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建筑实习生,感觉看了对建筑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看起来就好难。。以及作为设计师没法熬夜是不是真的没救了。直向喜欢李金颐和马琪芮,能力好强,感觉我在职场上估计就是和罗圭甫差不多的水平,,问问题都不敢答,但是他长得好可爱。感觉任若阳是不是被故意剪得有点,,不觉得真有人情商那么低。北京建筑院还挺喜欢小陈的,感觉和她性格比较像,观众上有点不讨喜,但是感觉她和其他人相处起来都挺好的,会捧场又活泼。李冠甲感觉水平确实不咋样,估计和我差不多,杨希言好牛逼,性格也超好,感觉是适合合作的。林鹏翔就是不太适合合作的,还是一个人搞吧。那些导师真的都好好,张菡虽然凶凶的但是很喜欢她的逻辑和理念。北京的那几个都是温温柔柔的,尤其是那个女老师真的好喜欢好喜欢,而且北京的氛围感觉更好一些,让我选的话还是北建吧。
有好多细节记不住了,实在印象太差的马一马。
第一期上,选手在做独处空间,主持人压根不关心项目,这种时候也不多问问专家的意见,还tm问嘉宾(好像是关晓彤)你是社恐吗?真的搞笑,这种能力不是个主持人大部分常人都知道吧?
第一期下,小马凌晨两点去了“船长之家”休息回血。谢霆锋的重点感觉是在随便一个空间和时间一个人的独处和休息。但我我个人理解重点在“船长之家”和直项(都不知道名字打对没)的意义吧,马一开始也强调自己很喜欢事务所的案例。接下来,主持人问谢,你是怎么治愈自己的,什么方式? 这TM是鲁豫有约,是嘉宾个人访谈节目吗???不关心选手熬夜不关心选手的状态和表达。真的搞笑下头。现在节目都只能请到这种水平的主持人么?
第一期下嘉宾投票选直向最终获胜人,嘉宾投票3:3,一些嘉宾说我退出,最后切到教授拍着自己说“我退出”。不知道这种时候主持人有没有控场,也可能是剪辑问题,直接就切到下一个场面,结束了嘉宾投票话题。人家大学教授专业专家听你们瞎扯就很尴尬吧,怎么还好意思等人家说自己退出。嘉宾讨论部分几乎全部快进,只看专家讲话的地方。
每次看 主持人都有新的智障大无语现场,不懂这种水平怎么当上主持人的啊,offer4已经差到找不到优秀主持人的程度了吗?
第二期上,两家公司每个工作两组,节目在播不同组的讨论风格,有没有leader引导等。切到讨论室,主持人提出傻逼提问:“你们有因为不同事分别拉群的经历吗?”我满脑子???不同组讨论风格对合作过程及结果影响等有那么多话题可以聊,结果你就给我来这个?主持人接着又问:“你们有加过很奇怪的群么?”让人裂开。第二期发现汪苏泷都说的好好!
