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卡门

HD中字

主演:玛鲁施卡·迪特马斯,贾克·鲍那非,米里昂·鲁塞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8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芳名卡门 剧照 NO.1芳名卡门 剧照 NO.2芳名卡门 剧照 NO.3芳名卡门 剧照 NO.4芳名卡门 剧照 NO.5芳名卡门 剧照 NO.6芳名卡门 剧照 NO.13芳名卡门 剧照 NO.14芳名卡门 剧照 NO.15芳名卡门 剧照 NO.16芳名卡门 剧照 NO.17芳名卡门 剧照 NO.18芳名卡门 剧照 NO.19芳名卡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芳名卡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卡门(玛鲁施卡•迪特马斯 Maruschka Detmers 饰)找到在医院住院的伯父戈达尔(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饰),借口和朋友拍摄电影向他要海边的别墅住。戈达尔状态怪诞,呆在医院里盼望着生病边写作,一边又渴望着能有拍片的机会,同意了卡门的要求。卡门在一场银行抢劫中结识了警察约瑟夫,两人搏斗后竟然互生好感相恋。卡门带约瑟夫来到了海边的别墅里。不久卡门对约瑟夫慢慢冷淡,约瑟夫却越来越离不开卡门,几次纠缠无果后他在卡门的一次抢劫行动中杀死了她。而伯父戈达尔却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了这场案件之中。而在平行世界的另一段,小提琴手克莱尔正安静地演奏弦乐四重奏......还魂记蜜糖美人第八感不朽故事姬姥的青春期欢乐中国年我要上春晚高达创战者TRY伊卡洛斯杀死伊芙 第三季赌城大冒险无法传达给你魔法少女奈叶欢乐一家亲第八季交换过圣诞誓言2022救命校车第一季漂流人生彷徨之刃到火花中去厨师警部的晚餐会幸福合家欢2024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玩伴猫耳娘!OVA虎王归来证据王中王苹果2020的士速递(国语版)极端邪恶2019枪疯森林里的熊先生救赎之队:2008美国男篮奥运梦寻找奥特曼同在屋檐下我的初恋是暗恋彭德怀元帅凌晨是神的时间蛇囧初爱蹉跎行小贾回家骗徒臭事多北平无战事世界上最致命的蛇绿箭侠 第六季第五共和国罪孽枷锁原子少年2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卡门的裙下之臣

《芳名卡门》是戈达尔在八十年代的重返大银幕之作。获金狮奖。之前的时间他由于读到毛泽东理论而痴狂于政治。可谓法国极左分子,不是么?

回正题,这里我分几个问题来试图说说这部戈达尔备受争议的电影。

 

    一 戈达尔(也就是导演,作者)怎样在我们的观影过程中消失(或者他压根从头到尾就没想露脸,虽然他在片中实际性的露脸了。)

 

在演奏四重奏的画面中我们发现,构图具有随意性,失焦状态的人经常挡住焦点处的人。即使光线充足导演也没有考虑全景深,而是一实一虚,这里顺便提一下光,在演奏部分的拍摄导演倾向自然光,而在酒店内的那部分则由于窗户经常被窗帘挡住而不得不使用人工照明。还有那个俯拍镜头,四个正在演奏的人没有一个是完整出现在画面中的,甚至没有一个人的一个完整区域出现在画面中。我想这是创作者试图淡化摄影机在观众眼中的注意,这是导演不愿意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我们在看电影,他希望我们或许以为自己在回忆,或是自我想象,怎样都好,只是不要以为我们在看一出冒傻气排演出来的电影!戈达尔不仅仅从摄影以及用光方面将导演痕迹降到最低,在剪接上采用同样的思路。他绝不会平平稳稳按照我们绝大多数匠气十足的电影创作者那样按故事发展线索来剪,那样显得太人工化,他像是顺手拈来般捣鼓出了这么个东西。戈达尔的这个理念是新浪潮的重要标志,但也有很多很优秀的电影导演对此并不在意,现在一时能想到的有格林纳威(《绘图时的合约》)和大卫林奇(《穆赫兰道》)。他们的片子就特意突出了戏剧感。格林维纳的构图,简直好得不得了。林奇的《穆赫兰道》里则直接有场戏就拍摄一个剧院,女歌手拉开帷幕,讲到真实的话题。这些例子分明是在提醒观众,你在看的是我们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好好体会!

 

二 戈达尔怎样淡化故事情节与戏剧冲突。加强情绪与内涵的表达

 

两场枪战,无关人员依旧在做他们的本职工作,清洁工在清理血迹,修理工在修灯。似乎这极大的突然性冲击对他们毫无影响。这是为了不让这场枪战显得过分真实,从而使我们把握错误观影的方向。摄影机的机位选择也十分不寻常,导演似乎故意不让我们从我们想要看到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这样刺激性的场面。演员的表演则和摄影机持不同情绪,他们具有夸张,激动的表演:男女主角在酒店里疯狂追逐,在抢劫现场激情亲吻,互相用门窗撞击对方,在浴室粗暴交合(并未成功)。男女主角的身体接触传达出了他们之间紧张又不稳定的关系状况。 卡门的叔叔行为举止则更加怪异,他一个人在病房里神经质的拍打摆设,对护士出言不逊,拖鞋时将鞋扔到不同地方。这样做是为了强调出演员所饰演的人物之性格,这种手法我记得最清楚的要数安东尼奥尼在《放大》中塑造摄影师时对演员所做的要求。卡门叔叔这个角色在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由于戏份不多,容易被忽略,于是也就忽略了解开这部电影深意的钥匙。他似乎是个布道者,救世者(他讲:现代人不会随心而为,我口讲我心。不管何时何地,经典永远让人着迷。年轻人真疯狂,他们好记性,却忘记一切。我们该闭上眼,而非睁开眼。现代的年轻人是窝囊废,没人发明牛仔裤或香烟,什么也没有。今时今日,无所不能的机器制造着我们不需要的产品,从原子弹到塑胶杯,没人需要原子弹和塑胶杯。美丽,是足以承受的恐惧之始。)他把自己一所公寓的租金付到了2000年,一个值得寻味的年份。顺便提一下,我们可以把戈达尔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和布列松,塔可夫斯基对于演员的使用作对比。以此看出,优秀导演总有一套他自己的最佳表达途径,不同的审美原则却可以达到相同的共鸣,这便是艺术。

