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浮华与娱乐的转身,金钱与欲望的躁动
前几天刚看了 Chicago。好吧,我承认我是 Old Fashion,不过有些东西,我宁可去偶遇,所以当在同事的电脑中翻到 Chicago 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再错过了。
将黑手伸向 Broadway 的经典舞台剧,改变后将之搬上大营幕,这是 Hollywood 那些精明的投资商和导演的最新伎俩吧?虽然鲜有成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招都能博得影评人的一点怜悯。但 Chicago,这部曾获得六项奥斯卡奖的歌舞大片,以4500万美元的成本换来美国本土1.71亿、全球3.06亿的票房,的确是一个商业和艺术的双丰收,但是我宁可称其为社会现实讽刺剧,而不是歌舞剧。它并不是一出传统意义上歌颂真善美或者爱情至上的歌舞剧,甚至在歌舞的表现以及侧重方面,Chicago 一剧表现得并不出色;而在揭露社会现实和嘲讽这一意义上,它比一般的歌舞大片有过之而无不及,相信美国电影工会的评委们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吧?
Chicago 所提出的“大娱乐家精神”贯穿本剧始末,顺着这个概念,剧情被惯连,人物被充实,同样的,由这个概念,三位主人公的形象到最后都被拆解得支离破碎。什么是Chicago的“大娱乐精神”?它表现在Richard Gere 饰演的芝城大律师Billy Flynn 的道貌岸然、一手遮天、颠倒黑白,它表现在Catherine Zeta-Jones 饰演的舞女Velma Kelly 的血刃亲人,它表现在Renee Zellweger 饰演的Roxie 的爱慕虚荣。而导演Rob Marshall 给出三位主人公一个看似完满乃至荒诞的结局,是出于商业需要,还是隐含了对现实的嘲讽?相信各位看管都各有说法罢。本文也就不过多去争辩了。
撇去产子后体型尚未完全恢复不谈,Catherine Zeta-Jones 的歌舞技巧实在让我震惊!以至于到了篇为都一直认为它是女一号:每一个舞蹈动作相当到位,一颦一笑中的风骚,吸烟与拍照时的风情万种,当然还有厚实、具有磁性的嗓音。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几个场景:当Zellweger 被当作Gere 大律师的头号客户时,Zeta-Jones 眼神中那种黯然的失意;当为了讨好Zellweger 的时候,像小丑一般的说服她与自己搭档组合(剧种Zeta-Jones并不需要,它只需要利用Zellweger 重振她往日的声明);最后出狱时再次诚心邀请Zellweger 与她组合,并略微尴尬的掩饰自己当前破落的窘境。三个场景,三种心态,三个表情,却都将角色本身的自信和高傲分毫不差的表现出来,可见 Zeta-Jones 早将这个舞女的角色揣摩得入木三分。
Renee Zellweger 的角色不如几年后在 Cold Mountain 中那样突破,不过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虽然 Catherine Zeta-Jones 出场在先也并未让她逊色多少。Zellweger 所饰演的已婚妇女,本来应该安于家事,但却对在闪亮的聚光灯下彻底迷失自我。她为了成为一名歌手主动献身却被欺骗,恍然大悟气愤交加她居然举枪就开。而在监狱中她从开始的害怕、憔悴,经过Richard Gere 所饰演律师的“炒作”“包装”骤然走红,从一名杀人犯“洗心革面”的变成了一名受害者,又在即将被媒体抛弃、全面失宠的情况下“急中生智”“怀孕晕倒”,再次引爆媒体的追捧狂潮。这便是暗讽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内各类“炒作”“曝光”的娱乐事件。不过在最终被判无罪的霎那,Zellweger 从飘然的天堂落回现实的地狱。粉丝的来信、鲜花啊!重获新生的她似乎已经开始回忆在监狱里的美好时光,这又是一个绝妙的讽刺。Zellweger 的表演,时而性感可人,时而楚楚可怜,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让人爱恨交加;而她高音区极剧爆发力的嗓音和略微沙哑的歌喉,让人觉得她不出张爵士专辑简直是浪费了这把好嗓子。
