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如果说一个导演能把战争和喜剧结合得完美无缺,拍出最有料的喜剧电影,那这个人首推刘别谦了。今天推荐一部他的经典喜剧电影—《你逃我也逃》,或许在这里你会看到《无耻混蛋》和《虎口脱险》借鉴的影子。
有人说刘别谦是最会说故事的导演,那么,看完《你逃我也逃》后你也会非常赞同了!
其实,单单是这部电影中演员的精彩表演,这部影片就足够值得你去珍藏,演员们的表演太难忘了!
当然,以上可不止是《你逃我也逃》成分一部经典喜剧电影的理由,这部电影出彩在对白严谨,音乐运用完美,巧用角色间的误会,戏中戏的首尾交接,以及对人性愚昧的讽刺,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还是其精彩绝伦的台词!
不禁让人感慨,如此妙笔生活化的台词!太精彩了!真真真喜欢这些聪明人的作品啊!
电影以台词取胜,很多幽默的笑料都是台词表达的,比如说剧中反复出现的“To Be or Not to Be”,莎士比亚简直被刘别谦玩坏了。看了电影我们就会知道,每当男主杜拉说出这句台词时,那个飞行员总是会当着他的面溜出去和他妻子会面!
相信看了这部电影后,以后只要再听到“To Be or Not to Be”,就会忍不住捧腹而笑了!
当然,希特勒也是逃不过的,剧中出现多次的那个比喻:“如果说拿破仑的名字作为白兰地的名字,俾斯麦的名字作为青鱼的名字的话,那么,希特勒会是一片奶酪”,也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扮演希特勒的那个演员布朗斯基在戏中戏时说的:“我自己万岁!”,尽是幽默和嘲讽。
也忘不了那个总是推卸责任的上校,每当有问题他就会类似“我再也不能相信自己的手下了!”的表达。
还有我比较喜欢的那一段玛利亚安慰杜拉时他们间的对话,如下:
杜拉:有人在我表演时离开了,告诉我玛利亚,我是没有吸引力了吗?
玛利亚:当然不是,亲爱的,也许他感觉不舒服,也许他必须要离开,也许他心脏病要发作,必须离开,不然他会死的!
杜拉:也许他已经死了!
刘别谦的喜剧表达便是这般,它不是一直到底的哈哈大笑,但是会小幽默不断,时不时的让你会心一笑,个人觉得他的喜剧是一种沉浸式的喜剧,很有代入感!
刘别谦的喜剧略高级,有些笑料含蓄隐晦,但出其不意又十分独到!
我喜欢这个欲言又止的桥段的设计,影片中有一处特别有意思,杜拉、玛利亚与飞行员结束坏话进行告别时,起先是丈夫杜拉先走出房门,飞行员走在后头,杜拉又返回来让飞行员先走(以防妻子玛利亚与飞行员说悄悄话啊)
还有当布朗斯基在华沙街头那段戏的呈现也很好玩。
布朗斯基扮演希特勒赫然出现在街头,导演先渲染特写群众的表情和反应,然后在交代布朗斯基这样做的原因(他在剧中认为自己希特勒扮的形象逼真,但导演不认可,于是他想出来扮演希特勒到大街上试看群众的效果)。
本来他的造型很像,大家都错以为是真的希特勒。后来出现一个小女孩对他说:“可以给我签个名吗?布朗斯基”,又造成了一种喜剧效果!
我喜欢这样的刘别谦式笔触,喜欢他以喜剧方式表达战争,以热忱之心去述说故事!
这样的刘别谦,真的是,让人难忘呢!
