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突然去世的母亲,其实从来没有消失,反而愈加的无处不在。每一个空间都是,每一个时间都是。
她在的时候,是一个明确的点,所有的力量都从她哪里来,也都汇到她哪里去。她不在的时候,那她就从一个点,幻化成了洪荒宇宙,无处不在。又无处都不在。
而自己曾经从她哪里获得的力量,再也不知道应该汇到哪里去。没了归宿,只剩虚无。
作为与罗曼有同样经历的我来说,非常理解为什么66岁的罗曼以自杀结束生命,因为,此生的所有生机都被带走了。
那些曾经拼命最求的成就与荣耀,终于到手,荣耀依然是那个能照亮这个世间的荣耀,却唯独照不亮自己了。
对比失去的那个人,世间所有的荣耀与成就叠加在一起,亦都无法再赋予这个世界曾经热烈鲜亮的颜色。
一位强大具有张力的母亲,是枷锁,也是希望和力量。是必须存在的枷锁。
没有人是完全没有枷锁的。
母亲去世的前十几年,我每天都在想自杀。白天与梦里都是如此。
后来,我一个人,在上海,有房有车有公司,有别墅豪车,后来我上电视,被人所知,然而,我却无人可分享,可诉说。
一直觉得毕淑敏的那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是错的。
与我而言,父母在,人生尚有归途,父母去,人生只余漂浮。我想罗曼应该也是如此吧,父母去,只剩无根漂浮。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妮娜卡策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她从事房地产销售,并投资了雷纳尔蒂的新出租车业务。那段日子充满了平静与安宁。他们的生活日益宽裕后,雇了个青春漂亮的佣人料理家务,让妮娜卡策可以专心工作,而罗曼加里也可以潜心写作。而后,妮娜卡策又开始经营一家旅店,这让她愈发忙忙碌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妮娜卡策在市场采购时晕倒。直到那时,罗曼加里才知道母亲已经患糖尿病两年。这让罗曼加里感到内疚与担忧。
看了许多评论,普遍都没有整出什么新活。希望这篇短评可以提供一点启发。
女人,荣耀,法兰西的唯一公倍数,就是母亲
母亲是一个充满了张力的人,一方面,她像清教徒一样严于律己,节制欲望(只是一些领域的),勤奋工作,消瘦但轻快地身影是这一方面的写照。但另一方面,她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她努力工作并非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选民”(与清教徒最大的不同),而是为了彰显尊严与荣耀。这种荣耀是哪里的?犹太民族的?法兰西的?影片之中较为归结于后者但我认为并不完全。她为了一战成名不惜“必要的造假”(雇佣巴黎大师),认为做人就要做大使,作家,上尉这样的杰出人物。她强势得像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是表现夸张精力旺盛的女强人,可是却没有拿到学位和军衔的儿子充满了无限宽容。在影片之中没有一个彰显传统女性式温柔的镜头,但任何观者都不能说这不是个温柔的人。
将这些矛盾粘合起来成真人的,是母亲的想像。想像请来了巴黎的大师,想像来到了远方的尼斯。她想象儿子是杰出人物,于是他便写作,画画,拉琴,向良师学习设计,礼仪,法律。想像活到了一百岁,于是在法国的大街上,男人致意女人欢呼。使想像脱离庸俗“望子成龙”叙事语境的,她对于现实的想像充满现实性有充满幻想性。与其说她的幻想类似于光宗耀祖,倒不如说是童话故事。十步决斗法,领航失明者,这些看似天真幼稚的现实情节,也都是想像在他者身上完成的现实投射。
母亲的想像造就了想象的母亲。对于女人的想像,从童年的小姑娘,少年的女仆到青年的女诗人,和最后陪在身边的女演员,想象的母亲贯彻始终。更何况,在伤寒肆虐和地牢囹圄之时,想象的母亲穿越物理障碍来到了身边,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成了男主的一部分。在男主躺倒在非洲简陋的医院时,想象的母亲来到身边,充满了活力与生命性。长发卷曲而瘦骨嶙峋的男主像极了《哀悼耶稣》的圣子,而母亲的光辉在这一刻也就不言自明。与母亲的想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酒馆的女诗人,尽管开口闭口乔伊斯尤利西斯,却是由充满了现实气味的逻辑充斥了他的行为和想像,也就难怪男主嗤之以鼻想要甩开了。
