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的《白色巨塔》已经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医生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临床技术和发表文章。细细想来,可能全世界医生期望的都是一样:医学技能的发展和影响因子的提升。我是坚定的渡海派拥护者,“有技术的医生可以为所欲为,没技术的医生只能去死”。虽然高阶说渡海只开刀不写文章只能称之为“手术职人”,不能称之为医生,但也可以明显感受到高阶为了发表文章付出了大部分精力,而疏于对于自身技术的提升。自称为外科医生,却通过介入的方法进行手术,是对“外科医生”抬头的亵渎。也确实拥有精湛技艺的外科医生需要一定的天赋,那些能站在顶端施治重要脏器的人,无一不是对症状、查体、检验、影像、药物应用、操作、手术精通钻研的人,高阶也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制。但另一方面我又怀疑,除去个人因素,像渡海拥有如此高超技艺的人,只是针对个体施治,真的也能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吗?我想未必,这可能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方面,文章的发表依赖伦理、科教、编辑等多方的关系,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像渡海这种单打独斗很难完成,这就为什么渡海说“如果写文章能救人的话”,还不如把这些精力省下来救人;另一方面,渡海只是将技术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而没有“佐伯式”或snipe的创新,因此缺乏革新和影响力。但我个人认为,对于患者个体而已,医生做到渡海这样真的够了。不过现实却打脸。渡海的技术在以往,是可以通过口口相传获得认可、扩大影响,但如今,不写文章的他,在大学附属医院却没有晋升的通道而限制了其能力的施展,我甚至怀疑那些病患到底知不知道是这样一个职称只有“医局员”的医生帮他们主刀了一场又一场高难度的手术。这算不算一个“骗局”?所以,只有像佐伯教授这样懂得资源配置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大佬,既让渡海为其医疗安全保驾护航,又能拉拢高阶至麾下为其署名文章。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又想开好刀,又想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即便能力如佐伯,也是不可能完成的。那医生能否通过发表文章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其实也谈不上弥补,拥有高超技术和悟性的人少之又少,随着诊疗流程的推出更是模块化了技术,现实来说,医生只需要通过发表文章“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打开自己的晋升通道让患者慕“职称”而来就可以了,反正技术水平也差不多。不过踏实点的话,技术好永远是硬道理,不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艺,指不定哪天就翻船了。而且,有技术的人也更有“价值”,否则协调员不会一眼就看中,与其让一个没技术的人推广snipe,还不如让高超技术的人推广,才更能发挥其作用。
看完最后一集一堆弹幕洗白啊不早点说出来真相的真正明白吗?渡海的憎恨是他最大的动力,佐伯、渡海父亲一早也发现了他有成为一名出色外科大夫的天赋,如果他一早知道了真相还会这么努力打磨自己的技术吗?(世良在渡海家里看到的手术结证明了这一点)渡海让我想到了佐助,背负起整个家族带着仇恨使自己不断变强只为了向鼬复仇,如果过早知道真相没了动力岂不是浪费了一身的天赋?渡海也一样,他们最后都解开了心结,对教授的那一鞠躬,他明白自己接下来的使命是什么了!
