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中特别容易出现逻辑不通的桥段,但我是一个专攻欧美恐怖电影的影迷,深知恐怖电影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标准,有些内容不必刻意深究,所以我对该类恐怖片从不会揪着一些没必要的逻辑漏洞大放厥词。但我也有一个无法忍受且至今都有很多恐怖片一直存在的问题——正派把反派打倒后不补刀、不致死,转过头去跑。
我明白反派被写死后剧情就没法继续了,系列也很难重开新路,虽说《电锯惊魂》早就告诉整个电影界“我把主角写死也照样可以再拍6部”(严格来讲是7部,最新一部预计2023年下半年上映)——但是角色打倒反派后不补刀的设定,无论是经常接触恐怖片的影迷还是很少接触恐怖片的普通观众,他们都会非常清楚的注意到这是一个严重不符合逻辑的行为,且在观影体验上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会气不打一处来,一方面由于恐怖片已经发展这么久,编剧却还在用这种人尽皆知的低能设定侮辱观众智商,另一方面这种刻意让反派续存的伎俩也会使得我们对剧情进展的体验也大打折扣。
而“打倒反派后不补刀”的这种设定,别的恐怖片还勉强可以有,但是《惊声尖叫6》绝对不能有,写出这种设定的编剧理应受到谴责。
为什么?看过系列前5部的观众都会知道,这个系列从第一部就提出来“杀死反派后要补刀”,而且每一部结局主角在杀死反派后都会提这个梗,然后再朝反派身上打上致命一击。《惊声尖叫6》不是重启之作,它依旧在延续这个系列前面的故事。系列中虚构的<Stab>这个系列电影早就成了《惊声尖叫》系列中每一个角色必须讨论的话题,而每一部中都会有恐怖电影迷的角色,每一部也都会对经典恐怖电影剧情走向进行讨论。所以很明显,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杀死反派后补刀”都该是《惊声尖叫6》中每一个角色都铭记于心的规则,这点不用《惊声尖叫》系列的影迷去提醒编剧也该心中有数,然而他写的这破烂剧本却给人一种他连前作都没看过的感觉。(我没有去查编剧是谁,演职表看了一眼但两位我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是否参与前作编剧。但无论参与与否,这一次的失败都是板上钉钉。)
编剧的失败,仅仅是因为“不补刀”的设定吗?不是,这部电影本身就写的糟糕透顶。系列第6部,毫无新意,Wes Craven导演在世时指导的4部,除了1和2没有太大区别以外,3和4明显可以看出他及编剧在创新。而第5部作为多年后的回归之作,创新是必然,间隔数年,无论创新多少,其实对于观众而言都是有新鲜感的,而第5部也着实做到了新老元素混合加之新时代创新。
但仅仅时隔一年的第6部,很明显的在敷衍观众。而从制作时间也不难看出,《惊声尖叫6》是被赶出来的作品,剧本也没有细细打磨——作为惊悚片,剧本也不需要你多花枝招展,但最起码要做到的是能让观众看到创新和创意,这也是这个系列能进行下去的保障。倘若制片方只为赚钱赶剧本糊弄观众,Wes老爷子的这份遗产,也绝对即将走向消亡。 故事不好看,2个小时的时长只会成为累赘。这个系列在我看来最具创新创意的,还是第4部,开片的片中片中片的创意,竟然没有后人能超越。
《惊声尖笑5》(恶搞喜剧片,第一部恶搞当年的《惊声尖叫1》成为黑马,共出5部)虽然很明显烂到毁了这个系列,但这个IP如果回归绝对会有很多粉丝,为什么至今没有公司重启此项目呢?期待《惊声尖笑》重启并恶搞《惊声尖叫6》,让这个食之无味的剧本大框换个形式给观众带点快乐吧。
最后说一句,影视剧作为艺术作品,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粉丝情怀,但粉丝情怀不是一个系列电影延续下去的关键保证,不辜负粉丝情怀并在每一部上映后囊括更多粉丝,才是自己对自己及世人对自己的认可,才真正值得延续下去。
女主几个上部都经历过了杀手而存活,现在一男四女居然打不过一男的?还有这电影导演不到最后一刻不让杀手死,每次打杀手前都要跟他说一声我来打你了!特别是记者盖儿部分的时候,旁边地上有枪不拿去拿杀手手上的刀,真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最离谱的是,女主拿枪打杀手的时候居然还喊了杀手一下?搞不明白这6点几的评分怎么来的?