 

三 戈达尔怎样运用隐喻

 

片中多次出现海浪撞击礁石的画面,这是彻头彻尾的欲望在激荡。

卡门这个形象,似乎有种女权的味道。她控制着男主角,并使他最终以杀死她的方式来夺回不管是在爱情里还是在两个人的社会关系中应有的男性权力。

 

四 戈达尔怎样革新电影视听语言

大多数导演在处理一场环境较为复杂的戏时,会采用双机甚至是多机拍摄,在不会穿帮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的机位获取演员的表演,然后在剪辑时取各个不同机位不同时间的画面连为一个完成的时空逻辑。在本片中,戈达尔并没有这样做,他会把不同机位在相同时间内拍摄到的画面剪到一起,这样就有点重放的味道,类似范桑特《大象》的时空点重复。

片中有时声道会被剪掉。与影像不符的声音会突兀的插进来。比如在抢劫银行的影像中插入四重奏排练的声音。一段对话,也许只有几句是有声音的,琐碎的细节被删除。

戈达尔拒绝大量的煽情效果,他冷静,简练,创新。新浪潮十分伟大,一句话,颠覆传统。让我们能够看到百花齐放的电影,而不只是让人腻烦的那种片子。

   

戈达尔通过无与伦比的才华讲述了他的思想。狭义看,影片始终在展现男女在恋爱中的状况,他们幸福又痛苦,可以欢畅的做爱,也会哀叹世界上为什么要有男(女)人。女权的意思似乎也有,从导演对卡门的塑造以及她和男主角的对比可以看出。再从蔓布全篇的冷漠,厌世的基调来看,戈达尔也趁此机会对现代社会的弊病做了思考,并试图指出重生的道路。他亲自出镜扮演的导演,是一个被现代年轻人利用的牺牲对象,他以大量社会评论带出了自己警世,献世的身份。

    戈达尔不会忘记新浪潮,在电影最后黑屏时出现一行字:向小制作的电影致敬。


PS:我写的又乱又不完整……唉凑合看吧

 2 ) 一场注定的爱情悲剧

1.间离效果

这个概念是由布莱希特创造的。传统的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沉浸其中,从而感同身受,理解角色的主观体验。追求戏剧性、制造幻觉。而间离效果是要让观众脱离戏剧,认识到一切不是现实,客观的去审视戏剧,追求陌生化、破坏幻觉。

影片最大的间离效果是通过突然切换到小提琴演奏以及海浪来实现的。在正戏冲突最激烈的同时,突然切换到小提琴演奏或者海浪,让观众意识到这是电影,从而从电影中脱离而出。当画面切回正戏,小提琴演奏有时还在继续,成为了背景音乐,起到烘托氛围和传达人物感情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两场强劫的枪戏,第一场是抢银行,第二场是在酒店强劫富豪。第一场中的会计还在计算,看报纸的人还在看报纸,人物中弹会退出屏幕,保洁阿姨悠闲的清理血迹。第二场中修灯的工人依然修灯,侍者也不受干扰。他们好像独立于电影之外,知道这是一场电影。戈达尔通过这种方法提示观众,这是电影,不要入戏太深。

2.作者的独白

这是戈达尔政治传单电影时期之后,他已经阔别影坛已久的回归之作。他开始不理解这个世界,他觉得自己疯了,所以女主去找他的时候,他在精神病院,并自己问自己:我身在何处?

他对女主说:年轻人都有病,他们能记住所有事情,却把一切都忘记,他们都住在黑洞里。68年5月风暴已经过去多年,年轻人记得那段历史,却忘记了那段历史的意义。仿佛住在黑洞里,一切都被吞噬。

在餐馆是他说:主席说,要时刻记住数字,大家都忘记了主席,他是个好厨子,他喂活了整个中国。虽然时隔多年,当代年轻人已经将一切忘记,但是戈达尔依然记得茅主义,并歌颂着他的丰功伟绩。

接着他说:如今的年轻人都是垃圾,既没有发明香烟,又没有发明牛仔裤,一事无成。他们没有发明失业,因为不是他们自找的。相比于批判现代青年一事无成,不敢对这个社会发起反抗,更多的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青年的失业浪潮。

后面作为年轻人的约瑟夫和卡门回答了这句话:垃圾的不是我们,是这个世界。

戈达尔接着说:现代危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创造了该死的经济,制造垃圾。典型的资本主义的目标,是生产最好的货品。现在这个世界,人毫无用处,机器却是万能的,机器开始生产没人需要的商品。戈达尔向我们阐释了现代社会危机的本质: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造成生产过剩,生产出众多人类不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变成了垃圾,便会污染环境。机械化的发展完成了人毫无用处,增加了失业率。

最后再酒店里,小提琴乐队对戈达尔说:我们从不演奏流行音乐,时代对于我们这种傻瓜来说是无情的。这是喜爱古典音乐的戈达尔对古典音乐的惋惜,以及对这个浮躁时代音乐走向通俗化的批判。

3.注定悲剧的爱情

从男主的角度:他作为警察在第一次女主抢银行时,将女主抓住,却因为女主的美丽爱上了她。

女主让男主绑上她,男主说:我绑住你才显得可疑。

女主:如果我爱上你,你愿意解开吗?

