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杉姐,青年影评人、编剧、导演
豆瓣@杉姐,微博@影评人杉姐,微信、头条公号《杉姐影院》
儿时的我们,每天都在想长大。
因为长大后,可以不用上学、可以不再考试,可以谈恋爱、可以不再听父母的话支配自己人生。
可真的长大之后,才发现虽然不用上学,但每天都得学习,不然你就跟不上时代,会被人认为是老古董,严重点儿还可能被公司开除。
可以谈恋爱了,甚至结婚了,但发现原来两个人的生活实在比想象中的复杂太多,很多时候让人想逃离。
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了,但是却发现这个时候的我们除了可以不听父母的,几乎要听全世界的,就连面对过去坐在教室一起浪费时光老同学都有可能要低头哈腰,像个孙子。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人到中年你最想做什么?我的回答都是:回到过去。
《我在未来等你》,完美的戳中了我们大多数中年人的这一心愿。
37岁的刘大志,是一名大学老师,虽然拥有人人都羡慕的职业。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做着自己最不喜欢的工作。
而且, 最让他头疼的是,他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医生说病情严重,而母亲最后的心愿就是看他结婚。
所以,刘大志情急之下,办了一场假!婚!礼!
婚礼上,状况百出,新娘在最后十秒钟从另一个现场赶来。
同学开玩笑,钻戒上的钻石当场掉下,尴尬到极点;
刘大志在同学的起哄下正准备亲吻新娘,他从未表白的初恋对象微笑刚好在这时出现。
单身的同学对微笑现场表白,两人还喝起了交杯酒。
大家开始恭维那些混得好的同学,刘大志在这种情况下失去理智,开启了狂怼模式。
他几乎骂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而一觉醒来,他在37岁的年纪遇到了17岁的自己,他回到了过去。
回到了过去的刘大志看到那个17的自己时,叮嘱了他四点:
1、不要一味听妈妈的话。
2、不要让王叔叔(微笑父亲)喝酒。
3、千万要对微笑表白。
4、不要当大学老师。
可想而知,这几个点都是他最痛恨的现状。
回到过去的刘大志惊喜的发现自己现在的身份变成了17岁刘大志的班主任老师郝回归。
再次回到青春,他想重活一回,他想改变历史,他想弥补所有的遗憾。
于是,首先劝那个不爱学习的自己努力学习。
看刘大志迷恋游戏,干脆和他单挑,让刘大志从此无颜面再去游戏厅。
刘大志不专心听课,他为他设置了VIP座位。
然后,再次遇到自己年轻时的母亲,他以家访为由总是和刘大志母亲见面。
再次与年轻时的母亲相见,他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那么美。
母亲做的饭菜 ,他再也不挑食,所有的一口吃下。
还总是劝大志母亲多关心自己的身体,买点自己喜欢的衣服。
想起年少时母亲喜欢唱歌,但因为那时的自己总是讨厌母亲唱歌,母亲后来就不唱了,为此他还即兴和母亲合唱一曲,看到母亲这样开心,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虽然37岁的刘大志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但是,每次母亲训话时,他的头几乎比17岁的刘大志低的还要低。
因为不管你活到多少岁,你妈都是你妈啊,这一幕真的非常传神。
除此之外,郝回归最挂念的还有微笑。
微笑与他互有情谊,但他一直没有表白,导致自己37岁还是单身。
为了努力赢得微笑,郝回归想尽办法让17岁的刘大志接近微笑。
微笑是广播站的广播员,广播站招人的时候,完全没有播音天赋的刘大志被班主任拎着去了现场,并强行安排进了广播站。
甚至直接点名,让刘大志和微笑变成同桌。
为了不让微笑的父亲因为肝硬化忽然去世,他喝到吐才和微笑的父亲交上了朋友,想劝他不再喝酒。
发现这个方法不奏效之后,他开始为单身多年的微笑父亲拉起红线,希望找个女主人能管住他,让他不再喝酒。
因为回到了过去时空,所以这部电视剧中的音乐、造型、道具、布景、暖黄色的画面等等都非常有时代气息,很多场景都能勾起我们的回忆。
例如,磁带总是需要卷。
大家的发型不是郭富城就是小马哥。
健力宝、西瓜霜,是教室里最潮的必备品。
还有,最搞笑的一幕,那个年纪总是有人喜欢“忍”字,好像自己是神秘的忍者一样,然而年级主任的回怼更加经典:“忍什么忍,是我忍你”。
37岁的刘大志一夜之间回到过去,他想弥补过去所有的遗憾,想努力变好,他对17岁的刘大志说我发誓,没有人比我更想你好。
他做出的种种努力,在他看来都非常明智,非常奏效,但在17岁的刘大志眼中,他完全就是一个想尽办法找自己麻烦的老师。
不知不觉中,他再次活成了自己当年最讨厌的样子。
37岁的刘大志在现实世界说,我讨厌成年人,永远言不由衷。但回到过去,他依然做了那个人,这就是生活。
但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做一个这样的梦,重回青春,重回过去,尽管那个时代也曾拥有悲伤、迷茫、无助、不自信......但那真是一个让人永生怀念的黄金时代啊!
