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溯苦难的原因,解答如何面对,以及我们个人的审判(评判)这些善恶的幼稚依据。讨论以神为中心的正确世界观和世俗世界观的矛盾。只有以信建立关系从而可以饶恕。否则我们都将以自己的“审判台”判定自己的不公正,凸显自私的爱,而非上 帝的博爱,祂以空间时间的宇宙性视角全方位审视一个人。这个我们不能做到 永远不能。 我们面对死亡的无力,面对判定的无能 ,连自我关系的无法原谅 最后因信在爱里能够饶恕 哪个性虐狂。为什么 ? 男主提到许多问题 关于 恶 与善 但没有正面答复。正如《约伯记》中的回答。要知道我的智慧对世界的了解是浅薄的 可以说无知,的你是智慧的,我相信。 我的弱小并非无助 我的无知也并非愚拙我就在智慧之中但并非智慧的本体,我就在力量之内但并非力量,。我希望祂在,并且祂一直都在
电影说教意味很强,而且是宗教的。但可以说很好地展现了对宗教与现实矛盾的困惑的一种解释。
片中讲述了一个信徒,遭遇了绝对无法接受的极端灾难,然后陷入了困境,直到上帝邀请他去做客。
主人公,从小生在不幸的家庭里。父亲经常打母亲,小小年纪的他,按照宗教的教诲(母亲是个虔诚的信徒),去向神父诉说。结果父亲觉得当众丢了他的脸,更是打了他整整一晚。长大后,主人公还是那么虔诚,他也坚决不像父亲那样,而是爱妻子和三个孩子。有一天,两个大孩子在海边船上玩,结果因为女儿站起来,船翻了,儿子被船扣住,险些死了。主人公幸好就在旁边,所以及时把孩子就起来。但是就在他松了一口气时,原来在他身边玩的小女儿居然被变态杀手抓走,并且杀害了。从此他对宗教开始怀疑,而且与大女儿的关系陷入了僵局(大女儿自责,他也隐藏着怨恨)。
关键是上帝的启示方式。首先要让他了解上帝有自身的局限,不是没有慈爱,而是没有办法干预(联系后面,我的理解就是上帝和魔鬼都无法在现实世界直接干预,他们都通过人类的信仰和内心去改变世界。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等待着子民的到来。信仰上帝善良的人会到天堂,出卖灵魂的人会被魔鬼带到地狱);其次(也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就是展露神迹,带着他行走在水上,让他看到了女儿在天堂很一群孩子玩得很开心;再次(最难的)是通过化身女神,让他对自己进行审判,让他理解善恶的评价,根本在于原罪。原罪的根本就是“一个犯罪的人,是什么造成了他的罪”,没有人天生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告诉他要原谅那个坏人,因为他受了魔鬼控制,就像当初他父亲虐待母亲和他,但是因为他没有受魔鬼控制,并没有变成一个坏人(换言之,那个罪犯,从小就受到虐待,但是也以这种错误的观念看待世界)。18.5.16
6
这部书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跟原文有些出入。而且我觉得书是从上帝切入引出爱身边的人珍惜当下不要活在痛苦中这个中心。 评论里说神棍洗脑或说恶心的人。。。本来大家的想法观念就不一样你没有真正了解过就不要带着感情评论好吗。尊重别人宗教信仰很难吗。不喜欢就别看。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多为祖国提升GDP。 虽然我不信教,但我看不下去低下的评论。
其实不太看神学类的电影,因为一门课老师要求看这部电影才看了。对于男主迈克和智慧女神的对话印象深刻。我们不要把自己当上帝,更没有权利去审判别人,谁好谁坏?谁该上天堂谁该下地狱 ,我们没有权利去审判。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很爱去审判他人,特别是道德审批。有很多事只知道一个片面就开始口诛笔伐,甚至是网络暴力。就像智慧女神说的,你会根据人的肤色去下结论,你看一个女孩穿的少就觉得她有作风问题等等等,这样的社会真的很让人难受。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望我自己铭记
没有写过影评的人写的影评。
——来自一个对自己文字不是很自信,从来就是在日记本里面写的人
我的SLOGAN仅仅是想说明下,我的文字风格,先介绍下我看这个影片的背景,我是一个来自基督徒家庭的孩子。从小相信,却和神之间有一堵难以逾越的墙,我不知道那墙是什么,让我离不开,但是也走不进。
这个电影展示了很多我在牧师讲道里提到的点,但是用了更生动的案例和场景尝试去诠释圣经里面提到的点
在工作的打扰下,粗粗看完这个电影。以后我可能会再看几遍,深入思考下,如今,就很触动,至今还在我脑海里的,做下分享和记录。
一、审判者在于神,你只要做好你自己的本分。
影片里面,有一段是圣灵和男主的沟通,圣灵抛出的问题是:“你平时是怎么判断生命中的善与恶?”男主的回答是:有利于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他认为其泾渭分明。圣灵很动情地讲,现在的人,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标准是判断事情的好与坏。因此征战不断,因此冲突不断。(此处做了铺垫)
另一个片段,男主自己走必须要自己走的路,路上遇到“智慧”,男主此时还在认为神应该为所有灾难的事情负责 。“智慧”做了一个更激烈的事情,让男主来做决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当命题是“在他两个儿女中选一个”时,他回答“can't do it”如果非要,让他去。
由此,男主放下了做生命审判者的倾向。由此他也体会了天父慈爱的心肠。
反思自己,确实在很多时候,在直接的生命里,去判断,去审判。靠自己的支撑自己,最后会发现精疲力尽,便又开始寻找神。
我是个讨好型人格,偏偏又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还比较高的人,很多时候,我总是会忘记神的存在,随自己的意思,去努力,去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最后我会发现精疲力尽,且不得果效。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到神的面前祈求。就像是出埃及里的以色列人,一次次兴起,一次次跌倒。
二、TRUST HIM,HE is always with us.
