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旨非常明确,讨论的是女权,采用的手法非常激进直接,将很多我们心中所想但是没办法直说的部分都表述了出来。相当一部分男性观众回看了表示很不舒服,但是这真的就是现实。
安昙春子是我的主人公,本片近乎记述了她的前半生。我用顺序的方式展开:
一、幼年时期,春子和她的小伙伴得知了女孩子长大要离开娘家,和夫家的人葬在一起。几个女孩子哭得很伤心。——映射的是,男女差异的事实从小就灌输给了孩子,让女生知道,你是个女生,或许和男生一样,从一个地方来,但不是能够到同一个地方去。
二、成年时期。在这个较为封闭的小镇,同龄人几乎从小就认识,熟人世界的便利春子暂时没有体会到,但是弊端却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几乎没有隐私,你家的爷爷,我家的奶奶,你离婚,我结婚,啊,还有谁谁谁出轨了。什么,不想知道,那也没办法。
春子使劲想要缩在她的壳里,可以从她的衣着打扮以及行事风格上看出。她很少打扮,穿着睡衣就可以出门,能不外出就不外出——“明天去吧。”她这样回答,当妈妈让她去买卷纸的时候。
在从超市里遇到了本影片最重要的男性角色,我们简称他为颓男,顾名思义,又颓废又没用。导演塑造这个角色我认为是经过很大考量的。因为这么个颓男,官方吐槽都说“居然对他都能下得去手”,我们的春子居然爱得“不能自拔”!
春子和颓男从小相识,又是邻居,颓男小时候并不頽,所以即使春子在少女时期暗恋过颓男也是十分正常的。
春子和颓男在一起之后,颓男对春子采取了非常冷淡的态度。春子来找他的时候,他有点不耐烦说“你来干什么!”,还有后面的出轨。颓男对待春子就好像是王子对待女奴,这是想要说什么?
或许残酷,但是是这样的,在颓男以及影片中男人的世界里。即使颓男没有正式工作,没有颜值,没有家世,责任感都没有,道德就更别提了,这么的一个人,也配春子——“你肯定不用担心结婚的!”经济适用高颜值女死心塌地。
日本文学中特别爱呈现奉献型女性,为了爱人不顾一切,觉得这样的女人真好。我只想说这个吃相也太难看了,一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之所以塑造这种女性形象,无非是男人希望自己可以什么都不付出就能够得到一切,你怎么不上天呢?这种女人的所有属性都是为了男人的需要刻画出来的,所以说,女性就是男性的工具吗?为了自己,注意,这里是自己,只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垫脚石吗?
回到电影,春子这样的女性居然能要舔着脸追求颓男,且我认为春子实际上并不喜欢颓男,她不过是在流言蜚语中给自己的年龄一个安放。用人话说就是,年纪大了找个老实人嫁了。
但是没想到老实人,不,颓男都烂成这样了都劈腿。而颓男这种男人实际上心里人认为,我姑且只是和你苟且,但我内心有诗和远方,你配不上我,和你在一起只是打发时间。
而且,就算是诗和远方,颓男也希望不需要负责任,可以上床就行。
本片有个可怕的事实,颓男和春子从小青梅竹马,互相都非常了解。但是就算是这样的人,也不真正把春子当做一个与自己平等地位的人。就算只是朋友,颓男也不应该如此没有礼貌就劈腿,十几年的朋友,真的就这么对待吗?
还真的这么对待,谁让你是女人。女人就是低人一等。——颓男的内心,也是另外一个故事的两个男人的内心。
从小认识的人,读一样的书,养同一只猫,住同一条街,在他眼里,春子只能是半个人。
正如同公司里同事对春子说,“你看那谁,还能算个女人吗”——别说是人了,我看在他们内心吗,37的女同事几乎不能算人。
因为根本不尊重,所以轻视你,糟践你。一起长大又怎样,全世界同一时刻出生的从昆虫到鱼类以及各种哺乳动物,猪不还是要被吃掉?