当然,影片也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传统的拍摄技法与叙事技巧在这里不讲,就说给母亲安排的病——糖尿病。自然,这是一个很合理昏过去的病,但观感并不佳。如同《疾病的隐喻》中对于癌症、痛风、和结核病的隐喻阐释,糖尿病实在不是一个适合清瘦的想像者的隐疾。
影片最后一段的台词也很不错,优秀地四平八稳。现摘录于此。
她的要求我全部做到了,莱丽斯,没用了,全做到了,没用了。作家,龚古尔文学奖,领事,法国大使都没用了。国王,女演员,金钱,甚至这个,她知道我为了这身伦敦定制的西服受了多少苦吗。她不在了,不在了,我还没有告诉她,她就走了。晚了。我遵守了诺言,可她不会知道了。
这本书是你能送给她的唯一礼物。
对于母亲,人生太无常。我童年的许诺永远无法兑现了,我人生从此只剩下无尽的冷漠饥饿,每次有一个女人将我揽入怀中,放上心头,都不过是残羹冷炙。她们温热的双臂环抱着我,温柔的双唇诉说着爱意,但我深知我早就找到了甘泉并已一饮而尽。
以及最后,不负责任地对主角坚持要死在墨西哥城的阐释一下。母亲死去,想像的根基已经消弭。尤其是由大夫得知母亲死讯的一刻,更是由虚幻本身消解了虚幻。相传,比干剖心前曾得仙人指点,得神符吞下,失心而不死。但比及出宫殿,遇菜贩,问之所贩者何,対曰,空心菜,立薨。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理性消弭了言灵的神秘力,但用在这里由想像消解想像也未尝不可。波兰也好,尼斯也罢,都是承载了失落想象的伤心处。于南美饮弹自尽的现实,不知是否效法茨威格呢,同样失落了世界的那人。
清谈mint
2020-5-27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更是有“育”的因素在其中。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部和教育有关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
《童年的许诺》
La promesse de l'aube
看片名很像是个爱情电影,实际上该片改编自法国文学巨擘罗曼·加里的同名自传体回忆小说《童年的许诺》(台译《黎明的承诺》)。
罗曼·加里是迄今唯一两次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传奇作家。
1956年《根深蒂固的天性》,1975年《如此人生》。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积极、乐观的代表。
小说《童年的许诺》用了一种很是轻松、平常的语调去将在过往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辛酸和磨难洗磨成色彩细腻的珍珠,留给我们普罗大众观赏,铅华洗尽,回忆中尽是至情至性。
这部改编的《童年的许诺》的豆瓣评分8.1。
好于75%的传记片,85%的爱情片。(爱情片???)
IMDb评分7.4。
饰演男主的是皮埃尔·尼内,是历史悠久的法西兰戏剧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成员。2015年凭借电影《伊夫圣罗兰》斩获第40届凯撒奖最佳男主角。
饰演女主角的是夏洛特·甘斯布,被誉为“法国最有气质的女人”。是一位非常大胆的女演员,代表作有《女性瘾者》。
影片采用的插叙的方式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
成年的罗曼坚持去墨西哥城——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墨西哥城——途中,妻子翻开了罗曼写的小说《黎明的承诺》。
故事由此展开——
童年的罗曼·加里跟随母亲妮娜·卡谢夫生活在波兰的立陶宛,但是身为犹太人的他们并没有获得这个国家的“欢迎”,甚至是处处刁难。
母亲制作女帽维持生计,但却被邻居举报走私商品。
年幼的罗曼只顾得上在警察进门的瞬间躲在缝纫机下,然后惊恐地看着那群人肆意搜索自己的家,母亲在一片慌乱中拼命解释东西都是自己合法买来的,还留有发票。
警察走后,妮娜拉着罗曼对着那些瞧不起他们的“混蛋”,神态狂乱,宣称
他(指的是罗曼·加里)是我的儿子,他未来会当法国大使、作家、荣誉军团骑士,甚至是一名将军,他会找伦敦最好的裁缝师为他制作套装。
但惹来的,却是漫天遍地、雷鸣般地嘲笑。
是啊,谁会相信一个犹太人,何况是连生存都难以为继、刚被警察搜过的孤儿寡母呢?
