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前两天写了我们中国孩子们的残酷青春——《狗十三》。
不少粉丝在后台留言表示自己被这种现实题材给“吓”到了。
为了舒缓大家丧丧的情绪,今天葛红梅我就介绍一部青春喜剧片。
看一下,在对待孩子们的“第一次”这件事情上,美国家长们到底有多疯狂!
名字看起来很无聊,但这确实是一部充满屎尿屁的R级喜剧。
港版的翻译比较直白——《反啪啪同盟》。
而台版的译名就更没节操——《围鸡总动员》。
在美国,高中毕业舞会是非常重要的成人礼。
不少年轻人会选择在这天初尝禁果,宣布自己迈向成年人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个高中毕业舞会之夜。
朱莉、凯拉、山姆三个姑娘,从小一起长大。
她们非常期待毕业舞会,并相约在这个晚上干一票大的。
然而不幸的,这个计划还未实施,就被家长们发现。
为了阻止她们,三位家长各显神通,形成了“反啪同盟”。
其实,外国的父母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豁达。
毕竟,对女孩们来说,第一次是非常宝贵的。
父母们希望,她们不要这么冲动地做一些将来让自己后悔的事。
于是,三位父母开启了一场荒唐的闹剧行动。
为了打入舞会内部,他们不得不和年轻人比赛在菊花里灌啤酒…
为了拿到孩子们的位置信息,被迫配合一对“重口味”夫妻的情趣游戏…
甚至在女儿和男友亲热的时候,还躲在电视机后面偷看被电击中…
父母发起疯来,甩孩子们几条街!
他们总是很自信,自认为了解我们的一切。
他们看着我们长大,甚至觉得比我们自己都要了解我们。
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他们都会从这种自以为了解我们的立场出发,帮我们做决定。
更可怕的是,他们会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强加在我们身上。
朱莉的母亲曾经受过很重情伤,所以当她看到女儿为了一个男孩无法自拔的时候,害怕极了。
她不想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更不想让女儿如自己一样悔恨一生。
看过这样一篇新闻报道,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勤奋苦读考上名牌大学,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这样说:当年爸爸没有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今天,我终于帮他实现了。
乍一听,还挺感动的,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实现的父母们的理想。
可细细思考一下,又觉得不太对劲。
考大学不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吗?什么时候变成了“帮父母实现他们的理想”?
我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们不能将他们的意愿强加在我们身上。
“帮”我们决定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选什么样的伴侣…
我们更不能,怀着一颗大无畏的心,放弃自己的生活,成为父母意愿下的“傀儡”!
以前总以为,外国的教育比较开放,外国的父母很开明。
其实为人父母,不管身处哪个国家,对子女们的爱都是一样的“自私”。
舍不得放手,想为他们护航一辈子。
在他们的眼里,女儿永远是自己的“Little girl”。
她们单纯可爱,她们纯洁美好,她们是被罩在保护伞下的乖乖女。
她们跟男孩子们不一样。
男人失去童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可女孩,一定要慎重。
父母们无法想象自己捧在手心上的宝贝,会成为别人的伴侣。
尽管这一天迟早回来,但他们希望,慢一点,再慢一点…
可孩子们并不这么认为,她们迫不及待地想长大成人。
她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像一个大人一样去恋爱、生活。
两代人的鸿沟,从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形成。
无论是年龄、思想还是生活阅历,这个矛盾无法调和。
这个隔阂到底有多大?
哪怕父母们光明正大地“偷看”孩子们的聊天记录,也完全读不懂她们的“黑话”。
父母们越是想表达“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孩子们就会越抵触!
影片看似是讲女孩们如何蜕变成大人,实际上是在说,大人们该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与其说,父母们不相信孩子们已经长大,倒不如说,他们没有做好接受孩子们已将长大的事实。
所以当他们发觉孩子们要做一些成年人才能做的事情时,会怒不可支、会惊慌失措。
不过影片中的父母并不是全都如他们一般。凯拉的妈妈是一位开明的母亲。
当她得知丈夫要去阻止女儿的性生活时当即质问他:
你献出第一次的时候,你爸爸有去阻止你吗?