或许有人觉得我的脑洞太大。但是看另外一个平行的故事,女二是个刚成年的女孩子,男二男三分别是她的高中同学。女二因为寂寞空虚冷和男二在一起,且从前面的情节看来,女二和男二在高中时期关系就不错,至少是朋友。男三的定位是走在路上两个人都认不出来的那种。
然后的故事走向是,女二在音像店认出了男三是高中同学。于是,反而是男二把男三更当做一回事,分享秘密,一起违章涂鸦。甚者提出分享女二。
关系:女二和男二从高中时期开始就熟悉,且现在是男女朋友。
男二和男三高中时期应该不熟(男二无法认出男三)
——然后即使这样,男二将男三视同平等的同类,女二只是玩物。
故事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我想说的是,女孩子从小就感觉自己似乎过得很幸福,少挨打,少挨骂,做错了男孩子顶包。长大之后更觉得自己是小公主,一些软文不断灌鸡汤给女生,说你需要什么,你拥有什么,你值得什么。——你感觉全世界对你充满了善意。
但是这些都是糖衣炮弹,因为社会需要女生成为一个没办法独立,依赖性强,懦弱,又美丽的附属物。——如果不信的话,把上面这些词语反过来,你会发现那些几乎都是在婚恋网上被拉黑的词。
你以为你从小被保护的像个小公主,你就真的是公主。你以为那些从小被摔摔打打的男孩子,真的就是任你挑选?——如果世界上的男人都像这部电影所描绘的那样,那么只能残酷地告诉你,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商店里的商品,掏钱就能买到,过季了就需要换新的,实在不需要了就捐掉,成为社会垃圾了——就扔掉。
影片里的社长说“像她(37岁女)那样不生孩子的女人,就是应该交双份税。”——因为本来就没有做人的资格,你的资格是子宫给的。不贡献子宫,就连自己以及不存在的小孩一起,奉上来到这个世界的门票吧。
整部片子都在竭力告诉我们,男生女生从一个地方来,一个走得VIP,一个是翻墙进来的。逃票的那位,一生都惶惶不安。
安昙春子的幸运是,她从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幸,而不是真的以为自己是公主,她20几年来过得没有存在感,或者说她不敢有存在感。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如小时候预言一样从此失去控制。但是最后没有,因为她不曾感受到幸福,所以没有被环境同化。她或许悲哀,但是清醒。而只有清醒,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假设安昙春子从小就认为自己的女孩子身份得天独厚呢?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她将重复母亲的一生。
你们觉得春子的母亲幸福吗?我不知道,我只看到,在餐桌上,母亲痛苦而无奈地捶在桌子上的那声巨响,或许就是她的幸福。
最后,祝福春子。也希望所有的女孩子能够意识到,你所追求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为了取悦别人,你找借口说我只是爱自己。不是的,你是怕自己都不爱自己了,又怎么能够让别人爱你。最终你想要的,就是别人爱你。
但是,为什么爱是你苦苦求来的,你有多不值得?还是说,在一些人眼里,只有你拼命表现,你身为女孩才有资格和他们站在一起?
