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转瞬即逝的闪光
——关于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
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到底是哪一部?网络上众说纷纭。很多人把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说成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即使不讨论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的科幻电影雏形,比如《六十年后上海滩》,那么解放后,1958年拍摄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和1963年的电影《小太阳》,也应该算早于《珊瑚岛上的死光》的科幻电影尝试!以目前的资料而言,《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才应该算新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但《珊瑚岛上的死光》确实可以算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国产科幻电影!而且,《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和《小太阳》都带有科普、教育目的,并非真正的商业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则是比照好莱坞商业片拍摄的纯粹的科幻类型片,结合了惊悚、动作等元素,乃至融入了国产电影特有的反特类型。本片的故事完全以科幻概念来支撑和推动,属于纯粹的科幻电影,并非在其他类型上加点科幻的噱头。这些,都让本片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源自童恩正先生的同名科幻小说,他也是影片的编剧之一。这种科幻作家亲自参与编剧的状况,也是八九十年代的一个特色,许多科幻作者在当时都创作过科幻电影剧本,例如1981年陈建秋创作的五幕剧《遥远的迭达罗斯》等。然而非常可惜,除了《霹雳贝贝》这样极少数的幸运儿,几乎都没有机会被拍摄成影片。
在八十年代,童恩正先生和郑文光、叶永烈、肖建亨一起,被戏称为中国科幻的四大天王。《珊瑚岛上的死光》这篇小说实际创作于60年代,但因为文革,小说被搁置到1978年才在《人民文学》发表,并获得了当年的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这种被文革耽误、影响的状况,在科幻小说界并不少见,郑文光先生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同样是只能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才能被出版。
1976年文革结束后,还有一个契机影响了中国科幻的发展,那就是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议的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则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报告。这是继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口号二十年之后,又一次大规模提倡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的行动。《珊瑚岛上的死光》这样的科幻小说,当时能在《人民文学》这样的顶级主流文学刊物发表,并获得最高级别的全国小说奖,最终被改编成电影,也是与科学的春天到来密切相关的。
影片是一个围绕科学发明展开的阴谋故事:海外华人赵谦教授发明了高效能的原子电池,却因为不愿出卖发明权被某外国公司雇佣的打手杀死。临死前,他把原子电池的原型交给未来的女婿陈天虹,让他驾驶飞机把发明带回祖国。没想到陈天虹的飞机半路被公司控制的潜艇击落,陈天虹被救到了一座岛上,他在这里认识了岛的主人,赵谦教授昔日的好友马太博士。马太博士发明了大功率激光器,正需要这样的电池来完善其发明。没想到,马太博士背后的资助者正是某邪恶的公司。马太博士在陈天虹的帮助下,认清了公司头目沙布洛夫的真面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开动激光器,击沉了公司的潜艇,让陈天虹带着激光器的图纸和电池原型,等待赵谦教授的女儿前来救援,回归祖国的怀抱。马太博士岛则随着原子炸弹的爆炸,沉没于大海之中……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电影人已经与好莱坞等世界电影产业隔绝得太久了。于是,我们看到,这个故事呈现出一种假想性的虚构质感——影片背景发生在国外,但全片没有一个外国演员,也无法去国外取景,只能以搭建内景加香港摄影师提供的国外外景资料拼合而成;故事氛围及人物都基于当时对外国生活的想象创造,如今看起来会显得并不真实。但同时,这个发生在异域的神奇发明的故事,也与当时如《奴隶的女儿》、《斗鲨》等现实题材(往往以历史、反特、经济建设、民间传说等为故事来源)的电影有着巨大的差异。《珊瑚岛上的死光》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进行类型化、娱乐化尝试最早的典范!
