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想说,这部动画能在国产电影普遍5分以下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得到4.2的高分,说明它一定也有过人之处。
虽然剧情不比皮克斯、迪士尼的动画有看点,但好歹赢在了接地气上,说到了一些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
尽管豆瓣上对这个《一日成才》骂声一片,不过槽点确实多一会我慢慢说,但我和小智看完后,觉着好像拍的也有那么点意思。
其实《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应该是我们这些80、90后们的集体回忆。
但十多二十年过去了,3D版《大头儿子一日成才》的图一出,我乍一看,这一家三口都变了样。
这小头爸爸倒是宝刀未,老越长越帅,大头儿子也开始自带眼线了。╮(╯▽╰)╭
BUT后来才知发现,原来上图左边这男的是传说中的隔壁老王……而下图右边这个才是我们熟悉的小头爸爸。
隔壁老王在电影中的设定很Feng狂,是个科学怪博士,时常大放阙词。比如有这么一幕,他对着小头爸爸劈头盖脸就是这么一句,“我比你更适合当大头的父亲”,顿时雷的我外焦里嫩。 ̄ˍ ̄
难道剧组不知道坊间一直流传着,大头儿子不是小头爸爸亲生的流言蜚语?还搞出这么个隔壁老王的角色,这是要搞事情呐。
除去这一点,电影本身倒是个蛮反应社会现实的好故事,甚至很多台词像是在说给家长听,像是在教育家长。
一开始就渲染了一个和现实非常接近的大环境。
爸爸工作忙得昏天黑地,妈妈和所有其他家长一样,都在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争分夺秒的”培养“自己的孩子。
各种兴趣班上得就像赶场子,一场接一场,课是一节接一节。
所有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领先起跑,这包括奥数、书法、音乐、舞蹈、跆拳道、围棋甚至MBA。
围裙妈妈的设定就是家里唱红脸的那个,激进地、努力地把孩子推向“成功”,而通向成功的路就是好好学习。
大头儿子于是乎也就没能幸免,深陷在这股兴趣班的漩涡,天天活得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
在围裙妈妈送孩子去补习班的路上,还能给孩子端出一碗红烧肉的桥段,我就不吐槽了,但大头这个年纪了还要妈妈喂饭吃?这就是中国妈宝男的起源么,说好的独立自主呢……
默默说一句,我家孩子3岁后都是自己吃饭不用喂的…… ( ̄ˇ ̄)
边喂还边说,只要你好好学习,想吃什么妈妈都给你做。这句话的潜台词难道是,你不好好学习的话,我就不给你做好吃的了?
果然,在围裙妈妈的心目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为啥学习最重要,这是她的推导过程:
孩子成绩不好 = 考不上好的大学 = 找不到好的工作 = 会失业 = 被社会淘汰
70岁时再暮然回首,人生那就是一个大写的失败loser!
所以别的小朋友会的,大头儿子一定得会。
这样才会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这个逻辑虽然我不太能理解,但大概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有一点我想给围裙妈妈开脱,那就是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处看出她还是很爱孩子的。
孩子在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前,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要听老师话,孩子上课时,围裙妈妈都会坐在外面等,这一形象多像我们今天的父母、长辈。
妈妈逼迫他学习也不过是为了他能有一个更好的人生。但是方法得不得当呢?我们另说。
小头爸爸,始终是个讨喜的爸爸,电影中一直扮着白脸。偶尔还趁妈妈不注意带着儿子出去放放风,做做游戏啥的,但期间也不乏灌输,“只有学习好,长大以后才能成功啊”的概念。
但围裙妈妈一直不太同意小头爸爸的教育理念,发现小头带儿子偷偷出去玩后,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开心能当饭吃吗?谁家的成功是靠开心来的。
联想到后面,影片借老王之口说出了,本片对快乐的定义:能带来的荣耀、快感和真金白银,才是真实的快乐。
这些台词分分钟让我跳戏,不免觉得,这电影不是给孩子看得,而是在抨击我们现代人物!质!主!义!至上的追求。
继续回到电影情节,围裙妈妈“培养”孩子的工作似乎是白做了,报了那么多课外班,大头却被班上老师直接贴上了差生,朽木的标签。这让围裙妈妈深受刺激。
所以当王博士拿着所谓的一日成才的眼药水出现在家长们的视线中后,她才会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孩子推向(王)成功——做试验品。
下图,围裙妈妈这个抱大腿的形象,代表妈妈,代表家长,他们在成功面前低到了尘埃里……
成功,是这部电影里出现最多的词,就连被隔壁博士老王改造后的大头儿子的别称都是,成功之子(邪恶的联想到老王叫王成功……你们get到我的点了吗)。
我们短平快的思维,也反映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天才速成,一日成才,都变成了家长们的追求。虽然现实生活中,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但假设可以一日成才,又有多少家长抵制得住诱惑?
