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将会毫无悬念成为今年的日影票房冠军。仅仅在首映前两周内的票房增长速度,已超过了过往十年所有的动画作品。包括宫崎骏的《起风了》《悬崖上的金鱼》和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剧场版等等。而到现在为止,总票房已达到100亿日元。这也意味着,这是第一部进入百亿票房冠军排名的非吉卜力动画。不仅仅在票房上取得惊人成绩,在影评界也带来了不小的轰动。《电影旬报》特意为此刊出了最新的动画特辑。连颇具学术范的《尤里卡》杂志也用整期的篇幅,讨论着这部话题十足的作品。 可以说,继宫崎骏的收官之作《起风了》三年以来,不曾有过一部作品像《你的名字》一样如此受人关注。如果无法摆脱宫崎骏影响的《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是一部失败的仿作。那么《你的名字》则是结合了新海诚自身作品元素的一次高度自我重构。不仅如此,曾易被人诟病的叙事无条理、人物造型力欠缺等问题,在本片中也全然不见,达到了新海诚作品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一,身体的互换 《你的名字》虽然登场人物极少,主要不过男女主人公二人。但复杂而又精巧的结构,让本片显露出大片的气质。岐阜县系守町的高中生三叶(上白石萌音 声配),希望早日摆脱单调的生活,和作为长女不得不继承古老神社仪式的烦恼。“下辈子把我变成东京的帅哥”三叶朝着远方呼喊。就在彗星即将造访地球前的某天早上,三叶竟然美梦成真/一语成谶,在梦中和东京的高中生泷(神木隆之介 声配)相互交换了各自的身体。三叶进入了泷的身体并穿越到了东京,而泷则换成了三叶的身体来到了系守町。但周围的人们却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身体互换后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尴尬和窘态,通过周围人的诧异反应得到了侧面烘托。就好像,三叶进入泷的身体之后,因为突然增加的女子力而获得了泷一直暗恋着的前辈(长泽雅美 声配)的好感。并帮助泷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次约会。互换之后第二天,两人又会重新回到各自正常生活。而事后,两人才羞愧得意识到对方用自己得身体做过得种种荒唐之事,不禁更加滑稽可爱。正是在这样一种互换和对比的交替运动之下,新海诚将前半部分的喜剧性和荒诞感铺陈得可谓极好。 从叙事结构来说,本片分别由三叶和泷的两条平行线同时进行。但两条线之间看似平等,但是无论是视点的分配,还是画面所占比重,都显示出主线和辅线的区别来。在未互换身体之前,三叶的日常和校园生活被着重描写,以突出她对东京都市生活的憧憬。而三叶进入泷的身体,也比泷进入三叶的身体之后,所发生的种种生活插曲更加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三叶的视角主导着本片的前半部分的节奏。这也许是出于拥有女子力的泷的人物设定更充满戏剧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为后半部分,以泷的主视角的反转做对比。与此同时,也不再只是空间的互换,并导入了时间的维度。 二,万物都是结 无论是剧中男女主角,还是作为观众的我们,都以为两人的身体互换只不过发生在不同空间,也就是东京和崎玉县之间。直到当三叶穿着浴衣看到彗星陨落的同时,画面切换到泷再也联系不到三叶的场景(作为超越空间的时间小道具——手机的失联暗示着两人已不在同一时间维度当中。将手机的时间纬度问题无限放大的则是处女作《星之声》(2002))以此为分界点,两人身体的互换开始停止,泷走向了寻找三叶的旅途,这意味着两条平行线终于开始走向交汇。 泷凭借记忆,找到了梦中所见的系守町的诹访湖。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早在三年以前,因为彗星陨落这里已化为废墟一片。但泷仍不顾同伴反对,第二天独自走进了神社的洞穴,喝下了曾经三叶在仪式时喝过的口噛み酒(一种将米、谷物等放入口中咀嚼,然后吐出发酵的古老造酒方式)。