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
sal中枪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活。曾经,你也莫名其妙地,步入到某些一团糟的局面中,没人告诉你该怎么做,一切又是那么困难,你只好使劲浑身解数,似乎将局面一点点地向前推进。终于,你看到了,那架期待已久的飞机就在眼前,喷着热气,隆隆作响,你不禁开始想象下一秒它就载着你飞向遥远温暖的热带,摆脱眼下这一切,开始全新的生活。尽管可能你心里也有质疑的声音,告诉你这不会是真的,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事,然而你眼前的飞机是这么真实,幻想未来又是这么值得期待,于是你便无法怀疑这一切了,何况你也没得选。但最后,子弹还是射了出来,打中你的头,果然这一切不过又是生活的圈套,你的来回折腾,早已在别人的设计当中。最后一声枪响,俩眼一黑,什么飞机、热带、阿尔巴尼亚,都是假的,你也完了
前半段的时候我在想这就是个喜剧吧。后半段到sunny打电话给他的两个妻子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一直哭,就是莫名的一直哭一直哭。我也不知道哪里戳我泪点。他一直告诉他的两个妻子他快要死了。可是没有人认真听他说话。他是真的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可是其实真的没有人没有人在乎他的死亡。sunny太苦了,我宁愿他死去,他明明一直爱着所有人,他很温柔的,他很怕别人以为他的事牵扯进来,他一直很努力很努力的洗清别人和这件事的嫌疑。可是他爱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笑话或者觉得他很可怕。明明sunny只是想要有人稍微爱他一点点。他真的真的很努力的去活着了。很努力很努力去爱别人了。他很温柔单纯的,他一直没想过伤害别人。他想认真活着的,他想别人爱他一点点的。电影里说他的爸爸妈妈生他像出了车祸一样。他们,他们都觉得尼尔是个错误,是个事故。他不是啊!
那些后面因为他是同性恋而上街游行的同性恋群体,他其实是迷茫的。他没有想过这个,他只是单纯的单纯的喜欢尼尔啊,就是很单纯的爱啊。就像他对女妻子说,不要说自己胖,他没有嫌弃过她啊。他抢劫的初衷是为了变性男妻子,他从来没觉得不对啊。他的爸爸妈妈一直不待见他,他没有生气的,他很努力帮他们交房租啊。他也是国家的栋梁啊,他有上过越南作战的。他对人质很温和的,反而像他自己是被动的一方的。
saul和sunny一样,全剧始终挂着惴惴不安的神色,我不知道saul的故事,可能saul更凶吧。他是真的豁出去了,幸好呐,他最终没有进监狱。但是saul和sunny从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很迷茫的小孩子。他们只是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这么努力生活反而没有人爱他们呢?
我最遗憾的是sunny,他其实比saul积极一点,他还在等别人回报一点爱给他。也是为了他的孩子们吧。他没有死去,和警察合作了。可是他以后呐,或许是更多的恶意吧。
这个世界呐,有时候希望真的好可怕。
这个电影太猛了,我应该不会看第二遍了。我害怕。本来我是来看嫩嫩的阿帕的,嫩是真嫩,可是太上头了。不过阿帕在里面真的太可爱了。也太让人悲伤了。二哥和麦克都演得很好,两个人的眼神太干净了,太纯真了,所以最后才太残忍了。
这两个劫匪,应该是影史上唯二两个见到所要求的飞机的劫匪吧,虽然也只是见到,但却是劫匪影史上很大的一步了。
前半部很暴笑,后半部很凄凉。影片的案件原型甚至更狗血,这几名劫匪在进行这次挫到爆的抢劫前,其实已在别的银行笨手笨脚失败过两次,然后他们就去看《教父》练练经验,接着就是本片的剧情了,桑尼的原型还向银行职员说了《教父》的经典名言:“这是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 不久后,《教父》的其中两位主角就亲自来扮演他们了……另外,桑尼的原型最后将本片的版权费和利润送给他的基友做变性手术,不过人家变性后就跟其他人私奔了……大陆常拿“亚提卡事件”来论证美国的民主是虚伪的,但把曾经发生过的丑事摆上台面让人去骂,未尝不是一种知耻,至少好过“躲猫猫”吧。
教父的几位在本片中均有登场 沙尔哥哥这里演帕西诺同伴 戏份和台词虽然不多 但性格描绘却极精妙(凯泽尔总适合演这样的角色 他死得太早了)劫匪和人质一片和谐 警方阴险而愚蠢 这样的设定颇接地气 悬疑气氛揉杂人情冷暖 轻松与惊险总在须臾之间 尽管片长两个半小时 却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冗长乏味 好片!