还没看完,有实在看到太气人的再来补充。。。真的大无语
最后真的想补说下任若阳又回来这个操作,恶心且下头。你来了,人家在死命赶dll,一点眼力见没有,还扯一堆有的没的,“你觉得我普通话标准吗?”,“你的照片真的在学校网站吗?”麻烦你真的走远点,先找个阴凉地方待着,别再丢人现眼行吗
其实本人几乎不看综艺,但自从知道了这次节目是关于建筑之后就一直挺期待的。因为也在这行业摸爬滚打过,对行业有憧憬,有敬意。却也因为许多现实因素提桶跑路了。但我一直很想看看,真正令我羡慕的建筑设计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状态。
先简单介绍下自己和这个行业吧(因为自己本身也存在视野局限性,所以说的并不一定全面)为看节目的观众能有一点帮助,也算对这个行业有憧憬的学生分享一点个人经验,本人工作六年,进入过施工单位工作过一年多,在两家私企设计院工作过,后来去个家非建筑类国企过点安稳日子。
建筑设计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类的统称,因为行业非常成熟,细分下来分为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到最后更详细的室内设计。
像节目里做的建筑设计就是建筑方案设计,同时可能需要从城市规划、建筑单体方案、风景园林、简单的房间布局等等几个方面入手做出模型、方案文本以及PPT等。这是一般大众所理解的设计师,实际上到这一步结束后,建筑是有个轮廓和雏形,准确说是有一个概念,是甲方或者卑微的(大误)设计师想要一个社区或者一个图书馆具体呈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和风格,再者他基本的日照是否充足、动线是否合理,建筑立面是否能够吸引人。他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去考虑人会怎么移动,对周边环境和未来发展是否能够协调统一。
有了方案之后,还需要进行更具体的施工图设计,他主要分为建筑、结构、水、电、暖五个专业。建筑主要负责建筑立面细化、建筑防火、楼梯、墙身、日照分析,从各种规范角度考虑完善方案设计。结构专业(也就是我的专业)从结构形式(像是钢筋混凝土、木结构、钢结构)、基础形式、抗震等等方面,考虑结构的安全性,支撑起建筑的骨架。水、电、暖三个专业则是根据建筑本身和房间功能考虑消防、通风、强电、弱电等等内容。主要从规范、安全层面结合业主和方案要求,经过无数轮讨论、修改、完善之后(当然大部分是卑微的改图),完成可以交给施工单位施工的图纸。
再之后可能涉及到的就是室内设计了,像是《梦想改造家》(本人也是忠实观众)里大多数应该只是室内设计老师。这个就非常具体的落实到每一个房间具体的布置设计。顺带一提还有很多全屋推销板材的设计师,本质上我觉得还是有所不同的。
节目设置的非常有意思,他把更强调个人能力的独立设计事务所和更强调团体协作的国有大院进行对比。但其实除了这些高大上的设计院之外,国内更多的设计院还是偏向于施工图设计,数量庞大的私企设计院。本人曾经就供职于这样的设计院,这几年受到行业冲击,都日子过得很艰难。因为并没有太多技术垄断性,在甲方眼里大多只是一个为了换取图审合格证的画图匠,工资性价比没多高,熬夜加班也是常态。历年来猝死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低价中标的设计费,无休止的改图、身上承担的巨大责任,都在劝退年轻人。真心希望这个行业未来能够良性发展。
从前两期的观察来看,这些年轻人都还是非常才华横溢的。私企院所更强调个人能力,更能展现个性,发挥性更强一点,但他对个人能力要求更高,他因为体量小,资金周转方面相对更难、跟其他设计院竞争更激烈,因此他需要实习生快速消化工作知识,快速将个人能力变现,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都糊里糊涂,但到了设计院后可能直接让你上手干项目,在不断改图中逼你成长,可能也没有固定导师,让你不断摸索不断自我学习,让你更快的创造价值。国营大院更强调团体性,他们品牌经营时间长,长期积累下来的资源、口碑、体量都相对更雄厚一点,他更强调走的稳,而不是更激进,实习生进入设计院后可能导师带徒的系统更完善一点,可能并不急于让你进行成长,而是让你扎实基础一点点提高,在这里成长肯定会更慢,工资也会提升更慢,很久才能独立干一个项目。
