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说第三季差啊弃啊的已经成了风气,每个人都在挑刺,收视啊剧情啊歌啊新人啊什么都可以成为指责的借口,难道第三季真的已经不堪到能让追完两季的人在看了前几集就不顾之前追剧时的热爱果断弃的程度了吗?
我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
首先是死抓着收视率不放的,我就奇怪了,难道你看一部剧就是冲着收视率去看的吗?你在看其他电视的时候难道这档节目收视率不如之前高了你就认为是质量下降了吗?那也未免太没有判断力了。事实上任何一个节目在进行到第三季、第四季甚至第N季的时候观众的热情总是会消减的,当年万人空巷看超女,后来不也是没有之前的影响力了?可是它质量有下降吗?我反倒觉得取消了短信投票挪到深夜档之后比较之前的几届还少了那么一点浮躁的意味。
再说Glee的收视也不是从第三季开始下跌的,这个趋势不是在第二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吗,那时候怎么不说收视下降了就弃剧呢。
更何况收视率只代表了美国一国的情况,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在看Glee,按我自己的情况第一季的时候,身边没有几个人知道Glee,但现在第三季了,也有些人了解Glee开始看起来了,比较之前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光抓着美国收视率不放的难道不觉得以偏概全得厉害了吗?
再是说剧情渣的。这更是让人难以理解了。第一季前几集Rachel摔门而出N次,鞋老师N次在ND和自己的梦想间摇摆的时候你都看过来了,terri假孕的剧情如此的拖沓你也看过来了,第二季第一集Rachel把人送去毒品站这样的剧情你也都看过来了,第三季的剧情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而且第三季的剧情明明就比之前两季进步了,首先前两季的剧情重点是在于一群边缘人士如何想在学校中不被人欺负,更多的是在自我拯救上,而这一季则开始关注每个角色的内心发展,从这一点上无论是E05Finn认清了自己的平庸,还是E03奔驰姐终于爆发离开了ND,或者是五集当中Kurt为了上NYADA的努力竞选,甚至Mike不惜和父亲决裂也不放弃自己的舞蹈梦想,就连Quinn其实也是在自我认知中迷茫着。难道这些曾经牵动着你的神经的孩子们在毕业之前的自我认知和摸索对你来说就比之前两季的剧情还要不如,还得差得用上"渣"来评论吗?
撇开剧情不讲光是第三季叙事的节奏就已经比之前两季进步飞快,一些镜头切得利索干净一点也不拖泥代水,叙事流畅节奏紧凑,甚至没有一分钟可以说是浪费的,而且像E05这样把音乐剧穿插在剧情当中,几个分镜切得那么精彩,插叙倒叙的方法又运用得那么自然,难道不是种进步吗?
E03奔驰退出ND的时候灯光一明一灭丝毫不浪费之前争吵的气氛就顺畅的进入到it's all over来使戏剧冲突加剧,看到这么精彩的地方说剧情渣的人难道都扣着鼻屎不为所动的嘛?
还有音乐,说音乐没劲的我猜大多都是被第二季的流行歌养刁了耳朵,但是Glee从来不只是流行,像第二季开始时鞋老师说的那样,25%流行,25%音乐剧选段,25%classical rock,glee中的歌涵盖面其实非常广泛,非常流行的和非常边缘的歌都会覆盖到,thriller/heads will roll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看glee只是为了流行音乐来看的那还不如直接去网上找别人的翻唱,反正现在流行的总会有人翻唱,而且GLEE唱的流行通常都不会做大改动。
就现在5集来看,E01的you can't stop the beat的活跃,E03奔驰姐和所有人大吵一架的it's all over,E04 take care of yourself中漂亮的低音表现正好填补了ND对于低音的薄弱,E05中America中西班牙口音的演绎其实都是很不错的作品。E06剧透的mash-up rumuor has it/someone like you也有一种冲突的张力,十分的惊艳,完全可以期待glee在之后的剧情中的歌曲表现。
诚然,问题肯定也是有的,比方说Quinn和Puck想要回Beth的转变太过突然,比如Santana被踢出去ND之后隔了一集又很平常地回来了,又比如对于剧情偏重太大,一旦偏向新同学或是Troubletones就会相对的忽略ND的情况,但总体而言,GLEE是在进步着的。
批评可以有,但请客观好吗。
对于只看了第一集或是扫了一遍前几集就大放厥词非常不客观地批评GLEE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说要弃的,我想其实这类人也从来没有真正体会到Glee的好处和精髓,他们看Glee的目的也只是“又追了一部美剧”而已,大可不必理会。
但是对于那些其实没觉得有太大的不好的,却为了使自己显得好像很资深很专业很高端而使劲挑刺啊弃剧啊之流,我只想说,没有人可以凭借第一集就看清一整部剧的水平,更何况Glee的水平还是很稳定的;也没有一部剧会在第一集就把整部剧的亮点和精彩全部抖出来。
对现在放弃的人我只有一句话:
Sucks for you!
