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一个在福利学校的少年,为了替女同学出头,脑袋上挨了结结实实一铁棒,血流满地,性命垂危。 10年后,少年已长大成人,被旧伤的后遗症时刻折磨的他,执行着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精密计划。复仇的代价,是他的生命,以及他拥有的一切。 在他的牵引下,一个心理变态的音乐家,一个高冷性感的女医生,一伙打劫银行的悍匪,两个唱黑白脸的痞子警察,统统被卷入罗网中。野兽般的较量和厮杀,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可以抽身逃离。
《少年》是个黑色的犯罪故事,用青山刚昌的话说,是一个纯黑的噩梦。我看过管虎的《老炮儿》,看过丁晟的《解救吾先生》,看过曹保平的《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但仍然很惊讶,一部当代都市背景的华语电影可以黑到这个程度。 风格上,它非常鲜明地受到了韩国犯罪电影的影响(这一点跟导演聊天时得到了佐证),比如《新世界》,《阿修罗》等,在一个处处布满了灰色的世界展开,这里被利益、欲望和秘密驱动,充斥着横流的物欲、卑鄙的算计和肮脏的交易。
所有角色都有现实的维度,都竭力躲避着套路。警察暴力执法,爱偷瞄女医生的胸口,可追捕疑犯时又尽忠职守,拿命去拼;歹徒不是穷凶极恶的敛财之徒,只是无聊了抢个银行玩玩的杀猪老板;衣冠楚楚举止儒雅的音乐家,在外面以睡女学生为乐,在家里以打老婆作消遣。 犯罪电影,一旦有了现实维度,必然是黑色的。它意味着没有鲜明的善恶,没有分界的黑白,好人和坏人的定义被消解了,每个人都有罪,只不过有的竭力逃脱惩罚,有的努力迎来了救赎。
另外惊讶的是,它竟然同时带有克制的童话气息。在这个故事里,爱情的篇幅微乎其微,但所占的分量却是重中之重。爱是一切的起点,也构成了终点。那些关于爱情的简短承诺,似乎比那些通篇都在说爱的青春电影更加浓烈。 有网友说,结尾那句告白太多余了,谁都能看出少年是用生命去爱,说出来岂不廉价。但我觉得,这个回响很有必要。 少年的爱,炽烈汹涌,不带算计,不留后路,是市侩庸俗的成年人无法想象的。而他们所要的回报,不过是狂风暴雨、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后,听到恋人轻声说一句,我爱你。
杨树鹏说,这是他第一次在电影台词中,写到爱这个字。可见,他一定也认为这句台词非常重要。 但同时他也暗示我们,有太多的东西,是他一心渴望却无法放进电影中的。 因为我们知道,因为某些众所周知又无法明说的电影制作规则,华语犯罪片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因此《少年》,注定无法顺畅完整地表达自己。
再加上出于商业考量,片长越短越有优势。于是从四小时的粗剪版,到两个半小时的定剪,再到111分钟的影院版本。 最终呈现的,距离导演最初的构想,已经相去甚远。
杨树鹏的电影作品不多,反过来大概也可以说明,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快工出活赚快钱的电影人。从《我的唐朝兄弟》到《匹夫》,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直在试图,做出跟这个电影市场的大路货不一样的东西,试图去敲破华语电影的现有边界,去完善还远远谈不上成型的类型化。 通过《少年》,他继续摸索着商业大环境与类型化尝试的平衡,跟片中复仇的少年一样,他也不得不付出堪称惨重的代价。 只看院线版,我难以想象它删掉了多少的内容:女医生角色在后半段仍有核心作用,少年原本执行的是一个天衣无缝的完美犯罪,张译演的警察有更多的道德污点,他的搭档胖子有一条完整的支线,甚至那个喜欢扮演日本武士的傻子,也有详实的下落交代……
不难想象,为了讲好一个故事,这些都是必须的,都能极大地丰满角色和情节的血肉,但它们都遭到了无情的舍弃。 作为一部走高智商路线的犯罪悬疑片,《少年》有bug吗?当然有,尤其是当你习惯性地将它与《非常嫌疑犯》、《七宗罪》、《白夜行》等同类佳作相比。相信思维缜密的观众,能比我找出更多。但这次,我实在不忍心苛责导演。
无论在欧美还是日韩,犯罪片都是一个高度成熟的电影类型。而在中国,就像前文所说的,最近两年才逐渐出现几部既深入犯罪世界、又能在院线绽放光彩的作品。距离一种类型的成熟,我们仍然有着太远的路要走。 在规则和利益两座镣铐的钳制下起舞,是一种近乎自毁的修炼。我们应当明白,能在银幕上看到《少年》这样的电影,是多么殊为不易。如果说这个结果无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bug的话,那就让它们留在那里吧,它们绝非导演之耻。
今天的电影市场欢迎的,是那些中二的撕逼戏,偶像的三角恋,不说人话的古装片,不中不洋的合拍片。 犯罪电影,仍然是边缘产物。杨树鹏自述某导演吐槽过他的做法,说你拍这玩意干嘛呀,费力不讨好,能赚到钱吗? 华语犯罪电影,是一块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碰它的人,不是特别傻,就是特别可敬。杨树鹏,曹保平,丁晟,管虎……他们都是后者。
在可见的未来,牛逼如他们,也只能继续戴紧镣铐,蹒跚前行。但在荆棘之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有它无可估量的价值。 我们无法在影院看到《少年》的真正结局,但我们相信,在更多《少年》这样的电影推动下,总有一天,华语电影的导演们,都能毫无保留地将他们的构思,完全地展现在大银幕上。
今天三刷之后,我有了一个很细思极恐的脑洞,隐藏的终极BOSS其实不是苏昂,而是另有其人。因为最后苏昂说:“张警官,我给你留了最后一个线索 。”当时镜头指向的是韩云的照片。如果说李志民是最后的凶手,那么案子已经告破,已经不需要任何线索。(还有一个细节,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停留在张译的画面上,而张译的脸上不是案子告破的释然,而是满脸愁容?)