两女一男一台戏,不过这个男主角选得真是败笔。他可以是John Travolta,也可以是 Antonio Banderas,当然 Ewan McGregor 也是可以考虑的…… 但Richard Ger?为什么偏偏是Richard Gere?从他一出场就与整个歌舞剧显得格格不入。没人质疑Richard Gere 的形象,或是演技,要知道这种伪善、道貌岸然的角色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而到了歌舞环节…… 你就知道他的嗓音和肢体协调能力多么贫乏了。不过 Chicago 一剧的小高潮便是从Richard Gere 和Renee Zellweger 二人的木偶剧开始,二人滑稽夸张的面部表情尤其值得再三玩味。
同样还需要提及的两个配角和两个舞剧戏中戏,一个是饰演囚犯长Mrs. Morton的Queen Latifah,以及在极其经典的Cell Block Tango 中的6号女囚的 Mya。身为 Hip-hop/Rap 界的大姐级人物的Queen Latifah,本身就有多年电影和话剧舞台的演艺经验,而囚犯长这样有一定“分量”的角色找她自然是没错的。而在Queen 上场的那段When You're Good to Mama 中,急促厚实的低音鼓也同样突出了她的“重量级”,当然,这样一首风骚十足的歌曲,恶俗,倒也相当直截了当——When you’re good to Mama, Mama’s good to you.
6位女囚所表演的Cell Block Tango,创意好、剪辑好、歌舞编排好、舞者实力更好,除了女配角Zeta-Jones 之外,各个都是专业出身。个人喜欢第一个出场的Susan Misner、黑人女囚Deidre Goodwin 和俄罗斯舞者Ekaterina Chtchelkanova。当然还有那碟超大配菜:6号女囚,美国R&B女歌手 Mya ,但实话实说,这个角色丝毫没有给她任何表现机会。
好像很多人、很多影评人、很多职业影评人都将 Chicago 与 Moulin Rouge 相提并论作比较,甚至说 Chicago 是因为 Moulin Rouge 的陡然走红才草草赶制出来的,这点纯属无稽之谈。事实上,早在 1996 年,Chicago 就开始了女主角的甄选工作,而当时最被看好的 Madonna 在 Chicago 和 Evita 之间选择了后者,详情在任何一本Madonna传记中都有记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剧本需要删改、演员没有合适人选、投资商和电影公司也渐渐失去信心,最后拍摄计划不得已搁浅,开机遥遥无期。直到Moulin Rouge 的大获成功,让 Miramax 再次有打捞一笔的信心,才重整人马投入拍摄,终于带给你这出“大娱乐剧”Chicago。
而同样作为歌舞剧,相对于 Chicago 针砭时弊的严肃主题,Moulin Rouge 的题材就显得中规中矩:浪漫爱情悲剧;同样的歌舞情节在两剧中所担当的任务都不同:Chicago 中,歌舞情节是对剧情的权势、结构和说明,而 Moulin Rouge 中,歌舞情节从属于剧情,无法将之抽离开来。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Chicago 一剧若是《红楼梦》,Moulin Rouge 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外经典,相障得益,各有所长。
如果你看过 Chicago,不如趁现在温习一遍。
如果你还没看过,不妨找来一看,这样的影剧,偶遇,太难。
附录:推荐一篇针对本剧歌舞片段的评论 周黎明:《芝加哥》歌词赏析 http://www.mov8.com/dvd/freetalk_show.asp?id=8449
2 ) 浮华之后的黑色笑话
《芝加哥》不乏浓墨重彩,歌舞升腾。但是在一组组幽默的、搞笑的镜头后,依然发射出冷峻、犀利的锋芒。
影片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设置都赋予幽默和搞笑,以诙谐、游戏的态度反衬严肃的主题,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让观众在轻松的剧情里思考着不轻松的主题。