平心而论,《惊声尖叫》这个系列我还是挺喜欢的。所以去年第五部时隔十年之后再度回春并且找准了自己定位(恐怖片吐槽恐怖片),第六部其实还是挺期待的。
没想到,跟大部分恐怖片一样,掉进了降智剧情的坑。
凶手好不好猜因人而异,但咱能不能不要一看到鬼脸杀手就跑,最夸张一次足足六个人,六个人哎,一个杀手,就算一人一只手一只脚,还能富余出俩人来捅凶手,结果你猜怎么着,就主打一个跑,当然结果就是被分开然后被干掉。
这智商,只能编剧来背了。
一路上放弃以众敌寡,到最后大决战倒是主角光环来了,开挂一打三(此处涉及剧透),也是服。
而且作为系列第六部,上一部对于前面几部的致敬跟回忆杀被好评了是没错,但你也不能过度致敬跟回忆杀吧,感觉都要翻阅编年史才能理解有些情节了,对于新粉丝也太不友好。
连我这种系列都看过的,隔了这么多年,有些也想不起来了好吗。
个人觉得这部超级好看hhh(虽然也是jump scare 但我很吃这一套 并且我也刚好不喜欢那种灵异有“鬼”的那种恐怖片 只喜欢这种悬疑惊悚惊险的电影 所以私心真的真的很喜欢惊声尖叫!!!并且这一部我很满意!!
首先是剧情和以前的也是串起来的(花了我一点时间去回想 因为已经不太记得上一部的剧情了hhh)接着是依旧有着对连环杀手电影的吐槽哈哈哈 蛮好玩的 然后是凶手 我虽然确实有乱猜警官是凶手 但因为他女儿死了 我一下子没想到动机 后面发现原来是假死…真的被蒙混过去了 剧情后面的反转依旧是把我带进去了 因为那个曾经被刺伤的FBI探员把他们引进来 我就开始怀疑她 所以导致警官在把矛头指向FBI探员的时候 我就跟着信了 所以最后反转搞得我措手不及 最后的话再说一下自己的小小感受 女主黑化后模仿凶手打电话然后狠狠刺杀警官的场面真的很燃 以及 最后两姐妹从那个电影幕布走出来的场面很神
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 再补充一些自己也有注意到的 但是忘记记录在上面的点:
1.第一个杀戮开始的时候,凶手就已经揭晓了,不同于前五部,这个还蛮新奇的
2.又想起来一个吐槽的点 就是凶手在追杀女主、女主妹妹和Chad的时候,Chad反击了凶手,Chad明明可以补刀的,但他没有,真的气死我!!