喝的互换动作也发生在,此前奶奶(扮演着预言家的身份,也是唯一识破三叶身体被互换的人)带着三叶姐妹去森山拜祭神灵时,用喝水的列子说明了結び(结)的意义。“绳结的连接是结,人和人的关系是结,时间的流逝也是结,都是同一个词,都是神的力量”。世间万物都是结,都在流转不息中相接相连。也就是在这里,泷在准备起身时不小心滑倒,新海诚用一个长长的慢镜头完整展现了泷悬空时眼前看到的景象。陨落的彗星、传输中的脑神经、散落的绳结、甚至三叶母亲分娩后剪断的脐带。这些同样作为“结”的红色线条,在空中飞舞,扭转缠绕,时而回到原样尔后又重新相连(动漫作为线条的艺术美可以说在这一瞬间达到了极致)。泷因为喝下了口噛み酒,获得神灵的力量再次重新穿越,与三叶达成了身体互换。虽然泷来到三叶所在的系守町,他们已经处在了同一个空间之下,但他们却仍隔着三年的光阴。站在圆形的诹访湖来回奔跑,寻找对方的泷和三叶,却只能隐约感知到对方的存在。而就在太阳即将西落的瞬间,他们终于见到了彼此。“昼夜之间的黄昏时候,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人有可能遭遇幽灵”,万叶集课上老师说的话早已为这一瞬间作出了铺垫。穿越三年的时空的梦中情人终于相见,但却短暂到只有一瞬。黄昏过后,三叶突然从眼前消失,只剩下泷一个人呆站在原地。 男女之间的情感的小主题,无媒介的直接与世界危机,即彗星陨落城镇毁灭的大主题相连,是作为类型片世界系的主要特征。但和以往新海诚世界系作品不同之处在于,本片侧重于男女之间情感,结尾也归结到了个体的命运。就好像,无数次的擦肩而过以后,泷终于在东京遇见了三叶。而作为他们相遇场所的楼梯,所带来的纵深和现实感,与此前诹访湖的圆环平面下时空的暧昧感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提醒着我们,这不再是穿越时空的相遇,而是一次实实在在发生在当下的重逢。 三,作为风景的脸部 动画不同于电影,只需要将摄影机放在被拍摄体前面就可以即刻成像。动画作品里每一笔一画都需要创作者自己从头开始亲手创作。所以一般动画的创作时间成本要远高于电影。时间成本上的消耗,往往通过人物造型所产生的周边产品进行二次利润收回。(试想,龙猫的人物造型给吉卜力带来多么长远的利益!)所以在人物造型被重视的潮流之下,新海诚作为擅长风景的创作者可以说算是少数而又异数。而新海诚的反其道而行之,恰恰以一种非常写实、细致、唯美的画风征服了许多观众。《秒速五厘米》(2007)里散落的樱花雨、沉沉静静被白雪覆盖的城市。《言叶之庭》(2013)中雨水打在池面树叶上的清新感、雨过晴天后浮动的白云等等都是最好不过的壁纸。 但是另一方面,新海诚笔下的人物却常被指出让人感觉缺乏运动感和生命力,有时候甚至只是寥寥几笔如同符号般突兀。确实,纵观新海城过往的所有作品,关于人物脸部的描写(早期作品当中)几乎没有。这也许是为了回避自己所不擅长的,但其实对动画而言,如何表现人物的脸部其实并非易事。像德莱叶《圣女贞德蒙难记》(1928)一般,仅用圣女贞德的特写来表现所有的电影,动画中根本无法实现。因为无论多么灵巧的手,也无法勾勒出人类面部表情那丰富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新海诚将人物放置在大量的中远景的风景镜头当中。但新海诚的风景却不单是,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或者反应季节变化时间推移的符号。而也连动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情动,直接作用到了叙事的层面上。比如,《秒速五厘米》第一部分当中,男女主人公在列车关门分离时,用鸟从树枝上飞走—白雪中的空椅—闪烁的红绿灯等几个空镜头转场,来表现离别时的惆怅感。 但如果说,新海诚完全依赖于风景变化表达人物情感,而无视人物表情也绝非事实。恰恰在《你的名字》中,以一种解构的方式使人物和风景之间达到了完美融合。三叶在目睹彗星陨落的场景,摄影机首先从背后以低角180度旋转到前方,然后切换到三叶身体、并逐渐接近脸部、最后成为瞳孔的大特写。我们通过三叶的瞳孔看到倒映其中的风景,即两颗闪亮的彗星划破夜空,相继陨落与分离。直到瞳孔和瞳孔里的风景渐渐的铺满整个画面。