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马耳他之鹰

正片

主演:亨弗莱·鲍嘉,玛丽·阿斯特,格拉黛丝·乔治,彼得·洛,巴顿·麦克莱恩,李·帕特里克,西德尼·格林斯垂特,沃德·邦德,杰罗姆·柯万,小伊莱莎·库克,詹姆斯·伯克,默里阿尔珀,约翰·汉密尔顿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41

 剧照

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2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3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4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5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6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3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4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5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6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7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8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19马耳他之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马耳他之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萨姆·斯佩德(亨弗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 饰)和搭档阿切尔在旧金山市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一天,一位贵妇(玛丽·阿斯特 Mary Astor 饰)登门拜访,委托他们寻找自己失踪的妹妹。他们立刻展开调查,发现这名贵妇的妹妹与一位叫做瑟斯的神秘男子在一起。本 来以为这只是一件普通的失踪案,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他们所料。阿切尔在调查案件时被杀害,传说的瑟斯也相继被杀,警方由此怀疑起萨姆与阿切尔的妻子有染而杀掉他的合伙人。深陷泥潭的萨姆依然继续调查案情,他查出贵妇曾与古特曼等流氓倒卖过古玩,之后,古特曼又拜托萨姆帮忙寻找一尊雕像——被称作“马耳他之鹰”的无价之宝。萨姆开始研究起这尊神秘的雕像,结果发现真相就藏在其中。  本片获得第1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提名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末世表盘阿拉丁与神灯2015宫S网红大事件五个女儿女仆2020警视厅搜查一课长新特别篇监听1983中国影像方志千禧年街头霸王: 春丽传奇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 第二季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爱你至死工厂女孩2006西部执法者曼尼酒店别放精神线地下墓穴2007重回蓝色珊瑚礁独家记忆之勇敢爱星尘往事谁说我结不了婚二次旅程安娜的旅程

 长篇影评

 1 ) 贪婪与愚蠢;机智和无情

《鸟巢喋血案》,也称《马耳他之鹰》

讲述了萨姆和搭档阿切尔经营的侦探公司因为接手一桩神秘贵妇寻找妹妹的案件,莫名卷入了两伙觊觎古老珍宝“马耳他之鹰” 的亡命徒之间夺宝大战

约翰·休斯顿执导,亨弗莱·鲍嘉、玛丽·阿斯特等主演,1941年10月18日在美国上映

是亨弗莱·鲍嘉和以古怪反叛著称的导演约翰·休斯顿首次合作的一部黑色电影

讲述了萨姆和搭档阿切尔经营的侦探公司因为接手一桩神秘贵妇寻找妹妹的案件,莫名卷入了两伙觊觎古老珍宝“马耳他之鹰” 的亡命徒之间夺宝大战

玛丽·阿斯特扮演的女主角漂亮迷人,贪婪愚蠢;亨弗莱·鲍嘉装扮的私家侦探潇洒机智、风流冷酷

 2 ) 梦想的物料却是赝品

随缘写写,言不尽意。

故事在现在来看似乎有点老套,算是合格的犯罪片,但是考虑到是二战时的作品,不能太苛责。对话很多,似乎有点太多了。马耳他的鹰争了一场戏,却发现是赝品,生活的荒谬感。前半段有点像黑帮片,后半段有点像戈达尔。其实真正的精彩是在发现是赝品之后,很明显,年轻的枪手最先信仰崩塌,不值得为一个冒牌货当牺牲,选择了逃走;胖子和说英语很滑稽的卷毛,似乎仍然相信真正的梦还是存在,值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男主和女主关于爱情的对话则更加堪称经典,耐人寻味。

人类梦想的物料,来自传说,终于赝品

近期少有的5星评价,主要是给本片最后二十分钟的。个人认为比看起来和他很像的《唐人街》更加有触动感,或许这就是更对味的黑色电影?