说实话,这部剧的整体剧情很单薄,之所以可以支持我追完,很大一方面是因为演员全程演技在线(那么尬的台词都可以说得那么自然,绝了),另外一方面就是想看看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结果就是,我还是挺满意的。
看的过程中,b站的弹幕对高阶医生敌意很大,然后对渡海医生很有好感。这跟弹幕的低龄化脱不开干系。但是其实,反映出来是,普通大众,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有一种过高的期待,觉得医生就应该无所不能,可以起死回生;当高阶医生这种,会犯错的,没那么强大的,似乎只是靠意志力驱动的,看起来很脆弱的医生,就显得不那么讨喜。
在最后一话中,神一般的渡海医生迎来了第一次失败。最后,是佐伯医生将他早就准备好的,碳制的黑色止血钳,重新挽回了患者的生命。而这把黑色止血钳,既没办法用X光检测,患者死后如果没有经过解剖直接火化,也会化为灰烬无人知晓。因为实质上,医生是为了延续病人的生命,保存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并不是把患者当成一个实验的素材,去加工到某一个标准。而患者通常会觉得,可以痊愈,可以恢复到曾经健康的模样。然而是不可能的。人总是会衰老的,医生就是在你衰老的道路上,去延缓你自己的速度。但是,出了一些意外时,需要用到极端的方法,例如现代医学的放疗化疗或者手术,也例如中医使用一些峻猛的毒药,它们会对人体有摧残,但是初衷也是为了让患者可以继续活下去。如果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在这种时候,对着医生的冒险行为倒打一耙,很多时候医生是没有办法可以辩解的。如果按照安全合规的方式操作,就会看着患者白白丢掉性命;但是如果冒险,之后有可能自己的一生也会毁于一旦。所以片尾,佐伯用他准备好的黑色止血钳,一方面是为这种冒险行为做一点掩饰,另一方面也是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
医生的艰难,不仅仅是在前期的学习积累上,后期如何与患者打交道,如果在这种自保和救人的矛盾中去施展自己的理想,也是终其一生的课题。
三星给渡海,剧情倒扣一颗星。为大家节省一点宝贵的生命,没看过的不用看了,看了几集的可以弃剧了,真的喜欢二宫和也的可以看cut,一集出场没几分钟。
分割线下面是一开始的评论,当时还有所期待。看了三四集以后就觉得不对劲了。每集!全部!同一个模式!推销器材➳手术中出现问题➳渡海补台,“邪魔”。正觉得医狙撑不了十集吧?来了个达尔文,高阶一开口我差点笑出声……达尔文走了,来了凯撒,真真是卖器材啊。
无限神化主角,贬低其他所有。渡海和佐伯之外的医生一个都靠不住,新型医疗器材一个都靠不住。中间有段还让人觉得,新型器材不完全是废物,但是要高超的医术配合。看到后来都骗不了自己了,剧情走向就是想说,技术强的医生可以为所欲为,看看说明书都能迅速上手新器材,而且你们器材能干的活我用手也可以!做手术就是能力逆天的医生的个人秀,你们想用外挂走捷径的?呵呵,傻X。
二宫和也演的渡海是很酷,但这个剧根本不需要他的演技,只要眼睛狠狠一瞪,嘴角嘲讽一弯,“邪魔”。虽然要这么一套做下来不尬也非易事,但人设太单薄了,除了耍酷就是耍酷,难为二宫死撑着渡海形象不倒。
为了推动剧情,实习医生和小护士整天偷看偷听跟踪,热衷于打听别人的隐私。两位!开个侦探事务所怎么样!给离婚夫妇捉奸很适合你们啊!
本来想全播完了再看情况改评论,看到第九集实在忍不住。结局开出花来也没用,剧情套路,细节和大方向都满满的想当然,每一集都是“决定命运的一天”,命运真辛苦:)
————————————————
本季热门日剧。四星指可看性。演技和节奏感很棒,剧情……专业人士看了可能会满心吐槽?非要在扎实的手术能力和新型的医疗器械中分个高下,强行对立开刀水平和科研水平,总觉得不对劲。讨论这种显然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显得有点中二。除了渡海和佐伯,所有医生碰到大出血就手抖,心疼这家医院的病人。
首先代表我自己,对二大之前的老好人惨角色们已经相当厌倦了,在母暮的时候一度达到厌倦的巅峰。《青之炎》的时候栉森秀一还尚且有一些少年误入歧途的自业自得,到《母暮》已经是惨到没血没肉,为故事和女主角作陪衬,惨得相当没有意思。二大本人的聪明狡猾精明,甚至一些时候的冷静冷情冷淡甚至冷酷冷漠,我一直都非常非常期待他投射到角色上去,我坚信他演亦正亦邪的灰色地带人物一定会比老好人出彩十万倍。
我终于等到了!!!!!!!!!!!之前在微博看到渡海人设的时候我十分敏锐地捕捉到受贿、泡夜店、手术室恶魔、医院的大麻烦这些字眼,就相当相当兴奋。也没有去看原作,一切期待都放在剧和他准备呈现的角色上。看完第一集我哭了。渡海太对味儿了!!!!!!!我期待值max+max,希望后面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崩。
