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与香烟看的时候我觉得它在讲述人与人之间永恒的不理解,我当时觉得导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察得非常深入细腻。坐在一起谈话的大部分是表亲或者没见过几面的陌生人,观点上的分歧,互相之间的无法理解,对另一个人的无法忍受,地位上的不平等,这些矛盾在谈话的过程中以尴尬、争吵等等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第一个故事中,两个人没有任何共同话题,只能反复赞美着咖啡和香烟。后来背叛的故事中,服务员不断搭讪,不断想为美人添加咖啡,但美人并不需要。 在表妹那个故事中,姐妹之间观点分歧很大,一方更加保守而另一方更加开放前卫,两人互相不理解对方,同样在没问题的故事中,两位久别重逢的朋友性情大相径庭,后者非常需要别人对他的需要,而前者显然更适应独处和自我消化,于是后者始终质疑着前者是否坦诚。在堂兄弟?的故事中,两个人因为彼此仰慕的对象不同而产生了地位上的不平等,因为一个电话,这种地位和权力马上转换了过来,显得格外滑稽,也暴露出人虚伪和功利的一面。 但是所有这些不和谐却在“我要走了”这句话之后显出一种融洽的姿态。 “我要走了”之后的我同你无关了,也不会再侵犯到你,也不会再伤害到你了,于是人们友善而亲切地说再见。“我要走了”这句话本身甚至能够暗示其他的东西,比如主动权。在堂兄弟?的故事中,先是后者说出要走,前者尽力挽留,但在前者的好友是后者偶像这一事实被知晓后,要走的变成了前者。 十一个故事,最后一个故事是两个老人,“我要走了”终于变成了死亡。到死亡前,我们都无法和他人和解,无法接受这种不理解,也无法化解这种不理解。死亡是最终的和解,人们对死去的人满怀善意,因为他们已去,所有的尖牙和利爪都已深埋土下了。 都喜欢咖啡配香烟的人却大相径庭,在思想上完全不同。大家坐在同一个桌子上,甚至还是一对说话异口同声的双胞胎,一对看似关系亲密的表兄弟,有时他们一同对外,有时内战,但是不管他们团结一致,还是自相残杀,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一个世界。世界和世界之间没有联系,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 大部分人不停不停不停地感觉需要着什么,却不知道到底具体需要着什么。在努力寻找并实现自己个人价值感的同时,也因为用力过猛呈现出一种扭曲的姿态。比如这些小故事中的服务员,他们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这让他们如此渴望去倾诉,于是他们提着咖啡壶坐到了陌生客人中间,被认为是不知所谓的怪人。 而且这部电影非常有意思,看到后面时真的很好笑。但当你笑出声时,又觉得很无语很悲哀,因为这种荒谬可笑的事情时时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身上。所有人都只关心自己,所有人都透过自己这片滤纸来看别人,我们想要融为一体,却始终把自己禁闭在狭小的牢笼里,为自己的救世主的离去而感到如释重负。 画面虽然是黑白的,但仍十分精美,咖啡和香烟的特写时时出现。咖啡配香烟是有很大害处的,也许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这种病态的人际关系,病态的自我吧。我们沉浸在这种自我中,上瘾一样无法自拔。 同时,这部电影演员们的神态动作非常精彩,在细节上处理得非常好,具有打动人心的能力。那些不言自明,那些心照不宣,也是我们悲哀心情的一部分了。
coffee and cigarettes
11个故事 咖啡与香烟 爱上火柴
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幕
我每一幕都有记录
a. Strange to meet you
b. Twins
refill
c. Somewhere in California
Iggy pop & Doctor who love music
zero in, that's a combination
40's pie&coffee, classy blue上乘
d. Those things'll kill ya
about two old men
e. Renée
f. No problem (France) manlac混球
g. Cousins swag二手货 蓝色茉莉
h. Jack shows Meg his Tesla coil
地球是一个声音传递的导体。
i. Cousins? Molina &24hours
Spike Jonze, Spike Lee,
Vivienne Westwood英国
committed environmentalist
Tree-hugger
leaf people
历史人文 epic quality
Sam Mendes
j. delirium谵妄
bong-bong, dream faster
GZA, Bill Murray比尔莫瑞,
elegant Taylor Mead&Bill Rice
alternative medicine自然疗法
smoke weed 呼点草hhhhhh
k. Champagne 香槟
Taylor:I felt so divorced from the world
I've lost touch with people.
(I've lost track of the world)
Nectar of the god. 神的甘露
1920's Paris, late of the 1970's NY
dreadful糟透了My life is fuckin dreadful!
joie de vivre生活乐趣
urso provincial你好土老冒hhhhhhhh
so heavy and ponderous 沉闷的
classy people豪绅
我会披星戴月的想你long
It’s a good movie that worths us spending one and half hour to enjoy it quietly though I felt a little bit boring at the very start. But the more I watched, the more I got attracted by these “common and unique” people and their stories or like some clips of their lives.