首先,片中的剧情始终围绕着律师比利如何想方设法帮助罗克茜成为舞台上的明星。舞台是一个表演的空间,不同于真实的世界。舞台上表演的成功离不开台下的精心策划、反复演练。这就使得剧本中包装明星的一切造假活动得以顺理成章地展开。比利为了让罗克茜成为明星,首先是对罗克茜的身世、经历、作案动机重新编造,对她进行形象包装,然后他们不分昼夜地进行演练,直到罗克茜能把编造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接着,比利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一是罗克茜答记者问那场戏,借助新闻效应,罗克茜一夜成名,由一个杀人凶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受人同情的无辜的弱者;一是法庭上比利为罗克茜辩护的那场戏,罗克茜无罪释放。同样是借助新闻效应,罗克茜与凯莉成为舞台巨星,她们那精彩的双人舞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但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却是台下比利那灿烂的微笑``````
舞台后的暗箱操作与舞台上的完美演出、罗克茜的谎话连篇与老百姓的信以为真、比利的惟利是图与法庭上的道貌岸然都构成了一组组强烈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其次,影片中的人物都表现出扭曲变形。人丧失了智性情感,不再高雅伟岸,温柔美丽,而变得猥琐渺小,滑稽可笑。从律师到“无辜的受害者”,从新闻记者到法庭审判官,从明星到追星族都成了揶揄调笑的对象。即使是忠厚善良的老实人汤马斯———罗克茜的丈夫也不例外。忠实的汤马斯,为了不让妻子入狱,强忍戴绿帽的耻辱,主动承认自己是杀人犯;为了给比利付5000 元律师费,汤马斯东拼西凑,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当听到妻子编造的怀孕日期时,老实人终于爆发出对妻子不忠的愤怒,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妻子的救赎。法庭上,众记者烟消云散后,只有他在那儿耐心地等待着妻子的归来。这反而让罗克茜觉得奇怪:“你要干什么?”“我想带你回家———你想要的,还有孩子。”“这不可能!”罗克茜尖叫起来“, 天啊! 你真的相信? 我没有孩子。”说完,罗克茜再也不关心丈夫的存在,只顾看着窗外,为自己不再受关注而百思不得其解。“没有?”可怜的汤马斯好象掉进了一团雾水里,独自一人悻悻地转身而去。
在影片中,诚实善良反而变得可笑,痛苦和不幸成了开玩笑的对象,人类的处境变得冷酷而荒谬。人们不再天真,不再有理想,不再有崇高感和悲剧感。面对自身这一现实处境,人们甚至没有愤怒,只有麻木,就象汤马斯一样。正如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所说:“后现代不再狂躁,他在冷漠的世界中,展示了后现代艺术家眼中那恐怖和卑琐的世界。”但在这种表面平静中,却蕴藏着内里的冷嘲、戏谑与解构。
“戏笑释一切”、“一切皆戏笑”是该片的特点,也是后现代电影共同的基调。但该片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有时过于强调后现代电影的拼贴意识———对故事的叙述采用无序的拼贴、画面与画面之间使用大量的跳接,这样有时会给观众带来视觉接受上的断裂,造成观众审美接受上的间断性、跳跃性。