丈夫义正言辞地回答:这完全是两码事。
可这就是一回事儿。
只不过他们忘了,他们也曾年少轻狂,也曾瞒着父母做过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荒唐事。
就像他们为了阻止女儿们献出自己的第一次,经历的荒唐旅程一般。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终究是有限的,往后的人生,需要他独自前行。
事事操心,事事不肯放手,反而斩断了孩子的翅膀。
经历一夜的波折,朱莉的老妈终于找到了她。
然而看着满是气球和玫瑰的房间,老妈一下子冷静了。
她突然明白,她人生中的曲折、婚姻里的不幸跟她年少的初夜无关,她也注定不能一辈子为女儿护航。
今夜对朱莉来说是美好又浪漫的,她能做的,只有坦然地祝福。
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说过: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
虽然有点俗气,但确实,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后台回复“护航父母”,有汁源)
大家都说美国的性教育开放,其实不然。借用这部电影里的话, 男孩出去鬼混,父母不管,女孩就不行。 男女平等又在哪? 这个概念和我们国内基本一样,估计全世界都一样。 区别在于,是不是可以聆听孩子的话语,理解孩子的心理。 不要去一味的束缚,多谢聆听和感受。 如果你觉得孩子错了,你得说服孩子,让孩子知道哪错了,不是一味的去谩骂。如果你说服不了孩子,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那就是你自己错了。也可以说你没资格当你孩子的父母,你不够格。
有天和2位瓷器大哥聊天,也不知怎么说起孩子,也不知怎么就聊到孩子淘气,也不知怎么就聊到孩子以后,我提出了个假设,没想到,或者我忽略了两位哥哥的情况,突然爆聊,让我意识到脆弱的不仅仅是孩子。我提出:你说这孩子现在淘气还好点(我家老大9岁),起码你说话还听,想想自己年轻时也是混蛋一个。你说这大了,打个架还好说,要是过早出了格,人家女方能干嘛。两位大哥同时说:弄死他。让我惊愕,突然想起,两位家里都是明珠。我们相觑一笑。其实,成长中有无数风险,有无数坎坷,有无数困难,你要什么时候让他们接受这一切?时间,地点,方式,内容。麦肯锡里提到过“鱼还是渔”,这份不可逆的事业我们做的够专业吗?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久都没有推喜剧给大家了,昨儿君君刚刷到一部“全程woc”的喜剧。
简直是一言不合就开车,让君君笑到断头生活不能自理!
但看完吧唧吧唧嘴,竟然还有点小回味~
顾名思义,这是部说爹妈的电影。不过,千万别被它“纯洁”的名字给骗到了。
这是一部典型的R级片,发生在美国的一个高中毕业舞会之夜。
对美国高中毕业舞会,你可能不是太了解,君君小小科普一下。
简而言之,它就像是中国高中拍毕业照那天的情怀,再加上大学毕业彻夜狂欢的放肆这两者的结合体。
那是一辈子都值得回忆的最美好最癫狂的年轻岁月。
这个大日子,当然重要!
所以,影片中的三个小女生,决定在这一天干一票大的——破处。
没错,就是这仨货。
(大胸妹山姆、甜美girl朱莉、运动健将凯拉。)
这仨人从上幼儿园时起就是好闺蜜。
朱莉为了让自己的舞会之夜更完美,决定和相处六个月的男友奥斯汀做爱。
为了拥有姐妹间同进退的美好回忆,凯拉加入了朱莉的行列,挑了化学实验课上的搭档丸子头作为自己的破处对象。
山姆虽然是同性恋,但却不确定自己的性取向,也强行带了一波节奏,随意挑了个小胖子。
就在三人前往舞会之夜的路上,这个秘密被父母意外得知。
(凯拉的健壮爸爸、朱莉的单身妈妈、山姆的出轨父亲)
为了阻止女儿们的破处计划,三人使尽浑身解数,也闹出了一大堆啼笑皆非的糗事。
参加“菊花灌酒”比赛以进入舞会。
被捏蛋蛋以偷取手机,得到女儿开房的地址。
进入女儿房间埋伏却惨遭电击……
但这些恶趣味的笑点背后,却藏着很多发人深省的小细节。
朱莉的母亲是个单身妈妈,就因为年轻时在舞会之夜和男朋友发生关系,从大学退学一心追爱,结果却被劈腿,独自抚养朱莉长大。