被改造的大头儿子智商爆表高达1000,变得六亲不认只想做研究。他成了最成功的人,诺贝尔奖全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数理化全能,破解宇宙奥秘,造福全人类。
然而他却不要父母了,忘记了他们。大头认为,和老王博士在一起他的未来会更成功。
当然,电影得是Happy Ending,小头爸爸注意到他很久没有笑过了,他知道儿子不开心,失去了自我,所以他不能让儿子跟着老王就这么走了。他不顾一切得去救了儿子,最后,成功救回,阖家欢乐……
摆动的彩球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电影中只有小头爸爸向孩子诚心诚意地道了歉,他承认他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在儿子的身上。
他说他希望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得到最好的未来。当他学得不如别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开始焦虑,担心他笨,担心他比别人差,担心他失败。
但最后他发现,快乐成长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据说,很多小朋友在电影院里看得又哭又笑。能戳到孩子们敏感神经的点又是哪些瞬间呢?他们是不是想到了自己。我不知。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妈妈形象设定,简直就是背锅侠,做错了事却没任何补偿行为,有困难指挥小头爸爸上……这么黑围裙妈妈真的好么,虽然这可能是因为电影情节发展需要。
电影毛病确实挺多,但故事本身也还算发人深省。5分还是可以有,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了。
不过,话说回来,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能快乐长大,但快乐和成功难以平衡,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家长们多多少少都有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的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失败的人生,孩子如何存活在这世界上?
几周前,我看了一本书,《幸福的孩子会成功》,或许家长们可以从中找到既能让孩子幸福成长,孩子又能取得成功的平衡点。
最后,父母们不要太焦虑,儿孙自有儿孙福,适当放手才能成就他们的美好人生。
此文发表在下面的公众号上
电影版讲述了围裙妈妈望子成龙,让大头儿子参加神秘人物的“天才改造实验”。大头儿子短时间内发生了神奇的改变,此时神秘人物也露出了另一幅面目……🤔
熟悉的人物,不一样的故事,该片围绕“成长与成才”主题,讲述大头一家人齐心协力面对困难的故事。片中,围裙妈妈是“成才派”代表,希望儿子“一日成才”,于是让大头儿子参加神秘人物的“一日成才”计划。小头爸爸则是“快乐派”的代表,更希望大头儿子能快乐成长。🤥
是“成长”还是“成才”?众多现实问题在电影中被深入展开,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又表达了深刻的父子亲情,同时探讨了现当代孩子和家长之间在教育成长方面的尖锐矛盾。意义深远、让人落泪,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能找到共鸣。😬
新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2:一日成才
3D版上映的时候,我觉得好神奇啊,当初的2D现在都变成3D了。还好配音演员还是铁三角,大头儿子的金龟子,小头爸爸的董浩叔叔,围裙妈妈的鞠萍姐姐。童年回忆正在加载中……
现在看这个电影的理解结合时事,不免唏嘘。这段时间的作业减负,培训机构整治,补课内容的管制,未成年游戏的限制。这些都有体现在电影中,让孩子回归童年。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是每个孩子最喜欢的可能就是玩。调皮捣蛋就不是好孩子了吗?贪玩不喜欢上补习班就是坏孩子吗?
