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真相——评《Arlington Road》
首发于《网上读书园地》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485284.html 一个1999年的老片,今晚翻出来,没想竟看得如此压抑而震撼。蒂姆•罗宾斯主演的《Arlington Road》,直译《阿灵顿公路》,又译《无懈可击》。一个看似平凡的“家有恶邻”的故事,看后却如此令人震撼。华盛顿大学的历史教授 Faraday 在与邻居 Oliver 相处过程中,逐渐对邻居产生了怀疑,并揭开了 Oliver 恐怖分子的阴谋,但最后却中了 Oliver 的计,追击 Oliver 所派的装有炸弹及 Faraday 之子的“自由快递”货车直入 FBI 总部地下车场,才发现自己的汽车已被 Oliver 装上炸弹,并最终被认定为这起伤亡惨重的爆炸案唯一的作案人员。
对 Faraday 教授而言,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悲剧;而对 Oliver 而言,这又是一个完美而“无懈可击”的恐怖袭击和借刀杀人策划。令我窒息的不是这个悲剧,而是这个悲剧中挥之不去的“虚假的真相”。与影片中十几年前的税务大楼爆炸案一样,无辜的 Faraday 被警方认定为恐怖爆炸案“也是出于一个人所为”。这是警方向世人公布的“真相”,并且这个“真相”在逻辑上毫无破绽:痛失妻子的历史学教授、长期的恐怖主义研究经历、合乎推理的假想敌FBI探员、同事学生提供的有力旁证,分明告诉我们这就是确凿无误的事实,这就是毫无疑问的真相。然而真相在哪里?
正如 Faraday 教授在上课时所说的:我们感到安全,是因为知道他的名字。亦正如他问学生时所讲的,你觉得安全吗?当我们对一个邻居、朋友自认为熟悉不过的时候,我们以为掌握了他们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感到安全。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对他人和未来的无知及不可预期性。但表面的有知其实等同于无知,虚假的真相带给我们的仅仅是一个虚假的安全感。人们甚至不知道,影片结束时,“好邻居” Oliver 又将走向何处,作何策划,又有多少人将丧身其炸弹之下。当我在影片中看到 Oliver 夫妇意味深长地转身之际,分明感到后脊梁一股寒意正在升起。
对“虚假的真相”之思考是致命的,它甚至让我们走向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死胡同。我们每天也同样在电视上收看到类似的报道,新闻主播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述各种案件的真相,事发的经过,作案的动机,破案的过程,严丝密封,无懈可击。但真相往往可能因某一环节的缺失——如 Faraday 的死无对证——最后被抛弃于历史之外,取而代之的,便是那个“虚假的真相”,一如片中 Fenimore 对 Oliver 的取代。更为致命的是,有了这个逻辑,不管是哪个“真相”,你都可能不再相信。
你相信吗?这就是真相。
《无懈可击》。8分。
马克·佩灵顿导演,杰夫·布里吉斯、蒂姆·罗宾斯主演作品。
太可怕了。最后20分钟,把这部片子推向神坛。
杰夫饰演的历史学教授迈克尔因为在FBI工作的妻子执行任务牺牲而始终无法释怀,他不认为妻子的去世是工作的必然,也不认为是当时的必然。
这种情绪在邻居家小孩意外受伤时激发了他的思索,他开始对邻居产生怀疑。
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发现了邻居有嫌疑的蛛丝马迹,但他的女友拒绝承认这一事实。直到蒂姆·罗宾斯饰演的邻居奥利弗找上门来,一切为时已晚。
不能说剧情没有漏洞,比如迈克尔在小孩被奥利弗接走后,竟然没有选择马上报警。
但这些都不影响这部影片的刺激和紧张,它在最后20分钟的处理,极易引起观众的不适,但那可能正是人性黑暗的所在。
蒂姆·罗宾斯在饰演《肖申克的救赎》后,你会发现,他只要站在那儿不动安静不语时,你就要注意,他可能正在思考一场更大的策划。
99年就拍出了这样的电影,可见美国本土恐怖主义问题相当严重,不过没想到2年之后出了911那事儿,CIA的注意力全引中东去了。。。而那之后好莱坞电影里的恐怖分子都成了阿拉伯面孔,当然几年之后也有了白脸作为反转。。。题外话
都说前50分钟太慢,但我觉得精华就在那50分钟里,最点题的莫过于教授在课上对于税务局爆炸案的“凶手”的观点,在教授看来他不过是个替罪羔羊,“我们不需要别人,只迫切需要一个名字,因为那能让我们恢复安全感……他已经不在了,他犯案的动机也消失了”可惜教授道理讲得超级发人深省,最后自己反而成了那个“让人恢复安全感”的名字。。。
恐怖事件后大众想要的是什么?真相?缘由?nononono,真相太过赤裸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而缘由更是盘根错节,交织着血淋淋的黑历史,理清了缘由之后要是发现谁身上不背着几笔债,这该如何交代?