凯特的爸爸外表非常健壮,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他从小培养女儿参加体育运动,始终害怕女儿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一直不能大胆放手。
山姆的爸爸虽然被别人看作“出轨男人”,但其实是被绿了,他一直用放荡的外表掩饰自己的痛苦,以致于极少和女儿沟通。
可以看到,他们基本可以囊括现今社会上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不希望他们重走自己的旧路,又不放心他们自己做出的决定、很少和孩子沟通。
正是这种不沟通的强加理想,才导致了很多家庭问题的出现。
《护航父母》则用一种最屎尿屁的方式揭开了这块遮羞布。
最终,朱莉的母亲悄悄从女儿的做爱现场逃离,因为她看到桌子上的套套、床上浪漫的花瓣爱心和蜡烛。她知道,女儿是认真的。
凯特的爸爸闯进房间赶走了丸子头,却得知女儿决定和丸子头先恋爱再说,也彻底放心。
最令人动容的是山姆,在她通过小胖子确定了自己的性取向后,向“风评不好的出轨爸爸”宣布出柜。
三个女儿收获了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美好夜晚,而三位家长也因为这个晚上,和女儿走得更近。
影片结尾,三位家长送孩子们前往大学,他们终于可以放心的放手。
在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面,就连向来以“自由”著称的美国都是如此,更遑论我们。
我们一直以来都被父母以“爱”的名义安排人生,怎么活得更好、怎么才算是幸福,这些标准统统都是由他们来制定。
父母们为孩子操了一辈子心,学校、工作、伴侣,他们把我们的人生大事考虑的仔仔细细,但却极少会问我们真正想要什么。
这应该是绝大多数90后们的人生体验。
所以在很多时候,君君都非常羡慕10后们。
因为他们的父母将是90后的我们,而我们知道该如何更好的把控手中的风筝线。
该放手时,就松松手,让孩子们自由去飞。
看完之后给人的感觉相当不咋地,明明有更好的题材可以讨论,有更多我架子的内容可以去描绘,但是就是抓着一点点有意义东西,其他的全都是烂货。 为了能把这个事情说的清楚一点,我稍微作为一个简称,主人公女1和1妈,女2(有点黑的)和2爸,女3(有点矮的)和3爸(她的白人老爸不是继父)。 主人公女123临时打算要去做破处,约好了一起做不过出了女1其他俩都是临时起意都没啥真正的意思。 最让我恶心的剧情是,三个人,三个家长都在担心他们的女儿会丢失真机或者其他的,然后其中的两个男生就像是被玩弄一样拉去为她们的计划充数,中途还吐了他们一身,最后的那两个人的结局都就是这样结束了,这样的对比就让我感到十分的恶心。一边是对于女性贞操的万般的守护,另一边则对两个男生的决定奉献视为粪土。最后他俩的结局也就是这样结束了。看到最后对男生的待遇,就觉得特别的恶心,还好遇到了这两个男生,都是比较通情达理,也不喜欢强加威胁的。真的,要是换了那些比较狠的角色,他们才不会就这样甘心被玩弄,肯定得有很不好的手段报复回去的。看到最后,对比下来让人觉得特别的恶心。而且又不是男生主动去约她们出来,是她们要约男生的出来,还说要做的,结果就是给了这么个结局,说真的,那两个人脾气是真的好。说实话,性别一转,那几个男生若是女生,怕不得能上房揭瓦,把这个事给闹大闹死,顺带十年绝交加拉黑。这个结局既不公平,又带有很大的恶心和性别区别对待色彩。除了女2妈当时对那仨家长的那几句话比较通情达理,外加部分搞笑内容确实搞笑,其他的部分都挺垃圾。
而且在结尾的时候,三个家长误以为他们的女儿也要去搞毒品什么的结果又要去阻止她们的,最后发现只不过是个笑话她们其实不是要去这么干。这就就直接把整的片的立益给打的很烂,你说他们不再这么紧紧的抓住孩子了,然后给他们的孩子自由了吧,他们又不算是给,因为他们要去阻挠她们,但是毒品又跟性不一样是必须要阻挠的,这就很扯蛋,导演给了个不得不去阻挠的选项,这真导演™拉胯。你最后给一个她爸妈不大需要阻挠的事件不行吗?那样的话,就圆上了本片的立意,父母给孩子空间和自由 信任孩子,又能有个快乐的结局,这不好吗?非得扯个这个。唯一安慰我的就是女3父亲最后叹的那口气比较写实了。
我一般是不打一星的,只要电影有点可取之处,我就给他两星,真的,这个电影就算我在犹豫是给一还是给二,让我犹豫了好一会儿,很少有电影能让我这么犹豫的。