尽管这样《, 芝加哥》依然是一部上乘之作,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首先,该片包含了成功的商业片所具备的多种元素。如该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片中大量的歌舞表演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观赏性。在那充满着动感诱惑与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中洋溢者浓浓的异域激情和个性张力。该片的好莱坞色彩也十分浓厚,造型、剪辑、声音的优质要求使得这部作品是一部符合好的工业标准的作品。此外,该片情节曲折,凶手与美女、嫉妒与阴谋的情节设置使得片中剧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其次,该片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艺术性。因为一部影片仅仅具有商业性还是不够的,有艺术性的电影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芝加哥》结构紧凑,人物个性鲜明,让观众在色香味俱佳的视觉拼盘中感悟那深层的社会内涵和强烈的批判意识。马赛尔·马尔丹曾说过:电影
是一种企业,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并不矛盾。《芝加哥》就在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3 ) 一流的歌舞剧视听语言 二流的心肠
首先要澄清的是,我清楚地意识到创作者呈现某个特定题材并不等于其认同此种价值观。但是此剧对一个具有现代性别意识的女性观众,的确是提供了被侵犯的观影体验的。
现代性别意识的缺乏
看到部分豆瓣评论竟称此片是女权主义的,无奈之余,只想首先抛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来驳斥此种观点——创作者聚焦和呈现女性(或者是别的群体)不天然构成对该群体的直接关怀,故事怎么讲的依然很重要。
全片的视觉元素和内容叙事无处不在暗示编剧和导演缺乏现代女性性别意识。女性的着装和表演完全服从好莱坞主流的男权审美凝视,很物化女性的审美状态。对于女性角色的勾勒,如果说要有突破,可能对比的只能是那些女性完全是附属角色的作品——在那些作品里,女性是扁平无姓名的状态,连作恶的能力都没有,隐藏在社会主流之外的第二性。
芝加哥里的女性,仿佛是更有力量,敢于作恶的,女子监狱的题材的确是好莱坞主流里比较少关注的。但这种表面的虚掩一枪,在性别意识上与更倒退的那些片子其实大同小异,甚至此处的动机可以更恶劣——挟持弱势群体的故事以博人眼球。目的并非是要激发社会正向关注,而只是利用奇观效应博取观众的好奇心,落脚点依旧是自己的作品能否获得实际利益。
具体来说,片子里的两位女主角,依然是弱势和受害者群体,喜怒无常和过分的情绪化。我们当然可以争辩,喜怒无常和情绪化并非不可以是正面维度,但是大部分观众都可以明明白白产生对这种喜怒无常的负面体验,那么此种直觉式的反应留给观众的负面结果就不可以被忽视了。
反之,片中的男性主角大律师则一直以一种游刃有余自信的状态出现。的确,片子对其的塑造是有讽刺意味的。但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叙述也是明明白白传递出来的。
再次回到开篇抛出来的论点,创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忠实呈现(的确,好莱坞是这么乌烟瘴气的),并非自证其对这种现象的认同,甚至有可能是出于想要批判的初衷。但是,恰恰是因为此种偏见和陈腐的性别观念如此顽固的植入了普罗大众的认知,真正有效的打破方式必须是更决裂式的。忠实的呈现,是不足以激发批判思维的,甚至容易被再次误读。
重述现实的讽刺式的批判在现代女性生存状态没有真正改善之前,很难成为行之有效的发声手段,话不说清楚的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有可能会说,她只是在欲拒还迎,是害羞吧。
此处,亦没有想要赶尽杀绝男性视角的意思,只是希望看到更多女性角度的凝视来丰富主流审美。或者说,无论哪个性别的创作者,都能够审视一下自己故事里女性的状态。
优秀的歌舞剧视听语言
抛开性别意识,放纵自己去欣赏的话,本片的歌舞剧视听语言的确是一流的,其中几段歌舞的形式(个人最喜欢的是六个女子在监狱的探戈和记者会提线木偶的两段)滴水不漏的宣告了形式可以如何反哺和支撑电影的内容意义。
所以最后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只能选一个的话,到底是要好心肠还是好才华呢?