 3 ) 让我们来谈谈那只黑鸟的事吧

亨弗莱鲍嘉的成名作,听说是黑色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或许是内涵方面的吧,因为似乎后来的片子很少有在形式上与该片类似的,印象中好像《洛城机密》有那么一点点,但那个线索是散落在三四个人身上的,而且到3/4时已经全部揭底了。而本片不同,由鲍嘉饰演的侦探萨姆斯派德从一头雾水到众多只言片语的线索纷至沓来,凭借对局面的超强掌控能力,最终在与一众杀人不眨眼家伙的斗智斗勇中全身而退,实在是令人佩服他的专业素质,当然更佩服创作者的想象与控制力,听说是由小说改编的。
从一开始就觉得面对这样一个满嘴瞎话的女人,萨姆怎么会有戏唱,没想到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依旧能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诸多线索。来他办公室找黑鹰雕塑的小个子乔尔卡罗是第一个提供线索者,他用枪指着萨姆锲而不舍地要求搜身那段真是神来之笔,搞得屏幕前的我和被他指着的萨姆一块儿无奈地笑个不停。
而那个年轻的枪手,典型的有勇无谋,一举一动都被萨姆了如指掌,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还成为第一个对萨姆失去威胁的人,看来头脑简单的人真是好对付。而胖子老板和乔尔开罗属于那种眼里只有宝贝的人,想必再加上有钱,自以为聪明的他们,嘴巴都比那女人放松好多,也就成了萨姆的突破口。当两桩命案的谜底从他们口中得到解答后,第三桩命案的答案就可以用排除法得出了。
看的版本翻译不太好,没太懂萨姆最后对那女人是否有情,应该是有的吧,但是当他发觉似乎从女人那儿得不到对等的好处时,也就不想继续吃亏了。从头到尾真的很讨厌那女人,基本上没说过什么实话,想必她也过于自信吧,找了这么个主儿当保护伞,算是打错主意了。
不禁会想,如果那黑鹰雕塑真的价值连城,结尾是否会有180度的大转变呢?我们的男主角也许该金钱美人儿双丰收了吧。好在1941年的电影还没这么俗气,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酷到底的鲍嘉。

 4 ) 马耳他之鹰——一个面冷心热的私家侦探。

本片在黑色电影史上也许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说不上精彩。好看的只是那个私家侦探山姆的形象和汉弗莱.鲍嘉的出色表演。作为私家侦探,这个山姆面孔冷峻,始终看不到他有笑容;而身手不凡,当坏蛋用手枪指着他,他能无比敏捷地出手把对方制服;他又极度聪明,脑筋能转得非常快,能在情况有变的一瞬间就决定该怎么说怎么做;他不为美色和金钱所动,那美貌又忠心的女秘书对他很钟情,他从未有非分之想;他对那一开始找他的贵妇人显出有意思,和那胖子为报酬讨价还价收下大把钞票,都是因为了需要这么做;其实他一开始就看出那贵妇人找他是另有意图,特别在他的搭挡一出场就被枪杀,就知道事情大有来头,虽然如他本人所说,一个搭档如果枉死,就定要查清,给搭档一个公道,哪怕对这搭档原有看法;他和他搭档的妻子是有私情,但那也象是为了说明他被警方怀疑而面临困境仍一如既往追根究底。所以说,这个私家侦探还真是不平常。而汉弗莱.鲍嘉的表演实在出色;他把这私家侦探的神态和心思活灵活现,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这本电影,加上他主演的‘卡萨布兰卡“,”非洲女王号“,”浴血金沙“等影片,汉弗莱.鲍嘉被美国电影协会推举为上世纪最伟大二十五名男电影演员的第一名,是理所当然。