另外剧情bug:这个bug本来稍微多个几秒钟的镜头就能填上了,但还是出来了,最后女3跟她爹谈话,她问她爹后悔什么,以为是她爹后悔出轨(出轨这件事的原因已经在前面剧情说明白了,确实不主要是他父亲的锅,因为她母亲勾引上司,但是这个原因却没有跟她讲过),但是她爹说后悔的是跟她妈结婚,然后她就这么认了,然后她就毫无波澜的听她父亲讲话了。说实话,不加一点解释,她能这样纹丝不动听她爹的话,一般人脑海里就会充斥“你™出轨不后悔还说后悔娶你老婆你个闸种”,她能平静的听她爹说话本身就是有问题,除非她父亲事先跟她说过出轨的原因不主要是在他,否则她这么平静就是有问题。
整个片子里也就女1和她妈的情节算是出彩了,外加女2妈的言辞很有道理明明顺着她的话语能把这个片子带向新的高度但是她的镜头就是一闪而过罢了。本来能成好片子硬是要去冲低级黄cult片去导演也就这个德性了。
自从有了moviepass,我去电影院的概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因此也看了很多原本不会看的美国本土喜剧。
这种类型的喜剧有一些特点,都是戳中了美国人关注的生活重点,有操心父母如何阻拦子女第一次的,有老年女性谈恋爱(不是中老年女性,而是六七十岁的奶奶),也有讲中年危机离婚阿姨如何再次进入学校上大学的。
不是超级英雄,不是小妞电影,不是文艺巴巴的独立电影,这个系列的电影对于我来说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拿Blockers来说吧。
就给我上了一个性教育的课。看的时候甚至觉得那要是我妈该多好啊。适当的干预,放心的放手。
片子的话题很简单,但是很有意思,几个父母相约阻拦女儿第一次papapa。比赛选手如下,第一位向我们走来的是,印度裔妈妈和壮汉爸爸的混血少女,第二队英姿飒爽不输阵的是单亲妈妈和她的漂亮金发妹,最后一个队伍则是父母离婚,爸爸看起来是个不负责任的白痴的深柜大胸少女。
科普一下毕业舞会在美国高中是非常重要的成人礼,很多人也会因此在这天啪啪啪吧,为了表示自己成人了。其实正常情况下荷尔蒙早就准备好了,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压抑,我国同学们的性解放之旅也不会太晚。
当金发妹告诉她的好朋友自己要在毕业舞会第一次的消息的时候,另外两人除了羡慕嫉妒外也表示要做同样的事情。计划就这么定了。金发妹要跟自己的帅帅小男友,而另外两个因为没有男朋友,所以跟自己的舞伴:一个留小辫子的个性小哥和一个小胖胖。
这一厢刚定好,那一厢父母们早就跃跃欲试制定了计划,以保护自己的小公主。为什么女孩的第一次需要保护而男孩的则不需要呢?这里很有点性别歧视的意味了,当然这是题外话。
他们一路尾随,做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场景,从舞会现场换到了别墅的续场party,又从别墅换到了酒店。
终于壮汉爸爸阻止了女儿的第一次,的一半,推开了辫子小哥;大胸少女则跟不负责任爸爸出柜,爸爸表示,早猜到了。
最耐人寻味的是金发女孩的妈妈,当她看到了桌子上的保险套,床单上的玫瑰花的(这是女孩的朋友为她准备的),听到了金发妹刚刚跟小男友进酒店房间的对话。她放心了,最终选择了悄悄溜走。其实她之所以担心,是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和男朋友发生了关系而忽视了学业,结果成为了单亲妈妈。她害怕女儿会重蹈负覆辙。这很容易理解。
但是她最终选择了相信,她相信女孩子也有自主决定性的自由,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也谈不上什么羞耻。
这让我不 禁想到了逝世的台湾女作家林弈含,她在房思祺的初恋乐园这本带有回忆录性质的小说里回忆了自己的青春期,她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没有性教育,妈妈告诉她只有需要性的人才要性教育。言外之意,你是好孩子,你不需要性,也不需要性教育。
结果好孩子不但被老师长期性侵犯,甚至为了掩盖羞耻感将侵犯合理化为爱情,最终得了抑郁症,早早地为生命画上了句点。
性真的有错么?还是教育有错?