本片中的外国公司人员,包括布莱歇斯、沙布洛夫、罗约瑟等,其姓名暗示了当时中国的假想敌并非美国,而是苏联——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后,中美关系日趋改善,而自1969年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则始终紧张;到了1978年,苏联甚至在边境陈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在这种环境下,《珊瑚岛上的死光》把公司里的邪恶反派设定成苏联人,也就很自然了。从电影的发展史来看,这部科幻惊悚片,可以与《奇爱博士》、《蛇》、《沉默的人》以及苏联电影《岸》等一起归入“以冷战为背景的电影”中去。而大多数冷战题材电影中的模式化处理,比如对敌方的丑化和想象式的描绘、以正邪来进行非此即彼区分的对抗式冲突、对科技被武器化滥用的忧虑、对祖国的忠诚意识等等,在本片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科幻作家及科学工作者的帮助下,本片在科学幻想方面既大胆又合理。影片中出现的科幻概念包括:机器人、人工降雨、空间放电(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不知是否受此影响)、高效原子能电池、大功率激光器、自动识别的开门技术、可视电话、能量枪等等。这些,放在当时的美国科幻电影中,也许不算稀奇——毕竟已经有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1977年的《星球大战》和1979年的《星际迷航》等珠玉在前了。但放在中国电影中,可以说是极少见的对科技进行深入描绘的作品了。影片中透露出的对科技力量的渴求,以及对外来大国控制的警惕,两者融合在一起,非常真切地反应了当时我国的某种集体意识,甚至可以说是由上至下的希望与恐惧:科技代表了对富国强民力量的寻找;而外国的干涉则是近代中国挥之不去的阴影和痛苦来源。
仅从电影艺术水准和科幻电影的完成度角度去看,《珊瑚岛上的死光》都难以称之为“经典”:其故事情节比较套路化;角色很工具化缺乏鲜活性;表演充满了配音风格的夸张化处理;细节也有大量bug,比如两个人开着快艇穿越大洋回到祖国,比如实验室的仪器奇怪且缺乏功能性,比如高能激光应该设计成蓝色或绿色而不是红色等等……
然而,这确实是当时国内最顶尖的电影人、科幻作家和科技工作者联手打造的科幻电影(本片导演张鸿眉,曾在费穆的《小城之春》中饰演妹妹),是落伍多年之后对世界电影工业的一次追赶,是对电影类型化的大胆地尝试……非常可惜的是,经过本片的拍摄,电影人可能意识到了在电影技法、技术上与好莱坞之间的巨大差距,由此基本放弃了对科幻电影的尝试。此后十数年间,仅有1988年的《霹雳贝贝》、1990年的《魔表》和《大气层消失》、1997年的《疯狂的兔子》等寥寥几部科幻电影出现——就连这些作品,也并不以科幻电影作为其主要的类型特征。
由此,科幻电影成了国产电影的一片荒漠,直到《珊瑚岛上的死光》诞生近四十年后,2019年横空出世的《流浪地球》,才真正让中国科幻电影站在了与世界并肩发展的位置上。回想当年,那一道耀眼却短暂的闪光,多么可贵,却又多么有限啊!
很多年轻的影迷朋友应该是从《流浪地球》开始知道中国科幻电影的。此前,估计提起来科幻片,我们更加能如数家珍的那些个基本上被好莱坞垄断了。如果有人对他们说,我们国家也有科幻片,很可能会被人笑话。但是一些老影迷们要反对了,国内的科幻片其实早就开始生根发芽了,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科幻片土壤并不肥沃,但国内的科幻片作品其实起步挺早的,甚至于比有些人的年龄还要大。
不过结果很遗憾,因为起步不晚,但是发展却很缓慢,甚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幻片基本上是倒退的。从《流浪地球》往前推好几十年,我们的科幻片领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个没人说得清楚,大多数人记得的也只是,曾经有一些科幻片作品很早就问世了,而且完全可以成为国内科幻片发展早的佐证,其中就有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
《珊瑚岛上的死光》是一部1980年上映的作品,距今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但是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却很遗憾,因为从它到《流浪地球》这四十年内,我国的科幻电影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进展。时至今日,在回顾这部电影的时候,就越发显得它意义非凡。