从始至终,三叶的表情和身体并没有任何变化,但摄影机的运动,以及瞳孔中风景的流逝,用以静制动的方式,表现了三叶目睹世界末日般时的震撼。与此同时,以往作品中的人物和风景的二元对立也完全被消解了。在瞳孔的大特写之下,我们已分不清这到底是脸部还是风景。风景成为了脸部的同时,脸部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我们看到是一个作为风景和人物的整体。这是一般电影难以实现,动画所独有的,也是以往的新海诚作品中所不曾有过的表现方式。 本片能在短短两年之内完成,很大程度上归于后新海诚背后的强大制作团队。包括参与过宫崎骏、今敏作品制作的安藤雅司。擅长人物设计的田中将贺,以及东宝制片厂的设计人员等等。正是在如此合力的作用之下,叙事结构和人物的风景化处理上才得到了过往作品中不曾有过的创新。宫崎骏吉卜力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新”的梦幻世界的到来。
《红楼梦》第三回,宝黛初次相见。黛玉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则笑:“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他“胡说”,宝玉解释:“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楔子 《红楼梦》第三回,宝黛初次相见。黛玉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则笑:“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他“胡说”,宝玉解释:“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看新海诚导演的新作《你的名字。》,看到立花泷和宫水三叶在一次次苦苦追寻后终于相逢,泷鼓足勇气回头,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请问,我在哪里见过你吗?” 《一代宗师》里的宫二也说过同样的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谓“缘定三生、前世注定”,古今中外,动人的爱情概莫如是。 泷和三叶的这一回头,弥补了九年前《秒速5厘米》中贵树和明理失之交臂带来的遗憾,在经历了惨烈的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新海诚这次交出一个温暖的结局,深深触动了日本国民依然伤痛的内心,也让这部小清新动画一夜之间成了“神作”——以205亿日元位列日本本土电影历史票房第二名(第一名是《千与千寻》)。出生于1973年的新海诚,人到中年,却始终怀抱少年的情怀,他作品的主题,永远是仰望着星空的少男少女,被距离隔开的爱恋,以及寂寞惆怅的青春。但如果仅仅止步于此,那么《你的名字。》和新海诚的几部前作一样,不过是唯美的纯爱片,就算加上时空穿越、灵魂互换这样的噱头也难有新意,又怎能成为影史第二的佳作? 如果不谈青春和爱情,不谈平行宇宙和时间旅行,关于《你的名字。》我们还可以谈论什么?
生活在日本山林小镇糸守町的高中女生宫水三叶,某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东京市的一名同龄高中男生,有两个好基友,还暗恋着打工餐厅里的前辈。这是《你的名字。》当中的一条故事主线。在这个看似俗套的穿越设定中,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里面所包含的几重对比关系:男与女、都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 男与女:遥远的牵绊 男女因为时空穿越而相遇相爱是当下影视生态所热衷的情节,大量跨古今朝代、跨国家地域、跨性别年龄、跨阴阳生死甚至跨星球、跨特种、跨次元的爱情故事层出不穷,不过由于灵魂互换而爱上彼此这样的设定,仍可算小有新意。 茫茫人海中“只要相遇,肯定一眼就能认出彼此”,因为“我曾经进入你的身体”,这样的爱情宣言颇有宝黛“木石前盟”的意味,把“转世投胎”改成因彗星撞地球造成时间扭曲而引起灵魂穿越,也更具科幻色彩。或者说,随着科技的进步,男女相遇的方式也演进了,虫洞、平等宇宙、时空折叠这些概念深入人心,成为谈情说爱的新式点缀。这也是新海诚与宫崎骏、高畑勋等等前辈的不同之处,同样是纯净温馨的情愫,老一辈是拿童话当背景,新海诚则着眼于各种科幻元素:从《星之声》里的宇宙来信、《秒速5厘米》当中的卫星发射,到这一次的彗星来袭,在以光年为单位的茫茫宇宙中,个人是何等渺小,互相的距离如此遥不可及,由此而让故事平添了几分孤寂与感伤,也让男女主人公的每一次相遇显得愈加弥足珍贵。