4 ) 畸变的社会价值观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处于上世纪大企业黄金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在那样一个表面经济繁荣的社会形态下,人民心态受经济影响而产生的畸变是多么的可怕与荒诞。导演通过影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把歌舞升平的芝加哥中暗涌的名利暗流以及在这种涌动中人性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异化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Chicago》作为一部典型的歌舞片,以一定的剧情为主线,以音乐的叙事方法,通过绚烂的歌舞形式来烘托出主题。在歌舞片中,常常会通过配对的人物来实现“拯救”的主题,通过一系列对抗性的情节,最终实现双方的相互拯救(引自《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女主人公Roxie在影片开始时企图通过出卖自己的肉体来得到一个成名的机会,为了一个纯真的梦想而割舍了现实自己的纯真是多么的可笑与荒谬!人民的心态在那样一个浮华糜烂的社会风气之下变成如此颠覆传统的意识。好在,故事的最后Roxie和女二号Velma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波折之后,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合作赢得了掌声,而并非像最初的通过利用他人、捏造事实、依仗社会舆论等来得到注意。
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特属于芝加哥的娱乐方式是被社会常态化的畸形的娱乐。人们只有通过鲜血、暴力、或是层出不穷的罪恶才能达到兴奋,才能满足对于新鲜事物的欲望。这是一种多么荒诞又让人无法理解的人性悲剧。就像片中那个匈牙利女囚的死亡一样是否是在告诉人们,代表高雅的芭蕾已经像她一样死亡和没落了呢?我们究其根源,虽然社会的经济形态起着决定作用,但社会舆论也需要在其中负很大的责任。
大众爱八卦,媒体爱话题,人要出名就要靠广播报纸的大肆报道,在这种恶性循环之外更是催生了一大批像Roxie这样的普通民众以及Billy这样需要靠传媒靠话题为生的律师。甚至到影片的最后媒体的操作已经影响到了司法公正,社会舆论的力量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如此这般黑暗与丑陋的芝加哥,人们怎样维持住自身的纯真呢?
影片中充斥着大量宣扬女权主义的话语,但又很戏剧性地让Billy这样一个男性人物去拯救那些杀害男人的女人们。即便影片最后她们两个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合作赢得满堂彩,Roxie和Velma的成功也是不可否认地建立在Billy对她们最初的拯救之上。所以纵观整部影片,男女的地位始终处在一种相对公平的状态下,世界是男女搭配下才能平衡的。而社会经济体制下、社会舆论的控制下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着实是非常可怕的。
除了《Chicago》的主题层面之外,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手法也是相当值得一提的。
影片一开场就是主人公一双眼睛的特写镜头,并紧接着推镜头通过放大使之得到强化,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马上镜头带领观众来到了一个人声鼎沸的酒吧中,通过快速高频率的镜头切换让观众大致地扫视了整个酒吧的环境与其中的人物。而这种快速无序的画面剪切与拼贴在整部影片中不断使用,通过大量的跳接给观众带来视觉接受上的断裂,造成观众审美接受上的间断性和跳跃性,从而加快了影片的节奏以及紧张感。
就整部影片中摄影机的状态来说,运动摄影毫无疑问的占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像《Chicago》这类的歌舞片,多角度多机位多功能才能将歌舞的情绪色彩以及其视觉快感表现出来。其中女二号Velma出场时的跟镜头不仅交代了环境而且同时让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同样的紧张感,跟随着其脚步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去。又如,阿莫斯出场时点缀用的移镜头,从记者拍家具商的尸体开始镜头不断移动,扫描了整个房间中的状况后镜头移到了阿莫斯,模拟了警长怀疑其口供的视点。还有在牢房探戈开始之前的一个典型俯拍镜头,画面突然只剩下Roxie以及一张圆桌和一把椅子,一种压迫感和宿命感随即产生,追光灯的使用更是加强了上帝视点的效果,预示着紧接着就将发生什么。
因而,相比较固定摄影,移动摄影更能够增加影片的节奏感,使观众的感受更贴近真实状态。