男主:那将是我被束缚住。

已经暗示了男主因为女主的美丽爱上了她,并且成为了他的一种束缚。

抓捕他的警察说:警察为社会,个人为梦想。作为警察,男主应该心系社会,将女主绳之以法。但男主却选择了作为个人去追逐梦想,女主就是他的梦想。

当女友克莱尔问他的时候,他回答说:奇怪的感觉,像魔咒一样,一股力量将我推向她,就像潮水涌向岸边无法抗拒。这是本能的力量,是情欲的力量。所以克莱尔安慰他:潮水也会褪去,我可以帮你。但是当卡门的红玫瑰送来时,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她身边。

最后卡门对他的控制逐渐加深,所以他觉得自己住进了监狱,他对卡门说:我终于明白监狱为什么被称作深渊了。

他想要反抗,想要加入强劫的队伍,想要摆脱卡门的控制。他对卡门说:他感到羞耻,身为女人的卡门冲锋陷阵,自己只能在酒店等待,对于身为男人的他是一种羞辱。卡门说他不是羞耻,是害怕,是对被卡门控制的害怕。

最后卡门要和他分手,他终于爆发了:如果你离开我,我就杀了你。

从卡门的角度:片头是卡门的独白:1.我虽然无知,但我也知道世界并非由无辜者掌握。这里的无辜者指被控制之人,而有罪者就是控制他人之人,这个世界是由控制他人之人掌握,换句话说就是男人。

2.如果可能,我便继续前行,我不是害怕,只是因为从来不能,也不知道如何投入其中。我还要赶路,再见。卡门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但她不知道如何做,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但是她决定前行。

3.我是不应该名为卡门的女孩。说明本片的卡门不应该被理解为一个人名,而应该是敢于反抗的女孩的代称。

她对约瑟夫说:我一生中想要什么?想要人们看到女人和男人如何相处。不是对男人说什么,而是做什么。说明卡门想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改变男人掌控一切的现状,不是只是嘴上功夫,而是身体力行,让世界看到原来女人可以这样和男人相处。

所以她在和约瑟夫相恋的时候,她会掌控一切。当约瑟夫感受到压力想要反抗时候,她提出拒绝,甚至和他分手。因为她不是强劫的策划者,如果约瑟夫加入强劫的队伍,便不再受她掌控。这也是她为什么对约瑟夫说:如果我爱上你,你的末日就到了。因为她的爱是强势的,是男性化的,会掌控他的一切。

最后两人倒在浴池外,卡门说:你让我恶心。约瑟夫说:你也是。这句话似乎让我想到了《随心所欲》最后男主对女主说的话。卡门说这句话是因为男人对她只有性欲,所以之后她说:男人为什么存在。约瑟夫这么说是因为卡门对她的掌控,让他感觉恶心。

卡门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拉提琴的美少女,男主的女友卡莱尔说:命运施展你的威力吧,我们并非自己的主宰,已经被决定的事,一定会发生。这句话由同样是女性的卡莱尔说出暗示着女性的命运是注定的,无论如何反抗,最终也不会改变。

最终卡门像其他戈达尔电影里的女主一样被约瑟夫杀死,变成了反抗这种命运的牺牲品。

有罪者在一边,无辜者在一边。无论男女,想要控制对方时,你就是有罪之人,你就现在了无辜者的对立面。

 3 ) 从美女造型到布莱希特式的间离

似乎自己的影评一直都没有太多规律性,会从看完后最先闪入脑海的画面谈起。一个是女主和男主初次见面亲吻过后,抬起头来的一个正侧面定格,似乎法国电影里面关于显示女人面容的,这个景别和构图是常规的,确实能把西方人棱角分明的五官显示得美好。不知道对中国女演员有没有借鉴意义,以后拍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
然后是一组固定镜头的人物调度,一直认为导演必修课里面,人物调度更加考验人一些。前景是一枝长叶子的枝条,后面是一场抢劫的全过程,片子看了两次,到了这个地方都停顿了,个人觉得看出导演痕迹不好,但是本身这段在片中也是导演的一场戏,所以也许这是导演的高招。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起布莱希特的间离,在拉提琴的女孩收到白玫瑰花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几个配音的家伙就是以一种布莱希特的方式存在于故事之外,后来才看懂了女孩和男主的关系,再后来发现这种三方故事隐约地交汇在一起,才是导演的功力。并不是间离。
一个好导演好编剧,能把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用三种方式在一个影片中讲述出来,这是导演和编剧合作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片子中用原版故事,加音乐故事,加排练故事,其实看懂了确实只是一个故事,这是高明之处。
还想谈一下法国电影的无意识化,导演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意识通过演员直接说出来,然后再安排演员做一些看似无意识的活动。这在当代电影看来是不可原谅的,电影是视听艺术,应该用画面讲故事,怎么能呱唧呱唧地去说,但其实这未尝不是一种表达方式,艺术不应该设置太多界限。

 4 ) 卡门之死

晴空万里一只鹤,云雾迷蒙半颗烟~ 看片中不断闪现的天空、大海空境时就想到这两句~ 改编自梅里美《卡门》的片子,按现在流行话来说,即“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只不过,如同“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高雅、好人家拉提琴的姑娘,仿佛卡门的另一半——灵魂,而爱恨情仇、打家劫舍的卡门即是其肉体——一个规矩的活,一个浪漫或浪荡至死,共同完成了一个女人灵肉分离又结合的一生或一瞬~ 由爱生恨的男子自不必说(如同孩子般得不到就毁掉),貌似单纯虚与委蛇道貌岸然的男子也不必说(如同分裂而神经质的青春期),单说戈达尔这个神叨的“糟老头”,压抑又威严、拘谨又狡猾,像极了危机中的汉子,正要找个出处~ 最后一段,“无辜与有罪”的台词,谁来评判或审判?卡门如英雄般匍匐在地,眼神似有若无中,是潮来潮去的浪涛~

