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在评论区看到好几个评论让我实在坐不住了,决定写这篇长评。看到某位仁兄写的帖子“三观不正?什么时候三观成为评价一部剧的标准?”还有人说这才是现实,诸如此类神言论让我着实无语。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什么是一部剧的三观?
首先,我特别受不了有人把此剧跟某些美剧与日剧做了一个对比,这些剧里的主角比欢乐颂主角要坏多了,做了好多坏事,为了上位害死了好多人,出轨还义正言辞等等,怎么没见到有人批评这些剧的三观?以此得出结论一部好剧评价标准并不是三观正不正。知道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是把人物三观跟一部剧要传达的三观搞混了!举个例子,说一下最近同在播出的白鹿原(谈原著)。白鹿原描写了近三代人的命运。其中人物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保守派与革命派,而通过历史更迭,岁月变迁,以及对书中每个人物的立体刻画来表达作者的态度。作者对于保守派与革命派都是讽刺的口吻,同样持怀疑批判态度。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作者价值取向,也是这本书的价值取向,而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口吻,是态度,不是人物本身。不能因为第一主角白嘉轩是保守派就判定本书支持保守派,也不能因为书中着重描写了鹿子霖这种“小人嘴脸”的人,就认为作者对这样人,这样三观持赞赏态度。我也是一个爱看美剧日剧的人,美剧里的人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人物本身都会存在些“道德污点”。例如出卖朋友,出轨等等,然而丝毫不会影响我对他们的喜爱,因为他们立体而真实,最主要一点:他们有魅力。你能明显感觉到编剧或导演在说:没错,他就是这样的人,他有缺陷,他不完美,他做不到成为一个好人,但他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于这种电视剧难道你最终能得出导演的价值取向是出轨没有错,出卖朋友没有错??exm?你是不是在作品解读上有问题?
还看到有人拿沉默的羔羊说事。没错,汉尼拔吃人,没错,观众都爱他。可是谁告诉你这部电影是在说吃人没错,吃人是一种正确行为?吃人只是他身上的部分设定,与本片的价值取向没有一点关系!
反观一下这部片,安迪和曲筱绡代表一个阶级,邱莹莹关雎尔樊胜美代表另外一个阶级。这部剧里我只看到了对白富美的各种赞美式的刻画,富人聪明,美貌,有好多追求者。穷人愚笨,平凡,爱情道路上总是受挫。为什么穷人就一定愚笨?为什么穷人总要受伤?请问这有必然性吗?所以从这些设定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有自己主观上的对白富美的偏好。本剧极力刻画曲筱绡的鬼马机灵,然而她每次是怎么解决各种难题的呢?打电话给姚斌,打电话给安迪。。。仅此而已,这种靠本身资源而非资质得来的成功凭什么值得有优越感?凭什么让她瞧不起邱莹莹和关雎尔的业务能力?邱莹莹和关雎尔的努力在作者眼中不值一提,曲筱绡的开挂却被刻画成聪慧过人,还有安迪,出场为了证明她华尔街精英的身份安排的那几句蹩脚英语,真是醉了,让我想起那个笑话。
编剧如果高级点可以让这成为习惯,然而。。。编剧最终给我们的即视感是在装逼。实在是不高明。从这些其实我们已经能看出作者的态度了,所以不要洗白说这是现实。这他妈一点都不现实,一个留学生英语那么烂一点都不现实,一个“聪明人”只知道靠别人援助来办好一件事一点都不现实,一个精英一句不高明的话明明可以说中文却非要选择小学生都能说出来的英语句子这一点都不现实!然后求求你们也不要用一些美剧日剧电影来对比说三观不正没关系了,说到的都是我爱的,我心在滴血,就想问一句,凭什么说人家影片本身传达的三观不正?不说别的,有一个日剧人物三观都不正,人家就叫《人渣的本愿》,有本事你也叫啊!叫什么欢乐颂?!