 5 ) 《马耳他之鹰》:最伟大的侦探片 点燃“黑色”风潮

      现在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同意仅有64分钟长的《三楼的陌生人》(1940)是第一部真正的黑色电影,因为片长关系,也有相当多数人认为约翰·休斯顿的处女作《马耳他之鹰》(1941)才是第一部黑色电影,而奥逊·威尔斯的《历劫佳人》(1958)则被公认为经典黑色电影的绝唱。作为一种电影形态的自发产生,黑色电影必然反映了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同时它又是美国文化的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读出或明或暗的历史背景、政治问题和美学渊源。黑色电影出现于二战时的美国,持续到50年代末期。它以战时、战后美国国内普遍存在的幻灭感为心理依据,既吸收了文学传统,也吸收了电影传统,融汇而成。从时间的维度上看,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奠定了黑色电影从叙事方式到视觉风格的一系列特征,也开创了黑色电影的第一个时期。按照保罗·施拉德的说法,这是侦探和孤独客的时期,是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的时期,是亨弗莱·鲍嘉和劳伦·巴考尔的时期,是迈克尔·柯蒂斯那样衣冠楚楚的导演的时期,这些影片多数在摄影棚内拍摄,而且一般来说对白多于动作。
      1941年好莱坞硬汉导演约翰·休斯顿首次执导筒拍戏便将著名侦探小说《马耳他之鹰》搬上了银幕。这部黑色悬疑电影在主题和人物方面开了黑色电影风气之先,被认为是日后形成大气的黑色电影流派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好莱坞首席硬汉亨弗莱·鲍嘉的成名作,他以片中的私家侦探角色山姆·斯佩德成为好莱坞的首席硬汉。影片改编自侦探小说大师达希尔·哈米特的同名小说,将神秘的美女、难解的怪人和一桩谋杀案连在一起,需要主角抽丝剥茧,解开那一层层谜团。影片节奏紧凑,对白机智,细节精致,演员表演无懈可击,堪称黑色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品,这部费时八星期耗资30万美元的影片,在艺术和票房上取得双丰收。影片如实地还原了侦探小说大师达希尔·哈米特的同名小说,将原著中的神秘黑暗感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诸多侦探小说常用的符号,如神秘的贵妇、让人难以理喻的怪人还有连环凶杀案件等等,都被导演用影像化的手段完美展现,而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深入,人物关系、情节线索被全方位调动。而从人物角色的角度来说,极为紧凑的剧情,精彩绝伦的对白,塑造出了铭记历史的硬汉形象。
     《马耳他之鹰》的情节现在看来不是很复杂。有一件价值连城的雕塑——马耳他之鹰遗落在民间。在本片中很多人都想得到它,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一个胖子三伙人在争夺。女人为了寻求保护,把一个私家侦探事务所拉了进来。事务所的一个侦探因为这个任务送了命,另一个侦探——男主角斯佩德只得孤身奋战,寻找事情的真相以及为搭档报仇。于是,三伙人在不停地争夺,女人则不停地在撒谎欺骗男主角寻求保护,而男主角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三伙人中周旋着。最后,当大家发现他们找到的雕塑只是普通的仿制品后,私家侦探运用计谋将他们三伙人全部交给了警察局,也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为自己的搭档报了仇。这部电影角色的对白语速非常快,剧情非常紧凑,场景之间几乎没有过度,稍微走神的话就会错过很多情节。也可以换个说法,这部电影有点“赶”,它没有给观众一点喘息的时间。这是一部典型的犯罪片,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看点在于错综复杂的情节,以及男主角周旋于各方之间的勇气与智慧。影片的故事处处充满悬念,搭档如何死的?女人的助手如何被杀的?小个子男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女人的话那句是真那句是假?这些林林总总的悬念,在影片结束前始终是一个谜团,等待着揭晓。这样的设置,使观众们抱着强烈的好奇心,迫使观众完全投入在剧情中。