此月代代无穷已,此问绵绵无绝期~

 5 ) 没看懂

本片是戈达尔在八十年代的重返大银幕之作。获40届威尼斯金狮奖。至于之前的时间他更痴狂于政治,可谓法国极左分子。

片中导演怎样在我们的观影过程中消失(或者他压根从头到尾就没想露脸,虽然他在片中实际性的露脸了。)

在演奏四重奏的画面中我们发现,构图具有随意性,失焦状态的人经常挡住焦点处的人。即使光线充足导演也没有考虑全景深,而是一实一虚,这里顺便提一下光,在演奏部分的拍摄导演倾向自然光,而在酒店内的那部分则由于窗户经常被窗帘挡住而不得不使用人工照明。还有那个俯拍镜头,四个正在演奏的人没有一个是完整出现在画面中的,甚至没有一个人的一个完整区域出现在画面中。我想这是创作者试图淡化摄影机在观众眼中的注意,这是导演不愿意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我们在看电影,他希望我们或许以为自己在回忆,或是自我想象,怎样都好,只是不要以为我们在看一出冒傻的电影!他不仅仅从摄影以及用光方面将导演痕迹降到最低,在剪接上采用同样的思路。他绝不会平平稳稳按照我们绝大多数匠气十足的电影创作者那样按故事发展线索来剪,那样显得太人工化,他像是顺手拈来般捣鼓出了这么个东西。戈达尔的这个理念是新浪潮的重要标志,但也有很多很优秀的电影导演对此并不在意,现在一时能想到的有格林纳威《绘图时的合约》和大卫·林奇《穆赫兰道》。他们的片子就特意突出了戏剧感。格林维纳的构图,简直好得不得了。《穆赫兰道》里则直接有场戏就拍摄一个剧院,女歌手拉开帷幕,讲到真实的话题。这些例子分明是在提醒观众,你在看的是我们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好好体会!

片中的两场枪战,无关人员依旧在做他们的本职工作,清洁工在清理血迹,修理工在修灯。似乎这极大的突然性冲击对他们毫无影响。这是为了不让这场枪战显得过分真实,从而使我们把握错误观影的方向。摄影机的机位选择也十分不寻常,导演似乎故意不让我们从我们想要看到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这样刺激性的场面。演员的表演则和摄影机持不同情绪,他们具有夸张,激动的表演:男女主角在酒店里疯狂追逐,在抢劫现场激情亲吻,互相用门窗撞击对方,在浴室里……男女主的身体接触传达出了他们之间紧张又不稳定的关系状况。 卡门的叔叔行为举止则更加怪异,他一个人在病房里神经质的拍打摆设,对护士出言不逊,拖鞋时将鞋扔到不同地方。这样做是为了强调出演员所饰演的人物之性格。卡门叔叔这个角色在片中有着重要地位,但由于戏份不多,容易被忽略,于是也就忽略了解开这部电影深意的钥匙。他似乎是个布道者,(他讲:现代人不会随心而为,我口讲我心。不管何时何地,经典永远让人着迷。年轻人真疯狂,他们好记性,却忘记一切。我们该闭上眼,而非睁开眼。现代的年轻人是窝囊废,没人发明牛仔裤或香烟,什么也没有。今时今日,无所不能的机器制造着我们不需要的产品,从原子弹到塑胶杯,没人需要原子弹和塑胶杯。美丽,是足以承受的恐惧之始。)他把自己一所公寓的租金付到了2000年,一个值得寻味的年份。顺便提一下,我们可以把戈达尔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和布列松、塔可夫斯基对于演员的使用作对比。以此看出,优秀导演总有一套他自己的最佳表达途径,不同的审美原则却可以达到相同的共鸣,这便是艺术吧。

片中多次出现海浪撞击礁石的画面,这是欲望的体现。

卡门这个形象,似乎有种女权的味道。她控制着男主角,并使他最终以杀死她的方式来夺回不管是在爱情里还是在两个人的社会关系中应有的男性权力。

视听语言上,大多数导演在处理一场环境较为复杂的戏时,会采用双机甚至是多机拍摄,在不会穿帮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的机位获取演员的表演,然后在剪辑时取各个不同机位不同时间的画面连为一个完成的时空逻辑。在本片中,戈达尔并没有这样做,他会把不同机位在相同时间内拍摄到的画面剪到一起,这样就有点重放的味道。

片中有时声道会被剪掉。与影像不符的声音会突兀的插进来。比如在抢劫银行的影像中插入四重奏排练的声音。一段对话,也许只有几句是有声音的,琐碎的细节被删除。

戈达尔拒绝大量的煽情效果,他冷静,简练,创新。新浪潮十分伟大,一句话,颠覆传统。让我们能够看到百花齐放的电影,而不只是让人腻烦的那种片子。通过无与伦比的才华讲述了他的思想。影片始终在展现男女在恋爱中的状况,他们幸福又痛苦,可以欢畅,也会哀叹世界上为什么要有男女。女权的意思似乎也有,从导演对卡门的塑造以及她和男主的对比可以看出。再从蔓布全篇的冷漠,厌世的基调来看,戈达尔也趁此机会对现代社会的弊病做了思考,并试图指出重生的道路。他亲自出镜扮演的导演,是一个被现代年轻人利用的牺牲对象,他以大量社会评论带出了自己警世,献世的身份。

