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通往春天的列车》,东北小城一家普通年轻人的生活,很好看。
我的祖籍在山东的胶东半岛,当年和如今都不是穷地方。从祖爷爷那辈就闯了关东,后来是爷爷,我爸就生在沈阳。他们不是农民,是小生意人,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抛家舍业去了东北,如同剧中人忍痛跑去南方,不是嫌家里穷、只是因为去的地方会更好。
看了好多现实题材的电影,故事背景大都是发生在东北(还有很多是陕北),比如以前的《钢的琴》和最近得奖的《天长地久》,都是国营企业下岗,泥地里拔腿、土坑里刨食,套日月、讨生活……看多了难受、看完了更难受。东北,那曾经就是现在的深圳、海南和北上广,也是曾经的北美大陆和新世界——为生活所迫的人们背井离乡、拖儿带女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任劳任怨拼死拼活,难道他们是为了当官?是为了做匪?还不是为了一口饭、一张床?可如今,东北咋成了这样?怪那里的人民吗?
看电影做影评,是要分类的。国产的现代题材电影太难了——题材有限制、台词有限制、细节有限制、画面有限制,任何不该呈现的就不能呈现…..颇多禁忌,举步维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神鬼仙魔古装宫斗的戏,因为容易啊。各位网友,你们有功夫有勇气去吐槽这样的现代题材电影,不如干点别的,给自己找点乐子,那样会更快乐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何必跟这样的电影来劲呢?
大明星大导演大投资是不会青睐这样的电影的,又不挣钱又没有回报,管他什么社会效益,与我何干?拍点乱七八糟的,大家乐呵乐呵,皆大欢喜。
要向坚持关注当今普通人生活的电影人致敬——如果艺术脱离了真实的生活,那它只能称之为娱乐——你们看看主创名单,除了任素汐你还知道谁?这样的电影会有票房吗?会有排片吗?会有盛大的首映礼吗?会有庞大的粉丝群吗?都没有,那他们在干啥?为了自娱自乐吗?如果拍这样的电影是为了自娱自乐,还要KTV干嘛?还要小姐们干嘛?
你可以不认同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画面,但你要知道这样的生活是来自于人间。你当然可以天天在名利场温柔乡里要不醉着要不憧憬醉着,但是酒醒之后要知道——很多人甚至更多的人是这样生活着的,虽然与你无关,但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除非你喝了孟婆汤,那里可能更安详喜乐。
这样的电影不能多看,伤心;悬疑犯罪的电影,伤脑;神鬼仙魔的电影,伤嘴(骂街很累的);大制作大明星的戏也要少看,伤智商。
向关注普通大众生活的电影人,致敬。
冲着任素汐看的这部电影。是,我迷信,我没有判断力,我懒省事儿,把宝押在人身上。就像专门从网易云里偷歌单来听一样。简单,省心,还省时。
起码任素汐每部片子都不会让人反感,只是有时候你得有个耐心看进去看下去。
我怕别人会各种浮躁的喷,节奏啊,叙事啊,太多没必要的枝枝叉叉,但就是这些细腻的笔触,把人的感情一点点代入东北那个冰天雪地的生活里了。
其实任素汐是个助燃剂,主要剧情矛盾点都在大川这一个人身上了。任素汐只是大川悲情人物形象树立的一块背景布而已。可这块布,就很真实,戏真好,所有生活细节,都在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里了。
