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没看过这部片子吗?经典港片搞笑系列。围绕常家三子的情情爱爱故事,三兄弟一开始都走入歧途,最终被三个女人意外改变,从此走上人生正轨,和谐幸福。 长子常满:黄百鸣饰演。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因为妻子黄脸婆一个,家花没有野花香,找了过气港姐做情妇。 二子常欢:周星驰饰演。电台DJ,典型的花花公子,在女人世界里混得如鱼得水,见一个爱一个。 三子常舒:张国荣饰演。娘娘腔的插花班老师,和同龄的表姑妈针锋对麦芒,互相看不顺眼,最后因为偶然触电,恢复了男子气概,和表姑妈谈起腻人恋爱。 程大嫂:吴君如饰演。常满的发妻。孝顺公婆,辛苦操持家务,悉心照料一家子生活起居,然而因为家庭稳定安逸,不修边幅毫不在乎个人形象,草坪上边剪草边唱歌的样子,邋里邋遢、严重走音得简直不忍直视。 何里玉:张曼玉饰演。热情中二、个性十足的电影迷一个,对爱情专一执着,被常欢甜言蜜语骗到手,在常欢患难后不离不弃,最终让浪子回头和她一心一意相守。 梁无双:毛舜筠饰演。常家老爷子的表姐。一个真正的女汉子,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辈份高,却对常老夫妻恭恭敬敬。毛舜筠,张国荣曾经的恋人,如果他们不曾分开,结局会怎么样?唉,一声叹息。 片子里阐述了很多不良风气,出轨啦,三心二意啦,傲慢与偏见啦,好在最后用事实告诉观众以上那些通通不好的不要学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常欢的两个女朋友阴差阳错撞到一起,识破他的谎言后,同仇敌忾一人一脚把常欢踹出天际的那个片段。实在太爽了,对待花心的男人就该如此,每当看到原配和小三互相扭打撕扯的新闻我就心痛,就不能先把渣男痛扁一顿再说嘛。ps:李丽珍挺美的啊!
既然定位搞笑片,片中加了很多疯癫的肢体动作,凭借演员们稍许夸张的表情润色,最终效果既疯狂爆笑,又温馨感人,个别细节难免落俗,却也无伤大雅。黄百鸣、周星驰、吴君如原本在搞笑届已然出彩,加上张国荣,张曼玉,毛舜筠个个都毫不含糊,把本就功力深厚的剧本演绎得每一个段落都精彩绝伦;而在片尾,周星驰率领众人唱的歌《相逢何必曾相识》,更是一段经典,这部电影拍摄只耗时十三天拍摄,却在当年创下票房最高纪录,给香港电影又增添了一部经典。最后衷心希望国内能多点真正欢乐爆笑的贺岁片。🍀
人有时爱给自己出选题,比如选出一生中最爱的电影。那么我会选它,92版的《家有喜事》。 看过张达明的一个采访,他说,喜剧的优势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作出很好的电影,但喜剧的局限是走不出地域。 很同意他的看法。我心里其实也总觉得,不懂粤语的人其实是无法完全理解周星驰的电影里的梗的,很多“笑果”仅靠翻译很难传达。《家有喜事》可能没拿过什么大奖,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足足让我回味了十余年。我与朋友之间,经常脱口而出一两句里面的台词,大家一起笑得前俯后仰,然后奉为口头禅。 谷德昭说,喜剧电影往往靠一个好的点子就能让观众“拍烂手掌”,那种效果,可能是科幻片付出上亿成本才能换得到的。 任何时代,一个好的喜剧演员都是很难得的。而92版的《家有喜事》里,从主角到配角,每个角色都发挥了极致的喜剧效果,吴君如、毛毛、星爷等人的演出现在想来时常让我觉得很感动。那么多的笑点、那么能感染人的情节,要演成功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哥哥、张曼玉后来都成了影坛声誉很高的人,他们后来很少拍这种有点胡闹的喜剧。但其实他们在《家有喜事》中的演出,并不比他们在其他电影中塑造过角色逊色。 到现在,电视上还经常在放《家有喜事》,我也忘了自己看过多少遍,但感觉自己是能把整个电影的台词都背出来了。经典的桥段实在太多,随便一截都是经典。 后来又看过很多电影,但没有一部能像《家有喜事》一样影响我这么长的时间。再也没有其他电影比它有资格成为我的最爱了。
颜值好高的一部老电影,故事真的蛮好玩的,年轻时候的张国荣真的超可爱啊!那个表情包,迷妹看到偶像照片的表情包,哎呀妈呀,真的好想抱过来亲亲啊!
语录:请你暂时用你的人性克服你的兽性,保持你的理智。
巴黎铁塔翻过来倒过去.....
哥哥娇嗔那句“生孩子会痛的嘛”简直把我笑得灵魂出窍啊,连周星驰都完败了~!
当个人都心有所属时,却要帮大哥想办法挽回与程大嫂的感情
服了,真服了。服服帖帖给所有人5星。点名张国荣
每年都可以看到,每年都會很開心
张国荣周星驰张曼玉,老片重看,过年很是下饭
谁淫荡啊?你淫荡!谁淫荡啊?我淫荡!
《家有喜事1992》真的挺搞笑的,特别是张国荣的表演更是让我很欣赏!尤其是张国荣在教室外面飘来飘去还配上《倩女幽魂》的音乐,那几个镜头真是笑死人了。
完美贺岁片。张国荣和周星驰好帅,张曼玉和毛舜筠好美(也好酷)啊!
16年前的贺岁……这才叫贺岁嘛!今年的贺岁实在是……接连好几部烂片,大冷天的,您耍猴戏呢?票房应该全部捐灾区捐希望工程捐孤老院捐红十字!
贺岁片经典,哥哥和毛舜筠穿婚纱的场景难得一见。
只能说:历经时间的考验,这部二十年前的片子依旧能在每年春节一遍又一遍地重播却不让人厌烦,简直是个奇迹。
催泪喜剧。李丽珍客串了一场。李香琴跟关海山配的很好
这是电视上播过最多的一部搞笑港片了,里面毛和张ml后改变性格的桥段现在还记忆犹新
常念为经,喜剧圣经。常数为典,卖座宝典。这是香港贺岁片的翘楚,它集合了古怪精灵、疯癫火辣、超乎想象、温情动人、天马行空于一体,充满了港人的无厘头智慧。能摸到港片的脉,命数旺盛,魅力丛生。相比于其他时段,黄金时代的气质独领风骚,至今难以忘怀。相逢何必曾相识,巨星金曲成绝唱。
电影定格了哥哥和毛毛的婚纱照,仿佛某种不同选择的副本结局,颇为感慨。但电影可以演绎,人生不可重来。
哥哥美死!
完全称得上是上世纪好莱坞电影在港流行大赏。《人鬼情未了》双人做陶瓷、《风月俏佳人》风俗女搭讪、《危情十日》捆绑play、《闪灵》竖锯切门、《剪刀手爱德华》下雪造冰雕、《终结者》拉风摩托致敬州长、顺带一提希胖的《捉贼记》和褒曼的《卡萨布兰卡》,最后还恶搞了哥哥的《阿飞正传》和《倩女幽魂》。一部成功贺岁片的标准模板,性格各异活泼生动的人物+浓烈醇厚的喜剧氛围+老少皆宜的主题内核。据说当年在韩国上映由于韩国观众对张国荣太过狂热所以又加了一段模仿《英雄本色》的枪战结局。ps.李丽珍短短几分友情客串实在太靓,完全不输同片的任何一位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