两次都是极品乌鸦嘴,似乎老兵都是扫把星候选。这个乌鸦嘴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挂了,让密切跟踪帅哥的我很怅然。说到这里,发现好莱坞近年的战争片很象TVB的早期武侠剧,多少名角都跑来做龙套。不过很多人都是功成名就了才来做大导演的龙套的,因为最近流行反思风,搞得不是宗师级导演,不敢拍战争片啊。
然后留着个超短寸头,浑身烟土气,操着巨难听的南方口音的Private Jackson就出场了。该狙击手在拯救大兵瑞安中靠着一个十字架和一个瞄准镜一举成名,见神杀神,遇佛灭佛,属于“大兵”一片中非常耀眼的绿叶,连死都死得很华丽:坦克专门奉献了一颗炮弹,陪葬一个钟楼。这次换汤不换药,从诺曼底跑到太平洋,转作军曹Mike Strank也。男女fans请尽情洒花……要说脸型硬,风华正茂的Barry Pepper不仅棱角分明,而且天生一副愤世嫉俗的五官。要看他凭着这看谁格拧谁的面孔发飚,请观赏Knock Around Guys。Pepper的演技是没什么可挑剔的,属于自己不会砸自己的台那种,而且近几年很是和好莱坞的演技高手们混得斯熟。长话短说,Pepper的角色,一直是男人中的男人,但粗中有细那种类型。所以他免不了要去演当兵的,也免不了要作烈士,更免不了被抓差去演We were Soldiers这种爱国教育无厘头大片 (他是加拿大人,跟白求恩似的跑到美国大兵队伍里搅什么啊?)---还算编剧手下留情,没让他在那片子里翘辫子。但这次就难说喽,因为三言两句说明,他要在提升前,带新兵作最后一次冲锋。Private Jackson,你还是多念点儿经吧。
据某位18世纪年纪轻轻就飞黄腾达的元帅说,世界上没有足够大的尺子来测量军人的愚蠢。首先参军就够蠢,然后片子就演着:一个冲着飞机叫好的二百五掉到海里去,估计下场就和perfect storm里的Mark Wahlberg一样了(在汪洋大海里失魂落魄,但很有情调的东张西望….)偶看到这里,居然一反常态的没有任何内心波澜。因为犯蠢而送命没啥好说的。如果机关算尽然后再送命,就真真让人扼腕,比如那个Peiper…(注意拼写。某欧洲人曾用斗大的红字提醒只会英语美国人,此ie非彼ei)。
登陆前,大兵们缩在船舱里听东京玫瑰的广播。千变万化的场景,总是要讲述同样的故事。柔和的歌声中,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开始多愁善感。Strank低头点着一个打火机,就着火光似乎在看什么信,但简直是默哀的姿式。有几个镜头胜过大兵瑞安里的黄昏街景:幽暗的舱房里,人们的心情如同青灰色的空气一般迷茫困惑。Feldgrau(田野灰)所表达的,既可以是平静,也可以是绝望。Strank侧面的剪影如钳凿刀刻,但手中火苗柔弱而娇媚的摇曳着。曲终,他手指一松,火苗便无声的熄灭,如同命运最后一声叹息。
偶一直觉的这片子的立意比Saving Private Ryan’s Ass要复杂些,也更喜欢这青灰色的暗示:没有黑白分明,交战双方都是稀里马虎的炮灰。斯皮尔伯格把诺曼底海滩拍成了德国人的屠杀场---小样儿的,帝国师正在上演“诺曼底缴匪记”呢,你换1942年的帝国师守诺曼底看看?扯远了,个人喜好而已。Feldgrau本来就比黄昏来的沉重,更何况Pepper比高大全的美国好好大丈夫Tom Hanks大叔养眼多了,虽然前者一直在作绿叶。
片子里没提到琉璜岛的战略意义是多么无足轻重,也没有解释为什么从第5天开始,后面的战斗持续了零零碎碎的30多天。但观众们被告知,很多养眼的阿兵哥们,反而是在山顶竖起国旗后,就再也没能回到海滩上。Strank叼着一枝烟,脸上是烟熏火燎,手里是一捆电话线:“上尉要铺条电话线,猜怎么着?我们中奖了。”然后他们走到山顶上,竖起了第二面国旗。记者忙不迭的抢拍照片。没有一个人在照片中显出自己的面孔,没有一个人在历史上留下姓名。
我心惊胆颤的这么看啊看的,果然,xxx分钟后,这个带着一队兵娃娃的丘八哥就光荣了,还是被自己人的飞机炸的。这片子没有象Ryan一片里用血流如注来刺激观众。因为前面有很多当兵的莫名其妙,但是干净利索的中弹的镜头,偶原以为导演会安排帅哥舍身救人,然后在战友的怀抱中优雅的交党费呢。但为了说明炮弹不长眼,地毯式轰炸时人人平等的道理,导演叫帅哥在山坡上回身一招手,一颗炸弹就落在了他身后。为了不让大家太泄气,这次没有重复满天飞血肉零件儿的恐怖镜头。Mike Strank咬牙切齿的半躺在山坡上,还试图坐起身来。战友们围在他身边,慌忙解开被鲜血浸得一塌糊涂的衬衫,不知所措。“Fuck, fuck…it’s all right…”他看着几个新兵面面相觑的脸,不知道在安慰谁,然后头慢慢一歪,安安静静的咽气了。相对于各种战争片前40分钟用来吓人的死法,这算是死得好看的一种。
