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不是胡编,戏说不是胡说,《辛弃疾1162》还是在犯那些国产剧的通病。电影,讲家国大事时,非要穿插一些无脑的爱情桥段,对剧情的推动毫无价值可言。再者,国产剧总爱用女主的死,来激励男主的小宇宙爆发,从而打败敌人。这和十几年的精神胜利法又有什么区别。我们讲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民族的自信心不是靠一味夸大历史人物得来的。最后,结局草草收尾,虎头蛇尾。不推荐。
人们所知道的辛弃疾,大多是那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是与李清照并称为“南宋二安”的辛幼安;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稼轩居士。然而这是不完整的辛弃疾,是无可奈何的辛弃疾,是遗憾的辛弃疾。
公元1162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侵,天下肖烟四起。辛弃疾投身抗金义军,与金人对抗,几战大破金军。面对反叛,他率领数十骑星夜兼程,深入敌阵,活捉叛贼。电影就是描写了这段历史。说实话,我有点失望。电影对战场打斗情节描绘了太多,而对辛弃疾的谋略与胆识刻画的太少,而辛弃疾恰恰在这方面是有过人之处的。电影没有展现辛弃疾埋坑破重骑的情节,而是用埋伏滚火球的一战战出威名,这一点有点遗憾。生擒张安国居然是光天化日之下明抢,这一点也太离谱。再有就是感情戏的刻画,实在有点多余。整部电影情节没有侧重,都是一笔略过,看得有点赶,有种生拼硬凑的感觉,实在难以让我满意。
当然,我同时很欣慰这部电影的问世,因为它展现了辛弃疾一生最好的时光,为家国殊死搏斗的时光,为光复抛头洒血的时光。再之后,辛弃疾南下进入南宋政坛,献上《美芹十论》等军事论著,训练虎贲军以备北伐,一度也官居高位。然而整个南宋都安于江南半壁,一心光复旧土的辛弃疾数次沉浮,无奈在四十岁的大好年华归隐山林。余生只能在青山绿水间,用一首首豪迈篇章中慰藉悲愤的心。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如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答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影片最后,老年辛弃疾吟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无疑是辛弃疾最著名的一句词,而多少人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词?殊不知这蕴含了辛弃疾这位爱国名将一生的无奈。知我者,二三子啊!
总体来说,及格。
给四星是因为和前几年的那些大制作和近几年乱七八糟的流量电影来比,应该给个鼓励!一直看好谢苗,期待他的后续发力😜
字数不够据说发布不了……
瑕疵还是有不少,比如刚开始那一段被刺穿肩膀,之后立马就又好了…中间很多桥接都是一笔带过一个镜头飘过(当然剧情还算连贯,也算消除尿点——但是又不上映也无所谓尿点😂)
搜索南笙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从小到大读过不少古诗词,辛弃疾是我颇为喜欢的一位老前辈。
点开看了一下,感觉还可以,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一些小改动,也无可厚非。
说到剧中的爱情。
辛弃疾也是男人,也是写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文人。
有个绝世佳人也不为过。
不过整部电影,我觉得还是有点点平淡。剧情不够紧凑,节奏掌握的不算高。
对我来说,全剧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片尾曲署名的那几个字。
作词:辛弃疾
此剧质量还算上乘,奈何评分稍低。
从来没有去了解过辛弃疾,还记得上次知道,也是上学和时候,知道他是一代大词人,与苏轼、李清照齐名,所以一直只知道辛弃疾是文人,经过此剧再去了解才知他年轻时也热血、半生戎马。铁血柔情竟也能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生抱负,最终也不能实现,而至于晚年写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一部2020年的新电影。 中国的历史电影尤其是战争电影不好拍,因为很多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从卫青、霍去病,到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他们的对手,当时的外敌,现在都已经成为国内民族的一部分。 说起来也只有戚继光和三国比较好拍。戚继光抗击的倭寇,依然还是外国人,而三国也纯粹是内战。 类似的历史人物问题在国外也有,但洋人似乎看得比较开。比如英国的罗宾汉是萨克森人,反抗入侵的诺曼人。而电影《勇敢的心》则描述苏格兰人反抗英格兰人暴政的历史,还得了奥斯卡奖。啊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看这个片子会不会扎心。 看见真实的历史很难,坦然看待历史更难。因为如此,我给这部目前豆瓣评分只有6.8的电影打了满分,希望能拉一拉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看看历史。 如果不知道辛弃疾,怎么知道大宋的辉煌?怎么知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怎么懂得“气吞万里如虎”?
