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暴劫梨花
暴劫梨花。 同为女人,对这种事情感到特别的愤怒,但是对受害者又很同情,更加兴慰里面的女性同胞能够抱团取暖,电影有一个好的结尾,坏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所以五⭐ 。因为值得。这更是一种鼓励。哪里有恶,哪里有人在作恶?哪里就有反抗!斗争!并且不妥协!
(其实我很少会给五星的。)
2 ) 关于强暴这件事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的普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当说到“强奸”这个词的时候,我都会有意无意地替换为另一个词“强暴”——正如这部电影中,控告三名强奸犯时,被告律师提议将“强奸罪”替换为“故意伤害罪”——似乎“暴力”比“性暴力”更容易被接受一些;似乎这样,受害者的难堪处境就能够得到缓解。
而且,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仅止我一个,我周围的大多数女性,在公共场合谈论“强奸”这样的话题,好像令她们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侮辱,自己的学识和智慧甚至也被这个可怕的词抵消了。
不仅仅是“强奸”这个词使她们难堪,更加难堪的是,谈论这种行为(姑且先称“强奸”为一种行为而非罪行)的过程也常使谈话者感到难堪,更不用说,当一个受害者要面对另一个人另一群人,原原本本地说出强奸发生的经过和细节,并且是一遍又一遍地叙述——这在大多数中国女人看来,情何以堪!
所以,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受害者是一个中国女人,强奸者与怂恿者是一群中国男人,接下来会怎样?中国女人连坦然地说出“强奸”这个词都如此困难,难以想象她会拦下一辆车直奔医院配合法医检查并且配合随后到来的辅导员、律师和警官,并且当晚就回到酒吧指认案犯,而在这一切完成之后,依然能够假装平静地走进家门,将这一切告诉自己的同居男友,渴望得到一点安抚。
如果是一个中国女人会怎样?也许她根本就不会去医院,尽管已是伤痕累累;也许在警方和律师找到她之后,她会极力否认,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也许她根本不会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和痛苦告诉男友,甚至父母和闺蜜;更不用说,让她出庭为自己作证,向法官和陪审团说出那个可怕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很多女人的回答是,我丢不起这个人。
就我的生活经验而言,“丢不起人”的情况似乎并不因为中国女人的家庭经济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而有多少改变。从小女孩时起,我们中的大多数就被教导“强奸”是一个很肮脏的词,肮脏到不能够从女孩子的嘴巴说出来。而如果一个女孩遭到强奸,那她这一辈子就彻底完蛋了,不会有男人娶她,除非她在一开始就保守秘密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样,家族和她自己都可以保留住“清白”的美名。清白=幸福,被强奸=不清白=不幸福。不仅仅是强奸,连性也是不能说的秘密。当代中国中小学的青春期性教育虽然已有进步,在很多地方仍充满盲区,教育者本身的性观念就是非常守旧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教养不允许女人在公众场合多说话,谈论性简直就是荡妇之举。在女人出嫁之前,必须是“冰清玉洁”的处女,而像崔莺莺这种和张生私会云雨的大家闺秀是决不能被公开“宣传”的,黛玉和宝玉只能偷偷看《西厢记》,有一次黛玉不小心引用了其中的词句,被宝钗发现,私下里便是一番诚心的劝诫,《西厢记》在大观园是禁书,是淫言秽语。其实如果按照严格的传统定义,宝钗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因为她早就知道所谓“云雨之事”了。真正的闺秀,直至洞房花烛夜,都应该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彻彻底底对自己的身体和异性的身体一无所知的。