所以只要给出几个名字就行,并且是几个已经“当场击毙”或现场逮捕送上法庭的人的名字,只要有这几个名字,交待就有了,新闻就能报了,卷宗就能大手一挥结案密封送机密库积灰了。
这部电影如果早个几年看,估计只会对结尾的反转啧啧称奇顺便可怜一下教授最后肿么就没成英雄,可在2014,实在心有戚戚焉。
P.S. 结尾一直担心教授的儿子会不会被兰一家收养,然后借父母的悲剧发展成“组织”一员的,还有最后没有,是我《犯罪心理》看多了。。。
《无懈可击》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一段看似抽丝剥茧的推理,实则一场精心布局的陷阱,有时所谓的聪明与愚蠢只是大家掌握的信息量相差悬殊所呈现出的结果!影片毫不遮掩的在第一秒钟就给你一个巨大的悬念,导演也很出色的将这个悬念保持到了故事的最后一秒,出色的氛围营造加上双男主出色的表演,虽然还是存在逻辑硬伤,但还称得上是一部出色的悬疑片。6.5分!ps:请一定看到故事的最后,才能解释那个细思极恐的悬疑点!171!
当我们看到结局,被主人公的被设计深深地震撼到时,往往就忘掉了去思考别的许多东西,忘记了故事的发展是逐步发展演变的,结果玄妙也不能忽略过程的慎密。而本片恰恰在这些方面有较大的缺憾。
为什么手伤成血肉模糊的孩子后来仿佛完全没影响似的?他与主人公的相遇也是设计?
有什么必要把名字改成他好友的,而且据电影交代这个人似乎还是他杀的?
电影既然交代得很清楚,改名并非继承背景,但为何校友会对寄信给他?是为了给一个被教授调查的幌子?
老教授的小女友有除了因为欣赏他的才华而跟他在一起的其它原因吗?但为何在小女友面前没有一点说服力?看着老教授地跟小女友唠唠叨叨、气急败坏的诉说,我感觉他怎么这么小市民呢。
华盛顿只有FBI,没有COP?这是教授在儿子被别人冒名带走,甚至知道要炸FBI也从不报警求助的原因?
教授偷偷租车的事也是被算计的吗,不然为何决定在租车当天启动了炸FBI的方案?
教授在电话亭,在镜子中看到了一辆WAGON车开过,为何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而跟踪而去?他怎么知道这公司就是他女友跟踪的公司?
关于本片情节演进的不合理我还能想出很多来,一部好电影是百看不厌的,而一部类似好电影则经不起重看与推敲。如果喜欢意外结局而给本片给了4星以上的评价,我想《小岛惊魂》、《第六感》、《万能钥匙》等影片比本片更能承受得住这份褒扬。
非常有力度的电影,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结果。残酷的现实往往这样,被人卖了还在协助点钱,关于真相,我们知道的往往是个屁!
