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再看姜帝圭的《生死谍变》(1999),有必要重新回味一下深藏不露的金允珍,如何真真切切的秒杀了三位演技大神。当然,韩石圭、崔岷植和宋康昊,都演的很棒。那时的宋康昊还很瘦,尚未脱离演技的稚嫩期。崔岷植出演的北韩特工,当然是一个非典型的北韩特工,或者说艺术化的北韩特工,单看长相、谈吐和气质亦非北韩人的样子,加之那股刚猛劲头,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北韩特工形象,只是稍嫌用力过猛。
剧情本身不乏漏洞,但韩国电影人的厉害在于用好莱坞激情手法再融合欧洲商业电影的艺术特质,生生地创造了一种韩国的娱乐大片模式,这也影响到了后来的那些韩国商业电影。可以说,《生死谍变》用现代电影手法开创了韩国商业大片的先河。只是心疼韩石圭又是飞奔又是飞射,感觉近视眼还是不太好使,所以还是适合文艺片角色,其印记已深深嵌入《八月照相馆》,或者说他与饰演的角色永元合二为一了,怎样都磨蚀不了,这就是命中注定,也算是”祸“福相倚。身为演员,一辈子有这么一个熠熠发光的角色也值了。
我想说的是,金允珍才是这部电影的不二主角。其对于明姬角色的塑造和拿捏,真正做到了收放自如,这种人前人后的角色转换,真是不易。不能识破,怕被识破,还要深爱着男友,在忠诚党国与个人情感之间始终拉锯,挤压和矛盾时时于心,着实无法调和,更难以弥合,最终仍是选择忠诚。
卜特工(崔岷植饰)也说过,这几年你变了。她回击说是变了,连我的样子都变了。她需要的只是卜的理解和信任。其实,她根本性的信仰一点也没变,每次射杀令一来,她都能完成的无懈可击,只是后来按李正希(宋康昊饰)对相焕(韩石圭饰)说的,为何你每次在射击范围而没被射杀……
她之所以手下留情,的确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爱情。她深情的爱着相焕,相焕也从来没怀疑过她。但更大的隐情,是因为她被安插在相焕身边,需要更多的第一手情报,有着更大的使命。也就是说,她还没到最后需要亮出必杀技的时候。难道她这几年就没有一点动摇吗。这并非简单一句被洗了脑的缘故,而是其信仰的本质和使命难违共同铸造而成的,这是深入骨髓和血脉的“基因”,外界很难理解。也就是说,爱情的力量再大也大不过“天”。所以,电影想说的是,杀戮前后,这都是一出出“悲剧”。
片中,卡莱尔演唱的《当我梦想时》这首单曲循环,正好说明明姬的矛盾和不舍,那种潜藏的深情,只有在家里与相焕一起时才能还原为真实的个体。两情相悦,才是一个切实的爱,但现实真切的爱,对于她信仰之下的首要任务来说,那只是一个梦,且只能是一个永远的梦。这无关对错,只有拉开距离的审视和思考: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历史性代价,集体的盲目性疯狂,为何要由芸芸众生的个体去承受这样的牺牲代价……
换位思考一下,相焕和明姬,最后双双举起枪都想射杀对方时,那该有多撕裂和痛苦,可这样的惨剧在现实中的朝鲜半岛却时常发生。想起,《当我梦想时》动听的旋律弥漫时,相焕笑着说,你为何总是听这首歌。明姬笑着摸摸他的脸,然后拥抱在一起。这难言之隐,只能还给一个拥抱,难道还有其它,这个短暂的拥抱才是最美好的陪伴,犹如一个民族两个国家分隔的悲伤之河,一切都是那么的瞬失,痛感也就绵延到永远。
2020.11.8