说白了,作者的功力不够and三观确实也不正。白富美因为家境,见识广,学识渊博,本身业务能力强吸引优秀的男士追求(但也不可能是一大堆,毕竟对于优秀的男士来讲身边的白富美也不少,不缺你一个)这是现实。但白富美见识是那种自以为的广(此片真没看出广),学识一般(英语学成那样不能算好吧),本身业务能力也就那样(包括安迪,也只属于编剧告诉你强,不管就是强这种),这种白富美在白富美中算残次品好吧?这也就忍了,关键像曲筱绡性格还差。。。那我就想知道,作者,你告诉我,都这样了,赵医生为什么不是因为钱和她在一起的?到这里你还能跟我说你这部剧传达的价值观没问题?既然不是因为钱,那说实话,刨除钱的因素,关雎尔还真不比曲筱绡差。凭什么否定关雎尔的努力而去用各种找关系的业务能力来证明曲筱绡的聪慧?“小关?完全努力错地方!”那我请问曲大小姐,你哪里努力了吗?打个电话累着你了是吗?
其实否定这部剧的三观不是说让大家不要喜欢“三观不正”的人。魅力其实和三观关系不大,一个人物可以恶,可以坏,但他或优雅无比,或真实不做作,总之,他性感又迷人,我们才会爱上他。但一部剧作者如果试图传达的三观有问题,着实是一件令人恶心的事,因为每个人在用作品传达些什么的时候,都有一个潜在意识,那就是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一个错的人却要偏执的以为自己是对的,并且还试图用载体承载来教育世人,引起共鸣,你说恶不恶心?所以书写的人物可以三观不正,但一个作品本身不能三观不正。
什么是三观没问题?“我承认我是个婊子但老娘就是酷”什么是三观有问题?“我抽烟喝酒纹身,但我知道我是个好女孩!”欢乐颂明显属于后者。
另外再说一点。一个小说也好电视剧电影也罢,高级和低级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刻画人物善恶尽显,多面立体,人性复杂且丰满,真真实实存在着,不过誉也不过贬,不骄傲也不卑微。其实这无关三观,我就是要告诉你,我并不为了证明什么,我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我就是有魅力。第二种刻画人物片面且脸谱化,我通过我的价值观赋予他外貌,学识,智商等等各种设定,利用表达他是对的,他获得了成功从而嘲笑那些碰了一鼻子灰的立场身份有别于他的人:早告诉你要听我话了来向你们证明:世界就是我说的这样,你看,我说的是对的吧?
那我认为你不但三观不正,你还蠢。
欢乐颂2是不弃不行了。 屏幕上的时装剧越来越少了,最大的问题,失真。玄幻剧和古装剧,世界观都是编剧自己捏的,红口白牙说什么是什么,但时装剧不行。里面的主人公们每天的生活背景和戏剧矛盾,我们每个观众都生活其中,编剧得小心翼翼地讲故事,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观众抓住小辫子。吃力还不讨好,要么踩了过审的红线,要么不痛不痒地湮没于浩如烟海的剧集。 所以欢乐颂1真的很难得。它走的就是《上海女子图鉴》的路子。五个女生分别代表金领精英,富二代,小白菜,乖乖女和傻白甜,它把这五种人设拉在同一个剧里,然后用细节和际遇展示出我们每天都在体会的生活状态和阶级差距,彻底抛弃了以往都市剧里职业背景模糊,生活水平失真的人物安排。 第一季成功的关键,是抓住了“她们谋生亦谋爱”的主线索。倒回去看绝大多数成功的都市剧,爱情归宿和职业发展,都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想一想《欲望都市》《东京女子图鉴》《老友记》甚至职业剧《杜拉拉升职记》《实习医生格蕾》,无一例外。 回想一下欢乐颂第一季,五个女生,除了感情生活以外,有几乎一半的戏份,给了她们的职场,细细地讲她们怎么谋生。这两者的集合,让年轻观众觉得超有共鸣。 安迪:CFO领导身份不服众,被网络暴力诬蔑为小三关系户;对中年男下属要求严格,对方长期加班以至深度昏迷。 曲筱绡:富二代不学无术,空降副总干不来,申请去小公司,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啃下来。 邱莹莹:职场恋爱遭遇渣男,处理不当导致被骗了感情又丢了工作。后来一门心思开网店,整颗心只想着怎么多卖点咖啡。 樊胜美:多年来小心翼翼,明明是个人精却混成了办公室老油条。痛定思痛,决定改行重来。 关雎尔: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员工通过试用期,在同事的流言中怎么站队,年终的述职报告怎么写。 等等等等。 不要小看这一半职场份,欢乐颂之所以是欢乐颂,因为它真实。而欢乐颂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有一半内容在讲谋生。