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好电影一枚。十分抓人的情节展开,前40分钟节奏超级棒,尽管是有关杀人的故事,但是该紧张紧张,该乐呵乐呵。故事的后半,导演似乎开始慢慢失去对电影的控制力,或者放弃了纯粹追求故事的描写,转而去阐述真相是否重要这种形而上的哲学观点。
生活给男主开了一个玩笑,而且这个玩笑开大发了,大到都不知道怎么去圆场。于是行片到中段时,不禁去想,如果我来写故事,这个男主的结局会是如何的?
可能1:
男主最终及时悔过,承认错误,配合警方,戴罪立功,警方利用男主的提供的信息,将凶手抓获。男主将功补过成功,并将之拍成纪录片,大热。
主旋律结局,似乎从来只有被吐槽份的韩国警察不大可能享受到这样的礼赞。
可能2:
男主意图将功补过,然而警方选择完全不相信,并因为之前的恩怨将其软禁。男主妻子好奇去前往凶手所在地。男主单枪匹马破除万难,绕开警方,救出怀孕妻子、生擒凶手的同时还完成了新闻直播,并表示愿意因为之前的过错伏法,完成救赎,最后因为民众情愿被法外开恩,成为全民偶像。
英雄史诗结局。对于男主,似乎难度略高了点。
可能3:
男主主动联系了凶手,要求凶手按照其部署杀人完成新闻,并以帮其洗脱罪孽为条件,得到第一手新闻。而其部署的杀人计划,第一个就是那个非法移民女。最后,在各种新闻力量的左右下,无能的警方“发现”了男主布置的内容,悬案了结。若干年后,在一些小报上有功成名就的男主发家的一些毫无根据的绯闻,若即若离地指向男主。
暗黑系结局。不过真心喜欢这个结局啊。。。。
可能4:
男主在一步步走向巅峰以后,无法回头。不得不制造新的杀人新闻,而其出轨额妻子就是最好的对象。完成杀妻后,男主再发新闻,开始走上预告犯的道路。而与此同时,无能的警察则疲于应对新闻力量,致使案件悬而未决。
暗黑系结局2。
可能5
剧情就此终结。凶手再也没有杀人。而警方也无力破案。十多年后,身居高位男主收到一本《良辰杀人记》附带一个匿名约会。男主在多年没有好题材新闻的压力下,选择再一次直播,然而来的人尽然就是上演《良辰杀人记》话剧的大叔。
翻转结局。总觉得哪里还是有问题。
暂时就这些。看来尽管觉得剧本收尾不尽如人意,但是想要改编似乎也不是我辈所能啊,唉。
不该说烂尾,应该是从罪犯配合记者送出“线人”开始烂了。本来这个反转我是想到的,但tm前面还说第一份证据是番茄酱,后面就不了了之,吴警官就相信记者说的都是对的了,这种最烂的挖坑不填的剧情bug在一部电影里很致命,后面还是很多,尤其是结尾,为了呼应主题,特意搞了大反转,但是犯罪现场最起码有四个人的血迹,韩国警察再吃屎也不至于不去深究吧?这片子你如果放在古代刑侦技术跟不上,这些bug我都可以理解,但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你这么赤裸裸的摆bug难以接受,两星都是看在立意的面子上给的。
一个金融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在某一天某一个小镇上来了一位很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给了这家旅馆老板1000块钱,然后对旅馆老板说:我先上去看一下,如果有我满意的客房我就住下了,然后旅馆老板趁旅客上楼的间隙,拿着这1000块钱去找隔壁的卖肉的,去还他这几个月欠下的肉钱,卖肉的收到钱后就把这1000块钱拿去还给卖猪的,卖猪的又拿着1000块钱去还他欠下的饲料款。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块钱赶忙拿去付清他招妓的钱。 有了这1000块钱,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清了她所欠的房钱。 旅店老板忙把这1000块钱放到柜台上,以免让旅客下楼时起疑心。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这1000块钱,声称没有一间让他满意的房间,走了………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了什么东西,可是全镇的债务都还清了,大家都很开心。这部影片的起点是这则金融故事,但是最后还是用情感落,只能说是个专业的流水制作。
