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流于平庸
因为《恋恋笔记本》而对本作给予了较高的期待,结果却并未达到理想的高度。
纯纯的爱情片,通过书信和回忆串联起两代人的爱情,试图诠释爱情真谛,不过终究流于平庸。
结局烂尾,无法接受这种毫无征兆的一夜暴富,也无法接受所谓的牺牲和迁就到头来变成了没有任何割舍的大圆满,只能说主创太会YY。
男女猪脚颜值够高,是唯一支撑着看完全片的理由。
2 ) 你才是最长的旅程
很好哭的爱情片,有几个地方哭到不能自已。也许是平常忍着尽量不让自己哭出来,就老是跑去电影院里哭。
比起男主和女主,更喜欢老爷爷老奶奶的故事,更写实,更无奈,更真爱。
它其实并不是一个为了在一起就得为了对方放弃这个放弃那个放弃整个自己的故事,也不是一个“我已经为你放弃了这么多你TM怎么什么都不愿意改变”的撕逼故事。
它讲了一个很真实的故事,我们就是很难为了对方放弃自己喜欢了那么久、期待了那么久、努力和坚持了那么久的事啊,那怎么办呢?我们确实还爱对方,可是我也不想放弃自己,那我们就认输好不好,那我们就分开好不好。
直到你发现,当你爱到了某个程度,就算有千难万险,你还是没办法向命运认输吧。你知道the chance of being together, was greater than the risk of being apart.
当你爱一个人爱到彼此都变成亲人的时候,爱到了别人都没办法理解的时候,会有那么一天吧,你再也没办法想象一个没有对方的未来。“I don't know what the future holds, but there's no future without you.”
总之看完老爷爷老奶奶的故事,男主和女主就觉得多了一点坚持下去的力量。
我也一样。
3 ) 我思
看到高票评论讲男主没有那么喜欢女主,姑娘直接放弃自己的机会是冲动的。
我在想,如果男主没有赢得那次比赛,没有得到想要的第一,他还会去找女主吗?应该不会吧。
另外两个人明显背景爱好不同,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靠荷尔蒙在一起的激情能有多久呢?
艾拉和露丝的爱情会更让我感动,感觉也是更加真实,尤其是有争吵,最后毅然彼此相守。
4 ) 最感人的依旧是一心一意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觉得似曾相识,画风和情节的熟悉感和亲切度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The Notebook》。然后去网上搜索后发现这部就是前者的作者Nicholas Sparks的作品改编的。
跨越了两代人交织的纯爱故事,看似飞鸟和鱼的相爱,最终携手共度了人生。具有怀旧情怀的小铁盒里装满了老爷爷给老奶奶写的情书,在那个古老的年代情书表达炙热的感情,直过了多年后依然被老爷爷当成命根子般地爱护着,连发生车祸命系一旦时都不忘嘱咐说要记得拿。
老爷爷年轻时对热爱绘画艺术的文艺女青年露丝一见钟情,两个人经过了互相了解后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前露丝坦言说自己以后希望有一个大家庭,然后老爷爷出征打仗却因为受伤失去生育能力。就在他心灰意冷提出分手时,露丝决定不计前嫌,秉持着与相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事的原则还是依旧幸福快乐。
直到岁月流逝,经历了本想领养却未成的某个插曲后露丝收拾行李出走。这里的感觉就和任何一个结婚七年彼此到了瓶颈需要重新审视的点一样,总之就是短暂分居了。但是最终露丝回归,他们就一直买买买个不停各种艺术绘画作品,我想说为了讨好自己的心上人,老爷爷也是不惜重金下了血本。
镜头切换到现在,职业牛仔卢克和大学生苏菲亚在牛仔竞技中相遇了。类似于其他各种注定相遇的场景,卢克的帽子一定是会飞到苏菲亚的脚下的,然后她一定会捡起想要还给他,然后这个牛仔就一定是出于真心想要和她一起安排了自然风景极佳的海边烛光晚餐。但是苏菲亚说一个月后就会去纽约实习,两个人似乎看起来没有未来。可是他们之间的故事没有完成啊。因为他们拯救了之前说的老爷爷,没错,卢克是个热心的活雷锋,在夜色重重的雨天还能发现某个隐蔽处的快燃烧起来的小轿车。于是,因为这个在医院里的老爷爷,他们再次相遇了。这次彼此没有逃开,在一起愉快约会后确立了关系。
苏菲亚也是个文艺女青年,而卢克是个在农场里想着如何在竞技中胜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梦想。于是现实的矛盾和老爷爷年轻时的矛盾不谋而合。这种矛盾点在《The Notebook》里也有完全地体现,也是城市女和农村男的爱情,感觉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作者的标配,两个人一定是天壤之别的,你说的我不明白,你喜欢的我也不懂欣赏,但是我爱你,所以你爱的就是我所要竭力保护的。
《The Notebook》最后,男主为女主特地建立了一个画室,就是为了让女主可以在里面随心所欲地做画,而男主一定是最后留下来的那个人,所有故事里的男主都是这个世界上暖男的最佳代表,对女主一见钟情后就爱了一辈子,而且不管女主当初是狠心离开,还是迫不得已逃脱,男主一定会在原地等候的痴情模式,是最吸引广大观众的关键因素。
最后在拍卖会上,律师读了老人写的信,信上说”The true work of art which we shared, this thing called life.”也完美地和这部电影的名字点题。你会发现剧情有些扯有些硬伤有些想笑想吐槽的点,但你依然会被其所打动,因为打动你的是真情,是所有人在内心期待的那种唯一,正是因为它的稀少才更为世人所动容,也是我们明知它的夸大与虚幻却依旧为其称赞的道理。有信仰总是好的。而老人说的那句“Love requires sacrifices.”也仿佛点出了感情的真谛。
5 ) yy片美国真是和我大亚洲差多了
首先如果妹子是名校艺术院校. (非名校挺难找到直接接触客户的实习, 尤其是NY)
sorority的姐妹们不会赞同你找个乡下人, 不管他多帅.
