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最好看的电影,印象深刻。与其说是黑帮杀手电影,不如说是充满文艺、爱情、温情的悲剧。几个画面令我印象深刻:
1.开场龙杀人干净利落,白色内搭没有沾染一丝血迹;
2.龙去大叔大妈家做饭给他们吃,大家吃的满足;
3.龙做牛肉面在寺庙门口出摊,并端上第一碗面,撒上牛肉、葱花;
4.和美丽的女主角一起寺庙玩,女主回头看龙;
5.女主穿着裙子,白t的背影;
6、龙的白衬衣、白t、工装裤、拖鞋造型;
7、和女主互道晚安;
8、女主被逼自杀;
9、在台湾偶遇,抱起小男孩痛哭;
10.漏掉一个,台湾黑老大在酒店包小笼包。
什么是好电影,是喜欢的元素在里面都能找到,和自己审美也基本一致。比如城市感十足、传统寺庙、原生态日本乡村的场景,考究的穿衣风格,美食,文艺,剧情,向往的爱情,温情等。
唯一接受不了的女主自杀,可惜我不是导演,也许悲剧才是永恒的,有了儿子之后更能体会为什么妈妈看见儿子快乐会激动的流泪,因为我看到毛豆玩的开心我也会,好电影总是跟自己生活那么贴切。
为什么这么喜欢男主角和女主角,因为男主角就是我想变成的样子,寡言、善良,希望有一段美好和善始善终的爱情,和一个美好的家庭。
这部片子就是萨布导演写给震得一封温情脉脉的表达爱意的散文诗。如果把它看成剧情片或者动作片或者黑帮片你就错了。
话说萨布导演年纪大一点了,这次把心底对这世上物质和人性的善意和柔软,掺上岁月沉淀的各种生活细节,咕嘟咕嘟地慢慢炖出一锅酽酽的汤。清清淡淡又浓郁的本味,既不麻也不辣。我本人喜欢这种细细铺陈各种细节(包括各种杂物和生活物品摆放的细节,每个演员动作的细节,场景转换的细节,日常生活中那种不经意的小感动的细节,光影色彩的细节,以及周边环境各种不同时段的声音细节,等等等等)絮絮密密述说的日式风格。色彩清淡,构图均衡,情节松散,叙事风格竟然有些寡淡,以至于你其实可以虚化掉大部分的具体情节之间的逻辑。这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剧情片。它是一首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结构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的散文诗。张震在片子里无论是动作戏还是日常戏,动作都简洁干净,没有多余。他的情绪是极度内敛的,但各种情绪表达却非常密集,每一种情绪都带着温暖的底色(杀人的时候除外)。他总在不经意的眼波流转中露出各种心思和感情。甚至有时候你明明没有看见他脸上的表情有变化,也没有看到他的眼神有变化,他就那么静静地站着,看着,一动不动,但你就是能感觉到整个场景的气氛就那么慢慢变暖了。真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女主在片中感情的呈现方式要外放一些,演技也不错,展现出的对预想中即将到来的再一次悲剧的无法承担的绝望乃至最后的自杀都让人信服。各位日本配角的戏出乎意料的热闹和夸张有趣,喧哗闹腾的群戏表演恰恰反衬出男主的内敛细致演技,倒像是特特把一尊晶莹剔透的骨瓷瓷器放置在一幅色彩绚烂的东北风格大花棉布上,更能衬出骨瓷的质地细腻和线条婉约。
喜欢的一个场景是张震摆着面条摊子卖台湾牛肉面。临近黄昏了,他一边煮面撒浇头,一边向路口不时瞄两眼,不自觉流露出来内心希望女主再来接他回家的微妙心情。张震此处的情绪表达如行云流水,演技潇洒飘逸。我喜欢的另一个场景,是女主和儿子紧挨着关闭的拉门,趴在地上侧着耳朵偷偷听隔壁男主沉睡后发出的鼾声,两个人一边听一边对着脸吃吃地轻笑。这场景,爱过的人都不陌生罢。打动我的,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平常日子的细节。