      男主角更是智勇双全。他没有轻信女人的话,也没有对任何人掉以轻心,用着自己聪明的头脑,以及凌厉的语言,将他们三伙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不止是三伙歹徒,警察与检察官也奈何不了他,像他这样的角色在电影中很少见到,实在让人佩服。最匪夷所思的是,男主角不止能脱离各种险境,还从不空手而归。他从女人、小个子男人与胖子三伙人手里都拿到了不少钱,虽然他们三伙人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男主角可没吃亏。电影的节奏过快,从影片开始时就可以看到,它没有任何多余场景,直接进入主题——女人进到事务所后直接开说,一直到96分钟后电影结束,角色们不停地在说着话。对白中有谎言,有事情的来由,有角色之间的互动,总之,没有任何一句废话。我们不得不紧跟着剧情,去思考着,回味着每一句台词。亨弗莱·鲍嘉非常适合本片这个阴冷、没有感情,但又充满着智慧的角色。他在本片扮演的男主角从来不会展露内心的想法,不相信任何人,也不付出任何感情,有着一颗冰冷的心,这个男性气质暧昧的私家侦探穿梭在女人和同性恋者组成的地下世界。亨弗莱·鲍嘉是这个角色的完美再现,不二人选。女主角扮演者玛丽·阿斯特,样子不算漂亮,而且也没有给人“蛇蝎美人”的感觉,说白了看起来不是那种毒妇人。她不仅在形象失败,演技也中规中矩。矮个子男人的扮演者是彼得·洛,《凶手M》中的M也是他主演的。他的表演确实独特,不愧为“世界上最好的演员”。
      当华纳公司决定把达希尔·哈米特的原作《马耳他之鹰》再度拍成电影时,亨弗莱·鲍嘉在片厂是众矢之的,酗酒,脾气暴躁,女演员都不肯和他搭戏。他的愤怒、阴郁和暴躁让他在1940年前后濒临失业。《马耳他之鹰》于1931年曾搬上银幕,1936年以《撒旦遇见淑女》的片名再度拍摄,由蓓蒂·戴维斯主演,但成就均不如1941版。因为《马耳他之鹰》是第三次翻拍,导演是新手约翰·休斯顿,所以大牌们都不肯演,最后勉为其难地找来亨弗莱·鲍嘉。约翰·休斯顿倒是和他一拍即合,两个男人都是酒鬼,都喜欢吵架,合作得默契无边。这一版《马耳他之鹰》是浪漫的,也机智,不动声色,偶尔淘气。亨弗莱·鲍嘉的斯佩德成了影史中不朽的形象,这个男人沉郁、多疑、敏感,即便在亲吻时,脸上仍带着扭曲的焦灼表情,他冷酷,无情打量这个世界,而在洞察了他迷恋的女人的阴谋时,也会片刻流露绝望的软弱。因为他的多疑和控制欲,他只能做愤世嫉俗的孤独者,他的身体是始终绷紧的弦,就连笑起来也是狰狞的。
      太平洋战争和《卡萨布兰卡》改变了亨弗莱·鲍嘉的事业轨迹。在这部带着战时宣传色彩的半调子黑色电影里,亨弗莱·鲍嘉扮演的里奇被问:“你是什么国籍?”他答:“我是酒鬼。”一个酒鬼、一个态度暧昧的爱国者,成了亨弗莱·鲍嘉在战时深入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他不算善良,性格阴冷,狡猾,甚至有些残酷,他不信任民主,但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能站在美国这边。战争促成了亨弗莱·鲍嘉的转型,战前的恶棍成了战时的非典型的英雄,他就这样迎来了事业的巅峰。而他内心唯一珍视的,只有《马耳他之鹰》,他曾说:“除了《马耳他之鹰》,我没有什么可骄傲的。”直到去世前,他依然渴望出现一部电影让他重温《马耳他之鹰》的激动和快乐。1951年,约翰·休斯顿和亨弗莱·鲍嘉再次合作,在刚果拍摄的《非洲女王号The African Queen》成了亨弗莱·鲍嘉的第一部彩色电影。这电影确实成了亨弗莱·鲍嘉生命中的另一座里程碑,但必须得说,亨弗莱·鲍嘉这个名字,永远和黑白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他的生命力存在于低机位摄影机镜头下潮湿、肮脏、虚无的黑暗城市,一个道德和性都很暧昧的地带——这是一个黑色电影里的男人。
      历史并不总是公正的,而当它难得公正一次时,又往往姗姗来迟。与《公民凯恩》(1941)齐名的《马耳他之鹰》就是这个例子,两部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都是作为现代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当时的美国人毫不吝惜的表达热爱之情,结果历史改变一切,那一年的珍珠港事件,成为了美国永远的伤。两部经典由于自身过于黑暗的个性,逐渐被观众、被影评人视为不可捉摸。然而是金子就会发光,这个道理被无数次验证。一度沉沦的《马耳他之鹰》在漫长岁月的洗礼后,逐渐被人所接受,并重新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里程碑。