爱情里的面包,不是你有多少钱,我有多少钱,而是你怎么在这个城市里活下来,我怎么在这个城市里活下来。回忆一下第一季的剧情,很明显可以发现谋生的方式和质量,决定了每个人的状态和思维,又进一步影响到她们的吸引对象和吸引能力。奇点绝对不会和邱莹莹恋爱,哪怕邱莹莹年轻可爱。他只在电梯里和她聊了一会天,就得出“小姑娘资质这么差,要怎么教啊”这样的结论。整个22层唯一可以和他以对等身份和视野出现的,只有安迪。 然而,第二季目前播到40集。几乎没有任何职场相关的正经剧情,都是飘在天上的感情线。 原本的好汤里,一半已经被抽走了。 那肯定还有一半要灌进来的。第一季的最大爆点是末尾处樊胜美的家事。猜测这影响了片方对第二季剧情的取舍,顶替职场戏被换进来的另一半剧情,编剧选择了家(父)庭(母)伦(干)理(涉)。 这就是个灾难,我以为自己在看金星主持的《中国式相亲》。剧情进行到目前为止,一半以上的戏剧矛盾,都是靠原生家庭的父母在推动,显示出强烈的八点档婆妈戏倾向。 回忆一下,没有任何人的感情生活,没有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强烈抵触。 我们来看: 安迪线:安迪有一个消失了31年,突然跑出来狂刷存在感,用遗产秀父爱的爹。包奕凡有一个抓马到极限的妈,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安迪是她亲爹的小三(小三专业户安迪???),带着儿子的前女友去抓自己老公的奸(什么鬼啊这是),得知安迪家族有有遗传病疯狂阻婚(我觉得精神病比较严重的是她自己) 樊胜美线:王柏川的妈亲自出来给儿子怒斩情丝。(一个上海首付都拿不出来的小户人家凭什么说出豪门专用语“你开什么条件能离开我儿子?”) 邱莹莹线:男朋友是个处女癖也就罢了,男朋友的妈居然亲口说出邱莹莹一个非处女是“干出不要脸的事 ”,而另一边,一个如假包换的处女刚刚险些把她儿子打成残疾。 关雎尔:大量相亲不说了,甚至把女儿推给舒展这种衣冠败类。就谢童的不红歌手身份,接下来的家庭阻力戏份已锁定。 曲筱绡:曲筱绡当然又一次幸运地摊上赵医生这个挑不出错的女婿。 OMG!我这是在看欢乐颂五美谈恋爱,还是在看她们的老父老母们谈恋爱??? 很多人说,这就是现实啊。可是,这真的是现实吗?或者说,这应该是当今的现实吗? 首先,这些父母们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孩子的真实生活缺乏了解。包奕凡的妈妈居然觉得阅女无数,骚到骨子里的包奕凡“没什么感情经历”(大!笑!话!)。关雎尔的妈妈更是没体验过一线城市白领的生活,责任心极强,眼光极差。 其次,这些父母们全都是控制狂,有一半以上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可以控制的儿(财)童(产),而非成年人。并推托为“这都是爱啊!”如果把他们的经典台词都拿出来,我们应该可以梳理出一个父母皆祸害语录大全了。 “你是我孩子,妈妈不操这个心,谁操心?”(呃,你孩子就不能亲自操心了?) “我们应家要的是能走一辈子的媳妇,不是随便被一个包包,甜言蜜语哄一哄就经不起诱惑的坏女孩”(刚刚把你儿子打成重伤的才是个经得起诱惑的好女孩呢!) “她一个女孩子在上海想要立足,她得靠过多少男人啊!”(Excuse me???我广大的上海女白领朋友们也想知道自己都靠了哪些男人……)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几乎可以想到后续的发展。理想一点的,父母们经过了各种是是非非,终于接纳了自己孩子们的男女朋友。现实一点的,大家最后被拆散了。 但是,但是,就算父母接受了,这个事情的大前提就是不对的。成年人的恋爱,父母真的应该有这么大的决定权吗? 早期风靡的琼瑶剧的一大特点就是,父母的戏份特别多,家庭的意见特别重。后来的社会风潮是,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高速的城市化浪潮,年轻人出来工作,可以迅速地获得一个大城市人的身份,并获得甩开自己二三线城市父辈的成就,恋爱的自主权空前得高。 现在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回落了,但不要忘了,我们是看着美剧长大的一代人啊。想想老友记里面,六个年轻人在纽约生活得多么自由。他们的父母是如何地尊重自己孩子们的婚姻选择(Ross可是结了三次婚,Rachel一出场就是逃婚,Joey到了最后也没有稳定的感情……) 本身就建立在一个不被年轻人所认同的前提上,编剧为了让剧情更“给力”,拼了命地让几乎每一个父母都蛮横和狗血。这样的剧,本身就撒发着一种陈腐的气息,臭不可闻。这样的欢乐颂2,怎么能好看呢? 结尾想要再说说几个人。 安迪就是个“假人”,她的人设不成立,不让人信服。 