另一方面,就影片的构图来说,《Chicago》属于动态构图以及开放式的构图。由于歌舞片的基本要求在里面,构图的封闭会使画面缺少动感而失去影片所要营造的节奏,而且画框中的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时刻要与外界发生着关系。例如警长在审问阿莫斯以及Roxie产生心理活动的时候,画面中舞台上同时出现了他们两个人,而且明显Roxie所占屏幕的比例比阿莫斯多,这种构图加大了两人的疏离感,形象地表达出两人关系的恶化,同时将观众的注意力有效地引向了画面内容中去。另外Roxie在监狱厕所中偷听妈妈与Velma谈话的那段,导演通过狭小的一条缝模拟了Roxie的视域,将画面两边遮挡,形成偷窥的胆怯感,让观众同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观众对主人公的认同感。
电影的构图不同于绘画摄影等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不仅是动态的视觉艺术也是表现电影完整意义的重要因素。因而研究电影的构图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
《Chicago》中的色彩绝对是分析影片时不能忽略的,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整部影片都给人以高反差的视觉效果,首先是现实世界中偏冷的效果与心理活动中暖色效果的对比,其次还有舞台表演时不同人物的冷暖色效果对比都强烈地表现出一种讽刺的意味。在心理感受上,红色作为暖色传达出紧张感与积极感,例如Billy的出场舞蹈、牢房探戈、木偶舞等几乎所有的舞台表演都是运用的红色舞台灯光,营造出一种快节奏突出、向外扩张的态势。而在影片前段中Roxie与阿莫斯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那段,Roxie微微泛橙色的红和阿莫斯的冷调深蓝色形成强烈的反差,一方面表现出阿莫斯郁结孤独感,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两人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而整体舞台色彩比现实中的鲜艳,更是讽刺地说明芝加哥是个声色犬马的世界,营造出荒诞嬉笑的电影氛围和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最后,影片中的用光更是值得称道。光是电影拍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光运用的好,对于整部影片的艺术价值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hicago》舞台上的追光灯等直射光的运用对于表现人物的轮廓与立体感起到重要作用,也增强了影片的戏剧性。影片中阿莫斯的歌舞和Roxie唱《funny honey》的那段,逆光的运用使人物的轮廓表现最佳,获得剪影的效果明显。其中唯独阿莫斯的歌舞用光使用的是单纯的暖色光,不像其他主角的歌舞表演用的是红色舞台光,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整部影片中只有阿莫斯是诚实善良的,但这种品格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他的痛苦与不幸,这又是何其的讽刺和悲哀啊。
在光线的影调层次上,舞台光都是采用的高调光,用以表现其活跃与热闹也加强了空间的虚幻感。同样是舞台上,在Roxie最后试镜的地方就相比较更为低调,表现出一种暗淡与凝重。
而在光线的造型效果方面,本片集自然光效与戏剧光效于一身,但着重还是偏向于戏剧光效,这与影片的题材是密不可分的。在现实的世界中,自然光效能够充分的体现其逼真性与纪实性。而戏剧光效的大量运用更加突出了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性和人为装饰性,使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表达影片的主旨。
本片不仅在以上方面有着突出特点,其影片的视点也是涉及到好几种。像刚开始时Roxie的主观视点,到后来的预告性视点等让观众在观赏影片之时带有紧张感,更容易投身于角色中去,加强了影片的可看性。
综上所述,本片是一部集所有商业片要素于一身的商业片,同时又是一部具有现实批判性和艺术性的文艺片。影片不断利用歌舞片段来切换现实世界和人物心理活动,运用人物的重复出现和人物动作的一致性来表现剧情,突出了事件发生的重叠性和重复的主题。在穿插着歌舞、爵士与故事情节的展现中,将芝加哥社会金钱至上的丑陋面纷呈于前。
5 ) 关于Cell Block Tango里匈牙利女犯的台词翻译
原文:
[HUNYAK (Spoken, 匈牙利语)]
Mit kersek, en itt? Azt mondjok,
hogy a hires lakem lefogta a ferjemet en meg
lecsaptam a fejet. De nem igaz, en artatlan
vagyok. Nem tudom mert mondja
Uncle Sam hogy en tettem. probaltam
a rendorsegen megmayarazni de nem ertettek meg...
翻译:
我来这儿做什么?那些著名的匈牙利警察他们说我打倒我的丈夫并砍下了他的头。
但是我没有那么做,我是无辜的。
真不敢相信美国人说我做了。
他们说我那么做了,但我真的没有...