八卦了这么长,其实只不过欣赏了几个符号而已。符号因为其简单而印象强烈的特性,反倒是纷繁的战争作品中最闪亮的一点。观众记得Saving Private Ryan里几个很有特色的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的露脸时间Sweet and short。上面提及的几个英雄符号,或多或少都挂了。这些配角没有给演员多少发挥空间,只不过是给英雄这一名词下个定义:那些在琉璜岛上死去的人们。其实片子的真材料还没有开始。三个阿兵弟弟被荣幸的选作民族英雄,开始接受雪片似的鲜花掌声,奉命兜售国债券。一脸忠厚老实像的Adam Beach天生适合演纯洁土包子,在Wind Talker里就大大郁闷了一次,这次更是郁闷得无所适从。(插花:Wind Talker里Chritian Slater死得虽然很吴宇森风格,够有型,但总觉得吴导在战争片里都要慢动作瞄准,有点走火入魔的意思)
够嫩够无辜的主角Doc突然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英雄,不幸沦为导演设置的另一个符号。Doc是完美的,从头至尾都有一种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但克导还是试图解释了他的完美。一般说来,人的成长往往是在一瞬间意识到的,犹如幼虫在茧内挣扎良久,最后振翅奋飞的一刻,往往最是扎眼。硫磺岛的岩砾中,就在化蝶而出的前几秒钟,他还想哭,哭失掉的战友,哭面对死亡的无能为力。但战火连几秒钟的发泄机会都没有给他,一颗炮弹把他掀翻在地。等他回身镇定的看看自己的腿时,震惊后的反常平静让这个新手在这一瞬间成了老兵。四周出奇的清晰平静,一个人在叫医护员。他爬向一个伤员,因为只要有人在呼叫,他就要工作。至于后来,他待人处事那种荣辱不惊的架势,让人怀疑这个角色是用来解释真正英雄的定义的。可惜,高大全的形象往往不讨好。
而郁闷的Adam Beach演的角色,象阿甘一样在流浪的途中寻求安宁,坚持走着自己的独木桥。英雄事迹一辈子只需要作一次,而他所作的,不过是把事实真相告诉世界,虽然意义并不重要。这个皇帝的新装中的倒霉孩子,只能抱住Strank的母亲涕泗滂沱。
硫磺岛战役的一体两面,东木的《硫磺岛来信》显得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意识冲突,但在《父辈的旗帜》里显然找到了更适合他本土性的切入点。一张照片牵扯出战争本身的荒谬、对掌权者的讽刺、对美式价值观的怀疑。那些宏大的意义被个体生命的尊贵消解了,东木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英勇的生命正言,历史虽会过去,但生命的意义长存。
首先要知道這部片子來頭可是不小啊,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斯皮尔伯格的監製,其實剛開始還以為是一部戰爭片呢,看完之后覺得影片不是説戰爭了,而是所謂的英雄,以及英雄的後來的遭遇,戰爭雖然也是龐大的,殘忍的,或許以前看過太多的戰爭場面,這片子幷沒有給我留下戰爭場面的印象,倒是戰爭場面時候用的淡淡的彩色(差不多是黑白了)確實有種戰爭的真實感覺在裏面.覺得影片中間的講述三個"英雄"的城市巡迴演說著墨太多,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到時后麵英雄們後面的遭遇比較讓人感覺傷感,或者是國家需要英雄的時候妳才是,不需要的時候
角度选得极好,人物过多,结构有些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些太多了,反而每一点都匆匆忙忙的,蜻蜓点水。演员表现一般,最为亮眼的当然是那个原著民。7.5 out of 10
他们被当作英雄送返回国,却在狭小的列车过道痛哭失声,宁愿死在兄弟们的身边。" They may have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 but they died for their friends. "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heroes, 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 something we need.
