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难忘的历史、一场特殊的战役。最初,吹哨人们被误解、被抹黑,没有人重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当大家意识到它的严重时,却为时已晚。
这个春节有些不同,没有人为新春的来临感到快乐,而是焦急、担忧、恐慌、惧怕。是这样一群逆行者站了出来,奔赴前线,与病毒搏斗抗争。
那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准确对策,有的只是勇敢和奉献的精神。没有人知道这条路能否回头。他们,依旧站了出来。
可他们,也只是承担了责任的年轻人们。
这是我看过的一部最用心的纪录片,真实地呈现了武汉这座城市从疫情爆发到得到控制的每个不同阶段,也记录了多位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的心路历程。
《中国医生战疫版》从医务人员除夕夜收到通知后大年初一集结支援去武汉的细节,展现了中国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与团结能力。此外,片中也有许多令人记忆犹新的片段,如前期的医务人员给新来援助的护士们讲解在病房里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其中不乏各种防护措施的小细节,从最普通的手套到口罩与眼罩之间缝隙的处理。纪录片的每一处都体现了天使们的细心与认真。作为未曾“战地”一游,却似与医护们身处同一片战场的我们,也能从这些细节深深感受到这次疫情的莫测与残酷。
今天是5月24日,截止到目前,新冠病毒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这场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就是因为有我们的中国医护们从五湖四海一起凝心聚魂的结果,因为有了这群可敬可爱的中国医生们,才得以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纪录片和医生题材,是我平时最不关注的两个领域,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可能永远不会打开这个片子。
而事实证明,它从片头曲就抓住了我的心,用Rap做片头曲是第一次,被Rap唱到鼻酸也是第一次,之后的正片就更是眼泪常伴了,作为一名非重灾区市民已经泪腺失控,想象不到重灾区的医护人员和市民们看到这部片子会有多么感慨。
我最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一点是,和媒体中营造的氛围不同,片中没有什么数据,也没有太多展示疫情的紧急感和压迫感,它的重心一直抓在医生身上,医生如何积极地应对疫情。大年初一支援前线和家人告别、一两百名医护在狭小走廊里放声痛哭、劳累过度晕倒等等这些情景全都没有让观众看到,也许是医护人员不曾在镜头面前表露,也许是制片人不愿让影片太过沉重,这些事情全是通过医护人员事后回忆的形式得知的,能看出他们在尽可能地不用情绪化的镜头来记录这个过程,然而在医护人员和制片团队如此“克制”的情况下,这部片子还是让人情绪失控……
这部片子让我真真切切看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它太真实了,真实到不能用优秀来形容,更应说是珍贵。它用温柔的方法记录了一群温柔的人们,或者说它的意义超越了记录,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也讲了一段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它带来了感动、震撼、民族自豪感,激发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很期待后续的内容,相信会有更多触及心灵的事情。
除了感动就是敬佩。到底是怎样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们一往无前奔赴前线,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这已经远远不能用医德或者职业精神来简单概括了。
从一月底的举国爆发开始,短短两个月,令世界骇闻的新冠病毒在中国居然被逐步控制,情况大有好转,目前除了KTV娱乐行业之外,整个中国都在复苏。中国医生,有着坚信战胜疫情的决心,有着快速的行动力,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即使面临重大的疫情也能够苦中作乐,把信心、信念、希望带给病人,带给武汉,带给整个中国。这部纪录片也是对这次疫情比较严肃的一次光和影的记录,看着看着记忆仿佛又穿回2月份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没有防护服,医护人员咽下呕吐物,憋着不上厕所,尽量不吃饭,挑战生理极限。看着一张张被口罩勒出了一道道红印的脸,真的,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生活环境 人生经历 思维方式 关注对象 ……
每个人为他人无私付出,都是心灵复苏的良药。
中国医生有方向,有力量,有智慧,为春天到来开辟更宽的道路。
内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是谁的子女,是谁的父母,是谁的家人,午夜饭上告别爸妈,是战士拿起了枪,走向了战火无声的边疆,战病疫,救苍生。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有失落相伴,有希望可见。面对一片黑夜,不是谁都有勇气拿着一支蜡烛走进去。竭尽全力,果断坚持,挺住意味着一切,现实是直白而残酷的。
记录者的力量,奉献者的伟大,轻描淡写一句话,透露着赤裸和真实。克制,冷静。中国医生在,世间无逆境。
叹息一声,发自内心深处,带着颤抖,和满脸的泪花。稳住呼吸,活着,活下去,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事。
万水千山总是情,该打的仗,该走的路,该守的城,中国医生,苦撑到底。乌云上面就是阳光。春天来了。真好。
在春节以及节后没有复工的漫长的时间里,每天在微博、豆瓣等各个平台上关注湖北和全国的疫情情况。物资极度匮乏、新冠病毒凶猛,绝望的情绪无法控制地在蔓延。如果说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赶赴武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那么接连出发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则从更现实的层面上感受到了希望。
当时有不少公众号推荐了纪录片《中国医生》,在疫情牵动全国的那段时间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医生的群体前所未有地关注。导演组历时几年的采访、拍摄,当一切事关生死的时候,几年的时间,承载了太多悲欢离合。如今已是5月,春去夏至,看到《中国医生》战疫版上线,是有些吃惊的。众所周知,作为疫情的重灾区,进入武汉需要冒着多大的风险,需要具备多大的勇气。
比起经过时间打磨的《中国医生》,在特殊时期拍摄的《中国医生》战疫版显然要“粗糙”一些,然而每个经历了新冠疫情的人,都知道,这种“粗糙”恰恰是它的真实。在疫情尚未过去的情况下,摄制组协调拍摄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修饰、没有煽情,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了一线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点滴日常。在采访的环节,经常可以看到医护人员哽咽落泪无法继续。脱下防护服的他们,其实如同我们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家庭、亲人,会疲惫、会恐惧、会绝望。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就像主题曲的创作者顿顿所说的:“在黑暗的时刻,也许光不能照在我们身上,可我们可以成为光本身啊,这也许就是白衣的意义。”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下,更在于将来!