由于性别的互换而引来的生理上的尴尬,为《你的名字。》带来不少喜剧色彩,比如进入三叶身体的泷每次醒来都忍不住要摸胸。这些之前作品中所没有的新气象并非简单地出于向市场妥协的考量,其中也隐含着青春期“身份认同、自我寻找”的寓义。泷在三叶的作业本上写下大大的疑问:“你是谁?”,仿佛是成人式之前,少年人对自身存在感的拷问。原本的宫水三叶只是平凡的小镇女孩,渴望尽快高中毕业然后离开家乡去往光怪陆离的大都会,拜每1200年才经过地球一次的彗星所赐,一场灵魂的互换让她和泷意识到自己内心沉睡的另一种力量:原来在美术课上踢翻桌子、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女生会被大家赞为“帅爆了”,而会织补衣服、女子力十足的男生其实更受周围人的青睐。 新海诚在《你的名字。》电影宣传册上这样写道:“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轻人和内心仍旧怀抱青春期残片的大人们的电影。”因为年少,所以迷惘。某种意义上,泷和三叶所追寻的,是自我缺失的那一部分。每天清晨,他们看着镜中陌生的自己,从起初的惊恐茫然,到逐渐认同接受,直到最后互相喜爱和依恋,与其说他们爱上对方,倒不如说是爱上了另一个自我。
都市与乡村:魂系家园 虽然灵魂频频交换,但是电影中的泷与三叶却并非生活在同一时空,这里面不仅有三年的时间差,还有空间地域的差异:东京和糸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位于岐阜县的小镇糸守,又小又挤,电车两小时只有一趟,便利店9点就关门,没有书店,没有咖啡馆,没有打工的机会,甚至连牙科诊所也没有。虽然坐拥无限迷人的湖光山色,但是年轻的三叶已经受够了这里,一心只想逃离。而泷生活的东京,尽是高楼大厦,终日车水马龙,像开着祭典盛会,高中生嘴里谈论的话题是明星的演唱会、最近热映的电影,放学后去高档餐厅打工,咖啡馆里一个蛋糕的价钱足够乡下的三叶吃一个月。 但是,新海诚并没有把糸守描绘成贫穷封闭的落后乡村,相反,他赋予了这个虚构的小镇以深厚的文化背景:此地是平安时期的治铁之都,有着独特的民间结绳手艺,还有一年一度盛大的秋日祭典以及代代相传的宫水神社,方言中至今残留着古日语的遗韵——糸守镇几乎就是日本历史与文化的缩影。也正因如此,当小镇因陨石撞击而毁灭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怀旧追溯思潮——泷在图书馆查阅到大量关于糸守文化的资料和风物写真,都表明日本社会对生命和文化遗存的消失怀抱着深深地惋惜。
即便在自然灾害频仍的日本,5年前夺去1万8千人生命的东日本大地震都是触目惊心的惨剧,那种眼睁睁看着海啸席卷家园,将整个町、镇都夷为平地的绝望和无力在《你的名字。》中被完整复制了出来,影片中千年一遇的彗星光临地球,陨石破碎、分裂,当满天流星划过夜空,创造出如同梦幻般无与伦比的极致风景,同时也无情击中了美丽的糸守湖,将湖边的小镇彻底摧毁。此情此景,触目惊心,难怪无数日本观众要在影院里潸然泪下。(糸守湖原型为长野县的诹访湖,片中说明糸守湖是1200年前彗星上一次到来时形成的陨石撞击湖,千年之后陨石又碰巧坠落同一地点) “糸”,汉语字意为“细丝”,“糸守”便是用细丝系住、守住。影片中三叶的发绳系住了泷的手腕,民风纯朴的糸守町系住的是日本人对故土的眷恋。片中,三叶出生于母系相传的宫水神社,外婆一叶、母亲双叶都是神职人员(巫女),作为民俗学者的父亲是上门女婿,在妻子去世后与岳母闹翻,离家投身政治,开始竞选镇长。相反,泷则生活在单亲父亲的家庭。从这样的设定明显可以看出,新海诚是以乡村为母,古老的糸守是孕育了大和悠久文明的源泉,也是大和民族的精神家园。