如果还是high school还可以, 但是college, 一般不会发生.
老头子一般不那么傻, 虽然没子没孙, 可以给自己建个fund留念或者给帮过自己的人一部分, 不会弄这种买1送100的活动.
cowboy和college, 据我所知和所了解, 不会有什么交集.
在不成立的前提下的俗套剧情....
真是看够了
女孩不知道什么原因抓着老头子不放, 很奇怪, 好像college很闲一样. 从internship的设定就知道姑娘不是烂校, 所以, 不会有很多时间.
另外让college放弃实习跟一cowboy混日子还去讲道理, 这事儿我就呵呵.
总之, yy的很烂很不和情理.
中韩yy片也就是凑巧男主有钱+偶遇, 不会搞出这么多bug.
可以简单地总结地摊书剧情
6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整个电影,就是三个故事。
两个年轻人的故事
一个老年人的故事
一个老年人个两个年轻人的故事
当然,整个电影,我最喜欢的,就是老年人的故事,这也是我觉得整个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其次,就是电影中穿插的风景和音乐(恩,我一向比较喜欢看风景和听音乐。。没错!是个文艺青年)。无论是Ira和Ruth新婚旅行那段,还是男女主,开始和最后那段,穿插的风景,都非常美,音乐也不错。
其实,这部片子的手法,就是过去和现实的穿插,但是又在揭示现实的问题和过去的美好。个中滋味,或许,真的只有自己体会。
Ira一直坚持给Ruth写信,这倒是和我写日记的习惯很相似,因为,我也是写给我男友看的,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勿忘初心。这是一件伟大的工程,是值得骄傲的事。如果你也曾因为喜欢因为爱,而写下自己激动澎湃的心情,想要并做到一直记录下去,那么,我必须得说:知己啊!!!所有的一字一句,都是记忆,都是回忆,都是相互爱的痕迹和证明。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Ruth因为想要小宝贝而合ira分开。说,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要离开。 但是,最后,她又回来了,她发现,现有的,更值得自己去珍惜。是怎样的爱,会让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决绝地离开,那么深情的回归。
电影里面有一两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出处于这里:“it was not exactly happily ever after, but it was pretty close.”“we focused on celebrating all the wonderful things we had rather than regretting the thing we did not .”这也恰恰和ira说的话相呼应了:爱是需要付出的,一直都是。Ruth在知道ira不能实现自己那一个big family的时候,还是说,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知道,除非你不在爱我,那么,我的未来,就非你不可。
他们用时间,用陪伴,去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自己的信念。
现实之中,也会有很多问题,让我们去抉择,去放弃。爱,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懂艺术的ira,理解不了艺术的美,但是,他喜欢因为艺术而快乐的Ruth,他们分享快乐。不能拥有孩子,那就用其他方式去弥补这个遗憾。
再来说说那两个年轻人,他们怎么得到财富和幸福我概不去评价了。最大的感触就在于,当你自以为你获得所有的时候,你或许,什么都没有。我还以为牛仔哥在听到他妈咪说的话之后,会幡然醒悟,直接开车狂奔去找女主,好吧,我一个22岁都懂的事,我就当导演和编剧调皮了吧。但是,他终归是自私的,他只是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最爱的人最好的,自己才去做。但是,却从来没有问,别人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有的人,觉得拥有了财富,拥有了事业,拥有了成就,我就拥有了一切,我就可以给自己爱的人一切。但是,很有可能,在你追逐的过程中,丢失这些你爱的人。
有的人,要的东西很简单,有的人,要的东西很复杂。
要给,或者,想要给之前,请确定一下。
不要让自己,在获得一切成就和荣耀之后,站在一片闪光和喝彩之中,孤独而又无措。