3.看大家的评论,好像说的是这部不太是jump scare了,好像也有道理…追杀的动作戏份真的挺带感的hhh
4.确实,反派最后话真的很多,叽叽喳喳噼里啪啦的,虽然说了那么多话以后我才懂他们杀人的意图,但一下子大量的嘴炮输出,也真是让人不得不吐槽哈哈哈哈哈哈
———————————
结尾,女主看着鬼怪面具,我感觉是在暗示女主很喜欢那种杀人的感觉,虽然最后她把她父亲的面具丢掉了,但是我觉得会不会也是给下一部埋伏笔??🥸
《惊声尖叫6》,在今年三月份初上映了,这个系列已经拍到了第六部,我都感觉自己老了。
我个人并不反感惊悚片,况且惊声尖叫这个IP成名已久。
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即使惊声尖叫拍到第七部,第八部,我也不会有半点意外。赚钱嘛,不寒碜。
在已有五部前作的情况下,《惊声尖叫6》想要拍出新意,其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
影片开头,导演按照惊悚片的套路,先安排了两场血腥的残杀,给观众们开开胃。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就跟网文的黄金三章一样,既省力又好用。
我在看开头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凶手戴上鬼面,就跟开了金身一样,所向无敌,无论你拿平底锅还是手枪,你都不可能打败他。
而一旦凶手摘下鬼面,那他的金身时间就过去了,就像开头的第一个鬼面人,刚到家就给人噶了。
其实这是惊悚片的一条定律,在电影里,鬼面人是一个符号,代表了绝对的恐怖。导演绝不能让鬼面人逃跑或者死掉,否则,电影将毫无恐怖感可言了。
另外,从推理小说爱好者的角度看,《惊声尖叫6》的剧情更像是一场屠杀版的谁是凶手的游戏。
简而言之,就是不能相信任何人,直到找出你身边的鬼面人。
作为推理迷,在《惊声尖叫6》里,我看到了熟悉的配方,或者用推理小说的话讲,叫诡计。
其中一个诡计很常见,但是挺不好猜的。诡计的内容是,凶手将自己伪装成死者,从而避开怀疑。
这个诡计简单好用,应用面很广。从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到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说它不好猜的原因是,在《惊声尖叫6》里,死的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想要盲猜凶手并不现实。
电影里还有一个诡计设计得挺巧妙,我称它为双重反转,或者说反套路。
在推理小说里,作者一般会先抛出一个嫌疑最重的家伙当诱饵,让读者咬钩。这招已经被《名侦探柯南》用烂了,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只要稍微有点经验,观众们就会知道这个嫌疑最重的家伙,其实只是诱饵,真凶另有其人。
但是《惊声尖叫6》玩了一个反套路,预判了观众的预判,设计了一个双重反转,在鬼面人揭下面具的前一秒,我才想到这里是双重反转的设计,不免小小惊讶了一下。
不过,双重反转的缺点也很明显,观众虽然会吃惊,但是吃惊程度一定不够。因此,这个诡计通常不能直接用在大BOSS身上。
在《惊声尖叫6》中,导演也深谙此道,在揭开真相前,大BOSS从头到尾,都没有受到过明显的怀疑,直接拉满惊讶值。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使用这么多的诡计,是导演把鬼面人分成了多个部分,让每一部分完成一个诡计。
单看每个诡计,或许算不上新颖,但组合在一起,效果其实还是不错。
总的来看,《惊声尖叫6》的质量不差,在剧情上,也达到合格的标准。适合喜欢看惊悚片的同学打发时间。
022 年一月,《惊声尖叫》系列再度推出「重制续集」,这部既是续集又算重启的作品,事前看热闹的观众居多──大家都想看年轻团队如何搞砸这个经典系列。 一年过去,《惊声尖叫 6》推出了,现在大家对这部「重制续集的续集」好奇心大增。 为什么? 因为去年《惊声尖叫》实在卖得太好了,现在,这个新世纪版本也要有自己的续集了,它该如何再次致敬前作、或是继续颠覆过去的经典? 无论如何先爆雷:《惊声尖叫 6》再次成功了,一样让新观众大呼过瘾,而老骨灰们绝对会鼓掌叫好。
《惊声尖叫 6》剧情故事延续 2022 年电影结局...... 谁能活到最后?
本片故事延续 2022 年的《惊声尖叫》结局,劫后余生的珊曼莎与塔拉两姊妹、以及乍得与敏蒂,决定离开恶梦小镇伍兹柏勒,来到繁华大都会纽约。 问题是鬼影杀手的阴影似乎阴魂不散,一桩桩命案陆续在珊曼与塔拉身边发生。 塔拉不愿让过去在伍兹柏勒的悲剧毁灭自己的人生,积极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但珊曼却仍被心灵伤痕束缚,亡父的幻影不断出现,呼唤她身上连续杀人魔的血脉,而她还要保护妹妹与朋友的安全,以及外界污蔑她才是凶手的酸言酸语,导致珊曼心理压力即将溃堤。 可是,纽约似乎也没有想像中友善,因为隐身在大都会的杀机更难提防...... 这次新旧两代聚首大苹果,究竟谁才能活到最后?