现代与传统:彼岸与现世的连接 尽管《你的名字。》是定位年轻人的纯爱题材,而且混合了未来感十足的科幻元素,但新海诚仍然在电影中不遗余力地展示日本传统的神道教文化:神社、产灵、绳结、秋日祭和口嚼酒。 出于家族使命,三叶和妹妹四叶从小就开始学习绳结的编织、口嚼酒的制作(此酒用于向神明献祭),以及如何在秋日祭上跳舞(其实就是巫师做法)。在日语中,“结”与“产灵”发音相同,后者是日本神话中“造化三神之一”,即土地神,主导生产和生成,所以绳结是神的作品。用外婆一叶的说法:绳是时间流动的体现,丝线聚在一起扭曲、缠绕、还原、断裂,然后再次连接,那便是“结”,人与人的联接依靠“结”,水、米、酒进入身体也是为了与灵魂连接,以酒敬神就是连接神与人的重要方式。宫水神社的神体“隐世”意为彼岸世界,用亲口制作的口嚼酒敬神便能获得来世与现世的沟通。 所谓的“口嚼酒”,就是把米放进嘴咀嚼,然后吐出来让其自然发酵变成酒精。由于是巫女亲自制作,所以宫水家历代女性继承人都具有与神沟通、能够穿越来世的能力,因此外婆也是唯一能够看出三叶并非本尊的人。
在片中,人与神的沟通(敬神)、灵魂互换后的泷与三叶相见都发生在黄昏,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日本文化的梗。为了解释这个典故,新海诚甚至特意安排了一堂糸守高中的古文课:老师在教授《万叶集》时指出,日语“黄昏”一词的词源为“他是谁”,因为在傍晚这非日非夜的时段,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人们可以看到非人之物,因此“黄昏便是逢魔之时”。(有意思的是,这位端庄秀丽的古文老师其实就是新海诚上一部作品《言叶之庭》中决定下乡任教的雪野老师,一样的发型、一样的着装、一样的教授古文,虽然出场不到一分钟,还是被眼尖的影迷认出) 有了上述这些文化背景做铺垫,让《你的名字。》显得极为与众不同,它既没有单一讲述高中生的校园青春,也不是机械气息浓厚的美式科幻,而是处处散发着思古幽情,充满对古老文明的缅怀和敬意。向往着潮流首都的三叶并没有抛弃作为母体的家乡,她奋力拯救小镇的行为,也是5年来日本民众的心头之痛:如果可以穿越,回到灾难发生前的一刻,或许人人都会选择成为宫水三叶,做最大的努力挽留将要逝去家园。
结语 新海诚的画风,向来是精致唯美,电影里随便哪一帧截下来都可以当桌面壁纸。《你的名字。》由于有了各种大卡司的鼎力相助,在画面表现上更加讲究:各种明暗光影的流动美轮美奂,让日本民族的物哀之美和人世间淡淡的忧伤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除了优美的画面,更令人感叹的是影片中人与人之间一段段细腻、细微、细致的情感:宫水姐妹和外婆、泷与藤井和高木两个好基友、奥寺前辈和泷、克彦与早耶香,还有克彦对三叶的暗恋等等。基于日本民族一贯含蓄内敛的性格,新海诚将所有情绪都处理得极为克制,反而让人情具有了绵长的韵味,因为这是“结”,是人与人的牵绊和连接,是不可知的命运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PS: 刚好得个机会去了日本,一路从东京到箱根富士山到京都再到大阪,回国前晚赶去影院看了《你的名字》。在电影里看到一路所见,有种撞破了次元壁的神奇感觉。特别是在箱根富士山下的河口湖,高山上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围着湖泊是小镇,山坡上隐匿着箱根神社,站在箱根神社鸟居下,眼前就是一片如镜的湖面,昨晚在电影里看到三叶住在的高山湖泊,简直是一模一样,美得让人无法言说。 新宿街头标志性大屏幕,三轩茶屋,神宫外苑,JR急线,少年所在的东京新宿,代入感实在是太强烈了。在诚哥电影里的惯用意向:飞行器,星空,云海,急促秩序的人流,栉比的高楼,穿梭的电车,掉落的粉笔屑,一个都没有少,片头出场的老师一下让我有种雪野老师的错觉。 再说故事,简直是完美。这么多年了,诚哥终于拍了一部正常的电影,让我落泪的电影。 不同于之前三部长篇里对故事叙事的捉急,也不同于短篇里只有现实流不见世界系的遗憾。近100分钟的影片,前30分钟交代了空间的距离以开幕,再30分钟交代了时间的距离以转折,再30分钟高潮爆发,最后收尾。叙事清晰,惯用的意向也没有落下,开幕转折爆发都有伏笔。