说实话,欢乐颂2要是有那个闲心给樊胜美全家开微博,能不能好好打磨一下剧本,至少搞清楚一个搞并购的CFO每天的工作到底该干啥。每次安迪往公司一坐,下属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递上一份打印的文件:“何总您好,这是红星的收购方案书,请您过目。”这并购真真是极好做的,就是把一份文件改上一整年。 真实世界的高管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如果敢于像安迪这样,天天处理22楼杂事,天天为自己的身世情绪崩溃,下面哪些等着上位的人早把她生吞活剥了。另外,CFO是一个管理岗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岗位。天生不善交际,冷冰冰的人,很难做好管理岗位。建议以后还是给这些天才安在IT极客或者物理学家一类,真的纯靠头脑的位子上吧。 身边的人对曲筱绡的评价则陷入两极。 我猜想按照五美最初的人设,安迪和曲筱绡是矛盾解决者的存在。安迪代表book smart,就是书本智慧,曲筱绡代表street smart,就是市井智慧。2202的三个女屌丝一筹莫展的矛盾,就打算靠这两位通天女菩萨的本事解决了。而2202的三位提供给安曲两人“友谊和温暖”,所以强行让安迪是孤儿,让曲筱绡的富二代朋友们极度脸谱化。 在第一季的结尾,五人在樊胜美父母家勇斗讹钱的无赖的一幕,这种分工最明显。樊邱关一筹莫展,安迪用背下全篇药方和编号,并指出逻辑漏洞唬住对方,曲筱绡作势要把樊胜美爸的瘫痪赖在他们头上,才把他们全都吓跑。一个书本智慧,一个市井智慧,没毛病。 曲筱绡确实让人讨厌,但我身边的朋友都读过书,一部分人不喜欢她,是因为她做事没有分寸和常理,不断打破本该存在的尊重的界限。但这个界限是文明人定的,曲筱绡不是文明人,所以她可以打破界限,我们也理所当然的对不按我们的常理出牌的人,心存厌恶。 而我另外一部分朋友(通常年纪大一点)爱曲筱绡爱到死,他们依靠自己的书本智慧勇闯社会多年以后,发现他们的瓶颈就在于缺少曲筱绡那种“我最自私我最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双标而且良心不会痛,只要对我有好处又整不死人的事,我都干得出来,我的世界里没有逆来顺受,是我的我要,不是我的我也要。本事重要,展示更重要,展示重要,靠山更重要”的这种野蛮生存哲学。所以他们和赵医生一样,放不下读书人的最后那点斯文去做一个曲筱绡,但是同时觉得曲筱绡的这种“野”太带劲了。 还有应勤这个人物的描述,表现出编剧的鸡贼。既想挑战“处女情结”这样的热点话题,又怕真的得罪了直男癌的那部分观众,刻意讲述典型事件,不选取典型案例。现实中处女情节的人那么多,99.9%都不是应勤这种我要求你处女,同时我也守贞的“君子”,而是“男人性经验越多说明越抢手,女人性经验越多越不值钱”这样的直男癌。想要讲处女情结,却又故意选择一个极端个例把水搅浑,然后又让邱莹莹反复自责自己不是处女,仿佛她失足了似的,做出了极差的示范。 作为一个上过春晚的国民剧,欢乐颂从“她们谋生亦谋爱”硬生生变成“父母皆祸害”,我妈看完第一季对我说:“原来你们在大城市的生活是这样的。”我很欣慰。希望我妈看完第二季后不会对我说:“原来我对你管得还远远不够啊!”那我得劈了电视。 我生活已经够忙的了,希望《欢乐颂2》别再给我添乱了。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这部剧安迪线又臭又长,还给电话专员老谭酸菜加戏加的没眼看。如果加戏合理也算,加的简直安迪如同大号巨婴,任何小事情都要向谭汇报,独立自主女强人人设崩妈不认。既然这戏安迪如此依赖谭,谭如此宠溺安迪,干脆在一起好嘛?!不就是有遗传精神病,代孕结扎也不是很难啊?!天天看尬电话,进度条都要拖半天,剧情犹如注水猪肉,收视率焦作人。ps:动不动就尬歌。又不是宝莱坞。。。
“金钱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压力和焦虑,引出新的灾难和欢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获得充分发展以前,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它产生的作用相比。”
大环境使然,国产电视剧迈向古装玄幻的风向难以扭转。然而,在一片虚华浮躁之中,也有直击痛点的现实主义力作取得高收视,引发各种讨论。这种代表作,在上半年(2016年)是《欢乐颂》,在下半年则是《小别离》。作为一部国产剧,能够在豆瓣取得7.8(一度8.0)的高分,实在难得,除了整体制作精良之外,还在于强烈的代入感。