这场嘲笑,由是成为罗曼心中最痛苦的经验之一。
而母亲妮娜的信念是士可杀不可辱,针对这次“举报”,她迅速组织起反击。
某天,妮娜突然宣布女装设计师保罗·波列将特地来到波兰,为梅松·努维勒大沙龙主持开幕典礼,这个消息瞬间吸引大批的名媛贵妇们的参加。
沙龙上,保罗·波列不惜辞藻,高度称赞了妮娜。
沙龙进行得非常顺利,妮娜收获意料之内的的名声。但这个知名设计师竟然在聚集了名流的沙龙上唱起淫词艳曲,妮娜不得不将沙龙提前结束。
是的,这个“保罗·波列”假冒的,是妮娜从华沙雇来的一个演员,嗜酒且平庸。
这,就是母亲组织起的一次“极为大胆”的反击计划。从演员、到动作、到场地的设计,都是出自她之手。
妮娜如愿包揽了镇上的贵妇服装设计工作,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资源和财富。
开始教育罗曼成为她心目中想象中的样子。
可以学习小提琴,但不能成为画家。
不能成为画家的原因是,梵高在35岁时自杀,她希望罗曼在活着时,声名响亮。
在音乐上面没有天赋,绘画上又被禁止,罗曼开始走向文学之路。这,获得了母亲的强烈支持,妮娜坚信罗曼会成为另一个托尔斯泰。
妮娜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伟人,就让罗曼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击剑、舞蹈、礼仪、射击……
总希望能够给予罗曼最好的——不管他愿意与否。
九岁时,罗曼遇上了自己的第一段“爱情”,一个八岁女孩。
为了这个一见钟情的女孩,他溜出派对、吃土、打架、吃蜗牛、吃鞋子。
这时,罗曼才明白母亲对他的爱是什么样的。
在一场惨斗之后,罗曼回到家中,妮娜询问是为什么打架,然后教育说,世上只有三样东西值得你去打架:女人,荣耀和法国。了解之后,妮娜赞扬了罗曼。
由于在吃蜗牛比赛中获胜,罗曼获得心爱女孩的吻——兴许这才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这是他的第一段爱情,到底也只是无疾而终。不仅是因为母亲的强烈不许,更是受到了女孩“哥哥”的威胁。
如果人生需要给几大苦难做出排行,那么困顿必将位列其中。
妮娜的女装店最终因经营不善而出现财务问题,母亲要账失败,只能宣布破产。
妮娜坐在被搬运一空的房间里,无比地荒凉和孤寂。这时,罗曼邀请母亲跳一支舞。妮娜泫然而泣。
配乐是一段轻缓悲伤的圆舞曲,罗曼皮鞋的踢踏恰到好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安谧。
他们搬家去法国。罗曼成年。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第二段“爱情”,母亲雇来的女佣。
好像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男欢女爱,干柴烈火。
但也最终以妮娜发现他们之间不可描述的内容而告终,女佣被扫地出门。
随后,妮娜开始经营起属于自己的旅店。
在一次外出采购中,妮娜意外晕倒,罗曼才知道母亲身患糖尿病已达两年之久。
尽管如此,罗曼还是急于摆脱母亲的摆控。试图为爱慕妮娜的一名画家牵桥引线。
罗曼的竭力劝说并没有奏效,甚至惹得母亲勃然大怒,直接骂道,画家最好全都去死。
在送罗曼去往巴黎读书之前,妮娜改变了信仰,作为一个犹太人开始信仰东正教。
在去往巴黎的途中,罗曼遇见了第三段“爱情”,一个“男人梦想中的瑞典女神”。
但这段感情,最终也以“女神”出轨而告终。
之后,罗曼开始全身心投入母亲一直支持的写作,甚至得到葛林果利报的发表。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被铅印出来,粗体标示。
1938年4月,罗曼大学毕业。为了保护法兰西,妮娜要求儿子去柏林刺杀希特勒。罗曼虽然认为战争距离自己很远,想要逃避责任,最终还是决定前往。
妮娜深爱着法国,就像她认为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值得罗曼去打架,其中之一就是法国。尽管如此,罗曼也是她唯一的儿子,在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妮娜还是放弃了刺杀计划。
罗曼得以参军,妮娜以儿子将获得中尉军衔为荣。但是他的犹太人身份仍然是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阻碍,在训练之后他是三百人中唯一没有获得派遣的士兵。
为了将事件对母亲的伤害降到最低,罗曼撒了个谎,声称自己是因为上了长官的老婆而没有被升迁,而母亲却更关注对方漂不漂亮。在获得一肯定回答后却笑得像个孩子。
