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北方,两年前刚来法国的时候温习过这部电影,现在再看依旧笑点不断,经典就是经典。刚刚看了一下维基,这部电影是目前为止票房最高的法国电影。在法国达到两千万人次,法国总共六千多万人,什么?你说你学法语的从来没看过甚至没听过这部电影,额....就好像你不知道泰坦尼克号一般。只能说Dany Boon太厉害,自导自演,他所演的无物申报和替身演员也都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南北差异,地域偏见在中国很常见,在法国这个小国家也依旧存在。看看一个南方佬怎么适应和北方佬共处的日子。这次特意注意了他们的口音,还有宪兵的口音,好好笑,图卢兹的(在法国最容易被人模仿嘲笑的口音)。这肯定是4.5到5星推荐。至于我心目中的5星电影是什么,肯定是汤姆汉克斯的电影,阿甘正传。
第一次听到加莱这个名字,是通过罗丹的雕像《加莱起义》,那还要追溯到14世纪的英法战争,而对于球迷来说,诺尔加莱大区的首府球队里尔队本赛季在法甲当中有着出色的发挥。
记得在本赛季法甲的比赛中,七冠王里昂北上南热塞球场两球不敌瓦朗谢讷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这么说道,“如果里昂主帅普埃尔看过《欢迎来北方》这部电影的话,他一定不会对今天的这一幕发生惊奇。”从那一刻开始,就对法国的北方充满好感。
看了这部电影,确实非常有乐子,诺尔加莱大区的淳朴民风让人击节叫好,而法国巨大的南北差异也确实有值得反思之处。片子当中有一个镜头是在球场拍摄的,很明显,那是朗斯的主场。
引用我们ESPN网站法甲版刘超华老师的文字:本赛季冬歇期间,M6电视台曾以“2008年法国足球大事件”为主题进行过大讨论,在里昂主席奥拉斯看来,2008年,法国足球最重要的事情是里昂连续第七次夺得法甲锦标,在波尔多主帅布兰克看来,法国队欧洲杯中的惨败是这个年份最重要的事,瓦朗谢讷主帅孔布阿雷的看法与众不同:“我认为朗斯降级是2008年对法国足球影响最深远的事,我地处北方,我深知整个地区都在为朗斯降级感到震惊,哪怕是里尔或瓦朗谢讷球迷。”
于是,我们真的不难体会朗斯主场的气氛为何如此浓烈,值得一提的是,该大区的另外一支球队布洛涅也升级成功,而布洛涅就是里贝里撞出伤疤之处。
总之,这部片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纯真的法国北方,一个最唯美的诺尔加莱大区。
1. 萨隆(Salon)
萨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大省的一个小城镇。菲利普在此工作了十一年,一直想要调到海滨城市工作。
2. 卡希斯(Cassis)
卡希斯,法国南部小镇,以美丽纯净的蔚蓝海岸著称。菲利普第一次申请调职前往卡希斯,但是上级把名额给了残疾人。
3. 圣拉里(Sanary-sur-Mer)
第一次申请调职失败之后六个月,菲利普假装成残疾人,再次提出申请。这次申请前往的是南部海滨城市圣拉里。
4. 里昂(Lyon)
菲利普假装残疾人被识破后,HR告诉他,他被调到北方以作为惩罚。菲利普第一次猜的是里昂。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
——摘自百度百科
(其实里昂并不北哈哈哈哈:)
5. 巴黎(Paris)
菲利普接下来猜的是巴黎,巴黎确实比里昂要北一点...
6. 加莱海峡省(Pas-de-Calais)、里尔(Lille)
HR终于揭晓答案了:)
加来海峡省(Pas-de-Calais),法国北部一省。西、北两面临海。面积6672平方公里。人口143.4万(1990年)。首府阿拉斯。大部分为丘陵地,尤以西北部地势稍高。多条河流从丘陵地发源,向西、北方向流出。东部有煤矿。北部和西部种植牧草,饲养牲畜,南部和东部种植谷类、蔬菜,饲养奶牛。有化工、钢铁、汽车、纺织、电机、食品等工业。沿海有加来、布洛涅等港口。
——摘自百度百科
此外,HR还提到了法国北部城市里尔,毕竟说加来海峡省估计没几个人听说过...