《欢乐颂》和《小别离》能够超越一般国产肥皂剧的局限而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关键在于敏锐地触碰到了当下社会痛点:阶层跨越之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讲,《欢乐颂》和《小别离》具有一种互文关系,“22楼五美”奋力打拼的明天注定会步入不同的阶层,她们的孩子也会面临严峻的教育问题;《小别离》是《欢乐颂》的“续篇”;
换一种思路,正是因为出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受到迥异的家庭和社会教育,“22楼五美”在职业选择和阶层定位上也就有了明显的分野,《小别离》又是《欢乐颂》的“前传”。
国产剧习惯了温情脉脉的叙事方式,从而拒绝一种血淋淋的呈现和拷问。尤其是都市剧,一般都以商业广告式的唯美画风,给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观众提供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的范式和想象。关于生活真相的影像似乎都被艺术电影所承包,而国产艺术电影都喜欢表现农村题材,而非都市。
事实上这种分野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从农业文明奔向都市文明,从礼俗社会转型为消费社会。
从内容管控的角度来说,现实题材有太多说不得。从观众角度来看,人们也抗拒“生活的真相”。这种回避和塑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产都市剧的表现空间和艺术水准。改革开放30多年,物质文明建设卓有成效,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分配,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贫富差距加大。
在“去政治化”的叙事框架下,文艺作品出现了一个很吊诡的分裂:在阶级矛盾并不严重的年代,时刻不忘阶级斗争;在阶层分化愈加明显的当下,和谐社会之后还有中国梦。
在《小别离》中,不同社会背景的三家人住在同一个小区,一个是家财万贯的小宇家,一个是中产阶层的朵朵家,一个是平民出身的琴琴家,有意思的是,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恰好与家境成反比。
丈夫开出租车,靠拆迁款才得以在好地段买房,社区医院工作的吴佳妮与其他两家为邻,却总是处在一种强烈自卑当中,海清扮演的童文洁安抚她,她向自己这位高管邻居坦诚:虽然住在一个小区,那也不是一个阶层。
从剧中来看,平民家庭出身的吴佳妮“阶层跨越”的欲望最强烈,为了能够在女儿身上实现这个愿望,她把自己的家庭搅得鸡飞狗跳,先是要卖房子后来又要把女儿过继给身在美国的姐姐。
大老板家一方面是为了缓和儿子和继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希望成绩不理想的小宇能够通过出国镀金洗白,从而顺利接管家业,留在国内,小宇甚至连职高都很难考上。
如果说前两个家庭送孩子出国读书都有强烈的功利色彩,那么中产阶层的朵朵家似乎更为理智。一开始童文洁反对母女分离,最后方圆从自己手下美籍华人的实习生身上看到美式教育的成功,基于孩子自身将来发展,说服妻子,做出送朵朵出国的决定。
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讲,既能从剧中回味到“书山题海凄凉地,一十八年弃置身”的过往经历,又能设身处地对于自己补救即将面临的现实困境感同身受。有意思的是,《小别离》里地三个家庭都可以在《欢乐颂》中找到对应。
学业顽劣要被父亲送出国、将来可能会和弟弟家产之争的小宇明显照应王子文演的富二代曲筱绡,当然也有可能会是魅力十足的“小包总”。中产家庭出身、学习一般的朵朵很可能将来会在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她对应乔欣饰演的乖乖女关雎尔。
平民出身的琴琴天生学霸,事实上这个设计是基于维持平衡对这个家庭的补偿,不具备现实的普遍性。琴琴妈生怕自己女儿将来会像邱莹莹一样成为普通职员,“一个月三千块钱爱干不干”,这也是现实中这种家庭孩子最有可能的结局。
由刘涛饰演的具有留学背景的商业精英,无疑是吴佳妮内心深处对自己女儿将来命运的一种镜像投射。所以就算是砸锅卖铁,甚至过继给别人也要送女儿出国。既然自己这辈子无法实现阶层跨越,那就把全部希望寄托给下一代,中国古代还有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的故事。