开片对记者生活的展示,自然轻松,但是里面的喜剧点是因韩式夸张的表演造成的,这是表面的喜剧点,影片内部的喜剧是一个记着利用谎言上位,等他幡然醒悟,想澄清真相,没想到大家都并不在乎所谓的真相,大家都因为这个谎言获利,真相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同时,站在新闻行业的角度,显得更有讽刺意味。
惊悚的点并不高级,一般通过阴暗环境的视觉营造产生,暗的地方死黑,倒也符合真实环境,追逐与永不露脸的犯人,制造了故事开始的悬疑点。
整个影片的人物情绪上下翻腾了四次,属于四浪结构,一浪比一浪高,每当主角事件驱动落到谷底,但外部会给他一个正面反馈,误打误撞,连升三级,既可以推动事件,又把新闻界与虚伪的世界讽刺了一把。
值得注意是最后的结尾,像是谎言的因果报应,把dna检测报告烧掉,完成了人物情感的高潮,又拓宽了人物的多面
要耐着性子看完前面,才能体会到后面有点意思。前面看着真的很无趣。黑色幽默,很是讽刺
挺好的题材,叙事节奏不好
导演心太大了, 人物太多, 太碎, 难有亮点. 可惜了李美淑童鞋的演技, 居然难有发挥空间, 看着她好不容易演了个电影, 虚高的给了4星.
故事未必是真的,但媒体选择性报道很大可能是真的,“真相”虽然取决于人们相信与否,但不代表制造“真相”的人不会别有用心……(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当某个新闻引起了轰动后,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就会曝出很多相似的新闻,因为媒体认为这种新闻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这就是选择性报道……)
媒体究竟为了把真相告诉大众而存在,还是仅为创造夺人眼球的收视率?韩国的电影,无论漏洞是否存在,总还有着反思的态度,而天朝的媒体的导向早已不知所踪。
结局太反转,记者成了凶手,凶手成了英雄,挺讽刺的。在追《嫉妒的化身》,顺便补一下男主曹正锡的剧,看完冰岛行,总有逗逼一样的既视感。
很精彩的电影啊。我觉得6.7分真的低了。充满黑色幽默和讽刺的意味,相比之下,隧道对媒体的讽刺还浅显了呢。韩国电影里警察一如既往的蠢,而真相总是云里雾里。剧本在杀人事件中间有不小漏洞,节奏也有点乱,但结局部分又扳回来了。曹政奭真的很棒。
【#曹政奭# 补完系列】看了起碼有幾十次預告 連舞台問候都看了現在才來看這部 還真的是有趣的一黑到底 全是熟面孔 立意很好 諷刺也到位 但就是覺得缺了點高潮 而且剪輯略微零碎 然而結尾卻非常的喜歡 所有線回到一個場景中結束 有想法的導演值得關注 其實完成度很高 票房實在是有點可惜
【要真相大白,还是皆大欢喜。讽刺,黑色幽默。
当时看完都忘记标注了……(这句等同于我觉得片子很一般)
8/10 没有被剧透得到的是惊喜,完全对于新闻媒体的讽刺片,还是彻彻底底的。故事加表演诙谐生动,两个小时畅快淋漓。如此制作过硬的影片却形成不了口碑,在韩最终只有61万观影人次,可惜。
挺好的 我喜欢这种韩国电影
中国将军杀人事件模仿犯。奖金硬塞口袋,凶手探讨文学;一步错,步步错,将错就错;媒体、警方皆荒诞。可惜结尾还是太善良,老婆的线似乎意义不大?
媒体只负责报道,真假由观众自己分辨。
很有现实讽刺意味的故事,最该追求真实的新闻媒体和警察,却为自身的利益故意隐瞒真相,颠倒事实,让人们对这个看似真实的世界充满了疑虑和思考,更让人们学会做一个有自己独立思考精神的人。
故事一般,好在结局足够黑。
良辰不背锅
其实如果以喜剧的方式一路走到黑会比现在半部喜剧半部惊悚罪案要好很多,后半部分掉分很厉害,动机和处理方式都比较敷衍,反倒是前面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很有意思,结尾也算捞回来了一点。
这翻译,是叶良辰杀人吗??
看开头以为是罪案电影,看完了发现是一部讽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