完全反高潮,万万没想到的那种故事走向。以前的导演真幸福啊动不动两个多小时还有闲工夫拍街景空镜,搁现在紧巴巴的恨不得故事都没讲完就被90分钟给咔嚓死了。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真的很有爱阿混蛋!可结尾怎么那么苦呢突然一下子人全没了只剩大把大把的警察把他包围TAT他只是想搞点钱给男朋友变性啊!!!!!!!!!!
成功的抢劫只能是抢劫者的派对,而失败的抢劫就可能成为所有人的派对,这个封闭空间以外的群众,媒体,同志群体,无不陷入无意识的狂欢,集体窥视着一个“偶像”的诞生。Al Pacino 饰演的这个酷聪明但sweet 的劫匪确实太有说服力,在泪眼汪汪中,我也好希望“人质”能有人回头看一眼他。
9.1;你撒钞票的那一刻人们才现出真实的狰狞
什么叫好电影,看这部影片就知道了。
想跪下喊阿尔帕西诺爸爸!虽然人很多,但这就是桑尼一个人的故事,阿尔帕西诺用盛世美颜和神级演技撑起125分钟的闹剧+悲剧,闪亮亮的鹿眼满满的故事和情绪,睫毛盖下来的时候你没有流泪但观众却为你心碎了。节奏闷得像片名一样,故事熬得人像蒸桑拿却欲罢不能,然而这不正是生活本身吗,众生皆苦,桑尼不过是沧海一粟却看得人无法承受,所以这电影值得五星。
冷静的癫狂!精彩至极的表演!伟大的吕美特!伟大的帕西诺!
阿尔·帕西诺最好的电影! 他作为一个劫匪,比起冷漠的FBI和媒体有人情味多了。还有他的同伙SAI,也是个单纯的家伙
狗日的下午
Kiss me,when i'm being fucked i liked to be kissed a lot.
用chinglish的翻法,译名可为“狗日的下午”,真实案件的斯德哥儿摩综合症为什么总是恰巧发生在银行抢劫上?看来环境因素至关重要,卢曼特正是洞察到了“幽闭空间”所带来的戏剧性,本片是“以戏剧的眼光看电影”的最好注释。
“劫匪劫持了人质还嚣张的跟警察提要求——给我拿子弹来!”
前半部分真是笑翻了,导致后面的严肃部分有点难以适应。不过整体不失为一部经典佳作。抛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我的预期是阿尔·帕西诺带领着一帮银行员工远走高飞阿尔及利亚痛快双周游……
一万分经典,阿尔帕西诺四十岁以前最好的电影和机会。您年轻的时候演单细胞生物都能精湛成这样,而现在您终于能有机会演复杂的老头了
这片子出处充斥着无奈和悲凉,最后结局真残酷
一名银行抢劫犯,一个双性恋者,一名越战受害者,一个中年失败者。有关政治,有关信仰,有关爱情,有关仇恨。一切是如此真实,但一起都已经灰飞烟灭。
1.前半段偏向喜剧,后半段深邃而悲情,整体风格趋于自然主义(长镜,零配乐,免俗套)2.银行劫案折射出美国70年代初社会万象:越战,LGBT,种族,运动,阿提卡... 3.阿尔·帕西诺生涯最佳表演之一,口述遗嘱与结尾眼神戏极具感染力。4.凯泽尔即兴表演“怀俄明”。5.开篇布鲁克林街景蒙太奇+1。(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