男主在湖上,有一个片段,因为内心的混乱,男主的小船几乎要被变黑的湖水淹没,最后JESUS的声音出现,叫男主定睛看祂,不要看环境,几次尝试,男主慢慢看神,恢复了平静。虽有在耶稣的邀请下,在水上行走。
设身处地,这是莫大的信心,对神的莫大信心。全然相信祂的保存,相信祂的同在。
不论环境如何,都定睛在祂身上。
所以,在我们的祷告词里面,常常有一个话是:求神指教,指教我如何处贫穷,如何处富裕,且不论贫穷还是富裕,都能活在你的里面。
不卑不亢,满有喜乐,因为你会知道,在世不过寄居,最后我们都要在神的面前交账,这短短的一生,我们要如何度过?
高中时候看的电影,印象深刻。尤其是那段关于宽恕的对话,一直记着,所以打算从宽恕的角度来写这部电影。
这篇文章最先是发表在和朋友一起弄的公众号上 ,想在这里记录一下,希望以后可以多记录一些电影。记得有人和我说,看书和电影是让人快速成长的两种方式。 一 宽恕的话题贯穿了这整部电影。从上帝宽恕迈克开始,继而是迈克原谅父亲,到迈克抱着女儿不断说“我原谅你”的时候达到了高潮,即宽恕仇敌。
迈克说,即使说了原谅,还是感到很愤怒。上帝回答他,你要说上千次才会容易点。这也许会让你想到“不是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的那段对话。不断给予原谅,在不同的事情上,或者在同一件事情上,直到完全。
但更重要的是,迈克在宽恕这件事情上,他不是独自面对。上帝只是提出要迈克去宽恕凶手,迈克就失控了,一心想要去折磨凶手,也要上帝去折磨他。上帝知道如果不宽恕,内心的痛苦依然会折磨迈克,剥夺他爱的能力。迈克必须宽恕。 但祂也知道迈克不能做到,于是说, “你不必独自一人去,我陪你一起”。上帝一直陪伴迈克,陪他走完这条他不断说“我原谅你”的路。
这也许是为什么海报上写着“YOU'RE NEVER AS ALONE AS YOU THINK"的原因,宽恕的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独行,神的同在是我们的力量。 二 上帝让迈克去宽恕,并不是让迈克忽视凶手的残暴行为,上帝对罪恶的恨恶并不比迈克少。
在洞中,智慧让迈克明白父的心肠,即使自己的儿女再不好,撒谎、悖逆、冷漠,仍然断定自己的孩子值得祂爱,即使要自己付上一切。祂深爱着自己的儿女,所以才更期盼他们某一天也能转离恶行。
上帝要迈克去恨恶罪恶,但不要因此恨恶罪人,甚至以恶报恶。罪是可恶的,但人是可塑的。对于消灭罪恶,上帝可以直接消灭罪人,或者冒着被指责一手造就这世界罪恶和痛苦的风险,去拯救罪人。
在我们的世界中,罪恶时刻在发生。没有人能免于其害。魔鬼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人能免于其害。只要人不跟从上帝,魔鬼总能乘虚而入。 上帝不是要迈克去否认罪恶并不可怕,而是让他看到,上帝给他的选择,他可以选择相信,接受上帝的拯救。
这是上帝所安排的更好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唯一的选择。 三 归根到底,上帝让迈克宽恕凶手这件事,不是迈克和凶手之间的事,而是上帝和迈克之间的事。
凶手的恶行让迈克难以平息,上帝表示每件事情都有其后果,但这不是迈克该去关心的。迈克所要关心的,是自己要如何面对上帝。
迈克活在痛苦中很大的原因,是他认为上帝并非良善,俟机报复。事实是,在“七十七次原谅”后面的比喻中,人人都是那个还不起巨额债务的仆人,人人都是欠了仆人的同伴。
当痛苦遮蔽迈克的眼睛时,他只能看到凶手欠他的,看不到上帝给予他的。上帝要让迈克看到自己对他的爱,祂并没有报复他,而是赦免了他。
上帝同样也期待迈克能用自己给予的宽恕,宽恕那个一度给他带来痛苦的凶手。 免了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四 往昔阴影,不堪回首。但面对伤害,从来不是我们独自一人。YOU'RE NEVER AS ALONE AS YOU THINK。选择相信,如洞中明光照进,驱散阴影。
然而拒绝时,我们好像一只手指着那个人,仿佛在说“他凭什么?”。我们不得不发现,剩余的四根手指都指向自己,好像在说“我凭什么?”