刘慈欣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最早对他产生过影响的科幻著作中,《珊瑚岛上的死光》是非常独特的。而本片跟《流浪地球》一样,也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作品,当年的那部小说曾经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后来因为受到大家的火热追捧才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可见,《流浪地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本片中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原子能电池,这种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大的特点。因此,一个外国公司想要买下这个电池的技术专利。但是发明它的科学家严词拒绝了,他认为科学家的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全人类服务,为少数人服务的外国公司显然背离了这个理想。于是,这个外国公司怀恨在心,某一天夜里,他们派人杀死了这个科学家。
后来科学家的助手带着电池乘坐飞机,却没想到依旧被这家外国公司盯上了,他们将飞机打了下来并导致该助手落入海中。他在海中遭到鲨鱼追击,危急关头,附近岛上的一束激光杀死了鲨鱼救了他。原来这个小岛是科学家的朋友搞研究的地方,他研究出了激光装置,但是却苦于没有高能电池来让这个装置缩小体积。助手与科学家的朋友熟识后,一五一十地诉说了科学家的遭遇,而此时,这家外国公司的负责人也来到岛上。
当然,本片如果跟《流浪地球》相比较,故事简单了很多,你甚至能定义它为一部儿童电影。但是这是四十年前的作品啊。如果当时你看到本片,那么惊讶程度并不小于让你在2000年就见识到了智能手机。因此,这部作品本身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片中所涉及的那些科学逻辑。
八十年代是我国电影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几乎大部分能在今后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都诞生在八十年代。创作上的一次集体爆发使得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作品得以问世。而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国人一种新鲜的观感。本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因此,你会在片中听到一种非常好玩的背景音乐。如果你看过《黑猫警长》那就一定不会陌生。这或许是本片的彩蛋之一。
还有就是本片的色彩搭配,给人的感觉非常的舒服。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术功底还是有的,作为生产了全国大部分动画片的上影厂,在本片的配色以及美术设计上都给观众带来了一次非常舒适的体验。即使是八十年代,一切物质条件都还很简陋的情况下,本片的美术设计还是非常精彩认真的。
最后就是本片的不足了,不足当然很大程度上碍于当时的电影技术发展。开放伊始,国人还没有看到自己同西方电影工业方面的差距,因此,那个时候很多导演们的作品还都是很大胆的。毕竟之前在国内没有过类似的作品,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当国内的导演们以及观众们见识到了西方电影工业的力量之后,这种尝试也就戛然而止了。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孱弱的电影工业只能支持文艺片等类型电影朝前发展,至于科幻片等类型的电影,自身的工业体系并不足以支撑其发展扩张。因此,那股子科幻热也就渐渐的退潮了。
时至今日,当《流浪地球》获得大家的普遍关注后,相信国产科幻电影会重新崛起,毕竟,四十年前,我们好底子在那里。
小时候看过同学的小人书,但内容全忘了。书名一直印象深刻。
显示屏,远程通话。这个今天已经是现实。
海洋馆一样的场景,是在海洋馆拍摄的吗?