《惊声尖叫 6》这部「重制续集的续集」鬼脸杀手更疯狂更血腥──还有满满致敬与彩蛋
《惊声尖叫》系列一直是恐怖电影界最有自觉的电影系列,这让《惊声尖叫6》有点尴尬:这是一部「重制续集的续集」,那麽,也代表它同时是系列第六集,也是2022年《惊声尖叫》的续集,它应该致敬卫斯克莱文 执导的前四集电影呢? 或是忘了席妮、盖儿与杜伊,专心在卡本特姊妹这两位新世代主角上呢? 而《惊声尖叫 6》选择了最困难的那条路:它坚持做一部续集,继续探讨身为杀人魔女儿的珊曼,不可回避的心魔; 却也同时致敬过去...... 而且不是致敬 1996 年首部《惊声尖叫》而已,《惊声尖叫 6》惊人地致敬了前四集系列作。
没错,知道自己是重制续集续集的《惊声尖叫 6》,不管自己的双重身份,它先关注的是,自己是无论哪种定义都能满足的「续集」,而按照好莱坞的「定律」,续集就是要规模更大、口味更重、场面更火爆。 《惊声尖叫》整个系列都在玩弄好莱坞的「定律」与「规则」,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最基本的续集定律。 这让《惊声尖叫 6》在血腥程度、暴力程度、死亡人数、出场角色...... 甚至包括彩蛋致敬的数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如果你对这个系列毫无所悉,《惊声尖叫 6》的杀人手法绝对让你大呼过瘾,插眼、插喉、高速狂捅,这些残暴杀法喷出更大量的番茄酱,而且《惊声尖叫 6》的镜头,还不忘在这些喷血伤口上多停留几秒钟,保证你看得清楚。
如果你以为,一向拿着匕首捅捅捅的鬼脸杀手,是影史杀人魔里战力最弱的一个,毕竟他又没有电锯、拳刃或怪力,那么,《惊声尖叫6》可能会稍稍修改一下他的战力值。 彷佛因为这次的主战场设定在高大上的纽约,鬼脸杀手的战力、防御力与速度等数值也从「乡村等级」大幅提升成「世界首都等级」,不只横冲直撞破门而入,连霰弹枪也用得很顺手,体力更是秒速回血,被击倒了立刻就起身无影无踪。 不只如此,他对现代科技也知之甚详,隐藏摄影机或社群平台都成了他追捕猎物的工具,让网路世代反而少了他们通讯上的优势。 似乎代表着,鬼脸杀手也清楚这次要面对前集留下的四名年轻幸存者,与她们新结识的年轻朋友,因此得摆出以一杀千的气势。 可以说,这位新鬼脸杀手,在威胁度上超越了过去的几位鬼脸学长姐。
既然杀手这么猛,血腥度自然大幅提升,很明显《惊声尖叫 6》想要证明自己有吸引年轻观众的番茄酱含量。 那么老观众呢? 谈到骨灰粉们最期待的致敬部份,《惊声尖叫6》更是一口气来个大全包:几乎一次致敬过去的9位鬼脸杀手。
关掉你的维基百科,想想你心中的鬼脸杀手数目是不是9? 如果不是,那么代表你应该要重新复习一下过去的五部《惊声尖叫》,因为《惊声尖叫 6》就是这么硬,它几乎提及了每一位鬼脸杀手的真实身份与行凶手法,这是主角们为了找出行凶的「规律」,所以得从过去的凶手身上找答案,藉以猜测现在这个新凶手的杀人动机、或是他下一步的行凶方向。 这些旧作彩蛋非常的多,有些用来让观众作为推理参考,有些则是单纯的取暖自嘲:例如甚至有角色同情了《惊声尖叫 2》的杀手,还帮他的评价小小地平反了一下。 认不得这些复古彩蛋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你很清楚《惊声尖叫》系列的历史,那这些彩蛋绝对会令你在戏院开怀大笑或是感触良多──你会得到更多的观影乐趣,所以呢,赶快去复习前五部电影!