其次因为我个人喜好问题几乎是没有看过医疗剧,为了渡海这个角色鼓起勇气看医疗剧也是做出很大牺牲了,看完第一集整个人都软了(就是这么夸张),真的千万千万不要让我失望,不然我可能会飞到TBS门口撒泼。
我的医学知识也基本等于零,对这方面也并不感兴趣。所以剧评完全不涉及医生职业方面的严谨性,我眼中只有角色变化和人物关系。
EP1
这一集铺开了两个医院互相斗争的格局,我不知道这个格局是第一集还是要延续一整季,但医院和医疗器械企业之间、不同医院之间、不同医生派别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给这个剧打下了基础。这不是一个空口救人大呼慈爱的剧。甚至包括神明一样的佐伯医生,也会在公众看不到的地方出于利益在患者身上做出一些取舍。
但也当然还存在单纯善良的医生,也就是世良。世良跟渡海在价值观上可以说完全是两个方向的,世良在他的医生事业上赋予了非常多的意义,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心理关怀,让患者心怀希望也是职责范围,做出了有偏差的建议也理应承担后果,他还期待自己在危机时刻可以酷酷地力挽狂澜。他寄托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受挫时也会受很大打击。会哭会急,甚至在手术室门口对渡海这样一个医院”底层“的医生下跪。他对于渡海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信任和尊敬渡海的医术,一方面对渡海受贿的行为也感到气愤。总而言之世良是个有道德的好青年,符合常理的医生形象,尽管目前经验不足,但想必经过积累经验也会变成熟。
但渡海就和世良大相径庭。他对职称不感兴趣,对救人的神圣使命完全不感兴趣,对职业道德不感兴趣,对职业之外的为人处世的常识不感兴趣。他只对手术台感兴趣。我记得宣传期某个杂志还是报纸对他的角色描述是”手术职人“。我甚至觉得他只对”修补身体“这个仪式感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个非常纯粹的人物。
而且他非常务实,几乎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再加上他的确实医术高超,确实冷静,确实是天才,在危机时刻就会散发出让人无可奈何的压迫力。第一集他每次半举着双手进入手术室,几乎都是正正好来救场的天降神明。在第一集最后皆川奶奶意外大出血,紧急关头美国回来的医生屁用没有,世良自己也根本不成大器,所以即便是对于渡海面对手术台也能面不改色提出的交易要求,他只能选择了同意。在这一刻他已经被拉进了渡海的价值观里,对于这样的力量,包括世良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抗拒他,只能被他征服。
渡海和佐伯的关系也让我很好奇。看上去佐伯对渡海来说的意义更像是影响了他价值观的引路人,和后者相比佐伯才算得上复杂多变,具有两面性。刚开始的手术”对决“,最后佐伯用的是黑色止血钳,而渡海的只是普通止血钳。这样似乎有所倚靠但又对立、一明一暗的角色设定也相当有意思。想再往后多看一看。
另外一个感兴趣的角色是渡海身边的猫田,好像是整个医院唯一认同渡海的人,最开始渡海的出场也是她引出的。有些厌世感,对医院的常规活动不屑一顾。也期待这个角色的作用。
最后放几张第一集的心动瞬间。
(后面看心情更新)
1.论文重于人命,内斗重于人命,名利重于人命,医者道德沦丧
2.按照论文发表量升迁,非常不合理,一些没能力的医生反而比牛逼的医生爬得高;学生写论文,辛苦半天,只能属老师的名字
3.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普及,利弊如何?给出的答案是器械能够救治更多的人,但机器永远代替不了人脑
4.人脉在升迁中非常重要,你有能力,乱得罪人(就算他垃圾),一样被压制
剧情紧凑,剪接自带燃点,男版Doctor-X是另一个神之手一样的存在。二宫和也双料影帝的实力真不是盖的,面对一屋子的人他散发的气场居然有唯我独尊的压迫感,让人不自觉地信服。只是编剧有个功课事先没做到位。作为身上本来就有这个毛病的人,我想说心脏二尖瓣闭合不全真用不着动手术……
修喷泉的二宫和也
渡海十星 编剧扣十星 空有野心 毫无能力 有点自知之明的话就不要再作死酝酿什么复仇线了 糟蹋了演员 也糟蹋了小田的歌 //我恨编剧 // そのままでいい、普通でいい。求求你们给他一个普通就好的角色。我想看不要什么天才或者恶魔人设也会闪闪发光的二宫和也。じゃあな。また会える、絶対!