欧洲处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但波兰的布朗斯基剧院却忘记了他们的处境,仍然歌舞升平。在演员们感觉到战争的威胁的时候,剧院的老板兼主演的布朗斯基关心的只是他的戏剧和生意。而老板娘,也是整个城市最耀眼的女明星安娜也忙着和他的情人飞行员安德烈约会但好景不长,在那不久,剧团接到了演出的禁令,因为他们的演出节目有反希特勒的内容。而飞行员安德烈也飞往英国继续展开对纳粹的战斗,但因为军人们的疏忽,一份印有他们亲人朋友名字的名单落到了间谍萨兰 《你逃我也逃》这部片子完全可以称之为《虎口脱险》的美国版,情节安排一样的高潮迭起,精彩紧凑,笑料百出却丝毫没有牵强。通过对纳粹高明的调侃和讽刺充分体现了美式的幽默和乐观,而片中一个蹩脚演员为了转移纳粹的注意发表的一段即兴演讲却一下子让人热泪盈眶,虽与本片的喜剧分格有点突兀,却让人觉得一下子拔高了本片的意境,强烈推荐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部电影让我体会到好电影可以没有特技,没有爆破,没有大场面,没有爱情,没有美女,只要有好剧本和好演员足矣,看完会心一笑之余觉得还会再看一看,这样的电影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
《你逃我也逃》,英文片名更有戏剧性(To be or not to be)。这部拍于1942年的电影真是被低估了,但是时间会荡去泥沙,多年后CC修复刘别谦作品至少有3部,其中就有这部。尽管当年舆论认为他政治不正确,加上刘别谦的徳国国籍(但他是俄裔犹太人)而很快过气,(当时大众的政治正确简单说就像拍抗日神剧,要把鬼子拍成丑角,把自己拍成无所不能,在法西斯张牙舞爪的时候可以理解哈),相同主题的有之前卓别林的《大独裁者》,直接针对希特勒个人讽刺,很受大半个地球欢迎,甚至有传言说卓别林是希特勒最想杀死的美国人,同理多年以后小崔成了老崔,还是不忘有机会就说钢炮是渣子。 花絮里面的专家说,这是刘别谦导演所有电影中唯一一部他主导编剧的,其他要不改编小说要不别人主编。制片是来自欧陆的柯达,英国中情局背景的才子。当年故事编出来了,首先说服女主卡洛尔(少年成名,当年好莱坞头号喜剧明星,嫁给克拉克盖博,因为备孕息影一段时间在家,还没有怀上孩子,就出山拍电影了,说服她的除了卡洛尔钟意的服装设计师有加入剧组,还有她鲜明的反法西斯立场,拍完电影不久就飞机失事,可惜连首映都没能看到),然后拉来资金,得以成片。 与马戏团成长出来的卓别林不同,剧团出来的刘别谦更具戏剧张力,整体节奏、剧情转折、细节描画、对话巧妙, 在CC里面也是难得。柯达的弟弟负责美术,摄影棚里面拍出来的大场景,画面一点不马虎。
八卦和超人,是演员这个行业与生俱来的两种基因。
一个女演员,哪怕一个粉丝都没有,她也能演绎出一场“相思风雨中”。
不这样,观众没法相信,她倾国倾城。
一个男演员,演过雍正王朝康熙大帝了,遇到小偷小摸性骚扰,他怎么可能不拍案而起,朕,怒了!
不怒,他的情绪受了内伤,以后就再也接不到“帝王将相”的戏了。
刘别谦,把两个演员,八卦女和超人男,放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闪电战,入侵波兰,占领华沙的背景下,做了一出哈姆雷特喜剧。
《To Be or Not to Be》
您不去自己看,真是错过了美好人生。
特别神奇的是,
这部1942年的电影,站在2020年的女权主义立场上,都是那么地政治正确。
女主人公,在两天内,约会了3个男人,分别是纳粹的间谍、纳粹的上校,纳粹的元首的替身。
结果,2个真纳粹当天就死了,那个替身的真元首,后来,也没逃脱死亡的惩罚。
什么叫,颜值即正义?
这就是,100%的,一吻,别。
整部喜剧的核心是:狂妄自大的男主角频频表演失误、然后,大家拼命临时救场。
不断的低级表演失误,
神奇反转的临时救场。
一个假胡子,就玩了5次不一样的笑点。
您不去自己看,我要是用文字描述,那就只能抄剧本了。
最令人难忘的是,
假扮希特勒的群众演员,
一句台词不说,一个眼神没有,就是转身离开这一个动作,吓得纳粹上校,饮弹自尽。
什么叫,纳粹级别的恐怖?