《惊声尖叫 6》:元老级角色出场就会死? 那回归的寇蒂会不会是来领便当的?
但是,《惊声尖叫 6》的彩蛋范围不只包含这个系列,它甚至致敬整个经典恐怖电影史:《月光光心慌慌》系列、《13 号星期五》系列、大师克莱文自己的《半夜鬼上床》系列、《养鬼吃人》系列、《腥风怒吼》系列等等不一而足。 你觉得《惊魂记》系列最被低估的是哪一集呢? 你觉得《腥风怒吼》跟重制的《糖果人》哪部比较好呢? 如果你对这些伟大的恐怖电影都很熟悉、甚至都有自己的见解,那么,《惊声尖叫 6》就能给你多一倍的观影乐趣:看到鬼脸杀手与杰森和砍杀祖师爷麦克迈尔斯同框,对忠实铁杆恐怖迷而言,这个画面会让他们眼冒爱心。
《惊声尖叫 6》再度颠覆大量电影经典套路、挑战观众对恐怖电影的既定印象
说真的,要猜出《惊声尖叫6》的凶手,也许不是那么困难。 但要注意的是,《惊声尖叫》系列的真正谜底,其实并不是在于猜测A或B才是凶手。 就跟上述提到的一样,《惊声尖叫》系列在意的始终是公式、是套路,以及现在这部电影要破坏哪些公式、颠覆哪些套路? 《惊声尖叫 6》也一样,当我们看到鬼脸杀手袭击盖儿时(预告里已经出现这一幕),我们关心的并不是杀手究竟是谁,而是撑过过去五集“都没死”的盖儿,会不会在这集打破“不死公式”死去? 或者依照「幸存者性格大变」的套路,其实盖儿幸存这么多年后,她才是这次的元凶?
这次《惊声尖叫6》一样要颠覆大量经典的公式、挑战观众对恐怖电影的既定印象。 如果我们已经对「处女才会在恐怖片里活到最后」或是「黑人一定早死」的公式觉得老套,那还有哪些公式留待《惊声尖叫 6》去打破? 你得自己到电影院去解题。
《惊声尖叫6》不只致敬,也有满满企图心说好属于「自己」的故事
好了,我们知道《惊声尖叫 6》很血腥、有大量致敬与颠覆,那么剩下的呢? 不是作为续集,而是《惊声尖叫 6》作为一部独立电影,有没有自己想讲的主题? 由于上一部《惊声尖叫》与这次的《惊声尖叫 6》,编导完全是相同人马,因此,《惊声尖叫 6》某种程度上真的是「续集」:延续前一集的主题并发扬光大。 对这两部作品而言,最大的主题在于颠覆「最终女孩」(Final girl) 的设定。
一般所谓的最终女孩,是指女主角忍受身边亲朋好友惨死,一路躲避杀人魔的毒手,最终成功反杀。 注意,我用的是「反杀」这个词。 因为最终女孩始终是守势,也许其他角色一开始就抱着要跟杀人魔对着干的正面攻势心态,但这些角色,在过去恐怖片里常常「出师未捷身先死」。 只有一路防守、一路躲藏的最终女孩,才能在最后结局高潮时,趁着杀人魔分心、疲累、或累积够多伤势时,给杀人魔轻轻的一击──或甚至只是单纯的逃离杀人魔,就跟《德州电锯杀人魔》里演的一样。
但是,两部《惊声尖叫》电影告诉我们的不是这样,这两部作品不相信最终女孩代表的消极意义,相反的,珊曼与塔拉姊妹十分团结,她们不愿意自己的人生像洛莉史特朗德(《月光光心慌慌》)一样,终身无法忘记杀人魔的恐怖,然后整个人生破破烂烂。 她们要反击、她们更要干掉杀人魔,你杀我一刀,我就要还你千百刀。 而且,即便珊曼灰心丧志,塔拉也会提振她的士气,重新鼓起勇气对抗恶意。 《惊声尖叫 6》再次强调这个主题,让女人不再是想当然耳的受害者,她们是反抗者、甚至可以是「连续杀人魔的连续杀人魔」──不管有几百个鬼脸凶手来找麻烦,她们都要让这些混蛋出山过桥。