 6 ) 《马耳他之鹰》:雁过拔毛(IMDB250 TOP 103)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45092771.html

The Maltese Falcon(马耳他雄鹰)1941

看老电影上瘾了,这是我昨天看的第二部黑白片,同样的列属于IMDB250。

影片的情节不是很复杂。有一件价值连城的雕塑——马耳他之鹰遗落在民间。在本片中很多人都想得到它,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一个胖子三伙人在争夺。女人为了寻求保护,把一个私家侦探事务所拉了进来。事务所的一个侦探因为这个任务送了命,另一个侦探——男主角只得孤身奋战,寻找事情的真相以及为搭档报仇。于是,三伙人在不停地争夺,女人则不停地在撒谎欺骗男主角寻求保护,而男主角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三伙人中周旋着。最后,当大家发现他们找到的雕塑只是普通的仿制品后,私家侦探运用计谋将他们三伙人全部交给了警察局,也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为自己的搭档报了仇。

这部电影看得很辛苦。角色的对白语速非常快,剧情非常紧凑,场景之间几乎没有过度,稍微走神的话就会错过很多情节。也可以换个说法,这部电影有点“赶”,它没有给观众一点喘息的时间,字幕更新的速度快得惊人,信息量非常大。能将这部电影看的轻松的,只有母语是英语的人才可以。我也终于知道,看带字幕的剧情片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情。总之,本片看了两遍才看明白。

这是一部典型的犯罪片,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看点在于错综复杂的情节,以及男主角周旋于各方之间的勇气与智慧。影片的故事处处充满悬念,搭档如何死的?女人的助手如何被杀的?胖子是何方神圣?小个子男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女人的话那句是真那句是假?这些林林总总的悬念,在影片结束前始终是一个谜团,等待着揭晓。这样的设置,使观众们抱着强烈的好奇心,迫使自己完全投入在剧情中。至于我,因为没有跟上影片的节奏,这些悬念更是让我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直到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大致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还是那句话,这部电影看得时候可不能分心,脑子要飞快得旋转,否则剧情是理解不了得。

本片的男主角更是智勇双全。他没有轻信女人的话,也没有对任何人掉以轻心,用着自己聪明的头脑,以及凌厉的语言,将他们三伙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不止是三伙歹徒,警察与检察官也奈何不了他,像他这样的角色在电影中很少见到,实在让人佩服。最匪夷所思的是,男主角不止能脱离各种险境,还从不空手而归。他从女人、小个子男人与胖子三伙人手里都拿到了不少钱,虽然他们三伙人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男主角可没吃亏。他是“雁过拔毛”的最好注解,服了!

刚才已经说过电影的节奏过快,对于这样的拍摄方式我不喜欢。从影片开始时就可以看到,它没有任何多余场景,直接进入主题——女人进到事务所后直接开说,一直到96分钟后电影结束,角色们不停地在说着话。对白中有谎言,有事情的来由,有角色之间的互动,总之,没有任何一句废话。我们不得不紧跟着剧情,去思考着,回味着每一句台词。太辛苦了!本片完全可以添加一些过渡的场景,给观众一点喘息的时间,给观众一些时间思考一下剧情。过于紧凑的结构,使电影看得很累,其实这部电影稍微延长一下时间,也是可以的,比如添加一些过场,或者是减慢角色讲话的语速。不过,电影这样拍摄是编导有意为之吧,是我水平不够,欣赏不了导演的风格。

