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着张晋,安德森席尔瓦和郑嘉颖去的,还带上女票说是动作大片。。。
然后,无厘头的诡异剧情,支离破碎的剪辑镜头,毫无意义的对话,超级烂俗的冷笑话,以及结尾像耍观众一样的情况。。。
感觉被深深地伤害了,你永远不知道一部电影能有多烂。。。末了还被女票嫌弃,怎么带她看这么烂的电影?!
中国动作功夫片到了今天,彻底沦陷了。。。
李连杰老了,不拍了。
成龙老了,还在拍,但是不好看了。
甄子丹,《大师兄》明显感觉到他想转型的迫切心理,不出意外,失败了,于是又回到打洋人的《叶问4》……
曾几何时,因为《杀破狼2》,吴京、张晋被寄予厚望,观众希望他们成为中国功夫片的接班人。
几年过去,吴京交出了两部《战狼》和《流浪地球》,马上又要上一部攀登珠峰的电影,票房很好,口碑不错,可是离纯粹的功夫片,越来越远了……
而身着西装迷煞众人的张晋,只交出了《狂兽》、《张天志》、《金蝉脱壳3》和如今这部《九龙不败》,票房差,口碑更差,最重要的是,还没找到自己的武打风格。
张晋尚且如此,陈虎、岳松之流就更不值一提。
中国功夫片,真的快完了?
中国电影,自小就离不开“武打和动作”,不管喜不喜欢,“武打动作”都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电影类型,也是让中国电影自强自省,扬名世界的类型片。
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成龙的《醉拳2》,李连杰的《精武英雄》等,影响力不仅到了国人不得不看,乃至世界影坛以及全世界观众都不得不关注的地步。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仅外人,连我们自己能叫上来名字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少,这个曾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扬名立万的类型片,变得停滞不前,甚至被其他国家后来居上,成了让国人心里最郁结,最羞耻的一件事。
关于中国电影,我们也许可以输掉任何一个类型,但唯独武打动作片我们不能妥协,因为它就像我们的命根子,绝不能拱手让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武打动作片该怎么重新雄起? 一 如今的中国武打动作电影,卡在一个在既不创新,又守不住经典的窘境。 以传统的武打动作为例,《精武英雄》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突破,所以的功夫片都在追求“快意为之”,画面中呈现的不是各种反地心引力,就是反力学的表演。 而另一类时装动作片,至今还在临摹甄子丹早期那种“表演式打法”。看起来力度很猛,但实际上缺乏打斗招式的内部逻辑和技击的合理性,一招一式经不起推敲。 比如甄子丹早期的电影中,各种身手敏捷,体能彪悍的对手,只是为了给甄子丹秀他那“跆拳道黑带六段”的腿上功夫,尤其每到关键时刻,对手总是要敞开怀抱式的去送人头。 一部成功的武打动作片必须具备既合乎逻辑,又先进的武术内核作为驱动。 同样是时装动作片,在《飞龙猛将》的最后,成龙与“喷射机”宾尼·尤奎德兹的对决中,或者《快餐车》两人的对决,整个过程不止是拳脚上的切磋,更有技击者当下的心理状态,最重要的结束战斗的那关键一击,一定是基于对手无意间暴露出的破绽,而定胜负。 其实,想让观众信服,只需遵循这“真实”两个字,可是怎么去做呢? 回想李小龙的电影,或是《精武英雄》,早就给出了答案:“功夫亦或者技击,应该基于实战而不能拘泥于法则。应该讲求最直接有效,最能发挥击打能力的格斗技巧。” 二 尽管有前辈早已给出了指明灯,可后面的武打动作片完全没有吸收到精髓,打来打去还是那一套,最致命的一点便是,套招的形式感相当重。 