大家好,我是一个每天看电影、刷剧、写文章、和业内媒体人聊八卦、谈人生的小姐姐。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一下哦,需要你的支持,感谢感谢感谢。❤
没看过原著,看前几集的时候一直以为陈桐喜欢微笑。直到一次微笑问陈桐去文科班感觉怎么样,陈桐笑了笑说觉得挺有趣的,是盯着某人的背影说的。微笑问如果考不到第一名呢,“那就更有趣了”他继续笑。
单车情节是从第一次大志被狗咬伤,陈桐自告奋勇骑车送他去医院开始的,是那辆没有后座的山地车。
第二次在校园上学路上陈桐又提出来骑车带大志,直接霸道的甩了句“上来”,这……说是迟到了(路旁还很多学生)大志勉勉强强坐上车(这天大志穿的粉色卫衣 配我一脸)到了学校,大志特娇羞的跑开了,陈桐还温柔的喊了一句“别跑来得及”(刚刚不还迟到了吗)
后来还有小武的吃醋(刘大志何德何能啊!)刘大志主动提出来要骑车带陈桐(陈桐就算做前杠也是攻气十足)
再后来的运动会,嘴上说着不参加,但为了大志一心想要留下郝回归,最后还是出谋划策,一起跑完了五千米,已经穿着的运动服,为了和大志穿一样的又换了件。(还口是心非说为了迷惑对手)
还有无数的默默付出:
妈妈姐姐买重了的nike
没有包装盒的CD机
对狗过敏还为了大志把木头带回家
认出了校长车上大志的字,主动去背锅。拿自己高考加十分换大志不被退学,他说“值了”。
他总是说的最少做的最多的人
他为了喜欢的人做了许多自己不擅长的事
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小心翼翼的藏着自己的心意
却又暗中给他最大的保护
支持他做任何事
在他伤心难过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
甚至会帮他追自己喜欢的女生
因为他是善良的陈桐
所以他毫无恶意全心全意的对一个人以及他身边的人好
“欣赏同性不是错误,每个人只是天性不同罢了。你一直以来背负的责任和期望已够大,你理应拥有更自由的人生,而非躲藏自己。 希望你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谢谢你欣赏大志。”
虽然你一直自信且温柔,默默的守护着心上人。但回到十七岁,还是想让你再勇敢一点,做一回洒脱任性的陈桐。
《我在未来等你》是我最近的快乐源泉(当然后来发现是入了坑,因为看着看着又忍不住泪目……剧中有很多熟悉然而已经逝去的青春:走绿皮车的铁道,售卖磁带的音像店,还有《当代歌坛》的书报亭,永远觉得校服丑不肯穿,把回力标志用粉笔涂成耐克……还有同学们珍贵而热血的友谊,一起参加运动会,全班陪跑那个受伤的同学直到终点,满满的都是青春的回忆)。
剧情设定就很有趣:37岁的男主“回到过去”,遇见了17岁的自己,变成了自己当年的班主任。哈哈哈哈……容我大笑12声,分明是“我终于长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的有利证明!