本片的男主角是大名鼎鼎的Humphrey Bogart。对于他,网上有详尽的资料,我就不多说了。看着他那张冰冷的面孔,就不是善类,非常适合本片这个阴冷、没有感情,但又充满着智慧的角色。他在本片扮演的男主角从来不会展露内心的想法,不相信任何人,也不付出任何感情,有着一颗冰冷的心。Humphrey Bogart是这个角色的完美再现,不二人选。女主角扮演者Mary Astor,样子不算漂亮,而且也没有给人“蛇蝎美人”的感觉,说白了看起来不是那种毒妇人。她不仅在形象失败,演技也中规中矩。矮个子男人的扮演者是 Peter Lorre,看片的时候觉得面熟,查了资料才知道他就是《M就是凶手》中的M,失敬失敬。他的表演确实独特,不愧为“世界上最好的演员”。

总之,一部看起来很辛苦的犯罪片。人为的让你想看第二遍,这样的电影很少见。

序列:0439

TLF.IMDB.Top082.马耳他之鹰.The.Maltese.Falcon.1941.D9.MiniSD-TLF

2011-07-08

 短评

大概找不到摔杯子摔得比鲍嘉更帅的人了!

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都是薄情,累觉不爱。玛丽阿斯特只见得所谓“女学生”的表象看不出没句真话的内里。我其实是老被一个友邻用Peter Lorre刷屏,所以...他一直在背景里卖萌...

7分钟前
  • paradiso
  • 还行

黑色经典,对白密集,抽丝剥茧。连续性剪辑——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180°线:正反打+视线顺接,重新定位……动作顺接,借镜位(cheat cut)

1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卡萨布兰卡再现,浪漫气息总是带玫瑰的墙,爱情总能在我心中唤起永恒的意味;碰巧今天我的心灵里有冷漠的概念,然后见到冷漠的优雅形式,提纯之后就很好了,我开始喜欢,以爱意形式,就像思维的某种程度;黑色与浪漫英雄就是这样一墙之隔,薄薄花墙,黑色电影是蛇之美(“蛇一样的女人和笑容光亮的男人”)。那么我是开始理解你的浪漫主义了吧,以我感到满意的方式。

14分钟前
  • NVHZ
  • 力荐

好的冷硬侦探悬疑片除了有个性格特别出色的侦探外,还得有够硬的剧本美丽犯罪的女人纠结暧昧的爱情有意思的角色如胖子女秘书神叨叨的小个子男人,于是此片完胜,另外台词很精彩

19分钟前
  • 阿廖沙
  • 力荐

当你褪下了神秘迷情的面纱,展示出绚烂蛇蝎的真面,我必须逃离这致命快感的迷圈。我坚持据守虚无缥缈的爱情,紧握内心所执迷的幻象,因为你是崇高的快感源泉。【9】

22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后世的奠基之作,全片由马耳他之鹰这一“麦高芬”贯穿始终。镜头的切换渲染了悬疑焦虑的诡谲气氛,恰到好处的在人物陷入危险时使用俯拍,又在人物相对占据主导地位时使用仰拍,从而使观众忧虑主角的处境。但,最后反方抛下一串严厉的陈词依然使用了俯拍,殊不知下一秒即将被抓,这里或许是导演的一个心理暗示,即是表现强大又是表现脆弱,并通过这样心理上的暗示和剧情的反转推动高潮,增加悬疑效果。最后以电梯映在脸上那象征罪恶的阴影结束。但善恶谁又说得清呢?所有人不过是在淌同一滩浑水。从头到尾的赢家只有那只鹰,环视俯瞰众人,象征权威,但也从未被人目睹真身。真相是如此遥远。

