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才发现,这片子有如沧海一样的质地。淡,却泛,广远。十年之后。韩石圭仍旧是那张笃定的脸和水一样的温吞表情。沈银河久违的年轻。 音乐比图像先扬起。红色小摩托的马达声,男主角平凡的过于真实的脸。屏幕黑了两秒之后出现白色的韩语标题。字体朴实而亲切。 《八月照相馆》。 如果用语言描述这个故事,大概会简单到无聊。一个患有绝症的男人以及他未曾正式开始的爱情。十年后被无数剧集演绎到滥俗的爱情故事,却被许秦豪讲成娓娓动听的淡定。 我也从此见识。 所谓波澜壮阔的波澜不惊。。。记得十年前仿佛哭过的。但今天的第一遍,哭点很低的我却平静而连贯的看到最后。 “我小时候,同学们都走了,我仍独自坐在操场上,想念已逝去的母亲。我突然明白,我们最终都会消失。” 主人公的第一句独白。我知道,这是他慢慢走向死亡时发生的故事。 紧接下来是医院和葬礼。平常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一般。丝毫没有夸大的演绎。却因为这种平常让人更在意。因为是重温,我明白他其实是知道他在慢慢走向这里的。所以看他一个人坐在树下背离着吊唁的众,觉得那安静让人很不好受。被宣判的如果是我。。呸呸,大过年地。。 第6分钟,女主角出场。带着那么点小任性。还有无限安全感的称呼。“大叔”。琐碎的无法一一描述的情节。平凡的故事,感动均来自平凡本身。还有这林林总总的小细节。 大脸女孩关于照相时刘海的折腾,中学生们关于班上女孩子的吵闹,老奶奶精心打扮的遗照,对于初恋隐忍却沉寂不下来的担心……这样的男人宽容且仔细温柔。 哪怕他是知道的,自己将不久于世。 但即使是吃药喝水冲照片,他却依然淡定。还有满足她小任性的时候亦亦。 我想,面对死亡,他未必勇敢。更多的时候,是无可奈何,也是一种接受之后的等待。 所以,才有了那烦躁的一幕。酒后警局里的率性。面对老朋友,面对家人,面对那不曾开始的爱情。我想,温暖之前的,他想到这终会要失去。面对死亡,没有人不会没有一点不曾的怕。或许。 对家人。 最开始出来的是他和姐姐吃西瓜聊天的镜头,他们一起吐西瓜子的似曾相识,看得人有点鼻子发酸,却也暖的很,那会心的一笑藏着只属于家人的很多共鸣。最清晰的是那个雷鸣的雨夜,他躺在老父身边,安稳的像一个孩子。还有担心老父的焦急,明明只是一个很多老人不懂的遥控器,却搞到要摔门的地步。那和整个影片节奏极其不搭调的摔门声音,出现的老成而适时,我真惊叹导演处女作竟然有如此的手法。那可爱老父一遍一遍摆弄第四台的样子,我不由抽动脸部肌肉浅笑起来,熟悉的表情让我想起教老爸用QQ的场景,小家小户里那些特有的温馨。 对爱情。 对初恋的担心还有放在橱里十年的老相片。我喜欢怀旧的人,因为自己也固执的无法接受新事物。任何东西只有时间的洗礼才会从粗糙变成鹅卵石,人,或许还有东西。对多琳,他一直散发出无限的安全感,有的没的,要求照单收。却始终对爱决口不提直至最后的书信。但我看出来他有多在乎,医院里那拼命吃东西的样子突然看得我有点疼,我知道他在用力,用力去活用力去爱,尽管方式仍旧淡定。 他她。 没有开始的开始,没有结束的结束。 他们喜欢微笑,都带着浅浅的酒窝,言语不多,却彼此记忆深刻。喜欢痴情老旧的女孩子,长发不会打扮还带着小任性。 游乐场里他们六目相接的时候(我很不厚道的计算了他的四眼),身后一个新人穿着雪白的婚纱,然后与他们擦身而过,我知道,这一定会是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他给她讲并不可怕的鬼故事,我注意到她第一次挽他,却那么自然。然后她某天面对她熟睡的前辈,慢慢的重复出来,重温每一个句子,带着不自知的笑。 她留给他书信,在找不见他的时候。哭着打碎玻璃的时候,我开始纠结生离死别的种种。对照片。影片里出现很多的东西。影集还有老照片。旧旧的有着浅灰的回忆。 最动容却是尾声他为自己照遗像的时候。从容的梳理,从容的打开相机。然后略带紧张的坐下。倒计时的细细声音,他好像默默回忆起什么,然后嘴角慢慢慢慢的变化,扬起。镜头定格的时候,有浅浅的弧线。 