围裙妈妈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为大头儿子报名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大头儿子调皮捣蛋,根本就不想学习。围裙妈妈偶然之间看到了博士可以让孩子一日成才,毫不犹豫的为他报名。
大头儿子终于变得成功,有成就,但是却失去了情感。最后围裙妈妈悔恨的哭泣,于是小头爸爸出发拯救了大头儿子。一切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看似是一个关于减负的话题,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后来我才发现,这简直就是强行因果关系。让孩子快点成才就会失去情感吗?每天上课外补习班却依旧学习不好,难道就要放弃对孩子的培养吗?对于孩子的培养,因为不是家长,所以我没有话语权。但是这样的强行因果是真的不合理吧?
电影画面还不错,创意也还行,但是有种为了教育而教育的感觉,不是很喜欢。
赞同把童年还给孩子,但是请别用这种方法来告诉大家。
这是中国新教条主义动画的又一巅峰之作。打着抨击教育观的旗号,在不停地灌输给观众教育观。
这根本不像是一家动画公司拍的动画电影,更像是主流媒体在用动画电影的方式行使监督的责任(如果有的话),在拍摄一条新闻——你看,现在中国家庭的教育情况是这样子的,家长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玩乐的天性、填塞式教育、错误的成功观,教育机构打着“赢在起跑线”的旗号办各种辅导班,其实很多都是孩子不需要的。应该怎么样呢?要这样、这样、这样。
做这个片子是为了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么?是要改变全国家长的教育观念么?这种强加于自己身上的莫名其妙的责任感,这种把自己等同于主流媒体的创作心态,实际是另一种宣传教化,是另一种填塞式教育。只不过,教育的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问题是,这种“针砭时弊”的创作所营造出来的影片氛围,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快乐。孩子看这部电影快乐么?我看不快乐。尤其是当他们看着自己心中的英雄,曾经是快乐、智慧代名词的大头儿子,长时间地处在一种冷漠、被利用、破化家庭关系的状态的时候,他们会看不下去,会害怕,会哭。这个大头儿子和自己所憧憬的外向、乐观、助人的大头儿子是那么不同,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特别害怕。
让我们看几条网友的评论。一位名为“敏敏”的家长说:“带女儿一起看了这么多动漫,她第一次看得这么投入,哭声轰动全场,看到大头儿子不需爸爸妈妈的时候,小头爸爸很危险的时候,她特别伤心,哭着说大头儿子太坏了……”而一位叫“毛紫狗”的家长说:“剧情不是太好看,我家小孩3岁情感投入太深,跟爸爸说咱们别看了,眼眶红红的,咱们回家吧,爸爸心里不是滋味。”而就我观影的体验来说,旁边一个孩子在大头儿子“变坏”没多久就问她妈妈,“影片什么时候完啊?”她是真的希望影片结束么?不,她是希望大头儿子的“变坏”能快点结束。
看得投入和喜欢影片不同,感情投入深和得到正向的情感收获也不同。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教条主义动画是讲阶级斗争中剥削阶级带给人的苦大仇深的话,这部新教条主义动画带给人的总体感受就是一种新的苦大仇深,这个苦是一种心理的憋屈和痛苦,这个仇是一种强加于身的责任感与其所对抗的一个假想敌的仇恨。
无论新旧,凡是教条主义动画,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喜欢负向描写。即,不是去写如果做对了是多么多么好,而是去写如果做错了是多么多么坏。对应到本片上来就是说,它不去写大头儿子是如何快乐的生活的、是如何通过快乐去影响其他人的,而是去写一个错误的教育观下大头儿子是多么的悲催,最后再负负得正地回归,使得影片大部分时间和内容都处在一种极端抑郁的气氛之下。
最近看了几个本子,和本片都有这个共性的问题,就是“负能量”太多,让人看得不高兴,不快乐。关键的问题还是想要教导别人——你看如果不这样,问题多么严重。其实动画片,尤其是商业动画片,不必搞得像讽刺漫画一样,非要抨击什么。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毁童年之作,我说你们除了弄水军和圈钱外还能干点什么?你去看看隔壁宋导的《精灵王座》,再看大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就算你们圈钱,那也别毁了孩子的童年啊!!孩子们还小,别在他们的童年里留下污点!!