可我们在迷茫的时候,好莱坞却在咱们武打动作片中读出了武打动作设计必将经历改革换代的信息。2002年,《谍影重重》开启了动作片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完美的诠释了那句:“一部成功的武打动作片必须具备既合乎逻辑,又先进的武术内核作为驱动。” 三部曲在对武打动作片改朝换代中其实揉合了众多武术流派的精髓,如拳击、泰拳、中国跤、截拳道、以色列格斗、菲律宾武术卡利等等实用功夫。 之后的韩国、泰国、乃至印尼都把这种先进的武打动作设计当成了风向标。 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上,遵循着破坏、安全、流动三大核心要素锻造出来的实用功夫。 破坏指的是破除对手的攻击能力,比如《谍影重重》中,伯恩经常在生死搏命时用各种日常用品(圆珠笔、杂志、厚壳书。)削弱其进攻能力,亦或是快速近距夺枪、反关节断手的桥段,都属于“破坏”这一概念。 安全指的是要寻找安全位置,全面的避免正面硬碰硬,寻求对手的薄弱环节,比如对手双臂外侧或对手背后。比如《飓风营救》连姆大叔,《大叔》中的元彬,打斗设计都是讲求利用格挡、闪躲、下蹲不断向对手的两侧或下方移动,保证自己的安全,再伺机发动攻击。 流动指的是动作和身体的流动,不要孤注一掷,既要有绵延不绝的后招,也要不停的寻找安全的位置。比如《突袭》的主角伊科·乌艾斯使用的一种武术——班卡西拉,在格斗过程不停的走位,不停的变化招式,寻找对手的防卫空挡。 这三个核心点讲求的就是:用简单直接,以最小的动作使对方丧失行动能力。 这些实战中相当凶狠的武打动作,被统称为“近身格斗术”,值得我们去琢磨研究。 不是山寨,因为这些近身格斗设计本身就是从中国传武的杀伤技法中提取的。 《一个人的武林》里,宝强饰演的封于修有一句话说得很恰当:“功夫是杀人技,是要分生死的。”尤其涉及到兵器的交锋,生死就在一线间。 最写实写意的莫过于徐浩峰的《师父》里7分钟的兵器巷战,这七分钟的兵器交锋的武打动作设计,简直空前绝后。 尤其是咏春的八斩刀,攻守兼备加上灵活的走位,这不就是当下吃香的“近身格斗”的前身吗? 徐浩峰凭借《师父》从元奎、元彬、李忠志这三位顶级动作指导手里夺走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 三 回到咱们的武打动作片,其实在走革新之路的并非徐浩峰一人。 而且想要为中国的武打动作片找到风向标并不难,只需搞清楚两点; 一:武打动作片的受众群真正想看什么? 二:武打动作片真正需要什么? 而这两个问题,虽然近几年我们鲜少看到中国武打动作片的佳作,但较早前的一些电影早就给出了答案。 比如甄子丹的《杀破狼》跟《导火线》,让你看的血脉喷张的原因在哪? 当然是被甄子丹作为主题元素实用的MMA综合格斗,这种格斗技术在这两部电影中达到了影像实施能力的巅峰,更直接改变了观众对于武打动作片的审美。 从动作指导的视角去看,所谓的套招痕迹几乎弱化到了可以忽律不计的地步。 而他在《杀破狼》中与吴京的巷战,更是上演了一场“零套招”的“甩棍对短刀”。 整场戏的武打动作全是由两位练家子根据实战模式自由发挥出来的,两人打出了一种死士跟决绝的疯狂,美国甚至有警官学校引用了这一场戏作为警棍使用的范例来学习。 还有近年来,让张晋一战成名的《杀破狼2》,里面张晋一人单挑吴京跟托尼贾,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上,推陈出新,一反很多常规式的武打设计。 比如,里面简单直接的动作,就推翻跟克制了托尼贾那种招牌式的肘击跟膝击。更是让人调侃道:原来托尼贾的大招也有空大的时候啊。当然这种调侃是一种基于格斗合理性的变相赞美。 还有主旋律大作《湄公河行动》,里面张涵予在火车站救人的那场武打动作设计,招式上就是吸收了传统武术后结合现代技术整理出中国版“近身格斗术”。 还有吴京的《战狼》,“脚蹬手枪上膛”这活可一点都不夸张虚构,这可是中国特种部队自己研究出来的并且纳入必练科目的一项绝活。