里尔(法语:Lille,荷兰语:Rijsel),法国北部城市,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首府和诺尔省的省会。里尔是法国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国第五大城。若算上整个里尔都会区,其总人口排名将上升至法国第四,仅次于巴黎、里昂和马赛。里尔历史悠久,中世纪早期已成为大都市,工业革命时期以后则成为法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里尔也是整个法国北部的经济、教育、交通和文化中心,拥有近百家家跨国企业、数十所高等教育机构、两个国际性的火车站,并于2004年获得了“欧洲文化城市”的称号
——摘自百度百科
7. 贝尔格(Bergues)
作为惩罚,菲利普被调去的小城市贝尔格(加莱海峡省的贝尔格市)
8. 波克洛尔(Porquerolles)
在北方城市贝尔格工作了(愉快的)三年后,菲利普终于被调到了法国南部黄金三岛之一——波克洛尔。不过,他已经开始舍不得北方啦:)
最后放一段戳中我泪点的截图:)
可以看出法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南方发达北方落后,但差距并不大,没有中国大。没有中国的东西部大,也没有中国的南北方大,更没有中国的城乡差距那么大。即便是发达如法国,足不出户的狭隘视野也会闹出种种的误会和笑话。就像跟着法国人菲利普由南到北经历了一次旅行,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风俗习惯也许不同,人性总是相通的。狭隘与偏见只会助长怯懦。敞开心扉鼓起勇气到别的世界看一看,原来世界都是一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也。
《欢迎来北方》吸引我的最初原因,是一部中等成本制作的生活喜剧竟然上映不久便打破了《虎口脱险》在法国保持了42年的票房纪录。于是下载来看它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卡德·梅哈德是我所熟悉的法国老演员,他在此片饰演一个工作在富饶优越的法国南部的邮政局官员,作假扮残疾想升职为局长,蹩脚的演出最终被识破,发落到法国北部小城去当邮政局长。南部的人提起北边就咋舌摇头变脸色。在他们看来,那里气候恶劣多风雨,人们为了御寒常喝烈酒,性格粗鲁简单,说话口音浓重,生活也并不时髦富裕,在南部人心中那里无疑跟地狱没差。
梅哈德的妻小送别他去北部前,简直像他要去的是难民营。泪眼婆娑,大包的衣服食品,凄凄的送别话语。而在路上他也确实领略了北方恶劣的狂风暴雨。又听到接他的丹尼·博恩的浓重口音,看到住处的简陋。梅哈德的心情自然不必说,糟糕透顶。
一开始梅哈德对下属态度冷淡,并不融入其中。但渐渐相处中发现,他的下属以及北部的小城居民,虽然大大咧咧不重礼数,但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十分好客。对他的态度并不在意,用宽厚的热情暖热梅哈德的心。梅哈德开始喜欢并留恋这个地方,这里的淳朴民风让他甚至不愿意回到虽富饶却人情疏淡的南部去。每次的回家都是他想念北部的开始。
片中有趣的情节很多,笑声中弥漫浓浓温情。梅哈德发现丹尼·博恩总是送信过后醉醺醺地回来。后来跟他一起,为的是给他示范一下如何拒绝居民邀他进门小坐喝酒闲聊。结局很尴尬,俩人完全抵挡不住北部居民的热情款待,全都醉了。他们开始骑自行车互飙起来,堂堂邮政局长跟个孩子一样撒欢。完全卸下了虚假躯壳。
丹尼·博恩不但是邮递员还担负着小城中心钟楼的报时。他的报时方式非常独特,敲出得不是简单的报钟声,是一首首的音乐,让梅哈德大开眼界。丹尼让梅哈德也敲,说这也是放松的方式。梅哈德在北部感受到的是返璞归真的轻松惬意。
当梅哈德发现他并不能说服妻子,自己不是装的而是真的在北部生活的不错,他开始顺着妻子的意思说北部完全如她所想。可妻子却执意要跟他去北部生活了,因为无法看丈夫一个人身陷地狱却不同往。梅哈德只得向同事们说明他跟妻子说的那些违心话。大家都很生气,纷纷抱怨离开。可当梅哈德真正带妻子到了后,同事们为了让梅哈德不陷入对妻子谎言的不安中,便刻意表现得如梅哈德所描述给妻子听的北方佬一样,把粗鲁和无礼发挥地淋漓尽致。梅哈德内疚又感动。