原先为罗曼成为少尉的庆功宴,成为庆祝他成为三百人中唯一没有获得晋升的宴会。
法国战败,罗曼决定逃往英国,临上飞机却接到母亲的电话,收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同时也救了自己一命:他原来准备乘坐的飞机居然起火爆炸,同行逃亡战友悉数身陨。
或许是即将逝去方弥显珍贵,或许是面对死亡的心悸,又或是终于“长大”,开始真正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罗曼威胁了侮辱母亲的治病医生,要求他将妮娜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对待。
假期结束后,罗曼逃往英国,这也是临行前母亲所希望的,希望罗曼能在英国继续为祖国作战。
他成为一命逃亡者,也成功的摆脱了母亲,开启真正的自由之旅。
在英国和驻守的南非,罗曼不时还会收到妮娜寄来的信。在被宪兵抓捕、信念无法维持的时候,,眼前甚至出现母亲的身影,不断对他进行鼓励和训责,这些都在实际中鼓舞着罗曼继续支撑下去,无论是生活,还是在写作上面。
在感染伤寒,意识浑浊不清的时候,罗曼还能听见、看到妮娜,他向母亲邀功一般炫耀自己正在准备新书,而母亲却是以一如既往斥责口吻的鼓励,言辞激烈,行为夸张,再次描绘出未来美好的浪漫愿景。
罗曼的伤寒得以痊愈,病好时顾不上穿衣服,直接冲出医院,开始病愈后的“伟大宣言”。
病愈后,罗曼被调到英国空军基地,成为一名导航员,得以参战,并继续他的“欧洲教育”的写作。
战争无疑是极为残酷的,罗曼将妮娜的照片贴在飞机的玻璃上面,用以精神食粮。
罗曼的书在英国获得出版,取名《愤怒的森林》,他希望妮娜同样为他高兴,但在后续的来信中却没有发现母亲关于此事的任何评价,他自我安慰认为母亲更希望自己能够在战斗中获得荣誉,一如幼时她所教育的那样。
或是母亲信念的支撑,罗曼在飞行员失明,自己受伤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任务并且返航,立下了极大地军功,终于可以荣归故里。
在医院他却获得母亲过世的消息,并且发生在三年前。
妮娜的主治医生罗萨诺夫告诉他,原来妮娜过世前准备了两百多封信,要求她在瑞士的朋友定期寄给他,罗曼瞬间崩溃。
故事回到现代,罗曼妻子把书翻到最后一页。
故事结束了么,其实并没有,成年后、功成名就的罗曼·加里对自己的妻子这样说道:
她要求的事我都做到了,莱丝雷。 所有事,但毫无意义 作家,龚古尔奖,领事,法国大使 全都毫无意义 国王,女演员,金钱,甚至这个 她知道我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在伦敦定制西服么? 不知道 她什么也不知道的离开了 她死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 她永远不会知道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是的,罗曼都做到了,幼年时母亲在那些嘲笑他们的人面前说的话、做出的宣言都做到了。在军事上,获得戴高乐将军亲自颁发解放十字勋章,在文学上,获得龚古尔奖。
而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妮娜的期望、鼓励和督促,当儿子获得了她所期待的所有之后,她却早已不在人世间。妮娜·卡谢夫什么都不知道的离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亲只是他生命中的部分,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就是她的一切。
正如影片中的罗曼·加里之于妮娜·卡谢夫,罗曼自小到大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母亲的掌控,童年时学习小提琴的抵制,长大后对母亲不满自己爱上女佣的抗议,直到与母亲分别后逃亡英国,仍被罗曼视作是开始了“人生的冒险旅程”。
为人父母者,必将在极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孩子视若神明,可父母终会老,孩子终会长大,他们总要经历跌下神坛的日子。
《风筝总要断线》里面的一段话非常适合用来评价这个影片:
母子关系犹如放风筝的人与风筝。风筝总想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最好能够挣脱引线。放风筝的总是处在矛盾的状态,希望他飞得高一点稳一点,却不肯放手,把引线扯得紧一些再紧一些。