戈达尔不会忘记新浪潮,在电影最后黑屏时出现一行字:向小制作的电影致敬。

 6 ) 《芳名卡门》的世界

《芳名卡门》的世界
戈达尔在此片中尽情地展示着自己曾学习过音乐史的有利条件:连绵起伏的音乐伴随着大海以及波浪声、海鸟的叫声,贯穿于影片始末,就像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但前者的音乐虽有颠覆的快感,对整片的节奏与韵味功不可没但太过于弥漫,有时就让人感到像《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那样裹挟着聒噪与喧嚣。
戈达尔似乎极力打破好莱坞叙事的一本正经——他的确做到了,而且十分出色:看惯了好莱坞的正襟危坐,再看到戈达尔便忍不住让人击节叹赏,并深深迷醉于他的快速有力的节奏以及给观看者精神上带来的轻松,真是如释重负啊——然而,音乐是十分难处理的一个元素,现在看来亦是如此。本片的音乐的确跳跃着时空,从一种叙事段落中跳到另外的叙事段落中(另外的叙事段落不止一种,如果连波浪的穿插画面也算在内的话。可将后者看成和音乐相匹配的抒情性段落,但其实也是具有叙事意义的——因为正如布莱松所认为的那样,在电影中,诗意或者具有抒情意味/感觉的东西不会从单个画面/镜头中产生),但是好莱坞的电影配乐虽紧随各段落并具有清晰可辨的主题性/意义,但本质上同样也是跳跃时空或者独立于时空而存在的,所以戈达尔试图破,然而没能破完,于是某种程度上便成为了向经典好莱坞的“致敬”,比如卡门和约瑟夫在地板上接吻时响起了浪漫的旋律。
影片中可以看到某些布莱松式的镜头语言,就那么几个,稍纵即逝。本片仍然是对经典叙事进行的挪用。卡门的故事美国电影已有三部之多,歌剧、芭蕾舞剧也很有名。无怪乎戈达尔要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芳名卡门》也没有抛开交叉线索叙事的方式。 主要围绕着卡门及其门犯罪团伙一方,以及一群演奏音乐的年轻人。两方在卡门一伙到酒店意欲劫持富翁一家时会面了,当然没必要让两方认识(只有克莱尔后来知道卡门在场),只要观众知道就够了。
影片围绕卡门和约瑟夫之间的关系,再次探讨了爱情与死亡这一主题。就影片所表现的来看,卡门极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倾向,她在对自己的生命进行着慢性自杀。对生活如此,在爱情中更为明显。首先成长中受娇宠,来自男性的娇宠/爱慕——来自外貌,也有卡门作为女性其身体的因素,使得卡门具有骄傲的心态,由此而产生了极强的对男性的控制欲。她的控制欲在影片中随处可见:她的舅舅就说她“是有点恋父情结的小孩”,“和母亲的关系处得不怎么好”;卡门也对约瑟夫说自己的舅舅曾喜欢自己;当约瑟夫爱上卡门后,她提议两人一起离开;在犯罪事件中,是卡门为团伙策划了到酒店挟持富翁或者他的女儿——这是卡门说自己在模仿一部好莱坞影片中的主人公行为;卡门舅舅两次询问卡门关于即将开拍的电影的结局,显然他认为后者是知道的,但卡门说自己不知道——卡门说自己不知道,并对舅舅的两次询问以及他的不相信表示出厌烦,表现出卡门将自己的生活置于走一步算一步的局面中,她不思索关于未来的事情,也是不愿去想,这是一种逃避的倾向,所以犯罪团伙的主要负责人埋怨卡门把一场按部就班的计划变成了即兴表演。也许即兴,就是她的生活状态。这一点也体现在后来约瑟夫屡次问她自己要做什么时,卡门显然是毫无计划的,只能对这个回答屡屡逃避,一拖再拖;在约瑟夫面临女友(其父也在场)给出建议等待他做出决定的时候,卡门送来了红玫瑰——显然,最后约瑟夫选择了卡门;随后,一个人把枪给卡门时说她的行动需要自己,但卡门予以回绝了;在别墅和后来犯罪团伙居住的酒店,在卡门和约瑟夫所进行的身体游戏中,卡门要求约瑟夫按照自己从电影中所学来的方式进行;卡门对约瑟夫说要从自己这里让对方看到女人能对男人做出什么。正是这种极强的控制欲使得卡门对约瑟夫很轻易地就说出让对方离开的话——卡门试图在把,她也的确这样做了:让约瑟夫对自己惟命是从,她也深信自己的控制力。正是因为对自己控制力的深信不疑,卡门的生活才显得很“即兴”。卡门和约瑟夫逃到别墅后,卡门对约瑟夫说如果自己爱上对方,对方便会死,这一点表明卡门对于自己的控制力具有过高的自信。
卡门曾在她进入爱情之前的男性世界中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是从她年幼时就有的。在这种胜利中享受到的控制欲,使卡门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她已经被这种控制欲辖制住了。而在目前的人类世界中,控制力是和“男性”紧密联系的,而卡门之所以有控制力是因为她的“身体”——这是卡门并没有预料到的——而“身体”正是和“女性”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女性”直指向“身体”,而不再具有别的:“女性”=“身体”。卡门的控制力使她在男性的世界里如鱼得水,行动自如,而且她还要努力保证这种控制力的维持——这是卡门没有拯救的亮光的生命之必然,她的生命状态即是如此了,否则她便无法生存。