果然他还是至死都适合微笑表情的男人。 我喜欢里面所有的小细节。比如他回信前用透明茶杯慢慢清洗钢笔,或者游乐场她递给他饮料前细细的擦拭后拉开拉环。 “我很明白,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却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谢谢你,再会。” 没有哭泣的场面,甚至没有所谓别离。 凌晨一点零一分。今天第两遍半看到结局这最后一句。他给她最后的书信。 边看边写下来的时候,却竟然泪流满面了。 他们最后始终没有再见。我不知道是一种遗憾。还是一个应该出现的结局。我找到了。可以感动我的故事。想到他英文名字《X‘mas in August》想通了最后出现的圣诞曲突然想起某个在新西兰 夏天过圣诞的男人 以及一段曾经沧海的回忆
《八月照相馆》:俗套外壳下的不俗套
其实《八月照相馆》的剧情实在不让人意外,在韩国影视剧里,爱情和绝症总是相伴而生。很难说韩国编剧对疾病的偏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八月照相馆》可能算是源头。比起后来韩国编剧尝到甜头(在电视剧《蓝色生死恋》里)后,对疾病乃至死亡大书特书的现象,《八月》的重点显然不在“催泪”上。
《八月照相馆》极为内敛。导演明知道一些可以制造冲突的剧情,却偏偏要避开它。比如,永元明明可以直接告诉德琳自己身患重病,然后剧情急转直下,变成临终关怀的片子(像《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或者在剧末,让永元父亲告诉德琳永元已死的消息,德琳势必痛哭不止,剧情在悲痛中结束。但许秦豪都避开了,以至于这部电影里,所有情感都是内敛的。唯一突破本片平淡感情的地方,可能是德琳拿石头砸碎照相馆橱窗的地方,那是德琳委屈情感的爆发;但不过多久,德琳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她的温情又可以延续下去了。
《八月照相馆》停得很模糊,我们不知道在德琳那里,爱情是不是继续着的,因为既然德琳被调去了不同的地方,很显然她不能再轻松路过照相馆;德琳是不是已经把永元当做一个旧朋友了?但她早晚是要知道对方已死的。如果德琳和永元的故事是现实中的,德琳也大有可能遇到她新的爱情,那么永元死讯的冲击力是否就会轻一点?
比起大悲大喜,《八月照相馆》的克制美学似乎更符合东亚人的一贯文化特征。《八月》大剧情“俗套”(虽然韩影视剧俗套的恶名,几乎是从千禧年后电视剧来的,所以用“俗套”来形容一个旧作品可能是冤枉的),但内核却不俗套。就许秦豪的灵感来源来说,死亡的安详、平静才是这个世界更需要的;《八月》的温吞,在一向情绪剧烈波动的韩影里显得弥足珍贵。
《八月照相馆》真正做到了对“生活”的诠释。生活的元素很多,爱情和死亡也是两大课题。但生活不会是镜头集中的舞台,生活的内容太过琐碎丰富,这些大课题的内容最终会被稀释,变成淡淡的回忆,《八月》正是把握了这一点。可以把《八月照相馆》划为纯爱片,但一部纯爱片,要满足观者的需求——得到“爱情的糖分”,显然《八月》只能给出平淡如水的答案,因此划归为纯爱类型片还不够。
《八月照相馆》的镜头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剧情从夏天开始,使得《八月》的色彩浓厚;殡仪馆里,其他人因为光照原因一片漆黑,只有永元一个人是有颜色的;用声音提示剧情,就是不用镜头讲述(德琳抱着重物,永元掉头载她,镜头只跟随德琳;德琳在照相馆前徘徊,然后德琳走出镜头之外,照相馆空镜头,然后才是德琳重新走回来,砸破橱窗);德琳和永元坐在长椅上,背景的婚纱男女走来,提示了爱情的普遍的、美好的未来。
《八月照相馆》的镜头和侯孝贤风格相近,固定长镜头,移动较少。只是许秦豪切换镜头得要再多一点,“静”的程度不及侯孝贤,总体上来说叙事的欲望更强。
我竟然现在才看………是讲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死亡的……几乎是最好看的绝症爱情片了……少女砸玻璃那一幕好伤心。