老爷子再次给了我感动和力量,不是因为他拍的有多血腥多英雄,而是因为他拍出了人性的真实。画面黑暗,场面弘大,战争画面相当真实,尤其是后半段的那段吉他小调背景配乐,非常令人动容。PS:只要有必要,英雄是可以虚构的,比如在某地。8
除了跳剪用的太多以至于打乱了全片的节奏,这片子还是不错的,也完全不是赤裸的主旋律:小光圈,低对比度调色,用极端的残酷来反衬一种普通人的平常,中间还穿插着讽刺与反思,东木头水准之作。
旗帜,英雄,都是根据需要制造出来的,真实的故事不精彩,但不该被埋没。老牛仔出口,得细品。
那么多飞机战船不知道是不是都真的,导演真牛逼,两部电影一起拍,看过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两部影片的镜头被放了许多次。
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好像没第一次粗看时候那么烂,其实老头导得挺好的,问题出在故事上,这个剧好像没什么像样的冲突,哈吉斯一直在渲染的矛盾核心其实看上去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的点。不过金牌编剧所架构的渲染性桥段还是挺给力的。
英雄巡回募款,受到政要接见。参议员问绰号酋长的大兵,“我听说你用印第安战斧砍日本人。是真的吗?”“不,先生。”“跟他们说是。故事更精彩!”……可见“撕鬼子大法”的确是作为一种反讽手法出现。但差别在:父亲旗帜中,我们感受到讽,因有“正”的对照。而中影将其上升到风格,几乎与胡拍无异。
前:反动《大兵瑞恩》;后:碾压《比利林恩》综合(剧透):《硫磺岛的来信》套拍电影,共享部分场景和镜头,两片可拼接为一个完整文本。模仿《大兵瑞恩》开场推镜头转场,但时间线顺序相反。借《瑞恩》主题“我们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兄弟”来做反讽,展现真实战争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大量交叉剪辑/闪回,多以台词和场景做相似性转场。作为本片核心事件的“插国旗照片”以及它所“制造”出的战争英雄本身就是荒诞的,记错插旗人又增添了一层荒诞,而这一切荒诞的来源则是精明的媒体资本家政客以及渴望得到英雄的狂热民众。被自己人打死的士兵,被媒体捧上神坛又被拉下神坛的英雄,在战争中,荒诞比残酷更真实。李安认为战争英雄被当做小丑是可悲的,东木则更进一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战争英雄。相比东木,李安对战争的认识还是嫩了些。可惜本片旁白太多。
伊斯特伍德就是个神!本片还包办了配乐。主人公按照原型样貌接近挑选的。闪回,三个人分别是理智、热情和感性。还有印第安民族的种族问题。美国政界和军方的虚伪。人们的麻木。真实的英雄。战争场面激烈,血腥,真实。没有更多刻画仇恨,说的只是战争本身,客观角度对人性的爱,战友亲人。舆论的投机性的讽刺。反战的主题。点面俱到,紧凑好看,内涵深刻。2006年的最佳影片之一。片尾是历史真实相片回顾,很珍贵。
【A】切入点实在是太好太好,最后半小时无懈可击,又一次被东木这种现实而残酷的调性给无情击穿。反英雄、反宣传、反主旋律,用沉重的战争创伤去戳破众生相的虚伪,然后又将这一切交给时间,在无尽的阴霾中缓缓步入荒诞而静寂的结局。东木一如既往地把质问抛向政府,用愤怒发难高层,把最珍贵的温情留给镜头下那些被聚焦的个体。
关于战争的反思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是这部影片依旧算是精彩,由于过于的尊重事实,已经把重点放在三个士兵对英雄的认识上,这部战争片并不精彩激烈,但是内在的分析却弥足精彩,《硫磺岛的来信》因为虚构,所以好看而人性,但是战争并无人性。
伊斯特伍德这个老渣皮,越老越炉火纯青,本片和《硫磺岛来信》堪称双壁!
蠢片子,我还以为是中央电视台投资的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又一个故事。We create heroes, because we need heroes。战争场景表现手法跟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差不多,这好像都成了美国战争大片的固定模式,但是很有用。可惜再没战场给男儿扬名立万,也庆幸目前没有战场让男儿血肉横飞。
电影的切入点,加分!别忘看字幕后。
很有趣老爷子在06年献上了一对极其出彩,两部分别用日美两军角度呈现的色调超赞剧本交相呼应的二战伦理片。《家书》也许更符合普通观众对“另类”剧本的挑剔但这也不能说明《旗帜》就略逊一筹。《家书》叙事剪辑不如《旗帜》那么独特所以就给我了个“冗长乏味”的印象= =|||我哪天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