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诚哥之前的影片都会在转折那里停下,留下爱而不能,深海孤独的遗憾。但这次诚哥终于放过了观众,释怀了自己。所以,诚哥,你真的可以了。 分割线 ------------------------------ 最近看到一篇有关新海诚的访谈,在访谈中他将自己的受众定位为25岁以上的人。心想,难怪之前看的时候一边冷漠脸一边快进道,什么玩意儿嘛。43岁的新海诚的新片《你的名字》今天在日本上映了。“到了成年人的年纪,就想将自己曾经得到的东西,送给与曾经的自己相似的人。” 乡下少女和城里少年,某天起床,发现彼此居然互换了灵魂,过上对方的生活,此时,1200年一遇的彗星即将降临地球……虽然资源遥遥无期,但看过先导小说版和已公布的pv,不由得感慨: 从2002年的《星之声》,14年过去了,肤白腼腆的青年已经成了有啤酒肚的大叔,新海诚终于把学费交够了。 [你好 动画] “我在10岁的时候就迷上了CG,当时还在读小学,从那时候开始用BASIC语言画一些简单的插画。” 1996年,新海诚大学毕业进入游戏公司Falcom学习CG。“那时我简直为计算机的16位真色疯狂了,那些美妙的颜色运用在计算机绘画中确实让人感动。” 1999年,新海诚制作了87秒的黑白动画短片《遥远的世界》,新海诚式意象初现:电车,路障,天空,行人,光影,飞行器。 “天空,想飞吗?这世界真美啊,但是,无法接受。直到找到真正的另一半为止,一直呆在 我的身边。” 1999年初夏到初冬,新海诚独自一人完成了他的练手小短片《她和她的猫》,不到5分钟的黑白影像,女子和猫咪四季的生活片断,新海诚式叙事风格初现:毫无起伏的独白,喧宾夺主的空镜,散文化的叙事,空灵的配乐。 “我想,我,大概她也是,对于这个世界,还是喜欢着的。” [一进 一退] 2002年,在Falcom工作5年的新海诚辞职,用7个月时间创作出25分钟的超长独立动画《星之声》,开创日本个人CG 动画时代。 少女驾驶战舰前往8光年之外的宇宙战场,与留在地球的少年仅靠手机短信联系,短信传输的时间随着光年不断拉大越来越慢。8年后,少年收到短信 : “二十四岁的阿升,你好,我是十五岁的美加子啊。迄今为止,有关阿升的事情,我都非常非常喜欢。” 少年已成年,此刻他就要出发,驾驶战舰前往宇宙。8年前,他就已经获悉了,宇宙舰队在抗敌过程中全军覆没,少女生死未卜的消息。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夏天,我把八年的时间当成了永远。” 新海诚式主题初现: 时空交错,交流障碍,永远爱难开口,爱不能得。 “刚开始创作《星之声》的时候,我还在公司工作。在公司上班是日常生活的话,回家创作《星之声》就像是过节一样的非日常生活。中途辞退工作,花了7个月时间制作,每天的生活只是创作而已,那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一个人怎么做动画?为什么新海诚的作品背景精致写实,人物却都像纸片? 新海诚的背景都是在实拍照片的基础上用PS,AE等软件对画面色彩及细节进行调整和渲染,在一枚一枚背景画的基础上,用共通的风格使其融为一体。细节一丝不苟,光影色调上高于现实,造就了新海诚式美术:精致,唯美,统一。 人物则是新海诚用DV拍摄真人动作片段,以此为基础临摹出所需的人物动作。CG熟练,画工较次,就造成了背景精致写实,人物却都像纸片,为人赞赏,也为人诟病。
作为凭一己之力完成的独立动画,《星之声》让新海诚声名鹊起,将其带入动画监督的道路,这是一进。 时隔两年,2004年新海诚带来贯彻前作主题的新作《云之彼端,约定之所》,驾驶战机的少年拯救被围困在平行世界里的少女。“目前,困扰我的就是怎样创作一个好脚本来。” 新海诚的困扰在这部长达90分钟的动画中表露无遗。 在片段化的影像中呈现出捕捉得恰到好处的细节和情绪让短片《星之声》引起共鸣。 在《云彼》中,新海诚试图用散文化的叙事手法将这些片段化的影像,以及时不时的插叙倒叙,俯拾皆是的空镜头错落有致的穿插,让整部影片达到形散神不散的韵律。 沉睡的少女是开启平行时空的钥匙,少女醒来,世界就要灭亡,救她还是救世界?本来简洁有新意的好点子就在这碎片化,无头绪的剧情里被消磨殆尽。这是一退。 [二进 二退] 十三岁的列车,十七岁的海浪,二十七岁的擦肩而过。 