起初看过秘密计划,觉得可以算得上是好国漫。当我听说出了2时,也没有多想什么也去看了,开场不到30分钟就觉得来是个错误,但侄子在旁边(是我侄子告诉我出2的)也不好意思走,就勉强留下了,我以为他会兴致勃勃看这个,但过了一会他就睡着了,我朝四周看了看,当家长的几乎都在睡觉!坐在第一二排的不知是睡不着还是不好意思睡,也就小孩子看着玩。当我听说大头儿子2票房过亿时,我都惊呆了。
当天下午又去看了一部,看了《精灵王座》等我进场时发现没几个人,而且好多都是小孩,我以为又是一部烂片,打算再熬一部。但结果让我目瞪口呆,影片画质,人物特写等简直是神作!(要不是提前知道是国产的话我还以为是国外的)再回想一下看过的大头2,结果可想而知,轻松虐杀大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高潮部分感人心肺。绝对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真正的良心国漫!
但为什么票房却差得要命,连成本都没收回来。
为什么?
此影评可能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这部电影后来拍了续集,王成功博士流落到了美国的天才岛上教猴子算术,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老外一起研制出了能治好老年痴呆的112病毒,因为一个黑人要找岛上的猩猩做实验,王成功觉得十分可怜,就把母猩猩的孩子带回了家,取名叫凯撒。后来猩猩智商不断提高,又学会了说英文,为了报答王博士的养育之恩,和王博士一起拍了《猩球崛起》,让王成功剃光了头代言了8848钛金手机
——成功并不是高瞻远瞩,而是你本来就站在高处。8848钛金手机,向成功的人生致敬
一“日”成才,王叔叔很开心
早上陪儿子看的,挺好看的
还是不错的 看不惯整天喊着老王老王的傻逼 知道个梗了不起了是吧 连恶搞和原著都分不清的弱智真的看连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智商都没有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2:宝强、马蓉、宋喆
给孩子看的电影,孩子们看得很开心,中国需要更多自己的动画片,支持!‘大人评论家们’跟着填什么乱!
感觉没有小时候的那么好看了。
还别说,我觉得这一部还可以,比第一部那种说教+主旋律的玩意强多了,很中国式家庭特色,望子成才的故事,模式copy哆啦a梦,神药让儿子一夜之间变成天才,随后引发拔苗助长式的乱象,最终回归还是亲情层面,没有太浓重教化意味,能看得下去
我一直没明白很多人把动画片叫动漫,动画和漫画完全就是两个概念。《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2一日成才》的故事情节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很多大孩子或小孩子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补习班才艺班等....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生活?说此片不好的要么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要么就是故意来喷的,尊重别人的辛勤劳动
电影开场半小时后: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坐在这儿。。。。
当小头爸爸遭遇隔壁老王😂
为什么这种烂片还在拍?为什么还有这种短时间粗制滥造出来的东西出来圈钱?让我们记住这些主创人员的名字。。。
烂到没朋友,谁花钱看谁脑仁疼。
哈哈哈,豆瓣3.5,大快人心!
没有隔壁王叔叔的戏份,还能看?差评!
如果下一部能写大头儿子的身世之谜与隔壁黄叔叔的秘密,我绝对买票支持!!
跟着我肚看3D...
比CCTV版还弱智,宝宝倒是看得欢喜。
现在这年头连隔壁王叔叔(王宝强)的孩子都不是亲生的,试问还有谁家的孩子可靠
这文字预告真厉害,神tm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难道是脑袋比以前更大了?看在鞠萍姐姐和刘纯燕的美好回忆,给个两星吧。
隔壁王叔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