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ther love hits the universe, the circle is broken.----Lucien Carr
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25801059/先把电影OST搬上来,既然是Allen Ginsberg,怎么绕得过the 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怎么绕得过那个迷幻,噪音,爵士乐充斥的年代,那个在战争背景下思想如疯草一样生长的年代?
看到电影最后才发现《在路上》的由来,不禁震撼了一下。同样是诗人,作家。我觉得再也不会有像六十年代的他们一样疯狂的人了,他们的生活才真叫like a rolling stone.毒品,尼古丁,酒精,摇滚,性解放,什么加速欲望的产生,什么 就被信手拈来放肆的消费。沃尔特•塞勒斯说:“对于那个年代的青年人,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敬心理,而且对于他们的行为,我非常赞同。”但很多人会觉得“垮掉的一代”的行为是错的,觉得他们在浪费生命。不过,生活总是生活,人总是人。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多人后来也都成了中产阶级,成家立业,承担起来了责任,但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青春时代呢!但又不是谁都能像“垮掉的一代”那样活得轰轰烈烈。我崇敬那些年轻人,我向往那个时代。
也不知道是本身就希望表达出那种深深爱恋却又因无奈而陷入窘境的状态,还是因为丹尼尔的颧骨,他的唇,时时刻刻都表现的像是快要哭出来一样。他刚入校时几乎和《戏梦巴黎》里的男主角一样,只有一件拿得出手的西装。里面是可笑的高领毛衣。他几乎是在第一时刻就被长相俊美,思想与行为跳脱的Lucien吸引了,他喜欢他大胆露骨的言语,他喜欢他对文学诗歌的见解,他喜欢他的朋友圈子。Lucien说:人生就是一个圆圈,我们像车轮一样由生到死,无限循环,直到有人闯入。在他说出“你闯入了这个圈子,一切就都变化了。”Allen是欣喜的。但David提醒他,“就在你以为你真的做到了的时候,Lucien又会离开你。”呵呵,又一个My own private Idaho(我私人的爱达荷)。
Allen喜欢他喜欢惨了吧,愿意找个和他长得相似的人上床;David也喜欢他喜欢惨了吧,自愿跳入爱的枷锁将匕首抵入心口。你说这人啊,是不是都有点斯德哥尔摩症啊?
威廉福克纳曾说,“在写作中,你必须杀了你所爱的一切。”这是训诫,不要过分依赖你钟爱的。像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那段话:有些东西,一旦你爱上他们,就会永远伴随你左右,如果你试图放手,那也只是徒劳,最终还是会回到你身边,也将会成为你的一部分,否则他们会毁了你。言下之意,你必须杀了你所爱的。所以Lucien杀了David,Allen拒绝了为Lucien写辩护词。
William S. Burroughs说:这个放荡的圆终于走到了尽头。
-------------------------------------------------------------------------
我果然还是不喜欢丹尼尔的长相...嗯,还是个毛茸茸的男孩呢,虽然饰演同性恋但不像啊不像啊~
要是让他知道大家还是管他叫哈利的话不知道他从恋马狂到现在的努力是不是都白费了啧啧...
戴恩是很帅,不过比起他的脸我喜欢他的声音。正中我红心的还是本·福斯特。
总的来说,不要让诗人住进你家才是忠告。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未来文学巨匠们在成长年代经历的“小革命”,用黑色音符弹奏出“垮掉一代”诞生的初乐章的故事
杀掉汝爱,
是约翰·克罗基达斯执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戴恩·德哈恩、杰克·休斯顿等主演的爱情、剧情片。
传记电影能拍出这样的青春热情并不容易,诗歌引用很入戏,大量的虚焦对焦镜头刻画出了人物的迷茫,"垮掉的一代"立体了。
《杀死汝爱》中出场的都是“垮掉派”诗人中有头有脸的领袖人物,在片中描绘的年代,他们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丹尼尔扮演的艾伦金斯堡是垮掉派的领袖之一,配角还有后来写了《在路上》的杰克·凯鲁亚克,写了《裸体午餐》的威廉·博罗斯。金斯堡后来用一首名为《嚎叫》的长诗奠定了自己在垮掉派中的卓然地位,该诗用发泄的口吻描绘当时大学青年糟烂的生活,对照影片来看,简直成为了诗人们自己的生活写照
有生之年的愿望多了一条,希望小本和德哈恩共同出演一部基片。
戴恩,每个特写都足以让我撸出血来。一个美国人却能把那种苍白瘦弱文艺基佬演的这么好,少年你会红的。蛋妞的演技的确在上升,但是仍然明显看出来是一个直男硬演基佬啊,sigh
戴恩德哈恩!!!!!!!!!!!!!!!!!!