从小就特佩服那些会讲故事的人,一个平平淡淡的小故事,也能给你讲的波澜壮阔起伏波折。我也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讲好故事。我不知道李骥导演多大年纪拍过啥片,但从一接触,就觉得这是个讲故事的老手。给我讲入迷了。修机床的细节,我也去顶颗,大川被抓时候的激愤又无奈,收破烂的细节。反正哪哪儿都是真事儿,都透着味儿。
我说是好电影,可你们就给6分,是不是嫌人家题材不够深刻,意义不够长远,剧情有些拖沓了。我反而觉得,这看进了我的心里,就像当年看狗13一样,看得人憋屈,又无处发泄。只能自己看着才6分的评分,点满五颗星,啐口唾沫,骂一句 狗B。
或许可以有这么一个新的电影类别:东北电影,或者叫后工业时代电影,就后边儿这个吧,听着挺洋气。《通往春天的列车》作为导演处女座,我给四星。东北老工业区在时代的激荡中风雨飘零,背后是千万职工以及他们背后家庭的如履薄冰。生活这事儿向来脆弱,一朝倒了霉了,那接下来往往就是一连串破壁事儿的开始,拿片子里话说,喝凉水都得塞牙。影片展现了一个小厂青年面对困境的挣扎,倒没有过度铺张或者神经质,多数就是平常遇到了卧槽一声,同时无可奈何那种事儿,其间也有家庭的温馨,哥几个的友情,用比较平实的镜头语言描述了一副东北小地方的风情画面。振兴老工业区是国策了现在,但这事儿也就等同于结尾那个红包,所谓的红利离需要它的人民始终很远—不光用板砖儿拍醒你的理想主义,复又拿红包来恶心一下你,气不气?就问你气不气。也别光气,钱还得拿。列车划过了苍茫的北方大地,那属于春天的绿意随着男主角闭上的眼睑变得躲躲藏藏,在远方捉摸不定。 这是个故事短小精悍的电影,节奏紧凑。表演是加分项,任素汐表现出专业演员的高度素养,情绪感染力可圈可点。群演都比较出色。推荐看看。
看这个片子感觉是在看父母辈的人生,甚至是祖父母一辈。工厂、澡堂、老房子、邋遢的街景、肮脏的小吃店,还有男人们不离手的烟和酒。如果不是偶尔蹦出来的微信等用语提醒我这是和我们同时代的故事,主人公们也不过是80、90后的弟弟妹妹。
片中东北冬天的寒冷,阴沉的天空和灰暗的大地是熟悉的,最后的剪影也很有质感。人和环境总是相互影响,这个季节人的心情就是这种感觉。即使女主把陈旧的老屋收拾得再利索也不能清除这种带些纷杂、阴郁和无奈的情绪。
冲着任素汐来看的片子,很爱看她,长得没那么美、演得也没那么用力,所以不碍眼,一切很自然,就忍不住多看她几眼,忍不住跟着哭,跟着笑,跟着她叹息。
男主也演得好,他的性格咋样是导演和编剧的事,再说也不是一个糊里糊涂、爱认死理儿、有点滥好人、又对媳妇儿好的男人就做不了男一号。世界上就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就是有可能收获这样懂事的媳妇和老铁的哥们,怎么了嘛!男主帅气的侧影配上温和的眼神把我给迷住了,有种想跟着他一起糊涂过日子的感觉。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写了些啥,反正就这样吧。
差一点因为评分错过了的一部片,看完在我心里我愿意给8分。可能因为我是东北人,所以看见 煤灰色的天空,光秃秃的树,到处拉人的三驴蹦子,和那满嘴大碴子味的普通话,熟悉、怀念。就觉得影片是一比一还原了我小时候的生活,也为大川感到难过,明明是个好人,诚实善良爱老婆,但又处处倒霉,我也在想 他为什么这么倒霉?自己 不够有心思,环境也不友好,保安监守自盗、厂长出尔反尔......社会并不会因为你是好人而优待你,但我还是喜欢好人,只不过希望好人都聪明机敏些,希望好人有好报。最后吐槽一点:我很好奇这部片的设定背景是什么时间,看生活状态很像我小时候的东北,没有啥现代高科技的影子,但哥们车上年检是2018年。、饭店门上有美团二维码、智能手机、微信、女主口中的“绿茶婊”又表明就是现在的生活,也可能是因为好久没回老家了,老家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呀?