甚至到今天,我周围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些年轻女孩还认为,否认自己拥有性知识就可以得到“纯洁”的美誉。她们的思维方式是,对性一无所知=纯洁。而看到电影里有露点镜头,有亲热情节,如果有旁人在场,一概都要娇声惊叫,捂住眼睛,似乎看了自己就不纯洁了。不难想象,看到the accused 中那一段完全写实风格的强奸戏段落的时候,她们会觉得自己的眼睛和大脑都遭到了真正的强奸。
我们的电视剧和电影里说到“强奸”这件事的时候,通常都会替换成,一个老太太双手抹泪,痛苦又不情愿地说:她,她被人糟蹋了!或者是,受害者本人,羞愧欲死地说:我,我被他侮辱了!他们都难以直面“强奸”这两个字,难以直面“强奸”这件事情。当然,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观众难以直面。而遭到强奸的女主角的命运通常是,和男主角的幸福生活成为泡影,永远不能再过上幸福生活。(女主人公可能因此精神失常或自杀,男主角可能因此抛弃她,或者因此找到坏人报仇反而搭上性命)。
既然对于性必须是一无所知的才好,那么对于强奸的态度就更要模糊暧昧,懂装不懂,知道装作不知道。其实各个年龄层的女性(年纪越小越频繁)私下都会谈论的话题是:如果被强奸了,该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对策都是:会告诉妈妈,但绝对不会让第四个人知道这件事!知道的三个人是,受害者,受害者的母亲,还有施暴者。警官、检察官和律师当然不在此列。
而当大家捕风捉影地听说,哪个转学的女生是因为,被强奸了。这件事彷佛是一个兴奋剂和恐怖症炸弹,结论是:这个女生太悲惨了,如果换作我,就自杀算了。“被强奸后马上自杀”的言论是很有杀伤力的,如果有一个女生说“我不会自杀的,我一定会去报案”,她在被表面称赞勇敢的同时,背地里肯定会遭受更多的指责和怀疑,“她肯定有问题。”似乎被强奸之后,罪大恶极罪该万死的并不是施暴者,而是不再纯洁不再清白的受害者。不清白=有罪。
我必须问,难道没有被强奸的女人,可以勇敢地指认罪犯,将他们绳之以法,然后直面生活的历史和未来,重新找到自我找到幸福吗?the accused勇敢地回答了我,的确有这样的女人,只是她不是中国女人。
我还想问,如果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不是福斯特,而是一个黑人女演员,会怎样?也许这部电影的话题性会更强,探讨社会问题的目的性会更明显,但显然导演没有这样“过”,他没有狂妄地把所有尴尬热点话题都搅合在一起。因为本片设置的人物和情节矛盾已经足够有张力和话题性了——不检点的女人VS下流的懦弱的勇敢的男人,受害者VS强奸犯,女律师VS男检察官。这些对立已经为观众呈现了足够复杂的关系和思考可能。
虽然这是一部标准意义的情节剧,但是戏剧张力并没有达到原本应该有的力度,也许,我善意地认为,导演是想通过削弱节奏的力量,使观众不过分沉湎于情节本身,而更多地思考电影提出的社会性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尽管那一段据说长达五分钟的白描强奸段落,可以在电影史留下标记,但其实它并没有多少美学上的革新,更多的是社会批判的思考性。
3 ) The Accused中的庭审
撇开那些打动人心的“道德、正义、良知、勇敢”之类的元素,这部片子让我首次看到了美国庭审的样子。
原来律师和检察官是这样地对着陪审团陈述观点。
随着双方庭上的你来我往,我仿佛欣赏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双方辩手为了己方的观点唇枪舌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事实很重要,就如同观点在辩论场上的重要性一样,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事实的方式——即程序,就如同辩论场上的语言逻辑技巧一样重要。这不禁让我担忧,如果sarah遇上的不是kathryn,如果kathryn的能力不是那么突出(在此不考虑“have a deal”情况),是不是sarah也无法打赢官司。
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过分地强调,会不会本末倒置,导致事实的真相被一些技巧性的外因所掩盖......