I am impressed by the cuts like twins, those things ll kill you, Renee, no problem, cousins(both) and Champagne though actually not so clear about what exactly the stories are. But maybe we just don’t need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I think like there is no answer to our lives and no need.
Anyway, I will go back to watch it again in some time to get to know more maybe.
主持人:@donnie
助理主持人:@Carter
场刊嘉宾:@赵小毯、@Leo、@脏脏豆、@Lolita_hsh
特邀嘉宾:@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8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donnie,第1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吉姆·贾木许导演的《咖啡与香烟》,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脏脏豆
3分,贾木许这种废话影像真的很有辨识度,有时候跟不上语言的流动,但却无比迷人。黑白方块上冒着热气的咖啡搭配香烟,讲述人世烟火故事。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给的2分,跟《地球之夜》一样同样是短片集合的电影,相比之下大部分短片的稍显无聊、但是黑白的影像配合着咖啡香烟般的节奏实在挺有韵味的。
助理主持人 Carter
我给了两分,这是我第一次看贾木许。《咖啡和香烟》作为麦格芬连接着短片,在变化的生活母题中让主人公保持了恒定的运动轨迹与处事态度。
场刊嘉宾 Lolita_hsh
4分。喜歡,很輕盈很有灵气。tom waits和jack white等音樂人的出現讓人驚喜。對於初出茅廬、預算不多的新電影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借鉴。
场刊嘉宾 Leo
两星,跟我所期待的贾木许有太大的出入,虽然预料到了短篇集一定是很参差的,但是全部短篇里除了第五个之外,其他的都没有让我有什么波动。
贾木许的咖啡与香烟拍摄时间横跨了将近十年,剪辑与后期又花了7年有余。贝尼尼的片段是在1986年拍摄完毕,而威兹和波普的片段在1995年才收工。大家觉得贾木许在将这些时间跨度极大、叙事内容跨度也很大的短片合集融成一部合格(或者优秀)的95分钟电影吗?
场刊嘉宾 脏脏豆
原來跨越了這麼久,不過的確感覺有些片段的變化有點突兀,或者重複(或許這一點就像生活,不斷過來詢問要不要加咖啡的侍者,瑣屑的寒暄)。串起來這些短片的是貫穿始終的咖啡,香菸和黑白格吧。我個人來看可以算比較優秀的作品,散發出的悠長氣韻很好。
场刊嘉宾 Lolita_hsh
我覺得是合格的,貫穿始終的線索始終是咖啡和香煙,而且這兩個元素都有用在點上。敘事風格、影像風格,也有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內容確實各式各樣,但都包含賈木許特有的一種冷冷的幽默。
场刊嘉宾 Leo
对我而言,如果不是第五个短片的灵光一现,这部片子对我而言就是不及格的,我并没有从所有短片里提取到咖啡与香烟的关键之处。
你会觉得影片有一种学生对话练习的稚嫩感嘛还是说喜欢这种充满可能性的实验感?
场刊嘉宾 Leo
相反我倒是喜欢这部片子里的沉默时刻,这部里几乎所有的对话时刻都没有让我沉浸。
场刊嘉宾 Lolita_hsh
我感覺對話而言還挺有功底的 就是看似簡單 其實不好寫...
场刊嘉宾 脏脏豆
包括文學寫作也是,對話要寫得自然真實是很考驗作家功底的,反正雙胞胎那段我覺得寫得非常好,狠靈,所以我可能偏向後者。
助理主持人 Carter
贾木许的对话我觉得是有侯麦的影子在的,或者说侯麦为所有文学性的对话都打下了基础。两个人,几乎静止的对话中,往往有着第三个人的影子。我也不清楚别的贾木许是不是这样,但是这部电影里,几乎所有的主角在对话时已经认识对方,在聊天时,即使画面是单调的,聊天内容却经常包括着他们以外的事情。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候麦在语言上比较明显的特点。但是也不是说一致。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反倒在观看的时候想到了洪常秀。
助理主持人 Carter
贾木许的短片给我一种轻盈的感觉:两个人直接可能有过节或轻视,但是他们都不从对话里取得东西、也不从里面引发什么刻苦铭心的道理。似乎只为了情绪甚至只是嘴炮。
主持人 donnie
我是觉得相比较而言贾木许会把更有趣的人物设定放在一起,每个人从行为习惯到语言习惯都有很强的特色,自然而然戏剧性产生在人物之间。我觉得候麦的人物会更日常一些,法国和美国人讲话差别还是挺大的。
场刊嘉宾 Lolita_hsh
賈木許設計感更強一點。
场刊嘉宾 脏脏豆
這種對話密度大的我很容易聽完就忘了……
助理主持人 Carter
我反而觉得设计感没有洪常秀或者候麦重。尤其是凯特那一段,演员的空间还挺大的。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洪常秀擅长通过文学性的对话将生活性的内容和人物的情绪带给观众、贾木许则通过剧情对话的设计风格带来感受。
主持人 donnie
对就这种美式嘴炮哈哈哈哈,感觉候麦的人物和事情更日常和常见。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可能贾木许话痨。确实很嘴炮,不像洪尚秀和侯麦,几句就是几句,他们的停顿是有意义的。
助理主持人 Carter
一看就是美国人拍的,伍迪艾伦也是这样愤世嫉俗地叭叭叭叭个不停。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跟同性恋一样话多。
那大家最喜欢哪个片段呢?