说到底,三个家庭这么折腾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的问题。之前有人评论:所谓《欢乐颂》,其实是“金钱颂”,大批主创三观不正。其实表现什么并不代表创造者本身持有的价值观,反倒是心有所动者把自己的偏见强加于上。
事实上,现实主义从来和金钱带来的社会压力有关,美国学者詹明信曾经谈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金钱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压力和焦虑,引出新的灾难和欢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获得充分发展以前,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它产生的作用相比”。
其实,如果最够细心会发现《欢乐颂》中蒋欣饰演的农村出身在城市打拼的樊胜美在《小别离》中还没有找到对应。其实这个也很明显,富二代小宇的继母完全可以照应樊胜美。她比小宇大不了几岁,因此小宇一直排斥叫“妈”,其次,她也是农村出身,从后面卷入剧情的七大姑八大姨可以确信这一点。她实现阶层跨越的捷径是嫁入豪门。而樊胜美在《欢乐颂》中的梦想就是“掉个金龟婿”,摆脱家庭带给自己的负担。
整体而言,《小别离》还是一部都市剧,蒂娜的原生家庭只是一条暗线,都市剧截取的还是都市生活的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故事线。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家境好坏,成绩优劣,三个家庭都不约而同想到了通过出国来改变孩子命运。这种有些牵强的设定难免有“命题作文”之嫌,不具备现实生活普遍性。
以留学而论,去国外读研最普遍,放弃高考申请国外大学次之,放弃中考直接从国外中学读起这种“小别离”现象组为罕见,尽管越来越多。不过,对于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中国人,留学年龄越来越低的现象也狠狠打了中国教育的脸。
大老板张良忠对儿子小宇说:我公司清华北大毕业生一大把……可见中国式教育越来越难以实现阶层跨越。朵朵的爷爷一直鼓励她留学,坚信越早出去越好,他还从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幼童”谈起,说人家詹天佑留学美国时才12岁。可以理解主创是通过这个细节给“小别离”这种现象历史溯源,但是两者完全是两码事。
晚清的“幼童”都是从穷苦家庭召集,为的是学习西方器物,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这种求学比堪比流放,“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富家子弟避之千里。百年之后,“乘桴浮于海”从抗拒变成主动接近,且非有产者不可为。
“你们的儿女其实不是你们的儿女,他们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借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但却非因你而来。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小别离》中引用的这首纪伯伦的诗为人津津乐道,这种亲子关系显然不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思维。
有人指出,中国中产阶级层的悖论在于:他们在物质标准上的身份转换容易完成,但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阶层转换其实是更难逾越的门槛,更弗论公共事务。所谓“有恒产者无恒心”,《小别离》反应了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的焦虑。
很多人在《小别离》中联想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其实中国最大的阶层鸿沟不在都市的一个小区里,而在城乡和地域之间,最为普遍意义的“小别离”是农民工的留守儿童。假如有产者尚且为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而焦虑,那么广大农村地区的父母想要下一代实现阶层流动,那可真要绝望了。
文革中的知青接受了几年“贫下中农再教育”就成为“历史性的灾难”,那些几辈子都是老农民的家庭向谁诉苦去?