卡门所具有的控制力同时也使她更接近/像一名“男性”,而事实是她并非男性,而是女性——这也正是她在爱情关系中的身份。追求控制力(“男性”)和自己的身份(“女性”)是矛盾的,互相对立的,卡门没有办法能解决,她也无法自救。卡门需要的是男性般的控制力,而“身体”则将她不时地拉回自己是“女性”的现实——“女性”这一现实意味着控制力的失去,是和“男性”相对立的,所以这一现实是卡门极力避免与排斥的,由此决定了卡门在爱情关系中的必然毁灭:当她选择继续维持爱情关系时,却不愿做也是无法做一名“女性”。这一现实也使得卡门处于极端的分裂中,在卡门与男性所建立的爱情关系中是最能鲜明地予以体现的。在和约瑟夫的爱情中,卡门享有了像男性一样的控制力。但无论是爱情关系的得以建立还是控制力的得到首先都来源于卡门的女性身份:两人相遇于枪战,卡门和约瑟夫扭打在一起时具有亲密的身体接触,约瑟夫爱上了卡门。当约瑟夫被警察抓住正意味着卡门和约瑟夫之间爱情关系遭到来自外力的破坏。而这正是一个机会,可以使卡门重获自由:不再进入爱情中的分裂状态,这种自由显然是以牺牲爱情为代价的。当时海鸥声响起,这在本片中象征着自由;负责人也让卡门“别做梦了,睁开眼”。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本质都是人。但男性不仅在身体上具有优势,比如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权力上也具有女性并不曾拥有的控制力,于是女性就只剩下“身体”——这是女性作为人之不完整的一面,因为女性也具有和男性一样的思想等其他方面的权力,而不仅仅是“身体”。这就是人类目前的两性状况,原本男性与女性彼此爱慕正是正常,但如今已被扭曲:妻子恋慕丈夫,丈夫管辖妻子。将女性和男性发生置换是人类所采取的并不高明的做法,而卡门正处于这样的局面中。卡门以女性身份进入和约瑟夫的爱情关系中,卡门和约瑟夫之间的爱情/两性关系之所以能够成功建立,正是因为卡门的作为“女性”的“身体”,“身体”使得卡门享受了起初对约瑟夫的所产生的控制欲。而一旦进入这种关系,卡门作为“女性”必然是以“身体”的存在而存在的,而且也只有“身体”(没有其他),于是约瑟夫必然具有了对卡门“身体”的控制力/权力,当然也就完全地控制了卡门。影片清楚地展现出:在这种关系中,卡门的控制力将必然开始瓦解,约瑟夫的控制力开始显现,后者首先体现于对卡门身体的权力上。两人在别墅里的身体语言就完整地暗示着这一真相,其中包括如卡门一直在说话:这是她极力夺回控制力的欲望;在别墅里约瑟夫被捕之前两人的身体语言也体现出约瑟夫看重的只是卡门的“身体”,卡门作为女性在爱情/两性关系中只剩下“身体”,这显然也正表明着她是作为扭曲的人即不完整的人而存在的。约瑟夫所代表的“男性”>“人”,而卡门所代表的“女性”<“人”。
当卡门重拾和约瑟夫的爱情,她的控制力之削弱也直接导致了她在犯罪行动中的控制力:负责人和卡门的舅舅谈及卡门坠入爱河后办事开始不稳妥了;卡门和约瑟夫重归于好后在酒店的清晨,约瑟夫问卡门自己要做什么,卡门先回答“我会告诉你的”,然后又说道:“他们会告诉你的”。其实在犯罪团伙中,卡门的控制力从根本上讲也是岌岌可危的,因为其他男性可以轻易地控制卡门的“身体”,也就会夺得对卡门的控制力。
卡门在爱情关系中随后所采取的行动是开始了找回控制力并极力维护这一控制力。从卡门叫约瑟夫的名字时,总是叫不完整可以看出卡门是排斥“男性”约瑟夫的权力的,但约瑟夫每次都将这个不完整的名字予以纠正,使其完整:“男性”约瑟夫是不能容忍权力的失去的。卡门的行动改变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体现于“身体”上,即当卡门夺回控制力时,她能夺回的也是唯一能夺回的就是她的“身体”——因为在卡门的“身体”以外,比如能代表她的思想的她所提及并正在模仿的美国影片,却是处于“缺席”的状况中:约瑟夫无法记住卡门提及的想法(这使得卡门极其愤怒,这种愤怒是由她只是作为一个具有 “身体”的不完整的人,一名女性的表征这一现实所引发的,也意味着卡门并没有控制力)——当卡门的“身体”并不由约瑟夫控制时,约瑟夫首先也就不能从卡门的“身体”中得到满足,卡门的女性形象正逐渐消失,她正在成为一个和约瑟夫相同的握有控制力的“男性”。这一切正是“男性”约瑟夫(他应当是权力的握有者)所无法面对和容忍的,于是他也采取了行动,首先也是从“身体”上控制卡门。显然约瑟夫最终作为一名男性取得了对卡门的控制力:卡门趴在地上,约瑟夫压在她身上,卡门不得动弹。而起初在银行的地板上,卡门和约瑟夫在地上互相扭打,象征两人进行着权力的抗争。最终卡门压在了约瑟夫的身上,她抬起头,扬了一下头,像得胜了的女王(她初次甩头是在成功说服舅舅,违背了负责人的意愿时。后两种情况中卡门享有暂时的控制力)。卡门面对了约瑟夫意志/权力的获胜,她的主导力失败了,对此,她只能说一句“男人为什么存在”,所以当众人伪装成拍电影的人士抵达富翁所在的酒店并开始行动时,卡门拿着装了子弹的枪指向了约瑟夫却没有开枪,这象征着她已经完全失去了在两人关系中对约瑟夫的控制力,失去了她起初如男性一般的控制力——在银行两人初次枪战交锋中,卡门将枪对准约瑟夫并开了枪。卡门放弃了开枪,转而前去挟持富翁的女儿——她要保持控制力,仅存的控制力——存在于犯罪团伙中,在此次的打劫行动中。但爱情关系中卡门之控制力的失去和约瑟夫之控制力的存在使得约瑟夫杀死了富翁的女儿——来自约瑟夫的控制力断绝了卡门在犯罪行动中的控制力。卡门在自己的想法与行动上是自由的:她追求着控制力。她由此而展开行动。在她的自由世界以外,她不能控制其他人的自由,比如约瑟夫的自由。约瑟夫完全控制了卡门,取得了权力的胜利,最终他开了枪,杀死了卡门。