1980年12月2日,罗曼·加里在法国巴黎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时年66岁。
直到经历了世间所有的事,我才想到要去体验那该死的幸福。
——罗曼·加里 《如此人生》
01.民族:漂泊的犹太人 无论是电影中从俄国到波兰再到法国,还是现实中从闪米特到欧洲流亡再到以色列,犹太民族始终都在颠沛流离中。在流亡中,即使面对众多的偏见和歧视,犹太民族始终都坚持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饱经风霜的走到今天。我想电影部分程度上也向我们解释了答案。电影中的母亲保持着犹太民族坚毅的品格,面对波兰妇人恶意相向时母亲没有以恶相对,在初到法国最艰难的时刻母亲靠自己努力渡过了艰难。罗曼也坚守着犹太民族的精神,在犹太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毫不畏惧的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即使面对没有授予军衔的偏见,仍旧没有放弃对自我的坚持。电影中折射出的犹太人是热爱生活的,积极努力的融入社会,是忍耐坚韧的,面对偏见仍不失自我。一个民族流亡千年而并未消亡,自有其精神可贵之处。 02.教育: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贯穿电影始终,《童年的承诺》标题即是对母亲教育期望的回答和解读。母亲的价值观念是贴近现实生活的,希望罗曼能够成为出人头地的人物,成为外交家、大使、作家,满载财富、地位和荣耀。母亲的价值取向对罗曼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罗曼也一直在努力践行和兑现着对母亲的承诺。虽然在我看来某些想法和观念过于强烈,母亲太过于期望罗曼成为母亲希望其成为的人,或许这种观念想法是我们其他民族很难理解的,因为犹太民族经历太多的困难,太需要证明许多事实。但是不可否认母亲的期望都是正面的向上的积极的。童年时打架应该坚持的原则,吃鞋子丧失尊严的责备,优雅绅士风度的培育;成年后个人与民族的关系,只身刺杀希特勒感情的矛盾,法国战败去往英国的战斗,以及在战争中应当坚持的写作都反映出母亲的价值观念。罗曼最终也成为了母亲期望的样子,只是最后母亲已经离开。我想在片尾结束时,罗曼既有对母亲的追思,也有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成为谁,自己又是谁?母亲终其一生的影响也成就了罗曼。 03.亲情:伟大的母爱 与其谈教育谈意义,不如回归到最本质最原始的情感来看待问题。其实整部电影都是用罗曼的视角来回忆母亲对自己的爱。面对原始本质的母爱,母亲所做的所有都是希望罗曼能够在社会上生活得更加体面轻松,而又不失方向。站在母爱的角度我们都能够理解母亲为什么不希望罗曼成为画家,成为像梵高这样的人。并非说绘画不好,但是当某些情感寄托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身上,自然就会产生偏见,因此母亲不希望罗曼成为画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母亲希望罗曼去刺杀希特勒的时候,母亲的情感同样在经历纠结和矛盾,最终还是用感性的母爱战胜了理性的准则,也让人生变得更加温情和人性。即使在罗曼谎称未授予军衔原因时,除去我们理解的“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看法外,也有母亲对儿子感情追求的认同。当然也不能否认,电影中母亲对罗曼抱有太高的期望,甚至部分程度影响罗曼生活的方向,就像我们看到的罗曼更多是在成为母亲希望他成为的样子,或许这是罗曼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坚持自我。母爱也确实伟大的,即使在电影结束时,母亲害怕罗曼在战争中迷失自我,毅然提前写好数百封信,以让罗曼在战争中能找到自我,做属于自己事情。母爱又是何其伟大。 04.其他:民主与宽容 电影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法兰西是美丽的民主自由的国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同样战争与文明也同样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文明的进步难道不应当是理解和宽容的发展史吗?缘何人类的文明要从战火中走来,在经历或世界大战后还要在经历第二次?缘何民族与民族之间不能多些宽容,人类不都是从遥远的东非出走而来的吗?