4 ) 搞不明白美国的傻法律
片子很好,但美国法律颠覆了我的认知。这么明显的犯罪,犯罪事实明显,还弄得那么难,三番五次开庭。可能有的人说了,人的最基本权力跟自由,每个人都平等,一切必须符合司法程序,司法程序有漏洞,可以修正,但必须符合现有法律程序,所有人都平等。屁,就按着这个片子来说,很明显的犯罪,不是作为观赏影片者,即使身在案件中,也显而易见。被害者各种验伤,还有证人。就那么难?在中国,只要抓住人分分钟钟拿下,定罪判刑。不要说什么,人身自由还有什么权力,犯罪太明显,也有证据,还有证人,又是陪审团,又是作证。难道强奸不是事实吗?在那摆着呢?就那么费劲,美国的法律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在美国最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了。开庭,陪审团,验伤有证人还三番五次开庭,陪审团还得同意。3个强奸犯就在法庭坐着,还需要辩论,需要辩解,犯罪事实明显。各种验伤,证人,证据,就那么难,真想不通美国的法律。在中国,你是个强奸犯就是个强奸犯,马上就拿下咱不说高官权贵。就说穷苦百姓社会普通人犯罪,强奸犯,抓住人,一审问,定罪量刑,很简单。
5 ) 那些被侵犯和被损害的~
这里不谈演技,演技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要用自己的观点去压人一头这人要么是专制狂要么是受虐狂。
The accused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优秀在于它的表达和影响。更和中国目前的“李某某案”(╮(╯_╰)╭打码是怕有人说我侵害了未成年人,好可怕,真的是未成年人么?细思则恐)有着类似的情节和发人深省的影响。
强奸这样一个敏感的词汇,在中国,是每个女性都避之不及的标签,似乎被侵犯被损害成了受害者的责任,她们会被社会架上道德的十字架上,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感受别人玩味的表情,自己从受害者转换成为一场色情叙述的主角,而加害者,以一种癫狂的态度放肆的表达,他们原本扭曲的生活不在意更多的扭曲,而受害者原本正常的生活却被同等的扯入这种扭曲的漩涡之中。这个社会加诸在女性身上的道德指标太多了,而且都是“一票否决”的道德指标,只要你有一项不达标,你整个人都不达标,整个人都要受到道德的指控,受到社会的指点,所以你只能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假装一切没有发生,只要不出声,就不会受伤,即使受了伤,只要不呐喊,就不会二次受伤。强奸,不仅是生理上的侵害,更是心理上的侵害,不仅侵害了个体,也在侵害这个群体。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受害者要一次次的在不同的人面前去叙述自己的遭遇,把自己的苦难一次次的呈现给别人,这每一次的陈诉,对于受害者来说,无异于把伤口一次次的撕开撒盐,跟前一段时间的新闻“12岁女孩生下婴儿来鉴定谁是强奸者”一样可悲,受害者受到无数审视和打量,而加害者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制裁,法律也许稍公平一些,但是社会却有着跟法律完全不同的环境。受害者因为自己的过往受到的评判和压力,远超于加害者。
这部电影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有着发人深省的影响,当受害者被强奸犯按在游戏机上的时候,旁边那些呐喊拍手喝彩的男性,都是这个社会某些人的鲜明特征,受害者无法自救,社会舆论的推泼助澜甚至是纵容,强奸犯内心并无救赎愧疚,围观喝彩着的变相伤害,女性的懦弱胆怯和对男性的纵容等等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也许今天强奸犯强奸的是一个个体,明天他们强奸的就是民意,后天他们强奸的就是社会,当一个人苦难不被重视,它会衍生成为整个社会的苦难,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过往等不到尊重和保护,很快,这个社会中的人都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遭受差别对待。是的,公平和不公是随处存在的,不可能绝对消失,但是追求公平正义的信念应该在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得到尊重和保护。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412条规定,强奸案件中,被害人性生活史(与谁发生过、与多少人发生过)、性生活方面的名声(如放荡、妓女、陪酒陪舞女等),在强奸案件中不可采为证据。这条规定是女权主义者推动的,目的是防止对犯罪的审理变成对被害妇女贞操的审理,避免妇女怕法庭上的难堪而不报案”(转载)
有人说“即便是强奸,强奸陪酒女也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小”,电影中的受害者同样的受到了多方面的各种盘问,似乎对她过往的道德审判可以说明,受害者受到侵害完全的“活该”和“自找”,这带有极强的罪有应得暗示的指责让人完全颠倒了受害者和加害者的位置,从一起强奸案的视角转移到了对受害者的道德指控。这份对受害者身份的判定漠视了受害者自身所受到的伤害,人人平等也许在某些人心里是遥不可及的空谈,但是这确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当社会中的一些人总是去强调“对个人的伤害是否影响到了社会”,这份影响的大小来决定判决,那谁来判断这影响的大小?由特定的利益集团?蝴蝶效应存在在每时每刻,今天一个细小的变化,会造成明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你的利益影响小,对他人的利益影响大,这份影响又如何判断? 这些人却不去思考“这份伤害对个体的影响”,不去考虑受害者的心情,因为无足轻重,不去维护受害者的利益,因为无足轻重,不去维护受害者的尊严,因为在他们眼里某些人的尊严无足轻重。