宽恕别人和承认自己的罪都是艰难的事情。那就多说,多承认。“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听着灵性二字就足以让我买票进电影院。不带任何期待和猜想,很多话语在很多灵性书上看过,但我让自己随着电影的flow走,流泪很多次,也听见很多周围的人在啜泣。看到蝴蝶棺木那一刻,我内在升起一种“被爱”的感觉。很喜欢J兄的这句:"I don't need slaves; I want friends". 这部片子,其实无关乎宗教
山不在高,遇见上帝。水不在深,飞檐走壁。斯是陋室,胡说八道。
也是治愈不了谁,看你就能看出精神病来,我该去找谁?神神叨叨的用了2个多小时都讲不好个故事,这算什么!
学会如何原谅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这需要相信善恶有报,这种报不是此时不是此地。基督教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政教分离就是他迈出的伟大一步!天上的事归神,人间的事归人。
正如电影里面说的,他们不会为自己自辩。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章7节)
可以可以 不遵从你主即为邪恶 神一般的洗脑
小说更好
凡事都以这么蠢的方式解读也许也挺好的。这种东西我没法相信。
圣经版《海边的曼彻斯特》
我相信信基督的人看完这个电影还是相当治愈的,作为信马克思的我看完也是多了一种体验,更加相信宗教也是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它实际还是为了解决人类根本的心理需求。不过至于剧中“所有坏事都是魔鬼做的”这个锅,不知道撒旦肯不肯背?
每一秒也在說教,每一秒都噁心得核爆。編劇的腦子有問題,出現過的瀑布神話、父親角色等都跟劇情毫無關係。所有重要的推進也用「天神解圍法」,數個神的形象也只是不停說「你是錯的,我是對的,我是好人」。最討厭的是潛文本說女兒的死是神刻意安排,這是她應得,甚至這是對人類整體是好事。垃圾。
原谅不原谅那是上帝的事,如果灾难降临,我要杀了凶手,如果凶手死了,我就杀了他的父母,杀了他的老婆,杀了他的孩子,如果他有狗,就宰了他的狗,如果他有猫,我就掐死他的猫,我要烧了他的房子,毁掉一切他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任何一样东西!
收费的讲道我也是第一次听
上帝的意思是我们都该做圣母,原谅一切恶,因为恶的人也都是ta的孩子,恶有恶的源头,源头说到底还是上帝,所以怎么可能责怪自己呢。不要自己责怪自己,所以要选择原谅他人和自己。
不懂宗教,但人在受重创后,总得找个出口发泄
评分过低,需要补偿。基督信仰的深度剖析,没有一些基督教和圣经知识的朋友可能不太能理解里面的很多细节,推荐信主但不够顺服主的基督徒观看。
很久以前小說讀了一半,現在想來看看結局。沒有想像中巧妙,是基本的護教學答問。
不可思议地好看。居然包含诸多教义的应用:“三位一体”、“神人二性”、神的良善属性和护理的大能、神的主权、罪是自我做主,最震撼我的是对人生苦难的理解。这些教义的实践全都融进剧情中,既适切又感动。台词金句太多,看完仿佛听了一篇道,值得细细思索。两年了,这是唯一一个看完后我不想删除的电影。
折腾了半天,原来是撞车昏迷后的幻想和自我救赎,不容易啊。景色不错,演员很可爱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