最终妻子还是慢慢发现了北部居民并不是她所想的那样。谎言揭穿了,心却更近了。他们都喜欢上了北方质朴简单的生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职的日子到了,梅哈德又被调回法国南部。走前,梅哈德哭了。他对北方的人情民风留恋不舍。被他们的直爽热情深深感动着。应了一开始他刚来时丹尼说的那句话,来北方的人至少得哭两次,一次是刚来的时候,第二次是临别时。
看完片子,眼睛也跟着湿润了。明白了片子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返璞归真。去掉浮华和噱头,去掉故弄玄虚,还原生活的本真面目。当刚来时的恐慌不安被临别时的留恋不舍所替代,同样的眼泪不同的含义,这之间的转变过程,便是返璞归真之路。对物质权位的贪念破灭,却因祸得福,收获了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体味到人间温情。
人生充满无数这样的起伏转折。最后,能够返璞归真,便是走对了路,过明白了生活。
http://blog.sina.com.cn/hometaste12252008年的法国影片《欢迎来北方》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菲利普极不情愿的来到北方小镇贝尔格任差,却发现此行不虚,等要离开的时候还有些依依不舍。就像影片中的邮局下属,也是菲利普的朋友安东尼(丹尼·伯恩,也是本片的编剧和导演)告诉他的:来北方你会哭两次,刚来的时候和离开的时候。北方在生活在法国南部大城市的人们看来,兼职就像地狱,气候寒冷,民众粗俗不堪,语言交流不标准,甚至于听说菲利普要去北方工作,交警同情他而取消了罚单。可见对于南方人观念中的北方是很等恐怖。
一、主题
1、命运无常:对于菲利普而言,一门心思想要追求的目标,不但不能实现,反而渐行渐远。本以为装残疾人就能实现愿望调去海边生活,却换来了惩罚性的被派往北方。而当他不但适应了北方甚至爱上这里的时候,命运又跟他开了另一个玩笑,要她去往曾经非常希望去的好地方。简单来说就是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你越想要的结果,一直得不到,当你不想要的时候,它却自动送上门来。这是一种对人生真相的准确呈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一生中体验过这种感觉,小说里有《警察与赞美诗》,同性质影片有《秋菊打官司》。试问,人物想要的结局真的到来了,会如自己所想的那么美好么?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所以需要坚定的信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
2、亲情和友情
可贵的是,菲利普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家庭。去哪里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妻子满意。所以当他的计谋快要得手的时候,他快乐的蹦蹦跳跳去找爱人,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而事情败漏后菲利普本人的沮丧远不如妻子的消沉。可以说,这个中年歇顶的邮局职员是一个很好的男人,他愿意为家庭幸福做任何事。至于偶尔出现的小计谋和小缺点,正好是人物形象丰满的支撑部分。无论妻子怎么唠叨埋怨责怪,他都是很温和地听着,既不生气也不暴躁。这样的好脾气肯定不会有很坏的境遇。