尽管《通往春天的列车》是一部针对东北负面现状的现实主义作品,但导演仍然还是给影片以及“东北”留下了些许希望。
2010年,一部描述东北工人阶级衰落现实的《钢的琴》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最终获得最佳男演员的大奖。
时隔九年,在第2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同样又有一部内地导演执导、聚焦这一失落群体的现实主义独立电影《通往春天的列车》入围了“新浪潮”的主竞赛单元。如今,影片终于在今天内地公映。
与《钢的琴》的导演张猛一样,这部《通往春天的列车》的导演李骥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而这部处女长片也是他对东北当下时代特征的真实写照。
李骥出生于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大学本科学的英语专业,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决心考上海戏剧学院,之后辗转北京和上海两地,当过演员、拍过短片,开始了影视圈的打拼。但他的初衷没有想走出东北,同时周围的长辈也都不希望他出去,“因为家长都喜欢公务员那样的工作,或是待在工厂这种的铁饭碗”。
这种东北人口流失的现状,也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一个主题。
最直接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依然是东北工业时代的没落。像李骥、张猛这一代东北人,几乎都亲眼见证了这个时代由盛转衰的过程,他们目睹过东北曾经繁华一时的景象,“我(李骥)出生时齐齐哈尔还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当时比杭州、合肥这些城市都大”,但也经历了产业结构变革所留下的阵痛,“现在已经变成四线城市了,国家发展时科技振兴,工业确实振兴不了了”。
所以年轻人只能走出去。李骥明显感受到周遭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了,大家都在往外求发展。
因为预算有限,他在拍这部电影,找了很多亲戚朋友来帮忙。他的表弟来帮他客串完一个小角色后,也离开了家乡到天津找了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对此,李骥也很无奈:“身边一直有人在走,这个问题是我拍电影时一直存在的。”
《通往春天的列车》讲述了小人物李大川意外被当作小偷被抓,导致其失去了失业的补偿金。为了找回清白,他一边寻找小偷,一边继续为了生活奔波的故事。
这个故事改编自生活里的真实事件,就如导演自己所说“一般的作者型导演都会从身边来找题材”。李骥起初是从初中同学的口中得知这样一个小偷被抓判刑的事情,再加上前几年东北这类事情一直是全国热议的话题,于是他便结合着自己的个人经历,编写出这样一个“小偷平反”为主线的故事。
李骥还表示,片中的“小偷”还有一层隐喻东北经济的意思,“你抓到小偷了,我们就好像知道东北的症结在哪儿了。但最后主人公没要到钱,就是我抓住问题的症结了,但我却解决不了它。”
如此夹带隐喻又直击社会症结的故事,从剧本创作阶段开始多少就带着些灰暗,自然审查起来也会经历一番拉锯。第一稿剧本通过审查时,上面的意见就是需要改一改。李骥也自知第一版中的人物太过消极了,整个生活没有一点希望。于是他尽量在文本中加入一些积极的内容。同时也改变原本的纯文艺片思路,增加了更多的情节,使得整个故事的娱乐性也大大增强。
之后李骥找了好多家小成本文艺片的制片公司,终于找到了投资。由于资金有限,也不可能找到太有名的演员,最后确定了任素汐和李岷城两位独立电影专业户,来扮演片中的男女主角。
影片的全部拍摄时间只有19天,每天基本上都要拍到夜里的十一点,甚至还有几天熬夜拍到凌晨三点多。再加上拍摄期间,正好赶上东北最冷的三九天,导致整个过程中的条件都相当严峻。
幸亏两位主演都是有足够经验的专业演员,不仅全程跟组拍摄,而且效率极高,很多镜头都是按标准完成表演一遍过,很少让导演重拍。
任素汐甚至还做足了功课,花时间研究了地道的黑龙江口音,很多腔调与用词连李骥都说不出来,“”比如‘因为啥啊?’,她能说出‘因物啥呀?’,这是很东北的腔调,一个青岛人是不会说的“。
尽管《通往春天的列车》是一部针对东北负面现状的现实主义作品,但导演仍然还是给影片以及“东北”留下了些许希望。
影片的结尾,李骥将齐齐哈尔白色的冬天慢慢变成了绿色,就像绿色代表着春天一样,虽然有点超现实,却多少能给人一些对希望的遐想。但现实中的东北何时才能通往“春天”,在他心里依然是个问号。
(以下是专访实录)
记艺电影:导演能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吗?
