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加油,李先生》之后,我不得不承认《烈火英雄》在我心里输得很惨。也许很多人会说,这两部片子完全是不同类型,有什么可比较的,就因为带了一点火灾情节就强行拉到一起会不会太牵强?
首先我要说,《加油,李先生》的剧情是完全由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纵火的真实事件所影射出来的。它巧妙的地方也就在于进度条过了大半,才把所有的人物与情节完全与这个主题扣上,让你惊呼“原来是这样!” 然而整部电影温情的外衣又会让你迅速的从灾难的低气压里抽离出来。
也正是这种“不同”的视角与切入点,让我觉得它比《烈火英雄》高级了许多。我所喜欢的以真实灾难事件为题材创作的影片,是作者对事件有思考有感悟之后创作出来,让观众看后又能引发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而不是拿着新闻稿和对原型人物的采访稿杜撰出一个宏大的主线灾难场景,以及一些仅仅逻辑没问题的支线剧情。看这种没有含金量的电影,我不如去直接看新闻和评论好了。2000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叫《紧急迫降》,如果有人看过又恰好看过今年的《中国机长》,你会发现内容极其相似,连叙事手法都非常相似。如果灾难总是以相同的形式出现的话,难道我们的电影创作就仅仅只是换一换演员和增加更多的制作经费了吗?
再说创作目的,这种题材的电影,不应该只是拍出来给世人以警示和教育。文艺创作应该是有温度的。一个真实的灾难事件,必然是会有遇难者以及家属的,电影创作简单粗暴的去呈现一场灾难,去呈现牺牲,去塑造英雄,也许会很燃,但有些人观影起来也会很痛!我不知道那些在火灾中痛失亲人的家属们有没有勇气去看《烈火英雄》,但如果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拒绝有人揭开我的伤疤,再洒上眼泪。反观《加油,李先生》,镜头从一个“傻子”开始,一系列蠢萌的事情过后顿时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大家对这个“傻子”这么有爱?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携病友加入到剧情中,“傻子”与孩子的对手戏瞬间让整个屏幕都变得童真起来,同时这群不幸的孩子努力的为彼此无法预知未来的生命去增添色彩,着实让人心疼了一把。随着剧情的慢慢展开,你会发现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似乎很可爱,就连流氓小混混都蠢萌蠢萌的。直到当年那一场火灾的记忆把所有疑问串联起来,才发现,之前觉得“傻子”有多傻,现在他就有多伟大,之前大家呈现出了多少柔软,现在他们就有多坚强。这种高涨的情绪在幸存者以及遇难者家属集体前往医院为白血病孩子捐赠血液时达到高潮。灾难永远和生命这个词纠缠不清,大家的行为其实不完全是报恩,他们也是希望被灾难带走的血脉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逝者不可追,可是爱却没有被带走丝毫呀。
灾难固然可怕,警示与教育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灾难的发生,不然何来意外一词呢?可是灾难过后生命依然是要继续,那这些经历过灾难已千疮百孔的灵魂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往后的人生呢?这些问题难道不应该是艺术创作者们更应该去思考的方向吗?
以上仅仅是我一个电影爱好者的一点愚见,不喜勿喷,欢迎转载~
补充几个真实又动人的细节。 片中晨间狗血剧的消防员说“烧伤的地方需要天使才会痊愈”,哲秀右肩上有大片天使纹身,而十五年前救火的场景也反映出他右肩烧伤。 火灾中的烟尘和随处滴落的燃火液滴,反应出了尼龙等高分子未经防火处理的织物燃烧后液化凝聚的现象。 哲秀背起妻子顺着安全通道逃生,结果安全门未打开,他们折返时安全门上的手印真实的反应出火灾时逃生者的惨烈现象。
因为我是车胜元的饭,对影片从宣传就开始关注,上映期间还专门去电影院泡了几天,看了几乎全部的演员和导演的专访,后来上映后又关注了很多韩国观众的影评,因此对影片背景有一定了解。