文/杨文山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斯文侃山:culturestudies】
头两集怎么这么MV啊!BGM什么鬼!想看关雎尔和摇滚小男友这条线啊!小包总攻略安迪的套路也是很不要face了hhhh 爱情是需要勇敢一点,去打破安全距离的。
喜欢第一部里都市年轻姑娘们的故事。追完了阿耐#的三部小说。第二部终于开播了,看了开头忍不住吐槽。安迪和小包总的戏真是不忍直视啊。两位中年男女一本正经地做作调情。一个油滑,一个矫情,简直看得尴尬癌都犯了。如此硬撩,感情基础是什么?
最最最喜欢安迪和小包总了,太喜欢看两人互动了,终于等到要开播啦。好希望一天多播几集。以及对正午的剧一向充满自信,必定高质量,真精彩。
不得不承认王凯的赵医生那宠溺的眼神有点太迷人。。。ps看个剧批判三观都什么毛病?三观只有合不合没有绝对正不正谢谢。
刘涛演技太尴尬了,颧骨太高了,声音各种喘,啊啊啊叫得无比做作。片中歌曲也太多了吧,完全不入戏。
关关和谢童适合单拉出去拍一部偶像剧,以免影响了其他几个人的狗血生活。
尴尬颂!22楼五个女的这么吵,怎么没有物业过来管管!
剧情+人设+演员没有一个讨喜的闹心剧
给奇点道个歉,包总比你猥琐多了…
首集零分。人物都像从挂历里走出来一样,挤眉弄眼装模作样。
安迪的线一点也不想看,偏偏她还戏份最多。她应该当五美里戏份最少的配角,高高在上,供人瞻仰,偶尔出现。关关莹莹樊姐可以当第一女主。这样才适应观众的需求。说实话刘涛的戏份她的感情我全get不到,只觉得尴尬无聊,一直快进,没想到一集就剩不下多少了。
樊胜美的苦恼:“家里负担重,男盆友买不起房。”邱莹莹的苦恼:“好不容易找到有房的男盆友,却嫌弃我不是处女,我自卑。“关关的苦恼:“我爱的人不爱我。”曲妖精的苦恼:“我爸有钱,但除了给我还要给我哥,不开心。”安迪的苦恼:“突然有一大笔遗产要继承,好苦恼。”#如何衬托玛丽苏#
中国的时装剧也就这样了。立意,剧情,人设,都比欧美日韩同类女性剧落后几个时代。假大空糖衣包裹着糟烂落后的价值观。
大家好,我叫玛丽苏·安迪,我的身世是这个帝国最大的秘密……
还是喜欢魏魏多过什么包总。剧情其实很牵强。尤其是结尾部分。
恕我直言,小包举手投足,像个鸭,一点也没有男子汉气概。两个加起来七十岁,还玩偶像剧的戏码,简直不像成年人谈情。死缠烂打在奇点那儿就是猥琐,到了包总这里就是骚包撩情,不要太双标,就因为奇点没有包总帅?可我觉得祖峰老师更加温和有魅力。
一言不合就唱歌
终于开播啦!等了好久啊!下饭剧有着落了,最喜欢蒋欣这条线,希望剧情给力,别灌水啊~
上一季是发现大家都不是什么坏人,这一季发现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人。
质量下降的吓人,两集时间简直就是一MV大联播,看的尴尬癌都要晚期了。 @2017-05-11 21: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