虽然两条时间线交错叙述听起来感觉好像很牛逼的样子,但是看起来好碎好凌乱啊_(:зゝ∠)_两条时间线里好像时间也不是顺叙的样子,最后两条主线妹子殊途同归的好平淡啊。。。感觉如果优酱这条线再完整一点作为主线就好了,现在感觉两条线都不是很出彩,太平淡了喂。。。
而且中间时不时的还会有这位叫今井的大姐插在这里面,感觉更混乱了。。。一度以为今井和暴力女高中生头头是一个人物,都是贯穿始终却又感觉没头没尾的。。。反正整个都已经这么乱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是吧_(:зゝ∠)_
看介绍说优酱都已经三十了哇!感觉优酱一辈子演少女都没问题呢_(:зゝ∠)_
《Japanese Girls Never Die》英文译名能更好表达电影主题,高压男权下的日本社会,女孩精神不会灭亡。如春子,她努力地去迎合得到的却是背叛;如春子的朋友,放弃陪酒女的工作去结婚不过是泯灭自我的开始;如春子的同事,拿着微薄的收入还要忍受男同事的侮辱;如爱菜,陪玩陪睡的背后终究是自奔前程男人们的玩物,但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拯救了自己,有些经历了阵痛,有些则从容不迫。片尾,女高中生暴力团被警察指枪围捕,但凭借空气弹女高中生就突围逃脱,也是电影所要表达精神的终极体现。自我,自由,无束缚,敢作敢为,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女性都该有的精神力量,借喻最鲜活的女高中生,但其实与年龄无关。
这正好与《红楼梦》里贾宝玉的观点不谋而合。贾宝玉的经典语录:“女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出来;再老了,更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最后一句点出了女孩和人妇最本质的区别——不是年龄,而是沾染了男人的气味。纵使变成鱼眼珠子非女儿本愿,但也不是珠子了。
前四卡司中,除太贺都是我的墙头,看得很过瘾,希妹的扮相很可爱。
作为二十代末尾的我,看这个电影感触更深一点,也许感触的方向是错的,但我觉得是对的就好。世界也好,人也好,电影也好,有无尽的可能性才是最美的。亲属琐碎而无用的关心不过是可能性的一种我倒是不太在意,但却加重了家属对社会迂腐秩序的默许和敬畏,倒是让人担心。
这是一部非常需要耐心才能看完的电影,加上敏感话题,评分不高也是意料之中。总体而言,我认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女性话题作品,不一定非常优秀,但是敢于直面女性社会生存问题这一点也值得为之鼓掌。而且,原以为导演应该是个女性,查了一下才发现是位85后男导演,更感觉难得,毕竟今时今日在平权话题或女权话题下,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对立和撕裂。
电影前期剧情细碎杂乱让人云里雾里,就像春子的生活一样无聊寡淡,中后段里各个年龄层女性的生活在各种男性作派的强烈对比下,大概率会让女性观众越看越焦虑,也越看越共情,结尾大概是想表达对girl helps girl的赞扬和鼓励吧。
尽管观影过程较为艰涩,但结束后很多剧情环节回想起来反而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比如时不时出现的少女团体暴打渣男嘴欠男的情节,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而规劝男性不要独自走夜路的广播跟现实生活中那些对女性的说教如出一辙,实在是讽刺;再有公司那个“灰姑娘”小女孩说的那句“像灰姑娘的姐姐这种没有被王子选上的人会被啄瞎眼睛”也是让人细思极恐,原来囚笼早已在无知时就已经在编织了。
最后忍不住补一句,最后的优酱真的好美啊!