而所以发生了在原本正常的两性爱情关系中的死亡与毁灭,显然卡门的做法,其本质是追求将女性和男性置于所谓的“平等”或者女性去施行所谓的“争夺和男性的话语权”,这是人类所采取的并不高明的做法,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女性的身体和思想、情感等因素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正是女性和男性作为受造的人相比而言具有差异性的一个方面,比如女性在需要男性给予话语的安慰方面就比男性的要求要高,故而当女性在“身体”上赢得男性的尊重时,她就是在赢得男性对一名女性的尊重。所以女权主义者们追求的“男女平等”或者美国曾流行的“性解放”运动是大可不必的,其实也是谬误的:硬生生把女性撕扯成两个个体,变成与男性一样——唯一可同情的地方在于女性悲苦于男性的控制而以为当男性就好,其实男性也没有安全感:自己无法履行好保护女性的责任,即处于责任感的危机状况中。
《芳名卡门》的世界代表着错位、颠倒、对立:一个疯子(有点精神状况不太好)拍电影;表面上是拍电影,事实上是抢劫••••卡门需要的并非是控制力,得到控制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卡门的世界的悲剧从根本上来讲是她作为人之为人的利益被剥夺了。从幼时她所面临的状况是:得到的来自男性的关爱远大于得到来自女性的关爱。在卡门享受到爱情之前,她更需要的是母亲所代表的女性世界的爱。这一点体现在她一直都记不住约瑟夫的名字。她在不平衡的状态中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她在成人世界犹如被拖拽、被撕扯。卡门离开酒馆时和一名女老板亲吻告别,暗示了她内心里对与女性之关系的维持,也是一种对类似母爱的东西的渴望。负责人在画外问她:“你到底来不来”,随后她被负责人生硬地拉走了——卡门对得到女性关爱的渴望总是被来自男性世界的力量给打碎/破坏。片尾,卡门趴在地板上面临着死亡时,她嘴里念叨的却是一段如小孩们所念的谜语,类似简单却又深奥的短句——而这谜语曾在她有点疯了的舅舅嘴里念过,是当他提到卡门和母亲的关系时说道的;当卡门在别墅里警告约瑟夫,当自己爱上他时便是他的末日的时候她又念着这句话——此时卡门已经陷入和约瑟夫的爱情中,并作为一名女性被男性约瑟夫控制着(这一点从两人随后的身体语言中可以看出)。这段念白类似某种暗号,卡门和舅舅都知道某些秘密式的东西,它更指向着卡门曾经失衡的童年;大海的画面屡次出现,这些物象正和卡门舅舅的别墅紧紧相连,也指向着卡门的童年,因为卡门13或者14岁时在别墅里住过,正是那时,她意识到了类似于男性一样的控制力。海浪不停地翻滚,在卡门的世界里犹如她自童年起便没有断过的梦魇,一直环绕着卡门并伴随着她进入到成人世界。也是一个魔咒——经常提醒卡门去抓住控制力——卡门显然没有力量能够摆脱它,而只能顺从它。在爱情中,卡门也是如此地追逐着,以至于爱情并没有拯救她,反而成为一个契机使卡门彻底地被毁灭。卡门生命如失去了刹车功能的汽车,只能任自滑行,无法停止,最终只能靠外力停止:或者完全得拯救,或者死亡。
和卡门不同的另一女性形象是克莱尔,她是演奏乐团的一员,也是喜欢着约瑟夫的女孩。和卡门送给约瑟夫的红玫瑰不同的是约瑟夫送给了卡莱尔一只白玫瑰。克莱尔和卡门唯一的不同就是她的控制力没有像卡门那样强烈——在影片中的表现即是如此。克莱尔对约瑟夫毫无控制力,她更不曾取得过这种力量:约瑟夫拒绝了克莱尔的进餐邀请。克莱尔控制力在影片中并没有成功地在约瑟夫身上起作用,意味着她和约瑟夫的爱情关系也不曾建立。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讲,克莱尔是自由的:一名“正常”的只有“身体”的女性,当时海鸥的叫声再一次响起。
戈达尔在《芳名卡门》的世界中对经典叙事进行了凌厉的剪切,并让卡门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死亡气息弥漫着整部影片,一如《感官世界》,赋予了影片浓厚的艺术质感。后者很快消解了颠覆好莱坞式经典叙事场景所带来的嘲讽与滑稽,也许从《筋疲力尽》开始,戈达尔就没有让他影片中的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死亡气息离开过。戈达尔也接着“舅舅”这个有点疯子一般的病人角色,口里对政治进行了一番玩味。