仅仅是想象一下可能的后果,你就宁愿现在,去死。
假设一下,想象一下,
如果《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科幻小说成了真实的历史。
刘别谦这部电影,就是禁片了。
他本人的下场,就是奥斯维辛了。
你我的生活,就无处可逃了。
So,
能把《To Be or Not to Be》翻译成,“你逃我也逃”这样的幽默片名,真的是一种胜利者的幸福。
看不看电影,随您。
但您总有逃不掉的时候,
To Do or Not to Do.
备注:
刘别谦,作品,《你逃我也逃》 To Be or Not to Be (1942)
《高城堡里的人》是由菲利普·迪克著创造的一部美国小说。
在1963年获得了雨果奖。以《易经》牵引情节,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一个反转过来的“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纪念一下Mrs. Tura 扮演者卡洛.朗白,顺道缅怀一下她和克拉克.盖博的爱情。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来源是三四十年代的杂志、新闻报道以及粉丝网站和IMDB。
朗白是盖博一生挚爱的“小疯子”,他们1932年拍电影相识,1936年开始约会,1939年结婚,直到1942年朗白的飞机失事。他俩不玩心机爱情游戏,他们互诉衷肠只嫌时间不够,他们开怀大笑眼里只有对方。朗白是怎样的神奇女子?
人美:英德混血,金发碧眼,身材窈窕,面孔360度无死角。美到什么程度?盖博晚年回忆乱世佳人首映式,第一句话是:那天朗白好美,你真该看看别的女人望她的那种眼神。
心善:恋人鲁斯意外离世后,朗白整整七年假扮鲁斯定期写信给他生病的母亲,直到她自己遇难。在派拉蒙影业,她喜欢和大家聊天沟通,熟悉并关心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状况,身边人有困难她总是慷慨相助,替同事付医药费,帮犯错同事保住工作,资助孩子上学。她无私提携新人,说服美丽的女速记员学习表演,并亲自向大卫塞尔兹尼克推荐其参演电影。附近水灾后,她独自载满食品和衣物驱车前去帮助,回家后浑身是泥,吓坏好友。
率真:男孩性格,不矫情不造作。她说自己对待感情开诚布公,有问题就解决,解决不了会主动分手双方继续做朋友,她和第一任丈夫鲍威尔离婚后仍是好友。她初次与盖博合拍电影,虽有好感,但因双方已婚所以她丝毫未表露,正直正派(来源:Modern Screen magazine, May 1939)。盖博正式宣布与妻子分居一年后,他们才重新认识彼此。她不装淑女,常开怀大笑传递快乐,她讲话会爆粗口,直抒胸臆不加掩饰,希区柯克说从未见过哪个女士说话像朗白这样男性化。
幽默:超级开心果,她举办的派对总让宾客惊喜不断,她送出的礼物总是顽皮搞笑令人叫绝。盖博排练跳舞,她送他粉色芭蕾舞裙。朋友打来电话,她会用各种外国口音接电话说朗白不在家。盖博想乔装打扮躲避狂热粉丝,她郑重地说你那双大耳朵没戏。盖博演政治领袖帕内尔病危,她让人在片场播放歌曲“你这坏蛋,死了我才高兴”烘托气氛。
懂爱:她不是恋爱脑,却愿意奉献。她爱盖博就直接表白,送他画着爱心的汽车,送他刻着“我爱你”的金手链,盖博晚年时常戴着这个手链。她改变自己帮助爱人实现梦想,从时尚派对女王转型成陪伴丈夫打猎探险的农场主妇。她为盖博的事业出谋划策,帮他克服困难,成为他的依靠。盖博录制广播剧时,朗白在现场旁观,他不时望向她,眼里满是爱与默契。
健康活泼:她天生运动细胞发达,上学时运动会常常获奖,她擅长跳查尔斯顿舞,跑步、游泳、网球、骑马、高尔夫、滑水等样样在行,她短时间内学会了双向飞碟射击,迅速成为高手。她跟盖博和一帮男人打猎探险,常常徒步一整天,她让男人们睡木屋,自己缩在车里过夜。