初来乍到的菲利普,在贝尔格遇到的第一个人安东尼,就成了他在这里最好的朋友,也是影片的副线承载者。俩人因为语言交流惹出不少笑料,又因为卧室图片和早上用餐出现巧合误会,这些成分让影片的喜剧味道自然恰当,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换做国内所谓“爆笑喜剧”要不成了话语英雄,要么就是段子集萃,更有甚者是东北腔集中营,让人误以为东北人都是笑星。菲利普带着安东尼去送信,本义是为了告诫和教会他拒绝,而面对热情好客的贝尔格居民,自己率先把持不住,推杯换盏一路喝下去,让本来心心念念要逃离的“地狱之旅”成了一首淳朴悠扬的《祝酒词》。菲利普没想到自己的一点儿担忧顾虑,转变成全邮局行动起来甚至拉上街坊邻居配合他,表演一出好戏给要来北方的老婆朱莉看。北方人真诚善良,热情开朗的性格很快就让菲利普流连忘返,原来盼望的两周一次归家已经不那么迫切了。不过话说回来,像菲利普这么好性格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因为他是那么的温和,那么的好相处。表面看是无常的命运在操纵这个男人的人生,细想起来何尝不是他美好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造化。
二、比较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之年,有一首歌《北京欢迎你》广为流传。在自己的国家近距离看奥运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北京也恰好就在中国北方。不过去到过北京的人知道,7、8月份的北京非常炎热,个人感觉在距离地面半米左右的空气都是灼热的。而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土著多少会有一些天子脚下的优越感,尤其是面对忽然涌入的大量外来人口,态度会很“热情”。《北方欢迎你》也是在这一年上映的,据说打破了《虎口脱险》多年保持的观影人次一千七百万的历史记录,成为法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
每个国家都会有地域歧视,在中国比如河南人,西部地区都经常会成为地域歧视的对象。正因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当银幕上出现笑料调节和化解这一问题的时候,会让人感慨生活比艺术的残酷和艰辛。到中国的大中城市都能感受到欺生排外的氛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和人之间的疏远隔膜日益加深。除了校园生活,军旅生涯,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忙完了一天的事情能够像菲利普一样兴奋地望着自己的同事:今天找什么乐子。这也许是很多人特别向往的一种生活,至于在那个城市,哪个国家,其实并不重要。家——这个温暖美好的地方让无数的人画地为牢,从而失去了曾经的快乐。
三、声音
贝尔格的钟塔上,安东尼会定时敲钟。影片中只展示的排钟,用线索连接汇集于下面1敲钟人的面前,像键盘一样有序排列,所以安东尼可以像弹钢琴一样奏出美妙的旋律,成为贝尔格当地人的一种乐事。这种悠扬美好的钟声,本来是战时警示民众敌人来袭的,用在本片,成了传达情意的工具,安东尼在菲利普的帮助下,用钟声奏响了自己和恋人相遇时听到的旋律,声音变成了情思的寄托,也代表他向心爱的姑娘求婚。从视觉造型上看,排钟带来了异域风情,让人们领略不一样的钟声,让本片的情调更加悠长美好。
四、总评
1、艺术性:8.5分
2、思想性:9分
可爱,好笑,开心
大段法式口音的笑点外国观众估计都会茫然吧,但南方人对北方人的偏见看来是全球性问题。相当于我们的《香港人在东北》?还是挺温馨的
小城故事多——巴黎是巴黎,法国是法国
法国南方佬对北方的想象。。。真是恐怖:)
自天使爱美丽后,再一次改变我对法国电影的看法
像这种方言幽默理解起来还怪难的,多亏翻译的很好
挺好笑的。。
很温情的一部电影
中年危机的男主被调职到北方,本以为是地狱其实是天堂。悲观主义的老婆就会把男人往谎话里逼吧。
让我放声大笑的片子不多,而大笑后又能感动的片就更少了。
法国喜剧很对胃口。翻译翻得好
中间有段笑懵
好喜欢法国人的幽默感,不过北方貌似也没多么冷嘛,杭州才是又湿又冷体感北极的存在
越来越喜欢法国喜剧的调调了。
玩的主要是口音梗,也只有法国人才会觉得好笑吧。两个女主都属于比较有味道的长相。
适合开怀一笑的片子,够轻松
此片好不好看,翻译很重要~~
精美的小品,笑点很奇特.
【C+】实在get不到有趣的地方。
哇哈哈哈,太逗了!法国人很有幽默感呀!这天真又可爱的剧情。真是我2013年看的最搞笑的片