按照世俗的成功标准,罗曼·加里(Roman Gary)攀登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作家,两获龚古尔文学奖,功勋飞行员,法国驻联合国发言人及驻洛杉矶总领事,娶了好莱坞明星。。。这一切,正如童年时他的单亲妈妈尼娜·卡谢拽着他向那些阴毒势利的邻居大声宣告的那样:“我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作家,法国大使,荣誉骑士!!” 。然而,六十六岁的他却吞枪自杀,留给世人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严格期望(比蔡美儿要虎妈一百倍吧?)和犹太人身份构成了他无以逃避的命运轨迹。然而作为一个战斗英雄,从他塑造的一系列反英雄形象可以看到,历经磨难的他在幸运地逃脱“德雷福斯”式的犹太人厄运,终于完成母亲殷殷期待后,他对于人性的黑暗,软弱和复杂性有着深刻的感同身受。他甚至并不怨恨德国加诸犹太人的苦难。他说:“今天的德国人和以前的德国人,是一样的德国人。”
他对于人性的认知是悲观的。在他辞去世人艳羡的外交职务后,文学成了他拯救自己命运的避难所。正如萨特一样,他把写作当成生命的唯一理由,“写作即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写作,和死了没什么两样。在《童年的承诺》的开头与结尾处,罗曼·加里备受头痛折磨,无法写作。他甚至在自己的耳朵里塞进一瓣鳄梨以缓解痛楚,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得了脑癌。母亲去世后,他的生命价值失去了基本的归依。那些纠缠一生的焦虑,怀疑和孤独无依,促使他在文学里寻找温暖和寄托。他终于没有找到。正如他母亲为了融入法国社会,放弃犹太教改信天主教一样,被功利化的信仰远离了生命的本质。是的,我们的一生都在漂泊,迷惘和追寻。。。嗯,罗曼,你在那边还好吗?
母亲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莽大地 ——《母亲》
他说,其他女人给他的爱都不过是残羮冷炙而已。是女裁缝的儿子,是大胆泼辣的欧洲教育,是什么都可以去尝试,只要可以让他成名。不可以是画家,有才华的画家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死了才会有名声,活着又有钱的都是没才华的,画家不行。叫他拉小提琴,叫他写作,叫他入伍当兵,为犹太人战斗,拿法兰西最高成就的勋章,而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打架,只有三个原因可以被原谅,女人,荣耀和法国。他不可以当懦夫,一定要成为人上人,而妈妈相信她会成为人上人,她就是这么笃定,毫不怀疑。而儿子一一兑现童年的承诺,妈妈却看不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忍就是如此,惟一想要取悦的人已经不在,所有鲜花没有色彩,所有掌声只会令人耳鸣。出色的人一定拥有过出色的教育,而家庭的观念教育总是一切附加教育的底子。出色的演员也是不受角色拘束的,比如夏洛特甘斯布。
母亲节最佳观影体验。堪称法国版的《阿甘正传》,但它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史诗级传奇,男主演得非常好。
从封面和片名一眼就看出这是部好电影,几度让人落泪的好电影,片尾听着钢琴曲大把大把的眼泪流下来,到底是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把一生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好,还是历经磨难成为载入史册的伟人更为重要?主角在60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既然客观环境注定了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那就历经苦难活成想要的样子,至少有力的活过。很棒的电影,两个多小时没有浪费,心灵很震撼!很想知道片尾的钢琴曲叫什么名字,在网上没有搜到
很感人。我们来到这人世,总不是无缘无故的,我们什么也不带来,也什么也不带走,在这世上行色匆匆,究竟会否留下些什么?或者,无他,只要无愧于自己这一生。。。二战和北非的电影总能让人心绪激荡,何时我们的抗战也能拍得如此深入人心呢?2018105
让人窒息的母亲(也许是长期禁欲导致的躁郁),虚妄的一生,那个你最恨也是最爱的人。文学性太强,优秀的小说,看过脑海里满是文字,而不是镜头画面。看完电影,做了一夜的噩梦,涉及疫情(病毒),人与人之间的背叛与仇恨,神经质控制狂的家庭,囧