场刊嘉宾 Leo
第五个,服务生每次询问的尴尬时刻对我而言都充满了魅力。他越是想要打破这种尴尬的沉默时刻就会让我越兴奋。某种程度上这个waiter是我我的一部分,所以这几分钟是属于我的电影时刻,唯一不同的是他失败了我成功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最喜欢Cate Blanchett那段,好美。一人分饰演两角的塑料姐妹,好姐妹的感情就像塑料花特别假,但永不凋谢。非常icon惹,没有想到贾木许这么会写,笑死我了。像是Cate Blanchett的两种戏路,非常喜剧惹,那段我可以给满分。
场刊嘉宾 Lolita_hsh
Jack White那段,
场刊嘉宾 脏脏豆
雙胞胎!
场刊嘉宾 赵小毯
但是这么多短片实在一大段有点无聊。
场刊嘉宾 脏脏豆
可以刪去幾個嗎?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其实短片集这种东西,我觉得就是有天花板的,永远很难给到最高的评价。
助理主持人 Carter
《偶然与想象》我觉得还挺好的,虽然只有三个短片。
场刊嘉宾 脏脏豆
《偶然与想象》很好哇。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偶然与想象》难道不是长片集吗?
助理主持人 Carter
我本来还想说《云上的日子》但我觉得那个更长了。
大家最讨厌哪个片段?
场刊嘉宾 Leo
其实没有特别讨厌的,只是会觉得有的部分太平庸了。
助理主持人 Carter
不是特别喜欢最后一个 虽然有一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感觉 但是我觉得作为收尾稍微有点草率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一大部分都讨厌,老人那段也好讨厌,黑人好讨厌,虽然我自己就是黑人。
助理主持人 Carter
老人那段确实不是很搭其他的片段。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老人有点硬cue的意思,不如找我演了,我一首咖啡一只香烟和姐妹大聊自己做小三历史,吐槽社会对小三不公(不是)。
其实在作业中对话练习练的不仅仅是对话,还有拍摄正反打的方式,大家觉得贾木许在电影语言上有尝试和努力吗?
助理主持人 Carter
我没有记住什么特别有意思的运镜,也可能是演员都演的太好惹,导演用了很高效的正反打、放大、一点蒙太奇来最大程度凸显演员和台词。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没有太大印象、我的关注点基本都在演员的对话上了,可能和正反打比较多有关系。
助理主持人 Carter
不过看杂志的女人那一段,我觉得贾木许没有给服务员单独的镜头,而是让服务员反复进入女人的固定镜头,还挺不戳的。然后那一段短片唯一一次切机位好像就是女人给新的咖啡加糖,也体现了这种额外步骤带给女人的不快。
主持人 donnie
比如说何时用正反打何时同框,我觉得导演是有所考量的,比如双胞胎永远是同框的,没有一点正反打。
场刊嘉宾 赵小毯
但是双胞胎要是正反打的话感觉会看头晕,同框反倒更容易对比。
助理主持人 Carter
因为他们语速快是吗?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双胞胎在很多方面的语言都有对称性,正反打会削弱那种相似但不相同的感觉。我是这么理解的。但我也没拍过短片我也不是特别懂:(
场刊嘉宾 脏脏豆
喝咖啡的女人那段很有趣,也很寂寞。
主持人 donnie
喝咖啡里面那个服务员好好笑哈哈哈一直想接近她。
助理主持人 Carter
对,我其实一直想问加州(我记得背景好像是加州)哪有这么好的咖啡馆,我住洛杉矶三年咖啡店服务员只有在买单给小费的时候才会出现。
主持人 donnie
而且这位女士一直在看枪械杂志救命,爱住。
#FIFF23#DAY8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众多关于咖啡香烟的小故事拼凑而成的一部短片集。影片的众多故事中有贾木许特有的幽默,有人与人之间尴尬的人际关系,更有贾木许终其一生都在探索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不彻底和生活的虚无感。以前特别喜欢布兰切特的那个故事,贾木许的疏离体现的淋漓精致,后来才发现最后那两个老人之间的故事最打动我。
为嘛我只看到了一段。。10分钟....没有字幕..画面模糊...我大概懂了把....咖啡和香烟是很神奇的配搭.....dont you like it? N次的话题开始...