果然,17岁的自己一上来就对未来的自己各种花式作死,为了整垮未来的自己,连泻药都用上了……真是“我狠的时候连自己都害”。不过怎么说呢,有了“班主任”这个身份做什么事情还是很方便,比如想和当年的妈妈接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以家访的名义蹭饭,回去之后还不忘吐槽亲妈:“哼,我妈果然一直都这样,我好她就含笑九泉,我不好她就死不瞑目,她好像随时做好了离开这个世界的准备。”在郝回归眼中,妈妈的逻辑就是:“毛手毛脚考不上大学,睡懒觉考不上大学,驼背考不上大学……总之就是考不上大学。不光考不上大学,还娶不到老婆。”变着花样的吐槽中,仿佛看多很多人妈妈的影子。
《我在未来等你》这部剧就是这样接地气的亲切,但如果你们以为让男主“回到过去”,就是为了现在翅膀硬了好吐槽当年,出一口恶气,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回去纠正自己的人生的。
男主郝回归人到中年依然过得不太称心,没能和喜欢的女人在一起,还和好兄弟打了一架,现实狼狈,梦想未完成……本以为纠正了年轻的自己,之后人生就一路开挂了,然而抱着这种心态“回到过去”之后发现什么都改变不了:该丢的自行车会丢,该被狗咬会被狗咬,该退学的朋友会退学……既然回去什么都不能改变,那还回去做什么呢?跟17岁的自己刘大志(没改名前叫刘大志)较量了一番之后,才慢慢明白回去是为了弥补遗憾、陪伴过往、引导成长……
谁的成长没有遗憾?男主17岁的时候没能见到外公最后一面,37岁的他终于补上这个遗憾。在外公离去的时候,替17岁的自己磕一个头……这是该剧第一个泪点,尤其是那句,”我失去的是外公,妈妈失去的是爸爸“,直接泪奔。我看到这里想:如果也有机会“回到过去”,我也会希望回到12岁外曾祖母去世那年……
而陪伴,永远是少年时期的关键词,无论是什么年纪,男人果然都藏着一颗童心。37岁的自己“回到过去”和17岁的自己打游戏,再顺便助攻17岁的自己追求当年喜欢的女孩……17岁的男孩遇到喜欢的女孩就是死不承认,逃避不敢面对,却发现原来37岁了还是照样怂。过分真实!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引导成长,我第一次感觉到37岁的男主对17岁自己的引导,是他俩比赛打游戏那里。17岁的自己果然输了,37岁的男主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说:“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打游戏厉害,只是因为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更厉害的人。”我们曾经的世界就是那样短浅但又天真,以为自己面对的就是全世界了,然后一次考试没考好便觉得天塌了下来,动不动就把天长地久挂在嘴边,勾肩搭背的兄弟都是生死之交。而多年之后我们确实也再遇不到这样的情义,身边的至交,兜兜转转真的还是那些人……
女生冯美丽更是一个人间真实的范本,一次没考好后对37岁男主的哭诉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长相普通,家境普通,智商普通,我们甚至没有拿到男主剧本,不能改变人生,我们怎么努力可能也考不进全班前十,上不了清华北大,够不到校草校花,可我们也努力地活着,也努力想要发光。而在漫长的学生时代(甚至更久),我们都是被淹没的那群,想想这不就是大多数的我们吗?然而我们的教育习惯于看到缺点给与的是打击,而不是鼓励优点和特长。当37岁的男主撕掉了班级排名表,在家长会上特意说出冯美丽的英语特长,我想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也想要这样一个班主任吧。
《我在未来等你》是等你,而不是拉你,或者拖你,拽你,拔苗助长,而是37岁的自己和17岁的自己互相关照,互相成长。
看着看着,我甚至想:也许,这世界都在当年欠我们一个未来的自己。
也或者给过。那些生命中点亮过我们的人……
我给这部戏的原著小说写过书评,也算是原著粉吧!