《惊声尖叫 6》比《月光光新慌慌》更有企图心,因为它不只要帮烂尾的经典电影,做一个更符合逻辑的新结局,它甚至要颠覆主角的形象,让她们不只会尖叫,甚至彻底平弃自己的受害者形象,正面地用尖刀证明自己有活下去的意义,没人能轻易夺去她们的性命──与《月光光新慌慌》的洛莉老祖母杀神比起来,反倒让洛莉显得被仇恨心冲昏了理智。
《惊声尖叫 6》影评心得总结:这部重口味快节奏的恐怖砍杀片,等你被「杀」个痛快!
非常推荐所有观众去看《惊声尖叫 6》,如果你对过去的恐怖电影感到失望或过时,这部新电影绝对符合新观众的口味,它的口味重咸、节奏快速; 如果你是长年的恐怖电影迷,《惊声尖叫 6》有太多回忆杀的设计,等你被杀个痛快。 但无论你是哪种观众,这都是一部非常畅快的电影,从形式与意义上都很淋漓尽致,它没说什么大道理,它鼓励你勇敢反击。 在这个酸民太多的年代,也许每位担心自己今天会被炎上的数字时代人民,都该看看这部电影——去你的酸民,你毁不了我的美丽人生。
在影院笑疯了怎么会有槽点这么多的片子。
今年最错误的选择就是因为场次合适看了3D版,效果基本为负数。当然片子本身的问题也不只是伪3D带来的,franchise产品到这一步已经成为了它自己吐槽的那种电影,有保障的只剩完成度(而且凶手实在是太好猜了),真的不如彻头彻尾地飞一次,来个世界观的超展开或者干脆让真凶成为第一主角,当然要真这么搞可能粉丝就骂街了
这部在电影院里看的3D/4DX 厅,爆炸爽。不知道是因为在电影院里看体验倍增,还是这部确实节奏和设计刺激也有趣了很多。每次鬼脸出来捅人,椅子抖得我都感觉我也快差不多要被捅死了,一场电影下来被甩得披头散发,好满足!
其实对我来说还可以,血腥程度没有之前呢么恐怖了但是确实有吓到我,结局反转还挺不错的
鬼面杀手这集的战绩严重不行啊….说什么全员没光环,结果却是幸存者人人都有不死身,血条巨长,捅了十几二十刀还没挂…… 下集你们都用枪吧。
有新意,但不多。本作反派感觉好差劲,远不如前作,一代反派够神经病,四代反派够狠,上一代蹦蹦跳跳的又疯又可爱,这代反派显得太平庸了,而且是复制的二代“父母复仇”,有点没意思,而且一开始就猜出来了,就是没猜出来是三个人,我真服了,一会三个,一会两个,一会一个,这根本就是不想让人猜了。演员颜值大跳水,颜值这块和前作不能比,还是说我才17岁就跟不上时代审美了。很喜欢这部对于现在互联网环境的讽刺以及主角疯狂刺反派,很爽。画风转变不喜欢,前代那么多阳光明媚,光照充足的镜头场景,这部感觉大部分时候都是晚上和室内,有点没劲。这个官方翻译有问题啊,居然把主角四人给自己团队取的名字翻译成那啥,你说不是故意的我不信,鉴定为乳。要是最后再来个反转就好了,要是最后女主男朋友抱女主的时候突然捅女主好几刀我会打5星。
开头第一场戏就颠覆了观众预期。血腥度飙升不少,但大体上仍是前一部的配方,没有太多突破。作为一部Requel-sequel,它不再靠经典角色回归来续写情怀,而是彻底将情感核心落在新生代角色上;另一方面则像是直接对标《惊声尖叫2》,让片中角色吐槽“恐怖片系列续集是如何诞生的”、“幸存者和新角色何去何从”等常见套路,继续重复着自我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但问题在于,当情怀褪去、对恐怖片的戏谑走向疲软、反转用力过猛、核心角色难令观众依恋的时候,还剩多少趣味支撑着这部续集?