上述工作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两家院所对于第一个题目设置策略的不同。直向建筑很直接,每人单独完成一个设计,非常独立。马琪芮作品整个呈现出来状态、风格都非常像直向的孤独图书馆和海边教堂,因为这俩很出名,所以一点也不意外马会选海这个主题,而且作品完成的好肯定也会更受直向喜欢,第一完全不意外。金子的个人风格也很适合这样的氛围,想法很灵动,还会用虚幻引擎真的很佩服,但我不太喜欢那个设计,个人感觉并没体现出20年后这个前提,20年后现在40岁的中年人会不会继续喜欢广场舞真的很难说,毕竟很年轻,生活认知上感觉还是欠缺些,不过可能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伟大的作品吧。P.S.其实一直觉得林鹏翔也会选择直向,觉得氛围可能会更适合。
到了北京院这边,题目明显要求实习生联系更紧密,氛围相对更缓和一点。也明确说了,只是希望大家能够表达清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指望能做出多么优秀的作品,想通过这一个作品让实习生做一个自我介绍。林鹏翔与金子一样偏向欧美,想法更独特,准确的抓住了上述的要点,表达更完善,通过一个碗,较高的草,隔离开人群视线,让大家自己寻找自己舒适的独处环境,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更加从容淡定的介绍了自己。准确的表达了内容,准确的介绍自己,完成了领导或者说甲方的意图,这是成为第一的关键。同济(每个土木人心中白月光)的杨希言属实是没想到,我都怀疑是不是拿了逆袭剧本,从言行就能看出她的优秀,是个最适合北京院风格的人,更适合做领导团队的位置,使团队成为有机整体。陈铚研火锅店想法相对常规,但胜在考虑的很周全,也确实越怪越容易受到瞩目,平庸的设计很多,但越是不可能的设计完成出来之后越会受到好评吧。
本想简单写写一下就写了好多,后续看心情再改改吧,暂不评分,以观后效。
感觉没有前三季那么吸引我,或许是这个职业本身可展示性没那么强,也或许是剪辑个人不喜。 看offer的初衷是想了解一个行业,了解在其中的人们平时在做什么,了解没有实习过的大学生在职场怎么完成自己的角色或者遭遇什么尴尬,但这季好像在这些方面上科普和呈现得并不多。 并不想看节目组炒cp,可以炒但私下里在圈子里磕磕就行了,在这样一个主打职场的节目里剪辑这么多恋综片段有点本末倒置了。每次只能疯狂快进快进… 作为一个完全没有了解过建筑行业的学生,看完get到建筑师的日常就是开会,画图,展示,被打回去重画,招标,驻工地。有人吐槽像是学校里的课堂作业,不知道节目呈现的状态和真实的职业日常差多少… 个人想法,这季没有前几季那么吸引人,主要还是因为前几季律师和医生是个人与人交互、有沟通的行业,能看到生活的烟火气。而建筑这一季,很多时候是闷头画图,是自闭,是不成熟的想法碰撞,展示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导致了中间过程剪辑了很多实习生活日常而不是工作日常,最终成果展现也剪辑得支离破碎(好像没有哪个presentation是完整呈现的)…
如果有可能,希望下一季是人与人交流多的职业,是过程导向多于结果导向的职业,以及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的职业…
不知道有没有观众像我一样,边看综艺边搂笔记,真的学到了好多,首先我先说说对这几名实习生的看法:我很喜欢其中的两位实习生,金子与人高效率的沟通,真的让我受教了,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觉的我的性格偏小马一些,软糯,有很多想法不会直接的说,甚至不会为自己争取表达观点的机会,金子让我看到了00后的与众不同,她思维的跳脱还有清晰的领导能力,真的太启发我了;第二位实习生就是小马,他的个人能力真的超极强,在具备高能力的同时,他又具备低姿态,与人谦虚,尤其是他在设计时,考虑的周到与细致,让我抱拳赞叹,太喜欢他的沉稳了,就不像我,慌里慌张,总是会忙中出很多错误。
总体看来,我真的是收获的很多职场的经验,尤其是从直向那边的领导学到了很多我们花钱都不知道去哪才能学到的经验和教训,职场的沟通与能力输出是我们的第二次牙牙学语。羡慕几位实习生的优秀以及勇敢,同时内疚自己能力不足与距离,原来不是这个世界在内卷,只是优秀的人们做了一个基础的事,因为我与他们的差距,所以我觉的是如同沙尘暴的卷起,学习永远在路上!
真的太爱小马和金子,怎么还想不自觉的嗑cp呢,哈哈,真希望强强联合!
莫明!你好的!你在干嘛呀呢吧?!好?你好滴呢吗?你好滴吧!好滴。。哦吼!?你好滴好滴。哦!?你好滴好滴,哦!!!你好,我妈跟我打电话了就可以住吗回头有症状第二天才能接种的人。嗯呢呢?!你好!?!我们小区里面。好滴好滴。哦豁免费发一个呗呗是吧我就去哪里了你好滴,嗯😁摸狗…嗯呢,在家照顾和谐是。哦吼吼不住啊啊啊啊啊怕了你了解我吗的是不是。哦哦哦摸摸摸摸头不哭哭泣的玫瑰。嗯呢呢…嗯😁没带星号就~哦哦,在问我就不去了嘛意思是你了解了就可以住吗,在问,在公司。嗯😁
又没何老师呀!……………还是一二季好一些,希望下一季有何炅撒贝宁!