至于杀手戏就更不用讲了:干净利落清爽,无一时一刻不帅炸天的。
两个小时,张震话语寥寥,越看到后部分就越能尝到牯岭街的味道。欣喜。
五星。有美食,有正太,有演技,有剧情。
线路一:摆摊卖拉面。龙先生从高雄逃到了日本某镇,以做美食而闻名。起初他只是在屋前煲汤,莫名其妙就来了个老爷爷,喝了一口后老爷爷认为好喝,因此介绍给镇上的一堆老友。接着龙先生被邀请和大家一起聚餐。屋内大家伙非常的热情,对待龙先生特别的真诚友好。他们提出让龙先生摆摊做台湾拉面,连摊位都做好给他。面对大家的热情,龙先生虽然沉默,但是内心是接受的。他们接下来的几天就到寺庙前摆摊,获得了路人的好评。小男孩做帮手,勤劳认真。路人对龙先生做出的好吃的拉面也表现出十分的喜悦感。每天收摊后,龙先生和小男孩都到一起把摊位车推回家,路途漫长,但二人齐心协力,龙先生在前头拉,小男孩在后面推好暖。这段线路的剧情我感受到了人们的真诚热情,感觉很温暖。
线路二:小男孩的历经磨难的伟大的女人。她在黑帮老大的店里做鸡,和一个手下有一段甜甜的恋爱后生下了小男孩。那个手下当着她的面被黑帮老大敲死了,“你竟然搞我的鸡”黑帮老大如是说。女人的生活开始了转折,,她失去了挚爱,她要自己扶养小男孩。女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在房子里继续开展她的工作。画面是第一个男人,到了房间后,看到小男孩,先是犹豫了一下,再看看一身水手服的学生妹装扮的女人,就不管这么多了开始了性行为。到了第三个男人,他很坏,他给女人用针注射了毒品。从此女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此依赖上了毒品。龙先生的到来,虽然拯救了一下她,但最后却没能完全拯救她。龙先生用毛毯把她捆住,防止她的毒瘾上头。女人、小男孩和龙先生一起创造了很温暖的回忆。他们去泡温泉,一起做了陶瓷,母子俩在龙先生睡觉时听他打呼噜而笑开怀,在推拉面车去寺庙的路途上女人和小男孩坐在车后面给龙先生增重。女人的命运却多舛。给他注射毒品的那个黑帮男人,在他们三个有说有笑十分温暖的推车途中,一直注视着女人,女人逃跑回了家,黑帮男人跟到了家里,威胁她说逃不出他的,最后威胁她说会给她的儿子留下小命,说完就对女人实施了性行为,女人听到儿子这两个字后立马堕入了痛苦的深渊。最后当龙先生和小男孩回到家中,小男孩推开门一口甜甜的“我回来啦”和眼前上吊的女人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位女人实在太伟大了,实在太可怜了。
画面:结尾,龙先生用水果刀把几车的混混都给杀,看得很爽,也挺痛的。牯岭街的少年当时用的是水果刀把女孩杀死,用了一刀,是关于爱情。这次用水果刀杀死的是黑帮,捅得很痛快,一个黑帮给几刀,干脆利落。牯岭街的少年长大了。
画面:在高雄街头,龙先生和当时在日本的乡亲们相遇。他们在街上拦住车辆,小男孩和龙先生互相走过去,抱在一起,感人。最后龙先生扶养小男孩,小男孩去学校出门前把三人的合照摆正。
龙先生换上乡亲给的衣物后的打扮:白色长袖,卡其色工装裤,人字拖,完全就是当年牯岭街少年的风格!😆太棒了。这部剧和牯岭街的呼应之处有:工装打扮、刀。
更喜欢中间的部分,相反倒觉得头尾就过得去,尤其最后一段打斗,太主角光环了。中间的部分,更让人咀嚼,你会思考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为何能被语言都不通的人那么快就接受,在日本,为何你上去和教练说一句我想打棒球,你就可以挥舞球杆,在台湾,为何你拦住那么多车,也没有汽车的鸣笛声,也许,也许这只是电影。享受在其中!