母子之间那种相互控制又相互依恋的关系,母亲为了儿子而存在,而儿子为了母亲而活着,母子双方的神经质,置于二战的背景之中,既疯狂又真实。夏洛特·甘斯布的表演确实很有张力,颇为影片加分。
罗曼·加里抱着对母亲的爱与恨走完了他绚烂的一生,这世界上没有哪种爱是完全轻松愉悦的。电影中的罗曼小时候毫无特点,母亲倒是十分勇猛,当儿子一点点完成母亲的心愿时,你才发现原来母亲并不可笑,她的儿子真的那么优秀。题材太好,演员也很棒,夏洛特·甘斯布完美。
《童年的许诺》这个故事太精彩了,绝对是最有内涵的影片之一。罗曼加里这个像神一样的男人,夜里写小说,白天开战机,在飞行员失明的情况下创造了轰炸与登陆的双重奇迹,获得十字军功章,不仅成了法国驻美大使,获得最高荣誉解放勋章,还顺道赢了两届龚古尔文学奖。尽管如此,罗曼加里本人的传奇经历在母爱的光辉下也黯然失色。一次许诺,一个女人在邻居面前的声明,开启了他开挂似的传奇人生。母亲的二百余封信在去世后仍在寄出,当昔日少年荣归故里,却感觉如此空虚,那个他想与之夸耀的人,那个生命的源头活水,已经消逝。
母亲有很多种拍法,但其实爱只有一种。母爱是你在人生中能明白的第一种爱,但也会伴着伤痛和领悟。这是与生俱来的第一份礼物。珍惜珍藏。当然夏洛特继续神级表演。
就对这样的母亲还是接受无能…很工整的传记片了。Pierre Niney也是气质独特。看完倒是对Romain Gary本人和原著想要了解一下了。
“要在生前大鸣大放,不要像梵高贫困潦倒”、“快去刺杀希特勒”,母子之间的羁绊和期许就互相陪伴度过了被外人质疑嫌弃的童年、战乱、身份之困直到生死。好像这一生很轻,直到最后都能参悟生死,了结生命回到大海;这一生也很重,无数的荣誉和挑战造就了那么一个“我”。踏实的情感史诗,一口气看下来太流畅了。有一段竟然让人想起了《无问西东》里的米雪和王力宏。看完了超级想读Romain Gary的同名原著,了解他的整个人和所有的作品,这也是传记片另外所能带来的魅力吧。
3.5 想读原著。当初妈妈在波兰向着邻居宣称的那些“儿子将来的成就”,那个时刻最终成了定义他整个人生的时刻。中间有那么些挺扯的内容,最后又兜回来,难过痛哭。全片大部分内容仿似“天上再见”,结尾则是最终依然无法重逢的“山椒大夫”,幸好有文学,留下了一切的回忆和情感。
有点小厉害的叙事长篇,也只有法国人会这么认真讲故事了,还是一个关于犹太人的故事。整个欧洲都在排犹,母亲的爱也是这个民族的焦急,不出类拔萃就要受尽凌辱,不努力就要被压迫。就像是魔咒,也像是祝福,犹太民族的难以言说的艰辛。
“你必须保护我的母亲,因为我也努力地保卫着国家”,剧情全都能猜到,黑暗时刻到来时还是会被表演所深深触动。
3.5;以文艺笔触描述二战中的个人际遇,略有史诗格局,偏冗长;唯一两获龚古尔文学奖的Romain Gary,毕其辉煌一生都在兑现童年时对母亲的承诺,然冠盖加身、华服归来,却错失人间的拥抱,“我曾经活过”泪目;世界上所有坚强有爱的母亲都怀揣着偏心,母亲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和长明灯。
这是一个在儿子颠沛流离,辗转各地的一生中,母亲自始至终不忘向儿子“催稿”的感人故事。“我活下来了,可惜你却不在了。”
#资料馆留影#Roman Gary的一生与母亲息息相关,从出生直至死亡,都是母亲影响下一步步走下去的,尽管艰难却也是异彩纷呈。他的母亲一定有着无比强大的内心,才能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两获龚古尔奖的伟大作家,二战里出生入死的勇猛英雄,还有那一个个令人艳羡的头衔。可能超脱者们会觉得可笑,一对急功近利的母子能有什么伟大之处?可是在如此现实残酷的世界,能够凭借不懈努力互相鼓励,取得众人仰望的成就难道就不值得骄傲吗?看到已故母亲写给儿子的那些信,我忍不住为这位母亲深深折服。某种意义上,她就是儿子的守护神。ps 配乐,还有饰演母子的两位主演太出色了,真是透彻灵魂的精彩表演。
她是一个及其严厉专制的母亲,她倾注了全部的爱在儿子身上。这种爱实在太沉重甚至让人有点窒息,却又是无比深沉厚重可贵。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大概要么被逼疯要么就真的成名成家了,幸而男主成功了。夏洛特甘斯布的演技非常突出。男主的长相真是适合那个年代啊。
女性角色的强大与卑微,市侩和浪漫,在几十年里都塞在对儿子的期望里,如狼如虎在身后步步紧逼着他,完成那些作品的动力实际上并不是爱,而是「非生即死」的许诺,化为无形压力的胁迫。知道失去母亲时随之而来的是压力大的消失,这种情况下反弹起来的人,更容易被打垮,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就是这么回事,失去了爱人和「敌军」的人,是最易碎的人了,而破碎,又是写作最好的背景,一个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