李骥:我最开始是学英语的,07年毕业找工作,工作以后我才考上戏。一开始朋友硬拉着我到北京来找工作的,之后因为一些工作的变迁,我去到上海,又有一份新的工作。但我初衷不是很想出来,我很多东北家长也不希望你出来,因为家长都喜欢公务员那样的工作,或是像工厂这种铁饭碗。
记艺电影:先介绍一下拍这部电影的初衷。
李骥:拍摄地是在齐齐哈尔,首先我是齐齐哈尔人,一般的作者型导演都会从身边来找题材。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改编自真实事件。我同学就是拍摄电影那个厂子的工人,他会跟我聊一些工厂里发生的事情,小偷被抓住判刑这种,前几年正好也是东北被全国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就是想过这些事儿,加上人口流失,以及我对东北精细的一个认识,写出来这个剧本。大川抓小偷这个事,就相当于东北的经济,你抓到小偷,就好像我们知道东北的症结是在哪儿了。但是大川没要他钱,就是我抓住问题的症结了但我解决不了它,这个隐喻比较深。东北朋友解决不了他自己的问题,所以我就必须得走,是这样一个想法。
记艺电影:借主人公的行为表达出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李骥:是是是。拍片的时候有一些县里的小领导就会说,东北以前有多少多少贡献,跟我说这个不能拍。其实我不想把以前的事翻出来撒盐,我就想拍我认为当下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现在就是真的没有什么年轻人了,我朋友都在往外走。我找我表弟演了一个角色,就是废品站被揍的弟弟,拍完他也走了。他现在在天津,找到一份比较适合的工作,至少一个月挣七八千吧。就是一直有人走,这个问题是我拍电影时一直存在的吧。
记艺电影:这种“出走”是什么原因呢?
李骥:东北的发展是因为工业才发展起来的,工业带来了一个城市的兴盛。我出生时齐齐哈尔还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当时比杭州、合肥这些城市都大。现在已经变成四线城市了,我活了三十六年,经济落到这个份儿上,能是人的问题吗?不是人的问题,跟社会、国家调控有关系。东北这个顽疾,不是说国家调理个七八年就能调回来的,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现在国家发展时科技振兴,工业确实振兴不了了。
记艺电影:审查的时候又遇到什么阻碍吗?
李骥:一开始这个戏让局里给驳回了,意见是说"这个片子太灰太暗,还是请你稍微改一改。"我知道写完的片子就是灰暗的,还能怎么改啊,但回得很积极。第一版剧本中大川这个人物一灰到底,完全被逼走了,没有一点希望。后来改的版本将原来一个纯文艺片,增强了许多情节性。我的主题保住了,大川这个人物积极一点,没那么背了。我是可以接受的,出来效果还可以。
记艺电影:所以这是您的创作动机?
李骥:人口流失这个东西好像没有自己的表达,我也没太说这个问题,就是说他走了之后我会想:为什么会往外走。结尾是绿色的,也是想给东北留个希望,把冬天的样子慢慢渐变成绿的,有点超现实,想给人一个希望。
记艺电影:所以这也是片名的由来?
李骥:"通往春天的列车"这名字其实有点讽刺,画面的春天也是导演主观意义上希望它是春天,但究竟能不能好,是不是开往"春天",我心里是个问号。
记艺电影:找人投拍困难吗?