当时听说会改变成电视剧的时候,其实没敢抱太多期望,毕竟你懂的,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谁还看青春片?这几年的青春片,几乎每一个都糊的连妈都不认识。
我们长大了,青春片,以及所有和青春有关的东西,都好像臭抹布一样,避恐不及。
最近做了一个腹部的手术,大夫提醒我不能剧烈运动,最好不到久坐,防止腹压增高,把伤口崩开,然后我就把一边渗血的刀口外面敷了一个纱布,绑了一圈弹力带,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去了新片活动现场。然后在那里硬是坐了三个多小时。
我其实算不上什么真爱粉,我只是想看看,看到从文字变成影像,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心境。
故事内容,我看别的小伙伴已经说了,这里就简单概括一下:郁郁不得志的屌丝青年郝回归,在自己的假婚礼上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几乎是人生所有的不堪到了一个顶峰之后,他意外地在玩游戏的时候穿越回了自己的17岁,和其他穿越小说不同的是,他没有变成17岁的自己,他变成了17岁的自己的【班主任】~~~~
嗯,这个有点奇葩的,超越了什么平行空间,什么时间旅行等等一系列的理论的设定,从一开始是吸引我看原著的点。
当然,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最打动我内心的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
不过你也别以为一个穿越了,带着后半生记忆的【我】,就能改写自己的【前半生】,嗯……怎么说呢?你自己想想,如果现在那你穿越回去,遇到17岁的你自己,就你那时候的吊样,你是会好好和他讲话,还是揍他一顿?或者说……你好好讲话,过去的你也未必听。
很多事,即便回到过去,也未必能改变,因为成长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也就是这个过程,变成了这部戏最好玩的矛盾点,【我对我自己的改造】,这个剧一不留神就容易变成逗比型作品,再不留神就容易变成【纯怀旧型作品】。
喂!怀旧这件事,都是中年人干的,但中年人都不看青春片的。
因此一开始我不是很看好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怕变成夏洛特烦恼升级版,或者是一惊一乍大呼小叫的日韩混合版,而事实证明,它都没有。
没有炫技,甚至都没什么烂片的气息,几个主演都是新人,却给出了诚意、自然、发挥到位的演技,不做作、不偶像、不韩剧、不日式。
活动上听刘同说,选角色的时候,一度因为主演费启鸣是抖音网红,而一直想放弃他,甚至让他试了两次戏,才最后定下了,我想决策的艰难和风险也的确是有考虑过的,而他自然的演技,甚至有点小井柏然的长相,也真的是成为了我本次看片的一大享受。
对于国内的电视剧而言,剧本好,基本上是成功了百分之五十,如果演员选对了,差不多成功了百分之七十,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就是导演对演员的激发,对剧本的理解和呈现,甚至是导演对自己的要求。
小说里可能寥寥几笔,十几个字,但对导演来说,可能是一天的布景,八个小时的拍摄,还原原著之外,如果导演还能加入自己的手法,那真的说明,导演是用了心的。开头李光洁的一些对镜头讲出内心OS的巧思,甚至是刘大志一些预想,但后来真去实现了却发生反转的小情节,真的是蠢萌又有趣,看得出导演有心了。
这里分享现场活动的两个小细节:
一个是刘同讲到当时去邀请李光洁,因为太紧张了,所以提前喝了一大杯酒,所以见到李光洁的时候,他有点醉,但已经很坦白和放松了,于是他说,我怕你看不上我们,我怕你不乐意拍这个青春剧,我怕你拍了之后又随意的改剧本。
在那一刻我觉得挺心疼的。
我一直以为他是青春光线副总裁,出版圈的宠儿,应该很有优越感才对,投资的影视剧有眼光,作品改编的电影也大卖到不行,但我没想过他在影视圈依旧把自己放得这么低,依旧会紧张、忐忑、担心。
李光洁后来回应说,刘同的这一番话,把他想要说的所有的理由都堵死了,就在那一刻,他想试试看,据说那天他们喝了两瓶酒,其他的,他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刘同在洗手间狂吐,却一直说,我没事。
有太多的【我没事】,被之后的光环所掩盖。
另外一件小事是当时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到场的一番发言,然后刘同有些哽咽了,有些事,即便你努力了,做到了最好,但如果没红呢?没想象的那样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同说,那就说明我们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我们还可以自我反思,我把我能做的都做了,如果这还不行,那我也只能接受,然后,再来!