还有最后与斯科特·阿金斯的短刀对决,吴京实用的爪刀可不仅仅为了耍帅那么简单,这把来自于班卡西拉里中最知名的武器,很多观众已经在《突袭2》中涨了知识。 它们能成功的核心在于,对于武打动作的设计给出全新的技术跟意识形态,包括主角人设的定位该赋予他一个什么样的格斗技能,也更加符合逻辑性。 武打动作设计不应该只有表面功夫,更应该让人看到技击者当下的心理状态。 不仅是国人觉得这些作品技高一筹,远胜于很多同类型动作片。 同时这些佳作包揽了这些年,香港金像台湾金马最佳动作设计,这便是业内的肯定。 可是一想到仅仅只有这么几部出类拔萃的作品,一想到65岁的洪金宝都还亲自披挂上阵,试图为中国电影的武打动作片寻求变革和出路,关于中国的武打动作片之路,就立马悲从中来。 尤其是当看到《超级保镖》这样的畸形武打动作片都敢喊话“华语动作片中新的标杆之作”时,怎能不让观众哭笑不得,怎能不让武打动作片走向没落。 洪金宝、成龙、李连杰他们真的打不动了,他们也为中国的武打动作片做了太多,该停了。 新的担子又集中扛到了甄子丹、吴京、张晋他们的肩上。 所以想到“中国的武打动作片该怎么重新崛起”这个问题,只能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当年看《加勒比海盗》系列的时候就感觉杰克船长眼睛跟张晋好像,于是就盼张晋画上眼线的样子,结果这部电影开头真的画了,而且俩人眼睛确实真的像。长发大胡子的张晋也撞脸吴雨霏《我本人》MV男主。有点尴尬的就是张晋刘心悠明明都会广东话但却讲国语,有点违和。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个制服大婶,竟然是当年女神李丽珍啊卧槽!一部《蜜桃成熟时》多少人珍藏在D盘舍不得删,如果她不说话真的没听出来,原音真的好啊!
哥们的傻逼女友要看电影,哥们非要拉着我一起,听到名字就知道是烂片,无奈被威逼利诱跟着一起去了。下面开始吐槽
妈的,为了忍受你这破片子,老子上了8次厕所,最后一次眼看着要没了,回来他妈的还在放,你一个圈钱的电影拍这么长不要成本的?臭长臭长的跟裹脚布一样,有什么意义?装装样子矜持一下?
上来先是男主角被贩毒集团抓住然后,然后出名了。。拜托,就不怕黑色会暗杀吗,整部剧都是各种甲乙丙丁崇拜猪脚名气,妈的正常情况下猪脚早死了好吗???好吧,这还能忍,毕竟不做卧底光明正大的破案去了,然后各种女警察被杀,再去抓凶手。凶手把一帮警察当狗遛。然后把一个女的尸体用蛇皮袋装着悠闲地骑着自行车从猪脚眼前漂过,顺道给了猪脚一枪。我勒个去,从这里我就开始受不了了,你把我当弱智呢???猪脚从蹲点的地方过来最多5分钟,你跑的时间都没有,还骑自行车?还带人?这么大块头,猪脚直接站着给一枪就剧终了还他妈被给了一枪,还正中心口。
然后我就去上厕所去了,然后看到猪脚之前一直在黑市打拳击。??刚刚不是在贩毒团伙那里卧底吗?
然后猪脚去中医妹子那里去看病了,别说,妹子很好看,有点像张柏芝。。。??怎么跳到中医的,说,中医给了你多少钱???
然后又继续查案,中间又出来一帮子澳门警察,从出来开始到结尾都不知道这些人在干嘛。 好不容易回归主线了,猪脚靠幻想找到了凶手用过的子弹,然后这颗子弹对破案还没什么用,噗。
困的不行,直接跳到决战,反派黑人拿枪指着猪脚头,然后没开枪,我勒个去,你不是要杀他吗,倒是开枪啊!!!艹,果然枪被猪脚抢了去,看到这里我就知道枪是没用了,要肉搏了。果然猪脚抽风一般的把子弹全打了,看来是想来一场公平的较量。然后果然就肉搏了起来,打斗场面对于我这个看习惯了血腥美剧的人来说,就像在跳舞一般,猪脚和反派斗舞的过程中,猪脚不间断的发着神经病,全身抽搐像要发羊癫疯一般,就差告诉观众我他妈要抽了。
反派一看猪脚抽嗨了,也兴奋了起来,不甘示弱带着抽完的主角玩了一次蹦极。然后都摔在车上,就在这个时候澳门的酱油过来了,还带着枪。然后他不敢打,把枪给了猪脚,猪脚闭着眼睛乱开了几枪,一顿操作一枪没中让反派跑了。你他妈,开场的时候同样是闭着眼睛,现在就中不了了??你在逗我呢??就在这时,猪脚微微一笑,仿佛要开大招,我心里暗道不好,不会这么狗血吧!!!