我们先从苏昂人生转折点说起——十年前。这一年林巧死了,苏昂受伤了,也正是这一年苏昂的复仇开始萌芽。
我们来回顾苏昂的整个复仇计划,你会发现这里面重点是针对李志民。但如果说当时林巧和大鬼坠楼导致了林巧直接死亡 ,那么苏昂要恨一个人或者说最恨的一个人,理所应当是导致林巧死亡的直接凶手——大鬼。
那让我们再想一下,究竟是什么让苏昂在十年之间萌生了对李志民如此刻骨的仇意,以至于最后要同归于尽?
那么十年前能让苏昂和李志民直接联系起来的只有韩云……
十年前大鬼把苏昂打成重伤,苏昂住进医院,那时苏昂的主治医生就是韩云,而韩云又恰好是李志民的妻子,世上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那唯一解释通的理由就是——韩云利用了苏昂的病情。
韩云知道苏昂的病会有幻想,她利用这个病状,引导苏昂复仇。而苏昂在幻觉里面的林巧不是真正的林巧 ,是韩云制造出来的另一个林巧……幻觉里的林巧是一个对李志民怀有深深恨意,恨李志民胜过爱苏昂的。但是事实上苏昂对林巧的直接印象只有十年前。十年前的林巧为苏昂付出了生命,这才是用生命爱着苏昂,而幻觉里的林巧从不回答苏昂,只会问苏昂爱不爱她。其实幻觉里林巧对李志民的仇恨更应该是韩云对李志民的仇恨。
韩云这十年来,步步为营,一步一步引导苏昂,让苏昂慢慢把仇恨全部放在李志民身上。他让苏昂去布局,去把所有人装进局里。当苏昂开始布局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掉进韩云局里的人。
但是这十年来,我个人认为苏昂是隐隐约约意识到了。但是他每一天都在现实和虚幻里面挣扎,他甚至有时分不清现实和虚幻。所以在最后的船上,他开始让张建宇带林巧走,但当张建宇说出来林巧已经死亡这个事实,他清醒了,他立刻让张建宇走,张建宇走后,他自己默念了一句 “林巧没死” 他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们,他其实知道林巧死了,只是他不愿意相信。这也就说通了结局那 苏昂说给张建宇留了最后一个线索,而最终线索的镜头是对着韩云的照片。
如果说我们这个大胆的猜想还缺一些佐证,那么我们再回顾一些细节。韩云当时知道自己被跟踪,如果换成一个正常的女子,她肯定是要逃走,去找寻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因为她此刻面临的是未知的凶险。但她却直接去正面摘了苏昂的口罩,那么只能说,韩云知道是苏昂跟踪她,她可能意识到苏昂在怀疑她。另一个细节就是,韩云绑架被解救时的眼神不是一个被绑架的人会有的,那是一种望不到底的眼神,现在想来细思极恐。
通常最后的隐藏BOSS一定是最后的赢家,那么我们回顾整个故事,最后的赢家很明显是韩云。她利用苏昂的复仇摆脱了李志民,摆脱了那段魔鬼把她困住的婚姻。所以她才是真正的获利者。 如果说整个故事是在讲“借刀杀人”,那么谁是“刀”,谁才是“借刀”的人不言而喻。
在这个世界上,你以为的真相,根本不是真相。
男孩苏昂与女孩林巧同在一所寄宿学校,苏昂因受尽同学阿鬼的凌辱,林巧拎起铁锹用自己脆弱的身子保护着苏昂,两人一路野蛮成长。一具被发现的白骨引起小镇的轰动,刑侦大队长张建宇(张译饰)被迫接手此案,展开调查。然而在案件艰难推进中,林巧多年的秘密被一点点揭开,一切终将归为平静。刑满释放的小镇青年意外获得的自己暗恋的女生手机,却因此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不久女生老师离奇死亡,警察着手调查此案,却发现真相扑朔迷离,随着案情不断深入,一段令人叹息的爱情故事逐渐浮出水面。两个少年入侵成年人的世界,并揭开这个世界秘密 。
你咋不反转成是报警小男孩的幻想呢?