27年的系列电影能维持这个水准还有啥可说的,很喜欢一些反套路的安排
以为这部会翻车没想到来了个空翻,为了看这部跑去香港来回做了老久地铁还顺便增加代入感了(不过这电影院是不是建地铁上了啊时不时会有颤动的声音好离谱)。在上部杀Dewey后又让新的不熟悉的幸存者当主角成功整出一种像第一部一样谁都会挂的感觉,5的鬼面就比前面压迫感大多了各种仰拍,感觉很怪但这部拉满就合适多了,后面鬼面不好揍了女主反杀buff又多了有点Ready or Not内味了,把这个系列疯狂换杀手导致缺少的普通砍杀片反派的吸引力寄托在主角上好像的确很增加“系列电影”潜力,面具到处都是导致缺少的物品情怀寄托也有了,虽然继续拍直接烂也不是没可能。感觉自从美剧第三季起动机都和迷恋砍杀片脱不开关系,虽然电影5、6都有种导演自黑的感觉,或者只是以第五部作为新系列的开始所以这部鬼面按照“那部”的动机来的
凶手捅了上百刀,刀下死者却寥寥无几,人类是进化了还是变异了?故事毫无新意,情节毫无惊喜,连槽点也是千篇一律,这是最令人失望的。
6.5/10 最恐怖的不是杀手,而是这帮人的血条
怎么做到刀刀不致命的?
对于这样以爆米花片观影群体作为受众的电影,还能够做到几层反转的编排,我认为已经算难得了。逻辑合理是什么真的似乎不太重要。演员们都是最近在各大热门电影里混脸熟的,难怪怎么看怎么熟悉。
系列最差 还浪费一位开头打酱油的美女 气愤
这个系列用生命的代价告诉我们古代诛九族的必要性
胳膊划一下血流如注,被切腹了反而能爬梯子,咱就是说晃梯子的时候肠子不会掉出来么?地铁走散了不能下车一起做下一班么?后背刚被捅了不仅能可劲儿奔跑还能把人干翻。最爱的萨玛拉竟然是个片头酱油。珍娜演这种平民真太邻家女了,最后还行吧。女主颜值还行,但气质一般。一直无感的系列,新作也同样平平无奇,除了颜值,乏善可陈。
恐怖片的新套路---寻亲恐怖片,边杀人边拜把子(Core 4)边认亲,你是谁的女儿,你又是谁的父亲。杀人片杀出了TVB家族宅斗剧的感觉,最后果然,一家人最要紧是要齐齐整整。
7.4 除去约定俗成对恐怖片惯例(It's a franchise,not a sequel!)的吐槽,不再执着于完成多重文本,而是从戏谑的变革开场逐渐演变为传统的悬疑剧模式(主角个个不死小强,配角通通一秒狗带)并辅以一些形式更高级的迷影趣味,剧情居然出乎意料的紧凑且合理,恐怖感也借助现实因素的影响飙升。不过既然结尾都演到这个地步了,下一部真得不考虑搞个弹丸论破v3式结局嘛hhhhh向小高老师学习学习来完成彻底的自反。
好完美的一部。。。总体上来基本无缺点。最牛逼的chase scene,Sam这部里演技大爆发,在火车上的一段真的很吓人,还有在高空中爬梯子,包括替Gale捏了一把汗真的好多可以记很久的情节。很棒
1之后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