果然,导演就是导演,就是喜欢用出其不意的方式不断给观众惊喜。话还没说完,只见轰的一下一条玄幻电影里才有的巨龙出现在了现代片中。。。我是一口老血喷在空中,直接栽倒在地。
原来这部电影的主题就一个字,抽。
看到口碑分数吓得直吃手,我晋哥的片扑这么惨?怕到周末都没排片,昨天请假跑了趟影院,恰逢万达很贴心地排有原声场。
负责任地说,指望从这部乔装成连环杀手侦破片的电影里得到任何破案的乐趣,就像指望过年亲戚不打听你婚恋一样不现实。凶手基本靠钓鱼执法和主动招供,作案手法基本靠脑补或者说瞎猜,抓捕基本靠吼和只抽和攀比纹身的基情play。
但是不要紧呢,有张晋啊,而且还是两颊窄窄眼神阴冷露着八块腹肌一言不合踢飞腿的张晋。
无关电影,单独夸一下晋哥。这是个在银幕上动如猎豹的男人,除了矫健的奔跑和灵活精准的翻滚,以及“抢到对手一个空门施以重击”的那种智力体力的双重宣泄以外,这种豹子的精气神主要来自他(诠释的角色)那强悍的回血能力,挨打越重表情越冷呼吸越稳,那是比力量和招式和保护欲更让人舒适热血的东西。
但这个电影的前一小时可以用一句话归纳:没一个能打的。黑帮喽啰是组队送死的,擂台格斗是点到为止的,跆拳道反二号是不堪一击的,火车出轨是八毛特效的。
而真正该交手的两个男人,过招仅仅停留在隔空比赛谁的精神状态更滑稽,到底是你的作案动机更像个二货,还是我的破案手法更像个笑话,再加上一个语无伦次的中西医结合从中煽风点火。
哪怕电影的后40分钟确实让两个男人打了起来,还打得很多很凶,但那个近10年国产电影里看过的最为可耻、最作弊、最脑线搭错的高潮戏,还是毁掉了一切起色。我不清楚是陈果导演是看了《哥斯拉2》后不服气额外加了这一段,还是给某个品牌做了一次隐晦大胆的植入推广。
反正旁白那么多,对白那么飘,音乐那么吵,表演那么浮夸,怎么拍都可以剪进去的了,不在乎搭不搭。
这个电影并不是没有看点,以我一个不脑残粉的角度,张晋的肢体美感和武者气质依然如故,至少不输给《张天志》,某些特写着实帅得让人落泪,还有这个豹子一样的男人竟然有痛哭戏,竟然不乏感染力。
另外,一度胖成雷神(是的)的张晋老师用MV示范了一套高效的减脂运动,从姿势到频度都十分到位,作为教学不能说没价值。
但猛然发现他今年都45岁了,顿时对这部狠狠消费又浪费了他的电影的最后一丝好感也没了。
男主有偏执型人格障碍,自命不凡,不近人情(下属老婆的胎有问题进了医院,他只是去看一下,也要马上喊他回来,况且下属的老婆也是他的下属),不过可能不常发作,就像女主所说的,男主“永远都不会正常”,很多剧情其实都只是他的臆想,最明显的是他小时候见过的“九头龙”,还有最后boss只是摔死的,并不是龙把他扔回来的。电影可以把更多的情节描绘在男主在臆想与现实中徘徊,以平衡这种逻辑错乱的节奏,而辨别虚与实的,可以用女主来加以判断和区分。
故事方面,男主和boss本应是表面朋友关系,多给些剧情在他俩的私交上,有助于查出真相后男主和boss反目时演技的爆发。从boss女友的异常着手调查,查到被杀女警的共通点是当年嘲笑过boss的儿子,推测出boss的杀人动机,以及此处可有最后一位目标女警作为诱饵,引出boss女友替boss去杀人顶罪,最后男主与boss的对决上得知,boss把儿子的死归咎于那些女警和他(boss儿子的死可以更戏剧化一些,或者boss也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然后再是可圈可点的打斗戏过后,男主发病,虚实难辨,在痛恨与怜悯的情绪挣扎中,boss坠落身亡。