2007年,新海诚带来由三个片段组成的新作《秒速5厘米》,作为迄今为止新海诚最出名,也是在国内最为人知的作品。 人和人之间强烈又纯真的感情在脆弱的世界里具有更加热烈的意义,因为它最终都要死亡。主角贵树早在13岁的樱花下的初吻就明了这种无可避免的绝望。 “这一刻,我想将这13年的感情都分享给明里,但在这之后的下一瞬,是无比的悲伤。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巨大庞然的人生,阻隔在我们中间的广阔无际的时间,我们无能为力。” 成长让身体惰性,一切都安排有序,在世界的密闭无隙和陌生中,世人分泌出非人的因素,灵魂就从这里消失。成年的贵树无法排遣这种非人性的不适和被毒化的平静,和交往三年的女友分手,从就职的高薪企业辞职。 “哪怕一句话也好,哪怕只有一句话,也是我真正需要的,但为什么谁都不对我说呢。” “现实中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社会里,想怎么生活都是个人的自由。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没法跟别人处好关系,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那就只能在自己身上寻找,我想将怎么找也找不到的感觉,原封不动的在影片里呈现出来。” 春日里,依旧沉沦的贵树走过铁道下的樱花树,看着徐徐飞舞的花瓣,忽然回忆起来。眼前有一位女性走过,两人就在这铁道上擦肩而过。那一瞬间,他的心里忽然亮起一丝微弱的光。 他缓缓转身看向那位女性,她也慢慢转了过来。就在心与记忆即将沸腾的瞬间,小田急线的特快列车挡住了两人的视野。 “电车通过之后,她应该还在那里吧。在不在都无所谓,如果她就是那个人的话,这已经算是个相当的奇迹了。” 最终对方消失在铁道那段,但沐浴在春日的樱花雨里,贵树笑了。
因为,在这毫无意义的世界里,清醒的人将用荒谬美酒和冷漠面包,滋育自身的伟大。贵树笑了,他将继续在生命的长河里进行冒险行动,照亮这片荒漠并且支配着它,这就是他的领地所在。 新海的《秒速5里面》用片段化的影像展现白驹过隙的日常,面对无意义生活的焦虑和选择。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属于人的,在讲述“最起码的事”这方面,新海诚做到了极致。这是二进。 也不知这部成功的现实系作品给了新海诚极大的自信,还是08年去中东参加研讨会时候哪里开了窍,2011年新海诚带来的新作《追逐繁星的孩子》。如果不告诉你这是新海诚的作品,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没睡醒的宫崎骏和没睡醒的庵野痞子梦游合作出的。 包子脸的主角吸入LCL液体,在混搭了吉卜力式草地和新海诚式星空的地下世界同莉莉丝附体,形似人形兵的生命之祖探讨起生死轮回的宏大主题来。新海诚式压抑的独白也成了少女怒喊我很寂寞很寂寞很寂寞。 这部魔幻现实主义巨作,脱离了普通人有关成长,爱而不得的遗憾。新海诚在前作里一直倾注的感情场景双重代入完全找不到踪迹。追求突破的本意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追求到迷失自我,就是倒退了。这是二退。 [三进 而后] 而后新海诚自己也表示,观众有反应说片子没拍好,故事没讲清楚。于是新抱着把故事讲清楚的想法,于13年带来其新作《言叶之庭》。朴实刚健的少年以制鞋为目标,遇到已经走路走得疲惫,看不清要向哪里前进职业女性。这是能看到新海诚成的作品。 这部影片里,新海诚终于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相比短片里的片段式影像和长篇里云里雾里的表达,终于讲好一个有着完整起承转合的的故事。 从主角的相知-了解-互生情愫-矛盾转折-高潮爆发,以《万叶集》短歌为引,新宿苑森林公园,梅雨季连日雨水,行色匆忙的路人,人头攒动的电车,流畅与写意兼得。 更重要的是,本片的主人公终于走出了深海孤独症。虽然是禁忌的师生恋,未来很小可能在一起。但片尾新海诚终于让少年近乎咆哮的喊出了“你就一直这样,对重要的事情只字不提,然后摆出若无其事的表情,一直孤独一人,度过一生吧!”