可以
演员表演部分还算合格,但感觉受经费所限,几场交战戏呈现的都很局促,尤其最后与对方主帅过手太儿戏直接就KO了,有点可惜了。
整体不错的,但国产电影有个通病,不管什么历史,什么战争,但要加一点儿女情长,最后看一段女主被射死了辛弃疾爆发小宇宙杀疯了,这有点尴尬,就想到了攀登者最后山顶告白,现在主旋律都要谈个恋爱上战场,但女主会杀敌是个女英雄,这点值得表扬的,辛弃疾是真正的爱国者,真正的英雄,一生都想着收复故土,死前还喊着杀贼杀贼,电影最后有点夸张把金朝王爷给杀了,电影可以适当的演义,历史已经过去,但演义里可以给失意英雄的一个杀贼成功的结局
给霜花四星。换下裙裾,穿上短褐,征战沙场。对辛弃疾,她温柔专一,对国家,她忠肝义胆。霜花坚强勇敢但内心柔软,有温情也有大义。南笙演绎的很好,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网大而已,胡编滥造,把辛弃疾换成霍去病这个故事也能成立,换成成龙也能成立,根本没有标识,没有那种文人气度,简直一个糙人,根本没有人物弧光,所有的事光靠想就够了!羊头狗肉罢了,整个故事散单至极,不过网大尔耳
网红脸很影响观影体验
剧情略干瘪,布局散乱。然后,总体就有点蜻蜓点水了…… 士子情怀、英雄气概 从来都因为知音零落而败给短视的小农思想。底下的人本来就愚昧,当脊梁被轻易折断,更不知何时可进步了
辛弃疾这种猛人,这网大的阵容和水平还是配不上啊
其实,想想杨家将,岳飞什么的被玩坏成了什么样子,就知道市场对于“民族英雄”的渴求到了什么程度。于是,辛弃疾这个可以打的IP就被刨出来当战神,也是顺应民心了。从洪熙官里的小谢苗,到现在每每出演动作片,却老有一种路子不太正的感觉,但是至少比王宝强一身恶毒戾气的强,看看什么时候能翻身吧。
作为网大,算是很不错了,题材也难得,但是辛弃疾,这样一位人物,描写成一个动作英雄,还是太薄了
这部剧也符合史实,谢苗也可以,比那些小鲜肉强好多倍,总体来说值三星,比最近上映的那些网大都要好看
质量还算可以了,但质感上 ……那就是辛弃疾打了近一个时辰小怪兽。
情节基本符合史实,辛弃疾人物的英雄气过重,加入女主霜花让辛的人物更充实,家国恨儿女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众里寻她千百度,陌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与细雨骑驴入剑门的的陆放翁是好友;词风相似,但比陆游更多了份慷慨激昂
结局五人入万军给魔改成那样。。。好歹是少数值得佩服的沙东人啊
冲着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名号而看,也想借此了解南宋抗金那段历史。因为本片没有上院线,原猜测是剧集水准,实际比预期要好,尽管男主角的形象有偏差,但剧情主线基本尊重历史线索,能让观者很清晰理清要点,战斗场面下了本,带动民族情结有点燃。
是个人才。
燃!如果这电影能在影院中看到,那该有多好!
辛弃疾之边疆往事。这换个人也成立啊,还有演员也太丑了吧
三星全给武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