We are the generation of coffee and cigarettes.And we've lost track of the world.
冲着tom waits去的
我发现往往在某种小众类型片里,总能神奇而巧合的汇聚了散落地球角落但品味如此一致的导演,数量稀少,质量超高,吉姆·贾木许荣膺其中一员——不羁而自信,谐谑而睿智,看破不说破,戛然而止即是点到为止,观看体验特别美妙,以导演的灵感引发了观众的灵感——话说这11个黑白片段,用coffee和cigarettes串联达到主题统一性,这思路我要借鉴在日常拍照里,试一下用无关而游离的意象串联本不相及的画面,说不定有新的收获;最后贡献一句web1.0时代的网评:“大师,学习了!”
短片看似是一种easy way out,但是要真的拍出味道还真是不简单的
这可能不是你爱看的电影,却是一部耐看的电影,可以让你花上一个两个甚至许多个下午无所事事的慢慢品味其中绕有趣味的段落,就象片名一样,抽着香烟喝着咖啡,这种情调和韵味感是悠然自得的。如果你还知道tom waits,iggy pop,white stripes那就更有意思了
我好喜欢啊! 不光是话痨的力量, 那些眼神和小动作也很值得回味, vibe营造得自然真切随性又恰到好处. 最喜欢的两段是Waits和Iggy Pop奇怪的chemistry, 以及Steve Coogan的市井celeb相. Blanchette一人分饰两角倒并不令人兴奋. btw, Jack White那段里, 贾叔是不是把自己挂墙上了...
贾木许这是Cosplay神神叨叨的伍迪艾伦么?第三个故事,伊基·波普Iggy Pop和汤姆·威兹Tom Waits这对老朋克互相埋汰音乐和他们为庆祝戒烟而抽烟挺逗的。第七个故事,凯特·布兰切特一人分饰际遇迥异的姐妹俩演技太出色。第九个故事,好莱坞势力生态学。一人一颗星吧。
贾木许 林奇 昆汀的电影 都是与结构驱动相对的人物驱动型电影 几乎所有贾木许电影中的人物都有一个不自觉的欲望对象 那就是寻找百无聊赖中的意义 或者好歹打发掉无聊的人生 因为他们本身已浸在时间漫漫的无聊之中 这几乎是贾木许的电影原型
黑白影像,以咖啡和香烟为主题,串起十一个故事,人人都需要情感宣泄口。PS:cate一人分饰两角,性格迥异
11个短片,一半以上很无聊的臭贫,尤其是前面一半。凯特布兰切特那段太亮了(简直是[蓝色茉莉]的故事原型啊);最好的肯定是[Cousins?]那个微妙的尴尬关系,结尾段[Champagne]也不错。
不错。有几个把我逗死了,有一些真是时态讽刺,让我看了很难过,因为现实就是那样子,谁有钱了,出名了,他就会跻身上流社会,他曾经的朋友和亲戚顿时就变得无话可说。
咖啡与香烟只是谈话中遭遇尴尬的缓冲,影片的主角是闲谈,透过这些细琐的话语,透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与进展。
4.5煙不離手,咖啡不離舌尖,平日生活裡隨處可見的,可摸的,如同十個故事的叨逼叨,煩到不行卻還是需要它來調劑生活中的無所事事。香煙+咖啡聽說致癌,但誰又能抗拒這種慢性自殺的生活呢?
Misunderstanding on minor matters ceases conversation and drags people back to polite small talks about coffee and cigarettes. || show off turned out to be humiliation || we're envious of each other.
非常喜欢 另外有明显的穿帮,是故意的吗われわれは(コーヒーを飲みながら)なんて意味ないことをダベっているのだろう!
向往已久,果然不失望。 咖啡与香烟,友谊的代表,微剂量鸦片,一黑一白却绝非非黑即白。十一幕从容的对话,微妙的冲突或对峙,友好的打趣或讽刺。不分早晚,无论场合与身份尊卑,每寸光阴的气氛都因为咖啡的热气与烟雾之缭绕而变得温暖悠扬,让人慢慢上瘾。 http://www.56.com/u47/v_NTg2MzYyODQ.html
Interesting (which is enough). Still, nothing more.
Iggy Pop VS Tom Waits.....Benigni跟Waits亦种了個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