我要来减分。都过了大半了,模式始终是:到了决定命运的那天→名字中二的医疗机器人or自负医生手术失败→邪魔→二狗出面要钱解决问题。看完结局后,神洗白不能再烂了。
十年饭龄的老阿姨在这里呼吁一句,希望自家姑娘合理控制粉丝滤镜科学看片客观评论,对于nino这种大实力型选手可以不需要太多流量和过多保护,他经得起批判,也去的了更高的地方。我想这点骄傲我们可以有。多关注剧本身吧。
说要当下饭剧看的人,后悔了吗
竹内凉真第一集欠的那一个亿 考虑兼职一下夜店牛郎 肯定能赚 说不定还能出番外!
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美门,中堂系及渡海是一类人,哈哈哈只适合一个人过的炫酷boy
怎么说呢,日本人拍医疗剧总是脱不开浓浓的中二感,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只能选择性忽略各种硬伤,nino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大公子的角色与其说是医生,但直到他换上白袍之前,我都以为他是厚生省的公务员,拿出那套医疗器械的时候比医药代表还像医药代表
想看中堂和渡海对骂两小时,左右声道循环来回播放“クソ”和“邪魔”三百回合,收视率保底15冲20,TBS你考虑一下要不要出个sp.
研习生世良的春天
放在本季这部确实尤其突出,节奏快、题材稳、戏剧张力强,而且还是许久不见的nino主役,但是医院内部斗争的情节像过家家,与其写这么低劣的勾心斗角还不如多铺垫病人情况和手术细节。
如果第一集里科学设备有用了,说不定会追下去,探讨科技发达后人的存在意义。但是。。。结果还是一些宫斗嘛
出了一部白塔后部部医疗剧都想成为第二个白塔,出了个半泽之后部部日九都想当第二个半泽。想写医院中的人性权力制度又要爽要金手指,可惜权斗儿戏,医疗扯淡,手术的部分生生拍出了超能力运动漫感。编剧空有野心没有能力,还是省省吧。
做手术的时候把病人晾在那里嘴炮真是醉了/弃了,不想再看到玩具枪和做手术手抖的医生了,8.7分认真的?
这剧能打9分???多少人是带着粉丝滤镜打的高分就自由心证吧。大概和白色巨塔差了100部last hope
在日本澡堂电视看到的片段,和朋友一起吐槽,作为医生还能手抖,狂拽霸天一来下跪哦内概一马死,然后不消毒就回去了,一副气死真医生的热血漫画套路连续剧,没看完暂时不打分了结局再评
看到第六集还是要给剧情减到三星,上季小律师才打的四星呢//我需要被渡海医生抢救啊啊啊啊!目测世良君要每周一哭了和被渡海S
配乐赞,bug比较多 连出血都没见过竟然能当上主刀医生;明明研讨的时候那么多医生,结果一手术就缺人;病人还在手术台上躺着,旁边的医生为了钱讨价还价;无菌区摘口罩手套;日剧经典嘴炮又回来了,说实话医疗剧细节不到位很难看下去//看完第二集对丑尾彻底失望,人设和剧本走点心吧
医院会做手术的就只有佐伯和渡海两个人吗,其他的医生居然做着做着呼吸过速手发抖,主角在争吵一堆人放着病人不管干,至少学学cb吧,想学白色巨塔讲医院的权力斗争,可惜太弱了,另外nino的颜也慢慢残了/高阶医生好帅,文质彬彬又温柔的精英范/真怕高阶对渡海说,小春是我们的孩子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