这是少年的一大步,也是新海诚的一大步。他终于如诗般讲好故事,走出了心与心害怕触碰,无法触碰的深海孤独。但本片也有遗憾,60分钟的篇幅不够剧场电影的时长,新海诚时空穿越的母题并没有出现。 历时两年制作,新海诚带来新片《你的名字》弥补了上面的遗憾。“我想将这十几年经历的事,感受的东西,都反映出来。 新海诚的新片里,男主正常女主正常,从已经公布的pv看,画面一如既往高水准,人物动作流畅,而且还加入了他念念不忘的时空穿越。此前一直作为烘托环境而存在的璀璨星空和流星群终于摆脱了空镜的命运,在片中担当剧情发展的关键。 小说中段急转的剧情让人惊叹不已,正如新海诚所说,这是一部只能动画化的作品。笔者也相信,这是一部只有经过多年积淀的独一无二的新海诚才能带来的作品。 “每次制作新作品的时候,我都要想,这必须是一部此刻的自己做不出来的作品,并且又要想,这部作品如今的我肯定能制作出来。我想将这十几年经历的事,感受的东西,都在这部作品中反映出来。” 想把自己曾经得到的东西,赠予与曾经的自己相似的人,新海诚,我对你的新片表示期待。
新海诚终于会讲一个复杂故事了,真不容易啊!当年那部搔首弄姿、无病呻吟的“言叶之庭”差点让我转成终身黑,“君之名”却轰出了我睽违已久的少女心。彗星降临的末世情怀,穿越时空的灵之绳结,只有7秒钟记忆的鱼...星空、爱情以及所有遇见都是注定。
到底该在哪里哭??!!很悲哀,我已铁石心肠:)
可以给8颗星吗?跟看完预告片想象的剧情完全不一样好吗?!必须超级安利的片子。除了神木弟弟,上白石妹妹的声音也好好哦。难得看到late show满席的片子了。预计票房会超级好。
这部片深刻地告诉我们 一个有好剧本的诚哥有多可怕 ☄
一清早醒来捏捏自己的胸部,“啊,真不好意思呢。”然后穿上了人家的裙子,美满地过了女生的一天。
黛玉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
故事真的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只有你听见》,但人类就是会被这种自己终其一生都不会遇到的奇迹所感动啊!
斗转星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新海诚用这样的故事去温暖城市中每一个仍然愿意相信爱的人。在这么大的世界里,能够遇见你,竟然需要如此用力。穿越错位的时空,仰望陨落的星辰,你没留下你的名字,我却无法忘记那句“我爱你”。
高配版大鱼海棠,奶奶是夏日大作战穿越来的。新海诚老生常谈,节奏没把握好,人物单薄,插入曲太满,突发式琼瑶情节多,怪不得赞新海诚的论文入不了学院派教授的眼。第一次看到电影带OP,简直呆。日本最近几年天灾频频,哭的观众大概被这个触动了吧。总之二次元言情向,影迷慎看。岩井俊二打了个酱油~
和《追逐繁星的孩子》同个毛病——一个平时专注于言情的人看了科幻小说之后可能就是这样的,他执着于用新学到的概念来包装自己的认知,而不是放手让这个概念去革新它。
先写下 我爱你 再到世界尽头找你的名字
聚结成状,交错纠缠,时而回转,中断,却又再次续接。这就是组纽。这就是时间。这就是结。黄昏,不是白昼亦不是夜晚,是我努力却看不清你的脸。たそがれ、誰そ彼。我已记不得你的名字,却还记得喜欢你。
只有新海诚才能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爱情的纯粹与美好。被爱情伤得遍体鳞伤的我,不再相信爱情的我,突然会想,不如再勇敢地去谈一场恋爱?嗯,好像可以!
这一次要给新海诚打200分,在我鄙视他不过只是纯情小清新的10年前,没料到有朝一日会在电影院里哭到断气。恍惚看到了穿越时空少女时期的细田守。为所有的少女心和中二病鼓掌,青春不死就能相遇,就能拯救地球。现在我抹着眼泪走出影厅,看到后排的少年摘下眼镜,嚎啕大哭起来。。。
错过和努力才是爱和青春的墓志铭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空中,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大部分douban观众都觉得这是一部爱暖希望的爱情片,but现实中是不会有个东京帅哥翻山越岭来找你的。(吃瓜群众脸)
至今为止最好的新海诚
整体还是略矫情,同样是换身体的青春映画没有大林宣彦的<转校生>克制。不过新海诚故事能力确实有进步,或许如他所说的那样得到了川村元气的帮助。这片票房的成功或将彻底改变后宫崎骏时代日本动画电影市场的格局。电影3星+产业影响力1星。感叹细田守<穿越时空的少女>晚公映10年会是什么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