热爱动物:她和盖博养了一堆动物,给动物起了名字,朗白早晨还会跟动物们问好。她和盖博吵架后会送对方一只鸽子讲和。有次盖博打猎回来竟送了她一只美洲狮幼崽。她参加大学函授课程学习农业和畜牧,与盖博一起建设自家农场,让动物们安居乐业。
头脑精明:她出道很早,商业头脑敏锐,深知好莱坞规则,以提高自己票房价值作为立身之本。她总是从制片人角度思考和行动,非常敬业,工作效率极高,从不掉链子,事业越来越旺。后来她索性不再和派拉蒙签约,而是自己单干,成为好莱坞早期的独立演员。她闲时在自家农场养鸡,还扩大生产,向周边居民售卖鸡蛋,盈利贴补家用。
富于谋略:她被哥伦比亚影业老板骚扰,便和导演想出计策,不撕破脸让对方知难而退。她擅长说服别人,能向制片人提出合理化建议陈述利弊,挽救影片免遭票房失败。她擅长谈判捍卫自身利益,与派拉蒙影业续约两次,每次谈判后加薪三倍,一跃成为好莱坞薪酬最高女星,且合同最宽松:她不用加班,可以自己挑选并修改剧本,可以选导演及配角等。这些待遇除嘉宝外其他女演员无人能及。
胆气十足:她少年时开车出游发生交通事故,挡风玻璃嵌入左脸,手术时,她没打麻药直接缝合(当时人们相信麻药不利于愈合,会毁了演员事业),令医生叹服。手术让她受挫,但她毫不气馁成功转型继续演艺事业。二战时,她挺身而出反对纳粹,巡回演讲售卖战争债券,筹集善款助力前线。
这个万里挑一的奇迹女孩让盖博念念不忘一辈子。盖博说过:我可以把生命和希望托付给小疯子,向她展示弱点,她从不让人失望。
有别于卓别林和巴顿明显的肢体滑稽,刘别谦的喜剧就在于文本台词的出彩。严肃下的戏谑,整个剧院临时剧组现场演戏逃离魔掌,台词处处出梗,戏中戏的剧情天衣无缝。解构、巧合、错位、反讽,上下误会、左右逢源、临机应变的巧妙,这剧情这台词这桥段,纵使莎翁再世也不过如此!1942年呐,战争还没打完,德国人刘别谦就敢于如此讽刺纳粹,真厉害!8.9
LUBITSCH万岁。大笑过之后想起那个总是跑龙套演配角的演员,他一直觉得自己能演好夏洛克,同伴总是嘲笑他一番,后来家园被德国人占领,两人连龙套都跑不了,在街上铲雪的时候,他又背诵起夏洛克那段经典的台词,这次同伴说,你能演好夏洛克了。经历过那些痛苦愤怒之后,我们才能真的写出读出那些诗行吧
始祖级的戏中戏,无论是环环相扣的情节还是字字珠玑的台词都已经超神;看完这种电影会让人语言贫乏,只能默默在心里大叫一声好。
刘别谦是个德国人,1942年二战还没结束就在美国拍了部讽刺纳粹德国的喜剧片。更重要的是,和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比起来,这部喜剧的笑点更加高级。刘别谦电影的魅力真是奇特。
一根筋的醋坛子丈夫以高超演技拯救了一个国家,个中桥段太幽默了
第一部刘别谦。1.在评论区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孤独:我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看懂却全程没爆笑过的人了...2.作为我接触的第三位早期喜剧大师,刘与卓基之流差异明显。对比同为有声/二战的《大独裁者》,仍可见两者在语言与肢体性幽默的倾向分别,但戏剧共通。3.本片精神续集:《无耻混蛋》。
脸盲者慎看
#重看#完美的喜剧范式,绝妙的讽刺功力,教科书级别的剧本结构,超级优雅的刘式触点,举重若轻的尺度拿捏——喜剧模式覆盖的深沉家国主题,可谓是以四两拨千斤挑起泰山于顶的负载力,当之无愧且不会过时的泽被后世名作。将剧团人员配置/空间结构/剧作文本完美契合到现实的战争状态和对立冲突,一浪接一浪的戏剧性矛盾席卷而来,节奏丝滑顺畅,跌宕之起伏让人沉醉,是谓轻盈感;莎翁名句的反复运用,在不同场景承载不同功能,文本细节的对应着实值得称赞——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彰显其有效性,且在重复的节奏中“再创”倒映般的喜剧效果。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主角自不必赘言,就连渴望出演夏洛克的小人物也被描摹得可怜又可爱——在戏剧和人生的舞台上,你们都是优秀的。