这演播室可以一锅端了,要专业没专业,要共情没公情,要气氛没气氛,唯一的院长还说不上话。实习生里感觉金子和小马不错,但节目刚播就有人要转行是怎么回事?
虽然没有律师和医生那么精彩,但能看出来节目组在努力设置环节让观众理解。演播厅的部分不行就删了吧?老让我跳过也是挺费劲的
把张杰换掉 不想再听他的心路历程了 要吐了 从没哪次这样讨厌他
令人心动的颜值和学历又来了,看看又请到了什么卷男卷女,第一个上场的就像王鹤棣+吴磊混血,第二个明显冲着立天才少女人设去的,结果俩一上来就说不加班哈哈哈哈,果然还是勇我喜欢。谢霆锋应该去令人心动厨师季吧,以及关晓彤是怎么把幼稚的长相和老气横秋的造型结合的这么好的?
哎哟,一晃四年了哈~恍如隔世~gun真是温润如玉诶~管家喜剧人石锤~
本来建筑行业就不存在令人心动的offer
为啥要在职场节目里加这么突兀的感情线阿??
我感觉这几个明星根本就没法跟求职打工人共情,不知道请他们来干什么
嘉宾很好 能不能找一点有文化的演播室成员..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字真的听倦了 也没办法共情 整个漂浮在节目之外 看到演播室就跳过 真的低情商又无聊
每年看offer都有被这群热血的少年感动到,现实固有泥泞,但少年依旧永远浪漫,永远理想,永远沸腾!
冲着建筑学来的 但是 观察室里 张杰好拉 根本聊不到问题的重点 北京院里的躺平人 也非常无语
这季不好看的几个原因①横向竞争性太弱,各做各的项目,不像之前季考核都同一个议题,谁强谁弱一目了然。②建筑师工作外行人根本不了解,实习生做项目的时候,观众都不知道他们的努力和困难在哪里,没有细节,很难带入。③建筑师的作品评价没标准。像律师和医生的评判,大众都有一定的共识的标准,建筑师这样艺术的东西,比如传统和创新两个方向,很难肯定的说那边更好,太有争议,有争议意味着模糊的结果。④观察室太干了,讲不出啥有用的东西就算了,气氛至少搞得好点吧?太尴尬了,就像几个不熟的人,说些表面客套话。
是好看的,加入两院的赛制之后,整个实习过程瞬间刺激起来,也为职场节目拓宽了思路,offer果然值得期待,就是听说换了后期,看起来没之前那味儿了,后期可以加把劲儿吗?别掉链子!
看嘉宾们评头论足解读硬挤出的鸡汤…真的起鸡皮
最拉的观察室没有之一,聊天总是抓不住重点,尽谈些有的没的,也不给专家说话的机会
其实他们大部分人不参加这个节目也能进这俩单位,但是还是来参加节目,这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令人心梗的网红来喽能不能换一批演播室嘉宾,谁要听你们说啊,你们cue一下教授,让教授给我们讲啊!!张菡好爱金子看不下去了,再见
“建筑师季”千呼万唤始出来却遇冷。如果往季是“不明·觉厉”,这一季恐怕只做到了前半部分,行业的距离可能让观众难以沉浸。但如此“朴实”的一季,我反而挺喜欢的。
喜欢建筑行业,北京院和直向选得也好。颜值学霸正常,拉胯的是演播室。何老师撒撒在没觉得多好,不在时才发现主持人的重要。飞行嘉宾谢霆锋是和建筑行业有连接的,是好的典范,魏大勋关晓彤可以不请,谢谢。
依旧是在“大物是也”那里看,因此打分偏高。突然想起《泰利的街角》里面说的“谁会谈论混凝土呢”,这些职业都太过精英了,叫上一群明星来做reaction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