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震中传来一则感人至深的消息。 抢救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了一名年轻女性的尸体,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支撑着身体,躯干已经被压至扭曲,意外的是人们在她的身体下发现了一个熟睡的婴儿,小被子里还放着一只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尚未发送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你感动吗?这是假新闻。
上敢讽刺政府、下敢讽刺人民、中间敢讽刺媒体的韩国电影圈又推出了一部黑电视台的作品——《诡计》。 主人公李石镇因报道虚假新闻而被降职,只能在电视台的小角落里察言观色。
时来运转,某家医院想要扩大规模,点名李石镇去拍摄一部“病床周记”的电视纪录片。患者是一名只剩三个月生命的话剧演员都准,他在女朋友英爱的陪伴下接受治疗。
空降来的新领导为了业绩,要求李石镇将收视率提高到35%以上。为了实现这个艰难目标,业界老手李石镇开始导演一场愚弄国民的大戏。
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李石镇设计了一名“第三者”进入都准的生活,并买通演员导演了一场“英雄救美”,身患绝症的都准不但获得观众的同情,也得到了人们的敬仰,成为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 但是被严重侵犯隐私、丧失尊严的都准决意停止拍摄,李石镇开始从英爱身上下手,这个曾经的小演员因为《病床周记》的火热,甚至比某些女明星的曝光率更高,她接受采访,精心打扮,在镜头前梨花带雨,转身则即刻补妆。李石镇开出20亿韩元的高价,要求继续拍摄,英爱没有反对。
一个记者不但能导演纪录片,也能导演一对夫妻的人生,镜头内外真假的界线已经模糊。
在电视节目制作课上,老师往往告诫学生:不要对任何综艺、真人秀、选秀投入感情,一切好的电视节目都是因为有好剧本。
很多读者得知文章开头的“母爱短信”是假新闻时,“可惜”多过“愤怒”,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我竟然被骗了”,而是“我多希望那条短信是真的”。 正如人们相信“他的领带永远配合着她”是因为爱,绝不是因为形象团队的操作。 观众实际上操控着一切,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内地电影市场,烂片赚得盆满钵盈、层出不穷,观众最起码负一半责任。 因为试图通过观众、读者、民众牟利的人,永远把受众放在第一位,他比你自己更清楚你需要的是什么。 《诡计》中,为了让最后一集收视率打破纪录,李石镇不惜用毒、拔掉氧气罩促使都准在“合适”的时间死亡。
最后一集收视率突破40%,相当于韩国国民基本都观看了都准的死亡 为什么有人创造“母爱短信”,因为在大部分人心中,灾难长久地和感动绑定在一起。媒体不会去考证源头,因为观众在迫切地等待着。观众不去会辨别真假,因为他们在伤心落泪呀。
为什么李石镇要杀掉都准,因为从一开始关注这部纪录片的观众都在期待一个结果,康复无望,唯有死亡才是终结。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在等待画面。而李石镇,察觉到了他们的渴望。
—— 电影结尾有10分钟逆转! ——
今年春天,时尚先生推出了一篇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同样源自真实事件,迅速火爆中文互联网。 2010年12月,“鲁荣渔2682号”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前往秘鲁、智利海域捕鱿,中途渔船失踪。8个月后,被中国渔政船拖带回港,船上只剩11名船员。历经近两年的侦办和审理,11名生存船员被判杀害22名同伴。 这篇特稿问世不久,十几家影视机构、国内名导联系作者,希望获得影视改编权,最终乐视影业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高额资金胜出。
“改编自真实事件”能够无限放大一部影视作品的亮点。 当观众在电影院中为《亲爱的》擦干眼泪时,他们会想到在中国,在自己或他人的城市真的有父母在承受这样的苦难,在某个并不遥远的孤儿院,真的有一个小女孩隔着窗子接过“妈妈”送来的画笔。
这种真实促使他们心中涌出更多复杂的情感,而这份终将消散的情感会实实在在地为影片增加一份重量。
同样地,当影院的灯还未亮起时,《杀人回忆》的观众已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这起尚未侦破的案件实在地发生了,那个平凡的、残忍的凶手可能就坐在你旁边,安静地回忆着往事。
宋康昊最后的目光,不但是角色内心的表达,也是对银幕外凶手的凝视。
因此,《熔炉》最令人心痛的不是影片本身,而是“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 大量虚构类影片比以上作品更悲情、更可怕、更违背人伦,但却不会引发更多情感共鸣。例如R级电影《人体蜈蚣》,讲述了一名变态医生将多人口腔-肛门相连进行医学实验的故事。在社会规范中正常成长的观众只会感觉分外恶心,甚至唾弃影片的主创。
但如果“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呢?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巴塞电影微信公众号MovieBase,转载请寻求巴塞电影授权。)
先天性失聪的Ryu(申河均)因缺乏听讲能力难以和外界沟通,自小已没有朋友。自父母去世后Ryu一直和姐姐相依为命。在失聪人士的学校里,他遇上了装作失聪的Young-mi(裴斗娜),两人的感情发展亦不错。可是,Ryu的姐姐却患上了绝症,需要移植肾脏以维持生命。纵使Ryu想捐出自己的肾脏给姐姐,却发现自己的肾脏并不适合她。 不久,Ryu因照顾姐姐而旷工数天,被工厂辞退。他得到的只是一千万韩圜的补偿。他本想透过器官买卖集团以自己的肾脏换取适合姐姐移植用的肾脏,却遭到诈骗,除了损失了自己的肾脏外,还被骗去一千万韩圜。这时医院致电给Ryu,说有合适他姐姐的肾脏,可是他并没有医药费。Young-mi于是提议他去绑架一些有钱人的小朋友再索取赎金,并说这种绑架不算是罪过。 他们绑架的对象,是工厂老板Dong-jin(宋康昊)的女儿Yoo-sun。Dong-jin由低做起才有今日的事业,但另一方面却疏于照顾家庭而跟妻子离婚。对Dong-jin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女儿Yoo-sun。Yoo-sun遭绑架后,Dong-jin收到女儿的相片和赎金的要求。Dong-jin并没有报警而准备了赎金。到了翌日,当Dong-jin再见到女儿时,已发现她浸死了....Dong-jin决定要向绑架女儿的人展开报复....