有韩国观众科普,大丘纵火案是一起人为灾祸,它的惨烈,是当时地铁车厢使用了未经防火处理的座椅材料,火灾发生时人们只顾着逃生,逃生出口未开启导致为数众多的遇难者是在安全门区域窒息而亡。鉴于当时大丘市正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展示城市形象,选择了隐瞒事件,甚至连夜派遣劳务公司清理现场。中央路地铁站附近高楼为了报道该事件引起媒体注意,不惜在外墙上盖上黑布,然而当时sns社交网络并不像如今这么发达,因此这个惨痛的故事的大部分细节就这么被掩盖了。而灾害的受害者,却并不能轻易从中走出。参与救援的幸存消防员一部分受伤之后抵御不了糖分的诱惑,身材发胖。而哲秀坚定的认为“面粉不好”,坚持锻炼才保持了身材。有受害者从此不敢坐地铁,甚至深夜的夜巷也令他们恐惧,只得绕路而行。 片中的火灾场景,拍的唯美而富有诗意,然而背后却是一个个残忍又惨烈的真相。导演访问里提到,原本他们可以将灾难一笔带过,尽全力把这部喜剧片拍的更为好笑,然而经过与事件亲历者的接触并受到拜托之后,慎重的认为不可以忽视灾难本身。他们在相信观众的善良的前提下,尽量用温暖的镜头,喜剧化的角度来讲述这样一个平凡人英雄的故事,希望给观众传递温暖,并揭示防火的重要性。然而导演的这份善良,专业和非专业的影评人,部分喜欢用技巧来评论电影的观众们并不买账,进而造成了普通观众评分和专业评分之间断崖式的差距。而我认为,抛开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单纯的从技巧,表现手法,电影节奏方面,来评价这部片是非常粗暴的行为。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确实很多,还有更多不太方便的暗示他都在细节里表现了,用这点来批评这部片,想来也是有点委屈的。 车胜元演的真的非常出色,韩网观众对这部片,评分最高的就是演技评分。鉴于角色与之前的那些天生傻瓜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这个傻爸爸,在变傻之前,是正常人,这样的傻瓜,因为重大的创世失去了记忆,但是他依然拥有着生活的常识,但受创又让他失去了自如表达情绪的能力,所以他遇事反应的像小孩子一样直截了当,而在面对复杂的感情问题时,他又笨的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急到面部肌肉也失控。不会数数,只会说一百,所有的用到数字的地方,都用一百来表示。我最喜欢的一幕,就是影片结尾女儿问爸爸有多喜欢她。车胜元开始还似模似样的答一百,我在韩国影厅里看到观众也跟着笑,而他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结结巴巴的重复一百,又说不出更好表达感情的词语,重复着重复着就哭了,真的超级精彩,观众也是在笑声中莫名的就跟着流下泪来,这种演技上的感染力,非常让人敬佩。
虽然同样是“父女关系”,虽然爸爸这个角色依然是个“智障”,虽然同样是带有悲情泪点的轻喜剧,但是这个故事的线条与结构跟《七号房的礼物》完全是两种状态的叙述模式。在荒诞中去提炼温暖虽说是“喜剧”的最高境界,但是这部作品有些笑点及人物的添加着实有着故意的嫌疑,泪腺是实诚的表达了剧情该有的感动,但是笑点也没见外的在真正高兴的地方松弛的释放,在刻意的桥段略显尴尬的礼貌着,有时都会紧张导演把很用心设计的章节拍的力不从心,不过“车胜元”的演技确实把片子挽救了不少,和小演员的互动也是生动有趣加活泼,总体来说此片可观,
「比起动脑,他更会用身体!」车胜元的最强回归之作《加油!李先生》,影迷将迎来新一波爆笑喜剧,由《幸运钥匙》李桂曦导演所拍摄,喜剧之王车胜元、童星严彩英担当主演,日前公布的首支预告中,车胜元爆发的搞笑演技,搭配笑中带泪的背景故事,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导演也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认为有机会超越年初的喜剧片《极限职业》,成为下半年度热门的喜剧电影。
《加油!李先生》故事叙述在力大无穷的帅气男子李哲秀(车胜元 饰)面前,某天突然出现从天而降的女儿金星(严彩英 饰),他会如何面对这场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呢?车胜元过去凭借《浪漫鬼屋》等喜剧片,共创下了多达1400万的观影人次,这次睽违已久出演的喜剧片,势必又会掀起一波「车婶」潮流。此外,童星严彩英这次扮演罹病孩童,剃掉美丽的秀发,成为光头女孩,可说是相当大的挑战,她与车胜元精彩的对手戏,让大家相当期待两人之间会创造出怎么样的温暖故事。