注释:
其实监狱Tango里面那六个人里只有这个匈牙利人是无辜的。
注意看,她亮出的手帕是白色的。可事后她却是唯一被判死刑的。
6 ) 不能出人头地,那就声名狼藉
这部独特的歌舞剧早在03年的时候我就欣赏过了,前不久又拿出来看了遍。爵士风味十足的原声音乐、紧凑流畅的剪辑、华丽的道具和舞台效果、演员出色的表演,都是影片的亮点。一向对Jazz不感兴趣的我第一次发现它的魅力。开场的《All That Jazz》成为被效仿最多的桥段,今年奥斯卡上还见了碧昂丝和休·杰克曼版的,而罗克茜躺在钢琴上姿态撩人的大唱《Funny Honey》也被侯佩岑用在金马颁奖礼上,最酷的就是那段监狱探戈《Cell Block Tango》!当一众女囚高唱:“He had it coming! He had it coming!”时,我一边心中OS:“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一边对这几个女人竖大拇指,够狠!我记得05年北京舞蹈学院的毕业演出中就有几个女生表演过这段,也很酷~
在我的印象中,爵士乐=上世纪二十年代浮华享乐的市井万象。一战后的二十年代,因美国经济的一片欣欣向荣被美国史学家称为“新时代”,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整个社会中。繁荣的经济带来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名利成了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繁华掩盖下的是人们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和两性关系混乱。当时黑帮横行的芝加哥是汇集了美国社会一切罪恶的渊薮。对生命的极端漠视、对名利的极度贪婪、追蝇逐臭唯恐天下不乱的新闻媒体、空虚无聊八卦好事的人群,善恶颠倒,黑白不分,世态炎凉。《芝加哥》就是将人性中最卑劣的心魔放大数倍,给我们展示出这样混乱的社会。在弥漫着靡费虚度,违反常理的放纵气氛中,欲望操控支配着人类。印象最深的就是罗克茜首次召开记者会的歌舞表演部分,所有人都是被操纵的提线木偶,被比利这个芝加哥黑暗的代表人物游刃有余的玩弄于鼓掌之间,而在那时的芝加哥,事实也的确如此。或者说,对于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来说,事实也是如此。笑贫不笑娼的无耻观点大行其道、爱慕虚荣只求出名、搏出位吸引眼球、为抢收视率和发行量无所不用其极的媒体小报、八卦市侩的狗仔文化……人类永远都在愚蠢的重复着过去……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每当看到电影海报上的那句话:“如果不能出人头地,那就声名狼藉吧!”我就一阵恶寒==
当道德渐行渐远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警告我们。
影片给出否定的答案。
罗克茜削尖了脑袋一心出名的梦想终于在牢狱中实现了,可悲的是她自己还非常享受这声名狼藉。为了保住媒体曝光率,甚至想出假扮怀孕的老套伎俩。她也曾经“ 拿乔”在比尔面前端架子,奚落维尔玛,但最后还是被比尔牵回去了。愚蠢的罗克茜并不明白这种成名就像当时的美国股市那样“虚假繁荣”。在新的“猎物”出现后,比尔和芝加哥媒体迅速的将她抛在了脑后,昙花一现的罗克茜上一秒还是全芝加哥的宠儿,下一刻就被遗忘了。
至于她的丈夫阿莫斯·哈特应该算全剧里最正常的人了,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时缺失的人类道德。然而这个“道德”是多么的懦弱无能啊!罗克茜给他“戴绿帽”他还得替她自首;罗克茜让他给自己准备律师费他就乖乖的东拼西凑到处借钱;得知老婆怀孕的消息(假的)兴奋的去找罗克茜却碰了一鼻子灰;痴心的等待无罪释放的老婆回家的他得到的只是罗克茜不甘心追逐媒体的背影。最后,极度失望的他离开了。这仿佛也预示着道德的离去。
夸张是放大了现实焦点。五光十色的胶片带给我们的警示令人感到害怕。这部出色的讽刺剧确实值得品评。
以上。
Cell Block Tango六人探戈和提线木偶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两段歌舞实在太棒了!