安迪·杜弗伦从肖申克监狱逃走后跑到墨西哥的小海湾隐姓埋名,突然有一天觉得救赎不够到位于又回到美利坚合众国以奥利弗·朗的化名展开复仇。布下惊天诡计、策划惊人爆炸案,并成功陷害邻居督爷炸了一幢FBI政府大楼,死伤无数顺利逃脱。这剧情简直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续集啊。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真相,仅仅一个理由就够了,真相过于辽阔,常常超出心灵承受的范畴,而一个入情入理的理由则让我们感觉到安全,舒适,温暖,挤得下一颗颗核桃大小的脑壳。 ----摘自关于本片的某条影评,我觉得这句话才是道破了真相。
由95年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改编而来。反派最终得手的反传统结局,有提醒民众关注恐怖袭击真相的社会意义。其实它布局看上去比较粗疏,布里吉斯作为研究恐怖主义的历史教授,他作为FBI亡故的前妻,在20分钟时点出邻居罗宾斯精于建筑的可疑身份之后,本片恐怖爆炸案的底牌就已经亮出来了,双男主斗智的过程看上去大致平衡,但既然罗宾斯一伙能轻松干掉布里吉斯女友,却为何不杀了布里吉斯?谜底最后才揭晓是把布里吉斯作为运炸弹进FBI总部的棋子,反派达成目标的过程未免充满巧合,但本片最大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布里吉斯演的太差了。你在布里吉斯身上看不到学者的严谨冷静、也没有勘破真相的绝望悲怆,这个角色从头到尾忙忙叨叨、到处吼叫、语无伦次,虽然正因角色的愚蠢才会上套,但观众看着实在煎熬。除了一场双男主对话也没更深探讨恐怖主义
前半部分非常沉闷无趣,如果没坚持下去就很难抵达后面的精彩,所以完全可以快进,集中注意力看看最后一小时就够了…结尾的意外设置还是挺牛逼的,计中计,无懈可击。前面2星、后面4星,综合3星。
刺激1999 之 少管闲事
前面希式悬疑,结局反转有力。叙事有些松散,情节不够紧凑。
“……一个人,即使他是专业的阴谋策划者,怎么能预判到一场车祸的结果?他们怎能预先知道一个男人将要在特定时间去打特定的付费电话,以至于他能看到需要他看到的那俩特定的卡车?将整个风险建立在指望警察市区不会拦停一辆疯狂超速的汽车?在这里,电影完全崩溃了!是,没错!的确存在着讽刺性回馈,影片也的确具有促你思考的隐含洞悉力。但问题是,就不能寻找一种方式去将这些洞悉力尽量与刻画表演出色的角色整合到一部不会让观众纠结怀疑的电影中吗?”
7.9分,《电锯惊魂2》《电锯惊魂4》《电锯惊魂5》的主要诡计来自这部电影,利用敌人的怀疑设下陷阱。看了上述三部其实并不明白编剧为什么要这么设定,总感觉为反转而反转,但这部电影则给我一种讽刺个人英雄主义的感觉。前期辅垫没必要那么长。
我感情用事地给5星,因为男主人公是GW的历史系教授 (虽然我都不确定我们学校有没有这个专业),而他的女朋友是GW的研究生,同时是男主的助教。
tim长得好阴谋。。。那小眼神。。。傻大叔就这么被牺牲了。。。总感觉那个第一个牺牲者的父亲有能力翻案的
除掉一个象征性的罪犯,你是否会舒服些?我们总以为找到关键人物便可以解决问题,认为只要把这个“异类”剔除出我们的社会就成功了。但事实却是,这个“异类”并非独立于我们的社会而存在,而是包容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换句话说是我们的社会的产品之一,不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麻烦,这条生产线也就不会被关停......
还以为什么惊天结局呢,还是猜到了,完全利用了主角看了评论,感慨,什么是真相,我们知道吗?
入戏太慢啊
JeffBridges演什么都如此卖力咩~TimRobbins是不是莫有演过正常角色哈哈
看到一半就大概猜到结局了,对比《万能钥匙》还是差了一截|||蒂姆-罗宾斯老了好多啊
精妙的结尾拯救了整部电影。
A terrific plot and a terrific cast. 8 out of 10
拍得让人晕头转向的……就这么被扯进去了……莫名其妙的就当了个替死鬼。
惊骇结局,情节有点儿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