导演和副导演在现场吐槽刘同在片场很爱哭。
我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变得爱哭起来,以前印象里他都是冷静客观,目标性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样的人突然有一天开始,很容易伤感,容易泪流满面,我也很想问问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直到那天活动当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我们总认为温柔是一种软弱,却从未想过,也许温柔也是一种力量。
我们总觉得哭了,流泪了,就是丢脸的事,可当一个人能接纳自己的丢脸的时候,或许也正是说明这是他强大的开始。
我从没问过刘同,为什么对青春片一直情有独钟,到底青春,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天李光洁说,我曾经自认为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因为我的青春回忆不值一提,我当时心想,对啊,谁的不是这样呢?
我想我之所以不乐意去怀念青春,是因为我的青春里除了烦恼、迷茫、困惑之外,好像啥都没剩下过。
谢谢刘同,用他的柔软,帮我们记住,青春里还有朋友,有虚荣,有懵懂,有痛苦,有做不完的考试题,也有忘不了的好吃的,有一个恨铁不成钢的妈,也有一个督促你进步的好老师。
在教育压力,一切向学习看齐的时代,我的青春里除了考试,除了担心,除了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多少天,除了做题复习,还有校门口好吃的蒸鸡蛋,还有每天早起时候的学校慢跑道,还有食堂每周四才有的好吃的丸子,以及至今都记得的小伙伴。
我们的青春被压抑住了,然后在自我内心里扭曲,埋葬了。
希望,小说,电视,能变成了打开的钥匙。
透过这个小小的时光隧道,我真的不知道,40岁的自己如果看到17岁的自己,我要对他说点什么……
大概唯一能说的一句话就是:请相信你未来会长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大人,哪怕起步晚一些,哪怕波折多一些,只要你往前一步一步走下去,就会变成你想要成为的样子。
我在未来等你。
绝大多数人都曾经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白日梦,幻想自己回到了少年时代,在温情的陪伴中生活,无忧无虑的玩耍,还有错过的机遇,未说出口的表白,当一切重来,就可以留下对的,修正错的,按照成年后的丰富经验去大展拳脚,打造出一个“成功”的自己。 由刘同小说改编的《我在未来等你》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李光洁饰演37岁的郝回归,在自己的婚礼上突然感到光阴虚度失败透顶,事业无成没车没房,娶个媳妇还是假的,被所有人瞧不起,尊严被践踏,一赌气跑到游戏厅里疯玩,却玩出了一个超现实大彩蛋,回到了二十年前的1998年,变成一位高一年级实习班主任,班上的同学都是曾经的小伙伴,其中还有17岁时原名刘大志的自己。 在《重返20岁》《夏洛特烦恼》《超时空同居》里面,我们也曾见过类似的设定,《我在未来等你》的立意和手法上都有创新,首先,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空切换,不是一个人从37岁变回17岁,而是时间变了人不变,让37岁的自己遇见17岁的自己,两个“我”两个视角,相互陪伴着共度一段成长时光。一个是已经饱尝人生各种不如意拥有丰富失败经验的中年人,一个是未谙世事不知愁滋味的顽皮少年,如何相处?大的能否帮助小的改变命运,进入预想中的人生正轨,悬念乍起。 