作者:方汉君
1
大雨猛烈倾泻,连续一周都这样,即便大白天,也必须点灯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知自己的存在,更不要说让别人感知自己,如同天空的乌云,必须要用一场豪雨的洗刷,感知自身的存在和价值。
松居大悟在日本新锐导演的列阵中,并无特别响亮的电影,居中而已,其《自私情怯》(2013)有着日本式的自虐印记。他的这部《安昙春子下落不明》(2016),却让我们不敢小视。苍井优饰演的安昙春子,前后形象有一个明显的反转。
在我看来,片中春子所谓的下落不明,只是一种彼此感知的疏忽,以及自我感知的缺失。每一个人都需要从对方当中感知某种存在感。下落不明,看似对于现实的讽刺,实际上存在于你我之间。
苍井优的拿手好戏,就是精妙演绎这种软不拉叽又能后发制人的角色,《跨越栅栏》(2016见我影评),也是如此。在《安昙春子下落不明》中,28岁的她上班兢兢业业,拿着最低的工资,一人却要干着两个人的活,累得跟狗一样,还要天天受到社长和董事这俩色男的戏弄,按她同事吉泽所说的,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性骚扰。他们的工作好像除了说“黄话”,就没别的。
下了班的春子,穿着懒散的睡衣,在憋闷的家里,唯一让她专注的就是仰头看电视,强迫症的奶奶,手永远不会闲下来,妈妈总是跟春子说洗手间的厕纸又完了,赶紧记得买。这个家让她提不起劲,只有出来去商场晃荡。拿着卷纸买单时,她认出了高中男同学曾我。曾我,完全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再怎样不济,还得一起喝茶聊天,然后,春子开着车送他回家,居然这小子就住在他对面。曾我,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屋子永远是晦暗的,如同他永远霜打似的脸。之前,春子只有一个在夜总会做三陪的高中女同学今井。现在好歹有了曾我,一个不知娘老子在哪的男生,总好过没有。
2
今井有一个夜总会的女同事爱菜,一个异常辣乎的女孩,白天在珠宝店上班,晚上就在夜总会蹦哒。她还考了美甲师,总是说想开一家美甲店。她有一个男友幸雄,这小子有一个高中同学阿学。阿学一直忘不了高中女同学春子,于是纠合幸雄到处喷涂,到处落下安昙春子的画像。他们发誓要找到春子。
问题是,幸雄受不了神经质的女友爱菜,一个是性事方面,她要求太多,不能让他喘口气,二是她一蹦一跳,简直就是顽猴和青蛙的复合体,让他虚脱之下总想逃之夭夭,这下好了,可以做个顺水人情,推给帅气的阿学。如此,这三个活宝一起在夜深人静中喷涂,便成了他们的赏心乐事。满眼都是“安昙春子下落不明”的画像,但活的春子却视而不见。
同样,在人不知鬼不觉的黑夜,还有一帮“少女暴力团”,她们从去年9月以来,在夜色中见到大摇大摆的男人就是一顿拳打脚踢,那个嘻嘻哈哈之下的猛烈,个个绝对可以称得上水泊梁山的孙二娘再世。让躲在远处的春子都惊得一身冷汗,挨揍的正是跟她重逢的曾我,被扔在了水里。春子只得硬着头皮出去,她们拍拍手说我们不打女同胞,我们只找男人复仇。
被春子拖着回家的曾我,可谓皮开肉绽,没被打死算他好彩。她给他擦洗。曾我活在自己的内心里,死魂灵般的男人,都不好意思说他是小伙子。他从没有生龙活虎过。
即便这样,春子的怜爱总是出人意表的。她问做吗。做什么。做爱。哈哈哈。那我走了。等等。要有套就做。没有。我上网查下可否有替代物。不用,没事的。不。我还是走吧。那,还是做吧。好吧。即便做,也是干巴巴的,何谓僵尸,曾我便是。
影片对应的则是爱菜与幸雄的爱爱,搞得床都快散架了。在幸雄看来,不把爱菜尽快送给阿学,他早晚这条命只剩半条。春子面对的是毫无生气的曾我,幸雄面对的则是超热力的爱菜。爱菜真的上了阿学。搞得阿学说你是幸雄主动送我的,幸雄说你很好上,他说你很讨厌,他不想见到你,你一来电话,他就扔在一边。这狠狠打击了爱菜。她一惊一乍地,吓死人。
3
但有一天,曾我从商场辞职,玩起失踪,春子找不到他了。商场的另外一个男同学得意地说,曾我找到了高中女同学仁美,仁美已是人妻,他就喜欢她。这时的春子才恍然大悟,他们刚见面,他就问春子,她还好吗。谁。仁美。她呀,结婚了。原来如此。气得春子牙咬咬。但还得忍着。她得尽力挽回。当单位那俩色男问她有没有男友时,她说有,可现在又没了。