在一些人眼里,人不都是平等的有尊严的,人是分三六九等的,那些受损害被欺侮的中的有些人,他们的感受是无足轻重、不值一提的,他们是不能谈自尊和尊重的,特别是女性,他们是注定该被侵害的。性权利原本是属于女性自身的,但是在一些人眼里,这是属于男性的,当女性是良家女,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男性的时候,这份权利是不容侵犯的,侵犯了,侵犯的就是这个男性的所有权,当女性是陪酒女、陪舞女等的时候,她是公共的,她属于所有男性,所有人都可以轻贱她,甚至连“卖艺不卖身”这种情况都没有,因为“他”可以替女性做决定,决定权由不得女性本身。而女性本身其实对受害者也存在敌意,曾经接触过一起强奸案例,当时身边的同性友人说的是“她活该被强奸,肯定是自己不好”,这种观念令人深思,就像是电影中围观喝彩强奸案的一个男性说的话,明明是他们在伤害别人,别人在他口中却成了放荡不堪的表演者,极尽侮辱,他的思想代表了一批人,影响了一批人,通过剥夺女性的正常权利来防止伤害?结果恐怕不乐观,伤害很难被阻止,害人之心一旦起,下一步就是寻找目标而已,每个人都没有伤害他人的权利。
当伤害发生时,受害者的无助才是最大的绝望,这个社会该是给人希望的,而不是让人绝望的,当伤害发生时,我们无动于衷,当伤害结束时,我们冷漠麻木,当面对加害者时,我们胆怯害怕,当面对受害者时,我们冷嘲热讽,其实最终这份伤害,都会被我们承受,成为又一名受害者。只有女性敢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社会给予最大的宽容和保护,当女性可以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和生活,不在依附男权世俗的时候,女性才拥有真正勇敢自信美好的人格,受害者才能从伤害中走出来,迎接真正的明天。
强奸永远都是一个群体对另外一个群体的侵害,认同这种行为,你就无法保护自己,无论男女,皆然。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6 ) 「Quotes」
「Ladies and Gentleman, Mr. Paulson has told you the testimony of Sarah Tobias is nothing. Sarah Tobias was raped but that is nothing. She was cut, and bruised, and terrorized, but that is nothing. All of it happened in front of a howling crowd and that is nothing. Well, it may be nothing to Mr. Paulson, but it is not nothing to Sarah Tobias and I don't believe it's nothing to you. Next, Mr. Paulson tried to convince you that Kenneth Joyce was the only person in that room who knew that Sarah Tobias was being raped. The only one. Now you watched Kenneth Joyce, how did he strike you? Did he seem especially sensitive? Especially observant? Did he seem so remarkable that you immediately said to yourselves, "Of course. This man would notice things other people wouldn't." Do you believe that Kenneth Joyce saw something those three man didn't see? In all the time that Sarah Tobias was held down on that pinball machine that others didn't know? Kenneth Joyce confessed to you that he watched a rape and did nothing. He told you that everyone in that bar behaved badly and he's right. But no matter how immoral it may be, it is not the crime of criminal solicitation to walk away from a rape. It is not the crime of criminal solicitation to silently watch a rape. But it is the crime of criminal solicitation to induce, or entreat, or encourage, or persuade another person to commit a rape. Hold her down, stick it to her, make her moan. These three men did worse than nothing. They cheered and they clapped and they rooted the others on. They made sure that Sarah Tobias was raped, and raped, and raped. Now, you tell me, Is that nothing?」
起承转合都是那个时代的节奏,最体现叙事技巧的是把10几分钟的强奸戏放到后面。朱迪以那么高端知性的本色演活了一个底层女性,演技太强大,小城市少女的放荡、暴躁、迷信和故作镇定让人想起了中国城乡结合部的实况,5分钟的法庭独角戏催人泪下。一部给弱者勇气的电影,accused表面说的是被告们,实际上也暗示了社会对被强奸女性的责怪。可惜的是太过执着于女权主义的男女刻板印象,那个最勇敢的小男生反而被刻画成了一个懦夫。
I cried all the time...for your fight, and for the fairness you deserved.