哑巴海边的独奏很有意境。
倒计时的钟很科幻。
心理独白。
敌人的名字看,是以苏修为假想敌。原来原著小说写于60年代(63年,但直到78年才有机会发表,因为十年动乱作者只能辍笔,浪费了黄金的十年,不然也许诞生一位科幻大家),这就不奇怪了。
科学家的正义与理想永远不会被遗忘。
75年苏联就以“反卫星”陆基激光武器将美国的卫星变“瞎子”。1978年美国已经进行用激光打陶式反坦克导弹的试验。激光武器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只是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大规模应有,但其可怕堪比核武器,尤其斩首行动,如果某元首的专机在空中被激光武器锁定,射击,那么就是机毁人亡。不久前我国有个什么“太阳”的研究公布了成果,这也是光武器。未来的战争,激光武器或许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直以为这小说是郑文光(记成吴文光)写的(但我并没看过他的小说!也不知道他写过什么!),或者是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不记得有没有看过,但小时候看过一本“小天真”、“小问号”,原来叫《动脑筋爷爷》,不是叶永烈的,《十万个为什么》倒是看过一些),但其实是童恩正写的,他后来移居美国。
1980年,改编自童恩正同名科幻小说的电影 《珊瑚岛上的死光》横空出世。影片讲述了陈天虹与 马太博士为保护海外科学家赵谦的研究成果,在珊瑚岛上利用激光发射器挫败邪恶资本势力的故事。该片被视为严格意义上中国内地第一部科幻电影, 这是因为该片编导首次明确以科幻作为影片的类型定位,并严格按照科幻片的创作规律去实践,提供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和大量科幻影像奇观。即便因资金技术局限,影片特效属于土法炮制, 但对于海底长廊、水下电梯、激光发射器、升腾的蘑菇云等物质奇观的呈现还是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了巨大惊喜,这对后来内地科幻电影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也是从这部影片开始,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还非常稚嫩的科幻片创作就已开始有意无意地挑战类型融合的模式。《珊瑚岛上的死光》就在科幻类型中混入了反特元素。反特片曾在政治文化具有普泛性的 “十七年时期”风靡一时。随着国家工作路线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变,反特片也改良自身向着娱乐化的动作片方向靠拢,并与时俱进地加入了有关 反走私和反盗窃科技资料的内容。在之后的科幻片 《异想天开》和《再生勇士》中,都能看到含有反特片色彩的段落。除此之外,与科幻融合的其他几大类型样式还有,成长主题突出和教育意味浓厚的儿童片(如《霹雳贝贝》《魔表》《疯狂的兔子》),利用科技噱头渲染气氛的恐怖片(如《潜影》《凶宅美人头》), 借助幻想讽刺现实的荒诞喜剧片(如《异想天开》《男 人的世界》《隐身博士》),富有娱乐气息的警匪动作片(如《飞天蜈蚣》《再生勇士》)和当时的特有片种环 保片(如《大气层的消失》《毒吻》)等。虽然在类型融 合上这些影片各有侧重,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借助 了科学幻想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内地科幻电影创作有着三大明显特征,且这些特征在当下中国科幻电影创 作中,也多多少少依然存在。一是类型杂糅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基本类型形态被固定下来。虽然类型杂糅在当下类型电影发展模式中占据主流,但对于当时内地科幻电影的创作者而言,这却是一种无奈之举。在科幻类型创作经验欠缺、科幻内容本身不足以支撑全片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在其他熟悉的类型题材中寻找结合与捆绑。换句话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相对贫瘠的科幻文化土壤中,科幻电影必须嫁接在本土强势的类型及惯例之上才能存活。悖论的是,其他类型元素在帮助科幻类型存活的同时,也对其造成了威胁甚至吞并,这让影片无法更深层 次地体现出科幻题材独有的美学价值与思想性。尤其是一些中式幻想元素,例如神话、志怪、修仙、武侠 及一些市井迷信的内容,对于科幻概念以及概念下的影像呈现造成了很大混淆和干扰,这也是这些影片在电影史中很难被划入科幻片范畴的根本症结所在。二是带有浓厚的世俗现实感。与好莱坞科幻片超越性的叙事策略与内容主题不同,这一时期的内地科幻片很少尝试新世界观的设定,而是习惯直接 在现实生活片段中插入科技想象,致使影片的奇观展示流于表面,并且影片探讨的主题往往也并非科幻片常见的宏大命题,而是在实用主义观念的导向下,倾向于借助科幻形式外壳来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在社会思想转型期,人们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态度的暧昧和焦虑。三是总体制作水平较低,尤其是特效方面,远无法与同期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水准相较,也不及港台地区的一些科幻作品。由于电脑技术、资金和经验的缺乏,中国的电影特技更多的是使用在了武侠电影的打斗设计和对历史剧的场景处理上,而没有用它来制造征服宇宙的科学神话 ,这让科幻片在必备的影像质素方面大打折扣,也限制了当时观众对于科幻片想象、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也许是认识到技术上的不足或市场号召力的欠缺,内地影人不久就放弃了对科幻片的继续探索。不过即便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中国科幻电影整体发展而言,这一时期对科幻片创作的规模化尝试,使内地科幻片实现了从无到有,并朝着类型化和类型融合的方向发展,是非常具有积极历史意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批内地科幻片还显露出了珍贵的探索精神,打印了先锋的时代烙印。一是在影像风格方面,不少影片将现代主义艺术元素添加在美术置景和镜头语言中,具有开创性和实验性;二是不乏艺术思想较为深刻的影片,它们难得地提出了一些科幻片才有的思考,如《错位》和《合成人》,前者的讨论涉及有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的人工智能,后者则提出了关于科学极端实验的道德性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段时期都称得上是内地科幻电影类型化探索历程中的一段高潮。
与原作相比相比显得肤浅和去政治化(变成抽象的“科学家的正义和理想”)。场景设计不错。音乐杂烩。
革命科幻片。
第一步科幻彩片,经典!