一开始,观众随着郝回归的视角,试图去影响并改变17岁的刘大志,只是这个乐天派的小屁孩看上去实在难堪大任,在这个阶段,剧情极尽轻松搞笑之能事,一大波笑料来袭。37岁的郝回归在街头对着刘大志热泪盈眶,金玉良言就像竹筒倒豆子,对方却一脸的懵逼,进了班级见到成年后瞧不起自己的同学们,他又童心大起,大肆调戏、整蛊和公报私仇,面对曾经的师,现在的同事,他也运用信息不对等的优势一雪前耻,这些情节发挥很好的喜剧效果,让观众笑出腹肌的同时,也随着剧情的进程做了一场白日梦、过了一把成功瘾。 可是,《我在未来等你》并没有试图通过一个37岁失败者帮“自己”扬眉吐气制造集体YY,甚至没有渲染时空转换带来的福利,而是更多的让郝回归重新审视17岁的刘大志,重新了解自己,重新理解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学们,并在不改写历史的情况下,尽可能是让刘大志不留遗憾的成长,同时,刘大志也在郝回归身上,得到了一些温情的鼓励和引导。 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一段源自一件假名牌“联名款”的运动衣,当年妈妈为了省钱买的这件假衣服,让刘大志出尽了洋相,留下了半生的心理阴影,郝回归尽力弥补,和“妈妈”斗智斗勇,虽然还是没能阻止刘大志穿上这件衣服,却通过自己的方式,没有让少年品尝当年自己的痛苦。 由此看来,虽然有形式上的回到过去,但《我在未来等你》的故事是非常贴近现实的,假如不看第一集的当下戏码,把郝回归视为一位真正的老师,故事也是成立的,其中的欢喜悲伤,嬉笑怒骂,孩子们所经历的一切都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包括半是玩笑半是期许的“娃娃亲”,请个假妈妈来开家长会,同学之间互相借随身听,有了矛盾打一架定对错,每一个情节都是对90年代的高度还原。 围绕扎实的剧作,《我在未来等你》实现了包括高度还原的服化道,90年代的校园、游戏厅,以及歌曲的运用,营造了极度真实的时代质感,一举逆转了时光,相信所有经历过1998年的观众,都可以为之感叹、共鸣,共同去回望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不仅是双视角,更是一部国民视角的青春剧。
前几集真的很难看下去,主角穿越回去后表现得就跟个神经质一样,神神叨叨的,是个人也不可能说出那些奇奇怪怪的话吧,正常都是在心里过过瘾,说出来显得很傻。
前几集男女主,就是刘大志和微笑的性格真的很不讨喜,刘大志所做所为完全就是一个自私又人品低劣的小人,各种后面搞破坏,损害他人利益,大家上学都会有讨厌的人,但这种极端的让人恶心的性格应该不可能碰到过。
微笑就是给人自己很了不起的感觉,很不尊重自己的老师,表情真的很欠,我在想这是一部现实青春剧,现实中的尖子生会这样不尊重老师?对老师当面摆那种表情?
看到运动会的时候,男女主和班主任都正常了,班主任积极的帮助同学,鼓励同学,同时也在提升自己,同学们也是在为自己想要的努力,非常的正能量,男主一改以前自私,低劣的人品,开始奋斗,努力,懂得感恩,非常好,看到他们拿到成果的时候,真的有被燃到。
可是下一集,我的眼睛就瞎了。上一集运动会的时候,班主任和男主还亲如父子,男主十分感恩班主任对他的帮助。结果就因为体育老师说他可能适合当体育特长生,有机会考上北京体育大学,他就直接把之前和班主任定下的好好学习的目标直接给抛到脑后了,瞬间把班主任对他的好全给忘了,成了一个白眼狼,铁了心要去当体育生,也不仔细和班主任谈谈,居然还在学生投票动手脚,私自篡改同学们的投票,想把班主任给赶走,用这样下三滥的招,这人品真的大问题,之前运动会还被班主任教育的成熟的刘大志,突然就变成一个自私的卑鄙小人,这人物性格也转变的太分裂了吧?
还有那个叮当,就因为刘大志和陈小武的闲谈,把她和微笑放在一起说比较下。她就和她最好的闺蜜微笑翻脸了,当时看的时候愣是没get到这个点,这人会有这个脆弱的内心,这么奇怪的脑回路?