虽然我是一个谴责受害者有罪论的坚定女权,但是当碰到行为举止跟莎拉类似的女孩时,我还是会下意识地觉得她put herself in danger. 我为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想法感到羞耻,也感到悲哀,因为是现实在不断把我们驯化成这样,当你无力阻止暴行,也无处寻求正义,所能做的就只剩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哪怕这种保护是放弃一部分权利。我痛恨这样的社会,我希望它会好,但它会吗?
下面的豆瓣短评看得我想骂人。愚昧和冷漠是分不开的。
看到有个写“首先你就不该卖弄风骚”的傻逼居然有十五个赞就想杀人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也没变多少,大概这位朋友如果当时在现场也会是拍手大叫的人里的一个吧。
拍法浪费了故事,但题材在30年后依旧先锋,福斯特有些地方还是overacting了。
出色冷静的影片叙事,显示了导演驾驭影像的技巧和推动情节的老练。只能说……人类的生理结构,就决定了这类的事情是永远不可能结束的。★★★★
又名暴劫梨花,..看了心里憋得慌! 我觉得最可笑和最无耻的是那些起哄的,旁观的目击的人没有一个肯为她作证..
天哪!演知性大妈的朱迪福斯特居然也演过被人性侵的叛逆少女,80年代的电影还有这种没有喜剧、科幻、爱情、惊悚、恐怖、魔幻的纯剧情片,真是怀恋!
虽然能料想到结局,但陪审团判定有罪的时候我还是不争气的哭了。这部片子应该是更适合女性观众,两位女主演之间的火花让我赞叹。
JF姨好了得,初场医院时长发蓝眼玻璃人儿般脆弱,短发时又有似tomboy意味,怪不得拿奖。那个大眼证人男像霍比特人之一但又不是。法律片还是理想主义,片末字幕“美国平均6分钟一起强暴案,其中四分之一是轮奸”。此片现实意义大于艺术效果:反对“挑逗/邀请QJ/victim blaming论”
如果一個性感男人在女人面前“賣弄風騷”,女人被他勾引而“強暴”了他,人們會覺得是那男人活該嗎???你們這坨叫做男人的東西,請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生理慾望,若腦子不能控制下半身,那和畜生有什麽分別???
此片为Jodie Foster捧得又一个小金人,记得看她两处的眼神。NO.1法庭控诉时脆弱又故作坚强,NO.2在占星图上签名时不自信又因获得认可而高兴。反之,女检查官的形象过于高大全
朱迪福斯特脸哪能那么小!整个人跟只小鸟雀一样惹人怜爱!
三十年前的美国,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她穿那么暴露,自己都不检点”“女孩子大半夜在外面晃什么晃,不是自找的吗”
法庭戏份还是不够精彩,过程中质问的冲突也不够。朱迪的表演有种说不清的感受。受害者在她醉酒后对男人进行挑逗,她此刻被赋予的是她想要被人侵入的意识,但在她被侵入后,她表达了她的反抗、她的拒绝,此刻有双方默认的性爱到强奸的转变。 PS.我当初怎么会认为,受害者遭到侵犯也有自己的原因呢???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双标与歧视,我对我自己感到恶心。
首先你就不应该卖弄风骚...
抛去其他的评价因素,本片有个极好极好的开头,前20分钟的戏,社会的病态与女人的困境都表达的很好。可惜剩下的戏份就太过于平淡了。朱迪福斯特在这片的演技着实是漂亮,将另一主角压的死死的,包括后面女律师戏份加重后,她依旧可以将人的眼睛抓住,看见剧中角色的自我一面。重看。黑色电影风味浓厚的开头把全片格调拉高了。后面导演的调度经常崩盘。
【现实意义】美国联邦证据规则412条规定,强奸案件中,被害人性生活史(与谁发生过、与多少人发生过)、性生活方面的名声(如放荡、妓女、陪酒陪舞女等),在强奸案件中不可采为证据。这条规定是女权主义者推动的,目的是防止对犯罪的审理变成对被害妇女贞操的审理,避免妇女怕法庭上的难堪而不报案。
没觉得朱迪表现多出色,一般的法庭犯罪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