车胜元透过《加油!李先生》再次回归影坛,身为喜剧之王的他,提到这次选择出演这部片的原因,他笑着说:「这十几年来,为了表现出除了搞笑以外的演技,我演出过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努力呈现我的另一种面貌,但最近发现很多人似乎很怀念我的搞笑演技,所以剧本来了,我就立即答应出演。」
车胜元也表示自己睽违十二年,终于再接演了喜剧片,希望能够带给大众欢乐。
黑帮替救护车开道和获救者排队献血是全片最温暖的亮点!人间自有真情在对比灾难创伤后遗症和白血病更凸显出电影的温情与暖意,如此治愈,如此抚慰人心。 确实有那个几个桥段加男主的演绎让我忍不住笑出猪叫 不过剧情真的新意不大 剪辑也很混乱 回忆杀之后走下台阶转得也太突兀了 后半段都没交代清楚感觉一直在按快进键 标准的韩式催泪片,先搞笑,后煽情
抛开所有剧情的感动和搞笑不说,我只想说救人=救己
如果爸爸不去救地铁内的人,他就救不到自己的媳妇,自然也见不到自己的金星,救不到老大叔,无法在救护车无法通行时通行,救不到那么多人,不会又人来献血,为人善良,救人救己。所以希望所有人,无论现在境遇好坏,不要怨天尤人,做好眼前的善良,就等于救了你不知道潜在的风险。
车婶儿是不是在西班牙的时候就开始健身准备了~
要得到礼物,就要挺住活下去…车胜元进化的表演,辅以大邱纵火案遗留的创伤,赚足眼泪和笑声
我对韩剧给的感动点真的是一点儿免疫力都没有,无论是搞笑的片段还是那种亲情感,温暖的还是生活化的,故事题材也很好,总之,眼睛都酸的难受,很喜欢,推荐。
有那么差吗?不至于吧,如果是华语电影,六亿票房怎么也是有的,毕竟《银河补习班》都能到八亿……
2.5
车演技好,小演员很可爱,可人物设定、煽情部分都很生硬
太搞笑了,小女孩是天使
车大叔演什么像什么,想起了西恩潘的自闭症大叔和女儿
似纪录片非纪录片的一部伪纪录片之类的东西,前三分之二还算有点儿小意思。剧本的完成,演员的寻找,前期的筹备。
没哭没笑,几个很好发挥的点完全没表现好。比如煽情的点,1傻爸爸2地铁失事3生病的孩子,煽情没成功。搞笑的点也不搞笑,车胜元演的完全没有代入感,秀肌肉也奇怪,整体有一种碎片感,笑点和泪点都没被打到。失望。还是希望不要出事故,孩子们不要生病。
“虽然你不是我想象中的爸爸,但你是我最需要的人。”
音乐7 画面7 导演6 故事6 表演8 印象6 平均6.5/10 2003年大邱的那场惨案为基,配以两位大帅哥的帕布女儿控表演,让人又哭又笑。几处戏中戏很有趣味性。果然伤痛需要新生命的抚慰。
饼干看起来很好吃的亚子。
没想到分这么低 车叔演的很好啊 笑点是尬了点
5.2/10 如果不是映后能见到车叔,如果没有车叔的热演,这部可能是今年我第一部观影中途离场的电影。的确电影赚足了热泪,但抛开那几处催泪戏份来看,简直是无聊死。标榜喜剧却近乎无笑点,为了拉长故事强行设置剧情冲突;该煽情时搞笑打破氛围,该煽情时又怕力度不够不停加料结果力度反失。主角作为弱势群体,本就不可避免的只会做让人郁闷的事;结果还把配角分离让状况更为艰难。还有不用心的群演和又拖又长又无趣的后半段,分数全给辛苦的车叔,下次剧本用心点挑吧!
好的演员都会尝试扮演特殊人群。以及我实在是对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的桥段没有抵抗力,众人齐来献血那段看的差点泪目。
中规中矩的一部电影,都是套路。原本以为是个人励志题材,没想到是父女情深,车胜元的李先生有点儿尬,还是喜欢他留胡子坏坏拽拽又神经大条的样子。
灾后的人们如何应对生活,以这样一个切入点,看这个故事,幼稚与单纯中饱含深情。
以鬼马俏皮的剪辑手法,叙述遗憾哀痛的亲情故事,戏中戏与进行时交织、嬉笑漫游和宿命悲剧交错,提笔极轻、着墨却极浓。加速步入成熟的少女、止步童真烂漫的男人,两天一夜的出逃危机、陌生而亲密的父女温柔。车胜元的哭戏完成得细致动人。膨化饼干是比蜜更甜的快乐,生日礼物是比药更灵的幸福。比起生病,更令人痛苦的是坚持;面对隧道,更难以直视的是记忆。摘掉球帽,用弱点为希望买单;高举生命,用缺陷让家人回归。即便你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我也依然感谢与你相遇。
看完之后觉得 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