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日本有史以来耗资最大的电影20世纪少年最终章,带着一种被娱乐后的兴奋与满足感我很想写点什么。在原作中,老摇棍蒲泽植树用他那Hippie般的吸了LSD后的刺激幻想夸张地描绘了一副日本虚拟的历史画卷,并让一个同样的老摇棍(但是身体力行的)KenGi拯救了世界。从1969年KenGi他们一群伙伴的老式收音机里的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到1970年的大阪Osaka世博会,再到2017年虚构的东京世博会,历史被浓缩在了这一群人貌似小鬼之间的游戏之中。20世纪的一些文化社会象征也被鼓捣了一翻,就好比片中从媒体里看到朋友的组织在世界各地散播生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致人类几乎灭绝(貌似很熟悉?天安门那场很有历史上某个事件的感觉),到反派的飞碟在空中乱飞散播病毒和犹如哥斯拉的大型机器人的破坏,那种换缪的虚假感并不能掩盖其可爱的讽刺和对真理的揭示。
虽然奥威尔所假想的1984过去了很多年,朋友显然是“老大哥”的另一个日本式翻版,抑或更贴切的说是同样以“神”自居的麻原彰晃?但是把朋友带上带上神坛的却仍然是日本民众,那些渴望着属于20世纪的世俗神迹的普通人。就像朋友自己所说的,他只是那些人选出来的一个“代表”,代表的是20世纪。最终反派朋友,就像KenGi所说的,早已经成为了另外一个人,而不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朋友。片中的两拍反抗势力也很有意思,义常领导的KenGi一派显然是以正统自居做着维护着对于朋友信仰的抵抗工作,而神乃领导的激进派完全就是当年赤军的翻版。看着神乃从小Loli变成人见人爱,黑帮见了都要俯首称臣的人物,我貌似在幻觉中看到了年轻时的重信房子。毕竟,那个时代已经过去,20世纪也已经过去,蒲泽植树作为过来人只是用他那同一代人的热诚和缅怀的心情描绘了他心中的20世纪少年。
片中真正的英雄KenGi据说原型是日本70年代的一个民谣歌手(显然蒲泽植树对于 folk rock和glam rock都很有爱),一个老Hippie,以一首传说中的歌曲神一般地存在于朋友统治下仍然具有抵抗意识的日本人的心中。作品中对于音乐和爱与和平的力量的描绘极尽烘托,以至于高潮部分就在世博会现场开了场超大型演唱会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神乃作为他的精神衣钵的继承人一度走的极端的道路也许就是暗示上个世纪那些提倡爱与和平拯救世界之后的人做的事吧(神乃很让人觉得是对他叔叔有特别感情的)。最后的十分钟,被称为不会让人失望的导演补完的十分钟,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好像历史刚刚开始一样,但是不同的是却让人如此平静而感动。
最后我想说说《预言之书》,作品中的一切全部从1969年KenGi他们一群人写的这部预言之书开始。朋友在1970年时认定未来必定会发生他预言的事情,而事实上的确发生了,只是结果完全是另一幅样子。朋友显然是利用了这部书作为某种指引来引导KenGi他们的想法,这样就显得这个反派很天真,但仔细琢磨就能发现作者的一些用意。因为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就像20世纪很兴盛的某种主义一样,究竟是先有它的文本还是先有它的结果呢?如果没有它自身的出现还会有后面的事情吗?KenGi他们显然认为朋友一定会按照预言之书来进行计划,而如果万一不是呢?如果《预言之书》只是一个幌子而朋友后来的那本《新预言之书》才是他会参照的文本呢?《新预言之书》作为朋友小时候写作的《预言之书》的补完即使被按计划实施了那如果失败了呢?显然,最后是朋友失败了。朋友在进行的那个小时候的游戏的结局并不能完全如他所愿,但他如果换了计划改变手段是否依然能够达成他那伟大的夙愿我们不得而知。黑格尔的"历史的绝对精神"和马克思的斗争型历史是否都只是他们的一相情愿?在书写的文本中蕴涵着的是否是种历史的必然?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还有很多。