看过的剧情最棒的歌舞片,那段拉线木偶戏很出彩,毕竟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啊~~
Renée Zellweger惊艳死
看完《红磨坊》再看这个,立马对比出前者差距
非常美国,非常讽刺主义
凯瑟琳·泽塔琼丝实在好看。只是她很少拍如此压抑的戏。她的眼神始终犀利而不屑,望着那个在《冷山》里放肆大笑的蕾尼·齐薇格。她自始至终都在冷笑,冷眉冷对地嘲笑着自以为能掌控的命运。而蕾尼总是自顾自地纯真着,伪装到世故。她的金发雪肌我怎么看都比不上凯瑟琳的抖擞的黑短发,以及身体健美的她
大银幕看不断地引发各种生理反应【电影资料馆】
A-MA-ZING这才是值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歌舞片(对我针对的就是lalaland)
娱乐至死的年代一切不过都是showbiz,讽刺法制、媒体、大众,罪犯成了人人追捧的明星。印象较深的段落:六个女犯的独白舞、律师操纵记者的傀儡舞、Renée的多重镜子独舞、东欧移民女的行刑舞(没有话语权就是死路一条)、审判之前的razzle-dazzle舞
属于聪明有余但无甚才气的那一类,歌舞部分除了里查基尔比较勉强外,基本把提线木偶似的爱乐之城秒成渣!奥斯卡赢了《钢琴家》也不是它的错,好莱坞体制内敢把讽刺做成这样的也没几部了,用浮华堆砌成腐朽的舞榭歌台,最后还是没能再走一步,索性像红楼梦那样散成一场大荒,多好
可以翻来覆去的看。
lalaland真的差远了…… Renee很漂亮,舞台感不如Catherine Jones,每个角色都很出色
浮华交接,满地昙花。第一部让我有生理反应的歌舞片。与犯罪片的结合很有看头,不脱离“舞台”的歌舞场面让人联想到《歌厅》。区别在于打破了鲍勃·福斯有意制造的割裂感,没有场景上的频繁辗转,呈现方式倾向于外化的精神臆想,加强了外在的紧密联系,但也消解了内在的互文快感。讽刺浅显,好在精彩。
03年在我还接触电影不多的时候,片中那些踢踏的节奏感,美轮美奂的场景转换,雀跃的爵士乐,第一次觉得歌舞片的魅力可以如此撩拨人心。那时候刚高中毕业,看这种片实属过于前卫了,就是那种看的人会面红耳赤、有点罪恶感,同时又坚定地认为这就是高级艺术的荣耀感,想给其他人分享又不敢,毕竟03年还没有豆瓣,那心情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十年了,仍旧没有歌舞片可以超越它。
出乎意料地让我有些震撼的感觉。Catherine的演技远在Renée之上
200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然则远不能与[钢琴家]相提并论)。影片根据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改编,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歌舞片,兼具娱乐性与社会讽刺意义。剪辑精妙,歌舞与常规剧情交叉并行,不仅外化人物心理活动,还起到象征与补充诠释的作用。三位主角亲自完成所有歌舞场面,不容易。最爱木偶剧段落。(8.0/10)
虚荣,浮华,财富,偷情,谋杀,情欲,大腿舞,各种浓妆艳抹,美国文化最庸俗物质的元素全部乱炖在一起了。眼花缭乱的歌舞剧效果,大俗中有一点小雅,“无法喜欢自己过的生活,无法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凯瑟琳·泽塔-琼斯的戏份要再多点就好了...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发现……《BJ单身日记》也没法当作励志电影看了!齐薇格根本就是一个尤物啊!!
过分的夸张反而容易产生不真实感,进而使苦心经营的讽刺效果大打折扣,幸好大量的平行交叉蒙太奇拯救了这部电影,在歌舞片的表现形式上可谓一大突破。个人认为本片当年之所以无限风光,很大程度上是学院对上届无视《红磨坊》的另类补偿,矫枉过正的结果便是诞生了又一部相对平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