春子找到了曾我,祈求他,让她好好爱他,她说难道结婚的女人就更好吗,我也可以一样的爱你。曾我只有这一句最得力的话,你都在说什么呀。让春子失望至极的男人,甚至都不能说是人,从没有笑过,从没有一句玩笑话,屋子永远是黑色的,哪怕爱爱,也不会叫唤一句。
曾我,一个春子爱过便不再存在的废材。原来他只是一个晃动的影子。其实,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这样下落不明的影子。他唯一述说的事,是还记得15年前春子家的小咪,他说想看看。于是,她跑回家,抱着猫咪给他看,他也没表情。自此以后,春子细细打量着自己,凝视着远方。她必须改变,她不能就这样让人误以为她“下落不明”。
当然,从不干正经事的幸雄,又唆使阿学一起去勾搭女中学生,他说17岁的少女比爱菜更可爱。但这惹恼了爱菜。更激惹了那帮“少女暴力团”,不走运啊,网友见面这老套戏码,阿学也敢上当,真是被幸雄害惨了。遇到了“少女暴力团”,还能往哪跑,插翅难飞,地缝难钻,这帮可爱的少女简直把暴力幻化成了极致的暴力美学。那一招一式,堪称绝美。从此,这对兄弟老实了。谁让他们不听加濑亮饰演巡警的警告呢。
有坏事,也可能有好事,这不,大学教授都找到了阿学,说他的涂鸦是一绝,是大美的艺术,让他参与“梦乐园”的美术设计,并指导在场大学生。这下发了,时来运转。幸雄也学乖了,被同样纳入“梦乐园”。当他们面对着春子的画像,一同声嘶力竭地呼唤着“春子,春子,你在哪”。
其实,春子就在他们身边,她从来没离开过,只是他们感知不到。比如捶胸顿足的爱菜,她不甘心失去了他们,她只想报复。她幸而遇到了春子。春子说如果那个幸雄不爱你了,就不要去找他,对于女人来说,优雅的生活,就是最致命的复仇。
说得多好,爱菜沉思了一会,心敞亮了,幸好遇到了不再沮丧的春子,遇到了不再穿着睡衣的春子,遇到了真诚的春子,遇到了一个重新出发的春子。之前的春子,像个隐身人,一种幻象,从此,她不再觉得自己“下落不明”。
片尾,爱菜遇到了夜总会的姐们今井,问她去哪,她说去看海。爱菜说秋天了,还要去看海。这时,微风拂面的春子抱着今井的小宝宝过来,相逢对面不相识,那一晚爱菜没认出她就是他们一起寻找的春子。今井对爱菜说这是我高中同学安昙春子。爱菜一直愣愣地看着春子。她这时才恍然大悟,眼前正是那个下落不明的春子,那个已然焕然一新的春子。看海可是春子一直的愿望。海让人心胸宽广,海会让人忘了自己。
2017、6、20
剧情描述住在郊区的单身上班族安昙春子突然失踪,其后在街坊间引发的大小事。故事将以春子消失前后的两条时间线交错叙事,藉由28岁女子、20岁女子、女高中生的三个世代,勾勒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侧写。
改编自山内真理子(山内マリコ)的同名小说,由《男子高校生的日常》新锐导演松居大悟执导,而苍井优与导演刚好皆在今年满30岁,两人在此人生阶段的首次合作,将共同探讨20岁后半的女性心理。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大悟在干嘛,好像他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我看不懂,演员也一副不知道在演什么的样子。出场的人物太多了,好好拍个规矩的电影,做个规矩的人不好吗。就看懂希妹游泳池边和小优的对话,也没啥意思,谁还不知道优雅的活着就是最棒的复仇。
為了希妹去看的這場,演不良依舊可愛到爆啊,去毀壞展覽的個人戲演的很好/蒼井優依舊給我莫名的色氣,個人向感覺可以去拍慵慵懶懶的情色片,可能跟村長很搭/這片子恐怕會被冠上女權癌的頭銜,不過結尾我蠻喜歡,加一星/攝影很漂亮/至於故事,其實就是英文譯名:Japanese Girls Never Die,誰不是呢
乱糟糟的
實在沒看懂
片子本身三星 打亂敘事雖然解開迷題的時候會有快感 但無法高潮因為本身劇情平淡 蜜汁慢鏡頭顯得廉價 但整個劇組都是蒼井的迷弟迷妹氛圍太棒 尤其導演絕對是蒼井手控無誤 粉絲視角給四星!你管我!