实际上,陈果联手张晋去拍一部犯罪动作片,这事本身就挺没谱的了。故事也去预想的一样混乱且莫名其妙,还有那个诡异的配乐。不过,最牛逼的还是结尾,如果你也能坚持到最后,会看到一个非常WTF的神奇结局,竟然毫无征兆的就奇幻了。
港宅套路
能坑一个算一个,
这点映看得……让人不想干这一行了。
在可笑这一档 做的真是挺成功的
片子全方位一星。多一星给免费电影票,开场前见到张晋本人来影院捧场…
九龙完败
“我笑了,龙也笑了”我尼玛也笑了,笑死我了
九龙认输
导演仿佛磕药磕多了,想怎么拍怎么拍。我不知道这位陈果以前拍过啥,不过这次的作品就是十足的垃圾。武指董玮尽力了,老实说动作场面比张天志强,吊威亚要高明的多,但是糟糕的配乐,没有气氛烘托导致打戏也没什么劲。张晋哭戏比子弹同志还是略强,但是这稀烂的剧本台词谁也演不出来水平。
20/6/2019 @ CC JP。看完終於明白為啥這部戲拍完這麼久一直都上映無期......頭5分鐘已經看到整部片處於失控的狀態,不論演員故事CG配樂旁白都無一幸免....最後ending全場終於忍不住大笑。陳果求你不要再挑戰商業片了!!
陈果是真心不会拍动作片。文戏的台词写得还行,搞点文艺旁白也不是不可以,甚至你整出条龙来我也忍了,谁还没看过几部神怪武侠对吧?可是一到武戏就崩坏得不行,街头摩托车对打连个像样的特写镜头都没有,几段打戏衬着节奏古怪的配乐,动不动给你插进两个远景,搞什么啊?感觉是董玮和演员们还没开打呢,导演已经插进来:“点到为止,以和为贵,下一场下一场哈!”拜托陈导还是回你的艺术电影里去继续关注边缘人啦谢谢!啊对,见到丽珍还是开心的。
我是谁就不透露了,总之不想把这电影透露的太惨.我个人来说很喜欢看爽片,也没有什么评价.但是九龙不败的音乐还有某些戏简直是灾难现场,我觉得选蜘蛛也好,骨头也好,都救不了这部片.发生的很快,还没让人反应过来就结束了.我也不多说,毕竟怕某些杠精说你来拍啊什么的,我觉得如果我拍,会更加丰富剧情.而不是这么枯燥.本片有三个很漂亮的小姐姐可以关注,作为福利吧也许.
动作设计辜负了两位主演 ,风格怪异,剧情杂糅,配乐令人不适,高塔基情蹦极 ,胡比召唤神龙,两位主演的表演尽皆浮夸过火,推理有神探的影子,披着惊悚悬疑外衣的魔幻无厘头,又名纹身爱好者同盟会的恩怨情仇 (张晋的绿色纹龙有哭泣杀神的感觉)三星给两位主演 4.5/10
陈果..你在干嘛?!
陈果你快歇了吧,混成现在这样!都市凶案+传说的噱头有点当年《大闹广昌隆 》的感觉,但拍得实在太差,还不如《狂兽》呢。感觉陈果一涉及到体量大点商业电影,就回到了80年代在各种鬼片里当副导演的水平,片子也是各种不对,结尾雷滚滚的。张晋这几年有些迷失,《张天志》等片虽不尽人意但起码打得不错,这片连打斗都欠奉,那业余的镜头和动作效果,太差了
不拍妓女三部曲的陈果就不是陈果了。电影拍得跟开玩笑一样。就像故事的走向,演员的演法,都带着些玩世不恭。而这不是诙谐是轻佻。观众并不想看你们在大银幕开玩笑。
这导演、编剧和演员,有认真的吗?一个个都跟在玩一样,不知道在搞什么鬼,看到最后才发现是一部喜剧片。很好奇主创人员看了成片之后,会不会脸红。
我不知道一个全片看着像一个正常警匪片的预告片里会出现一只基多拉 ????(手动黑人问好)
張晉和大壯在高樓那part,大壯跳下去彈上來時 那個倆人面面相覷的表情的大升格特寫畫面 我真的不明白 我真的不明白 真的不明白 差點被薯片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