没有胆子做梦 在还有57天的时候。
220-170
50分
你不可以吗。
只需要简单的专注就可以了。
你只需要学习三门➕一个英语。
数学到今天过了一遍,逻辑还差一课。
写作几乎还没有开始。
英语半天没做一套卷子。
但我觉得你可以。
🉑
差距你感受不到吗。
多大的差距你感受不到吗?
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天天哭,边哭边进脑子;后三年别后悔哥哥。
可是你不记得了吗,那张寒风彻骨后通红的脸庞,你有多爱她。
希望你爱她,记得她。
最近我在待业找工作的阶段,所以有很多自处的时间。2019年突然间全世界的经济都慢了下来,各种民粹主义也在慢慢蓄力发酵,刚刚跨过了2020年,欢呼的同时也不禁为这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寒潮无奈地叹息。找一个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双赢的工作,自然也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每个人在某时某地某种状态下欣赏影视作品,都会情不自禁套入主观情愫,我也不例外。最开始看glee,只是想听听翻唱啃啃小鲜肉的颜,每个角色在13-18岁青春期的境遇我能去理解和感受;直到这一集,Finn在毕业之际的茫然无措、梦想与梦幻的孰真孰假,深深的刺痛到了我,特别是那双眼睛里透出的光,对周遭帮助的坚定拒绝,和对“我是谁?我要干嘛?我该怎么办?”的彻底迷失。
想必每个人都有这个时刻吧,我现在工作四年了,做过两份很不同的工作,如今又迷茫了,不知路在何方,继续转型有压力有成本,可是做老本行又觉得志不在此,所以最近经常梦见自己在初中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当时时光那么长、社会那么慢、周围的人那么单纯、老师那么温暖。
这个剧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其实每个人都很大众,你在身边都能找到这样的影子,同时,每个人都很特别,不褒不贬,都有自己的“边缘人格”。而身为观众的我,也在好几个角色里看到了自己的一面,我也有像Rachel一样一心追梦,曾在学校早上6点爬起来路灯下读英语、晚上11点熄灯后躲在被窝里用手电背历史课、为了考入梦想高中的尖子班而遭受排挤、觉得装逼做戏的时刻;也有像Finn一样加入学校护旗手这样一个看不起的边缘群体而被主流圈子冷嘲热讽的时刻;也有像Santana一样对情敌尖酸刻薄霸凌的时刻;也有像Brittany一样上了初中还坚信自己会被选中去数码宝贝的世界里探险的时刻;也有像亚裔Tina、Mike一样身处住校生都来自农村而我来自城市的尴尬(没错,我嫌弃自己有钱而故意扮穷去融入圈子);也有像Quinn一样曾经抛弃所有光环而叛逆到跳楼逃课、通宵上网、嚼槟郎抽烟酗酒……不过看到这一集,最让我动容的“边缘人格”就是像Finn这样看似拥有了上帝眷顾了一切的光芒,包括高大魁梧、成绩不差、女友优秀可人、glee的团长、football的四分卫、家庭重组后的美满,却依然在梦想面前茫然无措。我曾经也是家长或者大多数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长相还行、考上好大学、接人待物也像Finn一样谦和、出国见过世面、恋情也美满,但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却totally lost,看似拥有了很多内心却深感孑然一身、一无是处,为了照顾周围人的情绪,也是淡定地装作没事,然后默默地自己扛。
其实我也一向不喜欢鸡汤,所以每集出现的will开始给motivation时我基本都是直接快进的,这集也一样。但是,我最受感慨的一点就是,每个人出现的“边缘人格”,就是在告诉我们you are not alone,难,大家都难,但是会过去的;再退一万步,过不去,那就换一条路吧,也就过去了。
最后,回归这部剧作,诚然,看了这么多年美剧的我倒回去看十年前的glee,剧情上会显得狗血、浮夸、幼稚,但是作为歌舞剧,每一集要承载5-6首歌,glee每一集以一个母题为主心骨,把歌舞和剧情融合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可见背后创作团队花了多少心思,再说了,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下青春的宝贵还真是那些愚蠢而单纯的回忆(puck说梦想是做自己的swimming pool cleaning business、Santana说梦想就是fame等等)。
人一辈子都在成长,世俗上的成熟也会遇到世俗上不成熟的坎坷,也会在glee中折射出自己的“边缘人格”。我不摇旗呐喊“沉舟侧畔千帆尽、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是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大可以换条路、换个罗马。Feel the city breakin' and everybody shakin', and you're stayin' alive, stayin' alive
歌舞剧向来是我的软肋,加上青春的元素就秒杀了。看着剧中人物走过三年的高中,仿佛自己又经历了一遍那段美好的时光。只是,人家在走百老汇范儿的时候,我还一副忧郁的2B青年范儿,顶多拨拉两下吉他,好像弹棉花。
【剧透警告!!!!!】只有R收到了录取书;F取消婚礼并报名参军。S去纽约(在老妈资助下);B复读毕业班;M去芝加哥;Mer去洛杉矶;Q去耶鲁大学;据称下一季将采用《迷失》模式:故事在纽约和McKinley高中之间跳跃…R和F分手那段太感人了…TAT http://tieba.ba
Glee对音乐的重新演绎!