李骥:一开始我知道新导演肯定不会拿到很多钱,我就拿着剧本,投给小成本的文艺片公司,有毕赣《路边野餐》的出品方、冯涛导演的一个出品公司,还有李睿珺的《告诉他们我乘仙鹤去了》那个公司……这片是低成本,所以一开始找了两个演话剧的演员,但觉得不适合,最后还是确定了任素汐和李岷城。
记艺电影:片子的影像质感确实是那种没落的清冷。
李骥:没用什么打光。外面光线打进来,屋里没有任何光。东北的大气还是很透视的,没有什么污染,没有工业,空气质量特别好。
记艺电影:听说只拍了19天,每天大概要拍多长时间?
李骥:最晚的时候拍到凌晨三点多,这种情况有三四天,基本上都是拍到十一点左右。
记艺电影:有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和执行上的困难吗?
李骥:(气候上)三九天,那一年冬天正好赶上特别冷,冻得两层羽绒服一直没脱掉,东北冻透了,从小到大第一次被冻透。本溪的几个演员来不了,所以我就让制片导演和制片主任,一人准备一个角色,我自己也准备了一个角色,不行的话咱们就上。
记艺电影:两位主演的档期?
李骥:任素汐和李岷城都是跟全程。李岷城必须跟全程,任素汐头几天没戏,她说:"你不会等到后几天让我天天熬大夜吧?"我说:"没有没有。"
记艺电影:感觉任素汐片子比较多,应该会很忙吧?
李骥:当时还行,因为她刚拍完《无名之辈》,歇了一段时间没有戏,一直在演《驴得水》那个话剧。
记艺电影:沟通起来都是比较顺利?
李骥:他们俩比较专业,很少让你重拍,表现至少能达到标准以上。
记艺电影:他俩的这种口音是您来亲自教的吗?
李骥:李岷城是东北人,所以不存在口音问题。任素汐她自己做了功课,她有东北那个词,我都不说的她能说出来,比如"因为啥啊?"她能说出"因物啥呀?"这是很东北的一个腔调。她肯定是自己做功课了,不然她一个青岛人不会说这些。
记艺电影:那您内心有没有设定想拍哪种东西?
李骥:我还是想拍类型片。我正在写第二个剧本,也是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还是发生在东北,具体事件就不说了,我觉得这个事件蛮有意思的。
记艺电影:城市还是齐齐哈尔吗?
李骥:故事是在齐齐哈尔发生的,但我不在齐齐哈尔拍。齐齐哈尔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改编得拿到别的城市去拍,但齐齐哈尔的极个别厂子还可以用。
看最好的电影版本,值得你更好的记录
记艺APP,记录你的迷影生活
任素汐的表演精准但是角色上依旧没什么突破 好遗憾啊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该打炮的时候不打炮,一定好人没好报!
点上别人灵位借来的香烟,欣赏新春佳节剩下的烟花,小偷和穷人彼此坑害,底层人和残障人相互扮惨。别人偷窃安上了你的罪,别人打架弄乱了你的摊,拎了自尊求上级高低给使使劲,上级甩下信封笑你自尊一文不值。更多人则是那废品站老板,工厂保安,斗殴的围观群众,助推社会向更弱者抽刀,向更强者献媚。
记于釜山电影节 映后一个韩国观众GV提问说觉得男主角太帅了帅到无法沉浸于这个电影当中 问为什么选了这么帅的演员 以前中国导演选角没有选这么帅 为什么选他 结果全场爆笑导演说第一部片都会找跟自己像的哈哈哈哈(这样夸自己绝了呢哈哈哈 是真的像!
以为故事终于要发展到高潮了,结果放了几张PPT之后结局了。把社会那套不收钱不办事的风气拍的挺好的,不过编剧还是对底下人民了解不深入,结局应该是男主报了警,然后又发现警察、厂长、保安、小偷一条龙服务上下勾结,甚至专门设局坑这些工人,不仅骗钱又可以不发赔偿金,继而男主绝望离开,这剧情不就连上了吗
这年头,能看到一部极度朴素,不装逼不做作的电影,也是挺不容易的。
重庆青年影展长片竞赛作品。写东北下岗工人的丧气生活,两个演员不错,但情节故事新意不多,逻辑情理把握不够好。
东北生活 人间真实
想起了曲婉婷她妈干得操蛋事,真的恶心!