一开始以为是中国版的白夜行,觉得三星差不多了。等碎片慢慢拼出故事轮廓的时候,觉得差不多可以有四星了。最后看见苏昂坐在床上为幻想当中的林巧用iPhone录视频的时候差点泪奔。她问他 你爱我吗?他回答她 我用生命在爱你。在其他场景下我会觉得很造作,但这一刻我觉得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孤独。
故事上拼贴了松本清张《砂之器》中的逻辑以及凶手形象,《白夜行》中的男女主角情感联系和黑客元素,还有《杀人回忆》式的复杂罪案,但是整体松散凌乱,悬念感很强,却就是让人提不起观影热情。前半部分除了抛出问题并没有任何让人信服的解密过程,最后的大乱斗仓促而缺乏说服力。
46/100 少年成长中的潜意识反射:等我长大后,我要把伤害过我的人全干掉。电影语言还行,几段施暴场景代入感不错,但剧情平庸细节经不起推敲,眼看观众基本把结局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情急之下果然又把锅甩给精神科了。今年我的十大烂片名单竞争激烈。
导演很有诚意,也感觉是废了很大劲才写出这么个故事,但是这么精心做的东西,怎么就没什么吸引力呢,主要还是故事不好看,这种悬念令人好不想知道结果。
三星半,半星鼓励。最后10分钟精彩。多线交织,是国内完成度很高的悬疑电影。
拜托别说自己学白夜行了,麻烦先把逻辑立住再说好吗?看了一个多小时都还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想干嘛。郭晓东毫无动机地就非要当变态杀人狂,周一围竟然不认识十年前害得自己坠楼的人,欧豪搞半天爱情戏就是在对空气说话,余男到底在里面有什么作用啊??后半部分的剪辑杂乱无章,以为有船戏就高潮了吗?
少年的复仇诞生于成长的苦痛,一身黑衣终抵挡不住现实的黑暗。大部分剧情都在抛砖引玉,摆足悬念,两条故事线分散成多个分支有诸多站不住脚的地方,逻辑虽不足但一切皆有迹可循。织网捕鱼,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生猛,暴力,血腥,看得到十足的野心,反转剧情即使没用到巧劲也足以令线索合理让电影完整。
质感好,演员都不错,故事非常完整,为什么看到中途有些乏力,我个人感觉是讲故事的方式出了问题——直到结尾才揭示复仇动机,太晚了,前面一直带观众兜圈子,观众无法对人物动机建立同理心、同情心,想移情却无处投放,慢慢耐心就涣散了。最后的翻转好,使人物成立了。
本来蹩脚的多线索叙事剧情编排就前言不接后语、莫名其妙得乱成一团浆糊,剪辑更是是整个故事崩裂得支离破碎,导演中途竟然还有空强行壁咚搞笑,最后收尾更是把犯罪悬疑片一会变成不恐怖的血腥片、一会又变成让我翻白眼的言情片、一会又变成提醒别人要认真工作的说教片!……看得我打1星的想法都有了。
剧情还可以吧…解谜的时候有点仓促,而且细想有bug啊。这么好的配角阵容居然都不出彩啊!失望…小欧同学再好好练练念台词,年轻时喜欢的男神晓东都走衣冠禽兽风格了,唔…周一围目前巅峰就是《绣春刀》了吧,之后演的小痞子角色都是那个劲。
作为一部严肃犯罪片,漏洞太多,太牵强生硬了,看的挺累的。顺便吐槽一下腾讯影业的片头做得太low了
杨树鹏对类型片的把握在国内年轻导演中数一数二,《少年》的黑暗也是大陆电影中数一数二,但如果按正常标准来看,只能算是同类复仇片的中游水平。幻觉这个梗太刻意了,有点为反转而反转的意思。
我怎么连欧豪是渔船上长大这种事都知道?于是,这片完全是为快男定制。前面铺悬念还算可以,后面简直就WTF了
这电影多可怕,所有人都是神经病,没有一个人脑子正常的。不是类型都可以玩概念,不是玩概念都可以没逻辑。电影里周一围的台词太适合本片,“说人话!”
我就是想在电影院看这种硬伤种种却又诚意满满的准韩片范的国产片啊!等导演剪辑版。最后那张相片无法不感慨史今是坚持最久的那个。
十四岁以下的青少年朋友一定不要被片名蛊惑去看这个片子,里面的血腥和暴力不一定适合你们。年度最佳华语片头之一,把大提琴,屠宰场,罗马字母等重要元素融合其中,很花心思。开始依旧是不停的挖坑,让人摸不着头脑,后面没有像大部分烂片那般乱了阵脚,慢慢揭秘,豁然开朗,剧本的完整性超出预期。
结局反转太强行,破绽明显。其实是个很好看的犯罪题材,悬念拉到了最后,但不知是不是失误,整得有点二……
人设与故事框架跟白夜行太像啦,包括影片气质。尽管好多地方欠说服力,能看到这种题材国产片还是蛮开心的
感觉这部片子应该是受了很多韩国罪案片的影响,片中有明显的压制不住的暴力倾向与变态型人格,这在国内犯罪类型片上,倒是些新鲜东西。不过,影片有点太想要那个反转了,多少会有些挑战观众,反而会让很多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