丹尼尔怎么演怎么直,越用力越直。
Dane苏到我不能自己啊啊啊啊。。。。一群文坛大神帮一个美人写论文的故事
我觉得为了围脖上那九张GIF来看这片的可以不用看了,因为你想看的只有那九张GIF乛-乛
直到看到最后字幕介绍四人圈子里其他三人后来的成就,我才明白lu不是创作者,他就是作品,是谬斯,是仙人,是恒星,他是用来启发的,发出光芒,是灵感的来源,他有那种让人为他付出一切的力量,他不必完成革命,而革命以他为圆心进行,只要他在就可以了 (精彩镜头:lu在书架后看着allen被口)
拍的好美,几年前的dane dehaan帅的病态,Daniel演技是有的,上世纪50年代美国文豪们的故事与传奇无二,讲他们的故事每一句台词都美得凶狠,“An oasis in this wasteland.”
最后一颗星是片尾曲给加上的。
我为两年前刚看到卡司表时产生的『肯定要毁』的misjudgement深感歉意,导演一看就是深爱垮掉派啊,那种时而炽烈时而迷幻时而伤感得不行的叙事和剪辑让人有种『总算有导演抓到垮掉文学重点』的惊喜。蛋泥与DeHaan的表演也很精彩。
Dane从第一次在宿舍里叼着烟看着蛋泥的时候!!!美的我都要叫出来了。整场最奇怪的是都是年过半百的夫妇手牵手一起来看,5厅的构造简直就是没有空间了直接隔了个小间。头仰的脖子都快断了。。。比起阿黛尔,阿黛尔是用足够的同性描绘来讲普世的情侣故事。而这部则是用文学,用女人讲了男人之间的爱情
惊艳的处女作。把金斯堡在40年代的、或许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同志爱情、凶杀案的真相,用一种很大胆也很青春的方式展现出来,剪辑和音乐里我想都是导演的激情。当然电影的魔力也跟大牌的卡司、优秀的幕后不可分割。戴恩德哈恩太帅了,惊呆了。跟一群制片人坐隔壁看片,圣丹斯真让人兴奋,拍电影是幸福的
Dane DeHaan彻底暴露了自己有多迷人!!!
戴恩和年轻时的小李子最大区别是,小李一副吊丝直男气,戴恩则是贵族小受味。
很让人惊艳的导演处女作,更让人惊艳的是戴恩·德哈恩,这部电影之后他肯定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新一代男(妖)神(孽)了,好的演员就是这种耽美片成功的关键。影片的高潮处理的非常视觉化,“垮掉的一代”的精神气还原的很精准,凭这点,约翰·克洛基达斯就应该被列入重点关注的新人导演行列。★★★☆
没传说中好看,同样是垮掉一代的故事,倒还不如去年的on the road让我感慨,但Dane DeHaan真的太耀眼,邪魅、狂狷、少年气,每一帧都美。若还是小本演,那真是个让人期待的角色呀
真是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了,文人的世界我不懂,天才的世界我也不懂,看了影片有种想恶补历史的冲动,果然每个文学巨匠背后都有一段丰富的历史故事以供灵感的来源
配乐很赞,超喜欢在图书馆放禁书的开灯的一幕,感觉要飞起来了。文学青年,偶尔会让人觉得中二。PS:Dane DeHaan妖孽,还有越来越喜欢丹尼尔了怎么办
影片播放的過程中,坐在我前排的兩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一直手牽著手,所以每當我看不下去蛋泥的直男表情時,就低頭望一眼老爺爺們,如此看完了全片
亮点和不足一样多——“垮掉一代”的故事被讲述得青春洋溢、耳目一新,然而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文学革命的部分流于轻浮了。蛋妞成长很多,但最抢眼的还是德哈恩,这个少年就像一盒跳跃的放射性元素,捧在手心都会爆炸的!什么,已婚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