年代的关系不免有些许瑕疵,夫妻关系的梗贯穿始终,最经典的第一是老公进房门,发现陌生男人在床那段逗逼死,第二是老公发现尸体,冷静解套一段牛逼死,那个年代的片子永远不要给主角设定一个固有印象,后面你会大吃一惊的! 一个演员知名度的梗,一个假胡子的戏中戏,还有官僚体系的迂腐,玩得十分溜。不过刘别谦touch好像在这一部没什么体现。
“我真讨厌把我们国家的命运交到笨演员的手里“,最乐的部分是正乔装纳粹的演员会忽然分不清戏内外的身份,演哈姆莱特时台下总要重复跳出些喜剧状况,夸张、解构、反讽、利用巧合,想演《威尼斯商人》的龙套演员在不起眼的垃圾时间念了几次夏洛克的控诉,纯属夹带私货,是犹太导演内心最深最真的愤怒吧
刘别谦式笔触果然不同凡响。相同题材中,[大独裁者][虎口脱险]笑点直接,本片则较为含蓄,兼具优雅、机智与玩世不恭感,昆汀[无耻混蛋]在致敬之余更为疯狂戏谑。影片节奏紧凑,毫无冷场,多处戏中戏反讽与幽默极为精妙。| 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我自己万岁。(9.5/10)
简直爆笑啊!这才是好喜剧啊,笑点一百年不过时!每一秒都满分!
之前在《希特勒万岁,猪死了!》一书中读到此片的介绍,今终于一睹其风采。我在午夜4点非常享受这部69年前的电影,几乎笑到断气。精彩的剧情,战争的讽刺,让人喷饭的笑点、台词,大师刘别谦的指导,这是你一生中不可不看的电影。副作用是今后当你听到:“是生存还是毁灭”这句经典台词时,会爆笑。
喜剧电影分两种:一种是刘别谦玩过的,一种是刘别谦玩剩下的
一波多折,层层推进,细节处处迷人,严肃、紧张、诙谐并存,有我喜欢的一切喜剧元素。刘别谦的绝妙台词令我不断在深夜大声发出阵阵惨笑(希望没有太扰民= =)“她的丈夫是伟大的波兰演员XXXXX,你一定听说过吧。”“是的,我看过他的舞台剧,他对莎士比亚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纳粹现在要对波兰做的。”
“to be …… or not to be…… ”没办法不喜欢这样的影片,设定有趣,幽默无处不在,各种冷嘲热讽,但或许是我笑点太高的缘故,始终没有感受到其他人那种或忍俊不禁或捧腹大笑。★★★★
刘别谦毫无疑问有天才,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让人捧腹和反思的尺度和转换上都把握地相当好。但是也不得不说,这种喜剧化的手法显得过于乐观了,一副隔岸观火的逍遥态度。
反转再反转,好玩。Jack Benny老了长残了,不过眼神还是很逗趣。Robert Stack演这部的时候才23岁,英俊死了,要命啊(¯﹃¯)
What he did to Shakespear, we are now doing to Poland.
To Be or Not to Be,土鳖拗孬土鳖,刘别谦导演作品,1942年的黑白片,教科书般的杰作,告诉你一个剧团怎么以自己方式愚弄第三帝国,正义怎么欺负邪恶。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在这电影上耗费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因为充满了魔术般的逆转和杂耍般的狂欢。——鹦鹉史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