性真的丑恶么?还是压抑性更丑恶?
这个片子触动我很深,我想起了自己的唯一性教育是,妈妈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提醒我会来月经。然后在我上大学,已经跟固定男朋友相处两年了之后,不知道被哪个专家影响告诉我“女孩的第一次是给婆家最好的礼物”。
我被我妈这堪称上个世纪的观念雷得外焦里嫩。但是在我国,持有这个观念的父母依然大有人在。
谈到性,我们都应该对这个悄悄溜出房间的美国妈妈致以最高的敬意。
观看完电影后我和美国朋友交流,他问我,你注意到影片海报上的公鸡么?在美国,公鸡也念为:cock。这真是一个很烂的名字。他告诉我。
但是,这真是一个每个中国家长都应该看看的电影,我心想。
这边所谓的分级,其实根本不存在。是经济不景气想赚钱想疯了吗?小屁孩想进场没人挡,现场评论音轨此起彼伏,呵呵。
赵喜娜对虐菊花的恶趣味可真是有执念啊~PS:实名反对评论区某人言论!光后二十分钟就碾压任何同档国产喜剧了好吧!豆瓣基佬再多也抵不上有几个蹦哒的智障呵呵
4.0/10 分。这么老掉牙的烂片居然有 6.7 分。。。一些国产喜剧比这好笑多了,结果才 4-5 分,真的看不懂现在的豆瓣了。。。难道真的和一些人说的一样,豆瓣已经被基佬、腐女、文艺青年占领了吗?。。。也就小妹子凯瑟琳·纽顿可以多看一眼。。。
家长们笨拙可爱的保护,孩子们自我意识的独立。为什么性教育在中国如此缺失,导致明明一件美好的能留芳青春的记忆,最终只能变成被戳上偷偷摸摸甚至其他更多猥琐的标签。
对不起 节奏不好 啥也白费
如果你有幸成为父母 请一定给你的孩子做好性教育 这是做父母的职责
想不到Prom电影都这么正能量了,浮在屎尿屁之上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看的时候爆笑不止,但真要到了我女儿去毕业舞会的那天,可能我会比里面的家长更抓狂吧?LGBT元素植入得意外正能量...
太低俗恶趣味了,像王晶拍的。
意外的惊喜,笑点很足,而且视角很好,如果换个直男导演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电影了吧
翻成《剿鸡大军》比较合适。里面的拉拉居然是亚洲控,然后亚洲女也好丑!
I wish someone had told me what Sam's dad told her when I was 18...
看的过程中,我都在思考为什么性教育在中国如此缺失,导致明明一件美好的能留芳青春的记忆,最终只能变成被戳上偷偷摸摸甚至其他更多猥琐的标签。
出柜那段对话感动到我了。
菊花灌酒、夫妻摸瞎…目前今年最鲍笑!中国的父母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看看这片,别跟我说什么猥琐下流,就是我国这种性教育严重缺失的背景下才会有那么多的无知与无畏,美好的第一次从小被描述的见不得光,许多没有准备、自己还只是孩子的青年一不小心成了父母,连自己都无力照顾,何谈培养下一代?这不正是某些魔鬼书院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SXSW】【#3】女性视角的性喜剧,对男性形象的刻画也相当客观。最最击中人心的是progressive的父母在抚养子女上却突破不了conservatism和paternalism的大关。全程高能笑点无数。🍆💦❄️
还好,现实意义大于本身喜剧。
朱莉决定初夜要用玫瑰花瓣铺床,还有专属的双人舞蹈和香薰烛光。凯拉准备用酒精和迷幻药来帮忙,最终还是希望彼此能多了解对方。山姆阴差阳错帮男舞伴打了手枪,才发现自己真正的性取向是姑娘。大人们有权在屋子里裸体捉迷藏,凭什么我们的第一次就叫做肮脏?青春路上需要呵护,但请别手把手教我洞房。
真的是一部独特的R级喜剧,聚焦不同父母对于孩子破处的态度,讲述着美国当代的子女观和性观念,表面上很闹腾,骨子里严肃而温情,没想到贾德·阿帕图之后还有人可以写出这么走心的性喜剧!
有些刻意,搞笑的地方都在预告片里了,正片相对平淡。但故事主题不错,天下父母都一样,赵喜娜是亮点
还不错啦。。宣扬禁欲主义的中国居然干出了14亿人口,现实比电影更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