「我知道愛情會褪色,像老照片,唯獨妳永遠美麗,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2008-8-20 0:44:42 7/7.9(1121) 很喜欢前半部,淡淡的,很好,女主角,也很好
3.5;与《春逝》一脉相承,萦绕着淡淡哀愁的素净清雅,即使分离,即使错过,仍保持哀而不伤,有种知天命的洞达。叙事节奏与影像基调与今年看的剧集《春夜》也不无相似,韩剧/韩影对这类风格向来拿手。90年代的胶片感非常美,照片就是凝结的时光和记忆,谢谢你,再见。
棒子的恋爱 不管是浓烈的还是象这个这样淡淡的细节的 都是要让男主或女主得病啊。身体素质那么差的国家。。
因为李健的歌 看了这部电影。
我很明白,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却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谢谢你,再会。
永元得了绝症,棒子拍绝症片还是OK的,片子节奏有点慢,文艺片,没办法的啦,片子中永元教父亲遥控器,老人家学不会,他就用纸一步步的写下来,挺真实的,呵。。片子最终他也没向德琳告别。。挺伟大的,韩石圭帅的,沈银河那时候好美。
看完没什么感觉,只是想这样的感觉没有延续,被老天剥夺了。如果继续,那就是一个平常的幸福家庭了吧。
时光的这套卡做的太丑 像鬼片一样 我一套都没合 今天偶然看了电影 哎 就算再平凡 这都不算憾事 【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谢谢你,再会。】你永远活在我心中 不会褪色
喜欢的韩国电影之一,疏疏淡淡的,一点都不撑。
多年前就曾感兴趣的电影,在八月的七夕节这天又偶然“邂逅”记起,刚好最近又数字控作祟地拟定按顺序观看数字片名电影的计划,于是就顺水推舟地将《八月照相馆》纳入片单了。→ 我终于明白,就像我看过的无数张照片一样,爱情 也会变成永远的回忆。你让我在美丽的爱情中 悄悄离去。我要对你说,谢谢,再见。→ 温情、浪漫、美好又无奈、遗憾、悲伤。→ 李健的第一张专辑《似水流年》里也有一首同名歌曲《八月照相馆》。 -13813
那个老太太去重新照相的时候 很有感触啊
我很明白,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浅浅淡淡,就是人生的真谛。
他曾经为她拍下了最美丽的一张照片,她曾因为好久没见他而用手中的石块杂碎过他照相馆的橱窗,他们曾经在雨中一起撑起雨伞漫步。他们在默默暧昧中爱上了对方,但却无法表白~~~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谢谢你,再会
爱情的感觉会褪色,一如老照片,但你长留我心,永远美丽,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谢谢你,再会。
这部电影不是韩国电影惯有的那种煽情的风格,我很喜欢这种淡淡的节奏和味道,爱情和生活都应该是恬淡的。永元用枕头蒙着头痛哭,父亲听到站在门外想开门又停下来走开;雷电交鸣的夜晚,来到父亲身边安心地睡下;在医院里不甘心地奋力把饭吃光;在雨中跟德琳打一把伞,用摩托车载着德琳;永元生病住院,德琳在照相馆前徘徊了很多天,最后愤怒死心地用石头打破玻璃;隔着橱窗用手抚摸爱人的身影,那封没有寄出去的信,给自己拍的遗照。平淡中那么多美好的细节,永元感谢德琳让他在美好的爱情中离开,我要感谢导演和演员20年前创作了这部电影。
因为知道有绝症的情节,以为又会是一部呼天抢地的生离死别。没想到这部电影居然完全淡化了绝症的部分,而重点集中在恋爱的整个过程和心情,以至于即使到了分离的时刻,也只有感激的微笑,而没有伤心的泪水。很久的片子,演员的化妆技术远不及现在。可就是这种质朴而浑然天成的美,造就了爱情本来的模样
感谢还有这样一份爱情让我悄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