一句话简介: 不会做饭的杀手不是好爸爸🙈。 这是一个任务失败的杀手,一对孤苦无依的母子和一碗牛肉面的故事,也是暴力与温情,沉沦与救赎的故事。 世上本无家,渴望与渴望相遇,便有了家。一开始龙先生只是将计就计,想攒够钱买船票,后来确是不愿离开这个淳朴的乡村。君君的孤苦与善良,街坊的热心与人情味,给了龙先生活在阳光下的勇气,让他感受到世上久违的温暖,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 龙先生把莉莉从堕落的深渊中拉上来,熟悉的乡音和食物的味道让饱经风霜的莉莉无比心安。她看到了君君对龙先生的喜欢和依赖,君君的成长需要父亲,而她也需要一个家来重获新生。于是两个被世俗抛弃的人互相取暖,这种默契不问过去,无关风月,却足够相依为命。 落日余晖留下了三人欢声笑语的脉脉温情。如果时间定格在这一刻该多么美好。可该来的总是要来,粉饰的太平总会被现实摧毁。最常经过的那个街口,成了莉莉再也迈不过的天人两隔。 ... “再给我迟到试试看啊” “我出门了” “小心点啊” 影片结束的一幕,温情十足。虽然张震台词很少,但沉默寡言的龙先生就是有一种魅力,让人想透过他冷峻的外表,探寻他的内心。杀手龙先生活在暗夜里,白色衬衣外总是一身玄色外套,仿佛要把自己裹进夜色。只有面摊主龙先生才会穿白色的上衣。所以推测一下,龙先生应该是收养了君君,金盆洗手,大隐隐于市了🌹
頭尾過癮,中間一大段卻充滿硬傷及拖沓。
前半部分好闷,后面慢慢有感觉,画面不错,慢慢品味的一部电影。
全场笑得我整个人都尴尬了,平淡冗长,从故事到表演都很莫名其妙。导演说电影是围绕着张震建立的,还说要打破张震的一般印象,导演我懂你的爱,但最后拍成这样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这个杀手会做饭……张震帅到没话说(I mean literally)
这个杀手 不太冷 剧情太bug 一天枪伤痊愈 一天毒瘾戒掉 一天学会打棒球 女主一两幕有点不在戏内 整体感觉挺好的 而且除了片头片尾加起来五分钟的打戏 太浪费张震了 全程就看他下面、装酷、凹造型 不过真的对他的发际线表示担忧
#HKIFF# 忘掉『杀手电影』的预设,就能看见一部关于身份和孤独的电影。关于如何在异国重建生活及与他人的联系,及与旧我的冲突。
千金难买一声响。《一代宗师》里张震没出的刀,《龙先生》里挥了个干净。
渐入佳境,主人公好像掉进了一个二次元世界,不过依旧能有引起最本能的情绪反应。
我很喜欢这部诶!虽然剧情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这种冷血杀手与温暖小孩互相治愈的故事我真的特别吃!张震帅!
强忍65分钟退场……
《饮食男女》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大叔》,隐隐约约中有一味《菊次郎的夏天》的感觉。张震演戏已经甩开了台词的桎梏。
画面好舒服,配乐很喜欢,主角配角都很棒,这个杀手会做饭!
sabu的坏品味日长也大
剧本写的挺聪明的 张震真是太帅了 情节很会讨巧 张震真是太帅了 经不起推敲的细节就让它过去吧 张震真是太帅了 和男神在同一个屋顶下看电影 张震真是太帅了 我竟然还能认真看电影 张震真是太帅了 说明这是一部好电影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还不是因为你一直在耍酷不说话
#20171027东京电影节#配乐有点铺的太满,但还是效果不错的,也许是六本木toho的音响加持。摄影大半是对称黄金分割的中规中矩,也有点实验性的东西在。剧情就是台湾美食征服日本。张震一把小刀连斩17人团灭够爽。有些地方好有趣,有些地方特别悲伤,调动情绪功力够。“你怎么跑来了啦”好温柔。张震好帅
萨布和金基德对张震的使用殊途同归。
中日合拍片,讲述张震饰演的杀手龙先生任务失败后逃离黑帮开始新生活却被黑道再度追杀的故事。本片助力张震第四次角逐柏林金熊影帝,前三次分别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年;《麻将》1996年;《爱你爱我》2001年。
随随便便一句日语没讲,台词加一块不超过二十句。(话少是《呼吸》中练的吧)随随便便就杀了儿子他爹,捡了个儿子,儿子他妈不死的话连老婆都有了。(狠劲儿是《赤道》练的吧)随随便便做了个饭,就圈了一票肝脑涂地的异国脑残粉。(厨艺是《春光乍泄》练的)随随便便一把刀,开场就手刃六个,片尾干掉十七个。(刀功是《一代宗师》,《绣春刀》练的吧)“随随便便”演了个bug这么多的戏,但还是帅出了天际。(从小《牯岭街》就是了吧。)等了一年多,看到震哥就很开心,其他都无所谓了吧。
这就是柏林主竞赛的水平,这个电影节可以不用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