 短评

我雖無知,但我知道世界並未由無辜者掌控。如若可能,我們便繼續前行。我不是害怕,只是因為我從來不能。亦不知如何。投入其中。 ++ 看过留脚印。卡门,漂亮。

3分钟前
  • 还行

我虽无知,但我知道世界并未由无辜者掌控。如若可能,我们便继续前行。我不是害怕,只是因为我从来不能。亦不知如何。投入其中。

7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这才叫改编!强烈的个人风格为那部风情的歌剧增加了智性,同时保留了肉体。深化了两性的存在问题——谁无辜谁有罪。女权立场——不是言语而是行动,正如他习惯在台词里直接吐槽资本主义那样,同时增加电影和大众文化一脉,又有了现代感。只会默念的小提琴手是卡门的反面。还得看下梅里美的原著。

10分钟前
  • 57
  • 推荐

桑塔格说:艺术是诱惑,不是强奸。像是本片的双重注脚。它呈现着一个过程,而非目的与结果。(戈达尔电影往往排除接吻与性爱的结果,而只表现事发之前后)这里的诱惑不是指浑浊的欲望,在间离效果作用下,那些裸露的身体,让人感觉不到猥亵。戈达尔电影始终是透明的。

15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女一竟然原定是伊莎贝尔·阿佳妮。。。Colin MacCabe说,戈达尔在1982年拍《受难记》,美学上登峰造极,但是票房扑街,戈达尔因此和资方(大公司)交恶,他坚决以小制作电影作出回击,就有了这部《芳名卡门》。小制作电影的规模有多小?拍摄第一天阿佳妮到片场时,摄影组和声效组,两组人只坐一辆车,而阿佳妮的化妆造型和助手就坐了两辆车...到达片场以后,库塔尔开始调灯,竟然要阿佳妮现场做灯光助理的工作,阿佳妮愤然离场,退出剧组,戈达尔只能另觅人选,卡门一角最终花落玛鲁施卡•迪特马斯 Maruschka Detmers 。。。

18分钟前
  • 水水
  • 推荐

“要是我爱上你,你便完蛋。”平行剪辑的十几个海浪空镜头,像是对男女主人公爱恨纠缠的呼应,也像是欲望的激荡,或许又只是戈达尔所说的“噪音”。电影对声音的处理着实迷人,浪潮声、列车擦肩而过的声音、夜晚的虫鸣,世界是一座噪音的花园。构图精妙,遮掩的光线、夹缝里的肢体律动,令人难忘。

19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王家卫和范桑特基本未能超出此片

24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也算补標也算新看』在医院第一眼就看着像导演,再看介绍『果不其然』就是导演本尊电影的混乱成就了所谓的『新浪潮』反正我就是当看美女了,不多不少还有两大美女助阵这样的艺术電影(片长按现在来说不算太长,法国🇫🇷艺术電影的标准长度)我曾经把抢劫当成一次排演节目。这样的经典现在就是烂片

27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86/100 两代人之间,两个时代之间,两性之间。音乐性的探索,海浪的蒙太奇:海浪、乐团与爱的场景,由剪辑成为三重叠加效果。俏皮又正经,赏心悦目的一部。疙瘩演的是乐队疯指挥,在临近结尾的酒店戏中,拍拍肩膀致谢了每位乐手。

32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戈达尔梳了梳他稀少的头发,他还能讽刺自己。我看了下自己的秃头,想哭。

3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混乱而无序的影像、对白与音轨构成了全片。在枪战中看报的男人、安静清理血迹的女人、从厮打到相拥的警与匪,这种“布努埃尔式”的讽刺无处不在。让-吕克·戈达尔饰演的疯老头儿更像是他本人——“厌恶”电影,“亵渎”电影,仿佛只有变幻莫测的海浪和跌宕起伏的贝多芬四重奏才是戈达尔真正想拍的。

3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戈达尔的电影都有荒诞气质,里正常思维好远,开头结尾的枪战戏尤其如此,但看得很有感觉。本片竟然用了好多空镜,基本都是潮水,情欲的张力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澎湃,这掌控力太强大。

40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毛是个好厨子,他喂饱了整个中国."

42分钟前
  • 路可可
  • 还行

戈达尔生涯第三期的杰作,获威尼斯金狮奖与技术大奖。1.将[卡门]题材与强盗类型片融合,呈现爱情中狂烈的占有欲与攻击性(一如多次将门、窗推撞在对方身上),爱与死最终合一。2.对声响与声画关系作了极致的实验与探索:海浪画面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分别作为“支线”时而穿插进来,但4位小提琴手始终只露一部分,海浪始终是画外音,乐声则时而作为画外伴奏,时而入画(如结尾饭店场景中的乐队),时而与人物对话声互相打断,抑或猝然中止。这种乍看散碎的声响拼贴与声画分离,实而却与人物情绪、故事氛围融贯贴合,一如复调音乐般丰富鲜活。4.高达在病房里东敲西拍,体验声响;手拿录音机,敲击声、钢琴声、轰炸声与叙境内的谈话声交织起伏。5.“疯导演”疙瘩负责口头批判机器生产与无用消费。6.清洁工面对尸体只管拖去血迹,荒诞又讽刺。(9.0/10)

4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某種程度在補償缺席了二十幾年的女人形象?

44分钟前
  • Amushi
  • 推荐

平行时空处理得不够风骚,不过这对情人还是挺有意思,比戈达尔早期探讨的爱情关系也有了更出新的东西。

46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表面上是爱与死、力与毁灭交相辉映的狂欢,内里却被难以磨灭的“理性”的窗棂规约,无论是影像外延上的声画设计,还是内涵层面上藉由主人公表露的思而无果的困惑与恼羞成怒(自然也要考虑到六八之后戈达尔的某种来去匆匆的政治惶惑),都可以看到戈达尔相当刻意地想营造一种理性插入感知性的秩序——越是混乱,越是在经营秩序。而这种秩序的终极指向是什么?戈达尔绝不是一个实在论者,其必然转向胡塞尔式的纯粹—虚空,我也懒得讨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声画设计上,外叙境声音的插入,除了形成了爱森斯坦意义上的碰撞(海浪—爱的激流—贝多芬),同时造就的是由时空重叠引发的叙事延宕,巴赞评《偷自行车的人》时所期待的“电影(情节)”的消失在此走向了极端。另外戈达尔实在是营造不适感的大师,譬如厕所里的贪食者,和那只抚摸荧幕/观众的黑手。

47分钟前
  • peter panic
  • 还行

不要问人们为何需要相爱,也不要问人们为何需要分开。就当这一切是现代神话,哪怕多一点的解释也会使我们落入俗套。

50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7.5/6.5 导演表现出强烈的厌倦感,仿佛他宁愿听贝多芬四重奏,也不是很愿意拍电影。影片显示出他对电影手段的娴熟以及对电影兴趣的丧失,然而,他依然能让观众目不转睛。---宝琳·凯尔

53分钟前
  • 一一
  • 推荐

当镜头转向戈达尔 迷茫矛盾痛苦与厌倦溢出屏幕//又一次创造性地音画运用和有趣的平行叙事//相当努力地制造全新的电影语法 但“全新”太难定义了//要对电影有多深刻的理解才会由衷地“厌恶”电影//混乱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迷人的本质

56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