有点意外的,这部豆瓣目前9.2分的《中国医生战疫版》于我的个人观感不仅胜过同9.2分的《中国医生》,甚至还超过9.3分的《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不过不及9.4分的《非典十年祭》。—— 第一集 重组:“在这次疫情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被感染的医务人员总数为141人,仅次于李文亮医生所在的武汉市中心医院208人,三甲医院是医务人员感染的重灾区。”→看过的新冠疫情相关纪录片&影视作品中难得提到 李文亮 医生;2.悲怆;3.不舍;4.奇迹;第五集 回家:“经过武汉这次重大的疫情呢,很多的家庭破裂,很多的患者其实他们内心都是伤痕累累,有很多的创伤,但是我相信,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在救治他们的同时,也能够给予他们心理上的一些关爱。那么我作为一名护士,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想通过我自己的一些努力,让他们在这样的困境当中,可以涅槃重生。”
这样的真实记录,深深的告诉到中国医护人员,在此次疫情面前担当,是他们,让新冠肺炎的这种病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向医护人员致敬!
终于看到了白衣天使抗疫纪录片,虽有不足也满星奉上
这是疫情到现在,我本人所看到过的一些纪录片里面,制作最像纪录片的了。其他都是些录像,剪切,合成。不知道后面会不会还有更优秀的关于战疫的纪录片,起码截止到现在,这个算是好看,能看,入眼的了。(当然你要是站在疫情这个角度,没法批评其他那些纪录片。我仅仅是站在一个纪录片该有的水准角度去说的。)
虽然同类型片子很多,但精良胜在以后。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张导作品,甚至还花钱买了aiqiyi的vip,张导表示欣慰……
第一时间深入武汉拍摄真实的抗疫资料 不管怎么样都值得五分!
最后一集直接看哭了。这是我们这代人最接近战争的一次吧……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我们的最艰苦的战斗结束了,世界却还在混乱中。也许,世界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帝都的这一小波疫情快要结束了,相比之前91天不出门,这回我只宅了20多天,心情也轻松了很多。人生路漫漫,生老病死,欢聚离别,世事无常,在可以欢笑的时候尽情欢笑,在需要哭泣的时候放声哭泣。让生命绽放,直到最后一刻。
2020年6月11日、12日,北京连续两天出现新增确诊病例。我们对病毒对疫情充满了恐惧,当你看完纪录片,你会了解病人和医生的状态,未知的恐怖感会被冲淡。奋力走出阴影的患者和赌上性命抗击疫情的医生,在温情之余带给我力量和坚强。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样的纪录片才是精华所在呀
太棒了
“最深层的快乐就是你能帮助别人”。是天使,是英雄,奋斗在战役一线的医护人员值得一切褒奖。
没想到原团队这么快就把疫情特别篇拍出来了!!!第一集就带我回到抗疫的前线,每一位医生、护士、志愿者都太伟大了!
谢谢你们,为了我们大家,不计较个人的安危和得失,冲在最前面,拼尽全力与死神搏斗!Angels in white! Heroes in white!
五星好评!向中国医生致敬!向白衣天使鞠躬!
可能因为在武汉的缘故,疫情让我产生了很强烈的应激综合症。这是我从1月到10月以来,看的唯一一部和疫情相关的纪录片(之前连任何新闻都刻意避免)。医护、志愿者、建设者,他们是真正付出代价的英雄。
选择的视角和故事只是武汉的片段,但是这些普通人的片段,背后的故事也足够震撼,可惜很难看到更细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