别人把你和闺蜜比较,你觉得自己不如闺蜜,结果就和闺蜜翻脸了?女主一脸懵逼,好言好语的关心,奇怪为什么叮当突然翻脸,结果叮当还蹬鼻子上脸了
直接就没看下去的欲望了
剧情很有意思啊!而且男主演技真的OK啊,很自然,莫名有种年轻版苏有朋的感觉。
如果真的可以,我也想回到自己想回去的年龄重新来过,但是现实告诉我目前要好好珍惜眼前每一天,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看了那么多青春校园剧,这部是最贴近我的记忆的一部,连片头片尾都不舍得跳过的一部剧,作为原著党,看书时脑补的画面都一一在剧里还原了,是我的青春啊,还有意想不到惊喜剧情,强烈推荐了,那就是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的青春呐。怎么可以这么真实……
费启鸣演技挺惊喜的,演员选的非常好,演技很棒!故事非常不错,既有成年人的危机和苦恼,又有孩子的成长弯路,37岁和17岁的碰撞非常有创意,通过李光洁饰演的成年郝回归弥补17岁的遗憾,来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少年时期,真正实现了跨年龄层出圈。
夏洛,请回答1998。
失去抖音滤镜的费启明压根儿认不出来 这个照骗水平可以开班授课了
想不到我可以在国产剧看到暗恋直男的剧情,给陈桐4星
真的可以看看 色调爱了
我惊了!我以为陈小武至少是石小龙那样憨才对。微笑的气质欠了点,费启鸣真的给我惊喜,道具也很用心了。
我觉得那些说不行能多看几集吗谢谢。
本以为是青铜,结果是王者!泪崩好多次了😭😭
每集都要看哭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老了。先给个5星⭐,最后再看结局啦!
看过小说原著,没成想比预料的好很多,之前还担心青春片会显得过份矫情,但刘大志的表演很放松,郝回归的逗比演技也很到位,片子的节奏和巧思很多,期待可以大红。
昨晚看了十二集哭的我窒息,我喜欢剧里的感情线,干净舒服,没有强加剧情带来的尴尬感。每一个角色都特色鲜明。二十年后的自己看现在的自己确实是傻里傻气却又青春满满的吧,郝回归知道未来他们都会被改变,青春短暂驻留之后是一切面目全非的样子。他还是想试着拯救自己,饶是如此令人不快的人生,他还是向谷底的自己伸出了手“别怕,我在未来等你”
距离自己的年少青春太久,已经忘了时而奋发时而忧郁时而二傻时而成熟的那个自己。乌丝变白发,青春剩下记忆,跟着回到过去,看看你们,看看已经陌生的我。
冲着豆瓣8.5高分而来,本来还期待能成为我年度剧集的又一成员,结果越看越失望。刘大志的所作所为屡次戳中我的气点:给老师下泻药、公开课上捣乱、为在课堂上看NBA导致班主任被停职、篡改教师留校资格投票差点断送别人的职业前途、随便道出丁珰母亲与陈桐父亲曾经的恋情、徐怀钰歌友会上当众撒谎、肆意用广播台导致广播台被取缔、为泄愤在校长的车上泼漆写脏话……难怪有豆友表示「刘大志是我最讨厌的男主」,看他不学无术也不见发愤图强地学习,不知他后来怎么当上大学老师的?(他自己做出数学试卷最后一道大题的情节我是不信的。)……本来还以为只是腐向的暧昧,得知陈桐是同性恋,让我挺惊喜的,但是,他竟然喜欢这样的刘大志?(既然他爸是警察局局长,那去解救小武时,他和郝回归不应该先去找他爸帮忙吗?)……总之,故事剧情于我而言并不满意。
有点意思,好像剧里的人有机会在梦里回到自己的少年时期,然后逆天改命帮助了心中那个弱鸡的自己,解决那个旧乡愁…其实不少心理治疗流派里的催眠就是这个原理,回到过去,治疗现在的自己。
思来想去还是改四星了,我果然是上了年纪对这类怀旧青春剧有偏爱,中国版因为是第一次后面越看越好看,费启鸣可爱,辛云来好帅!!!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接近我的17岁生活的连续剧了吧
吃饭想看点轻松的点开的 谁知一看就停不下来呢 还在我本身不喜欢费启鸣的前提下 比预想的好太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