好了,讲完了,我们来点鸡汤:
爱情,或者说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长途旅行。我并不觉得一定要去征服多么高的山,见多么宏伟的风景,而是和谁,一起走到最远。在经过一切坎坷之后,你们的缰绳,依旧还握在自己的手里,你们依旧还是“你们”。最后,消失在这个旅途上的某一个点上。
或许某一天,坐在院子里的吊椅上,看着白发苍苍的对方和自己。经历了一切困难,或许是漫长的异地,或许是家长的反对,或许是其他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现在,因为还爱,还在一起。你们在漫长的时光里,陪伴对方,你们慢慢变得一样,你们有一样的白头发,你们开始在同一个地方长皱纹,你们一样开始掉牙齿,他还有四颗,你还有五颗,他说,明天一起去补牙……
(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欠缺和脱离现实,但是,可取之处也是有的。当我们看见温馨的,我们就会感动。当我们看见讨厌的,我们就会鄙视。其实,电影就是这样,肯定会有欠缺的地方,该鄙视的地方我们鄙视就好了,该感动的,我们还是要感动。不要被一个点,蒙住了整个眼睛。对了,最后Ruth死的时候,ira抱着她痛哭,妈的,感动死劳资了,我要去冷静哈儿T—T... ...)
2016.3.15/3.16 卧槽,男主角好好好好好好好帅,因为melissa benoist客串了才看的,但是就那么几分钟的打酱油,还是看着男主角的脸一直看完的。故事嘛就这样,美好的爱情啊,还双线呢,最后还成了百万富翁,做梦的故事啊,真幸福。
在Nicholas Sparks的所有琼瑶片里,我最喜欢这部。故事在我生活的北卡,熟悉的绿树牧场与驾车沿途的风景。片中记忆最深的是Ira在楼梯下对Ruth说的:" I think you should go. You see, I love you so much, I just want you to be happy, even if that happiness no longer includes me."
任科技再发达,牛仔依然魅力无限~米国人民一定要继续传承呦~两代人跨时空别样爱情,都叫人刻苦铭心!全程虐死单身狗!近期看得最好的一部米国爱情片。最后好人有好报无国界。女主好小一只,挺有气质的。
两代人相似的故事进行穿插,总觉得哪里看到过。好几个演员确实都来头不小。
北卡风光片 Ira和Ruth的爱情故事比男女主的不知感人多少倍!然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儿子眼角皱纹里 埋着都是牛仔的耿直和爱 征服了那头牛后站在场中央被掌声欢呼声包围的那一刻 我知道他懂了那个道理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看得很过瘾很嗨皮。但深知不会发生在现实社会。爱情里,还是要注意:不要太被自己的牺牲感动。
非常传统的爱情故事,简单说就是个love tutoring,尽管结局太美好,也算是出乎意料不错的试映.
看到有人说这是美国的琼瑶片 深以为然 不负责任的浪漫 男主很迷人
it's just a love story, simple and even.the only highlight is the old man's story.love is sacrifice.
God bless the Eastwoods
男主是很养眼。。但是这种做作的琼瑶戏看起来好尴尬。。再一看原作是Notebook的作者就明白了,果然是一样一样的假浪漫啊==好吧我真是年纪大了。
看完 撒娇女人最好命 之后,真心觉得美国小言情都太烂
当男主说“我一个骑牛的,去曼哈顿能干什么?”,我心说:“you can be an underwear model (and make it to the top 5)."
因为片子有在自己学校取景所以就去看了,虽然学校出镜很短但仍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宣传片,另外作为北卡旅游宣传片也不错,至于情节内容本来就没抱任何希望。唯一能称上感动的是看到小男孩成年后给Ruth的画像和字条。另外颜值也的确高。
观感比预期的居然好不少,虽然剧情老套表演也不算特别走心,但还蛮温暖,何况North Carolina的景色也是那么迷人
套路太老了,故事很琼瑶——谈恋爱的人都是不吃不喝不上班的。
节奏吭哧瘪肚的。
影厅快被十几岁的小姑娘们承包了 每个国家的少女都差不多啊 亲个嘴好多人在那wow也是醉了( ̄▽ ̄)ノ
唯一亮点应该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儿子+约翰·休斯顿孙子+查理·卓别林外孙女。
女的笑声太太太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