民警:人民当警察👮(齐齐哈尔)
釜山放了期待已久任素汐新片,通往春天的列车。喜剧色彩,加点纪实片的感觉。讲述李岷城扮演的东北小伙因为被扣莫须有的罪名被开除,扣除补偿金。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开始做小买卖,开小的士,这一切都真实地记录下来了。而且李岷城演的特别赞,特别有东北人的味道,憨厚,老实,仗义,正义感十足。任素汐搭档李岷城作为他的妻子也很厉害,非常强势的女人,对于李岷城的角色基本上就是妻管严的节奏,让他这个劲做傻事的人不得不诚实交代。里面有不少生活的小幽默,和人物命运的惊人反转。蛮期待明年国内上映。
作为处女作还是可以的,任素汐的表演给电影增色不少。看完觉得东北真的让人(尤其是年轻人)好绝望啊,在街头真的是不能看多两眼不然就干起来了哈哈哈。10.6@BIFF第五部
因为没有做爱而引起的一堆屁事?
2.5。平时那些电影,没有必要最后被警察抓到的时候,偏偏要加一个那样的字幕或结尾。现在有一个剧本,可以光明正大的展现警察的英勇神武的时候,你不加,不加也就算了,还出车祸……干啥呢??太膈应人了。结尾还有一个社会主义东北工业区的发展字幕,比以往的字幕更无语……
影像质朴,不玩虚的,也有缺点。但很可贵的是它展现了当代东北小城市的真实境况。能看到生活和生活里的人。一提到东北人可能会让人觉得很能吹牛逼,狡黠、光说不干。其实这只是一种,更多的是普通人在默默承受王八犊子般的生活。克制的表达这很赞。在片子里也能看到哥们情,夫妻间的相互支持。片名原来的名字更好吧,春天在哪里是个疑问句,妥协之后的肯定句和片尾绿色的植物也无法为东北失落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正名,他们无法获取自己的身份,哪怕自己还自己清白。无论怎样,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就足够了。这是这部片子最动人的部分。
真就是东北一片苍茫,就在这样破败阴沉的环境中,无法抽离,只能无奈的做选择、做坏事。任素汐的表演撑起了很大一部分,但整体来说还是平庸了些,新人导演的手法稚嫩了些。
作为处女作而言还是应该鼓励,完成度也不错,东北工厂故事现已成为一种时代叙事,开电动三轮、扮残疾人,而被遗弃的他们是真正的残缺体,连与妻子做爱也不被允许的阉割。三星半。
#2ndHIIFF# 最后那一长串战略宣传没必要,真没必要。片子吧,不讨厌,就是没劲。故事太肉,我一个南方人看男主那性格我都难受,角色动机也弱;表演吧,没啥亮点,求各位不要再尬吹任素汐演技了谢谢,她只会面无表情+突然哭的演法。至于什么社会性反思意识就算了吧。最主要的是,这片感觉一半的镜头焦点都是虚的,空镜全是糊的,摄影师有事吗?最后想说的是,所谓底层小人物的“善良底色”已经被各位华语创作者们差不多消耗完了,不知道你们咋想,反正我是真的看够了。我想看到的是真正的“人”,对待社会体制环境家庭各种,会愤怒狂躁崩溃,而不是只会隐忍宽容释然。当然不需要每个人都做娄烨,高举反抗的旗帜逆流而上,只是如果连一点起码的逆反性格都没有的话,就太假了。
整挺好,脚踏实地的片儿,20200917-18@佛山南海新都会城丰影城杜比全景声厅一个人包场去了趟儿东北,爽。
昂昂溪,太惨了。各种场景都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