能不能给濑亮多几分钟的戏【无奈的围笑
苍井优真的需要好好磨练一下,不要用一套模式演所有人,这点上,小田切让也一样。
理应布满痛点,却并没有被击中
刻意打乱的时间线并没有很大作用,单单只是为了掩饰内容的空洞浅薄。完全处于直男视角的意淫居然这么多人高呼“女权万岁”,大概是我疯了吧。
松居大悟意义不明
我喜欢加濑亮现在的戏路_(:зゝ∠)_冰棍没含住掉地上了什么的_(:зゝ∠)_Serina有点可爱啊&我更喜欢恰萌奇的PV确定无误&混社会脸皮就是要厚……麻麻我还是做不到啊_(:зゝ∠)_
女性主义,前半段写实,后半段梦幻。开篇十分压抑,女孩们受尽了男人的傲慢,直到高畑充希酒后一把火烧了公园,她在奇妙的梦境中和苍井优相遇和交谈了。高中女生们从楼梯上冲下来,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粉红色泡泡。这部电影是一种柔软的girls power,渴望自由,爱自己,这种思考本身就很棒。
超棒!职场骚扰、荡妇羞辱、情感玩物、舆论绑架......但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无政府主义式的暴动女JK们,教压抑了太久的日本女人们活出自己。Japanese girls never die! 这样躁动的故事就应该用这么狂乱的剪辑操出来!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一开始不明就里,逐渐才看出是打乱时间的倒叙、插叙叙事。女性主义色彩强烈,猛烈抨击男人的无耻自私。夸张的超现实女高中生暴力团也许是对那些被暴力虐待强奸失踪死亡女性形象的幻美映射。“只要想着那些失踪的女人活得很幸福就好了”邋遢剩女形象的苍井优好像绫濑遥,演得不错
【B】还以为要做多厉害的时间结构,结果像素材没拍够…………开始半小时的状态很好,然后就沉不住气了,简直要把各种主义的典型事件用力演个遍,几个主角也塑造得并不好,男女都挺蠢的(酱汁DD那个角色还不错吧)。其实拍得最好的是少女暴力团体,精神状态那些全有了,还很酷。摄影突出。
これ、なんか…中途半端なフェミニスト映画。物足りなくて、ぐちゃぐちゃ。
挺平淡的剧情,却拍得像微博排列顺序那么乱,松居大悟一直没什么进步啊。
恐惧于即将到来的 三十岁,对枯燥乏味的生活失望,也对碌碌无为的自己失望,试图寻欢作乐,试图作出改变,试图改写观点,却被冰冷现实击溃至痛哭失语,几欲寻死。多少人想要负隅顽抗又不得不归于平凡,那么消失之前先让自己存在,因为,“优雅的生活才是最高的复仇。”
男權社會下的"missing girls"群像,不安的情緒無處安放,她們迷失,她們找尋。優雅的活著才是最致命的報復。所謂消失,是不要活在他人的眼光裡。細碎剪輯,敘事結構的設計處理有點意思但又似乎有點過了。表演上,希妹跟太賀都很亮眼。
想说的东西跟错乱的剪辑一样繁杂,归到根上是"女性的存在",男性形象都很让人烦躁,直白的表现女性各种领域饱受"不被当做独立的人"的境遇。有很多非常私人的,宣泄式的,花哨的内容,让人费解但也不乏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