我缺席自己昨天的毕业典礼,却沉浸在Glee毕业典礼中的荣耀与伤感中。三年过去,跟随他们一同毕业。最喜欢Blaine与Kurt、Tina与Mike这两对,以及Rachel、Santana、Sam、Puck、Quinn及最包容的老爹Burt。经过中段毛骨悚然的弱智情节与低级趣味的人身攻击,Glee终于找回对宽容、追梦、自我认同的航向。
最后一集基本上是从头跟唱到尾,终于有一集有卡拉ok的感觉了!
没觉得比前两季差多少,只是笑点少了泪点多了。本来打算弃剧,现在又很想看看第四季是什么样子,所以说我已经沦为脑残粉了是么?
当我看到黑妞用歌曲和他们争论 我就知道这还是我最爱的GLEE
第21集的大变身,两首当年walkman里无限次循环的celine dion,足以给你5星了.在我心里这个秀算完结了,以后的都是bonus.
太多的感触说不出来。这季选歌忽好忽坏,有时一集中没有一首让我动容,有时又首首都令我激动。剧情狗血甚至偶尔抽风,但是却让我哭了好多次。拿到冠军的那一刻我泪流满面,觉得终于圆满。毕业季的送别场面,我又是多么不舍。下一季,突然反倒不那么期待了… 因为我只想回味永远年轻的你们。
你们可以光荣地毕业了
第三季剧情上更加多元化,照顾到一干有棱有角个性鲜明的配角。音乐上越发流行和大牌。最喜欢Christmas特辑、Michael Jackson专题、Tina幻想世界那三集。
剧情越来越烂,越来越狗血,但是歌越来越好听。
这么说下季大美妞儿是要跟一姐在一起了吗- -?求主席吃醋戏 【别无聊】求官方下季自逆西皮求主席攻求求求求求再不逆西皮我生气了啊 【别无聊】
中间有几集确实狗血得让人无语,但是最后几集激情和感动又回来了,毕业季,勾起很多回忆,最后一集不是很感人,不过glee cast翻唱披头士的in my life 还是让人热泪盈眶。秋天见了,glee cast!!!
麻痹啊!!blaine怎么能进new direction呢!!!!应该给咱们的小熊karosky啊!!!!!!可恶!!!!!!可恶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告诉你什么叫美国的政治正确
虽然编剧一贯的精分脑残无连贯性不时还看同人文来找灵感,但是我是真喜欢这班卡司啊!谢谢最后一集终于满足了我对Faberry的幻想(并没有!)谢谢编剧不遗余力的毁掉了所有的角色以及大部分的歌。对于第四季我还是相信双Diva可以征服扭腰的哦也!耶鲁高材生也可以回来打酱油的嗯哼!
看到毕业这里很不舍,还有终于夺冠的扬眉吐气
不是疲软是疲惫,尽管主创一次次用教诲与励志种种来给观众提神,反反复复。无论是客座还是车祸,确实都用极端肥皂的方式来烘托表意不明的主题。S3贡献了不少绝佳表演,尤其是we are young给出的感动、及公告牌推动可谓神迹。真想到此为止,但放不下对S4如何展开的好奇期待。
OK, I am done with Ryan Murphy’s outrageous storyline, it became really annoying. And there are no non-flaming gays in showbiz? So bye bye, and good luck to the kids with a Broadway 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