25分钟前
  • Elanor
  • 推荐

根本就没有爱情,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谎言和面子里。女人只是点缀,暧昧仅仅是手段,因为人生的虚无贯穿始终,这就是所有所谓黑色电影的主心骨。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作为Noir开山作,影像风格尚不明显,但已经搭好了框架、定下了标准,故事也确实是有劲;另外,话多虽是个毛病,不过个中也有掷地有声的金句,斯派德最后的自述犹如雾夜深海中的闪亮灯塔,虽能划破黑暗,却无法做到更多。

3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早年不幸被剧透所以拖延至今才看,还是觉得很棒,可能我个人比较喜爱黑色、硬汉侦探、蛇蝎美人之类吧。这次看还有一个想法,这片子可以移植成民国剧,围绕被盗汉墓出土的文物——未央宫之喵,盗墓贼、军统、76号女特工展开了你挣我夺的戏……可在横店拍摄。

36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6/10。办公室开场运用视线顺接/动作顺接剪辑,规范180度线定位秘书/女顾客的空间位置,同理仰拍表现古特曼的肥硕和强势,相同走位线、全景构图引导观众注意到新角色;鹰作为美国国鸟,刮掉鹰雕露出赝品性质将金钱梦想的尔欺我诈变为闹剧,结尾侦探不顾情人声泪俱下出卖给警察,虚假的情与欲终归幻灭。

3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B-】亨弗莱鲍嘉演的电影真是没一个喜欢的,故事倒是还不错。

4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为只破鸟絮叨来絮叨去

44分钟前
  • 达斯佛™
  • 还行

话太多了。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如果我很清楚你无法承受杀我的代价,那你又怎么能够恫吓到我呢?先生,除了杀掉与威胁杀掉之外还有其他劝说方法。”……影片既是鲍嘉的个人魅力秀,更是斯佩德的个人性格秀。谜团的初始序列中,这位硬派私侦的位置是最低的,处境是最不利的,无论何种程度的秘密,只有他蒙在鼓里。但!在揭秘侦凶过程中他却展现了对手远远不及的眼光智慧策略和胆识。瞬识蛇蝎、屡甩盯梢、存寄黑鸟、说服接受罪名转嫁……将绝对被动的局面一步步转变为尽在我控。不过有趣的是,男主在演员与角色上的双强势并未让反派阵容黯然失色,彼得洛与胖子绿街的形象特征和表演方式足以与鲍嘉飚戏,并与之形成观众喜闻乐见的三强点黄金搭档,联合出演了包括北非谍影在内的若干黑片佳作。唯一败笔可能是玛丽阿斯特的艳惑值不够,无法说服观众斯佩德决定送她伏法之时曾有过内心挣扎。

5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黑色电影的开端,阴险的女人粉墨登场。而我似乎从一开始,就跟亨弗莱·鲍嘉不来电。

5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语速很快,剧情很乱。到最后以直截了当的方式给观众解释,也是偷懒。凶手极易看出,收尾也很是拖延。片中所有角色似乎都脑筋简单。打架场面也很可笑。此片无论是在40年代还是现在看来,都没有多优秀。两星半

58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约翰·休斯顿处女作,黑色电影开山之作。1.亨弗莱·鲍嘉饰演的硬汉侦探Sam Spade冷峻机智,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本片也定义了鲍嘉的角色类型。2.高反差布光尚不风格化,室内戏为主,少用阴影。3.The stuff that dreams are made of.那座黑鹰恰似触不可及又吊人胃口的麦高芬。4.蛇蝎美人演得赞。(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大半部分很是沉闷,无甚特色,直到高潮时,人斗人的精彩。悲剧滴的维曼呀~~4.5

1小时前
  • 查无此人
  • 力荐

黑色电影开创期。信息量爆炸对白语速奇快。这没有弱点没有怪癖信口开河左右逢源的侦探,永不感情用事。比起鲍嘉更喜欢小个子彼得洛,M就是凶手中的娈童杀手,到此中的同性恋投机者,圆睁而交织着狡黠和恳求的眼神表现力极强。The stuff that dreams are made of.

1小时前
  • 水仙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