虽然现在来看,各种尴尬,但中国科幻电影就是从这样的阶段起步的……
这部(大陆第一部科幻片)当年应该很时尚了吧,过气家居美术、圣诞节、抖晕航拍,都透着一股子华侨迷之娇美,甜腻音乐铺天盖地,毛子张口就来老同学。海浪奔嚎啕完美满足了我换口粗粮的恶趣味。“科学家,要多少有多少。” 早期简单而笨拙的科学v商业伦理讨论,硬的部分完全撑不起来,妹子美。#张鸿眉
看过本片才得知邱岳峰老师的一生....唉
老干部和新时代。
蛤?我的上帝啊。
*
再一次啊 80’90’年代的大陆电影啊 太太太有意思了 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再也回不去的审查制度 没有广电的年代 多cult的内容都拍的出来 真正的百花竟放百家争鸣啊
国产科幻似乎一直在倒退啊,近些年的都不如以前
开国产科幻类型之先河并混搭商业惊悚元素都被一道迷影情结给压下去——乔榛+邱岳峰领衔主演,这是一部“声优电影”!可最违和的也是声音:那像是新春团拜会的主题配乐。
八十年代的特色科幻对小时候的我超有吸引力。
天雷滚滚
曾经的中国科幻,现在看,咋看咋尴尬
科幻先驱。
那么高能量的激光怎么能是红的呢呢呢呢!应该是肉眼不可见的![物理妹子的执着]充满冷战色彩的人物设定,马太岛是科学研究的乌托邦,远离故乡的异地,女性角色对剧情没有任何作用。科幻场景的布景非常粗糙。8bit电子+爱国歌曲(故乡思慕之情)太不和谐了。
乔榛,乔奇加上邱岳峰,还有那个电子乐的配乐,无敌5星
就是击败阴谋最后正义战胜罪恶的故事,很简单。并没有感受到有多硬核的科技成分,分别出现的可视电话会议、激光枪、远程控制、原子电池(概念)也许是当时最开创性的想象力了。在那个时代(1980)的中国大陆,这样科幻片,无疑是一种伟大的突破。好怀念这种大陆范的老腔调台词,当年还是对资本家如此嫉恶如仇...6.9
看完“奥雷卡尔克斯”的剧透而来的,下面附上链接: https://b23.tv/SEsRpp 。一位老科学家发明出了一种超高性能的电池,美国人想抢这种电池,其中一个老商人派人杀的这个科学家,科学家的女儿悲愤欲绝,让男友(男主)将电池带回中国,男主乘私人飞机欲逃走,结果却被商人的秘密武器击落,男主被击落以后,来到一座秘密小岛上,这座岛上也有个科学家在研究一种激光武器,这个科学家,是受到商人的委托进行激光武器研究的,他和制造电池的老科学家是老朋友,知道这个科学家的真实身份以后,男主也将一切全盘托出,商人来找科学家要激光武器,科学家助手为了掩护男主牺牲,科学家也受了重伤,最后科学家与男主用高性能电池配合激光武器,击沉了商人的船,粉碎了他的邪恶阴谋,科学家去世,男主与前来的女朋友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