还算不错的套路反转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传媒行业套路太深,苍天饶过谁,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前半部分让我想起了吉伦哈尔的《夜行者》,不过该片除了对从业者的讽刺之外,对于热衷新闻的无脑观众的讽刺还是很有力度的。
女主长得挺普通的。故事呢,还算有点意思。跟吉伦哈尔的《夜行者》的创意有些重合,但更加本土化了。但没有 夜 冰冷刺骨感。体现了现在电视传播过程当中,观众与媒体本质上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大家互相造就了对方的立场与行为。
剧情上的Bug 让最后十分钟的反转显得刻意,大大减弱了观影体验。但影片在立意和格局上依然保持了韩片固有的水准和社会责任。
如今观众的视听早已被媒体绑架 如果你们真的知道真人秀都是有剧本的 你们的人生观是不是会发生坍塌 这就是我从不看真人秀类的综艺节目的原因 结尾的翻转没觉得有多高明 意料之中`
制作人,演员和观众,因目的不同,互相取悦、利用,最终最可悲的是观众,被蒙骗于各种虚幻的影像中,甚至影响自己的生活……
厉害的反转!
虽然略有点儿猜到那个反转,但是处理得比较干净了,有诡计反转的戏,剧本彰显功力,就是拆包袱的时候要用最少的闪回镜头交待最完整的谜底。这个戏算是勉强做到,而且故事深度其实够了,有点儿《我是杀人犯》的感觉。
现代社会,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新闻却越来越假,有良心的媒体也越来越来少。明明是媒体的介入,改变了一个普通肺癌患者家庭的生活,最后却还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真的是莫大的讽刺!其次就像电影说的,人血馒头有媒体一半,也有观众一半,观众一味的猎奇心,才是悲剧的根源!最后的反转虽然看着确实爽,但也略显生硬,把前边营造了半天的现实主义一下就推翻了,也还是不得不佩服韩国的编剧,加了反转是一部使人心情舒畅的悬疑片,不加反转就是一部压抑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实在是厉害!虽然电影整体还是略显粗糙了点,一看就是小成本,但这部电影的评分不应该这么低啊!电影本身只有四星,但为了拉高评分,给五星!
李市镇线完整,反转线也同样完整。在神反转的路上,还缺些牛逼的呼应,但很多评论说不好看我是不认的,装逼也要讲良心。女主因为太像程锦云,给人一种又不好看又苦又平淡又不会演戏的感觉。
围观的人最无情
算计到最后,没算计到自己根本是在人家手上
为着众人都夸的反转而拖的电影,最后反转是还可以的,虽然前面也讽刺够了也不能说出乎意外。总结一句就是“你以为你以为的真是你以为的吗”,镜头里的东西只是导演想让你看到的。
镜头里的东西只是导演想让你看到的。
音乐6 画面6 导演6 故事5 表演6 印象6 平均5.8/10 反转虽抓人,但冷却下来回想bug挺大。亦真亦假的电视节目,原罪在观众。
三星,利欲薰心,黄雀在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繁花社长】4分钟解说看完2016年电影-诡计 不错啊钓鱼执法啊 哈哈
虽然结局反转,可还是不太好看
还行啊,不至于分数这么低吧,估计是几个主角熟知度不高,整体作为悬疑片是合格的
其实拍得挺细腻的,就算没有最后的反转也是不错的。。
每个媒体从业者都该看一看然后问一问自己的良心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