又是去姐姐那儿吃完饭后躺那儿用P4把第三部看完的,怎么说的,一个梦想与现实的重叠结束了,就像他们说的,这已经不是一个孩子的游戏了。最后知道原来服部小就去世了,幕后的朋友是胜侃,因为没有朋友、因贤知偷拿东西的意外被人欺负、又在没能去世博会的情况下带着面具过着日子,最终决定实现预言之书毁灭不喜欢的全人类。朋友这个词,初中时或许我还会很念叨,但现在我已经不怎么觉得了,会对我好的人会一直对我好,谁是朋友我一直知道,呵呵。说说电影里的几点,三部曲看下来真的很多镜头会有想哭的感觉,可能我比较容易被感动吧,虽然故事讲得不够周全,关于朋友如何与贵理子认识甚至生下孩子什么的没有讲述,让有些情节稍有不清;从第二部开始不断出现的人物,多出来的那个警察帅哥、还有神乃的同学,虽然创造出来了一些情节,但他们最终又没有参与到什么结局里头来,最后警察帅哥逮捕了杀害他爷爷的山崎后就没情节了,还有曾经出现过的监狱里的13号,东京里的一对小姐弟,播放音乐的DJ,DJ和漫画家还有姐弟是有用处的,但也只能说有点儿小;音乐上记得当时在那本杂志上看说摇滚的意味很重,确实哦,加入了好几首摇滚的歌曲,让人们铭记的也是贤知自己唱的那首“咕~啦啦啦 嘶~啦啦啦”,最后用音乐会的方式集结人群躲避灾害,并用贤知演唱这首歌的现场当字幕结束也是一种新形式。最后的传说中的10分钟,贤知利用朋友在朋友乐园里的机器回到过去让小时候的自己承认了错误,胜俣也摘下了面具和贤知交上了朋友,也许正义战胜邪恶这种结局始终是不够完美的,只有把心里的结解开才会让人觉得,嗯,好了。我会推荐这部电影的说,哈哈。
电影相比较漫画情节有所删改,这其中有些弥补了漫画的漏洞,有些却毁誉参半。这些推动剧情的删改的确很着急,就电影而言也没能给出创新,客观的讲7分不冤。在漫画中贤治说我不唱这首歌了,应该由你们来唱,这样的处理的确很巧妙,朋友不是主角一人打倒的,所有敢于与黑暗势力敌对的人们都应是主角。但当电影结尾那首《Bob Lennon》被贤治带头唱起引发50万人大合唱时,决定给出5星。人们手无寸铁却要反抗黑暗的强权时,也唯有摇滚,因为无论是怎样的黑暗也不能向唱歌的人开枪,想到这里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终于完了
完全被最后两个少年并肩而坐的背影闪到了= =之前辛辛苦苦的战斗的叔叔阿姨我对不起你们orz
虽然早就猜到朋友的样子,但结局很好,五星
结局处理太那啥了有木有!!!!!
朋友他是个美少年美少年美少年~
世博会。。。
对角色不熟的,最好把第一部先温习一下再看这个,主要是第一部前面聚会那场戏,和后面他们开始行动后那部分。
第一次跟男生坐在电影院看电影 黑黑的电影院 他就坐在我旁边 还向我告了白
不过神木隆之介和福田麻由子的出现太惊艳了。最后一幕根本就是在卖腐!!改剧情者死!!!!!
sx
今年夏天,一起去上海世博找朋友吧!
鋪排了三集就是為了最終15分鐘的純愛(?)BL,真是太強大了!
唉,為甚麼,為甚麼!?改掉的部分恰恰是本來漫畫最神髓的地方,怕大家看不懂到底勝保是誰?
朋友,摇滚乐拯救世界,同性恋解救人类!!!!!!!!!
噢親愛的ARATA你就內樣和宇宙融為一體了。被前面那些胡改八改呯呯砰砰的兩個多小時折磨到崩潰之際,神木隆之介的白襯衫喚醒了我。堤幸彥我真不想跟你絕交第三次了,今後自重吧。
最后13分钟实在太美好了 我爱美少年> <
终于完结了,神木小朋友好萌,最后10分钟的纯爱BL戏据说是蒲泽他老人家亲自写的?!
终于完了
给一星神木弟弟。他真是天赋异禀,生来会演戏。
燃!然而叫神木弟弟来演朋友,这,这是妄图用美貌来洗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