韩国三大演技派韩石圭、崔岷植、宋康昊出演,黄政民客串,姜帝圭导演,生死谍变的阵容是空前强大,也不负众望,开创了韩国电影新时代。 金允珍经过崔岷植培训潜入韩国做间谍,韩石圭和宋康昊是韩国特工,负责调查金允珍的案件。韩石圭身边人多次遇害,宋康昊怀疑韩石圭,安放了窃听设备窃听。 韩石圭和女友准备结婚,金允珍制造的恐怖事件令韩石圭担心女友安危,崔岷植潜入韩国,夺走了液体炸弹,崔岷植和金允珍实施恐怖行动计划。韩石圭打电话约宋康昊见面,崔岷植一行人前往,中了埋伏,金允珍救下崔岷植。 韩石圭发现女友就是金允珍,却不忍抓捕而离开调查女友身世,宋康昊在窃听器中听到韩石圭女友和崔岷植的对话,发现真相,带警察前往,宋康昊被崔岷植枪杀,韩石圭追踪到体育馆,韩石圭与崔岷植格斗,警察同事干掉了崔岷植,在炸弹爆炸前5秒关掉了炸弹。 韩石圭外出寻找金允珍,见面后互相用枪指着对方,金允珍调转枪口射向总统车辆,韩石圭开枪。黄政民对韩石圭进行审问,告诉韩石圭金允珍已经怀孕了。 最好的朋友死了,怀孕女友被自己亲手杀掉,韩石圭的悲剧。韩国朝鲜的对抗是民族悲剧,不可能只讲对抗不讲感情,同一民族,不同制度,不同国家,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合作是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
豆瓣居然只有这么点儿人看过这个电影?韩国电影复兴的功臣啊
间谍
人物关系纠结但老套,场景冲击力不足以完全震撼。
动作场面不赖,情感刻画不够深,不过有被感动一下,看完更加欣赏宋康昊了,他真是演技派啊~
韩国冯小刚
棒子YY……
真是部细腻的谍战片 谁说这不是非典型韩国片啊完全扯淡 想来想去这片成为里程碑的原因大概无外乎借了南北话题然后又是三大演技派 不过我觉得应该给个机会让朝鲜人也拍一部 这样才公平 否则凭什么倒下的是他们
大学在放映室看的片。第一次看到韩国电影有了好莱坞风范的小惊讶,深感我们太落后了。那是好多年好多年前了……
大片该有的都有了,没有明显的漏洞,很不错
打着“大片”的招牌大都令人失望。把情报处负责人塑造成个傻蛋,匪夷所思。
1999年工会录像厅。
里程碑
世纪末的韩影,随着“韩流”袭来,这一指大众媒介为了描述韩国流行文化进入亚洲各地的概念。本片极具好莱坞风格,振兴韩国电影产业,打破泰坦尼克号的记录(学生向老师教出的漂亮作业—好莱坞叙事)。自此,韩影崛起,刷新票房历史新纪录,开始横扫亚洲全球。
勉强四星。可看看。
片子整体大约相当于九十年代初的一般港片,只是因为预算可能高点而显得格局比较大,叙事和情感段落都很薄弱,街头枪战学盗火线学得很幼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这部到太极旗飘扬,姜帝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这点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相当韩式样板戏呀~
里程碑之所以是里程碑,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轉變,並非那今天的審美觀評論這部電影多麼精彩
统一 ..开玩乐
很火爆的一部谍战片,只是片中的爱情剧实在有够庸俗无聊,不但肥皂之极,也使得谁是内奸失去了悬念。还有主角与BOSS的决战也俗得可以,这个BOSS又犯了诸多BOSS会犯的“老毛病”,就是不好好地干掉主角,反而拖拖拉拉,废话一大堆,最后被主角漂亮来了个大逆转,嗨,被干掉也有够活该的~
【B】有点明白为什么当年在韩国这片票房能跟《泰坦尼克号》相抗衡了,原来人家二十年前就拍出了属于他们的“战狼”。整体风格就是上世纪港式枪战+好莱坞主旋律的杂糅,外加蹩脚粗糙的手持摄影。不过可能也是因为这片太过套路了,我反而觉得很有意思....PS:韩石圭、宋康昊和金允珍都很亮眼,但风头全给崔岷植一人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